公务文书写作整理复习资料
公文写作复习提纲
![公文写作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86fcd1555270722192ef768.png)
公文写作复习提纲1、公文的概念?公文的写作特点?公文的作用?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人类在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实践中创造和使用的应用文。
特点:①以反映和传达治理社会、管理国家的公务信息为内容。
②有规范的格式。
③有法定的作者,特定的读者。
④有法定的权威和行政约束力。
作用:凭证和依据是最基本的作用。
2、公文的分类?按引文方向分类?每类有哪些文种?从内容性质及其作用可分为:专用公文、技术公文、通用公文按行文方向分,可分为:上行文(命令、决定、通知、批复)平行文(函)下行文(报告、请示、议案)3、公文的格式?公文格式由哪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有哪些项目?项目排列?公文格式:指的是公文的外部组织形式,它包括公文用纸、装订与公文文面结构。
份号(编号、流水号)文秘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头紧急程度(特急、急件)部发文机关标识(由发文机关加“文件”二字组成)份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序号三部分组成)签发人(批准发出公文的机关领导人)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等三部分要素组成)主主送机关(抬头,位于标题的左下方,顶格书写,后要用冒号)文正文(由缘由、事项、结尾)部附件说明份印章成文日期(一律用汉字小写数字写全称)附注文主题词尾抄送机关部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份印刷份数4、引文有哪些规则?每条规则的具体内容?一、行文总规则第13条规定: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第14条规定: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二、各部门行文规则第15条规定: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三、抄送规则第20条规定:向下级机关或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第23条规定: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
![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3f4442710a6f524ccbf8558.png)
---------------------------------------------------------------最新资料推荐------------------------------------------------------公文复习总结资料(完整版)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
它是一个国家统治阶级在管理国家、、处理各种公文时制作和使用的文字工具。
公文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按照一定程序和格式处理公务的行文都称之为公文,其中包括明确规定的十五种公文,以及党政、团体、事业和企业等方面的事务文书。
狭义的公文,专指党和国家公文法规中正式规定的主要文种。
主要文种有十五种,分别是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一般国家行政机关使用的文书简称公文。
一般党机关使用的文书称为文件。
由此可知,文书>公文>文件。
公文写作特点:受命性、实用性)(工具性)、时限性、权威性、简明性、程序性、规范性、定向性。
公文的作用:第一,指挥管理作用。
第二,交流信息作用。
第三,商洽协调作用。
1 / 27第四,宣传教育作用。
第五,凭证依据作用。
公文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工作。
公文写作的法定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和承担义务的国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统称为机关)。
公文写作的具体任务是:掌握情况、研究问题、论证决策、草拟公文。
公文的主旨是指通过公文的全部内容所表达或体现出来的行文用意、目的或意义。
主旨是一篇公文的灵魂。
P37 公文主旨的作用: : 第一,对公文写作过程具有统摄和支配作用。
主旨是选择材料( ( 包括政策、理论) ) 的依据,是组织和派生具体观点、主张的基础,一篇公文写什么与不写什么,是详写还是略写,都要根据主旨来确定,主旨起着统摄材料的作用。
第二,主旨是衡量公文价值的主要标准。
第三,主旨体现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公文主旨的特点:第一,公文主旨反映的对象及内容是公务活动,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复习资料
![公文写作与处理的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cbafa040740be1e650e9ac7.png)
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第一章 公 文第一节 公文概述一、 ★什么是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其含义: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2)公文形成的条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4)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二、 公文的产生与发展1、公文,或称文书、文件,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
公文是随着阶级、国家、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随着生产与管理活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2、公文的发展阶段:① 恩格斯把文字应用文献记录,即文书工作的出现当作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②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商代后期:甲骨文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书档案;西周:设立了专门管理文书的机构与起草文书的官吏;《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文件汇编本;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文书工作的确立时期, 秦代出现的“书”、“奏”,是我国最早的上行文;汉代及稍后,又出现了章、表、疏、议、启等上行文,官府之间移书、关、刺、咨等平行文,另令、谕、制、教等下行文;1912年元月,临时政府规定公文分为:令、咨、呈、示、状五种。
③汉代以前,我国文书的载体材料一般为:金石、青铜、竹木、谦帛等 直至 东晋末年,太尉恒玄下令公文统一用纸。
三、文书、文件和公文1、文书:可以作为所有文件材料总称,既可指公务文书,也可以指私人文书,是一个整体概念。
—最早出现于西汉。
2、文件:—出现于清末。
广义上说:它同文书一样,既可指公务文件,也可指私人文件,有时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总称。
狭义上说:文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
3、公文:是指各机单位为了办理公务而形成的文件材料。
—出现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
4、在机关中三者都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作活动中形成和处理的收来文件、发出文件以及机关内部所使用的文件 材料,即公务文书。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整理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a5e5a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3.png)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整理公文写作期末复习材料第一讲★公文的发展到了秦代,公文从文类到体式都得以充分的发展。
制定了现在仍在沿用的“抬头”、“用印”等制度,这标志着公文在当时已经相当成熟。
汉代的公文体式主要有书、议、策、论、疏、诏、制、敕、章、奏、表等等,在表达上和结构上,有了一些相对固定的格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无论从写作实践上还是从理论上看,都有明显的发展进步。
唐宋时代更是中国古代公文走向成熟的时期。
由于这个时期出现了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唐宋散文八大家”,涌现的名篇更是数不胜数。
元明清时期,在应用文研究方面渐趋深入,其中对公文的各种体式论之甚详。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颁布了第一个现代公文程式条例。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也很快有了自己的公文体式,瞿秋白还于1931年起草了《文件处理办法》。
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了《新公文程式》。
建国后,政务院于1951年就发布了《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以后多次修改,一直发展到目前所用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1、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的定义。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
2、法定效力的含义法定效力包括两层意思:(1)作者的法定性: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的作者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他们制发的公文代表着执政阶级的利益,体现执政阶级意志,是行使行政政权的活动,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
(2)公文内容的法律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担负着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权利,组织各项管理国家的公务活动,其内容必须反映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3、规范体式的含义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从文种确立与使用、格式与标准、行文的方向与方式、公文的处理程序以及公文的文字等都要按国家的统一进行,有着完整严密的规范标准。
4、公文写作的学科性质(1)应用性:直接应用性是公文的显著特点。
(2)政治性:公文是为阶级和国家政权服务的。
(3)综合性:需要写作主体具有多种素养、多种能力、多种心理素质的综合应用。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doc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9ef430b3192e45361166f560.png)
笫一章公文写作概述一、公文的定义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各机关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冇特定效力(功效、约束力)和体 式(体裁格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垂要工具。
歹於公文与文书、文件的关系文书,是指以文字为主要方式记录信息的书面材料,文书有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之分。
公文, 即公务文书。
文件,一般指有法定格式的、有红色文件头并标有密级、编号等内容的正式公 文。
(文书送文戎件)二、 公文种类(1) 从公文的来源划分:对外文件、收來文件、内部文件(2) 从公文的行文一叢系划分:上行文、平行文、卜-行文bPS :上行文:议案、报告、请示、批复下行文:命令、指示、决定、决议、公报、公告、通报、通告中性:会议纪要、意见、函⑶从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JI 划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⑷从公文的制发机羞的性质和公丈隹用划分: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法规文件 又可分为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文件】(5)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桂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 记录性公文⑹①从文件的缓急程度划分,分为特急件和急件② 从文件的使用菠围划分,分为通川文件、专用文件和技术文件③ 从文件的发送旦的划分,分为主送件、抄送件和批转件、转发件④ 从文件的处理要求划分,分为急件和平件。
急件又可分为需办文件(办件)和参阅文件(阅件)等三、 公文的特点及作用1、 特点(1)冇法定的作者和特定的读者 (2)冇法定的权威性(3)有特定的时效性 (4)冇 特定格式 (5)有特定办理程序2、 作用(1)领导与指导作川(3)宣传教育作用五、公文的构成要素 1、 主题:明确、集中、单一2、 材料:事实性材料、观念性材料3、结构(完整性、连贯性、严密性)(1)开头① 根据式开头 ②叙述式开头 ③结论式开头 ④冃的式开头(2)知照联系作川 (4)记载凭证作用(2)主体①层次:递进式、并列式、总分式②段落:条项分段(通知、指示、规定等)篇段合一(多用于批转、转发性的通知和批复)段旨概括(用简单的话概括段落主旨)(3)结尾①总结式结尾②希望号召式结尾③说明式结尾④套语式结尾⑤自然结束六、公文的语言1、特色:实用性、规范性、模式性2、要求:明晰、准确、简朴、庄重3、公文专门用语(1)称谓语:①第一人称:本单位、我局②第二人称:贵单位、你局③第三人称:该单位、该同志(2)开头语:依据、根据、遵照、关于、随着、冃前、兹有等(3)引述语(引述來文):近悉、承蒙、前接、近接等(4)承接语(关联、过渡):为此、据此、鉴此、如下、综上所述等(5)经办语(说明公务处理悄况或要求):经、办理、责成、贯彻执行等(6)祈请语(表示请求和希望):请、敬请、烦请、望、恳望等(7)征询语:妥否、当否、是否可行、意见如何、如无不妥等(8)批转语(表示批转意见):批示、阅批、审批、批转、转发(9)表态语(即回复用语):如当、应当、(不)同意、(不)可行、准予备案、批准执行、请遵照执行(10)结尾语:特此通知、特此公布、此布、此复、函复、函告、此致、谨此、为盼、为荷七、公文格式第二章法定公文一、命令(令)1、适用范围:依照冇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2、特点:权威性、强制性、庄重性、层能用于重大决策性婁项3、种类:公布令、行政令、嘉奖令、任免令4、格式:(1)标题:发令机关+事由+文种(2)缄殳:流水号(按任期编号,可跨年度)(3)正文:①发布令:发布对象+发布依据+发布决定+发布要求②行政令:原因(或根据、冃的、总义)+命令事项+执行要求③嘉奖令:先进事例+性质分析+奖励内容+希望号召(4)签置:①成文口期+加盖印章②领导人职务名称+签名(章)(5)成文LI期:止文Z后,签署Z下二、决定1、适用范围: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槪,奖惩冇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撤鎧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2、特点:性质重要、内容稳定、约束力强3、种类:法规政策性决定、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的决定、奖惩性决定4、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正文:背景(或根据、ri的、意义)+决定事项+希望号召(3)成文H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月X H)三、通报1、适用范围: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递信息或沟通情况2、特点:内容的典型性、事实的准确性、FI的的宣传性3、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事项性通报4、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通常须标明(如果采用媒体发布形式则省略)(3).11汶:①事项性通报:缘由、FI的+情况信息+希望要求②表彰、批评性通报:事实现象+事实性质、意义+表彰或处理决定+希望要求(4)成文H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月X H)四、通知1、适用范围: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卜•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2、特点:功能的多样性、运用的广泛性、一定的指导性3、种类:转发(批转、印发)通知、传达通知、知照通知、任免通知4、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必须冇明确的阅知对彖(3)正文:①转发通知:“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等②事务性通知(会议通知、机构变动通知、人事调整通知等):尾语“特此通知”(4)成文H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月X H)五、通告1、适用范围:公布社会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2、特点:法规性、周知性、实务性、行业性3、种类:知照性通告、法规性通告4、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正文:缘由+事项(特通告如下……)+竝(尾语“特此通告”)(3)成文口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刀X日)六、公告1、适用范围: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2、特点:发文权力的限制性、发布范围的广泛性、题材的重大性、内容传播方式的新闻性3、种类:重要事项的公告、法定事项的公告4、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正文:发布缘由+发布事项+结尾(3)成文H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月X H)★通告与公告的异同七、意见1、适用范围: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2、特点:指导性、针对性、原则性3、种类:指示性意见(下行文)、建议性意见(上行文)、参考性意见(平行文)4、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需要转发意见:没有主送机关)(3)止文:发问缘市+总见条文+执行要求(4)成文H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月X H)八、报告1、适用范围: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2、特点:单向性、陈述性、事后性3、种类:①性质:综合报告、专题报告②用途: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建议报告4、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2)正文:叙事(或背景、根据)+事项+结尾(尾语“特此报告”)(3)成文口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刀X日)九、请示1、适用范围: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2、特点:期复性、单-•性、真对性、时效性3、种类:批准性请示、批转性请示4、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3)正文:请示缘市+请示事项+结尾(尾语“妥否,请批复(示)”)(4)成文口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刀X日)★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十、批复1、适用范围: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2、特点:行文的被动性、集中性和明确性、政策性和依据性3、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3)正文:批复依据+批复事项(态度、意见)+结屋(尾语“特此批复”)(4)成文H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月X H)H一*、函1、适用范围:不相隶屈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标准和答复审批事项2、特点:平等性和沟通性、灵活性和广泛性、单一性和实用性3、种类:①文面格式:公函、便函②行文方向:发函、复函③内容和用途:商洽函、询问函、批答函、告知函4、格式:(1)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2)主送机关(3)正文:发函缘市+事项+希望请求(请予考虑、可否,请函复、特此复*1、特此函答)(4)成文H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月X H)十二、会议纪要1、适用范围: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2、特点:纪实性、概括性、指导性3、格式:(1)标题:会议名称+文种(2)成文口期:加括号写于标题Z下正中位置(3)正文:前言(会议茶木悄况)+主体(会议指出……)+结尾(强调意义、提出希望)★会议纪要和会议记录的区别笫三章事务文书一、计划1、含义:为达到某种冃标,事先拟定出具体扌旳施和行动步骤的一种书面文件,计划冇时也称作安排、打算、设想、方案、意见、要点等2、特点:预见性、可行性、指导性3、格式:(1)标题:单位名称+时间期限+内容范围+文种(2)正文:制定思想(或依据、背最等)+ri标(或措施、步骤)(3)成文H期:公元全称,汉字数字(XXXX年X月X H)二、总结1、含义:总结是对本人、木单位或本地区某一时期内的工作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整理、概括,从中找出规律,用以推动工作的一种应用文体2、特点:内容的自我性、回顾的理论性、内容的真实性3、格式:(1)标题:单位名称+时间期限+内容范围+文种(2)正文:基本情况概述+成绩(或做法、经验)+存在问题或今后努力方向(3)署名+FI期三、述职报告1、含义:国家工作人员向上级主管部门、纽织人事部门或本单位的职工群众,陈述自己在一定任期内履行本职工作情况的文书,它是一种机关事务文书。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838734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d.png)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公文,作为一种在公务活动中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其写作有着严格的要求和规范。
对于想要提升公文写作能力的人来说,系统的复习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为您整理的公文写作复习资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公文的基础知识1、公文的定义和特点公文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公务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各种文书材料。
它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实用性、时效性等特点。
权威性体现在公文是由法定的作者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格式制发的,代表着机关或组织的意志;规范性表现在公文的语言表达、格式排版、行文规则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实用性在于公文能够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的开展;时效性则要求公文及时传递和处理,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公文的种类常见的公文种类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等。
不同的公文种类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行文要求,需要我们在写作时准确把握。
3、公文的格式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格式要求,如字体、字号、行间距等,需要我们严格遵守。
二、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1、内容准确公文的内容必须准确无误,能够真实地反映客观情况,传达准确的信息。
在写作时,要对所涉及的事实、数据等进行认真核实,确保其可靠性。
2、观点明确公文要有清晰的观点和立场,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发文机关的意图和要求。
观点的表达要简洁明了,避免含糊不清、模棱两可。
3、条理清晰公文的结构要合理,层次要分明,逻辑要严密。
通常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在段落安排上,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自然,使文章整体通顺流畅。
4、语言规范公文的语言要规范、简洁、庄重。
避免使用口语化、随意性的语言,不使用生僻字、方言和网络用语。
公文写作复习要点
![公文写作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99925f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0.png)
公文写作复习要点第一篇:公文写作复习要点公文写作复习要点一、公文概述(一)、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于应用文。
公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而形成的文字材料。
狭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时所使用的公文。
(二)、分类公文按其行文方向,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1、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如请示、报告等。
2、下行文是指上级机关向所属下级机关的行文,如决定、指示、公告、通知、通知、通报等。
3、平行文指同级机关或不同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如函等。
(通知、公文纪要有时也可作为平行文)(三)、行文其他注意事项:主送与抄送应准确得当;一般应一文一事;准确把握联合行文规定、公布公文如不另行文,应在公布时注明。
(四)、公文种类公文的种类简称文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修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种类主要包括:命令(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会议纪要。
日常办公主要使用的公文:1、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所属各单位知道的事项。
3、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4、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5、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批复”与“请示”是配套使用的,即有“请示”,就必须有“批复”)6、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7、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二、使用OA系统拟写公文(一)拟稿人拟稿2、点击办公首页“办公系统”的“公文处理系统”,出现公文处理系统界面。
公文写作总复习
![公文写作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71bc8006f12d2af90242e64f.png)
公文写作章节知识点归纳复习第一章:公文概述一、基本问题公文的概念,怎样理解公文的基本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公文的特点?1)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不是谁都可以任意制发的,公文是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2)公文有法定的权威;3)公文有特定的效用;公文的作用?1)领导与指导作用;2)行为规范作用3)传递信息作用4)公务联系作用5)凭据记载作用1993年〈办法〉将公文文种调整为哪12类,13种?12类政府部门用:命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报告、请求、批复、函、会议纪要13种党政机关用:公报、决议、决定、指示、条例、规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会议纪要、函比较文书、文件、公文三个概念的异同。
公务文书:在机关日常工作活动中出现的文书、文件和公文这三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都是指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工作活动中形成和处理的收来文件、发出文件以及机关内部所使用的文件材料,文书是所有文件材料的总称,还可以指一种职业。
文件有两种理解:广义的:文件同文书一样,既可指公务文件,也可指私人文件,有时也可以指文件材料的总称。
狭义的:文件主要是指机关、组织制成和发布的具有固定格式和文件版头的正式行文。
公文则是指各机关单位为了办理公务而形成的文件材料。
简述公文的特点:①由法定作者制发;②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对受文者及其他有关方面的行为将产生为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不同程度的强制性影响;③具有规范的文体、结构和格式;④需要履行法定的程序,否则无效。
二、案例分析(或论述题)1.举例说明如何正确把握行文方向从一个单位的对外文件来说,可以行文方向划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三类。
公文参考复习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出题依据)
![公文参考复习资料(仅供参考,不作为出题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4b6c6def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a.png)
公文参考复习资料(仅供参考)第一章公文的概念1、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一种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用来办理公务、有一定格式的应用文。
2、法定性公文和一般性公文(法定公文,分为行政公文和党务公文;普通公文,如计划、总结等;法规性公文,分为宪法、法律和规章(如条例、办法、章程等)法定性公文的行文方向类型1、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单位对下级机关单位的行文。
如命令、通知等。
2、上行文,是下级机关单位向上级机关单位的行文。
行政公文中有请示、报告和议案。
3、平行文,是不相隶属机关单位包括平级机关单位之间的行文。
如行政公文中的函。
其它行政公文如通知有时有平行性。
公文的作用1、指导作用,上级机关发出的下行文,对下级具有领导和指导作用。
2、协调作用:文件的作用是用来反映或沟通情况,目的是协调或平衡机关单位之间出现的先问题和新情况。
3、凭证作用:具体指文件是处理有关问题的依据公文的特点(一)作者公文有法定的作者:公文的作者只能是法定的社会组织及其法人或者称为第一领导人。
有权利进行公文写作的社会组织,必须依照法律在有关政府部门登记注册。
这一社会组织及其第一领导人,就成为公文的法定的作者。
至于动笔起草公文初稿的人,如秘书,应称为起草人,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作者。
写作的受命性。
按照上级意图写作。
(二)公文的效力1、权威性和约束力写作公文和办理公文都有一定的规定性。
也就是说,对于作者和读者,公文具有法规给予社会组织职权所产生的制约性。
制约性在不同的公文中有不同的具体情况。
行政公文的命令,对于公文的接受者具有强制性。
如果接受者不按命令办理,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发出命令的政府机关有权依照法律规定,动用军队或警察等暴力机器进行惩罚。
行政公文的决定,具有指挥性和约束力。
行政公文的通知,具有规定性、指挥性和指导性。
经济公文合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对于缔约各方具有确定的制约性,如奖惩、期限等。
普通公文的讲话稿,对听众具有领导者所具拥有的指导性和指挥性。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优秀范文五篇]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优秀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5419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1e.png)
公文写作复习资料[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公文写作复习资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公文写作》复习大纲一、单选题1.公文的作用包括:()A.领导与指导作用宣传与教育作用感染与升华作用联系与告知作用B.领导与指导作用批评与教育作用学习与执行作用联系与通知作用C.领导与指导作用凭证与依据作用学习与遵守作用联系与告知作用D.领导与指导作用宣传与教育作用联系与告知作用凭证与依据作用 2.公文是文章的类型之一,公文写作是____的一个分支。
()A.写作思想 B.写作观念 C.写作方法 D.写作知识体系3.掌握公文的文章特征,应该首先掌握文章的____。
()A.写作原则 B.主要类型 C.写作技巧 D.结构技巧4.从时间角度说,了解公文发展的____,是为了今天学习公文写作的需要。
(A.历史过程 B.方方面面 C.重要理论 D.主要概况5.从历史的比较中认识当今的____,能加深对于今天公文的理解。
()A.公文运行 B.公文作用 C.公文特质 D.公文语言6.写作是人类最重要的表达之一。
这是从作者的()来说的。
A.主体本身 B.客观实在 C.思想方法 D.思想感情7.写作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方式之一。
这是从()的关系方面说的。
A.主观与客观 B.思想与感情 C.作者与读者 D.理论与实践8.对于作者来说,其不但要考虑自身的表达需要,还要照顾到()与读者沟通。
)A.能够 B.可以 C.必须 D.能否9.对于作者来说,如果沟通是交流的基础,那么交流本身就是写作的()所在了。
A.目的 B.主题 C.构思 D.提纲10.写作的意义不仅是交流,写作还有更重要的使命,那是()。
A.传达B.传递C.传播D.传送11.写作是人的整体形象的最重要()方式之一。
A.谋划 B.谋略 C.勾画D.展示12.宇宙学探讨的是()的关系。
A.人与大地B.人与社会C.人与时空D.人与他人13.写作的主体是()。
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c51198a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9.png)
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公文写作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组织在行政管理和业务活动中,按照一定格式和规范撰写的正式文件。
它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以下是公文写作必考知识点的归纳总结:一、公文的分类公文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可分为指令性公文、报告性公文、请示性公文、通知性公文、决定性公文等。
二、公文的格式1. 2. 发文机关:标明公文的起草单位。
3. 发文日期:公文的成文时间。
4. 主送机关:公文的接收对象。
5. 正文: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
6. 附件:附加的文件或材料。
7. 签发人:公文的签发者。
8. 印章:公文的正式标记。
三、公文的语言特点1. 规范性:使用标准的语言和格式。
2. 简洁性:语言简练,避免冗长。
3. 准确性:表达清晰,避免歧义。
4. 逻辑性:结构合理,逻辑严密。
四、公文的写作步骤1. 明确目的:确定公文的目的和要求。
2. 收集资料:搜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3. 构思结构:设计公文的框架和结构。
4. 撰写正文:按照既定结构撰写公文内容。
5. 审核修改:对公文进行审核和修改,确保无误。
6. 签发盖章:完成公文的签发和盖章流程。
五、公文的写作技巧1. 开头要引人入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吸引读者注意。
2. 主体要条理清晰:按照逻辑顺序安排内容。
3. 结尾要简洁有力:总结全文,明确表达公文的目的。
4. 注意用词:使用正式、规范的语言。
六、公文的注意事项1. 遵循格式:严格按照公文的格式要求进行写作。
2. 注意时效性:公文应具有时效性,避免过时。
3. 保护隐私:在公文中注意保护个人和组织的隐私。
4. 避免敏感内容:不涉及政治敏感或不适宜公开的内容。
七、公文的审核与归档1. 审核:对公文的内容、格式、语言等进行严格审核。
2. 归档:将公文按照规定进行归档保存,便于日后查阅。
通过以上归纳总结,可以看出公文写作是一项需要细致入微、严格遵守规范的工作。
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公文写作的质量和效率。
公文写作与处理专题复习资料
![公文写作与处理专题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fb785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0.png)
公文写作与处理专题复习资料公文写作与处理专题复习资料一、公文写作的基本原则1.准确性:公文要求准确无误,避免任何信息的误导或混淆。
2.简明扼要:公文要力求简练明确,避免冗余和繁复的表述。
3.严谨性:公文要求思路清晰,论述严密,避免主观意见和个人感情的介入。
4.规范性:公文应符合一定的格式和标准,如开头、结尾、章节标题等。
二、公文的结构1.标题:简明扼要地概括文章的主题。
2.发文机关:表明公文是由哪个机关发布的。
3.正文: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介绍公文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 主体:详细叙述公文的内容和要求。
- 结尾:总结公文的核心意义和展望未来。
4.落款:包括发文日期、发文机关、签署人等信息。
5.附件:公文的配套材料,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和数据。
三、公文写作常用的技巧1.语言简练:避免使用过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表达观点。
2.逻辑严密:遵循“先导、次导、后导”的时序递进结构,保证文章的逻辑连贯性。
3.段落分明:合理划分段落,每一段只表达一个主题,使文章结构清晰。
4.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糊、不确切的词语,尽量使用准确、精确的表达方式。
5.注重格式:遵守公文写作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落款、附件等。
四、公文的处理方式1.收文处理:- 根据文件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设定不同的处理优先级。
- 对于涉及多个部门的公文,应及时转发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 对于需要回复的公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发送回复信函。
2.草拟公文:- 根据公文的主题和目的,确定公文的结构和内容,并搜集相关材料和数据。
- 分析公文的读者群体,确保公文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适合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 精心组织公文的语言,力求简洁、准确、明了。
3.复审公文:- 对公文的内容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准确无误。
- 检查公文的格式和排版,确保规范和整齐。
- 对公文的语言进行全面评价,确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表达效果。
4.公文的保存与归档:- 根据公文的分类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保存和归档计划。
公文写作复习重点5篇
![公文写作复习重点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b659e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3.png)
公文写作复习重点5篇第一篇:公文写作复习重点公文写作复习重点第一章写作基础知识1.了解文章主题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掌握提炼主题、表现主题、积累和占有材料、选取材料的方法和要求。
2。
掌握结构安排的方法,了解常用基本表达方式的特点、种类和适用范围,学会正确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正确运用语言。
3,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基本特点与结构模式,会写议论文、说明文。
第二章公文概述1.了解公文的特点与功能,能正确界定公文与非公文,明确认识公文的有效作用领域。
2.了解公文分类的基本情况,明确各类公文的内涵,了解公文文种的功用,掌握我国行政系统和党的机关通用公文文种的适用范围,能结合实际需要正确选用。
3.了解公文文体、结构方面的特点,掌握公文的组成,明确公文各组成部分的功用。
4.了解公文格式、稿本的特点,掌握公文格式方面的规范性要求,能正确标注编排公文各组成部分,掌握公文各种文稿文本的特点,能正确理解和标注公文稿本标记。
第三章公文写作要则1.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并能结合工作实际正确遵守。
2.明确遵守行文规则的必要性,掌握行文规则的基本内容并能结合工作实际正确遵守。
3.了解公文的语言特点,并将其具体体现在语言运用实际中,能在实际公文写作活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准确选择词语,正确组织语句,规范地表达各种特殊事物和概念。
4.了解公文写作的程序过程,掌握明确行文目的要求、确定主题、收集材料的主要方法途径,合理安排结构,正确书写公文文稿。
第四章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1.了解规范性公文的特点及其对写作活动的影响,掌握规范性公文的结构特点与具体写作方法,重点掌握发现并纠正文件中常见错漏的方法。
2.了解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批复、通告的特点,掌握撰写的方法要点,会撰写和审核修改通知、通报、批复。
3.了解请示、报告的特点,掌握撰写的方法要点,会撰写和审核修改请示、工作报告。
4.了解函、会议纪要的特点,掌握撰写的方法要点,会撰写和审核修改各种函。
公务员中的常见公文写作考点重点复习指南
![公务员中的常见公文写作考点重点复习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6a01ae22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0.png)
公务员中的常见公文写作考点重点复习指南公文写作在公务员考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熟练掌握公文写作的规范和技巧,对于提高写作水平和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常见的公文写作考点入手,为大家提供一份重点复习指南。
一、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文体,与日常的商务信函和个人书信有所不同。
公文写作需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格式规范:公文需要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排版,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签名等部分。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排版的规范性,以及各个部分的顺序和格式要求。
2.语言简练:公文写作注重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啰嗦的表达。
要注意去掉不必要的修饰词和句子,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
3.思路清晰:写公文时,要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文章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组织,使读者容易理解。
4.准确无误:公文要求表达准确无误,避免含糊和歧义。
要注意在写作过程中审查语法、拼写和标点等方面的错误,以保证文章的准确性。
二、公文写作的常见考点1.公文的种类与格式: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格式要求,比如请示报告、通知公告、会议纪要等。
考生需要熟悉各种公文的格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2.公文的开头与结尾:开头是公文的门面,结尾是公文的总结与落款。
开头要简洁明了,能够直接表达出主旨;结尾要清晰明确,体现出作者的决心和态度。
3.公文的正文:公文的正文是表达主题的最主要部分。
考生需要注意正文的层次结构和文体特点,避免重复和冗长。
4.公文的用语与表达:公文具有一定的用语规范,要求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尽量使用正式、规范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5.公文的撰写技巧:公文写作有一些常见的撰写技巧,比如倒序法、总分法、并列法等,能够巧妙地组织文章结构和表达思想。
三、公文写作的复习指南1.熟悉公文的基本格式:了解各种公文的格式要求,包括标题、正文、落款、签名等部分,并进行多次模拟演练。
2.积累常用的公文用语:通过积累、总结常见的公文用语,提高写作时的表达准确性和规范性。
最新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汇编
![最新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16a4684e5acfa1c7ab00cc1e.png)
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资料1. 公文的概念,怎样理解公文的基本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2. 公文的特点?1)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不是谁都可以任意制发的,公文是油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的。
2)公文有法定的权威;3)公文有特定的效用;4)公文有规范的体式;5)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3. 公文的作用?1)领导与指导作用;2)行为规范作用3)传递信息作用4)公务联系作用5)凭据记载作用4. 1993年〈办法〉将公文文种调整为哪12类,13种?12类政府部门用:命令、议案、决定、指示、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报告、请求、批复、函、会议纪要13种党政机关用:公报、决议、决定、指示、条例、规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会议纪要、函5. 起草公文取决于哪两个条件?取决于公文重要程度和机关的文书人员队伍条件。
6. 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质量主要体现在公文的思想内容与文字表达两个方面。
1)在思想内容方面: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科学性强;2)在文字表达方面:结构严谨、语言精当、行文规范。
7. 公文写作的特点1)被动写作,遵命性强;2)对象明确,针对性强;3)集思广益,群体性强;4)决策之作,政策性强;5)急迫之作,时限性强;6)讲究格式,规范性强;8. 公文文体的主要特点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三种主要特点9. 公文的语言特点做到准确、简明、庄重、得体1)准确是公文语言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素;2)简明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3)庄重是指公文用语必须讲究庄严、郑重;4)得体是指公文语言的运用要与公文的行文目的内容、对象、条件的特定需要相适应。
10. 公文的构成要素一份完整的公文是由一些规定的数据项目构成的,如发文机关版头、发文字号、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印章、成文时间、主题词等。
公文写作与处理重点复习资料
![公文写作与处理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79f3fe6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e9.png)
公文写作与处理重点复习资料公文写作与处理复习要点每年必考内容如下: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它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它社会组织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4,公文是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公文写作的含义:是批公文的起草与修改,是撰写者代机关立言,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的写作活动。
公文的特点?1,公文有法定的作者2,公文有法定的权威3,公文有特定的效用4,公文有规范的体式5,公文有特定的处理程序公文的作用?1,领导与指导的作用2,行为规范的作用3,传递信息的作用4,公务联系的作用5,凭据记载的作用公文的分类1,从公文的来源划分A.对外文件B.收来文件C.内部文件2,从行文关系上来划分A.上行文(报告,请求)B.下行文(指示,决定,意见,通知,批复)C.平行文(函)3,从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A.秘密文件B.普通文件C.公布文件4,从公文制发机关的性质来划分A.法律,法规文件B.党的文件C.行政文件5,从公文内容的性质与作用划分A.指挥性公文(命令,指示,决定,意见,批复和政策怕通知)B.规范性公文(条例,规定,办法,细则,章程,规则)C.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D.知照性公文(公报,公告,知照性通知,通报,函)E.记录性公文(会议记录,电话记录,记议纪要,大事记,值班日志)公文的写作要求?1,保证公文内容在政治上的正确性2,要实事求是,在业务上符合客观律3,在文字表述上准确,鲜明,生动,符合语法与逻辑4,公文起草要符合统一规定的体式与程序5,要注意选用书写的载体材料与字迹材料公文体式的含义?公文的体式是指公文的文体,构成要素及其在格式上的安排公文的构成要素?一份完整的公文是由一些规定的项目构成,如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印章,成文时间,主题词等公文的文面格式:公文的文面格式即公文的规格式样,是指公文的各个要素在公文方面上标识的位置各书写的样式公文的稿本?是指公文的文稿和文本,同一内容和形式的公文,在撰写印刷过程中,以及根据使用时的不同的需要,又往往形成不同的文稿和文本。
公文写作课程复习资料
![公文写作课程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d5581af284ac850ad0242a5.png)
《公文写作》课程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机关行政公文又称行政公文,它们有13类13种。
2.公文的主题词是标示公文内容特征和归属的类别的名词性词语,一般为3-5个。
3.标明“××通讯”、“××动态”、“内部参考”等报头的机关事务文书是简报。
4.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上行公文加按语转给所属单位,一般称为批转性通知通知,下级对上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的公文,加上按语转给隶属的下级机关,称为转发性通知通知。
5.长期计划为规划,较详细的计划为方案或安排。
6.向主管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向不相隶属的机关请示事宜并要求批准,用请批函。
7.行政公文的分类,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2月18日发布规定为10类15种,1993年11月修定为12类13种,2000年又正式修定为13类13种。
8.行政公文的标题,一般为发文机关、发文事由和文种组成,其中还有一个连接的介词为关于。
9.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提炼归纳而成的。
10.函按作用可以分为商洽函询问和答复函函和请批函函等。
11.讲话类文书包括讲话稿、开幕词与闭幕词、欢迎词欢送词致谢词。
12.公文的发文字号一般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号和该年度发文序号。
13.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要用意见。
14.联合行文的发文时间,以最后机关签发时间为准。
15.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它机关,应当用抄报。
16.表明组织义务的规章类文书为章程,守则的语言最为通俗上口。
17.通知的结束语常用特此通知,呈转性报告结束语常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18.简报的按语一般有编者按和编后按两种。
19.建议类文书可分为提案和建议。
20.在会议记录基础上整理而成的法定公文是会议纪要,大型会议的会议纪要的组织情况介绍开头部分一般用叙述概括式,不用分列式。
二、单项选择题:1.甲骨文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书档案,它产生的时代是 [B]A.夏代B.商代后期C.西晋D.东汉末年2.在以下文种中,党的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都可以使用的文种是 [D]A.条例B.命令(令)C.议案D.会议纪要3.公文写作的整个过程指的是 [B]A.选取材料、构思布局直至拟写成文B.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C.起草成文并制发正式公文D.从起草公文到办理归档4.在以下的机关部门之间可以联合行文的是 [C]A.省人大常委会、省民政厅、省军区B.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大学C.省科技厅、省林业厅、省教育厅D.省民政厅、省政协、省公安厅5.在一定范围内公布事项的告知性公文文种是 [C]A.公报B.通报C.通告D.通知6.请示公文的标题出现的形式一般是 [D]A.发文单位加文种B.事由加文种C.单用文种名称D.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7.能在各种会议上宣读的文稿称为 [A]A.讲话稿B.演讲稿C.开幕词D.答谢辞8.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的主要之点是 [C]A.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B.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C.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D.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9.《关于××厂进口SD6型自动车床的请示》,作者是 [A]A.××厂B.××厂的负责人C.起草文件的刘秘书D.签发文件的董厂长10.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联系工作,应当用 [C]A.通报B.通知C.函D.意见11.下列“请示”的结束语中得体的是 [D]A.以上事项,请尽快批准B.以上所请,如有不同意,请来函商量C.所请事关重大,不可延误,务必于本月10日前答复D.以上所请,妥否?请批复12.几个机关联合发文,只能标明 [A]A.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B.所有机关的发文字号C.至少两个机关的发文字号D.根据情况临时规定的发文字号13.下列文种必须以领导人签发日期为成文日期的是 [D]A.会议报告B.条例C.工作总结D.请示14.特殊情况越级向上行文,应抄送给 [A]A.直属上级机关B.直属下级机关C.系统内的所有同级机关D.有业务联系的机关15.行政公文中唯一能向平行方向行文的是 [C]A.通知B.公告C.函16.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用 [A]A.报告B.请示C.函17.标明“××通讯”、“××动态”、“内部参考”的报头的文种是 [B]A.通讯B.简报C.报告18.按语在简报中的作用,一般表现为 [A]A.说明介绍B.表态批示C.附件19.主题词的具体运用,一般为 [B]A.5个B.5个以下C.5个以上20.人民代表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文名称是 [B]A.建议B.议案C.提案D.意见21.调查报告的写作人称一般用 [B]A.第一人称B.第三人称C.第二人称22.在我国古代,下列行文属于下行文的是 [D]A.章B.疏C.书D.教23.衡量公文质量的重要条件是 [A]A.政策性B.针对性C.科学性D.严谨性24.在公文起草中运用最普遍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C]A.一人构思一人执笔B.集体构思多人执笔C.集体构思一人执笔D.一人构思多人执笔25.下列不属于公文正文结构的是 [D]A.导语B.正文主体C.结束语D.行文部分26.上行文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行文方式是 [A]A.逐级上行文B.多级上行文C.越级上行文D.分级上行文27.同一系统的上下级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是 [A]A.业务指导关系B.隶属关系C.平行关系D.不相隶属关系28.正式将“意见”定为党的机关公文的文件是 [B]A.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B.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C.文件处置办法D.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29.《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的标题形式属于 [C]A.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B.事由加文种C.发文单位加文种D.只有文种名称30.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方法和手段称之为 [C]A.公文格式B.公文体式C.表达方式D.公文程式31.签发人应标注在文件的 [A]A.眉首部分B.主体部分C.版记部分D.附件部分32. 公文份数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一般用 [D]A. 3位数B.4位数C.5位数D.6位数33.党的领导机关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应使用的公文文种是 [B]A.通知B.指示C.命令D.决定34.在我国古代,将“命”和“令”改称为“制”和“诏”的是 [A]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汉高祖35.根据我国《宪法》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有权发布命令(令)的政府级别是 [C]A.省级以上B.地(市)级以上C.县级以上D.乡(镇)级以上36.在以下文种中,可以用来向特定受文对象告知或转达有关事项,让对象知道或执行的文种是 [C]A.通报B.公告C.通知D.通告37.不属于公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是 [C]A.叙述B.说明C.描写D.议论38.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用 [B]A.请示B.函C.报告D.通知39.通报和通告共同的特点是 [A]A.知照性B.重要性C.指导性D.政策性40.不属于计划类的文种是 [B]A.要点B.办法C.方案D.规划41.不属于报告的适用范围的是 [C]A.汇报工作B.反映情况C.传达重要精神D.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42.严格意义上,议案的发文单位只能是 [A]A.人民政府B.人大代表团C.大会秘书处D.政府职能部门43.守则的最大特点是 [A]A.简洁易记B.政治性强C.具体细致D.切实可行44.在以下几种记录类文书中属机关法定公文的是 [B]A.会议记录B.会议纪要C.接待记录D.大事记45.毛泽东同志的《愚公移山》一文是在中共七大上的 [A]A.闭幕词B.发言稿C.演讲稿D.工作报告三、多项选择题:1.在我国汉代以前,文书的载体材料一般为 [ABCDE]A.金石B.甲骨C.青铜D.竹木E.缣帛2.公文质量在思想内容上应该作到 [ADE]A.政策性强B.时限性强C.规范性强D.针对性强E.科学性强3.公文的主送机关是直接下级机关的,下列文种可使用的有 [CD]A.报告B.请示C.决定D.通报E.函4.公告和通告的共同特点是 [ACE]A.公开性B.法定性C.重要性D.指导性E.严肃性5.可用来任免干部的文种有 [ADE]A.公告B.通告C.通报D.通知E.命令6.发布新版人民币与公布高等教育法的命令类型为 [AB]A.公布令B.行政令C.嘉奖令D.戒严令E.特赦令7.可以用主辅标题的公文文种有 [AD]A.总结B.条例C.守则D.安排8.“命令”的特点是 [ACD]A.权威性B.知照性C.指挥性D.强制性E.严肃性9.写作“报告”应注意的问题是 [ABC]A.陈述事实要清楚扼要B.表达观点要精炼清晰C.语言要简洁朴实D.引文不能断章取义E.注解不能道听途说10.下面属于公文必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ACE]A.发文机关B.报送机关C.标题D.题注E.成文日期11.机关之间存在的工作关系决定行文的方向,其工作关系可分为 [ABCD]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B.指导与被指导关系C.平行关系D.不相隶属关系12.下列公函的标题符合公函格式规范的有 [BD]A.国家教委关于批复设立校办企业的函B.关于将生活服务设施纳入新建住宅规划的函C.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开发布天气预报有关问题的函D.关于珲春电厂建设问题的函13.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说法正确的是 [AC]A.会议纪要是机关用以传达贯彻会议主要精神与议定事项,同时也据此检查会议议定事项执行情况的一种会议文件 B.会议纪要的成文日期一般用圆括号标注在标题正下方C.专题性大型会议,一般运用归纳叙述方法撰写会议基本情况D.对会议中出现的重大分歧,会议纪要中应如实加以记载14.下列事项能够制发通知的有 [ABC]A.某公司聘用一名经理B.某银行向各储蓄所下达季度储蓄任务C.某人事厅贯彻财政厅有关职工福利发放标准的文件D.两单位之间商洽某具体事项15.开幕词是在大会开始时,由主要领导人向大会宣读的书面文稿,其作用具有 [ABC]A.指导性B.方向性C.基调性D.总结性E.评估性16.指示的主要特点包括 [BC]A.综合性B.针对性C.原则性D.单一性E.法规性17.在公文写作中,引用语的使用一般是指 [ABE]A.引用名人名言B.引用古书上的现成语句C.引用地方语言D.引用外来语E.引用党和国家领导机关重要文件中的语句18.下面文件中,属专用公文的有 [ACD]A.外交文件B.北京市人民政府向中央人民政府的请示和报告C.军事文件D.司法文件19.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C]A.公文的结构就是指公文的组织构造B.公文形成的具体时间,通常以会议通过的时间或印发时间为准C.发文就是指本机关制成发往外部的文件D.公文是一种特殊的应用文20.可以用来发布法规与规章的文件有 [AC]A.命令B.决定C.通知D.通告21.为加快文件的传递,可采用 [BCD]A.逐级行文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22.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相互行文都使用 [BC]A.上行文B.平行文C.函D.下行文23.公文导语部分的写法有 [ADE]A.依据式B.结构式C.讨论式D.目的式E.原因式24.公文的文尾包括 [ABC]A.主题词B.抄送机关C.印发说明D.页码E.成文日期25.命令最常用的类型有 [ABC]A.公布令B.行政令C.嘉奖令D.任免令E.特赦令26.指示的正文组成包括 [BCE]A.现实根据B.指示根据C.指示事项D.执行要求E.指示号召27.会议纪要的类型分为 [CDE]A.处理性会议纪要B.问题性会议纪要C.决议性会议纪要D.协议性会议纪要E.研讨性会议纪要28.下列属于记录类文书的是 [ACDE]A.会议记录B.会议纪要C.电话记录D.接待记录E.大事记29.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发的《公文程式》中规定的公文文种有 [ABCDE]A.令B.咨C.呈D.示E.状30.在公文起草中,围绕发文主旨收集的材料应当具有 [ACDE]A.真实性B.政治性C.典型性D.适用性E.时效性31.公告、通告的写作应当注意做到 [ABCDE]A.符合权限B.一事一告C.内容明确D.语气庄重E.格式规范32.规章类文书的文种包括 [CDE]A.条例B.规划C.章程D.实施细则E.公约33.大事记的特点包括 [ABDE]A.客观B.准确C.及时D.系统E.可信34.公文词语特点主要是 [BCD]A.公文词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多音节词的使用频率高B.介宾词组、联合词组的使用频率较高C.排斥使用一般的口语词、方言词和土俗俚语D.词语一般不使用谚语、歇后语,也不能使用简称语35.为了使会议纪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知照性公文:通告、公告、通知、通告、函等 • 联系性公文:函等 • 实录性公文 :会议纪要 公文的构成要素和格式 –眉首(文头部分) –主体(行文部分) –版记(文尾部分) ★重点看公文的写作格式:书P375
第四章:公文的写作 公告与通告的异同点: 共同点:都是周知性公文;文体结构相同 不同点:通告的作者范围比公告宽 – 公告的使用范围比通告广 通知:按用途划分 – 发布性通知 – 批转性通知 – 转发性通知 – 指示性通知 – 会议性通知 – 任免性通知 通报、通知、通告区别: 区别:– 告知范围不同
★第三章:公务的分类和格式 按行文方向分: •上行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报送的公文。——请示、报告等 •平行文:同级(平级)或不相隶属的机关送交的公文。——函、议案 等 • 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下达的公文。——命令、决定、意见、 通知、通 报、批复、会议纪要等 • 广行文:向社会或国内外公众发布公文。———公告、通告等 按紧急程度分:• 紧急公文:特急、急件 • 普通公文 按有无保密要求分 • 无保密要求:普通文件 • 有保密要求: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 重点看公文的格式,综合写作要考 按具体职能分 • 法规性公文:令 • 指挥性公文:意见、决定、批复等 • 报请性公文:请示、报告、议案
第五章;计划
• 限于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使用 • 人民代表大会议案不是公文文种 – 提案 • 政协和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职代会、教代会、学代会等会议 使用 • 不属于公文文种 – 建议 • 人代会、政协会和各种代表会不满规定人数提出 报 告:种类
– 工作报告 – 情况报告 – 答复报告 – 递送报告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 内容要求不同 • 侧重点不同 • 行文目的不同 • 行文时间不同 • 主送机关不同 • 结尾不同 批复:写作要求见书P145 意见:意见与相近文种的区别 意见与行动性决定和指示性通知的异同 • 相同 – 下行文,提出执行要求和办法 • 不同 – 决定重在宏观指挥,意见重在微观指导 – 通知内容更务实,意见内容虚实结合 –决定和通知语气较坚定,意见较平和 意见与请示的异同 • 相同 – 上行文,请示性文种,上级机关应予答复 • 不同 – 请示必须一事一文,意见可以多方阐述 – 请示只请求上级机关指示和批准,意见需要 对解决问题和做好工作进行周到谋划 – 请示篇幅简短,意见文字较长
意见与函的异同 • 相同 – 平行文,无隶属关系机关交换意见 • 不同 – 函用途较多 – 意见只用来对某问题征求或提供意见 – 函常用,意见使用频率不高 函:• 唯一只用作平行文 • 用途 –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咨询和答复问题 – 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 分类 – 去(问)函:主动提出商洽工作,询问问题,请求批准的函 – 复(答)函:被动答复来函的函 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写作注意事项 • 真实、准确反映会议情况、精神和议定事项 • 突出会议的主题和要点 • 表达明确而有条理 • 无主送机关 • 无署名和成文日期
– 用途不同 – 告知内容不同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 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的议事公文。从行文关系看,议案 是一种平行文 ★注意:作为行政公文的议案不同于各级人大举行会议期间代表和其他 有权机关所提请审议的议案,其他各类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不能以 提案人的名义提交议案 议案、提案、建议区别 区别 – 议案 • 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 • 法定效力
公务文书写作
第一章:公务文书的含义,分类和作用 含义:公务文书是古往今来人们在公务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文书 分类:公文,事务文书 作用:1·实施领导2·规范行为3·办理公务4·交流信息5·记载活动和事项6· 进行宣传和教育
第二章: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书的要素 主题是决定公务文书价值的首要因素 主题应符合以下要求:正确,新颖,鲜明,集中。表现:名言直道。 运用材料的方法:1·概括法2·展开法3·点面结合法 公务文书结构的特点:1·通体开门见山 2·条理清晰明显3·大多有惯用模 式 公务文书在语言上要求: 1·准确:选词恰当;造句严密;多用精确词语,少用模糊词语; 2·简要:精简内容;精炼语言; 3·庄重:使用书面语,一般不用口语;使用平实的语言,摒弃浮华的词 藻; 4·规范:用字用词规范;语词规范;标点符号规范;提法规范;数字规 范;缩略语规范;计量单位规范;使用公务文书惯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