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管理试题A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分析与规划》答案A
一、1自然区域、均质区域、结节区域2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3不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4机械增长5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素质6、成长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
7、主导产业、关联(配套)产业、基础产业8、地域空间核心、空间网络系统、外围空间
二、1、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2、增长极(growth Pole)又称增长核或增长极核,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提出。佩鲁认为,区域和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是,经济增长首先出现于一些点或极核上,而不是各区域同时增长,而且,增长的过程亦各不相同。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他认为,增长极是指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配置在城市区,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3、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所谓商,就是比率的比率。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商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在产业结构研究中,运用区位商指标主要是分析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的状况。
4、主导产业是根据国内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出口前景等选择的可以此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并由此形成高度化、现代化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产生决定性意义的产业部门。
5、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简称H-O理论),H-O认为,从一国范围来看,国内各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内贸易的形成;从国际范围来看,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的形成。
6、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也称经济(产业)地域结构,即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空间)组合关系,也是经济地域的主要物质内容在地域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表现为一个经济地域内的经济核心,受经济核心吸引、影响的外围地区和由交通运输网络组成的网络型地域。
三、1、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从这两个方面体现:
作为生产者:(1)区域劳动人口的数量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2)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3)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作为消费者:(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2、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在1960年出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1. 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4.向成熟推进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3、首先,高技术产业区的组成,以教育,研究与开发,生产企业三者为其核心,它们构成产业区的生产功能,其是产业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产业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所在,也是产业区作为一种社区形式日常生活最突出的功能。因此,在规划中应该在位置、规模、对外联系、环境等各方面首先满足生产功能的需要。它们往往在产业区中占据最主要的位置,形成产业区整体布局的核心,以利于高技术企业的正常运转。
其次,高技术产业区还要满足服务功能的需求。这些功能包括行政管理、社会服务(金融、信息、科技贸易、房地产等)、市政配套等方面。由于它们是为生产职能服务的,其布局的第一原则是方便、高效。
4、(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土地利用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发展政策
5、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2.土地利用现状; 3.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 4.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规划; 5.土地需求量预测结果; 6.各类用地调整指标; 7.部门川地布局规划; 8.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
四、1、(1)平衡发展战略思想首先来源于政治上的“公平”、“平等”等的要求。主要目的是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平衡布局生产力,使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分配收入水平趋于平衡。
比如20世纪40年代末期的中国,生产力分布畸形,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全国工业总产值七成以上分布在占国土面积约12%的沿海狭长地带,而占国土面积将近七成的西北、西南、内蒙古等内地地区,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一成。为了改变这种极不合理的生产力分布状况。从50年代起,国家便提出了有计划的、均衡地在全国布置工业的指导方针。
在片面追求区域平衡发展目标的思想影响和支配下,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地推进,曾出现过两次大的高潮和两次小的热潮。
然而,实践结果表明,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是很难统一的。平衡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尖锐矛盾,不得不使人们重新思考平衡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并引起对平衡布局原则的批判,转而追随地区间不平衡发展的战略。
(2)不平衡发展战略的思想基础是:平衡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状态。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因此,每个国家都会有一些地区比别的地区更富裕,一些地区会比其他地区发展得更快。企图对全国各地都等同对待,或者对全国各地都投入等量的资本,若以此来编制规划,无疑是不合理、不经济的。因为这样的规划违背了经济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
80年代以来,作为综合改革先行一步的广东省,得天时、地利、人和,经济发展走在全国的前列,引起650万以上的民工像滚滚洪流,从四川、江西、湖南、安徽、广西等地涌进广东。他们不仅解决了广东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且对振兴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核心区域与边缘区域的关系,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发生转化。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是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控制,边缘区域对核心区域的依赖。然后是依赖和控制关系的加强。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核心扩散作用的加强,核心将带动、影响和促进边缘区域的发展。边缘区域将形成次级核心,甚至可以取代原来的核心区域的控制。
城市是核心,乡村是边缘,这是最直观的理解。但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也可以是带动、互补、经济利益一体化、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城乡差别依然存在,但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城市和乡村能够协调发展,实现一体化。
核心-边缘理论的积极意义是阐明了核心与边缘的联系,发展核心,带动边缘,发展城镇,带动周围乡村,这在规划实践中可供借鉴。城镇和区域的利益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城镇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区域是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城镇通过交通、信息、商品、流通、金融等网络系统,把它与周围的区域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腹地。因此,任何一个区域都要重视核心的发展,要形成和壮大区域的中心城镇。区域必须依靠中心城镇把区内各种经济社会活动凝集成一个整体。缺乏中心,区域经济将成一盘散沙。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区,要十分注意培育自己的经济中心。其次,要重视大城市卫星城镇和农村小城镇的发展。第三,要合理确定城镇发展规模,既要防止城镇数量过多,造成城镇规模过小不经济,又要防止特大城市规模无限度地发展,区域经济过分集中,造成规模过大不经济,对边远地区的辐射、扩散也“鞭长莫及”。第四,中心城市的工业和一些服务业,要有步骤地主动向外围扩散,促进本身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边缘区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