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复习笔记(共13页)
高中语文阅读部分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阅读部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f6e801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2.png)
高中语文阅读部分知识点总结高中语文阅读部分知识1“结构作用”题型以小说为例(传记同样适用)一、文本的故事结构(小说情节)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情节的类型及作用(一)就整体篇章而言(二)就文章开头而言(三)就文章结尾而言(四)、考题问法:“文章(传记、小说均可)以……………………(周汝昌“安安静静的离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对待“作用”题型,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 考虑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
2. 考虑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
3. 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4. 考虑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具体分析:1.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①开头的作用:总领全文;照应题目,呼应下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欲扬先抑;对比衬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②中间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由……到……(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为下文写……做铺垫(为议论、抒情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③结尾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戛然而止,回味深长;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照应前文,结构严谨;升华感情,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小见大。
④标题的作用: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2. 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3.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一般来说,情节有点题和突出、深化主题等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4. 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高中语文阅读部分知识2分析人物类题型题型:文章体现出某某怎样的性格特点……某某说传主是一个……样的人,原文是如何体现的。
高一语文必修一笔记
![高一语文必修一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0c9394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f.png)
高一语文必修一笔记
以下是一份高一语文必修一的笔记,供您参考:
第一单元
《沁园春·长沙》
+ 表达了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青年人的期望。
+ 描述了长沙秋天的美丽景色,使用了富有节奏感的韵律。
《雨巷》
+ 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迷茫和追求。
+ 描述了一个雨巷的景象,以及一个女子在雨巷中的出现。
《再别康桥》
+ 表达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离别的感伤。
+ 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
《大堰河——我的保姆》
+ 表达了对大堰河这位普通农妇的深切怀念和赞美。
+ 通过描绘大堰河的生活,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
第二单元
《诗经》两首
+ 《静女》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 《采薇》反映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
《离骚》
+ 屈原的代表作,表现了他的理想和追求。
+ 描述了楚国的政治黑暗和社会矛盾。
《孔雀东南飞》
+ 中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描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 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
《涉江采芙蓉》
+ 通过对荷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的高洁品质。
+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
第三单元
《短歌行》
+ 曹操的代表作,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统一国家的壮志。
《归园田居》
+ 陶渊明的代表作,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
《梦游天姥吟留别》
+ 李白的代表作,表达了他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登高》
+ 杜甫的代表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语文高考复习笔记——论述类文本阅读
![语文高考复习笔记——论述类文本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1b08d25cfad6195f302ba63a.png)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本题考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错误选项常设的几种陷进一、从信息范围的大小.......上看,有范围不清和以偏概全两种错误1【范围不清】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或缩小。
2【以偏概全】即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
二、从信息的有无.....上看,有无中生有和有意缺失两种错误。
3【无中生有】选项中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中推断出来。
4【有意缺失】原文中某些信息在选项中被命题者故意略去。
三、从因果逻辑关系......上看,有强加因果和因果颠倒两种错误。
5【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都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6【因果颠倒】选项把原文的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前关系。
四、从信息指代内容......上看,有偷换概念和指代不明两种错误。
7【偷换概念】选项将原文中相关信息换成一种与之不符的说法,或对个别字词进行改动、变换等。
8【指代不明】指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
五、从信息的时态.....上看,有未然说成已然和已然说成未然两种错误。
9【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来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10【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如此”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11【说法绝对】很多命题者都非常喜欢用一些绝对化的概念来叙述选项、设计选项,什么“最佳”、“一定”、“完全”、“不能”、“第一”……这些都是绝对化词语,看到这些词时,一定要谨慎判断。
12【肯否失当】“肯否失当”,即肯定与否定失当的简称。
把肯定的说成否定的,或者,把否定的说成肯定的。
这跟颠倒是非有些类似。
13【逻辑混乱】事物之间是有逻辑性的,不能违背。
命题者常设置一些逻辑混乱项来测试考生。
●第2题,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本题考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一、论点。
高中语文阅读复习笔记,(1)
![高中语文阅读复习笔记,(1)](https://img.taocdn.com/s3/m/7f0c7b1d647d27284b7351bf.png)
高中语文阅读复习笔记,一、大阅读的类型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戏剧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新闻、科普文、调查二、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1、写什么?(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小说为例(传记同样适用)一、文本的故事结构(小说情节)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二、情节的类型及作用(一)就整体篇章而言(二)就文章开头而言(三)就文章结尾而言(四)、考题问法:“文章(传记、小说均可)以……………………(周汝昌“安安静静的离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对待“作用”题型,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1. 考虑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
2. 考虑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
3. 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4. 考虑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具体分析:1.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①开头的作用:总领全文;照应题目,呼应下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欲扬先抑;对比衬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②中间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由……到……(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为下文写……做铺垫(为议论、抒情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③结尾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戛然而止,回味深长;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照应前文,结构严谨;升华感情,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小见大。
④标题的作用: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2. 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作用。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摘抄高中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摘抄高中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053d5f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2.png)
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摘抄高中读书笔记
高中读书笔记(一)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
今年年初,我在北仑新华书店发现了李开复写的《做最好的自己》一书,随手翻阅几页,觉得很有阅读价值,出于对李开复的久仰之心,当即购买了下来,细细阅读之后,很有收获,受到很多启发。
李开复在书中系统地提出成就个人价值观的六个重要因素,自信、自省、勇气、胸怀、积极、同理心。
李开复没有给成功抽象定义,只说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做这个字眼,围绕着价值观的六个重要因素,展开六个行为,分别是:追寻理想与合作沟通对应;努力学习与人际交流对应;有效执行与发现兴趣对应;这六个行为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追寻理想是实现个人价值观的最强动力,如果担心理想遥不可及,而更愿意随波逐流,就很容易失去方向,迷失自我,但在追寻理想上,也不能抱有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意气行事,草率作出决定,选择很快,放弃也很快。
当慎重地定下一个人生目标以后,就得全力以赴地去做,不能因为在通向成功道路中的任何困难而动摇,坚定自己的立场,选你所爱,爱你所选。
李开复就此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论追求理想的必要性,这也给书中绵密的逻辑解说注入了生动的感性论证,让我们认识到李开复从大学时学法律,到后来攻读计算机,直至事业有成的转变中隐含的成功轨迹。
当兴趣、天赋、理想、专业,这些因素合并在一起的时候,孕育事业的摇篮就诞生了。
李开复强调青年人要持有一份成事业的心态,他在书中虽然不曾写出一定要将工作当作事业来做这样的句子,但实质上他委婉地指出工作中也可以收获事业。
每个人会有自...。
高中语文,《短歌行》复习笔记
![高中语文,《短歌行》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4e810c3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2.png)
高中语文,《短歌行》复习笔记篇一:高中语文笔记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1)描写①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其作用一般为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环境、场面描写。
其作用一般为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渲染气氛,表达感情,更好地表现人物或思想。
(2)叙述一是叙述人称。
第一人称一般作用是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直接抒情和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的作用是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是叙述方式。
常考的是倒叙和插叙。
倒叙能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3)抒情①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渲染氛围,烘托作者的情感,情景交融。
②直接抒情,其作用是直接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态度,易使读者产生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写作手法(1)象征。
指凭借具体的物象来表示与之相似或相反的概念、思想、感情。
运用象征可以使抽象的概念、思想、形象化,可以使思想感情表现得含蓄、耐人寻味。
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里的“明月”象征善解人意的知心人。
(2)衬托(对比)。
衬托,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对比,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用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儿童两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一是“乐园”;一是最严厉的书塾,通过儿童两种不同生活感受对比,说明了封建教育方法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其作用是使要表达的对象特征更加突出、鲜明,帮助表达作者感情或文章主旨。
(3)抑扬。
指对写作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课堂笔记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课堂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ed868e8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4.png)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讲解论述类文本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科学的文章,这类文章涉及面广,包括学术论文、政论文、时评、书评等等,所论多为社会所关注的热点。
高考选材往往反映比较新或比较陌生的知识,它包含了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
从表达方式看,都是以议论为主,直接阐述事物的道理,表明一定的见解和主张,具有观点鲜明、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色。
考点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所谓“重要概念”是指一般论述类文章中能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对人们认识过程中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特点加以概括归纳的词语。
具体是指:①能反映文章主要内容的概念;②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③表现文章主旨的概念等。
所谓“文中”,是就所提供的阅读文本本身的特定语境而言,一般指的“概念”是在文中的临时意义,离开了具体语境,这一概念的意义也许就不复存在了。
方法突破(一)寻找文中有效区间1.首先,明确筛选区间,进而明确哪些语句、段落含有对概念的解释;接着,筛选、提取出解释概念的本质特征的词句,并组合成“最准确”的解释。
2.锁定答题区间极为重要。
一般而言,凡是该概念出现的地方,都可能是要点所在,尤其是该概念最先出现的地方,往往信息量比较大。
(二)从四个“入手”理解句意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
高考设置的“重要句子”多为揭示文章主旨、体现行文思路、传达作者情感、蕴含丰富意味的语句。
一般情况下,这些语句都有凸显其含义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性词语。
抓住了关键词语,就等于拿到了开启句子含义之门的钥匙。
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针对结构复杂而含义较难理解的句子,我们先分析其结构,将句子划分为若干层次,逐层理解其含义,然后辨析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明确作者的意图。
如果各层次间属于并列关系,则可以综合其内容,形成答题要点。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位置。
高中高三语文总复习笔记
![高中高三语文总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d75f2b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9e.png)
一、炼字1.解释含义,表明手法;2.描摹景象;3.点出意境,表明情感;4.结构上的作用(统帅全诗、诗眼、承上启下、领字)二、小说语言:叙述语言、人物语言、抒情语言角度:清新明快、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耐人寻味、含蓄深沉、风趣幽默、典雅、质朴自然、朴素无华、明白晓畅、热情奔放、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口语化、文白错杂、辛辣尖锐、亦庄亦和谐作用:1.题目(点题、照应);2.上下文(铺垫、照应);3.以事物自比;4.联系人物、情节、环境、主题、情感、读者(小说)三、标点符号注意1.引号的使用:(1)表引用(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2)表强调(3)表特殊含义(4)表反语(反语是一种修辞手法)(5)表示活动项目2.书名号的使用:表示文章或报刊的标题、艺术作品的名称。
四、修辞1.比喻:明喻=本体+喻词+喻体暗喻=本体+判断词+喻体借喻→喻体①本体与喻体是非同类②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③用具体丰满的比喻抽象的2.比拟:①拟人;②拟物(人→物、物→物)3.叠词:拟声词、形容词4.双关:①同音/谐音;②多义5.并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6.拈连:蜜蜂在酿造蜂蜜,更是在酿造甜蜜的生活。
7.移就:①人→物(快乐周末);②物→人(粉红回忆);③物1→物2(黑色星期五)五、字词辨析比喻比拟通感拈连双关互文1.字:音、形、意(1)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2)形(3)义:①引申义,(实)具象(繁)→(虚)抽象(简)②象征义or比喻义2.词语辨析:①出处(典故、古诗文)②词义③色彩(褒义、贬义、中性)④搭配⑤场合⑥谦词/敬词⑦口语/书面语⑧范围六、句子及句子成分主谓句/非主谓句1.单句:①主干(中心语)=主语(代/名)+谓语(动/形)+宾语(代/名)修饰限制补充说明②附加 a.定语(形/数量词/名短)+中心语(名)b.状语(副/介短/名词)+中心语(动)C.谓语+中心语(动)+补语2.短语:①主+谓(主谓短语);②谓+宾(动宾短语);③定+名词/状+动词(偏正短语)④介词短语/介宾短语;⑤动补短语;⑥词+词/短语+短语(并列短语)3.多层定语:花园里→花园、领域那→指代几朵→数量怒放的→动鲜艳的→形鲜花→名4.辨识语病的方法:①找主干缩句法;②快看找“病灶”七看:①动词(连动、并列);②双面词;③否定副词(反问);④介词(使令动词);⑤代词(Ⅰ人称、Ⅱ指事);⑥语意复合词(文言);⑦连词/关联词(Ⅰ搭配[并列关联词不分顺序]Ⅱ关系[关联词与分句的关系]Ⅲ顺序)七、对联(对偶、对仗)写景、写人、说理1.形式相同:①字数相同②结构相同(词性、短语、句式、音韵)③修辞一致2.内容相关(话题一致):①同/近;②反/对3.情调和谐(一致):情感基调(悲/喜,哀/乐)风格、气质、神韵(雅/俗)例:1.写人①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高中语文阅读笔记摘抄
![高中语文阅读笔记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62b2582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4d.png)
高中语文阅读笔记摘抄1、种子在痛苦中萌生,婴儿在痛苦中分娩,雄鹰在痛苦中展翅。
没有痛苦的残阳如血,怎有美丽的朝晖喷薄而出?不经过痛苦的训练,体育健儿就没有了领奖台上的快乐;不经过痛苦的跋涉,登山队员就体味不到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的喜悦!2、与心共舞,让微笑作它的舞伴;将嘴角轻轻上扬,展现出微笑的力量。
这一刻,心儿轻轻飞扬。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可不是我们的代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不是我们的写照;”怎一个愁字了得!“更不是我们的口号。
3、幸福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心境。
有的人因为身体健康而幸福;有的人为取得骄人成绩而感到幸福;有的人为事业有成而感到幸福;有人为自己家庭的平安而感到幸福;有的人因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幸福;有的人为自己称心的生活而感到幸福,而有的人甚至为自己经历的苦难而幸福——其实,经历过痛苦才能真正懂得幸福的含义,才能更加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
4、心灵的脚步,如此铿锵;心灵的脚步,如此动人;心灵的脚步,如此美妙。
有如英勇的战士,在峭壁和悬崖上,勇敢攀援;有如魁梧的水手,在破浪壮阔的海浪里,神秘穿行;有如翩翩仙子,在希望的田野上,激情舞蹈;心灵的脚步,让生命,在敬畏里书写坚贞,希望和梦想!5、生活中有些人却总不相信自己,遇到别人的批评,遇事不顺利就愁眉苦脸。
其实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努力去克服,去攀登,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会品尝胜利的快乐,为一件事情竭尽全力奋斗的快乐。
上帝的败笔不再是阻挡我们前进的“拦路虎”,反而是上帝馈赠给我们的奠基石,让我们踏着它愈战愈勇,攀上更高的山峰。
6、挫折是人生的一笔财富,是促使你成功的一剂良药,不经历风雨的花儿,怎么会绚烂?不经历磨难的人生,怎么会发出炫目的光彩?7、古人有云“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有所成就。
正如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小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高一语文书笔记归纳
![高一语文书笔记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4b5e710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f.png)
高一语文书笔记归纳进入高一,语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认真做好笔记对于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对高一语文书的笔记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文言文部分1、《劝学》重点实词:学不可以已(停止)、木直中绳(合乎)、虽有槁暴(晒)、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磨刀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地学习;检验;反省)、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智”,智慧)、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声非加疾也(劲疾)、假舆马者(借助)、非能水也(游泳)、而绝江河(横渡)、风雨兴焉(起)、积善成德(善行)、神明自得(精神得到提升)、圣心备焉(具备)通假字: 以为轮(“ ”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虽有槁暴(“有”同“又”;“暴”同“曝”,晒)、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性)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假舆马者(假,古义:借助;今义:与“真”相对)、金就砺则利(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木直中绳, 以为轮(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特殊句式: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状语后置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判断句)用心一也(判断句)重点句子翻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译文: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中语文阅读摘抄笔记
![高中语文阅读摘抄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8a51e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5.png)
1.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就像演员进入初排。
如果生活中的第一次彩排便是生活本身,那生活有什么价值呢?2.锦瑟年华,又是一个秋去;光阴荏苒,不见一个冬来;多少年轮,春去秋来;多少时光;戛走冬藏;我们在日子里把未来过成现在,再把现在过成过去,成长,是一段段艰辛且难忘的旅程,就像酿一壶老酒,需要光阴发酵,岁月雪藏,日子尘封,把每一个细节放到生活里,做成最精致的醇香。
3.如今再望着那车水马龙的十字路口,心中不再恐慌,有的却是惆怅。
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一转身,我们就朝着各自不同的方向走了,沿途欣赏着各自的风景,努力着自己的努力。
一回头,再也看不到那个出发点的十字路口了。
说好再见的,却都明白,根本不可能再见了,有的只是物是人非。
4.你如果只是一滴水珠,但你折射出了太阳七彩的光芒,让弦子们见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颜色。
对于孩子们来说,你是何等重要。
5.江山如画,尽付那一笑倾国,素颜如花,不负那一场繁华。
旧时伊人的青丝,指尖似仍能触碰,一如昨日。
那年的江南烟雨,似你纯净的笑靥,而今却只徒留一阵神伤。
6.我回到房间,从脸盆架上找到了海绵,从抽屉里找到了食盐,并顺原路返回。
他依旧等待着,手里拿了把钥匙。
他走近其中一扇黑色的小门,把钥匙插进锁孔,却又停下来同我说起话来。
7.或叫喊于长空,或拱出地表,抑或登上枝头顾盼,一切怀抱希望的都忍不住了,时令已是春天。
芳草使大地焕发青春,亦为毒蛇的出没提供条件。
空气中飘来沁人的花香,同时弥漫的还有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8.你是否羡慕过东坡的人生?是啊,他乐游赤壁,醉饮山林,写下光照千秋的激昂文字。
然而,你是否看到他内心的累累伤痕?作为一个人,他肩负着出将入相,封妻荫子的期许,却接连惨遭贬谪。
他的不平,他的郁闷,他的痛苦,他的无奈,你看到了吗?9.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10.人一定要受过伤才会沉默专注,无论是心灵或肉体上的'创伤,对成长都有益处。
高一必修二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
![高一必修二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ff77be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0d.png)
高一必修二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必修二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二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必修二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篇一爱: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上海高考语文复习笔记-完整版
![上海高考语文复习笔记-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f4cb77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b2.png)
现代文阅读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一章基础知识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4.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6.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7.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8.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9.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10.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11.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1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1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15.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16.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17.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18.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19.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20.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21.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第二章语境义理解一、指代义联系上下文查找答案二、语境义词不离句、词不离段、词不离篇答题步骤:1、借助该词的基本义;2、分析该词在句中的搭配成分或修饰成分;3、联系上下文的感情色彩(褒贬中);4、结合修辞手法的运用(比喻义、借代义、比拟义、讳饰义、反语义)5、理解词语的象征意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答题范例:即联系本词(对本词语的含义进行解说)、联系本句或者上下文(突出了本句或者上下文的什么内容)、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态度感情、联系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在文章内容上的作用1.内涵丰富的词语体现文章的思想和情感。
高中语文阅读总结复习笔记,
![高中语文阅读总结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d23ca000975f46526d3e1a6.png)
高中语文阅读复习笔录,一、大阅读的种类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戏剧适用类文本:人物列传、新闻、科普文、检查二、列传考察的切入角度1、写什么?(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说的基本领实,掌握传主的人生经历;(3)掌握传主的形象,归纳传主的精神质量。
2、怎么写和为何这样写?掌握文章构造,剖析列传的语言特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成效(作用)。
3、研究——商讨文本反应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看法和艺术办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以小说为例(列传相同合用)一、文本的故事构造(小求情节)故事初步 -----发展 ------热潮 -----结局二、情节的种类及作用(一)就整体篇章而言类型特点、作用即往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大部分小求情节运转其实不体现为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究竟,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摇晃式什么,而后再回到轨道,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晃。
情节的摇晃常常给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欧·亨在结尾出人预料地揭露实情,而这个实情往常都出乎人的预料,回扣前方的利式情节后发现全部又都在情理之中,进而增添小求情节的生动性(二)就文章开头而言方释义作用式在作品开头提出疑问,然①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悬念后内行文过程中或结尾回答疑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法问示小说的主题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写景对光景或许环境进行描绘②衬着氛围;③衬托人物心情④为情节的发法展做铺垫;⑤示意故事的结局(三)就文章结尾而言方式作用①从构安排上看,它使平庸的故事情蓦然生出波,剧烈撞出乎意外者的心灵,生震惊人心的力量;②从表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的局相照,令人得又在情理之中;③突出人物形象;④突出文章要旨令人感①从主上看,能更好地深入主;②从表人物性格上看,能更好的局地塑造人物性格;③ 种局令人感,引人思虑①从表达成效上看,小的喜局者留下了广的想象空,令人欢乐耐人味;②从者的感情体上看,切合人的心理期,的局简单惹起者的共,人以宽慰、欢乐之感;③从主上看,的局凸出的美好人性,切合大众美的追求留下空白耐人味,留下了“空白” 者想象,行再造的局(四)、考法:“文章(、小均可)以⋯⋯⋯⋯⋯⋯⋯⋯(周汝昌“安寂静静的走开”)开(尾),” 有什么作用,合全文行剖析。
高考语文知识点笔记
![高考语文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60ec0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2.png)
高考语文知识点笔记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其特点包括:- 重视修辞和文学技巧,运用典型的句式和成语;- 使用较为繁复的词汇和句子结构;- 倾向于使用隐喻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2. 阅读文言文的技巧- 了解作者背景和作品出处,掌握基本的历史背景信息;- 注意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理解上下文的推导关系;- 理解句子结构,注意主谓宾的关系和修饰语的作用;- 领会整个篇章的中心思想和行文逻辑。
二、现代文阅读1. 文章结构与主旨- 段落结构:注意段首句的概括性陈述和段落内部的逻辑关系;- 主旨提炼:通过理解作者的观点、思考和态度,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2. 文章修辞与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注意理解修辞的目的和效果;- 表达技巧:包括排比、设问、夸张等手法,注意理解技巧的作用和意义。
三、古诗文鉴赏1. 古诗文常见形式与特点- 五言绝句:四句诗,每句五个字,常用来写景描写、抒发感情;- 七言绝句:四句诗,每句七个字,常用来抒发豪情壮志;- 五言律诗:八句诗,每句五个字,须符合律诗的格律;- 七言律诗:八句诗,每句七个字,须符合律诗的格律。
2. 诗文的韵律与意境- 韵律:了解诗句的押韵规律和音调节奏,体会诗句的音乐性;- 意境:通过描写细节、运用修辞手法等方式,理解诗文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
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1. 修辞手法- 比喻:通过两种事物之间的类比关系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拟人:将非人物体赋予人的思维和行为,增加描述的生动性;- 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处理,以增强表达效果;- 对比:通过对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差异,加深印象等。
2. 写作技巧- 结构安排:合理安排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保持逻辑性和连贯性;- 描述细节:注重描写人物、场景、情感等细节,使文章更加生动鲜活;- 引用经典:适当引用名人名言、引述文献等,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以上是高考语文的知识点笔记,希望对您的复习有所帮助。
语文书高一知识点笔记
![语文书高一知识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09a6e9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e.png)
语文书高一知识点笔记第一章课文阅读与鉴赏1. 故事情节的分析- 故事的背景介绍- 主要人物的塑造与性格特点- 故事的起承转合- 故事的主题与寓意2. 概括课文的主旨要义- 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确定作者的观点与立场- 听取他人的见解与解读3. 字词的理解与应用- 生词的查找与记忆- 词义辨析与运用- 上下文推测与理解4. 句子的分析与解读- 句子结构与成分分析- 句式变换与应用- 理解句子的表达方式5. 修辞手法的辨析与欣赏- 比喻与拟人- 夸张与对比- 排比与修饰- 感叹与反问第二章古代文学1. 古文阅读与鉴赏- 古文的解读方法- 古文的主题与思想- 古文的修辞与表达技巧- 古文篇章的文章结构2. 诗词赏析与欣赏- 古代诗词的四大类别- 古代诗词的格律要求- 古代诗词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与风格第三章现代文学1. 现代散文的鉴赏与欣赏- 现代散文的主题与风格- 现代散文的表达技巧- 现代散文的情感与思想表达2. 小说的阅读与分析- 小说的基本要素与结构- 小说的人物塑造与形象描写- 小说的情节发展与冲突把握- 小说的主题与社会意义第四章写作与应用1. 写作技巧与方法- 写作的准备工作与素材积累- 写作的开头与结尾设计- 写作的行文逻辑与过渡- 写作的语言运用与形象描写2. 议论文的写作要点- 议论文的题目与观点确定- 议论文的论证与支撑材料收集- 议论文的结构与段落安排- 议论文的语言运用与修辞手法3. 作文的常见错误及修改技巧- 语法错误的检查与修改- 冗长与啰嗦句子的精简- 表达模糊与不准确的修改- 篇章结构与逻辑的优化以上为《语文书高一知识点笔记》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与鉴赏、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学习,以及写作与应用的技巧掌握,您将能够提高语文素养与写作水平,更好地理解、欣赏和应用语文知识。
祝您学习愉快!。
高一下册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
![高一下册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02f276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1.png)
高一下册语文知识点复习笔记一、文言文阅读技巧1.看懂字词: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文言词汇量,比如常见的词汇、成语、典故等。
在阅读时,要根据字词的上下文进行推测,理解其含义。
2.理解句子:文言文的句式结构往往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例如倒装、省略等。
考生需要熟悉文言文的语法规则,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二、现代文阅读技巧1.预读题目:在阅读完文章之前,先读题目,了解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2.理清文章结构:阅读时尽量理清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并分析各个部分的作用和关系。
5.注意细节:注意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数字数据,这些细节往往能够提供重要信息,帮助理解文章的含义和发展。
三、作文写作技巧1.熟悉写作要求:熟悉各类写作任务的要求,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了解其写作目的和结构。
2.明确立意:在写作时要明确立意,明确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有针对性地进行论述和分析。
3.确定结构:在写作前要确定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并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使文章有条理。
4.运用修辞手法: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使文章表达更生动、有力,并帮助读者理解。
5.注意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得体性,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使文章流畅、明确。
四、文学常识1.了解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作者、年代、主题和风格,熟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经典作品。
3.理解文学名词:了解文学名词的含义和用法,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以及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
4.分析文学作品:学会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和情节,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价值观。
5.培养文学素养:通过阅读和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阅读复习笔记
一、大阅读的类型
文学类文本:小说、散文、戏剧
实用类文本:人物传记、新闻、科普文、调查
二、传记考查的切入角度
1、写什么?
(1)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2)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3)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
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作用)。
3、探究——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以小说为例(传记同样适用)
一、文本的故事结构(小说情节)
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二、情节的类型及作用
(一)就整体篇章而言
(二)就文章开头而言
(三)就文章结尾而言
(四)、考题问法:
“文章(传记、小说均可)以……………………(周汝昌“安安静静的离开”)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对待“作用”题型,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考虑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
2. 考虑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
3. 考虑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
4. 考虑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具体分析:
1.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
①开头的作用:总领全文;照应题目,呼应下文;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欲扬先抑;对比衬托;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②中间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由……到……(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为下文写……做铺垫(为议论、抒情做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照应;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③结尾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中心;戛然而止,回味深长;点明题旨;深化主题;照应前文,结构严谨;升华感情,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以小见大。
④标题的作用:一是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二是点明主题。
2. 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3.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一般来说,情节有点题和突出、深化主题等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
4. 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就是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题型:文章体现出某某怎样的性格特点……某某说传主是一个……样的人,原文是如何体现的。
一、借助“手法”表现传主性格
二、借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来表现传主性格
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个人涵养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性格。
三、借助情节来展现传主的性格
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四、把传主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现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可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五、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传主
作者对待人物的态度至关重要。
这种情感态度的评价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进行直接评论,或者借作品中某一人物之口说出;二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犹如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动作的观览中获得某种启示。
总结:
掌握基本方法。
一抓描写,即找到有关人物形象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借以体会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二抓情节,即要在情节发展中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和特点;
三抓评论语,作品有时还会借助其他人物的评述或作者的直接评价来揭示人物性格特点。
六、物象的作用
物象即小说中引入的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有三个方面: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环境是指人物生存的外部世界,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城市村落等自然景观。
1.内容
(1)描写内容: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味等方面的描写。
(2)描写角度: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描写顺序: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或定点换景,或移步换景。
(4)常用技巧:①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写景强调形象;②斟词炼字,写景要求准确传神;③动静结合,写景追求神韵;④点面结合,写景应该全面且突出重点;⑤虚实结合,要合理运用联想与想象。
二、环境的作用
往有大段的具体场景描写,其作用有:
1. 如果场景描写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
或者定下情感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
2. 如果场景描写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
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中,其作用可能是推动情节发展。
3. 如果场景描写置于对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心理。
4. 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
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
小说中某个场景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要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5. 营造特定的意境与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
组织语言,规范答案。
模式一: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模式二:××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心理,表现了人物……形象特点;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对表现中心主题具有……作用(突出了中心主题)。
一、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是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主要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五种。
就小说来讲,叙述与描写是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1.叙述
(2)叙述视角
(3)叙述顺序
2.描写
(三)结构安排
主要指构筑情节、营造环境等方面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