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图制图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数字地形上复习题
![数字地形上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8aff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e.png)
数字地形上复习题数字地形,也被称为数字地图,是一种用数字数据表示地面形状和地物属性的方法。
它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形分析中被广泛应用。
数字地形包含了高程数据、坡度、坡向、流向等地理属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提供一系列数字地形复习题,以帮助您复习数字地形的相关概念和技术。
题目一:高程数据的表示方法1. 解释什么是高程数据。
2. 高程数据有哪些常见的表示方法?请简要描述每种方法的优缺点。
3.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一种常见的高程数据表示方法,请解释DEM的原理和应用。
题目二:地形参数的计算1. 什么是坡度和坡向?请分别给出它们的计算公式。
2. 解释地形指数(TI)和综合地形指数(STI)分别是如何计算的,并描述它们的应用。
3. 什么是流向?请简要解释流向的计算方法。
题目三:地面分析和地形表达1. 解释什么是地形分析。
2. 请列举并解释地形分析的常见应用。
3. 什么是地形表达?请简要描述几种地形表达方法。
题目四:数字地形的数据预处理1. 数字地形数据的预处理过程包括哪些方面?请简要描述每个步骤的作用。
2. 请解释数字地形数据的平滑处理方法,并描述它的优缺点。
3. 什么是数据融合?请简要解释数据融合的意义和常用的方法。
题目五:数字地形建模和应用1. 请解释数字地形建模的概念和目的。
2. 数字地形模型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
3. 数字地形模型中的三维可视化有哪些方法?请简要描述每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题目六:数字地形分析的工具和软件1. 数字地形分析中常用的工具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几种工具的功能。
2. 请解释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数字地形分析中的作用。
3. 数字地形分析中常用的软件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描述几种软件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总结:数字地形是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形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本文提供的数字地形复习题,您可以回顾数字地形的相关概念、数据表示方法、地形参数计算、地形分析和建模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地图制图考试题和答案
![地图制图考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f722e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32.png)
地图制图考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图制图学是研究地图制作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科学,其主要任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地图设计B. 地图编制C. 地图分析D. 地图复制答案:C2.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数学要素、符号要素和?A. 社会要素B. 内容要素C. 辅助要素D. 技术要素答案:C3. 在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被称为?A. 符号B. 标记C. 标记符号D. 地图符号答案:D4. 地图比例尺是用来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以下哪项不是比例尺的表示方法?A. 线性比例尺B. 代表分数C. 语言比例尺D. 数字比例尺答案:C5. 地图投影是将地球表面的地理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的过程,以下哪种投影不属于地图投影?A. 圆柱投影B. 圆锥投影C. 球面投影D. 伪圆柱投影答案:C6. 地图上表示地形起伏的等高线,其间距表示的是?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坡向C. 地形的坡度和坡向D. 地形的高差答案:A7. 在地图上,颜色的使用主要为了?A. 美观B. 区分不同的地理要素C. 提供额外信息D. 以上都是答案:D8. 地图的定向一般遵循的原则是?A.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 上南下北,左东右西C. 上东下西,左南右北D. 无固定规则答案:A9. 地图上表示水系的符号通常采用?A. 蓝色B. 红色C. 绿色D. 黄色答案:A10. 地图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地图的内容性质分类,可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以下哪项不属于这两类?A. 地形图B. 交通图C. 人口分布图D. 星空图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地图制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A. 准确性B. 科学性C. 艺术性D. 经济性答案:ABC12. 地图上表示地理信息的方法有多种,以下哪些是常见的表示方法?A. 符号B. 文字C. 数字D. 颜色答案:ABCD13. 地图投影的变形主要包括哪些类型?A. 角度变形B. 面积变形C. 距离变形D. 方向变形答案:ABCD14. 地图的阅读和使用需要注意哪些方面?A. 比例尺B. 地图方向C. 地图图例D. 地图注记答案:ABCD15. 地图的制作流程通常包括哪些步骤?A. 资料收集B. 地图设计C. 地图编制D. 地图印刷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数字测图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
![数字测图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abcff75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3.png)
一、碎部测量2.碎部测图的方法及比较(传统、数字)碎部测图方法:a传统测图方法:平板仪测图、经纬仪测图b航空摄影测量法:航空摄影像片—内业制作c数字测图法:地面数字测图,数字摄影测图和地形图数字化。
测图方法比较传统测图:根据碎部点的坐标手工绘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适于小区域大比例尺测图航空摄影测量:利用航空摄影像片,以控制点为基础,借助内业仪器制作成图。
适于大面积地形测图。
数字测图: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自动生成电子地图。
3.大平板仪的构造平板:测板、基座、三脚架照准仪:望远镜,直尺,支柱对点器:用来对中地面已知点.附件: 尺子,夹子,大头针,三棱尺,三角板4.大平板仪测图原理极坐标法已知A,B已知点,测绘其它地物特征点在A点对中,整平,用B点定向,固定图纸。
瞄准其它测绘点,定出其方向线,再沿方向线量取A到该点的距离,按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即可。
5.大平板测图的准备工作1)上级资料成果准备:控制点、图式2)仪器及工具准备:检查与检校3)图板准备:图纸:聚脂薄膜、绘图纸绘制坐标格网:绘图仪\格网尺\直尺展绘控制点:6.大平板测图的成图过程①安置平板仪:对点(对中):使地面控制点与图上相应点在同一垂直线上。
整平:使平板表面水平。
定向:使图纸上已知方向线与实地方向线一致。
②测绘特征点:用照准仪直尺斜边紧贴图上的a点,照准碎部点上所立的尺子。
计算出碎部点与测站间的水平距离。
在直尺斜边上,根据计算的水平距离,按比例尺点出碎部点的位置。
③勾绘地物:按地物符号平滑连接。
拼接:取相邻图幅对应点的平均值检查:室内: 符号注记,地物的完整性等室外: 对照实物抽查整饰:完整,完善,美观1..地物符号分类及其表示地物符号(表示类别、大小形状及位置)比例符号:房屋、江河、森林、果园比例符号:控制点、独立树、烟囱等半比例符号:道路、河流、管道等地物注记:名称、特性说明、数量等2..等高线表示的原理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地图制图总复习.doc
![地图制图总复习.doc](https://img.taocdn.com/s3/m/b1a8b56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5.png)
地图制图总复习.doc地图制图总复习一、判断题(对的打“ J”,错的打“X”)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J)2.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X)3.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X)4.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木的方法。
(V )5.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X)6.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X)7.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J)8.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9.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J)10.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J)11.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X)12.长度变形没有正负之分,长度变形恒为正。
(X)13.面积变形有正有负,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无变形,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加;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J)14.制1: 100万地图,首先将地球缩小100万倍,而后将其投影到平面上,那么1: 100万就是地图的主比例尺。
(”)15.在等积圆锥投影上中央经线上纬线间隔白投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
(X)16.无论是正轴方位投影还是横轴方位投影或是斜轴方位投影,他们的误差分布规律是一致的。
(J )17.等角正轴切圆柱投影是荷兰地图学家墨卡托于1569年所创,所以乂称墨卡托投影。
(V)18.等积投影的面积变形接近零。
(J)19.等角投影能保持制图区域较大面积的形状与实地相似。
(X)20.一般情况下,等角航线是与所有经线相交成相同方位角的大圆弧线,它在圆柱投影上的表象是直线°(X)21.水准面有无数个,而大地水准面只有一个。
数字地图制图复习
![数字地图制图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3aeaf5ae45c3b3567ec8bd4.png)
简述数字地图、电子地图、模拟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差别?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标志的制图要素和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
具有计算机可识别性、可量算性、可分析性、可传输性及数字与模拟地图的互转性,是生产电子地图和纸质地图的基础。
电子地图:是数字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的符号化显示,是计算机条件下的空间信息可视化,是人眼直接可视的,包括二维、三维电子地图。
模拟地图:传统地图一般绘制印刷在布匹、木板、石板铜板和纸张等介质上,这种地图称为模拟地图。
数字地图的特性:可识别性:指计算机可识别,而目视一般不可识别;可量算:计算可进行几何度量,长度、面积、方位等;可分析性:分析的深度取决于数据结构和数据模型;可转化性:是数字地图与模拟地图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可传输性:可借助于当代通讯技术进行远程或近距离传输;存储与显示分离:存储与其显示是分离的;地图数据的几何变换有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征?缩放(比例)、对称、旋转、平移、投影、错切、二维组合等各种变换。
平移变换用于移动坐标系的原点变换前后的坐标必须满足,。
旋转变换指图形的放置围绕原点旋转θ角,且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平移和旋转变换都保持二维空间上目标变换时的距离及大小不变,但缩放变换会改变坐标系的单位长度(距离)。
顺序存储、随机存储、链式存储的比较链式存储在某些特定操作上具有比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更多的优点。
它能很容易地处理因节点的绝对位置改变带来的变化。
尽管一个节点在表中的绝对位置改变了,但它的物理存储位置可以保持不变,只是节点的属性值即地址要改变。
随机存储也允许节点的存储位置保持不变,但要改变其指向存储位置的指针。
在不改变表中任何节点的绝对位置时,顺序存储和随机存储要优于链式存储。
在顺序或随机存储中,可以很容易地访问第j个节点。
DCEL模型的原理?1.假设C的方向从pN到sN,则与其相邻的多边形RP位于右边,LP位于左边。
现代地图制图期末考试试题
![现代地图制图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1ce448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31.png)
现代地图制图期末考试试题# 现代地图制图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A. 比例尺、方向、图例B. 比例尺、经纬度、图例C. 比例尺、方向、注记D. 经纬度、方向、图例2. 下列哪项不是现代地图制图的特点?A. 数字化B. 可视化C. 手工绘制D. 交互性3. 地图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地图的美观度B. 减少地图的误差C. 将地球表面的曲面向平面转换D. 提高地图的精度4. 比例尺1:50000表示:A. 地图上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地面50000单位长度B. 实际地面50000单位长度在地图上表示为1单位长度C. 地图上1单位长度代表实际地面500单位长度D. 实际地面500单位长度在地图上表示为1单位长度5. 地图的定向方法不包括:A. 经纬度定向B. 罗盘定向C. 方向标定向D. 地图边缘定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地图的______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的比值。
7. 地图的______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地理要素与实际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似程度。
8. 地图的______是指地图上表示的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和排列。
9. 地图的______是地图上表示地理要素的符号、颜色、注记等。
10. 地图的______是指地图上表示地理要素的名称、高度、深度等附加信息。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地图投影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图制图中的重要性。
12. 解释什么是地图的尺度,并举例说明不同尺度的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
13. 描述现代数字地图制图与传统手工地图制图的主要区别。
##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论述GIS技术在现代地图制图中的应用及其对地图制图的影响。
15. 以某一具体地图为例,分析地图的符号系统设计原则及其在地图信息传递中的作用。
##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16. 根据提供的地图案例,分析该地图的制图方法、地图投影选择、比例尺确定、地图的符号与注记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并评价该地图的制图质量。
(完整版)地图制图学复习题
![(完整版)地图制图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676ba8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45.png)
(完整版)地图制图学复习题第⼀章绪论1.地图制图学的概念它是研究地图及其编制和应⽤的⼀门学科。
它研究⽤地图图形符号反映⾃然界和⼈类社会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其动态变化,具有区域性学科和技术性学科的两重性。
2.传统的地图制图学体系包括哪些内容?①地图概论②地图投影③地图编制④地图整饰⑤地图制印⑥地图应⽤(现代地图制图学体系包括:理论地图制图学、地图制作学、应⽤地图制图学)3.地图制图学与测量学的联系●⼤地测量为地图制图提供了关于地球形状和⼤⼩的精确数据以及⼤地控制点坐标,进⽽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
●地形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为地图提供了精确⽽详尽的实测地形图资料、像⽚资料和地理说明资料等(这些都是编制地图的基础,对于地图编制的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
)第⼆章地图的基本知识1、地图的特性与定义特性:①可量测性:因利⽤特殊的数学法则成图⽽使地图具有可量测性;②直观性:由于使⽤地图符号系统来表⽰地图内容⽽使地图具有直观性;③⼀览性:由于对地图内容进⾏制图综合处理⽽使地图具有⼀览性;定义:①地图:是按照⼀定的数学法则、运⽤制图综合理论、应⽤地图符号系统,将地球表⾯缩绘到平⾯上,以达到反映各种⾃然和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变化和发展的图件。
②现代地图:是按照⼀定的数学法则和制图综合理论,以影像、符号或数字来表达地球或其他星球上的⾃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在时间中变化的空间结构模型。
它是空间信息的载体,⼜是传递信息的通道。
2、地图具有哪些功能?①模拟功能②信息载负功能③信息传输功能④认识功能3、地图按内容、按⽐例尺可以分为哪些类别?●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按⽐例尺分类:⼤⽐例尺地图、中⽐例尺地图、⼩⽐例尺地图4. 地图的内容有哪些?①数学要素:坐标⽹、控制点、地图⽐例尺、地图定向要素②地理要素:⾃然要素、社会要素、环境要素③图外要素(辅助要素):图名、图号、接图表、结合图号、图廓、图廓间的注记、图例、⽐例尺……5. 地图⽐例尺的定义与形式●定义:地图上某线段的长度与实地对应线段的投影长度只⽐,即: M 1=Ll ●形式:①⽂字⽐例尺(说明是⽐例尺)②数字⽐例尺③图解⽐例尺:直线⽐例尺、斜线⽐例尺、投影⽐例尺6. 我国的地图基本⽐例尺系列有哪些?包括⼋种:1/100万、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1/5千7. 地图分幅的⽅法;按经纬线分幅的优缺点?●⽅法:①矩形分幅:拼接的、不拼接的②按经纬线分幅(梯形分幅)●优点:①每个图幅都有明确的地理位置概念,适⽤于很⼤区域范围的地图分幅;②可以同时测同时绘,不会出现重复或遗漏;缺点:①当经纬线投影成曲线时,将给图幅的拼接带来困难;②不利于有效的利⽤纸张和印刷机版⾯;③经常会破坏重要的地物的完整性。
地图制图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地图制图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05eebc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12.png)
地图制图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图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 导航B. 记录地理信息C. 艺术欣赏D. 以上都是2. 地图投影的目的是什么?A. 保持地图的美观性B. 减少地图的变形C. 增加地图的实用性D. 以上都不是3. 下列哪项不是地图的组成部分?A. 地图标题B. 地图图例C. 地图比例尺D. 地图的版权信息4. 地图的尺度指的是什么?A. 地图的尺寸大小B. 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C. 地图的颜色深浅D. 地图的复杂程度5. 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的作用是什么?A. 装饰地图B. 说明地图上各种符号的含义C. 提供地图的版权信息D. 增加地图的美观性6. 地图的定向方法有哪些?A. 通过罗盘B. 通过地图上的指向标C. 通过地图的经纬度D. 所有以上7. 地图的分类方法有哪些?A. 按比例尺分类B. 按主题分类C. 按使用目的分类D. 所有以上8. 什么是地形图?A. 展示地形起伏的地图B. 展示城市街道的地图C. 展示交通路线的地图D. 展示海洋的地图9. 地图上的等高线表示什么?A. 地形的起伏B. 河流的流向C. 道路的走向D. 城市的分布10. 地图的符号系统设计需要考虑哪些因素?A. 符号的可读性B. 符号的美观性C. 符号的代表性D. 所有以上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地图的三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地图的投影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 地图的比例尺可以表示为________或________。
14. 地图的定向方法除了使用指向标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来实现。
15. 地图的分类方法中,按主题分类可以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地图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7. 请解释地图的符号系统设计的重要性。
数字地图制图
![数字地图制图](https://img.taocdn.com/s3/m/c2b606c989eb172ded63b7ae.png)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数字地图制图?数字地图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地理信息系统(GIS)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数字地图制图(Digital Cartography ):又称为计算机地图制图、自动化地图制图或机助地图制图(Computer-Aided Cartography,简称CAC)。
它是研究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字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获取、变换、存贮、处理、识别、分析和输出的一门技术性学科。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CAD相同之处:CAD与计算机地图制图都以计算机图形学为数据处理和算法设计的基础,均有空间坐标系统,能把目标和参考系统联系起来,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处理非图形属性数据。
不同之处:CAD一般采用几何坐标系,处理的多为规则几何图形及其组合,图形功能尤其是三维图形功能极强,属性数据处理功能相对较弱。
计算机地图制图一般采用大地坐标系,处理的多为地理空间的自然目标和人工目标,图形关系更为复杂,因而图形处理的难度更大,且制图数据来源广、输入方式多样化。
特别是专题地图的自动绘制,需要丰富的地图符号库和属性数据库支持。
因此一个功能强大的CAD系统,并不完全适合于完成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任务。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GIS计算机地图制图是GIS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地图制图侧重于地物的显示和处理,讨论地形、地物和各种专题要素在地图上的表示,并且以数字形式对它们进行存贮、管理,最后通过图形输出设备输出地图。
GIS既注重实体的空间分布又强调它们的可视化效果,既注重实体的空间特征又强调它们的非空间(属性)特征及其操作,具备强大的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
现代GIS都具有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成分,具备良好的地图制图功能,但并非所有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都含有GIS的全部功能。
2、数字地图制图的一般过程可分为那几个阶段?第二章计算机地图制图的理论基础1、点线侧位关系如何判断?2、如何判断一点与一个多边形的位置关系?3.一有向图(G)如下图所示,写出该图的邻接矩阵A(G)和关联矩阵M(G)表。
数字地图制图习题及答案4
![数字地图制图习题及答案4](https://img.taocdn.com/s3/m/039f484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0.png)
数字地图制图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一、名词解释1.计算机图形学 (Computer Graphics)2.多媒体技术3.邻接4.包含5.关联6.电子地图7.矢量(Vector)8.栅格(Raster)9.数字图像二、问答题1.简述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研究内容。
2.数字地图制图的硬件配置包括哪些?3.数字地图制图软件系统组成包括哪几部分?4.图形数据的组织形式有哪些?5.简述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6.电子地图的优点7.举例说明电子地图的应用。
三、填空题1.数字地图输出分为()输出和()输出两类。
2.空间数据对应于地图基本要素即实体,称几何数据,其表现形式有两种:()和()。
3.非空间数据包括()属性数据、()属性数据、()属性数据。
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计算机图形学 (Computer Graphics):研究应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
它是以解析几何原理为基础,将显示器看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屏幕光栅点阵与图面直角坐标系形成对应。
2.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对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实施综合、交互处理的一门综合信息处理技术。
3.邻接: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4.包含: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同类,但不同级的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5.关联:指存在于空间图形的不同元素之间的拓扑关系。
6.电子地图:也称为数字地图,是地图制作和应用的一个系统,是一种数字化了的地图。
7.矢量(Vector):在计算机图形中指一个有向线段,每个有向线段由有序的特征点来表示,其集合构成了图形。
8.栅格(Raster):将图像或地图分成若干行和列的栅格,记录全图每个栅格点数据,得到每个点的属性特征值,其空间特征已隐含其中。
9.数字图像:是以栅格阵列的像元数值来记录图像的,像元数值表现为0-255灰阶。
二、问答题1.简述计算机图形学主要研究内容。
答:基本图形元素的生成算法、图形几何变换、图形显示、交互输入、几何模型建立、彩色真实感图形的生成、三维动画方法等。
计算机地图制图复习资料分解
![计算机地图制图复习资料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b71d113551810a6f424867c.png)
1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概念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机助地图制图或数字地图制图,它是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根底,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的应用科学。
2.支撑技术支撑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技术方法主要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制图综合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指导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根本理论主要有:地图信息论、地图信息传输论、地图感受论、地图符号论、地图模型论、地图认知理论、制图综合理论等。
3.应用范围:普通地图制图;专题地图制图;数字高程模型;地理信息系统4.计算机地图制图的优势:●1、易于编辑和更新●2、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度●3、容量大且易于存储●4、丰富地图品种●5、便于信息共享5.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根本过程6.及计算机地图制图相关的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地图学➢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地图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用计算机处理地图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即解决地图信息如何以数字的形式表示、获取、存储、处理和输出,其实质是从图形〔连续〕转换为数字〔离散〕,经过一定的处理,然后再由数字转换为图形的过程。
●计算机技术之所以能够应用于地图制图,是因为地图本身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那么,经过科学概括,应用特有的符号系统将地球外表上的景物显示在平面上的一种“图形—数学模型〞。
●面对地图,无论其内容多么千变万化,表示方法多么千差万变,图形构造多么复杂多样,总是可以按照几何特征将地图图形划分为三种根本类型图形元素,即“点状图形〞,“线状图形〞和“面状图形〞。
〔1〕.计算机地图制图及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具有强大的地图制图功能;➢而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计算机地图制图的根本功能,此外还应该具有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展深层次的空间分析能力。
●计算机地图制图是的重要组成局部。
计算机地图制图侧重于地物的显示和处理,讨论地形、地物和各种专题要素在地图上的表示,并且以数字形式对它们进展存贮、管理,最后通过图形输出设备输出地图。
武汉大学计算机地图制图复习资料.docx
![武汉大学计算机地图制图复习资料.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a395312680203d8cf2f247c.png)
《计算机地图制图》第1.章绪论1、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机助地图制图或数字地图制图,它是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釆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的应用科学。
2、计算机地图制图优越性:①易于编辑和更新②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度③容量大且易丁•存储④丰富地图品种⑤便于信息共享3、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①数据采集阶段②数据处理阶段③数据输出阶段4、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地图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它涉及地理信息系统屮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
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具有强大的地图制图功能;而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基本功能,此外还应该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和决策有用的信息。
第2章地图数据结构是地图诸要素的数字化表示,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地理空间物体进行地图数据: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
2、地理空间模型:①地球的自然表面:十分不规则的表面②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的面,即假设当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吋,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的人陆下部,而与地球重力方向处处正交的一个连续、闭合的水准面。
③地球椭球体模型:该模型为绕地球自转轴旋转而成的椭球体。
它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
3、地理坐标系: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度和纬度表示。
经线和纬线是地球表面上两组正交的曲线,这两组正交的曲线构成的坐标称为地理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得地球表面上任意-个由地理坐标确定的点,在平面上必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点。
高程系:高程(也称绝对高程、海拔高程)即由高程基准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4、地图投影: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曲面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来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数字制图原理复习习题
![数字制图原理复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aa27f60a98271fe910ef9b4.png)
数字制图原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地图类型,那种属于等值线图D. 海洋分布图2. 地图上某条公路的宽度为1CM,此公路的实际宽度为10M,此地图的比例尺为 B. 1:10003. 下面那些空间关系不属于拓扑关系D.线段的东侧4. 下列地理事物中,适合用等值线法制图的是:C.气温5. 下列有关地图注记的叙述正确的是:B.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6. 地理信息数据规范化和标准化是地图学发展必然趋势,开展这项研究最早的国家是C.加拿大7.描述数据的数据称为D.元数据8.以下选项中哪个属于地图空间分析A.波谱分析9. 地球科学中,3S技术指B. GIS、GPS、RS10. 地图概括的步骤,可以归纳为四个步骤 C. 分类、简化、夸张、符号化。
11. 有一高速公路宽20米,若在1:10000地理图上用符号表示,应采用C.半依比例符号12. 测得a、b 两特征点的高程分别为201.3米和207.5米,若相邻两条计曲线间的高差为5米,则a、b两点间的基本等高线有:()A.4条B.5条C.6条D.7条13. 矢量结构与栅格结构相比: A.结构紧凑,冗余度小14. 解决点、面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的算法是C.铅垂线法15. 数字地图数据结构不包括C.属性数据16. 有关DEM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EM是构成DTM 的基础17. 栅格数据表示地物的精度取决于A.栅格尺寸的大小18. 数字地图的生成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 B )A. 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符号化二、填空题1. 描述空间事物的分布特征有四个基本空间概念:方向、距离、邻接性或相关位置、绝对位置。
地图的特性,可以将地图分为实地图和虚地图。
3. 数字地图是在一定坐标系统内具有确定坐标和属性坐标的制图要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储介质上概括而有序的集合。
4.___________是定义研究应用计算机生成、处理和显示图形的学科。
它是以解析几何原理为基础,将显示器看作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屏幕光栅点阵与图面直角坐标系形成对应。
武汉大学数字地图制图考试重点
![武汉大学数字地图制图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47a751312b3169a451a4a5.png)
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机助地图制图或数字地图制图,它是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的应用科学。
数字制图的优越性:1.易于编辑和更新;2.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度;3.容量大且易于存储;4.丰富地图品种;5.便于信息共享。
基本过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输出。
数字化:地图的图形以及图像资料必须通过某种图-数转换装置转换成数字,以便计算机识别和处理,该过程又叫数字化。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完整的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硬件、软件、地图数据和制图人员,其中硬件、软件是系统最主要的部分。
硬件是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中用于采集、存储、处理和输出地图数据的各种仪器和设备。
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软件是系统的核心,用于执行计算机地图制图功能的各种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处理,数据库管理和图形用户界面等。
地图数据是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操作对象,它描述了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时间特征和地理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解决方法:1.紧凑式;2.混合式;3.扩展式。
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联系与区别:计算机地图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它涉及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
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具有强大的地图编辑功能;而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基本功能,此外还应该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能力。
地图数据:是地图诸要素的数字化表示,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地理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相对抽象的面,即假设当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大陆下部,而与地球重力方向处处正交的一个连续、闭合的水准面。
《地图制图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地图制图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559c78a300a6c30c229fa7.png)
《地图制图学基础》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地图以其特有的数字基础、地图语言、抽象概括法则表现地球或其他星球自然表面的时空现象,主要特性不包括( ).A 可量测性B 一览性C 多样性D 直观性2、大于等于1:( )万的地图属于大比例尺地图.A 2.5B 5C 10D 253、下列选项中,哪一个不属于地图的内容的三要素( ).A数学要素 B 地理要素 C 辅助要素 D 说明要素4、在设计地图投影时,中纬度地带沿东西伸展区域,宜采用( )投影.A 正轴圆锥投影B 正轴方位投影C 横轴圆柱投影D 正轴圆柱投影5、正轴方位投影适宜用于两级地区,其投影钟的等变形线时( ).A 曲线B 直线C 同心圆D 同心圆弧6、若要制作一幅全国政区图,常选用( )投影.A 等角B 等面积C 等距D 任意7、下列关于正轴双标准纬线圆锥投影变形描述正确的是( ).A.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双标准纬线之间为正向变形,双标准纬线以外为负向变形B.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双标准纬线之间为负向变形,双标准纬线以外为正向变形C.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双标准纬线之间为正向变形,双标准纬线以外也为正向变形D.离标准纬线越远,变形越大,双标准纬线之间为负向变形,双标准纬线以外也为负向变形8、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使用的高斯一克吕格投影是指( ).A.等角横割圆柱投影B.等角横割椭圆柱投影C.等角横切圆柱投影D.等角横切椭圆柱投影9、制作航海图,通常选用( ).A.高斯,克吕格投影B.墨卡托投影C.等距投影D.任意投影10、下列哪种地形图不用绘出三北方向( ).A.1:1万B.1:2.5万 c.1:5万 D.1:10万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地图2、直线定向3、真子午线4、象限角5、地图学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3、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4、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5、方位投影的特点是什么?地图制图学基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CCDAC 6-10 BBDBA二、名词解释1、地图:是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的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数字地图制图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数字地图制图期末考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b692d8ad4d8d15abe234e73.png)
数字地图(Digital Map):在一定的坐标系内,具有确定的定位和属性标志的地面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贮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成为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数据的特点:⑴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
⑵对要素进行过制图综合。
⑶具有确定的分类分级的属性数据。
数字地图的优点:⑴提高了地图的制作速度。
⑵可方便地进行数据实时更新。
⑶提高了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⑷能为多用户共享。
数字地图的性质:⑴是数字地图是可识别的。
⑵是可以分析与量算的。
⑶与模拟地图可以互相转化。
⑷可借助现代化通讯设备进行传输。
模拟地图定义:采用地图符号系统,将地理事物缩小描绘在有数学法则确定的平面上的图形,即传统地图。
模拟地图的特点:⑴静态性:一旦完成,表示的内容就…固化“了。
⑵是连续变化的现实世界的瞬时记录“快照”。
⑶不需要专门的阅读设备,符合人的视觉读图效果。
⑷便于携带。
⑸存储与显示一体化。
电子地图定义:建立在数字地图基础上,电子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地图,是数字地图制图表示的一种现代形式。
电子地图的特点:⑴动态可视化表达。
⑵多媒体表现手段。
⑶信息传输的可选择性。
⑷强大编辑和更新能力。
⑸丰富计算和分析功能。
数字地图制图步骤:⑴数据获取阶段。
包括野外数据测量和属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入库等。
⑵数据处理阶段。
包括数据变换(投影变换、辐射纠正、比例尺缩放,误差改正及处理等;一种数学状态-另一种数学状态;)、数据重构(数据拼接、数据截取、数据压缩等;一种几何形态-另一种几何形态;)、数据抽取等。
⑶图形输出阶段。
输出供专业规划或决策人员使用的各种地图、图像、图表和文字说明等部分英文单词:Computer-Aided CartographyComputer-Assisted CartographyDigital Cartography地图:map地图符号map symbols数字地图:digital map数字地图制图:Computer Aided/Assisted Cartography可视化Visualization电子地图:Electronic Map网络地图:Web Mapping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缩写DLG拓扑学: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时的那些不便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地图(Digital Map):在一定的坐标系内,具有确定的定位和属性标志的地面要素和现象的离散数据在计算机可识别的存贮介质上概括的、有序的集合成为数字地图。
数字地图数据的特点:⑴具有特定的数学法则。
⑵对要素进行过制图综合。
⑶具有确定的分类分级的属性数据。
数字地图的优点:⑴提高了地图的制作速度。
⑵可方便地进行数据实时更新。
⑶提高了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
⑷能为多用户共享。
数字地图的性质:⑴是数字地图是可识别的。
⑵是可以分析与量算的。
⑶与模拟地图可以互相转化。
⑷可借助现代化通讯设备进行传输。
模拟地图定义:采用地图符号系统,将地理事物缩小描绘在有数学法则确定的平面上的图形,即传统地图。
模拟地图的特点:⑴静态性:一旦完成,表示的内容就‘固化“了。
⑵是连续变化的现实世界的瞬时记录“快照”。
⑶不需要专门的阅读设备,符合人的视觉读图效果。
⑷便于携带。
⑸存储与显示一体化。
电子地图定义:建立在数字地图基础上,电子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地图,是数字地图制图表示的一种现代形式。
电子地图的特点:⑴动态可视化表达。
⑵多媒体表现手段。
⑶信息传输的可选择性。
⑷强大编辑和更新能力。
⑸丰富计算和分析功能。
数字地图制图步骤:⑴数据获取阶段。
包括野外数据测量和属性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入库等。
⑵数据处理阶段。
包括数据变换(投影变换、辐射纠正、比例尺缩放,误差改正及处理等;一种数学状态-另一种数学状态;)、数据重构(数据拼接、数据截取、数据压缩等;一种几何形态-另一种几何形态;)、数据抽取等。
⑶图形输出阶段。
输出供专业规划或决策人员使用的各种地图、图像、图表和文字说明等部分英文单词:Computer-Aided CartographyComputer-Assisted CartographyDigital Cartography地图:map地图符号map symbols数字地图:digital map数字地图制图:Computer Aided/Assisted Cartography可视化Visualization电子地图:Electronic Map网络地图:Web Mapping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缩写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缩写DOM数字线划地图Digital Line Graphic,缩写DLG拓扑学:拓扑学是研究图形在保持连续状态下变形时的那些不便的性质。
不同矢量数据模型间的主要区别:有的是利用路径拓扑(Path Topology)方法,有的则是网络拓扑(Graph Topology)方法。
路径拓扑(Path Topology)与网络拓扑(Graph Topology)的区别:这两种模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⑴路径拓扑将二维要素的边界作为独立的一维要素来单独处理,而不考虑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⑵而网络拓扑则着重于在一个关于边界的关系网络模型中来考察区域拓扑或连通网络下的二维要素。
路径拓扑(Path Topology)模型的表示方法:⑴Spaghetti模型的优缺点:①优点:编码容易,数字化操作简单,显示速度快。
②缺点:相邻多边形的公共边界数字化两次,造成数据的冗余。
⑵点位字典法的优缺点:①优点:编码比较容易,数字化操作比较简单,数据编码比较直观。
②缺点:缺少拓扑关系。
网络拓扑(Graph Topology)模型的表示方法:⑴DIME,双重独立地图编码:①优点:多边形之间的邻接性可以很容易访问,通过双向关系“起始”和“终止”以及左右多边形使得编辑、检索DIME基础文件变得容易。
②缺点:由于线状地理要素的路径拓扑没有显式定义,因此,获取多边形轮廓线是相当复杂的。
⑵POL YVRT,链状双重独立式:①优点:数据结构紧凑、数据冗余小;拓扑关系明晰使得拓扑查询、拓扑分析效率高。
②缺点:对单个地理实体的操作的效率低、难以表达复杂的地理实体、查询效率低、局部更新困难。
栅格数据的概念:由平面表像对应位置上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形式的数据。
剖分模型是相对于矢量模型的另一途径剖分模型的基本数据单元是面域单元,最基本的有三种,即方格、三角形和六边形,它们有各自的几何属性栅格数据的概念:由平面表像对应位置上像元灰度值所组成的矩阵形式的数据。
栅格数据的特点:⑴栅格数据结构是通过空间点的密集而规则的排列表示整体的空间现象的。
⑵其数据结构简单,定位性能好,可以与影像和DEM数据进行联合空间分析,数据共享容易实现。
⑶栅格数据操作简单,容易进行面域的叠置分析、制作晕渲图等。
⑷在自动绘图方面,栅格绘图速度高,效果好栅格数据的存储:⑴直接栅格编码:就是将栅格数据看作一个数据矩阵,逐行或逐列逐个记录代码。
⑵压缩编码方式:①链码(Chain Encoding)、②游程长度编码(Run-lengthEncoding)、③块状编码(Block Encoding) 、④四叉树编码(QuadtreeEncoding)。
直接栅格编码:概念:就是将栅格数据看作一个数据矩阵,逐行或逐列逐个记录代码。
①优点:编码简单,信息无压缩、无丢失。
②缺点:数据量大。
链码:优点:很强的数据压缩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运算功能,如面积,周长等的计算,类似于矢量数据结构,比较适合于存储图形数据。
缺点:叠置运算,如组合、相交等很难实施,对局部的改动涉及到整体结构,而且相邻区域的边界重复存储。
游程长度编码:优点:压缩效率高(保证原始信息不丢失);易于检索、叠加、合并操作。
缺点:只顾及单行单列,没有考虑周围的其他方向的代码值是否相同。
压缩受到一定限制。
块状编码:数据结构有初始位置和半径,再加上记录单元的代码组成。
块状编码的优缺点:①一个多边形所包含的正方形越大,多边形的边界越简单,块状编码的效率就越好。
②块状编码对大而简单的多边形更为有效,而对那些碎部较多的复杂多边形效果不好。
③块状编码在合并、插入、检查延伸性、计算面积等操作时有明显的优越性。
然而对某些运算不适合,必须在转换成简单数据形式才能顺利进行。
四叉树编码:⑴优点:①容易而有效地计算多边形的数量特征;②阵列各部分的分辩率是可变的,边界复杂部分四叉树较高即分级多,分辩率也高,而不需表示许多细节的部分则分级少,分辩率低,因而既可精确表示图形结构又可减少存贮量;③栅格到四叉树及四叉树到简单栅格结构比其它压缩方法容易;④多边形中嵌套异类小多边形的表示较方便。
⑵缺点:①其最大不足是其不稳定性,即同样的原始数据应用不同的算法进行编码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编码结果。
②不利于数据分析。
栅格数据的处理内容:栅格数据的处理包括:⑴栅格数据的基本运算。
①灰度值变换:“临界值操作”,指凡是低于(或高于)某个临界值的灰度值被置成一种新的灰度值(例如0),其余的也可置成另一种不同的灰度值。
②栅格图像的平移:原始图像沿某个方向平移,移出部分丢失,移入部分为空白。
⑵栅格数据的宏运算。
①扩张:同一种属性的所有物体按事先给定的像元数目和指定的方向进行扩张。
②侵蚀:同一属性的所有物体将在指定的方向上按事先给定的像元数目受到(背景像元的)侵蚀。
③加粗:同一种属性的所有物体将按事先给定的像元数目加粗。
④减细:减细与加粗是一致的,因为加粗“0”像元就是减细“1”像元,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加限制,可能会导致线划的断裂或要素的消失。
⑤填充:其目的是让一些单个像元在给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某种算法而蔓延,使得由它们把这些区域全部填充。
主要有两种算法:种子点填充算法(逐步加粗法);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逐行填充法)。
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对现实世界中空间特征和过程的抽象表达。
数据质量的基本概念包括:⑴误差(Error):与真实的差异值。
⑵准确性(Accuracy):与真实的接近程度。
⑶精度(Precision):数据的精密程度(数值有效位数)。
⑷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数值之间的最小可辨识差异。
⑸比例尺(Scale):表达值与真实值之间的比例。
⑹不确定性(Uncertainty):空间现象本身不能准确确定的程度。
⑺微观角度①定位精度:物体的地理位置与其真实地面位置之间的差别、偏差、精度。
②属性精度:空间实体属性值与真实值相符合的程度。
③逻辑一致性:数据关系上的可靠性,包括数据结构、内容和拓扑。
关系的一致性。
⑻宏观角度①完整性:数据范围的完整性、数据层的完整性、数据分类的完整性、数据检验的完整性。
②时间性:数据的现势性。
③数据档案:数据来源、内容以及处理这些数据所使用的处理步骤等。
④表达形式的合理性:数据抽象和表达与空间现象的吻合性。
数据误差的来源:数据误差来源主要来自以下阶段:⑴数据采集阶段。
⑵数据输入阶段。
⑶数据存储阶段。
⑷数据操作阶段。
⑸数据输出阶段。
⑹成果使用阶段。
常见的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手段有:⑴手工方法:将数字化数据与数据源进行逐一比较。
⑵元数据方法:在元数据中描述数据的质量信息(原始质量、处理质量),以供使用过程中掌握。
⑶地理相关法:用空间数据的地理特征要素自身的相关性来分析数据的质量。
元数据(MetaData):元数据(Metadata),是关于数据的数据(Data About Data),是关于数据和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
空间元数据(Spatial Metadata):是关于地理空间数据和相关信息资源的描述性信息。
空间元数据的主要作用:⑴确定一套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在性及其位置。
⑵确定一套地理空间数据对某种应用的适宜性。
⑶确定获取一套地理空间数据的手段。
⑷确定成功地转换一套地理空间数据的方法和途径。
⑸确定一套地理空间数据的存储与表达方法。
⑹确定一套地理空间数据的使用方法。
地图制图生产流程:⑴数据处理。
⑵制图符号化。
⑶地图标注。
⑷地图编辑。
⑸地图成果输出打印。
什么事综合:通俗意义上的综合是思维的抽象化过程,从细到粗的思维过程。
地图综合:⑴地图综合是一个空间表达映射过程。
⑵地图综合是一个信息熵传输过程。
⑶地图综合是一个问题求解过程。
⑷地图综合是一个智能体行为过程。
为什么要综合:⑴空间信息传输的需要。
⑵空间数据集成的需要。
⑶地图阅读的需要。
⑷空间数据挖掘、空间分析的需要。
控制综合的因素:⑴分辨率:①空间大小分辨率:数据库所能表达的目标面积、长度的最小单位,小于该阀值的目标在数据库中不予表示。
②空间特征分辨率:数据库所能表达的目标细节特征的最小单位,小于该阀值不予表示,如曲线上的弯曲特征。
③空间间距分辨率:在数据库中可表达的两目标之间的最小间距(基于可读性考虑)。
④空间关系分辨率:目标间拓扑、距离、方向上可表达的最小可辨析关系。
⑤语义分辨率。
集合语义分辨率(IS_A);聚合语义分辨率(Part_Of);次序语义分辨率。
⑥时间分辨率。
目标时态特征划分的最小单位,将连续变化过程离散化后的最小时间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