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
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分析———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张海华(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数学科学与应用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本文主要分析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保守、求职双方的供求关系、考编报名条件限制、师范生培养以及师范专业毕业生面临的挑战等等,分别从学校层面和学生自身方面提出师范生就业难的对策,以此达到解决师范专业就业问题,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师范专业就业问题对策分析【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课题(SZJ16208)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003-01自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以来,高校入学人数逐年增长,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在达到一定的量之后,很多问题接踵而来,其中尤为突出问题是大学生就业问题。
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为例,该校是一所独立院校,主要是以师范专业为主,从每年公布的高校毕业生数据以及媒体的大量报道来看,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
作为一所地方独立院校,找出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和提出相应问题对策,对缓解就业压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师范专业学生当前就业问题(一)师范生培养方面在对185名师范专业毕业生调查中,有70.8%的同学认为学校在教授专业课知识方面特别重视,而师范生理论知识教育和师范生技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学校应该拓展这方面的教育。
(二)就业观念保守1.非教师不就业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是一辈子的铁饭碗,考上教师编制才是唯一出路,在调查的185名同学中有90.27%的同学首选职业是教师。
每年省里各地区考编结束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没有考上,但此时各地区招聘会均已结束,失去了找工作的最佳时间。
2.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热门话题,从中央到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给予很多政策支持。
师范就业分析报告范文
师范就业分析报告范文师范就业分析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师范生就业形势逐渐趋于明朗。
本报告将对师范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以及师范生就业前景的展望。
一、师范生就业状况分析师范生是指在师范院校接受专门的师范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
师范生的就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他们是培养下一代的重要力量。
从数据来看,师范生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师范生的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即使是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2019年,师范生的就业率也超过了85%。
师范生的就业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育领域。
随着乡村教育的加强以及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师范生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多。
此外,随着教育科技的发展,师范生在教育技术、教育管理、教育咨询等领域也有很多就业机会。
当然,还有一部分师范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师范生就业前景展望未来的师范生就业前景将更加广阔。
首先,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优秀教师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
中小学教育仍然是师范生就业的主要方向,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给师范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其次,教育科技的发展也为师范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教育领域的在线教育、教育咨询等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师范生可通过在教育科技公司、在线教育平台等就业,参与教育产品的研发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另外,师范生在教育管理领域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教育管理人员不仅需要有教育背景,还要具备管理能力,师范生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经验,可以在学校、教育局、培训机构等单位从事管理工作。
三、提高师范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虽然师范生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仍然非常重要。
以下是几点建议:1. 多方位提高自身素质。
师范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育经济学角度分析师范生就业问题——以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为例
教育经济学角度分析师范生就业问题——以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为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多数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暨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因此也能涌现出许多新兴教育行业,不仅仅是传统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就业需求,新的工种、新的教育岗位也拥有众多就业机会。
师范类学生在将来就业岗位上选择则更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性。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师范生;就业一、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就业现状根据广西教育部门近日发布《2022届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广西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 38.3万人,这些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1.65%。
从各学科就业情况来看,毕业生在 500 人以上的学科,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前三位的学科为理学、教育学、工学。
可见教育类专业依旧保持好的就业前景。
以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数据来看,截至 2022 年 10月 31 日止,实际毕业人数为 3020 人,其中师范类学生毕业人数为 2519 人,从事教育类行业的人数为1342人,占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人数的 53.28%。
此行业类别还不包含与教育相关的私营机构或自主从事教育服务行业。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也多数会选择专业相关的教育职业,教育类职业的分布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行业,如市场上许多的艺培机构,其归属为私营企业,许多毕业生也流向了这类型的企业单位。
总之,目前广西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良好。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表1 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2022年师范毕业生就业行业情况)二、教育经济学角度分析就业情况(一)人力资本理论对就业的影响人力资本需求与大学生自适的差距从各国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来看,经济发展、教育、职业以及工作收入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20 世纪 60 年代,舒尔茨在《人力资本的投资》一文中指出,人力资本对于经济的增长是远大于物质资本的提升,与劳动力数量相比,人力资本则是教育的最大程度的体现。
这种资本源于正规学校教育、业余培训、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并且,强调正规教育与在职培训在人力资本提升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学教育师范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小学教育师范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探讨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教育师范生的培养也变得日益重要。
近年来,小学教育师范生就业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从小学教育师范生就业的困境入手,探讨可能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1. 就业岗位少:随着我国小学教育师资的过剩,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以及农村教师流动性的下降,小学教育师范生就业岗位变得日益稀缺。
很多毕业生面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困境。
2. 竞争激烈:小学教育师范生毕业后,需要参加教师招聘考试或者面试,而这些招聘过程往往非常激烈,竞争压力巨大。
即使成功进入学校,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期,不稳定性较大。
3. 待遇不高:由于小学教师岗位的特殊性,待遇往往不如其他行业,尤其是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学教师。
这也成为了不少小学教育师范生望而却步的原因。
4. 环境压力大:小学教育师范生需要面对家庭、社会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压力,而这些压力会对其就业带来一定的困扰,使得不少人望而却步。
以上便是目前小学教育师范生就业面临的困境,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探讨和寻找对策。
二、对策探讨:1.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教育部门应重视提高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职业吸引力,加大对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减少教师的流失。
2. 创新教育理念:小学教育师范生在学校的培训过程中,应该接受一些现代教育理念的熏陶,例如STEAM教育、综合素质教育等,这样可以增强其竞争力,适应未来教育的需求。
3. 积极拓展岗位: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展小学教师的就业岗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应该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小学教师的吸引力。
4. 改善待遇和环境:提高小学教师的薪酬水平,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增加福利待遇,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小学教育师范生队伍中。
5. 建立健全的职业发展体系:为小学教育师范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空间,建立起健全的职业发展体系,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师范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师范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教育政策、经济状况、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等。
以下是关于师范生就业形势和政策的一些重要考虑因素:就业形势:教育需求:师范生通常是培养教育领域专业人才的重要来源。
教育一直是社会的基本需求,所以对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一般来说是稳定的。
区域差异:就业形势可能因地区而异。
一些地区可能面临教育资源不足,导致就业机会有限,而其他地区可能需求较大。
教育层次:师范生可以在不同的教育层次工作,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
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师范生的需求也不同。
教育改革:教育领域的改革和政策变化可能会影响师范生的就业机会,例如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在线教育的兴起。
政策支持:教育政策:政府通常会出台政策来支持和激励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就业。
这可能包括提供奖学金、补贴培训费用、改善教育资源等政策。
师范生培养计划: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出了师范生培养计划,鼓励更多的人选择成为教育专业人士。
这些计划通常包括提供奖学金、实习机会和就业保障。
职业发展支持:政府和教育部门可能提供职业发展支持,包括职业指导、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帮助师范生提升职业素养。
薪酬和福利政策:政府也可能制定薪酬和福利政策,以吸引和留住教育行业的专业人才。
教育质量和评估:政府通常会实施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评估,以确保教育水平的提高,这也可以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的来说,师范生就业形势受多种因素影响,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政策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因此,师范生应该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政策动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加就业竞争力。
同时,灵活就业思维也可以帮助师范生更好地应对不同的就业挑战。
师范生就业形势与政策解读
了解市场需求对于师范生就 业至关重要。成功的师范生 会关注教育行业的动态,根 据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专业 方向和技能要求,提高自己 的竞争力。
Hale Waihona Puke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对 于师范生就业也非常重要。 成功的师范生通常会积极参 加各类社交活动,与同行、 校友和行业专家保持联系, 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创造机会 。
教育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行业,成功的师范生会不断 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 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 。他们还会积极参加各类进 修课程和学术研讨会,拓宽 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学方法
鼓励师范生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课程设计
培养师范生课程设计的能力,开发具 有创新性的课程。
创新教育理念
引导师范生关注教育前沿理念,培养 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思想。
创新教育技术
培养师范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04
师范生就业指导与服务
开展就业帮扶与援助,关注 困难师范生的就业问题。
05
案例分析:成功就业的师范生 经验分享
成功就业的师范生案例介绍
张同学
毕业于某知名师范大学,专业为汉语言文学。毕业后在一家知名中学担任语文教师,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学能力 ,很快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
李同学
毕业于某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后在一所国际学校担任英语教师。她积极参与各类教学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 教学水平,逐渐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王同学
毕业于某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后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担任数学教师。他注重教学方法的 改革与创新,通过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师范生的职场困境与应对方法
师范生的职场困境与应对方法近年来,师范生的就业形势趋势不容乐观。
许多师范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甚至出现多年专业学习无法顺利就业的情况。
师范生就业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渠道选择较少,行业内竞争激烈,薪资待遇不高等。
而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师范生积极应对当前职场的挑战。
一、师范生职场困境的原因1.就业渠道选择较少师范生的就业岗位多以教育行业为主,而教育行业就业选择较为有限。
尤其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教育行业就业岗位减少,就业难度增加。
2.行业内竞争激烈教育行业内虽然就业岗位较少,但是职场竞争却非常激烈。
许多求职者都拥有着同样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也都有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很多时候,经验和能力是决定是否获得工作机会的关键所在。
3.薪资待遇不高教育行业的工资待遇相对来说较低,这也使得师范生就业的热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打击。
二、师范生职场困境的应对方法1.增加自身竞争力师范生可以通过学习职场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如就业市场需要的技能、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等。
可以选择进行职业培训和相关认证,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增加职场竞争力。
2.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师范生应该不仅限于教育行业,要开阔自己的职业发展视野,勇于尝试其他行业和岗位的工作机会,并在就业过程中积极寻找其他就业渠道,比如自行创业等。
3.实践增加经验积累经验是师范生在求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尤其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而言更是必须的。
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积累经验,如参加实习、志愿服务等,这些经验也可以成为帮助自己在职场上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
4.保持积极心态对于求职过程中所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师范生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在不断努力下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寻求提高自己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师范生职场困境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只有积极应对这一问题,才能克服职场挑战和困难,并取得成功。
师范生应该坚信,只要努力学习和不断积累经验,就会在职场上赢得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谈如何解决师范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谈如何解决师范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其中师范类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困难。
如何解决师范生的就业问题,是摆在社会、家庭、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大学生就业难成因解决途径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产生,主要原因在于高校的大规模扩招。
就师范类学校而言,扩招学生意味着学校经费的增加,这就从根本上增加了师范生的录入。
然而我们的办学理念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英教育的思维定式,导致了很多学生依然受传统理念的影响,从而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或“就业不对口”的就业现象。
在现今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了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一、师范生就业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缺乏明确的人才定位我国的大学种类很多,层次也不完全一样。
有研究型大学,综合型大学,师范类院校和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学。
不同类型的大学所从事教育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
例如,科研型大学主要培养研究性人才,职业技术学校主要培养技术工人等。
但是由于扩招政策的实行,导致生源的紊乱,尤其师范院校的招生生源良莠不齐。
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准确的完成自我定位,得不到真正适合自己水平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结果,无非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教育、能力水平等方面大体相同,但是其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没有被开发出来,也就导致了就业的困难。
2.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客观的说,我们现今大学生的专业水平都不是很高,甚至可以说大学生只是拥有了一纸文凭,而没有拥有应学得的品质。
为了顺利地进行扩招工作,很多师范高校都发展了一批容易建立的新学科、新专业。
而受到学校本身条件的限制,导致了教师专业与所教授专业的不对口,甚至是教学资源的匮乏,在一些实验性的科目教学中,只能靠书本讲解理论知识等等。
这些问题就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证,也就使得这些毕业生就业困难。
2024年师范生就业前景分析
2024年师范生就业前景分析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转眼,我们已来到2024年,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幼儿相关工作者,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2024年师范生的就业前景。
我们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近年来,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旨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个大背景下,师范生的就业前景自然不容乐观。
一、幼儿园教师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我国幼儿人口数量不断攀升。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摇篮,其教师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据统计,未来几年我国幼儿园教师的需求缺口将高达百万。
因此,师范生尤其是幼儿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将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二、中小学教师需求稳定增长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小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
因此,中小学教师的需求也将稳定增长。
根据我国《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证书全国通用,师范生持有教师资格证书后,可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任教,这为师范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教育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招聘增多近年来,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国家对教育行政机关及事业单位进行了改革。
改革后,这些单位对师范生的招聘需求有所增加。
师范生还可报考教育部、省教育厅等部门的公务员职位,拓宽就业渠道。
四、教育科技产业崛起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教育科技产业逐渐崛起。
在线教育、智能硬件、教育信息化等领域对师范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具备教育背景和科技素养的师范生将在这一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五、出国留学及交流机会增多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师范生有机会出国留学、进行教育交流。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国际视野,还能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六、自主创业渐成趋势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师范生选择自主创业。
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开设培训机构、幼儿园等,实现人生价值。
教师职业的就业形势分析
教师职业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公务员、外企、国企等热门行业总是求职大军心中的“香饽饽”。
最近两年,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成为新的受热烈追捧的目标。
不过,要想成为一名教师并不简单,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成为上岗的必需条件。
教师资格证其实并不难拿,但也并不是那么好拿,关键是看考前准备。
教师职业受青睐原因很简单:待遇稳定,福利有保障,一年两次假期,社会家庭教育支出比例越来越高,在现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这样的工作几乎毫不逊色于公务员岗位,而相比起公务员激烈的竞争以及少之又少的名额来说,教师职业无疑门槛要低上好多。
尤其是现在国家规定,非师范类的考生同样允许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并且,即时当不了人民教师吃上“公粮”,民办学校、私立学校、各种社会培训班、正规教育培训企业等等机构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同时待遇也不差。
如此种种条件下,教师职业火热也就不奇怪了。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探析与对策思考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探析与对策思考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教师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但是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却始终是这个职业领域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有很多,如就业途径狭窄、招聘要求过高、行业竞争激烈、院校培养模式滞后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考。
一、就业途径狭窄现如今,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就业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但是师范类毕业生在这方面却显得比较单薄。
一方面是受限于国家政策,二是师范生的专业方向与行业需求存在差异。
对于存在这样问题的师范生来说,应该加强就业途径的拓宽,包括通过招聘会、网络求职平台等多种渠道为他们开辟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积极引导毕业生适应社会需求,适度调整专业方向。
二、招聘要求过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行业也越来越重视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这使得各大学校在招聘师范生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类似情况,师范类毕业生应该在大学时代就要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增强领导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应对竞争较为激烈的求职市场。
三、行业竞争激烈如今,教育行业已经不再单纯地只是为了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需要具备更强的行业竞争力。
而在这种背景下,师范类毕业生求职就变得更加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毕业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自身所学、参加实践活动、策划展示自己的能力,以此展现自己的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就要强调个人能力的提升与实力的增强。
四、院校培养模式滞后另外,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当前师范院校的教学模式滞后。
针对这个问题,师范院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引导,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方面下大力气,强化学生培养的实用性和实效性,同时提供更多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和体验式教育和知识输出的互动交流环境,较大程度地匹配社会发展需求,维护学生的权益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综上所述,使用建议的措施和思考,可以更好地解决师范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这次探讨也表明,我们当下的教育模式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
教师就业趋势分析报告
教师就业趋势分析报告1. 引言教师是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培养、教育和指导学生,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变革和技术进步的加速,教师就业趋势也在发生变化。
本文将分析当前教师就业的趋势,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教师就业现状分析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教师就业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2.1 教师需求量大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发展,教师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尤其是中小学阶段的教师需求量更为突出,每年都有大量的教师岗位需要填补。
2.2 教师素质要求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需要专业的教育背景和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2.3 新技术对教师岗位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对教师岗位的影响日益显著。
例如,教师需要掌握在线教育平台的使用,能够灵活运用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具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但也对教师的技能要求提出了新的挑战。
3. 教师就业趋势分析基于对教师就业现状的分析,可以预测以下几个教师就业趋势:3.1 跨学科发展未来的教师将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能力。
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将成为趋势,教师需要具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3.2 强调创新教学方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未来的教师将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游戏化教学等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趣味性。
3.3 教师与技术的结合教师将需要更好地与技术结合,利用在线教育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
教师需要具备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3.4 教师职业发展途径多样化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途径将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学校教师岗位外,教师还可以选择从事教育管理、教育咨询、教育研究等职业。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职业路径。
浅谈当代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当前
浅谈当代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大学生就业特别是师范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师范生的就业方式已经由过去的包分配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转变。
这种转变,一方面实现了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师范生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数将超过60万,而整个教育系统提供的用人需求不足25万。
认真分析当前师范生就业的形势,理清思路,采取有效对策,破解师范生就业难题,促进教师教育的长远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当前师范生就业总体形势分析(一)、师范生就业市场化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机遇1.师范生就业不再受到行业的限制在师范生就业没有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前,师范生就业绝大部分局限于教育系统,严重地束缚了人才的流动,限制了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优化配置的可能性。
师范生就业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后,学生的就业由原来面向单一的教育系统变为教育系统和非教育系统的任何单位,大大地加强了师范生的就业面。
各省近年相继出台政策,规定师范毕业生既可以报考国家公务员或到部队工作。
亦可到其他企事业单位和非公有制单位就业。
2.师范生的就业不再受地域的限制在师范生就业放开之前,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国家进行人力资源调配的需要,师范生毕业后还要回到原籍就业,限制了学生进行选择的机会。
师范生就业的放开,户籍制度的改革,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的逐渐取消,使师范毕业生可以到非毕业生生源所在地的任何省市工作。
对志愿到农村及西部地区任教的师范生国家还出台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如果毕业生不愿就业,师范生毕业后户口可暂时保留在学校、档案暂挂靠省教育厅,暂缓就业。
3.师范生在教育系统的就业不再受到所有制的限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绝大部分中小学校都是政府设立,基本不存在民办的教育教学机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私立学校的大量涌现,这些学校专任教师较少,需要大量接受过正规系统师范教育、具备较高素质的青年教师,师范毕业生在满足这方面要求上占有优势。
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
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摘要]随着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确立、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及教师编制趋于饱和,师范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就业准备不足、就业观念陈旧、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指导教育欠缺、就业信息不通畅等问题,为此,文章从高校、政府和师范生自身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师范生新形势就业问题自1897年4月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设立算起,中国师范教育走过了百年历史。
我国设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以地方高师院校为主力,招收培养了大批师范生。
自20 世纪90年代末人才招聘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等发展趋势,师范生就业逐步告别了统分统配。
从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知识失业”问题开始凸显,大量师范生毕业后未能及时进入教师队伍,师范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师范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师范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矛盾依然突出。
(一)自主择业渐成主流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师范生的就业方式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国家“包分配”的就业方式,使师范生有更多自由选择权,用人单位有更多的用人自主权,这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加上社会上就业机会减少,使得师范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师资来源日趋多样化《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提出要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各地逐步开始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对新任教师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统一考试、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打破了师范与非师范的专业界限。
非师范生开始进入基础教育教师就业市场,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师范生在教育系统内就业的难度。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行为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类大学生逐渐成为了高校毕业生中的重要一员。
然而,由于社会对于师范生就业的误解、行业竞争激烈等原因,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
本文旨在分析师范类大学生就业行为现状,并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以期帮助师范类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目前,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率整体偏低,并且就业形势不太容乐观。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师范类大学生就业率普遍低于平均水平,而且有不少师范生要面对暂时无法就业的尴尬境遇。
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行为一般表现为就业选择集中,就业期待高,就业信息不对称等三种特点:(1)就业选择集中。
由于师范生的专业性较强,对于绝大部分师范生来说,教师就业是他们的首选。
但是,教师岗位竞争激烈,相应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这使得部分师范生改变了就业心态,转而选择其他行业,比如银行、保险等。
(2)就业期望高。
师范生在毕业后多年的学习、实践经历,让他们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更注重工作环境和成长空间。
在求职过程中,他们往往会选择具有挑战性、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的岗位。
(3)就业信息不对称。
由于诸多原因,如求职渠道狭窄、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师范类大学生在求职时容易与用人单位形成“信息不对称”状态。
就业信息不充分,不能准确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因此不能做出适当的就业决策。
1、增强就业心理辅导作用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的态度、信念、人际关系等因素,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来改变个体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因素,提高师范大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应聘的自我价值感和魅力。
2、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在师范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并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增强实习教育的力度,让师范生在校阶段多参与实践,不断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加强行业信息反馈可以通过提供相关就业信息、招聘信息,使得师范类大学生成为职业素养高、就业信息获知广、择业意识较强的人士,增强他们的求职能力,提高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5.25-陈敏-师范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1000字)
师范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逐渐增加,据新闻报道今年的毕业生人数达到了七百多万人。
在这七百多万毕业生当中,师范类毕业生不在少数。
本文通过对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剖析目前师范学生的就业心理,提出了师范学生就业心理教育与引导的路径,希望对师范学生的就业起到正确的引导。
关键词:师范学生就业心理引导路径引言:教育是国家的百年大计,教师是教育的主体。
师范类高校是专业教师的输送基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但是,目前师范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一些问题,他们都愿意留在大城市的中小学,“一编难求”,而农村的基层教育教师资源缺口非常大,即使有编制,也无人问津,这直接导致我国的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越来越大,不利于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个国家的强盛靠的是教育和创新,近些年来教育部响应国家的号召鼓励高校扩招,高校的扩招导致毕业生的数量直线上升,2012年的毕业生数量在680万左右,2013年的毕业生数量达到了700万,2015年的毕业生数量高达790万,也就是说,2015年加上往届的毕业生就业人数高达800万。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就业岗位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
并且,一些大学生还存在“挑三拣四”、“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理,宁愿失业啃老也不愿意放低身段从基层做起。
二、目前师范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1、缺乏自我认识准确性师范生的就业心理决定了师范生就业方向的选择。
目前,不乏一些师范生由于缺乏对自我的准确认识和定位而错失就业机会。
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不再养尊处优。
但是一些师范生在择业的时候,看不到来自社会的竞争压力,只想到工作的待遇、交通是否便利、地段是否繁华、学生素质的高低,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为人民服务的教师,也没有做好从基层做起的准备,“眼高手低”是他们的通病。
2、选择目标具有盲目性师范生的就业目标应该是从事教育类行业,但是一些师范生不愿意做劳心费神的老师,选择其他的行业也是无头苍蝇乱撞,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在新的工作岗位不适应,却也不愿意回到本职岗位。
师范生就业前景原因分析
师范生就业前景原因分
析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师范生就业前景原因分析
就业困难原因:
1、师资来源多样化加剧就业竞争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使教师市场更趋开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允许各类专业人员参与教师职业竞争的局面业已显现。
如今的师范毕业生,除了要面对毕业于师范专业的竞争对手外,还有更多来自非师范专业的竞争者,该制度的实施将会降低师范生在面向教育方面就业竞争力大大减弱;
2、教师需求量趋于饱和
上世纪90年代到2005年左右,随着义务教育普及和高中大规模扩招,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追捧,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成为大多数考生高考志愿表的“座上嘉宾”。
但是2006年后,教师待遇与毕业生预期差距拉大、就业选择面窄,师范专业逐渐遇冷。
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中小学生数量的减少,师范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
3、全国教师分布不平衡
大部分毕业生仍然将目光锁定在大城市或者东部沿海地区,面对东北部沿海地区诱人的发展前景和可观的收入,大量师范专业毕业生流向了沿海发达城市,导致这些地区需求量饱和;可是中西部地区优质师资匮乏、农村基础教育队伍素质亟待提升,其中却蕴藏着大量的就业机会。
如果毕业生能将目光投向农村或者西部地区,大可以规避就业难题。
新形势下师范类本科生就业能力现状及提升策略
( 石河 子大学 师范学院/ 兵 团教育学院 , 新疆 石河 子 8 3 2 0 0 3 ) 摘 要: 随着高校毕业生 的持续增 加和我国事业 单位人事 制度 的改革深化 , 近 几年师 范类大学 生的就业 问题
日益突出。在激烈的职场竞争 中, 就业 能力 的高低 成为影 响师范 生就业 的关键 因素。本文通过 问卷调查 法 , 分析
七制定合理的大学生活规划促进就业能力学生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学术科研园地鼓励他们的全面提高创办自己的刊物学校可派专家和教授重点指导不不论是从事教育工作还是从事下转第34页一30一这样以来学校教育在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推向社的人接受但如前所述跨文化教育在理论上涉及诸会的时候便遇到了现实性障碍即自身的教育过于多学科在实践上涉及到文化的各个层面故而其本理想性而缺乏亲和性从而在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身依然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而从文化适应的角度化形成合力的过程中缺乏推动作用
n i n g, he t i mp r o v e me n t f o e mo 1 o y me n t g u i d a n c e s y s t e m n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 S O o n .
Te a c h e r s Un i v e r s i t y Gr a du a t e s u nde r t he Ne w Ci r c ums t an c e s
MA P i n g
( 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 / B i n g t u a n E d u c a t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 S h i h e z i U n i v e s r i t y , S h i h e z i , X i n j i a n g 8 3 2 0 0 3 , C h i n a )
小学教育师范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小学教育师范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探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小学教育师范生的就业形势逐渐得到了改善,但仍然存在不少困境。
本文将就小学教育师范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以及探讨如何应对就业难题。
1、招聘岗位数量不足虽然各地对小学教育师范生的支持和重视有所增加,但是招聘岗位数量依然较少,这意味着备受瞩目的师范生要竞争更少的就业机会,给不少师范生带来就业压力。
2、各地工资待遇差异大小学教育师范生的工资待遇在各地区也有所不同,部分地价比较落后的地区,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而且不少地区给予的社会保障也比较有限。
3、入职门槛提高教育部门对各级幼师资格证书的要求越来越高规格,而且聘任任教人员需要首先通过专业课考试,并且对于有经验的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反而被置于次要位置,这使得小学教育师范生在就业中更需注重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1、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针对入职门槛的提高,师范生应坚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不仅要具备教育本科学历和教育职业资格证书,还要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应对性格。
2、积极了解有关教师的招聘信息在校期间,师范生应该注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有关教师的招聘信息。
通过在校就业指导和招聘推荐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对教师招聘的相关信息的了解和理解。
3、自主拓展就业渠道针对招聘岗位数量不足的问题,师范生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拓展。
门户网站、招聘会、直接联系学校招聘单位等都是极为有效的方式,而且可以提高应聘者的成功概率。
4、注重专业知识的储备在就业过程中,加强职业技能培养是非常关键的。
师范生要注重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及时掌握有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新动态, 不断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在招聘和教学遇到问题时更容易自如应对。
三、结语小学教育师范生在今天依然面临就业困境,面临的问题有很多,但只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不惧困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就能够顺利找到满意的教师工作。
基于SWOT理论的地方高校师范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基于SWOT理论的地方高校师范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一、引言如今,在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下,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教师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与此同时,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就业形势却并不乐观。
本文将利用SWOT理论对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SWOT分析的概念及方法SWOT分析是指对组织进行具体分析的一种经典方法。
其主要包括四方面的要素: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以及威胁(Threats)。
本文将通过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地方高校师范生的就业现状。
三、地方高校师范生就业现状的SWOT分析1. 优势地方高校师范生在教育专业知识和教学实践方面拥有较为扎实的基础,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拥有较多的实习机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2. 劣势地方高校师范生在教学经验、培训机会以及专业发展支持方面相对不足,很多师范大学的教育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缺乏对学生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
3. 机会中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政府对教育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给地方高校师范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4. 威胁地方高校师范生面临着岗位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的困境;同时,部分地区教师岗位不足,需求与供给存在一定的失衡。
四、地方高校师范生就业对策1. 优势的发挥地方高校师范生应利用自身的优势,持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通过参与课程设计、科研项目以及教育实践等方式,拓宽自己的教育视野。
2. 劣势的改进地方高校应加强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师范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前沿趋势,提高他们的教育理论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机会的把握地方高校师范生应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改革政策,关注教育就业政策的更新与变化,积极参与教育培训、教育实践等相关项目,提高就业竞争力。
4. 威胁的应对地方高校师范生在面对威胁时,应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加强对教育市场的了解,灵活调整就业预期,并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师范生就业问题分析[摘要]随着自主择业就业制度的形成、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的确立、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以及教师编制趋于饱和,师范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师范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就业准备不足、就业观念陈旧、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指导教育欠缺、就业信息不通畅等问题,为此,文章从高校、政府和师范生自身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师范生新形势就业问题自1897年4月南洋公学师范院的设立算起,中国师范教育走过了百年历史。
我国设有专门的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以地方高师院校为主力,招收培养了大批师范生。
自20 世纪90年代末人才招聘市场开放以来,中国教师教育呈现出教师来源多样化、教师职业专业化等发展趋势,师范生就业逐步告别了统分统配。
从我国目前的就业现状来看,“知识失业”问题开始凸显,大量师范生毕业后未能及时进入教师队伍,师范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一、师范生面临的就业形势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就业结构总体不平衡。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师范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就业矛盾依然突出。
(一)自主择业渐成主流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改革,使师范生的就业方式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就业政策的实施,改变了国家“包分配”的就业方式,使师范生有更多自由选择权,用人单位有更多的用人自主权,这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竞争日趋激烈的人才市场对师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提高,加上社会上就业机会减少,使得师范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师资来源日趋多样化《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计划》提出要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各地逐步开始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对新任教师一律实行公开招聘、统一考试、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打破了师范与非师范的专业界限。
非师范生开始进入基础教育教师就业市场,给师范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增加了师范生在教育系统内就业的难度。
(三)各层次师范院校毕业生竞争激烈从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来看,城市重点高级中学普遍要求应聘者的毕业学校为“985”“211”重点院校,且具有研究生学历,城乡中小学对招聘者有类似要求的也不在少数,专科毕业生几乎没有就业空间。
在此形势下,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毕业生面对用人单位的严格要求,其工作选择空间大不相同。
研究生及重点高校毕业生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而一般院校的毕业生则面临较大的压力,师范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四)供需出现结构性矛盾经济发达城市的师资趋于饱和,贫困、偏远地区的师资却极度短缺。
由于经济发达城市交通便利、生活便捷,当前师范生大都选择到大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导致毕业生就业过于集中于某一区域,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经济发达城市长期吸纳应届生,师资早已接近饱和,对应届生的需求数量逐渐减少,使得岗位竞争更加激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偏远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很多毕业生不愿前往就业,即便去了也不打算长期在那里工作。
同时,私立学校由于发展预期不明朗、职业前景不明确、工作压力偏大等原因,师资力量也相对紧缺。
于是,出现了发达城市学校应聘者络绎不绝、偏远地区及私立学校几乎无人问津的尴尬场面。
二、新形势下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一)就业准备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用人单位在招聘师资时,不仅注重其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注重其师范技能与教学经验。
而以全日制教学为主的师范类院校,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其师范技能的培养及教育实践的训练,导致学生虽学到了系统的学科知识,却未能具备较高的师范技能。
此外,学生教学实习时间较短,加上个别学生不重视实习,在实习期只是混日子,导致部分师范生的实习经验缺失。
师范技能的缺乏会导致其就业核心竞争力偏低,没有求职优势,即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往往是力不从心,难以适应岗位要求和学生需求。
还有部分师范生不喜欢教师职业,在校期间不认真学习,没有进行生涯规划和职业认知的培训,毕业时对用人单位的要求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能胜任什么工作。
(二)就业观念陈旧,就业倾向偏高多数师范生眼高手低,缺乏准确定位,在求职中期望值过高,希望到大城市及发达地区工作,倾向于高薪、高福利且发展空间大的岗位,而没有认识到自身能力能否胜任,拔高了求职门槛,减少了就业机会,造成偏远欠发达地区和部分私立、民办学校苦于招聘难而应届师范毕业生找工作难的两难局面。
有的师范生宁愿待业,也不愿意到基层、偏远地区、欠发达地区就业,一味地追求就业要“一步到位”,这些就业观念不仅不适合社会实际需要,也影响了毕业生自身职业的发展。
(三)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压力大随着师范院校数量的增多,教师职业吸引力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报考师范院校,师范毕业生数量迅速增多。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自然出生率大幅下降,近年来中小学适龄学生减少,对教师需求量也随之减少。
而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资格制度的实施,使学校及家长对教师的职业素质期望值明显提高。
随着需求量减少,应聘者增多,师范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中小学人数的锐减形成的反差造成师范生就业出现膨胀性失业的局面。
用人单位对师范生学历层次、毕业院校要求普遍提高,师范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四)就业指导教育欠缺,毕业生求职规划缺乏新形势下,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多元化要求,使得毕业生的职业目标、自身定位和应聘技巧等在其就业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是学生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合理定位职业目标的主要渠道,但多数师范类院校的就业指导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指导对象多是大四学生,缺乏从大一到大四的就业观指导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过多局限在对就业政策的解读、就业形势的介绍、求职技巧的培训等理论的传授上,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就业指导教育只关注“结果”,轻视“过程”,注重短期效果的即时教育,忽视了就业指导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无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五)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渠道受阻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很多招聘信息都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来发布。
而部分师范生对信息的敏锐度不够高,对信息的关注度不够,对信息的筛选能力较差;有的没有信息共享意识,依赖性较强;有的就业态度不认真,就业意识淡薄,对就业新政策、招聘信息、就业程序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与此同时,部分师范生受传统就业观影响,不愿意去非公立学校就业。
另外,受现行户籍关系、人事档案、社会保险等制度制约,师范生从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的流动存在不少困难,毕业生到私立学校的就业积极性不高。
一些城乡基层中小型私立学校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城乡基层对高校毕业生有较大需求,但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完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的渠道不畅通。
(六)人才市场供需脱节,结构性失业频现受历史与传统的影响,当前不少师范院校专业与社会需求脱节。
一方面,部分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就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完全匹配。
另外,师范类院校语文、数学等传统学科毕业生多,市场已经饱和,地理、舞蹈、生物、历史等学科由于报考人数较少,近年来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部分师范院校盲目追求考研率,师范生课程多围绕考研内容开设,使学生在就业时专业技能不能满足岗位要求。
同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大,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少,农村长期出现人才不足的问题。
三、破解师范生就业难的路径一般说来,大学生就业的“难”与“易”是相对的,主要表现为就业率的高低和就业满意度的高低。
师范生就业难,从供求匹配角度看,主要问题是就业信息不对称、职业指导不到位、人职匹配度不高等。
在当前形势下,解决师范生就业难的问题,需要学校、政府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高校的应对策略目前高校就业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专业之间,以及同一专业不同学生之间的就业状况差别较大。
某种意义上,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可以从高教改革中寻求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路径。
一是调整课程设置,增强专业特色。
现行的高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传统,师范生的专业课程比重较大,技能培训课程相对较少,过分重视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职业技能的训练,未能与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相一致。
大多院校的教法课选择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开设,存在集中性和突击性的特点,导致技能训练和理论学习分离,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高校应变革教学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生专业结构与课程设置,把针对就业的技能训练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机会,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实战,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
高校可组织师范生顶岗实习、组织教学技能比赛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将实习活动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实战中相互学习,塑造其职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重视职业引导,强化就业服务。
高校应加强对师范生的就业指导,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和针对性,逐步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尤其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强化训练“三字、一话、一画”能力。
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任务和特点,可以把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分为四个阶段:一年级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二年级注重大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三年级注重大学生职业定向指导;四年级注重大学生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
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连接,形成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使学生顺利地就业。
(二)政府的应对策略在市场化就业条件下,虽然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整体社会形势尤其是政府政策调控对高等教育发展及学生个人的影响不容小觑。
研究中国就业问题的美国学者苏黛瑞指出,出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高校扩招,而经济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吸纳这些毕业生就业的水平,也没有创造出适合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在就业激励方面,美国联邦政府采取免除学生的直接贷款等做法,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地区就业或从事特定职业。
英国、日本等都有旨在更多地创造就业需求的政策,激励大学毕业生到艰苦地区从事艰苦行业。
广开师范生就业渠道,政府可以从两方面着力:一是调控供给,挖掘就业岗位。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促进师范生就业,首先要在保持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为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通过法律手段为大学生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
政府应逐步完善大学生就业补偿和激励政策,在户籍迁移、学费代偿、报考研究生、考录公务员等方面提供优惠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师范生到基层一线就业。
二是重视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
我国城乡教育的差距较大,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生活条件、办公环境和发展机会上,还表现在教育经费投入、教育资源配置、教师福利待遇等差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