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AdHoc网络研究与发展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AdHoc网络研究和发展现状.txt不要放弃自己! -------(妈妈曾经这样对我说,转身出门的一刹那,我泪流满面,却不想让任何人看见!)看到这一句小编也心有感触,想起当初离家前往几千里外的地方的时候,妈妈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身为男儿,必须创出一片天,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本文由onizika3000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专题专题:
《数据通信》 2003 年第 4 期
1 5 ?
移动 A d Ho c 网络研究和发展现状
移动 Ad Hoc 网络研究和发展现状
方旭明
( 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和通信工程学院)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移动 ad hoc 网络发展的历史、理论和技术上的一些热点问题, 以及它的一些使用, 从而给读者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移动 ad hoc 网络奠定一些基础。为了便于读者跟踪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 本文最后介绍了一些在这一领域比较活跃的研究机构以及他们的主要工作。关键词: 移动 A d Hoc 网络自组网 A C 协议路由协议蓝牙网络使用 M 一、移动 Ad
Hoc 网络的历史
一般认为, 没有基础设施的网络出现在 20 世纪 70 年代, 在最初开发报文交换技术( 后来发展成因特网) 不久,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规划署 (DA R PA ) 资助了一项特别的研究—分组无线网络 ( Packet R ad io N etw o rk ) , 即让报文交换技术在不受固定或有线的基础设施限制的环境下运行。最初的动机之一就是满足战场生存的军事需求。在战场恶劣的环境下, 通信设备不可能依赖已经敷设的通信基础设施, 一方面这些设施可能根本不存在, 另一方面, 这些设施会随时遭到破坏。因此, 能快速装备、自组织的移动基础设施是这种网络区别于其他商业蜂窝系统的基本要素。在结构上, 这种网络是由一系列移动结点组成, 是一种自组织的网络, 它不依赖于任何已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中的结点动态且任意分布, 结点之间通过无线方式互连, 它将分组交换网络的概念引伸到广播网络的范畴。这项工作开辟了移动自组网 (M ob ile A d Hoc N etw o rk , 简称 A d Hoc 网络或M AN ET ) 研发的先河[ 1 ]。和此同时, 美国政府还资助了其他一些相关研究项目, 其中包括“可生存自适应网络 ( SU RAN ) ”“低成本报文无线电、 (L CR ) ”、“可生存通信网络 ( SCN ) ”、“战术因特网和 [2 ] (N TDR ) ”近期无线电项目等。不过, 这些研究内容在当时并没有公开, 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早期, 我们很难从公开的出版物上获得有价值的理收稿日期: 2003207218
论和技术成果。由于自组网可以广泛地使用于战场通信指挥和控制、警察和医疗部门的抢险救灾、传感器网络、课堂教育等众多领域, 其战略意义非常重要。 90 年代中期, 随着一些技术的公开, A d Hoc 网络开始成为移动通信领域一个公开的研究热点。目前 A d Hoc 网络尚未达到完全实用阶段, 大部分工作仍处在仿真和实验阶段, 仿真规模在数百至数千结点, 实验规模在几十个结点左右。二、移动
Ad Hoc 网络的特征和研
究热点
由于移动 A d Hoc 网络是一种移动、多跳、自律式系统, 因此它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2 ]: 动态拓扑: 即网络中的节点可以任意移动, 因此, 网络的拓扑结构也可能会变化。链路带宽受限、容量时变: 由于拓扑动态变化导致每个节点转发的非自身作为目的地
的业务量随时间而变化, 因此和有线网络不同, 它的链路容量表现出时变特征。动力受限: 由于网络节点的移动特征, 其中大多数节点以电池作为动力, 因而,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节能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物理上安全有限: 移动网络比固定网络 ( 有线和无线) 更易受到安全威胁。需要克服无线链路的安全弱点及移动拓扑所带来的新的安全隐患。 90 年代以来, 移动 A d Hoc 网络的研究在世界
16?
《数据通信》 2003 年第 4 期
专题
范围内方兴未艾, 已经从无线通信领域中的一个小分支逐渐扩大到相对较独立的领域。目前, 无论在国际上, 还是在区域上 ( 欧洲和亚洲等地区) , 周期性的 A d Hoc 网络学术会议日益增多。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 A d Hoc 网络成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提出新的路由协议。 d Hoc 路由面临的主 A 要挑战是: 传统的保存在结点中的分布式路由数据库如何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新协议一般以广播或组播方式建立网络路由, 核心是减少广播风暴。目前, 一般普遍得到认可的代表性成果有 D SDV [ 3 ]、
W RP
[6 ] [7 ] [8 ] [9 ] 、 AODV 、 SR 、 RA 和 ZR P 等。 D TO 源头性的创新性研究主要集中在 2001 年以前, 后续的成果多为这些协议的改进, 目前, 路由协议的研究仍然是 A d Hoc 网络成果最集中的部分。不过, 从实现的难度来看, 这些协议离适用性还有一定的距离。 (2 ) 提出基于 A d Hoc 网络的媒体接入控制 (M A C ) 协议。主要是解决隐藏终端和暴露终端问 [ 4, 5 ]
为路由协议, 但这种方案和 A d Hoc 网络的其他路由协议不相容。 (5) 在实验和使用网络的构建上, 最近比较值得注意的是, 一些学者正在研究用蓝牙节点组建 A d [ 23, 24 ] 。就蓝牙本身的技术来说, 蓝牙可以组 Hoc 网络 (p iconet ) , 微微网通过桥节点( b ridge ) 互成微微网连, 可以形成多跳的 A d Hoc 网络, 也称为蓝牙散射网 ( sca t ternet ) 。蓝牙规范尚未对蓝牙微微网之间的通信和基于蓝牙的 A d Hoc 网络的形成等内容做出具体描述, 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 目前已有一些文献针对基于蓝牙的 A d Hoc 网络的形成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协议或方案[ 25~ 35 ]。 ( 6 ) 国内学者所发表的 A d Hoc 网络的研究成果较少。 2001 年起, 开始有少量成果发表, 研究类从的论文大约有数十篇, 主要成果基本上集中在路由协议的一些改进[ 36~ 42 ] , 少量成果涉及 M A C 协议的研究[ 43, 44 ]。可以说国内在该研究领域基本上是刚刚起步。三、移动 Ad 题, 影响比较大的有M A CA 协议[ 10 ] , 即 R T S CT S A CK 方案, 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分裂的双信道方案[ 11 ] 和基于定向天线的 M A C 协议[ 12, 13 ] , 以及一些改进类的M A C 协议[ 14~ 16 ]。有一些研究则是侧重于将 IEEE 802. 11 的 M A C 协议移植到 A d Hoc 网络中。基于定向天线的 M A C 协议在理论上性能较为优越, 但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较大。 ( 3) A d Hoc 网络和蜂窝网的互连互通。文 [ 17 ~ 19 ] 研究并提出了一种 iCA R ( in ternet Cellu la r and A d hoc R ea ly ) 系统, 提供蜂窝小区内信号的补盲。该方案给出了在加入补盲点之后系统性能改善的性能评价。从结果看, 该系统只是针对目前的 2G 系统, 尚无法联系到基于 IP 方式的分组网络。最近, 文 [ 22 ] 提出了一种在蜂窝网上覆盖一个无线多跳网络的方案, 其中用一些无线路由器来代替蜂窝网络中的一些结点。该结构和 [ 17 19 ] 所提一致, 但通过~优化路由、信道规划和功率控制等使系统在发射功率受限的情况下达到系统吞吐量最大化, 其他方面没有太多的贡献。 ( 4 ) 基于 A d Hoc 网络的多播组播协议、 TCP 协议、地址分配、功率 ( 节能) 控制、安全性问题、分布式算法、 oS 等方面有一些研究成果, 但各部分的 Q 数量相对较少。其中, 比较有意思的有, 文 [ 20 ] 试图把移动 IP 扩展到 A d Hoc 网络, 基本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