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读后感三篇
屈原离骚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屈原离骚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4a045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d7.png)
屈原离骚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屈原离骚读后感600字(精选篇1)读《离骚》,除了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样为人熟知的经典名言,还有有些语句也让人深有感触:“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等等。
这些语句表现了屈原的怀才不遇、忧国忧民、以及对国家的忠贞不渝。
在小人当道的残酷现实里,屈原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样高洁,又向优雅高贵的天鹅一般被一群自以为是的丑小鸭排挤、奚落。
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不言而喻,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
“阴霾迷雾暗潇湘,兰菊高洁空自香。
屈子忠节憾万里,千秋流芳天风扬。
”他的坚贞不屈和一腔的爱国热情千古流传,以至人们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用包粽子、赛龙舟的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之士。
屈原二十六岁就做了楚怀王的左徒,为楚国建立了法度,办理外交,使楚国势趋于富强,并一度成为六国联合抗秦的领导。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所做的一切和他所坚持的一切,用今天的观点来看,也是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这个高度负责里面既包括了“担当天下,以我为先”的勇气,也隐藏了牺牲奉献精神。
他之所以在遭遇流放,生活在条件及其恶劣的环境中仍不忘考虑楚国的前途命运,可以说是把爱国主义情操融入了自己的事业当中。
这一点是现代人尤为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工作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要带着一份高度负责的精神,不能以“差不多”的心态敷衍了事。
《离骚》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是被屈原的高风亮节、不畏谗言的无畏所感动,更是因为里面的神话场景写得格外精彩。
从“驷玉虬以桀p兮”到“蜷局顾而不行”,其中出现了大量的神话人物和事物,文中的“我”芰荷为衣,芙蓉为裳,高冠岌岌,长佩陆离;朝引木兰之坠露,夕残秋菊之落英;饮马于咸池,总辔于扶桑;驷玉虬以桀p,溘埃风而上征;前望舒使先驱,后飞廉使奔属。
这种大胆新奇的想象仿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远离尘世、不惹尘埃的人间仙境。
离骚读后感500字
![离骚读后感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43b31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5.png)
离骚读后感500字《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深情,他的诗歌也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以抒发离愁别绪、感怀人生沉浮的长篇抒情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离骚》的主题是离愁别绪,它描写了屈原在流放途中,思念祖国和亲人的痛苦心情。
在《离骚》中,屈原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在《离骚》中,屈原还对人生的沉浮和人生的无常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表现了对人生的痛苦和对人生的追求。
《离骚》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读完《离骚》,我深受感动。
《离骚》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离骚》中,屈原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现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在《离骚》中,屈原还对人生的沉浮和人生的无常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悟,他表现了对人生的痛苦和对人生的追求。
《离骚》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离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通过阅读《离骚》,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和人民的深情。
同时,我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人生的沉浮和人生的无常。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生感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努力奋斗。
离骚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离骚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6ab6c027284b73f3425004.png)
离骚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离骚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离骚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离骚读后感1《离骚》是屈原的文化作品,长约2400字,这首具有浓浓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屈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思想性、艺术性的佳作。
其所以用离骚为诗名,司马迁说,离骚即离忧。
东汉大诗人王逸说,它含有离别忧愁的意思,因此后人常用骚赋代指屈原的作品。
《离骚》大约可分十二章,依次从追求家世、姓名由来,历数上古君主为政得失,申述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斗争中遭受到的迫害,以及对社会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批判,对幻想中美政理念的阐述等等。
此文写于何时,司马迁用“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八个字加以说明,即屈原放逐到江北时,他是在内心充满着爱国激情和忧国忧民情况下写成的。
从整个诗体上看,又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诗人对往事的回顾,主要述写了家世出身、政治抱负、忠而被疏后的痛苦和坚持理想的执着追求;第二部分,以女媭之劝和远行为契机,写下了自己先后经历过的重华之证,帝阍之拒,求女之败,描绘了个人一生不懈追求美政理想的艰辛及理想破灭后的残酷现实;第三部分,抒写了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没有放弃的精神,他曾问卜求巫,并听二者建议,决计远行时对故国乡土的强烈眷恋,不忍离开的矛盾心理,以对比或对物述说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政治改新的要求和追求美政的执着。
通过哀君主之昏庸,怒党人之卑劣,而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坚持正义不与奸邪同流合污的坚定立场和九死未诲的斗争精神,故后人评曰:“可与日月争光也”。
一首《离骚》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渗透力,读了此文,我深有感触的是:1、它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此诗把神话的传说、历史人物、自然现象揉合于一体,特别是那些诗人南访重华,饮马咸池,上叩帝阍,下求佚女,驰天空游仙境的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一部神秘、奇妙、狂放、孤愤的另一世界,使人读后意想深深,耳目一新。
《屈原》的读后感(精选21篇)
![《屈原》的读后感(精选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229d11a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8.png)
《屈原》的读后感《屈原》的读后感(精选21篇)屈原原本是一个官员,他甘愿为朝廷出力,愿为老百姓伸冤。
他办事公正廉洁。
但因为当朝皇帝听信谗言,把屈原贬为庶民。
最后,屈原已经看不惯这个世界,就跳河自杀了。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屈原》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屈原》的读后感篇1从离骚中我看到了屈原的浪漫于自爱。
屈原属于楚国公族先世三代在朝,官至左徙曾经深得楚怀王得信任,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以对诸侯。
屈原作为一名外交家与军事家,对内他主张统一楚国,对外实行联齐抗秦得策略。
正如屈原所认为得他兼具有着内美与外才,是有资格象爱香草美人那样爱惜自己得。
离骚中反复出现了江离,辟芷,秋兰,杜衡,菌桂,胡绳等种种的香草再加上秋菊,芙蓉,香草(花)的形象深入人心。
离骚中又写了屈原上下求索的迅女的过程,此中屈原还以美人自比与出怀王的关系。
为什么这样写呢?咋一看还真是狂妄!诚然花草是天地间自然造化的产物,屈原以此自比,就是在说屈原就像这花草一样预审据来就有着天然的芳香与美丽。
而写自己能上天入地则是以此表示自己的非凡人生经历。
日本的孩子都相信自己是天国送给人间的礼物。
原本生命是一种很偶然的诞生,但人来总是乐此不彼地给赋予它神秘而美丽地色彩。
屈原也是这样。
屈原愿与荷叶为衣,芙蓉为裳,在淡淡的清晨收集兰花的朝露,在夕阳的黄晕中采摘初开的菊花。
因为他相信自己是非凡的,所以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和自己联系在一起。
但现实不可能这样美好。
尽管想象中的事物这样美好但这只能是一种非现实的浪漫。
非现实的浪漫也是浪漫。
在屈原理想的世界里是容不下半点的污秽的,应该在一片浓郁的花和同样浓郁的花香里纵横允吸着天地神明赐予的空气,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要做地事。
拥有这样芳香浓郁的庄园,心里期盼着美人的相伴。
屈原爱自己,因此对美人的要求也很高,以至于天上人间上下求索竟不能得。
屈原爱自己至此。
屈原得自爱又是和浪漫联系在一起得。
爱惜自己本身就是人类最原始的美好情结,屈原是个浪漫到极至的人,其浪漫情怀也是巍然独立的。
初中生读离骚的读后感
![初中生读离骚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b1e12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f.png)
初中生读离骚的读后感《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由屈原创作。
作为初中生,我在阅读这篇作品后,深深地被屈原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哲理所吸引。
下面,我将就《离骚》给予我的启迪,以及这首诗对我个人的影响,写出我的读后感。
《离骚》是一首纵横交错的辞章,它通过叙述屈原的亲身经历,抒发了他对自己人生遭遇的不满和对世事无常的思考。
在这篇作品中,屈原以抒情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身世的曲折和流离,表达了对荣华富贵的失落和对人们冷漠的愤懑,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这种真挚的情感和思想在文中得到了深刻的传达,让我倍感震撼。
首先,屈原对自己身世的描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屈原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在皇宫中的生活,他曾经受到皇室的宠爱,却在某个时刻失去了这一切,遭到了排挤和迫害。
这种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无论是在个人生活还是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
然而,在面对这些困难时,我们应该勇敢面对,不退缩,自强自立,寻求自己的出路。
屈原的遭遇给了我勇气,让我相信只要不放弃,坚持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找到自己的归宿。
其次,屈原在诗中对世事无常的描绘让我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离骚》中,屈原通过描写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的理解。
他认为人生犹如既济川流,皆已变幻,无法预测。
这种对世事无常的认识,让我明白了人生的不确定性,教会了我珍惜眼前的每一刻,不浪费时间,好好生活和学习。
同时,这也教会了我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要坚持,不放弃,因为只有经历了困难和挫折的磨难,我们才能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再者,屈原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给了我深刻的启示。
在《离骚》中,屈原对于理想世界的描述让我产生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他渴望一个和谐、公正、美好的世界,他批判了权力的腐败和人性的丑陋。
这种对美好世界的向往,让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责任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和世界。
在我日常生活中,我会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多的美好。
离骚读后感(10篇)
![离骚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c9007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e2.png)
离骚读后感离骚读后感(10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离骚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离骚读后感1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读了《离骚》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
也许,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
他毕竟没有被现实击倒。
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
曾经,是那么的踌躇满志。
后来,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
一切的一切,违背了他的本意。
愤怒、烦恼、失望,每一个失败者都会经历的心灵痛苦,令他刻骨铭心。
他只有在竹简上、绢帛上写出自己的苦恼,留给后人。
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或许还日思夜想,想着君王有一天会醒悟。
然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他真的绝望了。
他无法挽救国家,无法使国家强盛,只有看着国家走向毁灭。
他也不是没有过彷徨的时候。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既然无法改变,只有选择遗忘。
他想尽办法远离这个圈子,然而,他最终回来了。
对于他而言,是否能够有所作为倒在其次。
重要的是,离开并非是他的本意。
在人的心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斗争。
是否有过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评价一个人物的关键。
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强大、也最可怕的力量。
而屈原,是一个有信念的人。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离骚的读后感范文8篇
![离骚的读后感范文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6213d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6.png)
离骚的读后感范文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job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ersonal experienc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离骚的读后感范文8篇写读后感是一种对书籍中的人生智慧和哲理的深度思考,看完书后及时写好读后感,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离骚的读后感范文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离骚读后感发言稿
![离骚读后感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7b562f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c.png)
离骚读后感发言稿《离骚》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之一。
这篇诗歌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们阅读《离骚》这样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经典著作时,我们应该用一颗敬畏和虔诚的心去体味和领悟,尊重历史,珍视文化。
首先,我要感谢屈原,他用他的文学才华和生命的悲情,为后人留下了这部不朽的文学作品。
他的离骚,是对辛酉春秋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他为国家民族的繁荣富强而抒发的一种爱国热情,更是他对个人命运不屈不挠的悲壮诉求。
离骚中的作者,表达了他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通过对周围事物的感悟、对抒情的表达,从而使这首诗歌达到了一种精神层面的升华和超越。
其次,我要肯定《离骚》的文学价值。
屈原通过《离骚》表达了对人生和国家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蕴含着丰富的文学价值。
首先,《离骚》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获得了有识之士的广泛赞赏,为中国的文学艺术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其次,离骚不仅对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具有深远意义,也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首诗歌通过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兴衰的联想描绘,体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再次,我要说一说我个人的读后感受。
在我阅读《离骚》时,我被屈原那种对国家和生命的无比热爱、对悲苦命运的无尽哀叹所深深感动。
离骚表达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悲壮诉求,它的悲壮感是与生俱来的,是屈原对亡国的哀悼和对人生的沉思所表达出来的。
最后,我想谈一下对《离骚》的启示。
《离骚》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迁,屈原笔下的种种景象和人物,都揭示了古代社会的种种问题。
我们在阅读和品味《离骚》的时候,不仅要欣赏其文学价值,更要从中汲取对人生和国家的深刻思考和启示。
屈原的爱国情怀和人生感悟,对我们今天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大时代的背景下,《离骚》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应该有激情和责任感,应该有对生命的深沉思考和不屈的意志。
离骚读后感(精选10篇)
![离骚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edc1b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f.png)
离骚读后感《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被誉为“楚辞之首”。
其作者屈原是楚国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离骚》是他的代表作,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丰富的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我也深深地为之倾倒。
读完《离骚》,我仿佛进入了一个迷人的艺术世界,感受到了作者的痛苦和忧伤。
整个诗篇充满了自伤的情感,每一句都饱含着作者深深的思考与憧憬。
我仿佛看到了屈原在江水中留下的泪水和血迹,他对故土的痴爱和愤懑。
每一句诗都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诗中所抒发的情绪让人如痴如醉。
《离骚》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都与作者所经历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屈原生活在乱世之中,楚国陷入外敌入侵和内乱之中。
他为国家纷争和社会的腐败痛彻心扉,也为自身遭遇的流放和欺凌而感到无奈和悲痛。
《离骚》中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他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苦闷和呐喊。
《离骚》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揭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饱满和深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黑暗。
它以其独特的文学形式和思想内涵,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它也启示着读者对待社会和现实的思考,引发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追求。
读《离骚》让我思考了很多问题。
作者的离愁别绪和对故土的思念,使我深感身处异国他乡的情景。
作为现代人,我们常常在追求物质和享受的过程中忽视了精神层面的需求。
我们是否也应该像屈原一样反思自己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思考我们何去何从?另外,《离骚》的艺术形式对我影响很大。
它以其独特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
在阅读时,我不禁陶醉于其中,沉浸在美妙的诗句中,感受到了诗歌的力量。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诗歌作为一种表达和交流的媒介,能够给人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启发。
总的来说,读完《离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通过艺术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动荡和黑暗背景下的人们的苦闷和呐喊。
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更是对读者思考现实和追求理想的启示。
楚辞选离骚读后感
![楚辞选离骚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c0dae2a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10.png)
楚辞选离骚读后感
屈原老大哥那可真是一肚子的苦水和才华啊。
他开篇就自我介绍,说自己血统高贵,名字还特别有讲究,就像现在那些超级英雄,都有个超酷的身世背景一样。
然后他就开始大倒苦水,说自己多么多么热爱楚国,一心想把楚国建设成超级强国,可那些小人就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整天在楚王身边捣乱,搞得他一腔热血没处洒。
他描写那些香草啊,什么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感觉他就像个花仙子一样,把这些香草当成自己的时尚单品,戴在身上到处走。
但其实这些香草可不仅仅是为了好看,那都是他美好品德的象征呢。
他就用这些香草来表示自己的高洁,和那些小人的臭德行形成鲜明对比。
那些小人就像是烂泥里的臭虫,而他自己就是花丛中的仙子,这差别可太大了。
我读到他在诗里上天入地地寻找真理和知音的时候,就觉得他像个孤独的旅行者。
一会儿坐着龙拉的车飞到天上,一会儿又在地上四处奔走,可就是找不到理解他的人。
他对理想的执着那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像现在那些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创业者,哪怕全世界都不理解,也要坚持到底。
而且他在诗里那种悲愤的情绪,就像汹涌澎湃的潮水一样,一波一波地向我涌来。
他抱怨楚王的昏庸,痛恨小人的奸诈,又哀伤自己的命运。
我都能想象到他一边写一边咬牙切齿,然后又忍不住唉声叹气的样子。
【最新文档】《离骚》读后感1000字-推荐word版 (5页)
![【最新文档】《离骚》读后感1000字-推荐word版 (5页)](https://img.taocdn.com/s3/m/62f475f03186bceb19e8bb5d.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离骚》读后感1000字《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接下来小编给你们带来《离骚》读后感 1000字,欢迎大家阅读与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离骚》读后感1000字一每一个时代,尤其是动乱或是官员昏庸腐化得一塌糊涂时,都会有人无力地呐喊。
千回百转,或许,不仅仅是爱情的代名词,《离骚》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似乎见到了那个行者,被放逐后,久久不忍离去。
“游于江潭,行吟泽畔”的他,此时已“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依旧不影响其对于美政理想的执著追求。
此刻的他,尽管已然明白,所有的遭际,都是因为“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桀骜不群。
即便了然于心,依旧深深眷念,“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是最无奈的自我慰藉。
心底被深深震颤了,“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是司马迁对他的注解,并进一步阐释,“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而“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当是对他最好的赞美。
在那样一个“举世溷浊的年代,他,无疑是一个孤独的行者。
一路受挫,让“少年心事当拏云”的他,胸中郁积着一股难以消解的怨愤。
惟有文字,才能排解这份沉郁的执著。
于是,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情况下,“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这样一座高峰,始终有可望而不可即的胆怯。
心向往之。
走进它,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
记得那些时候,无论是醒着还是睡着,无论站着,抑或躺着,脑海中出现的,尽是其中零碎的片段。
很想完整地记诵,却常常难以拼凑。
再次接近,增添了几分忧郁的喜悦。
离骚屈原对岁月的感悟
![离骚屈原对岁月的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e896d6c0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b.png)
离骚屈原对岁月的感悟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离骚》中的一篇,由屈原创作。
在这篇文章中,屈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的感悟。
屈原在《离骚》中描绘了自己经历的苦难和挫折,他抱怨时光的流逝,感叹岁月的无情。
他说:“时维乎?时维舞者也!时维蹉跎,以及余力。
”他认为时间像是一个舞者,不停地转动着,而他却感到自己的力量和才华都被浪费掉了。
屈原把岁月比喻为“鲲鹏之翼”,他说:“岁者,岁之阴阳也;曰者,曰之阴阳也。
”他认为岁月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鸟,它的翅膀不停地扇动,带走了一切。
他感叹自己的青春已经消逝,曾经拥有的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
屈原还在《离骚》中表达了对时光的渴望和追求。
他说:“於余何待哉?拊心哀哉!”他希望能够抓住时光的尾巴,把握住每一刻的机会。
他渴望能够回到过去,重新开始,摆脱现实的困境。
总的来说,离骚这篇文章中,屈原对岁月的感悟是痛苦和无奈的。
他认识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感叹自己的苦难和挫折。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时光的渴望和追求,希望能够抓住时机,重新开始。
这种对岁月的感悟,展现了屈原思想的深度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文:离骚读后感
![作文:离骚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a45a24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0.png)
作文:离骚读后感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珍珠,闪耀着无穷的智慧和情感。
作为一位敏锐的思想家和艺术家,屈原通过这篇作品表达了对现实环境的不满,对身世坎坷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拷问。
《离骚》深深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陷入了触动深思的沉思中。
《离骚》以其独特的诗歌形式表达了屈原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诗中的“离”意指心境的超脱,屈原借此来表达自己对于人世间纷繁复杂之景的远离,以及对于个人命运和人生意义之思考。
全篇通过瑰丽的修辞和隽永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求。
作品中的“舒情”与“壮节”流露出屈原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对于自由的追求。
作者在创作时,在自己的心灵深处融入了充满哲理和独特的视角。
他用娓娓动听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内心所经历的沉浮,表达了对于现实社会的怀疑和对于自由、真理的追求。
正是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离骚》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也使得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无尽的慰藉和思考。
《离骚》中还蕴含着对于人性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思考。
屈原通过自身遭遇的跌宕起伏,深刻地揭示了人生中蕴含的无奈与矛盾,也进一步提醒每一个读者要对自己的命运负起责任,并积极应对挑战。
对于屈原而言,命运并不是一种束缚,而是一种机遇,是一种超越自身的可能。
他用自己的文字,向世人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观,让我们明白命运的转变需要自己的努力与奋斗。
此外,《离骚》也给予了我对于审美和艺术的新的认识。
屈原在诗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如借典、夸张、对偶、象征等,以打动读者的心灵。
其中,屈原巧妙地运用夸张手法,使作品呈现出瑰丽夺目的艺术效果。
例如“靡室悲女,言纷纷剧”,就以夸张的手法形容了自己心灵的纷乱。
这样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感人而深入人心。
如此深远的诗作,无论是对于个体的音乐韵律,还是对于个人心灵的震撼,都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通过《离骚》,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屈原的才情与智慧,也激发出了我对于文学艺术的更深层次的兴趣与热爱。
离骚读后感(精选10篇)
![离骚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4b8a3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bd.png)
离骚读后感《离骚》是一篇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辞赋文学作品。
其作者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知名诗人、政治家和思想家。
全篇艺术高妙、哲思深邃,以其博大精深和丰富灵气,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阅读《离骚》令我犹如梦游往返于历史与文学的巨型宇宙中。
在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中,屈原巧妙地运用了记叙、抒情、议论、描写和象征等多种文学手法,与天地、人事、政治、国家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以极高的思想境界和诗性表达出世、人生和自我意识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学审美感受。
在每一句话里,我都找到了灵光闪烁的精神寄托,仿佛身心沉浸在一次又一次的文学礼赞与冥思妙想之中。
《离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在于其思想内涵。
全篇谈论的主题是关于屈原对楚国政治暴力的批判、对世事变迁的反思、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生命、爱情、自由、正义和寻求真理的观照,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例如,“心之谷中,有桃之夭夭者,有狃之执执者”,这些字眼意味着人们的心灵是多元的,多彩的、充满矛盾性和不确定性。
这提醒我们要对人性保持宽容和包容的态度,不能把人们简单地归为黑白分明的两种类型。
因此,《离骚》不仅是文学佳品,更是思想精华。
在阅读《离骚》的过程中,我不禁产生了些许与众不同的思考。
屈原在文中亦提到了自己和他宠爱的人所面临的困境和命运的不公,这令我思考到人类和世界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以及人类自身命运的不确定性。
为避免再发生类似的历史过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困境,使人们更好地生活和发展。
若我在替班时观察到团队中某些组员感到不平等,我会想尽办法去解决它们,让人们能够资源共享,并创造公平、安全、舒适的工作氛围。
我也相信屈原的思考方式将会赢得越来越多读者的关注和喜爱。
《离骚》深情品味人生,反思人间,抒发了人类与世界之中的关系和对待事物的态度,具有有着很深的现实意义、历史价值和生命感悟。
它历经了数千年岁月的洗礼,成为人类文化的瑰宝之一,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断激励着我们珍视世界、关爱亲人、思考人性和寻求真理。
离骚读后感300字作文
![离骚读后感3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7ab3b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b.png)
离骚读后感300字作文英文回答:In Qu Yuan's immortal work "Li Sao," a soul-stirring masterpiec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oet embarks on an extraordinary journey through realms of myth, introspection, and political allegory. Through exquisite imagery and profound symbolism, Qu Yuan unravels the complexities ofhis own troubled heart and the tumultuous times he lived in.The poem opens with a vivid depiction of the poet'sexile and isolation. Tormented by unrighteous accusations, he wanders through a desolate landscape, seeking solace in the embrace of nature. However, his journey takes an otherworldly turn as he encounters a cast of mythical beings, from the benevolent Lady of the Xiang River to the enigmatic Nine Heavens.Throughout "Li Sao," Qu Yuan grapples with themes of loyalty, integrity, and the search for a just andharmonious society. He decries the corruption and treachery that pervade the court of King Huai, but also laments his own inability to effect change. His unwavering belief in his own righteousness and his willingness to sacrifice his life for his ideals make him a timeless symbol of moral courage."Li Sao" stands as a testament to the enduring power of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human condition. Qu Yuan'sartistry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inviting readers to embark on their own introspective journeys and to reflect on the universal themes that our human experiences share.中文回答:读《离骚》有感。
楚辞选离骚读后感
![楚辞选离骚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ef3994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d.png)
楚辞选离骚读后感
刚翻开的时候,我就被屈原那华丽丽的词藻给震撼到了。
这家伙,真的是太能写了,感觉他的词汇量就像宇宙一样没有边界。
什么香草美人啊,那描述得细致入微,我都能想象出他笔下那些散发着迷人香气的花草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不过呢,读着读着,我就开始心疼屈原了。
他满心满脑都是对楚国的热爱,那热爱就像熊熊燃烧的大火,怎么扑都扑不灭。
他想把楚国变得超级强大,像个绝世大侠一样称霸江湖。
可是呢,现实却给他来了一顿胖揍。
那些小人就像一群嗡嗡叫的苍蝇,整天在楚王身边说屈原的坏话。
屈原呢,就像一个被冤枉的小孩,心里那叫一个委屈啊。
他在诗里一会儿上天一会儿入地的,感觉他的灵魂都在到处飘荡,寻找一个能理解他的地方。
我就在想,要是他能穿越到现代就好了,我一定得拉着他去吃顿火锅,跟他说:“老哥啊,那些不识货的人咱不跟他们一般见识,咱换个地儿发光发热去。
”
他对自己的要求也高得吓人,就像一个超级完美主义者。
他总是把自己和那些美好的品德捆绑在一起,容不得自己有一点污点。
这要是放在现代,估计他得是个强迫症晚期患者。
但也正是因为他这样的执着,才让他的痛苦更加深刻。
他不愿意同流合污,就像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可在那片浑浊的池塘里,莲花的日子可不好过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骚的读后感三篇
《离骚》文中体现了屈原爱国爱民的炽烈感情。
读完离骚,你会写哪些感悟呢?下面是本人精心为你整理离骚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离骚读后感篇一《离骚》是屈原的文化作品,长约2400字,这首具有浓浓的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是屈原作品中最具代表性、思想性、艺术性的佳作。
其所以用离骚为诗名,司马迁说,离骚即离忧。
东汉大诗人王逸说,它含有离别忧愁的意思,因此后人常用骚赋代指屈原的作品。
《离骚》大约可分十二章,依次从追求家世、姓名由来,历数上古君主为政得失,申述自己远大的政治理想和政治斗争中遭受到的迫害,以及对社会政治黑暗的揭露和批判,对幻想中美政理念的阐述等等。
此文写于何时,司马迁用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八个字加以说明,即屈原放逐到江北时,他是在内心充满着爱国****和忧国忧民情况下写成的。
从整个诗体上看,又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诗人对往事的回顾,主要述写了家世出身、政治抱负、忠而被疏后的痛苦和坚持理想的执着追求;第二部分,以女媭之劝和远行为契机,写下了自己先后经历过的重华之证,帝阍之拒,求女之败,描绘了个人一生不懈追求美政理想的艰辛及理想破灭后的残酷现实;第三部分,抒写了诗人在艰苦的环境中
没有放弃的精神,他曾问卜求巫,并听二者建议,决计远行时对故国乡土的强烈眷恋,不忍离开的矛盾心理,以对比或对物述说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政治改新的要求和追求美政的执着。
通过哀君主之昏庸,怒党人之卑劣,而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坚持正义不与奸邪同流合污的坚定立场和九死未诲的斗争精神,故后人评曰:可与日月争光也。
一首《离骚》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渗透力,读了此文,我深有感触的是:
一是它的浪漫主义的色彩。
此诗把神话的传说、历史人物、自然现象揉合于一体,特别是那些诗人南访重华,饮马咸池,上叩帝阍,下求佚女,驰天空游仙境的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一部神秘、奇妙、狂放、孤愤的另一世界,使人读后意想深深,耳目一新。
二是诗中运用香草、美人的象征对比方法,表现了他异与浑浊世俗的高洁,以追求才貌兼备的女子,表达他对理想君主的渴望;以铲除恶草,表述对奸邪小人的痛恨,形成了独特的诗文创作新体,在古诗体列上独树一帜。
三是开拓了诗体的新体。
屈原以前的旧体多整齐划一,四言五言一直沿续着。
楚赋则不同,语句字数参差不一,自由多变,突破了传统模式,以六言为主,间以五六七八字不等,偶而也有三字,且句中句尾多用兮、之、乎等虚字,读之大有高上低下错落之美和一唱三叹的韵味。
四是抒情和叙事的结合,幻想与现实的交织。
诗中还大量引用楚地方言,大有双章叠韵的特征,使作品带着楚国人气豪放、豪气和不拘礼法的楚风。
两千多年来中国诗词的不断变化,与屈原诗体与楚赋有着密切的关系,汉代后七言诗的发展与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继承屈原文化发展而成。
屈原不仅是战国时代楚国的政治家,他又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他不仅为我国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新纪元,他又是楚辞的代表者,奠基人,受到了中外文化界的关注。
1953年,屈原以诗人身份同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法国文学家拉伯雷,古巴作家何塞马蒂一道,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离骚读后感篇二读好《离骚》,你会发现,自己整个心灵都受到了净化还有对情感的升华,没错,面对生活,人生的道路,我们都要持有自己的原则,屈原有芳与泽其杂糅兮,唯玿质其犹未兮一说,哪么我们又何尝不可有自己的看法与坚持!读好《离骚》虽没有完全理解,但是,我却知道了为何它是一部中国文学史上的奇珍瑰宝它是一部感动人们,激发人们,有强烈艺术魅力的作品。
读了《离骚》的前半部分,心里一直觉得有什么在抖动。
也许,冰冷的文字背后,隐藏的是诗人火热的心。
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破灭了梦想。
他毕
竟没有被现实击倒。
他不能成为历史上的政治家,就要成为伟大的诗人。
香草美人,讲述着他自己一段段不得志的往事;琼枝玉树,勾勒出他那清瘦的轮廓。
曾经,是那么的踌躇满志。
后来,就只有失意,只有落魄。
一切的一切,违背了他的本意。
愤怒、烦恼、失望,每一个失败者都会经历的心灵痛苦,令他刻骨铭心。
他只有在竹简上、绢帛上写出自己的苦恼,留给后人。
刚刚开始的时候,他或许还日思夜想,想着君王有一天会醒悟。
然而,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他真的绝望了。
他无法挽救国家,无法使国家强盛,只有看着国家走向毁灭。
他也不是没有过彷徨的时候。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既然无法改变,只有选择遗忘。
他想尽办法远离这个圈子,然而,他最终回来了。
对于他而言,是否能够有所作为倒在其次。
重要的是,离开并非是他的本意。
在人的心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斗争。
是否有过急流勇退的想法,是否成功,都不是评价一个人物的关键。
信念,才是人心中最强大、也最可怕的力量。
而屈原,是一个有信念的人。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
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离骚读后感篇三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迷上了屈原的诗,因为他的诗歌中总透露出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读他的诗歌,让我受益匪浅。
最近,读了屈原的《离骚》,让我感受到他沉甸甸的文字里,浸满的是他奔腾不息热血。
“路曼曼其悠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闾大夫的低吟浅唱又一次穿透历史的迷雾,在寂静的夜里无数次响起。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日子已永远过去了,为何你还不放弃,依旧支撑着心中不灭的信念?你大可以拂袖驾一匹白马而去,从此隐忧匠心世外桃源,与造化同游,那将会是何等的逍遥与自由!为何你还要一次次苦苦劝谏,徒劳无功,却到头来害了自己,为的是什么?是肩膀上的重任一次又一次的激励和催促吗?是与生俱来的责任感吗?还是青年时的济世之志呢?我只知道“心念楚国,系心怀王”是你肩膀背负的重担。
所以你的名字深深刻在了丹青竹简上,深烙在华夏文明史上,鲜活了千年。
让我们看到了你心中熊熊燃烧的爱国火焰。
你的肩膀上扛着历史的重量,在汨罗江畔,你徘徊了那么久、那么久。
你的肩膀上背着民族的尊严,在我们心中优游,并且永远、永远……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你对国家衰亡的悲痛之音。
大丈夫,为了祖国,还是满眼热泪,不会有人嘲笑你,我们只会为你而感到自豪。
虽然无法让楚国兴旺,但你用生命向我们诠释了一切。
你的声声哀吟仍在汨罗江回响,响遏行云,我相信,它永远不会消失,因为这是爱国之情的种子。
你忧国忧民,是天下士人的榜样,你肩负了楚国的存亡,人民的忧苦,是永远的神话。
你肩负了“入世”的梦,你肩负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你肩负起了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你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你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你将挚意挥洒成行文流水的文字。
你的爱国之情已融入我们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