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全球变化 / Global Change

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适用范围:06地理科学

学时数:36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

学分数: 2 先修课程:自然地理学

考核方式:考查制定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制定日期:2006年执笔者:千怀遂

审核者:林媚珍

一、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全球变化是目前全人类对地球知识关注的焦点,它是一种新的地球观,以地球系统的概念为基础,从整体上研究地球系统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随时间的变化,集中研究那些把系统中所有部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并导致系统发生变化的过程和机制。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化及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受到特别的关注。狭义理解的全球变化主要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该课程阐述了地表自然环境在历经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后,随着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受到的人类活动深刻影响。阐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表环境的自然演化过程、全球环境的控制因子(太阳辐射、大气、海洋、冰川等)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反馈机制、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已经或可能造成的影响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实现人类与自然协调相处等重大科学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了解在全球尺度上的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变化问题的实质以及人类如何应对全球环境变化问题,帮助学生从时间维认识地理环境的过程、区域特征的形成以及人地关系等问题,使学生建立起地理科学是时空耦合的综合科学的观念。增强学生关注地球、关注环境和从整个地球系统认识环境变化的意识。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课堂讲授部分全部使用多媒体技术授课。

(四)课程和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基础。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态学基础。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教材:张兰生、方修琦、任国玉,全球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

主要参考书:

1、朱城、谢志仁、申洪源等,全球变化科学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温刚、严中伟、叶笃正,全球环境变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地球系统与全球变化

第一节地球系统

第二节全球变化与全球变化研究

第三节全球变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

第二章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与驱动力

第一节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

第二节全球变化的驱动力

第三节全球变化的概念模式

第三章全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的响应

第一节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第二节人类对全球变化的适应

第四章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过去全球变化的重建

第二节全球变化的动态监测

第三节全球变化的模拟

第五章全球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化

第一节主要圈层的演化

第二节全球自然环境的演化

第六章新生代衰落与第四纪全球变化

第一节新生代衰落

第二节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变化

第三节冰期-间冰期之间的转换机制

第四节最后冰期最盛期的环境

第五节人类的演化与环境

第七章全新世及近2000年的全球变化

第一节全新世的气候变化与环境的响应

第二节全新世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第八章近现代全球变化

第一节全球气候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变化

第九章未来全球变化及其影响

第一节全球气候变化预测

第二节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第三节全球海平面变化及其可能影响

第四节未来全球变化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

第十章全球变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其响应

第一节板块运动与巨地形格局的形成对环境演变的影响

第二节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表现

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四节全球变暖的可能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地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全球变化的主要过程与驱动力、全球变化的影响及人类响应、不同时间尺度的地球系统演变规律及其前因后果、全球变化的预测、全球变化的研究方法与技术等,难点在于全球变化模拟、全球变化的驱动力分析、人类社会与地球环境的相互作用。

三、学时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