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实训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心理学实训大纲

心理训练的目的

通过运用专业心理训练方法,对学生从警所需要的基础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进行拓展与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和职业工作的能力。

第一部分心理训练的意义与方法

一、心理训练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

2、有助于增强意志品质

3、有助于消除身心疲劳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心理训练常用的方法

1、放松训练法

2、表象训练法

3、模拟训练

4、观摩法

5、自我训练

6、认知提炼

第二部分认知能力训练一、学生观察力的训练

(一)训练目的

学生观察力训练就是要训练观察的全面、深入、细致、敏锐、快速、准确的基本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训练要求与步骤

(三)训练设计与操作

(四)考核方式:写出实训报告加以评价

二、学生记忆力训练

(一)训练目的

提高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良好的记忆能力.

(二)训练要求与方法

充分运用各种方法,使信息有序的分类记忆

(三)训练设计与操作

1.数字记忆

2.面孔与身形记忆

3.情景记忆

(四)考核方式:通过检查记忆效果评价

三、学生思维训练

(一)训练目的

通过分析案情、总结经验、运用谋略、进行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的参与来训练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训练类型与步骤

1、发散思维训练

2、直觉思维训练

(三)聚合思维训练

(四)创造性思维训练

(五)考核方式:写出实训报告加以评价

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

(一)训练目的与要求

通过有效的方法,训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技巧与良好习惯,运用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训练基础知识

(三)训练方法

第三部分一般心理行为训练一、跨越障碍接力

(一)训练目的.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品质,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快速奔跑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跳箱两副,体操垫4块。

2.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0米的平行线为起跑线,在两线中间并排横放两副跳箱,跳箱的前后各放一块体操垫

(三)训练的进行:

教官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各队又分为甲,乙两轧各成纵队相对站在起跑线后,分别与跳箱对正。

(四)训练规则:

1.发令和被拍手后方能起跑。

2.跑至跳箱时,必须从跳箱上面越过,否则重新过箱。

(五)注意事项:

1.跳箱的高度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增减。

2.也可以规定越过跳箱的方法,以巩固所学的技术动作。

(六)考核标准:写出实训报告

二、走、跑、跳捉人

(一)训练目的:

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二)准备工作:

在场地上画一个长9米、宽3米的长方形,并将长方形平分为3个区,由左至右在每个区里分别写上走,跑,跳3个字。

(三)训练的进行:

教官可将全班学生按12人为一组,分成若干组(有几个组画几个长方形)。各组选出3人为捉人者,其他人均为被捉者。

(四)训练规则:

1.越区后,必须立即改变动作形式,否则被捉者判被捉住,捉人者即便捉住被捉者也判为无效。

2.训练时,被捉者不可越出长方形,否则视为被捉住。

3.捉人时,拍到被捉者身体的任何部位均为有效。

(五) 注意事项:

1.捉人者可根据被捉人数的多少而适当增减。

2.训练时,被捉住者也可以不与捉人者交换角色,而被判罚为停止

训练。

3.如场地有限,可以分组轮换进行训练。

(六)考核标准:写出实训报告

三、双人推球

(一)训练目的:

发展学生的速度和灵敏素质,培养他们协调一致,相互协作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1.篮球两个。

2.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20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跑线,另一条为折回线。

(三)训练的进行:

教官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并为偶数的两队各成二路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横排两人为一组。各队第l组学生,一人用右(左)手,另一人用左(右)手,在体侧共同推夹一个篮球。面对折回线做好准备。(四)训练规则:

1.发令和推夹好球后方能起跑,不得抢跑。

2.必须用规定的方法推夹球。

3.两人脚踩到折回线并且换另一手推夹球后,方能返回。

4.如果中途球落地,必须在原地推夹好球后才可继续前进.

(五) 注意事项:

1.可在折回线处插两根标杆(或小旗)。起跑后,绕过标杆(或小旗)再返回折回线。

2.也可要求学生将推夹球的手臂伸直以增加训练的难度.

(六)考核标准:写出实训报告

四、火车赛跑

(一)训练目的

练习单脚跳,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身体协调一致的能力。

(二)准备工作:

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5—20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跑线,另一条为终点线。

(三)训练的进行:

教官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每组约5—7人),各组成纵队分别站在起跑线后。每组排头扮做火车头站在原地不动,后面的人都向前举起右(左)腿。前面的人用右(左)手兜住后面人举起的脚的踝关节部位。

(四)训练规则:

1.“火车”起动后,如有“脱勾”,“翻车”时,心须在原地“修复”(连接好)后,方能继续前进。

2.“火车”行进时,不得互相干扰。

(五) 注意事项:

1.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火车”行进的距离。

2.此训练可连续做两次,要求交换腿进行,或将终点线改为折返线,折返时要求换腿。

(六)考核标准:写出实训报告

五、双摇跳绳接力赛

(一)训练目的: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发展其弹跳力和协调性。

(二)准备工作;

1.跳绳4根.

2.在场地上并排画4个直径为6米的圆圈,圆圈内各放一根跳绳。

(三)训练的进行:

教官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个组,分别围着圆圈站好.

(四)训练规则:

1.必须用跳一次摇两次绳的方法,连续作“双摇跳”,否则不予计数。2.各组要按顺序每人依次跳绳一次,不得相互代替。

3.如能做“三摇跳”,则计数加倍即—次“三摇跳”算做两个“双摇跳”。

(五) 注意事项:

1.此训练可改为定时单人计算比赛成绩。

(六)考核标准:写出实训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