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基础全套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4)介绍公共关系学说和流派
2.阐述公共关系基本含义:公共关系是为了获得好感和认同而主动开展的活动。
在了解公共关系的含义基础上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三点:
(1)公共关系没有直接的功利目的。重点区分公共关系与广告、营销的区别。
(2)公共关系通过活动来达到目的。公共关系通过组织与执行活动来达到预定目的,组织活动并且让公众知晓,传达信息与精神然后获得好感。(3)公共关系的主动性。主动性是区分公共关系主体的一个重要指标,谁主动便是公共关系的主体。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表现
1.公关与广告结合。广告更多地是一种硬性推销,是一种信息的“轰炸”,而公共关系是一种软性的信息发布,更多地是一种特别的“心理战”。二者的结合表现为“广告公关化”。
2.公关与营销结合。营销的直接目的是销售,而公关的目的是个人或组织的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前者是为了刺激需求,增加销售业绩,而后者是为了增加认可与好感;再而前者硬性的信息推广色彩明显,公关却不是如此。二者的结合表现在:公关被称为无形的营销术。
3.公关与社交结合。公关不等于社交,一方面社交活动只是公关的表现形式之一;另一方面社交的目的抽象而不统一,而公关有获得认同与好感的具体目标。
4.公关与管理结合。公关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但公关不是管理的全部,对于组织内部与外部的管理来说公关也具备一定的作用。
第 2 页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第三节:公共关系的作用
1.公关作为价值“发布者”。解读“《功夫熊猫2》中的成都元素”案例,让学生了解每个公关主体“价值接受者”与“价值发布者”的职能。
2.公关作为关系的“润滑剂”。解释案例《一封来自小燕子的致歉信》,旅馆实施这一活动有效地缓解了旅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甚至还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3.公关是强身的“运动场”。结合《哈药总厂超标排放的危机应对》案例,通过介绍哈药的危机应对措施,体现公共关系活动起到治病疗伤、强身健体的功能。
4.公关是形象的“大展台”。
教学小结
通过对公共关系基本内容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公共关系含义,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区分并体会公关与广告、推销、社交与管理的区别与结合,更进一步清晰的理解公共关系的含义与主要内容,再而体会公关作为价值“发布者”,关系“润滑剂”、强身“运动场”和形象“大舞台”的作用,引导学生不仅更加深刻的理解公共关系,并且对于公共关系产生好奇与兴趣。
课后思考讨论
1.公共关系的定义是什么?该如何用图例解释公关的含义?
答:可根据教材定义作答。
(1)公共关系的定义是:公共关系是为了获得好感和认同而主动开展的活动。
(2)图例:
2.在网络时代,如何理解“公共关系无处不在?
答:可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结合公共关系的表现与作用作答。
互联网的运用和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革,由于互联网的影响,传统的公共关系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存在于每个活动环节。
第 3 页
第 4 页
单元/章节名称第二章“我公关”与“被公关”——公共关系的主体、客体与类型学时学期总课次授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
学习目标1.了解公共关系主体和课题的概念及其组成。
2.知道公共关系的十种类型及其各自特点。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1.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于“公共关系主体”的概念有一个了解。懂得如何分析出公共关系中的主体,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哪些特征与类型。
(2)引导学生在分析出主体的基础上,很自然的去寻找“公共关系客体”,并且了解客体“相关公众”的知识点。
(3)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十种类型,体会不同类型的特点以及适用情况。2.解决措施:教学内容类型上应多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为主,内容表达上尽量生动有趣。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1.教学难点:让学生对于公共关系活动的主、客体定位清晰,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解决措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资料,结合相关案例,通过学生参与的方式,使学生能切实区分开公共关系活动的主、客体。
教学反思具体案例的选用应贴近学生生活,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案例引入
通过介绍“绿色世博”活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主体、掌握如何对公共关系主体进行初步定位。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主体
通过对“绿色世博”等相关公关事件的介绍后,为学生全面展现作为公共关系主体的三个形式:
1.社会组织:
(1)含义:从宽泛意义上来说,社会组织是指具有特定目的的个人聚集成为社会群体,按照一定的宗旨和规范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
(2)社会组织只是潜在的公关主体,要变成事实上的公关主体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具有公共关系的意识、具备相应的公关能力、体现公共关系的性质。
(3)在绿色世博的公关活动案例中,理清上海世博局、利乐公司、新民晚报社、团市委、环保局等众多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锁定上海世博局是“主动”发起此次公共关系活动的真正主体。1.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2)案例教学法,(3)讨论教学法。
2.辅助手段:
多媒体演示。
第 1 页
授课内容及教学活动设计附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辅助手段等)
2.个人:结合微博打拐这一事件,说明于建嵘就是一个微博的个人主体,
介绍个人也能成为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的概念。
(1)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像微博这样的新媒体的出现,使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开展具有社会效应的公关活动,从而成为公共关系的主体。
(2)个人成为公共关系的主体,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
1)个人自发、自愿地担当起某个群体的代言人的角色,独立主动地开展事实上的公共关系活动。
2)个人获得组织的授权,或者由于他在组织中的地位而成为组织的代言人。
三节行业 3.组织与专职部门:此处要重点的区分是“公共关系公司”并不一定是公关主体。
(1)公共关系机构,指的是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社会组织(包括公共关系公司和公共关系行业组织)和以公共关系为主要职能的社会组织中的部门。
(2)公共关系机构(例如公共关系公司)未必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协助客户创意或执行不算公共关系主动性活动。
小结
第二节:公共关系客体
1.让学生明确公共关系的客体是一个“公众”的概念,这里的“公众”
是公共关系主体相对的一部分相关的群体。重点注意区分“公众”与“相关公众”的概念。
2.“相关公众”的分类
(1)“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2)“事实上的相关公众”和“认识到的相关公众”
结合案例《厦门PX项目落地遇阻》和《迁址漳州》进行解析。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