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地形特征判读技巧

合集下载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也是历年高考的高频考点,因为它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能力。

要突破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难点,需要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掌握判读技巧,达到灵活应用。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要诀:同线等高)2.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全图一致(要诀:同图等距)3.两条等高线绝不能相交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要诀:重叠为崖)4.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要诀:密陡疏缓)5.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即等高线凸向低处则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处则为山谷。

(要诀:凸低为脊、凸高为谷)6.相邻等高线间的地点海拔取值介于两等高线数值之间(要诀:大于小数、小于大数)7.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大小遵循“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的法则(要诀: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 判读海拔高度和气温(1)某地在某条等高线上,即可读出该地的海拔高度。

(2)若不在等高线上,则此处海拔是一个范围。

(3)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利用“大于大数或小于小数”原则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如右图为等高线地形图,A区域高度小于700米,则为洼地;B区域高度大于900米,则为山丘。

3. 判别地势可根据海拔判别。

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也叫降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即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C
陡峭
陡峭
(3) 若 <m></m> 间的图上距离为4.5厘米,则 <m></m> 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_千米;C在A的______方向。当地政府准备对图示区域进行开发,C、D、 <m></m> 、 <m></m> 适合野外宿营的是___, <m></m> 与 <m></m> 适宜开发漂流项目的是____处,适合开发攀岩项目的是___处。
(2)地势越高,等高线上的数值越大;地势越低,数值越小。
(3)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是等高距。
(4)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
(5)五种山体部位:三山(山谷、山脊、山峰)两特殊(陡崖、鞍部)。
(6)山谷育河流,山脊分水岭,河流高向低(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7)地形类型: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和山地。
变式训练
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B点所处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
鞍部
(2) C、D两虚线处可能发育成小河流的是___,理由是____________。
C
该处为山谷
(3) 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__________流,D、 <m></m> 、 <m></m> 三地最有可能形成瀑布的是___,计划将小河水引到③处,①—③和②—③线路中最合适的是________,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西南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判读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及地形判读技巧

等高线图的解读
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1)M点的海拔范围: 80<H<90
(2)N点的海拔范围:
60<H<70 (3)M、N两点的相对高度:
10<H<30 (4)陡崖高度: 20米≤H<40米
高度的计算方法

1000米
1500米

500米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表示沟谷的等高线密集、狭窄,切割细碎,等高线经 过谷底时,沿冲沟顶部弯曲,多数地区呈“V”形。
如下面等高线图中西南部、东北部等高线密集,为黄 土梁和黄土沟谷,中部和最东北部为黄土塬地貌。在黄 土塬的基础上,东北部还出现有黄土峁。
黄土高原
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将由a变为b线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4 ∠3 ∠2
D4 D3D2
垂直相对高度 h 坡度=
水平距离
tg∠
=
h D
判断坡度
④ 分析右图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是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
下列四图中的比例尺相同,等值线的疏密相同,
则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D
等高距大
等高距小
坡度的识别
a 下列四图中的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疏密相同,但
比例尺不同,坡度最大的一幅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0 40

② ③

图1
0 50m
5 等高线/m 0
河流、池塘 聚落
等高线特点四: 不相交,除陡崖
400 600
陡崖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00 100
200 150
150 100
100 100
二 等高线的绘制
等高面

等高距
H H H
等高线绘法示意图
等高线
三 等高线地形图特征:
①同线等高 ②同图等距
③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
④除了陡崖处;等高 线不相交;不重合 ⑤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密集表示坡陡; ⑥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示坡线是指垂直 与等高线的短线段;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山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B E两地比较;降水较多的

B地;原因是
B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
;
800 600
240
400 600
E
800
1000
1200
1400
B
600 800
等高线 陡崖 河流
0
20km
•海拔高度大;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
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高原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1
2
4
3
1 高原 4 盆地
5
2 山地 5 平原
3 丘陵
难点突破三
画出沿AB线 CD线的剖面图
等高线 剖面图 的画法

通视性
乙 丙
B
解决问题
A: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可通视 B: 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不可通视
判断水文
判断气候
判断通视情况
大坝选址
选线
居民点选址
码头港口
布局农业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等高线判读重点等高线判读技巧第一,应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

(1)数量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数值,读出任一点的海拔高度,比较两点的海拔高度可换算温差;以两地的图上水平距离可换算地面实际距离。

(2)形态上的特性。

地表每一种地貌形态在等高线图上都会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

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缓陡。

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第二,要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这是识别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

(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

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

因为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等高线穿过山脊线时,山脊线两侧的等高线略呈平行状。

等高线穿过山谷线(或集水线)时,向上游弯曲,成反V字形。

(7)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也叫山的垭口。

(8)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示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有时也叫做降坡线。

(9)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一般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缓坡、陡坡和洼地,但容易忽视的是利用等高线数值来判断山地、丘陵、高原等地形类型。

判读规律1.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海拔高度)大致判断地形类型。

①海拔在 200 米以下一般为平原。

②海拔在 500 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 100 米为丘陵。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D处。工程量小(水库蓄水量大) 但随之可能带来的
问题是:
问题:淹没村庄和 农田,需要移民

读我国某海港城市的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该城市欲规划 建设海滨浴场和港口, 请你在①②③④处为海 滨浴场和港口选择适宜 地址,并分别阐述你的 选择理由。
③处宜建海滨浴场,此处位于港湾中,水域较浅,沙滩宽阔; ④处宜建港口,此处位于港湾中,避风条件好,等深线密集, 水域较深有利于航行。
假如在甲村和乙村间修建一条公路,经过A处还 是B处施工较为容易?为什么?
例、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西北—— 东南 1、小河的流向是__ ____;计划引小河水到 C 处,在AC和BC两条线路中,__线路较合理,原因是: AC A处比C处高,
引水顺势下流,
而B处比C处低,
往高处引水较
困难。
山谷
B、水文特征:
◆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水能丰富,陡崖
处有时形成瀑布;
◆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
的迎风坡、背风坡位置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后常形成冲积扇。
(2)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①选“点”设计: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
A、 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a 、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 形”的洼地或小盆地 ( 喀斯特地貌不行 ) ,因为:这些 地区库容大,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袋大口小) b 、大坝应建在等高线近于闭合地段,亦即盆地或 洼地的最窄处,因为: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省投资, 确保大坝安全。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计算
• 4、等高线与区位选择
(1)地形状况与河流
A、水系特征:
◆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高度的地图,用于分析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等。

以下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高线的间距:等高线的间距表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小,表示地形起伏很小;如果等高线之间的间距很大,表示地形起伏很大。

等高线的密集程度:等高线的密集程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

密集的等高线表示地形陡峭,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大;相反,稀疏的等高线表示地形缓和。

等高线的形态:等高线的形态表示地形特征。

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顶,椭圆形的等高线表示山坡,V形的等高线表示沟谷,平直的等高线表示平原等。

等高线的连接关系:等高线的连接关系表示地形的连续性。

如果等高线连接紧密,表示地形连续;如果等高线间隔较大,表示地形间有间断。

通过以上判读方法,我们可以了解地面高度的变化、地势、山峰、沟谷等地形特征。

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形地貌,为实地工作和旅游探险提供参考。

1/ 1。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一、知识讲解对于所有等高线地形图来讲,其判读方法具有一致性,一般从以下五个方面判读。

“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1. 下列各村的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A. ①村B. ②村C. ③村D. ④村2. 下列各村通往M镇的公路中起伏最大的是()A. ①村B. ②村C. ③村D. ④村【答案】1. C 2. B【解析】1.“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

根据等高线分布形态,各村中,④村海拔较高,且等高线较稀疏,最可能居于“坪”上,D对。

①村位于山谷中河流沿岸,A错。

②村、③村等高线密集,位于陡坡上,B、C错。

2.图示公路线穿过等高线条数越多,地势起伏越大。

各村通往M镇的公路中,穿过等高线条数最多的是①村,起伏最大的是①村,A对。

②村、③村、④村穿过等高线条数少,地势起伏小,B、C、D错。

3.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下题。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 260米B. 310米C. 360米D. 410米【答案】C【解析】【详解】图中山峰海拔580米,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围绕山峰等高线数值是500米。

桥梁附近海拔范围是200-300米之间,瀑布的落差为72米,桥梁位于瀑布下游,附近河岸海拔范围是200-228米之间,与山峰的高差范围是352-380米之间,最接近360米,C对。

A、B、D错。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4-5题。

4.该地区南部山地坡度较陡的原因是A.流水侵蚀剧烈B.古冰川作用C.断层相对上升D.岩层褶皱隆起5.②河比①河A.结冰期短B.水能丰富C.含沙量大D.航运价值高【答案】4.C5.C【解析】4.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南部山地是秦岭,北部是渭河平原;南部山地坡度较陡与北部地区形成明显的台阶,秦岭属于断层中相对上升的岩块,为地垒地质构造。

选C正确。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口诀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口诀

等⾼线地形图判读⼝诀
同线等⾼,同图等距。

密陡疏缓,凸低为脊,重叠为崖,⼤⼩⼩⼤,⼤⼤⼩⼩,肚⼤⼝⼩。

等⾼线指的是地形图上⾼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1判读⽅法
数值⼤⼩
1.平原:海拔<200⽶;等⾼线稀疏。

2.丘陵:200⽶<海拔<500⽶,相对⾼度⼩于200⽶,等⾼线较疏,弯曲处较和缓。

3.⼭地:海拔500⽶以上,相对⾼度⼤于200⽶;等⾼线密集,河⾕呈“V”字形。

4.⾼原:海拔>500⽶,海拔⾼度⼤,相对⾼度⼩,等⾼线在边缘⼗分密集,⽽顶部明显稀疏。

疏密程度
密集:坡度陡;
稀疏:坡度缓。

形状特征
①⼭顶:等⾼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向四周逐渐降低,{等⾼线封闭,数值中⾼周低}
②盆地或洼地:等⾼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向四周逐渐升⾼
(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坡线来判断:(⽰坡线——为垂直于等⾼线的短线)
③⼭脊:等⾼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线从⾼往低突,就是⼭脊.
④⼭⾕:等⾼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处。

等⾼线从低往⾼突,就是⼭⾕.
⑤鞍部:正对的两⼭脊或⼭⾕等⾼线之间的空⽩部分。

形状与马鞍相似。

⑥缓坡与陡坡及陡崖:等⾼线重合处为悬崖。

等⾼线越密集处,地形越陡峭;等⾼线越稀疏处,坡度越舒缓。

关于等高线的判读方法

关于等高线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相关变形图是较常见的地图类型,更是学习地理的有力工具。

要用好等高线地形图,就要掌握阅读方法。

一、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是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最基本要求。

1.同线等高:即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度相等,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程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例如三条等高线的海拔为500米、600米、700米,则等高距为了100米。

在整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是完全一致的。

3.等高线均为闭合的曲线:也就是无论等高线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一般情况下,两条腿走路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叠,但在表示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时,等高线可以重合。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缓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和缓,密集的地方坡度陡峻。

6.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丘陵;500米线区分丘陵和山地。

二、把握切入点是判读等高线地形图的关键。

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中,解决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切入点。

判读坡度的陡缓要看等高线的疏密;判别山地部位,要看等高线的形态;判别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到一种基本地形,要将等高线的疏密和高程并重;差别地物的相关位置,要找准方向;计算距离要用比例尺等等。

明确切入点,才能将基础知识顺利迁移。

三、学以致用,即把等高线地形图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才是学好等高线地形图的最高境界。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1.绝对高度:指的是海拔,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图中甲点的绝对高度为2500米,乙点的绝对高度为1000米,丙点的绝对高度为1800米,丁点的绝对高度为-500米。

2.相对高度: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图中甲乙的相对高度为1500米,乙丙的相对高度为800米,丙丁的相对高度为2300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1.定义:地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3.地形部位【补充】示坡线—为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且由海拔高处指向低处。

3.特殊地形的等高线地形图(1)火山口等高线地形图:火山口它通常位于火山的顶端,是一个圆形洼地。

①示坡线表示②数值表示(2)冲积扇地形图:冲积扇像个大的山脊,但在河流经过的地方,又可以看到小的山谷。

(3)沙丘等高线地形图:沙丘是在风力作用下由沙粒聚成的沙堆。

迎风坡凸而平缓,背风坡凹而较陡。

(4)风蚀蘑菇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蘑菇石基座因被高处蘑菇石遮挡,用虚线表示,而高处则用实线表示。

(5)峡谷等高线地形图:两山脊间的狭窄部分,是修建水库的最好选址。

(6)岱崮地貌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崮顶等高线稀疏,外围为陡崖(等高线上标有示坡线),向山麓过渡等高线由密集变稀疏。

(7)地上河等高线地形图:在地上河等高线图中表现为河道整体部分等高线向低海拔处凸出,而河床处等高线则向高海拔处凸出。

(8)梯田等高线地形图:表现为梯田田埂处等高线较密,田面平坦,等高线稀疏。

等高线平行,稀疏分组明显,海拔较低,等高距较小。

4.两条等高线之间闭合处等高线高度的确定如果两个点的海拔范围都是一个范围,则应先把两点的数值范围用大于号或小于号排列,然后同是大于号或小于号的基础上,对角相减就能得到两点的相对高度范围,如下图:300米<A<400米,100米<B<200米,则100米<A-B<300米。

5.陡崖处高度的计算方法首先从图中读出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中最大值(H)、最小值(H)、等高距d和重合的等高线的条数n。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方法及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方法及应用

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判读方法及应用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应用是近年来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学生高考备考的难点所在。

那么,应如何提高学生等高线读图题的读图技巧和读图分析能力呢?下面就有关问题做一探讨,先了解一下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一、等高线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高差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大圈虽在本图中看不到闭合,而中断在图框边上,但它一定会在相邻的拼接起来的多张图幅中闭合。

4.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有时也看到重合,但那只有在陡崖峭壁处出现。

5.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愈稀疏,则坡度愈缓(缓坡);反之,等高线愈密集,则坡度愈陡(陡坡)。

6.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相交。

7.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

8.两对等高线凸侧互相对称时,为山岳的鞍部(垭口)。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判别高度和气温。

根据等高线的特性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别某地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从而计算某地气温(每升高100 m,气温下降0.6℃)。

2.判别地势。

可根据海拔判别,有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没有数据,而是用示坡线表示。

示坡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3.判别河流的流向、分布与类别。

(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判别地势特点,进而判断河流的流向。

①.等高线的判读遵循“高低规律”,即地势低的地方向高值弯曲;地势高的地方向低值弯曲。

②.河谷的地势低,其等高线向高值弯曲。

例1 图中的曲线为等高线,线段L为一条河流,请判断河流的流向。

■解题思路:河流L流经的地貌为山谷,而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等高线是向数值高的方向弯曲的,所以a、b、c三条等高线的关系为ab>c,则①处为山丘,②处也为山丘若a<b<c,则①处为洼地,②处也为洼地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确定水库及坝址的位置。

在不考虑地质等条件下,水库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不仅库容大,而且有较大的集水面积。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一直都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并且失分较多。

近几年,高考对等高线地形图的考查,主要以相对高度计算、地形种类判断、地形剖面图等内容为切入点,进行相关的综合考查。

要想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

第一、等高线的基本规律1.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海平面作为零米。

2.异线异高。

除陡崖外,等高线不能相交。

因为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

3.同图等距。

一般情况下,等高距全图一致。

故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为一个等高距(或为0)。

4.曲线闭合。

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因图幅所限,一幅图上的外围等高线不一定闭合。

5.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某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如果与其相邻两条等高线中的大值等高线相同,则其内部中的任一地点都大于该等高线数值(即表示凸地形);如果与相邻等高线中的小值等高线数值相同,则其内部中的任一地点都小于该数值(即表示凹地形)。

如右图中甲点的海拔只能大于a (500米),乙点的海拔只能小于b (400米)。

第二、等高线图的基本特性1.数量上的特性。

海岸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就是海岸线;平原:海拔0-200米之间的区域;丘陵:海拔200-500米之间的区域,且相对高度小于100米;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青藏高原(或高山):4000米以上线。

根据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由等高线的数值差,可换算成两点的温度差;根据比例尺,两地的图上距离可换算地面实际距离。

2.形态上的特性。

看等高线的疏密,可知道坡度的缓陡。

等高线密集处,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大,表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单位水平距离内的高差小,表示缓坡。

在等高线图上,地表每一种地貌都可以不同的形态表示出来,故看等高线的形状,可确定地貌类型。

如地面有起伏,但各地点之间高差很小,地势比较平坦的为沙丘,沙丘的迎风坡坡度小,背风坡坡度大。

等高线表示局部地形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等高线呈封闭状,数值外低内高,则表示凸地形(山峰、丘顶等)。

知识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解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九点突破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直是高考地理的重难点,本文旨在通过总结相关题型作答技巧,为同学们提供更系统的解题思维,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战略篇】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是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一处重点,更是难点,先试从难点突破方面做点总结。

一、山脊和山谷的判断方法:图中AB线为山谷线,CD线为山脊线方法一:横向地势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横向比较,即图中MN方向和XY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XY方向)为中间高两侧低;而山谷处(MN方向)为中间低两侧高。

结论:中间高两侧低——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山谷。

方法二:纵向地貌比较法如果对山脊和山谷作纵向比较,即图中AB方向和CD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山脊处(CD方向)等高线由高处弯向低处;而山谷处(AB方向)等高线由低处弯向高处。

结论:凸高为谷,凸低为脊。

战略通法:由等值线:“高高低低”判读:由高海拔(值)先低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高(值)(山丘);由低海拔(值)向高海拔(值)弯曲,说明此处为低海拔(值)(山谷)二、等高线地形图中鞍部的剖面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果沿不同方向对鞍部作剖面图,可得到两种完全不同的地形剖面图。

沿两座山峰连线方向看,两边高,中间低;沿垂直于两座山峰连线方向(为山谷)看,两边低,中间高。

三、有关定量计算:1.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n-1)×Δd≤ΔH<(n+1)×Δd n:悬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Δd:等高距理解:2.悬崖绝对高度的计算:1、悬崖崖顶的绝对高度:大≤H<大+Δd大: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大的。

2、悬崖崖底的绝对高度:小-Δd<H≤小小:指重合等高线中高度最小的。

理解:【例题】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读图完成1-2题1.陡崖A处的高度为()A.10米B.20米C.20米以上D.20米以下2.公路选择在该地形区通过的原因是()A.该部位是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是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是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解题】1、陡崖A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根据计算公式可得到其相对高度为20~40米之间。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详解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详解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详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是高考的必考点。

需要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点,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一、等高线的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度值相等。

2.相邻两条等高线的差值相等或者为零。

3.等高线一般不相交,只有在陡崖处,等高线才可以相交或者是重合在一起。

4.等高线曲线必定闭合。

等高线曲线无论如何迂回曲折,但必定环绕成圈。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1.通过等高线图判断地形:根据等高线弯曲闭合形状及等高线上数值大小,可判断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表示山峰或山顶:等高线呈封闭状,外面数值低里面数值高,则表示山峰或山顶。

(2)等高线表示盆地或洼地:等高线呈封闭状,外面数值高里面数值低,则表示盆地或洼地。

盆地面积大,洼地面积小。

(3)等高线表示平原:等高线数值很小,一般不超过200米。

而且等高线的数量极少,等高距数值很小,表示在这个地方海拔低,起伏极小为平原;(4)等高线表示高原:等高线的数值大,一般超过500米。

里面的等高线稀疏,边缘的等高线密集。

表示内部起伏小,边缘起伏大为高原。

(5)等高线表示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则表示山谷,中心海拔较两侧海拔低即凸高为谷。

山谷为集水区,容易发育成河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6)等高线表示峡谷:两侧是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狭窄而且低平的河谷,则表示峡谷。

(7)等高线表示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则表示山脊,中心海拔较两侧海拔高即凸低为脊,剖面呈倒V字型,成为分水岭,山脊两侧的水背向流。

(8)等高线表示鞍部:鞍部即两座山头之间的低凹部分,也叫山口。

两侧等高线闭合,且数值相等,剖面像骆驼背。

(9)等高线表示陡崖:两组等高线相交于一条短横线即表示陡崖。

陡崖上往往有示坡线表示坡度降低的方向,两组等高线实际上是一组,只不过在这里相交而已。

(10)等高线表示大陆和海洋:由于规定0米表示海平面,海岸线即陆和海之间的分界线,故在等高线地形图,0米线就是海岸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B
A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B
C
A
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主要包括:
①地表倾斜走势: 典型用语:XX(方位)高,XX低 或自XX向XX倾斜(降低)
②起伏状况: 典型用语:起伏和缓/地势低平…… 起伏大/地势陡峻……
①地表倾斜走势——情况一 一边倒型:找出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区域
技巧: 坡度降低方 向与等高线 垂直。
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 低山丘陵为主;中部为谷地
地表倾斜走势:
东侧最高、西侧次之,中部 最低
起伏状况:
起伏大;

地形延伸方向:
山地、谷地为西北—东南走 向(近南北走向)
【整合语言】
①东部以山地为主;西部以丘陵为主;中部为谷地 ②山地、谷地为西北—东南走向(近南北走向), ③地势东侧最高、西侧次之,中部最低
描述地形特征的一般模式:
单一:“以……为主”
①地形类型
逐 一 击 破
②地势
多样:描述分布情况 地表倾斜走势

起伏状况

取 舍
③地形延伸方向:例如东北-西南走向。
④典型地貌:冲积平原、三角洲、喀斯特
地貌等;
⑤海岸特征:平直/曲折?岛屿多不多?
①根据等高线判读地形类型
结合学案思考:五种地形的等高线分别有何特征?
海拔500米—1000米称为低山)
•地表倾斜走势:
东南高,西北低。
•起伏状况: 西北——起伏小;东南 起伏较大;
【整合答案】
①西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东南部以低山丘陵 为主,地势起伏较大;②地势总体东南高,西北低。
综合应用二
(2012福建卷)37题 (1)描述图示区域地 形的主要特点。(7 分)
②起伏状况: 技巧——高差越大、等高线越密集,起伏越大
500 500
20°
30°
1000 1000 500
• 例题1、图示区域南 1000
10°
回归线以南地势起
1000
伏情况如何? • 答:起伏和缓
1000

1000
甲 R 1000
500 500
20 °
1000
500
1000地表倾斜走势——情况四 根据地形走向分析
N
甲 乙

图例 等高线/m 陡崖
上图所示地区地势特点是 从中部向西南、东北倾斜。
对比——①海拔;②疏密
地形素描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对应训练一
• 分清河流与等高线:河流与等高线相交,且无数值。
图例 等高线/m 河流
• 判读时关注:等高线的数值变化与疏密分布
图例 等高线/m 河流
对应训练一
判断图中A、B处地形类型
B A
A 盆地 B 高原
图例 等高线/m 河流
对应训练二
说出A、B、C三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 三角洲
【整合语言】
①为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②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 陆向沿海)倾斜
综合应用四
•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小技巧: 有河流时,可根据河谷来辅助判断
•东侧最高、西侧次之,中 部最低

•地形类型及分布:
综合应用三
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 港口。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地形类型及分布: 以平原为主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
地表倾斜走势:
自北(西北)向南(东 南)(或自内陆向沿海) 倾斜
起伏状况:
地势低平;
典型地貌:
图例
湖泊 沙漠 沼泽 河流 1000 等高线
1000 500
七月风向 30 °
23.5°
20°
30°
图11
• 例题2、该国地表起伏情况如何? •答:地表高差悬殊
综合应用一
(2009安徽)分析该区地形特征。
【最后一步:整合语言,使其简明扼要】
先分析,列出要点: •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西北——平原;东南— —低山、丘陵; ( 山地中
200
200 500
500
•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北部以平原为主;南部 以低山丘陵为主;
地表倾斜走势:
地势南高北低;
•起伏状况:
200
北部地势平坦,南部起
伏较大;
200
•海岸特征:
500 500
北部海岸线较平直;南 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整合语言】
①北部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南部以低山丘陵为 主,起伏较大;②地势南高北低; ③北部海岸线 较平直,南部海岸线曲折,多岛屿。
上图所示地区地表倾斜走势是
东南高,西北低/ 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①地表倾斜走势——情况二 中间四周型:中部有一个典型地形区
图例 等高线/m 河流
上图所示地区地表倾斜走势是 四周高,中南部偏低 。
①地表倾斜走势——情况三 中间两侧型:按地形区分类,对比各部分海拔
上图所示地区地表倾斜走势是 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