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方针与原则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方针与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fa44d7a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a0.png)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工作方针与原则
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三级预防“的原则。
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
从根本上杜绝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
国家实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医疗机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
是早期检测和发现人体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
主要手段是定期进行环境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对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程度,控制职业病危害,加强防毒防尘,防止物理性因素等有害因素的危害,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早期发现职业性疾病损害,早期鉴别和诊断。
第三级预防,是在患职业病以后,合理进行康复治疗。
包括对职业病病人的保障,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
第一级预防是理想的方法,针对整个的或选择的人群,对人群健康和福利状态能起根本的作用,一般所需投入比第二级预防和第三级预防要少,且效果更好。
2020年安全知识复习讲义: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
![2020年安全知识复习讲义: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f0aba322b160b4e767fcfd0.png)
职业危害预防与控制措施一、职业危害预防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必须发挥政府、生产经营单位、工伤保险、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职业病防治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由全社会加以监督,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
(一)一级预防第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从根本上杜绝职业危害因素对人的作用,即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合理利用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工人接触的机会和程度。
将国家制订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物质职业接触限值等作为共同遵守的接触限值或“防护”的准则,可在职业病预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前期预防的要求,产生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有与职业危害防护需求相适应的设施。
(3)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4)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5)设备、工具、用具及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国家实行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主持的职业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即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提交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建设项目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这些措施均属于第一级预防措施。
(二)二级预防第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是早期检测和发现人体受到职业危害因素所致的疾病。
其主要手段是定期进行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和对接触者的定期体格检查,评价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程度,控制职业危害,加强防毒防尘,防止物理性因素等有害因素的危害,使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三篇)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debcd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1.png)
职业病的预防知识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工作所产生的疾病,一般与工作环境、劳动强度以及工作方式等因素有关。
预防职业病的关键在于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和个人防护措施,下面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预防知识。
一、加强职业卫生管理1. 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定,明确各方责任和权利,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
2. 完善工作场所环境:加强工作场所环境治理,落实各项职业卫生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照明、噪声、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符合要求,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存在。
3. 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采取控制措施,如隔离、换位、吸附、排风、防护等,减少职业病危害的发生和蔓延。
4. 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通过建立职业病危害监测体系,对工作场所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源,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5. 健全职业病防治机构:加强职业病防治机构的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职业病诊治机构,完善职业病医学专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二、个人防护措施1. 佩戴个人防护用具:根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合理选择和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职业病危害。
2. 注重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日常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洗手、洗澡,避免疾病交叉感染。
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避免过度疲劳,增加休息和放松的时间,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4.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定期进行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潜在职业病病因,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职业病。
三、提高职工职业卫生知识1. 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加强对职工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培养正确的职业卫生行为习惯。
2.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摄取营养,增加身体的抵抗力,降低职业病发生风险。
3. 适度运动:保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修正)](https://img.taocdn.com/s3/m/15e668f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08.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7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对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实施职业病预防和控制。
第三条国家实行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方针,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治理并举、综合治理的原则,依法开展相关工作。
第四条国家支持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按照法规要求,加强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第二章职业病防治的职责第五条工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劳动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第七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治技术指导和服务。
第八条职业病防治机构应当依法开展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
第九条监督检查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对职业病预防和控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处理违法行为。
第三章职业病危害的防控第十条在工作岗位上有职业病危害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病。
第十一条职业病防治措施应当包括职业病危害的评估、职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内容,并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落实。
第十二条员工应按照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要求,参与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掌握职业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十七条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不按照规定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违法行为,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违反本法,未按照规定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
第十九条故意违法规定,严重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因职业病造成他人伤害的,责任在于给予赔偿。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c1da5bf65ce050876321369.png)
⑷振动危害个体防护 双层衬垫无指手套或衬垫泡沫塑料手套 防寒服装
⑸高频电磁场的个体防护 远距离防护 ⑹微波辐射个体防护 辐射最小位作业 防微波专用衣帽和防护眼镜
热水浸手
⑺电离辐射个体防护 ①外照射防护 距离防护 时间防护 缩短每个人的连续暴露时间 ②内照射个体防护 采取一切措施,防止放射性核素进入机体内
核心是把工作的重点不断前移,发现病因,找出规律, 从源头上加以严格控制
仅依靠临床被动治疗 疫情不能有效控制,只会迅速蔓延
传播蔓延
SARS
易感人群
传播蔓延
SARS
易感人群
SARS
……
临床治疗已发病例 + 预防措施阻止新病例 快速控制疫情
密切接触者 预防措施 临床治疗 SARS 临床治疗
SARS
新发SARS
2.执法 ⑴预防性卫生监督 以职业卫生法规为依据,运用预防医学和相关学科技 术,对厂矿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续建的建设项目中 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所进行的卫生监督,保证投产后的劳动环境符 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 康
内容 ①审核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②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进行审查 ③监督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 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④监督建设单位进行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
规范用人单位
规范执法行为
规范技术服务
标准与技术规范
职业病危害分类 危害项目申报 职业病危害因素
事故处理 监督程序 处罚办法
健康监护 职业病诊断鉴定 技术服务机构 职业危害评价 职业卫生监测 ……
职业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 接触限值 诊断标准 检验方法 放射卫生防护 听力保护规范 ……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材3(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教材3(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dbc47444b35eefdc8d333cb.png)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三、危害因素的预防方法 四、劳保用品种类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又称为劳动卫生,主要以人群和作业 环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 作业环境,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 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4、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明确:具有特异性。病因即职业病危害因素。在控制病 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以消除或减少发病。
⑵病因可测:所接触的病大多是可以检测和识别的,而且其强 度或浓度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
⑶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即在 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率。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 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 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2、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
(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
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
疾病。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性病损
在实际工作中,劳动者长期在不良的劳动条件下从 事生产劳动,或由于意外事故的发生,职业性有害 因素就可能使劳动者的健康受到损害而造成职业性 病损,包括工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的疾病。
工伤:多见于意外事故。 职业病 :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国
家规定的法定职业病10大类115种。 工作有关疾病:与工作有一定关系,但也见于非职
(1) 原料的开采与提炼。 (2) 材料的搬运与贮藏。 (3) 材料加工及准备。 (4) 加料。 (5)化学反应。 (6) 反应完成后的操作。 (7) 辅助操作。 (8) 生产中应用。 (9) 其他有些作业虽未使用有毒物质,但在特定情况下亦可
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有哪些方法
![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有哪些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9bb91d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24.png)
控制职业病危害主要有哪些方法近年来,职业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在工业、建筑、医疗、化工等行业中,职业病危害更是严重。
而控制职业病危害是一项必要的任务,只有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效地避免和控制职业病的危害。
一、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基础,企业需要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员工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让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加强职业病防护意识,从而避免职业病的危害。
二、定期体检企业需要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症状,如气虚、咳嗽、胸闷等,尽早进行治疗或转岗,避免疾病加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三、环境治理企业需要对职业病有关的环境进行加强治理,比如,在制造过程中,可以加强通风换气、减少噪声污染,防止化学物质挥发,降低职业病危害的出现率。
四、防护设备企业需要通过购买和配备一些防护设备来降低职业病危害对员工的威胁。
比如,在化工行业中,应配备好呼吸系统、防火防爆装置等一系列防护设备,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五、岗位研究企业应对不同的工作岗位需要针对性的做出研究。
要分析岗位上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于理论研究成果和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创新的职业病危害治理技术,不断优化改进预防和控制职业病方法和措施。
六、监督检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依靠有关部门通过专业检查,发现和纠正职业病危害的各种问题。
除了国家与社会机构的特定监督,企业自身应严格使用监控措施并组织定期评估,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隐患逐一进行整改,避免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在当今职业化的时代里,职业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疾病,而控制职业病危害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企业应在注意员工的生产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地探索、采用各种有效的控制方法,对职业病危害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为员工和国家的安全保障做出贡献。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afd387f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7d.png)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特定职业工作中接触和暴露于有害物质或作业环境中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为了保护职工的健康和安全,应采取以下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1. 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明确工作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有毒物质、粉尘、放射线、噪音等。
了解这些危害因素可以帮助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
2. 预防控制:采取预防性措施,包括在源头上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例如改变工作流程、使用替代品、进行工程控制等。
3. 工程控制:通过工程措施减少或消除职业病危害物质的接触,如安装通风设备、防护罩、隔离装置等。
4. 个体防护:对于无法通过工程控制消除危害的情况下,应提供并确保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噪耳塞、防护眼镜等。
5. 健康监测:对于接触职业病危害物质的职工,应进行定期的健康监测,包括体检、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筛查等。
6. 健康宣教:加强对职工的职业病危害宣教,提高职工的职业病防护意识和知识,教育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装备,避免不良工作习惯。
7. 急救和紧急处理: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包括急救措施、应急预案等,以保障发生意外时的及时有效处置。
8. 健康档案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职工的健康状况和职业病相关信息,便于监测职工健康情况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实施需要结合具体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作业环境进行,工作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和管理制度,确保职工的健康与安全。
职业病危害防治与控制培训内容
![职业病危害防治与控制培训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2159ae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4d.png)
1. 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工作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有,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造成健康伤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3. 有害作业:是指在施工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等)。
4. 职业禁忌症:是指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危害因素时,比普通职业人群耿易遭受职业危害和易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情加重。
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可能导致对他人健康构成危害的特殊生理或者病态状态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表现为:1.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
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法定职业病名单达 115 种。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2.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
发病人数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逐年下降, 1997 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
其中主要是尘肺病检出率显著回升。
3.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 71 %,中毒占 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 90%。
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4.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000 亿元,间接经济损失 2000 亿元。
5.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急性职业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社会影响大。
6.对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网络,但依然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文化素质偏低,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
![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33d2f5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43.png)
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导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预防和管理职业病的方法和措施:1. 提前预防和筛查:- 建立健康档案:雇主应建立员工的健康档案,记录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环境、工作性质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 进行职业病风险评估:对每种职业都应进行职业病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 定期体检:对长期从事高风险职业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以早期发现职业病症状。
2. 排除和控制危害因素:- 工作环境改善: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危害因素的存在和接触。
- 使用防护装备:提供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口罩、耳塞、安全帽等,减少危害物质对身体的直接接触。
- 工作间隔和休息:合理安排工作间隔和休息时间,减少对身体的不必要疲劳和压力。
3. 健康教育和培训:- 提供职业病预防教育:向员工提供有关职业病预防和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他们对职业病的认知和警觉性。
- 指导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向员工提供正确使用防护装备的指导,确保其能够正确佩戴和使用。
-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员工的健康教育,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4. 健康管理和治疗:- 管理职业病患者:对已经患有职业病的员工进行健康管理,监测和记录其健康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
- 康复和职业重返:对康复的职业病患者进行职业重返指导,帮助他们顺利恢复工作。
5. 定期评估和改进:- 定期评估职业病防控工作的效果:定期对职业病防控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 经验总结和分享:积极总结和分享职业病防控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职业病防控工作的效果。
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需要全员参与,包括雇主、管理者和员工,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降低职业病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55b13758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ca.png)
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职业病是由于长期从事特定职业或工作环境中接触有害物质、受到有害因素或工作方式所致的疾病。
职业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预防职业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病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一、职业病的危害1. 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粉尘、烟尘、有毒气体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职业性肺病,如尘肺、石棉肺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2. 职业性皮肤病:接触有害物质会导致皮肤炎症、过敏反应等职业性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职业性湿疹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溃疡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感染和伤残。
3. 职业性听力损失: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职业性听力损失。
这种损失通常是不可逆的,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失聪。
4. 职业性骨骼疾病: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姿势不良的工作,会导致职业性骨骼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背痛、关节疼痛、运动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残疾。
5. 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接触有机溶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职业性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毒性脑病、周围神经病等。
这些疾病会引起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精神障碍和智力下降。
二、职业病的预防措施1. 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各国应制定和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明确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护责任,保障工人的健康权益。
2. 加强职业病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职业病监测体系,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有害因素。
3. 提供个人防护用具: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为工人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如口罩、防护服等,减少有害物质对工人的直接接触。
4. 加强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教育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具和采取正确的工作姿势。
5. 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用人单位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排放和使用,如改进生产工艺、使用替代品等,减少工人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控制措施
![主要行业职业病危害及其预防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b758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0.png)
03 建筑业职业病危害及防控 措施
建筑业常见职业病类型
尘肺病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导致的肺部纤维化疾病。
高处坠落伤
高空作业时因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的伤害。
噪音聋
长期接触强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
肌肉骨骼疾病
长期重复性劳动或不良姿势引起的肌肉骨骼 损伤。
施工现场粉尘、噪音控制
粉尘控制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
采用湿法作业、密闭作业、通风除尘 等方式降低粉尘浓度。
医疗卫生行业常见职业病类型
感染性疾病
由于接触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可能 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疾病,如流感、结核病
等。
肌肉骨骼疾病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使用某些肌肉 群,如弯腰、扭曲等,可能导致肌肉骨骼
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辐射性疾病
在放射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可能受到电 离辐射的影响,导致辐射性疾病,如放射 性皮炎、白血病等。
明确了政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职责和义务,规定了职业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要求。
相关政策和标准
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职业病防治政策和标准,如《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监管和执法力度加强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 劳动者健康权益。
02
03
制造业
包括机械、电子、化工、 轻工等,特点是工艺流程 复杂,涉及多种职业病危 害因素。
采矿业
包括煤炭、金属非金属矿 山等,特点是作业环境恶 劣,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 高。
建筑业
包括房屋建筑、道路桥梁 等,特点是劳动强度大, 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易发 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355624f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4.png)
职业病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
1.完善职业病防护法律法规:确立合理的职业病防控目标和政策,强化雇主的职业健康管理责任,明确雇员的权益与义务。
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通过建立全面的职业病监测体系,对不同行业和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发布监测结果和预警信息。
3.制定和改进职业卫生标准: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职业健康标准,确保工作场所的环境和条件符合健康安全要求。
4.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控措施: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进行预防控制。
a)技术措施: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减少或替代使用有害物质,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b)管理措施:建立科学的工作制度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和任务,强化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问题。
7.加强职业病监测和疫情调查:建立健全的职业病监测和疫情调查机制,及时掌握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趋势,为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8.加强职业病医疗服务和康复:建立职业病诊治和康复服务体系,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康复支持,帮助患者及时得到诊断、治疗和康复。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9f4943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0.png)
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为了切实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公司根据国家、北京市、集团和公司有关的管理规定,特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措施如下:一、市政工程易发职业病危害的作业项目1、地下管线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2、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二、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工作业范围内,施工前应由作业人员采取强制通风措施,由安全检查人员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探测仪进行检测,达到安全标准后,方准进入地下管道进行施工作业。
2、施工前,应由施工负责人向全体参与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履行签认手续。
3、在施工区周边要设立围挡或护栏,同时设立安全警告标志。
4、一旦发生管道破裂,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施工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的撤离工作,疏散周边人员,封闭施工现场,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三、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带和使用各种防护用品、用具。
2、作业人员应在作业前进行个人体检,符合条件者方可从事地下管道的作业。
3、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连续加班作业,进行轮换作业,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充足的睡眠。
四、对地下管道有毒、有害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安全检查1、检查对从事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情况。
2、检查施工组织设计的针对性、可行性,检查安全交底的可操作性。
3、检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是否到位,是否满足使用需要。
4、检查从事作业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是否佩带齐全、有效。
5、检查施工区域作业人员,有无遇险自救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6、对以上检查范围内如发现问题,一律采取先停工,后整改的原则,进行逐项跟踪复查落实,直到存在的问题解决完为止。
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先撤人,封闭现场,后研究补救措施,绝不允许冒险蛮干的情况发生。
五、电焊作业有害物质、有毒气体引起的职业中毒的作业场所的防护措施:1、在施焊作业区内设立排烟、送风设备。
如何预防职业病危害
![如何预防职业病危害](https://img.taocdn.com/s3/m/cf00ed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b.png)
如何预防职业病危害
1、毒物控制:从根本上不直接接触,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的化学物质,如甲苯、二甲苯代替苯作稀料,生产过程要密闭化、自动化,严防跑、冒、滴、漏。
安装毒物超标自动报警系统,严格控制空气中毒物浓度在安全标准内。
加强通风,使毒物尽快排出。
进入有毒场所,应佩戴防毒面具、送风面罩等。
2、噪声控制:通过控制噪声源,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强噪声设备,如用无声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锻压、焊接代替卸焊等。
控制噪声传播,采用吸声材料装饰在车间的内表面,使噪声强度降低。
采用隔音值班室,尽量减少接触时间。
加强个体防护,佩带耳塞、耳罩等。
3、粉尘控制:主要通过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如采用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避免接触粉尘,用含石英低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为铸型材料以减轻粉尘危害。
采用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佩带防尘口罩、防尘安全帽等。
4、加强对职工进行防毒、防尘、防噪知识的宣传、培训,使其了解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何种危害因素,有什么危害,如何进行预防等。
5、严格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企业由专人负
责职业卫生工作,强化法制监督管理。
6、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做好健康监护,做好职工的上岗前、在岗期间及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妥善处理。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本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560f6425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2.png)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本职业病是指因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导致的一类特定疾病,严重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
为了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份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范本。
一、工作环境改造:1.确保车间光照符合要求,避免眼睛疲劳和近视。
2.保持车间空气流通畅通,防止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的积聚,如可安装通风设备。
3.控制噪声污染,在噪声源头进行隔音处理,减少噪声对职工的影响。
4.配备舒适的工作座椅和工作台,保证职工在工作时的舒适度。
二、个体防护:1.清洁劳保用品,不与他人混用。
2.根据工作环境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个体防护设备,如呼吸面罩、防尘口罩、防护手套等。
3.合理使用个体防护设备,如穿戴防护手套时,确保手套和手部没有空隙。
4.进行个体防护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其正常使用效能。
5.培训职工正确使用个体防护设备,提高他们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
三、作业操作规范:1.减少化学品的接触,合理使用化学品,避免化学品对职工的危害。
2.对于需要进行高温、高压作业的工序,进行专门培训,并定期检查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3.规范化作业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意外事故和职业病。
4.采取合适的工作姿势和方法,减少对身体的过度负荷。
四、健康监测和体检:1.对职工进行入职前和定期的职业病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和异常情况。
2.建立职业病的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健康状况。
3.对职业病高发岗位的职工进行定期体检,加强对他们的健康管理和监护。
4.组织职业病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五、安全生产教育:1.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传达和宣传职业病的危害性和预防方法。
2.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提高职工对职业病防护的技能。
3.组织职业病防治教育宣传活动,提高职工对职业病的预防意识。
六、职业病应急处理:1.建立职业病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职业病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
2.组织职业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效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
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
“开胸验肺” 事件带来的思考
01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任何行业都应有统一设定 的标准(比如2007年重大 疾病保险的定义规范)
02
三权分立
这个标准该由谁来制定, 谁来执行,谁来监督?权 力是否存在重叠或集中?
03
与时俱进
随着时代的变化,既定标 准是否有已经不符合实际 的情况,是否需要更新?
病有关待遇,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
查;对不能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来自人,应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处理。
33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的预防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设立除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设立
条件外,其工作场所还应当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有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 (三)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 (四)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降到17%以下,机体会出现缺氧,引起头晕、恶心,严重者会死亡。
化学窒息:化学品能与血红蛋白结合造成机体缺氧。O2+hb hnO2 CO+
hb hbCO CO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要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300倍以上
,CO含量达0.1%时就会造成严重缺氧。氰化氢、硫化氢等毒物都会引起化
学窒息。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职业病的危害 2、过敏 皮肤接触环氧树脂等化学品会产生过敏性皮炎(皮疹或水泡)。呼吸系 统接触甲苯、福尔马林等化学品会引起职业性哮喘(咳嗽、呼吸困难)。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职业病的危害 3、窒息(缺氧) 单纯窒息:环境中的氧气被惰性气体(N2、CO2等)所冲淡,当氧的浓度
现异常的,诊断机构可以不予受理。
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
开胸验肺事件
张海超,河南省新密市工人,2004年到郑州振东耐磨有限 公司上班,先后从事过杂工、破碎、开压力机等有害工作,接触 到大量粉尘,2007年经医院胸片检查,被诊断为尘肺。 但是,医院的诊断都不算数,张海超想要维权,必须拿到 职业病鉴定机构------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的诊断结论,并需要 所在企业提供相关材料,而企业恰恰是张海超的维权对象。 经多次上访,郑州职业病防治所同意为其诊断,但诊断结果 却是肺结核。走投无路的张海超做出一个悲壮的决定:到郑大一 附院,要求开胸验肺。病理结果清楚的证明,他得的是尘肺。开 胸前,医生曾劝阻他说:根据胸片,肉眼就能看出来是尘肺。
C
目 录
ONTENTS
01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02
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03
职业病的识别与鉴定
04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3
01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定义 危害 分类 现状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说起职业病,你会想到什么?
5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职业病的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 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汇报人: 江苏分公司 2018年7月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让学员对职业病有一个较为全 面的认识,知晓其概念、分类、危害、职业危害 因素的来源,了解如何识别和鉴定,进而掌握到 一些预防和控制的基本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降
低职业病的危害。
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思路如下:通过介绍职业病的 基本概念和危害进行课程导入,运用案例、提 问等授课方法增加了课程的生动性,通过相关 法律文件、视频等资料的运用,使学员了解我 国职业病的现状及相关政策,最终从识别、预 防、控制等三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
职业病的预防 二级预防: (中医治欲病) 即早期发现职业危害特点和职业病症。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工作场所实 行健康监护,早期发现、早期鉴别、早期诊断;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 经常进行检查、检测,使工作场所的危害因素符合国家标准。
32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的预防 三级预防: (下医治已病) 即对已经患职业病的员工,应尽快做出 正确诊断。对确诊者,要保障病人享受职业
25
职业病的诊断与识别
职业病的诊断
申请职业病诊断时应当提供 (一)职业史、既往史; (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复印件; (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四)工作场所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资料;
(五)诊断机构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关材料。用人单位和有关机构应当按照诊 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必要的资料。没有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健康检查没有发
8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职业病的危害 按照职业危害因素作用的性质,对人体的危害可分为:刺激性、腐蚀 性、窒息性、麻醉性、溶血性、致敏性、致癌性、致突变性、致畸性等。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职业病的定义 1、刺激性 对皮肤的刺激:许多化学品能引起皮肤干燥、粗糙、疼痛,这种情况被称 为皮炎。 对眼睛的刺激:眼睛接触化学品会产生流泪、酸痛等感觉。伤害程度取决 于毒性的大小和采取急救措施的快慢。 对呼吸道的刺激:呼吸系统接触化学品后会引起气管炎、肺炎、肺水肿。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的预防 职业病的防治工作应遵守职业卫生(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原则, 开展综合治理。 一级预防: (上医治未病) 从根本上使劳动者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指对新建项目职业危害的 控制;对现在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要进行改善,减少危害和污染,达到国家 职业卫生标准。 31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0.09 mg/m3-0.3mg/m3:轻度污染。易感冒,免疫力下降,晨起喉干、喉痛等。
0.4 mg/m3-0.8 mg/m3:重度污染。咳嗽,呼吸道不适,室内花草容易死亡等。
(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六)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的控制 职业卫生标准:常见毒物在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
毒物分类 一氧化碳 甲 汽 醛 油 容许度 30 3 300 2 2 氯 毒物分类 氨 气 容许度 30 1 10 6 毒物分类 苯 甲 醇 铅 煤 尘 容许度 40 50 0.05 10
我国职业病的发展现状 1、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患病数量大;
2、职业病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严重;
3、职业病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4、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特点,危害往往被忽视;
5、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11年12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 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 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病防治法》作出修改。自2017年11月5日起施行。
28
04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方针原则 分级预防 职业病控制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防治法》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 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基 本管理原则是“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对 职业病的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 理,职业病的诊断管理,对职业病病人的治 疗与保障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30
04
疾病确定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所列的职业病。
7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职业病的分类
1、职业性尘肺病(13种)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6种)
2、职业性皮肤病(9种)
3、职业性眼病(3种)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4种) 5、职业性化学中毒(60种) 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7种) 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8、职业性传染病(5种) 9、职业性肿瘤(11种) 10、其他职业病(3种)
(五)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六)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关于保护 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的预防 用人单位应当采取下列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
(一)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
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二)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职业病的危害
9、尘肺(矽肺) 尘肺是微小尘粒沉积在肺组织中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性病变。潜伏期一 般为5~15年。石棉、石英粉、滑石粉、煤粉、水泥粉等都能引起尘肺病。 毒物的危害主要是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 以及皮肤、眼等部位的危害。
职业病的基本概念及现状
02
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生产过程
劳动过程 生产环境
职业病的来源---有害因素
职业病的有害因素 职业有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这些职业危害给从业人 员带来各种职业病,许多职业病严重损害从业人员的健康及劳动能力,其治
疗和康复费用昂贵,给从业人员、用人单位和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既包括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又 包括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等。
职业病的危害 4、昏迷和麻醉 乙醇、乙醚、烃类会导致中枢神经抑制,出现昏迷和麻醉现象,严重者 会死亡。 5、全身中毒
有些化学品会引起一个或多个系统中毒并扩展到全身。
6、致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