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2018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完整word版)2018版思修教案——第三章
![(完整word版)2018版思修教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f9dc398d31b765ce040814c7.png)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深入认识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理解爱国主义这一民族优良传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大学生自觉担当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中国精神的青春风采。
教学重点:1、什么是中国精神。
2、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3、时代精神及其主要体现。
教学难点:1、新时代的爱国主义2、大学生如何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课时:4课时课程导入——理性爱国钓鱼岛事件回顾: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屿的主岛,位于台湾东北外海,战略位置重要,资源丰富。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钓鱼岛被日本从清政府手中抢了去,1945年日本战败后,钓鱼岛由美国监管,1972年美国又将钓鱼岛移交给日本。
此后,钓鱼岛风波就一浪高过一浪,成为中美日及台湾所关注的焦点。
爱国——该如何表达?日本政府及某些右翼分子对待钓鱼岛的态度,激起了中国人的强烈愤慨,很多年轻人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不满.14年8月19日上午,北京、济南、青岛、广州、深圳、太原、杭州等中国10多个城市均有规模不一的群众聚集、游行,高喊抵制日货的口号,抗议日本右翼分子当天非法登上中国的钓鱼岛.爱国——该如何表达?西安9·15“打砸抢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和主张,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思想、情感、意志为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人生价值规范和法律规范;是在人类进程中形成、发展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团结、凝聚国家、民族,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古圣先贤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
思修2018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
![思修2018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404826076bd97f192279e95b.png)
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 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1)团结统一 (2)爱好和平
(3)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继承民族精神的一切成 果,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 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 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 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 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 法律规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案例:
延安精神(1935年到1948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 创新 ,实事求是 。
西柏坡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 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 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实质和核心是: 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第一节
弘 扬 中 国 精 神
中国精神的是兴国强国之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的统一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道德理想,也称人格理想,指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 的目标。道德与信念密切相关,它是靠内在的信念和社会舆 论来维系的,人的良心就是一种道德信念的形式。一个人认 为自己应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形象, 学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这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理想追 求。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的魅力,成为一 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既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又是生活幸福的根本。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笔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67217e3c8d376eeaeaa3163.png)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3.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爱国主义使人们对于自己的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恰好地统一在一起。
爱国主义的内涵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祖国的灿烂文化和爱自己的国家。
爱自己的国家,就要将自己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与报国之行统一。
3.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反对分裂,团结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主流。
千百年来民间对忠诚爱国者尊重。
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
爱国主义的另一个主题,就是改造山河,创建中华文明。
3.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和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集中体现在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民族性,时代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中国精神既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这些都是中国精神所蕴含的价值追求第二节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
3.4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爱国主义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我们更要提倡爱国主义。
3.4.1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坚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弘扬以民族精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精神,献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促进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
思修2018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思修2018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70fc1e704028915f814dc27c.png)
果,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6
历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都站在维护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的高度,坚持“和为贵”。 宽厚仁爱的原则,主张用心易、和平方式处理复杂的民族 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友好 相待。
28
29
“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 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表现了各民族之间以 和为贵、携手共进。
“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 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 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
46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 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 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47
一个个英雄群体用智慧、汗水
甚至生命谱写的“女排精神”、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始终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做“一个高 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 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加 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育 和弘扬民族精神,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大力 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境界。
? 时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 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 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 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25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2018版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爱国主义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PPT
![2018版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爱国主义 第三章 弘扬中国精神 PPT](https://img.taocdn.com/s3/m/0fd42c730b4c2e3f56276314.png)
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 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
11
想一想
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 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大学生如何为国家富强、民 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呢?
12
第二节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3
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
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 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5
2、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视频:中国女排夺冠,彰显中国精神。
6
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祖 国极其忠诚和热爱的深厚情感。中华民族从来就有爱国主义 的光荣传统。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华儿女的 爱国奋斗史。
目录
2、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3、做忠诚爱国者
13
一、爱国主义到底是个啥?
某大学新生的第一次升旗仪式开始前,发生了如下对话:
雯雯:“琳琳,你看过《战狼2》吗?每当我看到升国旗我就想起电影最后一 幕,吴京用自己的手臂高高举起国旗,那一幕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琳琳:可不是嘛,我被感动的哭红了眼睛,中国太帅了......
16
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 统一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 文化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的思修论文弘扬中国精神思修论文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的思修论文弘扬中国精神思修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c308e4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7.png)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大对志愿服务和公益事 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提高志愿服务的社会 认可度和影响力,引导更多人参与到弘扬中
国精神的实践中来。
05
弘扬中国精神的挑战与对策
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击
保持文化独立性
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坚定文化自 信,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和完 整性,避免盲目追求西方价值观 。
弘扬中国精神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1 2 3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中国精神强调和谐、仁爱等价值观念,弘扬中国 精神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
中国精神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弘扬中国精神 能够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推动社会道德水平的提 高。
推动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弘扬中国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 新,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弘扬中国精 神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通过广泛宣传、教 育引导、实践养成等方式,让人们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注重制度建设,将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和社会治理中, 形成有利于弘扬中国精神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宝贵财富 ,弘扬中国精神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 化的引领作用。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 传统文化,让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 史和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 自豪感。
VS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需要注 重创新发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相结合,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时代 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 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校园文化是弘扬中国精神的重要阵地,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树立 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点总结(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61962ba18bd63186bcebbcb2.png)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8版)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第一节: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表现: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首先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2、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也表现在古人对理解的不懈追求上。
3、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亦表现在对道德修养与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4、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还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5、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重精神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1、内含: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民族精神的内容: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的集体意识。
时代精神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的进步潮流,是社会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
(三)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切民族精神都曾经是一定历史阶段中带动潮流、引领风尚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精神。
同时,一切时代精神都将伴随历史的变迁逐步融入民族精神的长河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
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
18思修第三章弘扬民族精神与爱 国
![18思修第三章弘扬民族精神与爱 国](https://img.taocdn.com/s3/m/6283d9b7dd88d0d233d46a89.png)
• (二)、现代的统治权民授的观念,又称“契约论”。 • 到16~18世纪,许多西方思想家都用契约论说明国家的起源和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英国的T.霍布斯、J.洛克,法国 的J.-J.卢梭都是契约论的代表。 • 17世纪,约翰洛克《政府论》,成为现在西方国家的理论基础。 • 自然人本无政府,自然资源可以随便获取,但是因为加入了自 己的劳动,就成为私有财产。个人让渡出司法权。管理者(即 后来的政府)最主要的职责是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 • 统治权力不能继承,一个君主死了,就应由民众重选。被推举 出来实行管理的人没有时间从事生产,所以人们公摊一些钱物 给他们以作补偿,这就形成纳税制度。
• 爱国:外争主权,内求善治。 • 一个国家要获得国民的认同感,不能通过不断地制造外部的敌 人,而是要有充足的自我。 • 这个自我,一方面,国民共享由共同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历史 文化记忆和价值观,同时又容许不同的民族和族群有文化上的 自主性;另一方面,有以宪法为核心的国家制度(state),这 个制度既符合世界的主流文明,又具有中国的特色。对外国家 有主权,对内人民有权利。
• 第二,好的社会能够保证百姓有各种自由。只要不妨碍别人同 样的自由,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每个人 的自由仅止步于别人同样的自由。别人能做的事我也能做;我 不能做的事别人也不能做。没有特权者,他们能做的事我却不 能做。他们的自由比我的自由更重要。
• 第三,好的社会能够保障百姓的基本温饱,不会生产倒退,搞 得民不聊生,吃不饱,穿不暖。或者横征暴敛,不顾百姓的死 活,奉养一批特权者享受无度,高高在上。
I
• 国家起源理论。 • 最有代表性的有神权论、暴力论和契约论。 • (一)、神权论认为,国家是根据神的意志建立的,国家的权 力来源于神(天、上帝)。 • 托马斯· 阿奎那:教皇是基督的代理人,国家必须服从教会,国 王必须服从教皇。 • 神权论从16世纪开始衰落,但至今在一些国家仍有影响。 • 中国古代社会,普遍信奉“天道”,说国家的权力来自“天命”,把 帝王称为天子。形成了“打江山,坐江山”的观念。政权是靠武 力打下来,但假托神授,以取得合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三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bf765192a5e9856a561260fb.png)
2018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要点及习题(四)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二、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实现()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全面小康社会B.社会主义现代化C.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共产主义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创业精神B.艰苦奋斗精神C.中国精神D.改革精神3. 鲁迅曾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展起来,中国才真有进步。
”其中“民魂”在今天就是指()A.中国力量B.中国文化C.中国制度D.中国精神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创造出光辉灿烂、享誉世界的中华文明,也形成了一个贯穿于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优秀传统,即()。
A.实用主义B.崇尚精神C.理想主义D.义利结合5.()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A.民族心理B.民族精神C.民族情感D.民族个性6.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不竭源泉。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所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英雄主义B.人道主义C.社会主义D.爱国主义7.()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A.民族精神B.时代精神C.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D.改革创新精神8.()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A.民族心理B.文化传统C.民族情感D.民族个性9.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A.对骨肉同胞的热爱B.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C.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D.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10.国家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是()。
A.国家的经济实力B.国家的政治制度C.祖国的灿烂文化D.祖国的大好河山1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爱国主义传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1)团结统一 (2)爱好和平
(3)勤劳勇敢 (4)自强不息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继承民族精神的一切成
22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案例1】文天祥宁死不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案例2】朱自清(1898-1948)的民族气节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朱自清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毛泽 东
23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一节
1
弘
扬
中国精神的是兴国强国之魂
中
国
爱国主义及其时代要求
精
神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2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 神的统一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3
一、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5
6
7
8
9
道德理想,也称人格理想,指人们在做人方面所向往和追求 的目标。道德与信念密切相关,它是靠内在的信念和社会舆 论来维系的,人的良心就是一种道德信念的形式。一个人认 为自己应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品质,形成什么样的人格形象, 学习什么样的理想人格,这是人们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理想追 求。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的魅力,成为一 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既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又是生活幸福的根本。
果,立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26
历代杰出政治家、思想家、爱国人士都站在维护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的高度,坚持“和为贵”。 宽厚仁爱的原则,主张用心易、和平方式处理复杂的民族 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能够和睦相处、友好 相待。
28
29
“礼仪之邦”、“协和万邦”、“德莫大于和”等观念, 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之中。表现了各民族之间以 和为贵、携手共进。
典型、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和
英雄群体,是当今中国时代精
神的生动写照。他们或承载人
民至上、以人为本、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的价值追求,或体现
廉洁奉公、爱岗敬业、淡泊名
46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诸多“精神”及政 治语汇中的一个,象征了在欠缺良好环境下,从事科学 技术开发研究的精神,也是科教兴国政策的开端。 47
一个个英雄群体用智慧、汗水
甚至生命谱写的“女排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
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等,更是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
神脊梁。这些感动中国的先进
24
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 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 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 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 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 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 的核心和灵魂。
2、要以实践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要以创新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0
• 长征精神 • 延安精神 • 西柏坡精神 • 雷锋精神 • 铁人精神 • 两弹一星精神 • 载人航天精神 • 98抗洪精神 • 抗震救灾精神
42
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 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 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 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 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亲仁善邻”、“讲信修睦”,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处 理与其他民族关系上的宽广胸襟。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要以宽阔的眼光看待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 要弘扬古代民族精神,更要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发扬光大的民族精 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
43
延安精神(1935年到1948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 创新 ,实事求是 。
44
西柏坡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严守纪律, 团结一致;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依靠群众,为 民创业;艰苦奋斗,不断革命。实质和核心是: 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具体而言:
●无论是爱国主义,还是改革开放,都只是民族精神和时代 精神的“核心”,而非“全体”
●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精神,使中国精神具有深 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分量
●一百七十多年民族发展历程凝成中国近现代精神,使中国 精神具有明确的民族指向和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创造中国现当代精神,使中国精神迸发 出巨大力量和绚丽光芒
45
铁人精神
“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气” 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石 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 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 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的艰苦奋斗精神;“要为油田负责一 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 检查”,对工作精益求精,为革命 “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 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 苦干的“老黄牛”精神,等等。
10
11
12
13141516源自171819
20
21
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就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本宗旨,始终强调“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做“一个高 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 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加 强公民道德建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育 和弘扬民族精神,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大力 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追求和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