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解题不规范性现象与思考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
初中数学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学科,但是也是学生普遍比较困难的科目。
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让他们感到不知所措。
以下是初中数学解题中常见的错
误成因及矫正策略。
一、思维定势
一些学生在解题时,容易出现固定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不愿意接受新的思路和方法,
容易出现“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
这种错误成因可以采用以下矫正策略:
1.多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不断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
2.多做一些新领域的题目,尝试使用不同的思路探究新的方法。
二、理解与记忆混淆
许多学生没有理解问题的实质,只停留在题目的表面,或是把问题记住,同时还没有
真正理解问题的意义和思想。
这种错误成因可以采用以下矫正策略:
1.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明确解题思路。
2.多思考问题的实质,探究问题的解决方式。
三、漏算和误算
漏算和误算是指一些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疏忽和计算错误,这种错误往往导致解
题的错误。
这种错误成因可以采用以下矫正策略:
1.重视计算过程,认真理解算法。
2.规范计算,避免疏忽和计算错误。
四、知识点掌握不牢
初中数学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的科目,哪怕是最基本的知识点,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
种错误成因可以采用以下矫正策略:
1.针对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加强练习。
2.多复习巩固基础知识,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
总之,初中数学解题中,错误成因是多种多样的,需要针对不同成因采取不同的矫正
策略。
只有认真的分析和解决错误问题,才能够更好、更快的提高数学水平。
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成因及对策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具有逻辑性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学习是他们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数学知识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会遇到各种解题错误的情况。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解题错误呢?又该如何矫正这些错误呢?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及矫正策略进行探讨。
一、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1. 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态度不端正是导致初中生解题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学生对数学学习不够重视,认为数学难以理解,因此学起来干劲不足,态度消极。
在解题时,就会因为不够细心、不够认真而出现错误。
2. 缺乏基础知识数学是一门渐进性极强的学科,较难的数学问题往往基于较为简单的数学知识。
如果学生在基础知识上出现了疏漏,那么就很容易在解题时出现错误。
3. 不善于思考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尤其是解题过程更需要学生自己去思考。
一些学生由于不善于思考,只会按照老师教的方法机械地解题,这样就容易出现错误。
4. 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方法不当也是初中生解题错误的原因之一。
有些学生在解题时采取了不合理的方法,或者没有掌握好解题的基本步骤,导致解题错误。
5. 粗心大意粗心大意是初中生解题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
在解题时,一些学生可能由于粗心大意而出现了计算错误,比如漏了数字、计算错误等。
6. 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实际操作的学科,有些数学概念是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的。
一些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在解题时出现了错误。
1. 立足基础要想矫正初中生的数学解题错误,首先要从基础入手。
学校和家长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习,巩固基础知识。
2. 培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数学解题错误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校和家长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科普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改变他们对数学的抵触情绪。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但很多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会出现一些解题错误。
那些解题错误是怎么造成的呢?有哪些矫正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们纠正这些错误呢?一、错误成因:1. 没有掌握基本概念和定理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定理至关重要。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基本概念和定理,就很难理解复杂的数学题目。
此时,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试图解答题目,从而导致错误。
2. 理解不清题意题目中的信息通常都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没有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就很难准确地解决问题。
或者开局还可以,但在数学推导和计算过程中,原因不明的求解方法通常会引发大量的错误。
3. 多项式运算错误多项式是初中数学考试的重点,但很多学生在做多项式运算的时候容易出现错误。
这是因为多项式运算需要一定的技巧,并需要良好的计算习惯。
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严谨的计算方法,很容易造成错误。
4. 计算错误在初中数学中,很多题目都需要进行计算。
但是,学生在计算时经常会出现小错误,例如加减乘除运算错误,符号不规范等。
这些小错误常常导致答案错误。
二、矫正策略:在做题前,一定要认真理解题目的意思。
可以反复看题,确定题目所给出的条件和要求,通读一遍就会明白题目的整体方向,就能根据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点选择题解方向。
学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并掌握它们的应用方法。
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定理,做题时很难有正确解答。
3. 计算习惯良好计算习惯是做数学题的基础。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应该注意准确性,符号规范,用笔工整等问题。
通过多做题来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可以减少出现小错误的概率。
4. 做题时需要有耐心做题有时需要耐心。
如果有错误,学生不要着急,应该找到错误的原因,反思和修正。
多练习,对自己的之前的错误心态要放平和,看到相同的题目少走弯路。
5. 寻求帮助学生如果在做题时发现难以解决某个问题,不要心存顽固,应该向老师或同学寻求帮助。
初中生常见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5页精选文档
初中生常见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分析与解决策略从学生角度来讲,学生的智力水平不尽相同,他们所采取的数学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错误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
关注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的解题错误,并进行分析纠正,能够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初中生常见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分析1.数学概念模糊,本质理解不透概念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做题的重要依据。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所出现的由于对相关知识点概念、原理混淆不清或不能正确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而产生的一些错误就是概念性错误。
例如,在学习了二次根式后,有学生在作业中出现:“64的平方根是8”或“ =±8”这样的典型错误。
这种错误就属于概念性错误。
2.公式理解不清,法则产生混淆初中代数概念多、公式多且易混、易错,学生在运算中所暴露的问题大多属于此类错误。
例如(-2)4= -8 ,-22= 4。
这类错误将乘方的运算法则与数的运算法则相混淆了。
3.题意理解不清,忽视隐藏条件审题是解题的关键,许多学生在审题时囫囵吞枣,只求大概,要么答非所问,要么忽视隐藏条件,对题目含义没有进行分析、研究,没能正确地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导致错误的产生。
例如,已知(a+2)x|a-1|+2=0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出现a=±2的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考虑到未知数系数不能等于0,忽视了这一隐藏条件。
4.解题思维定式,导致以偏概全有的学生解题时没有经过严格的思考,只能写出多种答案中的一种或几种。
例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3 和4 ,则该三角形的第三边长为。
有的学生把3 和4 当成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忽视了4也可以作为斜边,故只得出一个答案。
5.不经思考运算,凭空主观臆测有的学生在解题时,不经过严密的运算与思考,只通过观看题目或图形,就轻易地下结论。
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2010.5.4经常听到学生家长这样唠叨:我的小孩小学时候数学学得怎么怎么好,可是自从到了初中之后,数学就差了很多,动不动就不及格的。
那么家长所感到的疑惑的问题原因何在,又应该怎样处理呢?本人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及与有经验的老师讨论得出:一、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知识掌握不准确、不牢固,进而导致将知识运用于解题过程中时常出错。
而造成这些问题出现主要来源于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小学数学的干扰在初中一开始,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解题结果常常是一个确定的数。
受此影响,学生在解答下述问题时出现混乱与错误。
原题是这样的:礼堂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1排多1个座位,第2排有几个座位?第3排呢?设m为第n排的座位数,那么m是多少?求a=20,n=19时,m的值。
学生在解答上述问题时,受结果是确定的数的影响,把用n表示m与求m的值混为一谈,暴露出其思考过程受到上述干扰的痕迹。
又如,小学数学中形成的一些结论都只是在没有学负数的情况下成立的。
在小学,学生对数之和不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即a+b≥a是坚信不疑的,但是,学了负数后,a+b<a也是可能的。
也就是说,习惯于在非负数范围内讨论问题,容易忽视字母取负数的情况,导致解题错误。
另外,“+”、“-”号长期作为加、减号使用,学生对于3-5+4-6,习惯上看作3减5加4减6,而初中更需要把上式看成正3负5正4负6之和。
对习惯看法的印象越牢固,新的看法就越难牢固树立。
总之,初中开始阶段,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其新学知识的影响。
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字母表示数)、范围(正数、0、负数)、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 与旧有知识(具体数字、非负数、加减运算、算术方法)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扰,减少初始阶段的错误。
(二)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是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
很多初中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会出现各种解题错误,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那么,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成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矫正这些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成因以及矫正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知识点理解不到位。
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一些基础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不清楚概念和定理的含义,导致在解题时无法正确运用相关知识。
2. 考虑问题不全面。
有些学生解题时只着眼于一部分条件,没有将所有条件都考虑进去,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3. 计算粗心。
在解题过程中,有些学生由于粗心大意,经常会出现计算错误,使得答案出现偏差。
4. 缺乏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有些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从而在解题时经常会出现思维混乱,得出错误的结论。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一些主要成因。
那么,该如何矫正这些错误呢?接下来我们将针对这些成因给出一些矫正策略。
2. 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解题时,学生要养成考虑问题全面的习惯,不仅要考虑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还要考虑未知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避免忽略某些重要条件而导致错误结论的出现。
3. 注重细节,认真计算。
在解题时,学生要保持专注,认真地进行计算,避免粗心大意导致错误的发生。
也要养成检查答案的习惯,避免因为计算错误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4.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要通过练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使之更加清晰和敏捷,从而能够在解题时正确地运用逻辑推理,避免因为思维混乱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的一些分析。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数学时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找到适合自己的矫正策略,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那么,这种不规
范的解题行为到底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以及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的兴趣
和热情。
由于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们往往对它缺乏兴趣,从而导致他们在解题时
缺乏积极性,不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来解题。
此外,学生们在解题时也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他们缺乏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导
致他们在解题时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从而导致他们的解题不规范。
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家长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学校应该加
强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从而提高他们解题的能力。
其次,家
长应该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从
而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原因有很多,学校和家长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个
问题,让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思路来解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及应对策略word资料4页
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出现解题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有的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有的学生计算能力偏弱,有的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等,这都可能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犯错。
因此,数学教师应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原因和类型,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一、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首先,很多数学题目的解答需要初中生具备较强的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尤其是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更是需要学生学会归纳和整合数学知识。
其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因为粗心而导致解题错误。
如在审题和解题过程中,由于审题不仔细而产生解题错误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类错误的产生,并不是因为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而是学生审题不慎造成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端正数学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数学解题习惯。
最后,由于很多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影响了数学解题的正确率。
如有的学生容易受数学解题思维定势的影响;有的学生心理素质偏弱,在面对较为复杂的题目时,容易产生放弃解题的想法;有的学生因为解题速度过慢,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得出正确答案。
二、减少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应对策略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但学生犯错后,教师应充当什么角色、采取什么教学对策至关重要。
在发现学生解题错误时,有的教师习惯于批评学生,没有心平气和地给学生分析解题错误的原因。
这样,不仅打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信心,还不利于学生减少解题错误的几率。
例1.(-3×2)3的计算结果是()。
A. -3×5B. -27×6C. -3×6D. -27×5解答这道例题,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规则,还需要学生认真、仔细地解题。
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没有掌握正确的计算法则;第二,在解题过程中粗心大意。
因此,面对解题错误的学生,教师不要发火动怒,而应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
初中生数学解题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探析
初中生数学解题存在的问题及具体对策探析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初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组分,对学生们的学习以及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初中生的数学解题就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由于解题不规范而造成失分的现象。
解题是数学学习过程的关键内容,对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对初中生在数学解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希望对初中生在数学解题方面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数学学科;解题;问题与对策一、初中生在数学解题中存在的问题解题作为初中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引起教师以及学生足够的重视。
目前,初中生在数学解题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一方面,不注重审题。
审题是做题环节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只有审清题目,弄清题意,才能保证做题的有效性。
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在拿到一道题目的时候,都是粗略看题,没有仔细审题的意识,最后造成答题不准确。
主要体现在,第一,走马观花,看到题目的表层含义就开始做题,对题目中的隐含条件缺乏探究和挖掘;第二,缺少对题目已知条件和解题目标之间联系的研究,造成答题不当,直接混淆解题的思路和过程;第三,没有思考的符号语言以及缺乏对图形语言的转换,很多时候学生都是直接根据自己的感觉和做题经验直接上手,缺少对题目的研究和思考。
所以,数学答题不规范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做题效率和解题的正确性。
时间一长,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另一方面,没有养成题后审查的习惯。
做完题目后不检查,这是大多数学生的通病。
题目做完了就直接交卷,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造成答题步骤的缺失,或者计算错误。
不利于学生数学分类和归纳思维的形成。
学生常常由于没有进行分类讨论,导致答案不准确、又或者在分类后没有检验、缺少总结性的话等,尤其在针对一些几何图形解析和综合性的应用题中,学生总是丢三落四。
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word精品文档5页
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原因及应对策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受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
列宁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错误和正确一样有两面性。
错误有使人倒霉的一面,同时也有使人取得教训的一面。
因此,对错误进行剖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做一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我认为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有四方面。
一、小学数学的干扰在初中一开始,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使其产生解题错误。
初一就出现了代数,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比较陌生,甚至于不会理解,常常出错。
二、概念理解不透彻数学概念是运算、推理、证明的依据,只有正确理解概念,才能应用数学概念解题。
概念理解不准确往往是解题错误的直接原因。
正确理解概念,应从概念的内涵及外延认识、理解。
三、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在探究数学知识和规律时,通常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推理,这种推理有的是积极的,但也有的是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样就造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
四、公式、定理理解不透以致错用学生对于公式、定理往往是形象地背诵,不能从本质上理解记忆,从而在运算、证明时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
平时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公式的探索过程,重视对算理的理解,认识公式的结构、特征,对同类公式进行比较。
以上是我归纳的主要错误原因,错误原因当然不止这些。
解题错误的原因也不完全在于教师的教学失误,诚然,它也必与我们教师的教学是分不开的。
因此,在教学上必须重视解题错误,找出错误向正确转化的条件,采取科学的方法,以错攻错,以错施教,以反显正。
要让学生养成收集错题的习惯,研究错题的习惯。
我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减少解题错误的对策。
一、备课要有预见性课前,教师应预测到学生学习本节内容时可能产生的错误,课内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
备课时,要揣摸学生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过程,预先明了学生容易出错之处,防患于未然。
对初中数学解答题解题规范的思考-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对初中数学解答题解题规范的思考解题规范就是指在解答初中数学解答题时,要按一定的格式进行,做到表达清楚,层次分明,结论明确,论证充分。
在数学的解题过程中,解题过程不仅要求做到目的明确,同时还要说服有力,论证规范。
具体地说,规范就是对每一种类型的问题解答的格式,都要做到严密、严谨,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从解题的严密性和完备性角度来说,一个清晰的初中数学的解题过程,就是一个学生思路清晰的明证。
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一些解答题的解题规范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一、初中数学解答题解题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一个合理的解题书写过程,应有理有据、环环相扣,即符合逻辑。
但是学生解题除字迹潦草和书写不整洁外,主要还存在忽视审题、解答书写不严密和题后无审查等问题。
1.做题时忽视审题不少学生走马观花地粗心读题,甚至做题时经常不读题,就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老师讲过的去做题,相当然地去做题。
具体表现为,一是只会找出明确告诉的已知条件和目标,不思考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更不会揭示隐含条件。
二是不去分析从条件到目标缺少什么,只能从条件顺推,不能思考从目标去分析,更缺少比比画画和写写算算的关联草图,找不出它们的内在联系。
三是没有考虑条件、目标之间的联系与哪个数学原理相匹配,造成解题过程混淆。
我们可以看下面一道题的解题过程:已知a、b、c为△ABC的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a2c2-b2c2=a4-b4∴c2=(a4-b4)/(a2-b2)∴c2=a2+b2∴△ABC是xx上述题目出现错误的原因为没有考虑a2-b2=0,就在等式的两边同除以了这个式子,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审题。
2.解答书写不严密数学解题讲究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而学生解答过程中往往存在阐述不清的问题。
常见的有:随便用数学符号;推理中跳跃性过大,每步之间跨度掌握不够;解题呈现混乱,代数化简求值不按要求进行,直接代入,缺乏条理性;解答题不写“解”;立体几何对作、证、算三个环节处理不妥当,讲起来头头是道,就是不会规范书写解题过程,甚至因果颠倒。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
初中数学解题错误成因与矫正策略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严密推理的学科,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时,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导致成绩不理想。
那么,这些错误都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才能矫正这些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成因,并提出一些矫正策略。
一、成因分析1. 粗心大意很多同学在解题时会因为粗心大意而犯错。
在计算过程中漏掉了一步,或者没有将题目中的条件全部考虑进去,导致答案错误。
这种错误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同学们在解题时急于求成,没有细心地审题和思考问题。
2. 混淆概念数学是一门概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概念需要同学们加以区分和理解。
但是很多同学在学习时容易出现混淆概念的情况,比如将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混淆、将图形的相似和全等搞混等等。
这些混淆概念的错误会导致整个问题的答案出现偏差。
3. 不善于归纳总结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积累和归纳总结的学科,但很多同学在学习时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了解题时不善于归纳总结的情况。
有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虽然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是在解题时并没有将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导致了解题时束手束脚。
4. 缺乏实际应用很多数学知识是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和理解的,但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很多同学并没有意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导致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同学们感到力不从心。
以上四点是初中数学解题错误的主要成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矫正这些错误呢?二、矫正策略1. 注重细节要想避免粗心大意所导致的错误,同学们在解题时应该注重细节,仔细审题,认真思考问题,不急于求成。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每一步的细节,确保没有任何遗漏。
对于混淆概念的错误,同学们应该通过加强概念训练来矫正。
对于平行线和垂直线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大量练习加强对图形相似和全等的理解,形成概念的清晰。
对于不善于归纳总结的同学们来说,应该多进行归纳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编写笔记、总结知识点、做总结性的习题来加强对知识的总结和理解。
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成因及对策
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成因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然而,由于行文规范性出现欠缺,许多中学生在作业解题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成因有很多。
首先,许多中学生没有充分理解教材内容。
因此,他们在解答时容易犯错误,结果出现不规范的情况。
其次,现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也存在着某些问题。
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拖延、偷懒等,从而导致解题不规范。
此外,许多家长也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提供了一些不适当的帮助,孩子们容易依赖家长的帮助,甚至过分依赖家长,从而在学习中缺乏自主解决能力,也是解题不规范的一个原因。
要想有效解决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
首先,教师应当严格控制课堂,强调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以及深入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数学解题思维。
其次,学校应当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减少家长的过度干涉,从而提高孩子的自主解决能力,以便有效地解决问题。
此外,家长也应多多参与孩子学习,引导孩子在学习中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避免采用不当的解题方式,从而改善孩子的数学解题能力。
综上所述,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教师要严格控制课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
惯;学校应当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家长也应当多多参与孩子学习,促进学生通过科学的方法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自主解决能力,从而解决中学生数学解题不规范的问题,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初中数学错题分析及其对策
初中数学错题分析及其对策背景初中数学是学生研究数学的重要阶段,但往往也是他们犯错最多的阶段。
分析初中数学错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研究效果,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
错题分析初中数学错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知识点错误: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理解不透彻,导致在应用知识时出现错误。
2. 计算错误:学生在进行计算时出现失误,例如运算符号搞错、计算错误、漏算等。
3. 粗心大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马虎大意,没有仔细阅读题目或审题不准确。
4. 概念混淆:学生将不同概念混淆,在解题过程中应用错误的概念。
5. 解题方法错误:学生选择了错误的解题方法或者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推理。
对策建议针对初中数学错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研究效果:1. 加强基础知识研究:学生应夯实基础知识,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运用。
可以通过辅导班、练册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2. 多进行计算练:通过大量的计算练,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减少计算错误的发生。
可以利用教辅材料、网上资源等进行反复练。
3. 注意阅读题目: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应注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避免因马虎大意而出现错误。
4. 概念梳理:学生应对不同概念进行梳理,理清各个概念的定义和应用,并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 引导正确解题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并进行解题思路的指导和推理过程的监督。
结论对于初中数学错题,通过分析错题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学生应加强基础知识学习,多进行计算练习,注意阅读题目,梳理概念,并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指导。
这样,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可以更加科学、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成绩和能力。
新课标下对七年级数学解题的规范性的思考-2019年精选文档
新课标下对七年级数学解题的规范性的思考据统计,在中考数学卷中,因解题不规范而失分的所占比重不小。
而每次考试,在改卷时经常听老师讲学生这题、那题解题不规范被扣分,因解题不规范而失分是很可惜的。
而且解题不规范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因此应加强对学生的解题规范的培养。
七年级是初中的起始阶段,解题的规范性的养成尤其重要,对以后各阶段的影响也较大,规范解题应及早从七年级严格抓起。
要严格规范解题,就很有必要对学生解题不规范的形成的原因作深入探讨,以便作出相应的对策。
以下就是我通过探究发现的解题不规范的一些原因,以及相应的一些对策。
一、教材对解题规范性、示范性不到位我们这里使用的是北师大版的教材,有的章节没有给出例题,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部分)、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第七章《可能性》,下册的第二章《平行线与相交线》、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七章《生活中的轴对称》,要求学生自己探究。
几何章节尤为突出,如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的推理部分,既没有例题,没有体现说理的表达方式。
新教材对解题的规范性要求不高,没有做硬性的规定,教材的这种做法客观上是为了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而实际上却使学生容易误解了编者的意图,反而认为解题的规范性不是很重要。
这也使教师强调解题规范性没有了依据,对于新教师,就更容易让他们认为新教材不要求解题的规范性。
对策:备课组统一要求,在没有给出例题的章节,自己选择适合各班级实际水平难度的例题,给出规范的解题要求、格式。
对于几何问题,这方面特别突出,备课组的统一要求更为重要,不但要有例题,并且用说理的形式给出,从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就应该严格要求。
用因为……,所以……的推理格式要求,开始时肯定很难,要不厌其烦的讲,强调。
二、教师授课不大重视解题规范性有部分教师在平时不注重规范的解题,随意写,有时甚至不写。
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规范做题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日常教学中,常常听到很多学生抱怨,拿到一道题虽然知道解题思路是什么,但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自己所想的用数学的要求格式写完整。在批改作业和试卷时常常发现一种现象,只要解题结果正确,学生经常轻视甚至忽略解题中出现的这样或那样的不规范性问题,知识上的错误纠正往往比解题规范性的强调反馈得及时。从检测结果可以看到一种趋势,同一检测卷,学生由于解题不规范导致得分差距越来越大。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常见的解题不规范性现象与思考。
我想这也是很多数学老师忽略的一点,更不用说学生了。所谓“衔接性语言”包括: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语言,例如: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第二节例3解题过程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基本会忽略“用 表示桥拱,设 所在圆的圆心为 ,半径为 . 为 的中点,连结 ,交 于点 ,就有 垂直平分 .所以 就是拱高”这段描述性语言。
4、非常规题型盲目解决——创新意识培养不够,真正具有创新意识的题目学生拿到后要么套用常规方法,要么想当然用不规范甚至错误的思路解答出来。
例如:已知方程 的一个根为 ,那么 的值为多少?学生明知道用解方程的方法做不是目的,但大多数同学还是选择了它。
5、缺少衔接性语言,解题枯燥无味——实际生活数学化的能力和学科综合的能力不具备。
惠东县黄埠中学 邱际林
【摘要】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很多学生一看到题目就明白解题的思路,当自己写起来时就是漏洞百出,这通常是解题的过程中不够细心造成的。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的解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思维水平,从而少丢分。
【关键词】数学解题规范性思考 尝试
再如:在解题过程中的一些文字叙述语言“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依题意得”,“即”等等,显示了一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生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经常省略不写。
二、理性思考:
1、解题规范性与数学化能力的递进关系。
数学化能力是一个综合性能力,它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知识,阅读和分析能力。数学化能力强的学生解题规范性往往很强,他们思维活跃,能迅速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并且表达清晰简洁准确,元认知监控能力也比较强。反之,规范的解题也会促进学生数学化能力的加强。(1)在解题过程中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具体的解题方法,而且应该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包括数学化的思考方法。教师有意识地把数学化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体现出来,并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自觉地运用,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化解题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数学化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教学中的不断渗透,学生的数学化能力逐步得到提高。(2)在分析实际问题中教给学生思考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解答数学教材中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按照学会的解题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问题,又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结合正常教学内容,在部分环节上“切入”建模内容。在分析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思考方法,使学生逐渐地养成数学化的思想更要将所理解的数学问题内化到生活中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
浅谈初中生数学解题不规范性现象与思考
———————————————————————————————— 作者:
———————————————————————————————— 日期:
ﻩ
浅谈初中数学解题不规范现象与思考
单位:惠东县黄埠中学
作者:邱际林
时间:2017年4月10日
ﻬ浅谈初中数学解题不规范性现象与思考
一、解题不规范现象:
1、最后答案不是最简——化简的数学思想渗透不够。
例如:在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1章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解方程: 时,都习惯于如下:
解:去括号移项得: ……
合并同类项得: ……
解得: ……
以上解答过程中的②就不是最简,实际上很多学生觉得一点也不会影响结果,不应该“小题大做”,事实上它影响着我们解题的正确性和速度。
再如: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中: = , ,这样的结果就不单单是不是最简的问题,而是错误了。
2、详略不得当——抓不住问题的主要方面,不会恰当地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学生解题走极端现象很是严重。
例如:在解一,一步步,一步也不能缺,看上去觉得很流畅,很完整,但还是有很多同学,无论老师如何强调,他们总是跳跃很多关键步骤,导致步骤不完整被扣了分。
再如:二次函数这一章,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题目,一部分同学发扬了自己解题细致的“光荣传统”,把解方程的步骤写了一大串,而有的学生只有答案一个,其实只要写解得写出答案即可。
3、结构不完整——分类的数学思想渗透不力,检验的习惯没有养成。
在等腰三角形的学习过程中,有这样一道题: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三角形的周长分成9cm和15cm两部分,求其腰长和底边长。学生常常在分类讨论之后就结束解题,总结性的步骤经常被忽略。在一些应用题(分式方程)和综合题的解答步骤中也常常丢三落四,忘记检验或检验也只是形式,以至于答案取舍不当,丢掉不该丢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