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商银行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2010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b809d1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0f.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有关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些内容。
确保清廉政府、维护社会稳定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预防职务犯罪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职业道德的培养。
作为公务员,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远离贪欲和不正之事。
只有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筑牢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才能在工作中抵御诱惑、不受违法分子的胁迫。
其次,我们要加强法律意识和法治教育。
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纪律规定,熟悉职务犯罪的性质和危害,遵守工作程序和规范操作,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前提。
因此,我们要注重法律意识的培养,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大家的法律素养,明确自己在法律面前的责任和义务。
再次,我们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
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还要增强自我修养,提升综合素质。
通过学习、读书、交流等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思想境界、修养品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增强自己对法律、社会和公正的敏感性,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最后,我们要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和管理机制。
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健全的工作规范和流程,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行为。
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规范权力的行使,避免一人独揽大权。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管理,定期进行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部门和机构的廉洁运行。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
作为公务员,我们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保持清廉操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法律意识;要坚守职责,勤勉履职;要强化内部监督,提升管理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
银行员工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防止职务犯罪
![银行员工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防止职务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3768663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a.png)
银行员工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防止职务犯罪引言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作为一名银行员工,我们肩负着为客户服务和保障银行金融安全的重要职责,并且要秉承忠诚、勤奋、诚信和规范的职业道德。
但是,银行职务犯罪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银行的生命线和声誉。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警惕,从自身做起,做好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
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和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共鸣,更好地预防职务犯罪,保障银行和客户的利益。
一、了解职务犯罪的性质和危害职务犯罪是指职务人员在运用职务上的权力进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行为,严重扰乱了社会正常运行秩序和道德风尚。
对银行来说,职务犯罪不仅会导致财产损失,还会破坏公司形象和信誉,严重影响经营业绩和客户信心,最终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银行员工必须要认识到职务犯罪的危害性,自觉遵守相关法律、规章和制度,对职务犯罪保持零容忍态度。
二、加强自身职业道德建设作为一名银行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我们的核心素质之一。
只有做到诚实守信、勤勉尽责、专业公正、保密谨慎,才能够赢得客户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够更好地遵守银行内部的管理制度。
在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自律性和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避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个人利益,或者泄露客户的隐私信息等行为,坚守职业道德底线,这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标准。
三、强化制度约束和审查监管银行内部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执行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保障。
银行要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培训,确保员工清楚了解公司制度和政策,并且深刻认识到违反制度的严重后果。
另外,要强化对资金流动和业务流程的内部审计和监察,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点和漏洞,防止各种违规行为发生和蔓延。
此外,银行还要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和问责机制,允许员工向公司反映职务违规、内部腐败等问题,确保举报者的安全和隐私保护,加大对违规人员的纪律处分力度,形成有效的制度约束和监管机制。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2a54d1f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f.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预防职务犯罪”。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务犯罪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给社会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之努力。
首先,了解职务犯罪的危害是预防的第一步。
职务犯罪指的是在担任特定职务时,滥用职权、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行为。
这些犯罪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和组织的利益,还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破坏了公众对政府和组织的信任。
预防职务犯罪要从根本上减少这些危害。
其次,加强职务犯罪的监管与惩处。
法律法规对于职务犯罪有明确的规定,但监管与惩处力度不够,导致一些人心存侥幸。
我们应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监管,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职务犯罪的发现率和惩处率。
同时,公平公正地审判职务犯罪案件,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威慑效应。
第三,营造廉洁的组织文化和道德风尚。
职务犯罪的发生与组织的文化密切相关。
我们应该强调廉洁、正直的组织价值观,并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传达给每位员工。
同时,要对职务犯罪持零容忍态度,让每个人明白守法、廉洁是职责所在。
最后,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才选拔。
预防职务犯罪需要从根源上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
教育部门要将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从小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而在人才选拔方面,除了关注个人的能力和经验外,也要重视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意识。
以上是我对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些建议。
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希望我们能够形成合力,共同营造一个廉洁、公正的社会环境。
谢谢大家!。
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工商讲课稿
![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工商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dab71b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0.png)
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 - 工商讲课稿引言尊敬的各位参会者,大家好!今天这个演讲的题目是“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
我是XX市工商局的XX,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与各位分享一些关于职务犯罪的重要信息。
职务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我们应当时刻警惕并远离这样的行为。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如何珍惜幸福的生活,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什么是职务犯罪?职务犯罪是指担任特定职务的人员,利用其职务之便,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破坏公共利益为目的,实施非法行为的行为。
这类犯罪行为通常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并严重影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工商领域,职务犯罪包括贪污受贿、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
职务犯罪的危害职务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职务犯罪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贪污受贿等行为导致公共财物流失,严重损害了社会的财富积累和经济发展。
其次,职务犯罪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会扭曲公共资源的分配过程,增加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阻碍了社会的公正发展。
最重要的是,职务犯罪伤害了人们的信任和希望。
当担任职务的人员以犯罪方式行事时,人们对政府和公共机构的信任会受到严重破坏,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造成了负面影响。
如何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远离职务犯罪,是每个人应该秉持的价值观念。
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每一位参会者避免职务犯罪的诱惑。
1. 培养正确的职业道德作为职务人员,我们应该时刻保持道德的清正。
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承担起对社会、对民众的责任。
要坚持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原则,树立正面榜样,以身作则。
2. 加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了解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法律纪律是职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要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增强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只有充分了解和遵循法律的约束,才能在职务履行中做到合法合规。
3.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可以有效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银行员工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防止职务犯罪
![银行员工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防止职务犯罪](https://img.taocdn.com/s3/m/bf4ba69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8.png)
银行员工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防止职务犯罪尊敬的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来到这里发表一篇题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防止职务犯罪”的演讲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银行行业的快速壮大,求职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然而,职务犯罪却时有发生。
在这里,我想对大家说的是:在银行从事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预防职务犯罪,保护银行的安全和客户的利益。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于银行员工预防职务犯罪的建议。
一、加强业务能力和风险意识第一,加强业务能力和风险意识。
每一位银行员工都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业务职能和工作流程、了解银行风险管理相关条例规定,强化保密意识、风险意识和职业操守。
同时,针对每一项业务,了解和排查其中存在的风险点,严格执行合规操作标准,避免违规操作和内外勾结等等。
二、规范操作流程,实行双人管理第二,规范操作流程,实行双人管理。
每一笔业务操作前,都必须经过两人的认真核对。
在这个过程中,要认真审查账户基础信息及资金交易信息是否真实、合法,以及管理控制是否完善。
直接杜绝基本账户被他人非法使用的风险。
同时,加强对操作流程的规范管理和对规程相关制度的贯彻推行。
三、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第三,加强员工培训和管理。
职能培训既包括针对业务技能、风险意识培训,还包括关心员工心理健康、安全防范等其他相关环节。
要在做好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教育方面下功夫,检查分析、整改解决职工违法违规行为,防范刑事犯罪行为。
四、严格制度审查与管理第四,严格制度审查与管理。
我们要抓住工作失误、现金出入异常等操作反常情况,及时核查异常原因,及时依法报告,对员工不同程度的违法违规行为在用人单位内部进行处理,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与管理框架,将制度作为将银行员工职务犯罪预防之前最为重要的一步。
结尾尊敬的领导、同事们,银行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一个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工作氛围。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2edfd85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4.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预防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在职务行为过程中,利用职务之便为个人谋取私利,以违法犯罪手段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失的行为。
职务犯罪不仅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也会给我们个人造成严重的法律后果和声誉问题。
因此,预防职务犯罪成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的工作。
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正如一句古话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职务犯罪的防范必须从源头着手,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职业道德,树立起自律和廉洁的意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同时,我们也应该通过提升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增强职业道德和思想道德的自律性,在工作中做到真实、诚信、责任。
二、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职务犯罪往往与违反规章制度有关,所以我们必须切实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不仅要了解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更要从身边的具体工作入手,建立起科学、规范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同时,我们也要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不得擅自超越权限,任意扩大权力操作范围,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三、加强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并加强外部监督力度。
对于可能存在职务犯罪的环节要加强监管,密切关注异常迹象,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同时,我们还要建立留言举报渠道,鼓励和保护举报人,对查实的职务犯罪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以起到警示作用。
四、加强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的有效途径。
我们要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加强对职务犯罪的宣传和警示,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
此外,我们还应该鼓励员工参加法律法规学习和职业道德培训,确保大家全面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牢记法律的底线,增强法律思维和法治观念。
五、倡导廉洁文化廉洁文化是我们公司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倡导廉洁文化,培养员工的廉洁意识和风险意识。
从从小事做起,例如不接受以权谋私,不参与职务犯罪的行为,同时还要提倡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工作作风,树立起廉洁整体形象。
1工商银行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2010
![1工商银行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2010](https://img.taocdn.com/s3/m/8130d437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65.png)
1工商银行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2010工商银行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2010年5月)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按照《潍坊市人民检察院、中国工商银行潍坊分行关于联合举办法制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借这次机会同大家探讨一下预防职务犯罪的有关问题。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也不一定到位,观点也不一定正确,所以,讲的不妥甚至不对的地方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我主要想和同志们探讨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大家分析一下当前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二是银行系统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三是讲一下如何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
一、当前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近年来,银行系统内部人员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极大地损害了金融系统的信誉。
下面,我介绍一下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涉及范围宽涉及范围宽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涉及的内部部门和岗位多,二是涉案银行多。
从大量的案例来看,违法犯罪已经渗透到信贷、计划、会计、出纳、储蓄、国际业务等各个部门,涉及到从吸收存款到票据结算、发放贷款、出具信用证等各个环节,既有一般职工,又有分支行级干部。
从司法实践看,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程度不同地存在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问题。
据初步统计,全省检察机关近几年来共立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其中,农业占立案总数的30.6%;农村信用社占立案总数的25.5%;建设银行占立案总数的15.3%;中国银行占立案总数的7.3%;工商银行占立案总数的5.1%。
从我院查办情况,1998年以来,共查办发生在银行系统的贪污、挪用、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6件,有农行、建行、中行,当然也有咱们工行的,大家也都知道。
(二)基层主要负责人犯罪比例较大从查办案件看,这些案件主要发生在乡镇储蓄所、城区分理处、营业所等基层营业网点,这些地方的人员约占60%多。
其中分理处主任、储蓄所主任、营业部主任、客服部经理等基层网点“一把手”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多。
预防职务犯罪讲话稿
![预防职务犯罪讲话稿](https://img.taocdn.com/s3/m/4db9985b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f.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预防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务之便,在工作过程中从事各种非法活动,严重侵害了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为了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我们每个人都要自觉加强学习,增强风险意识,切实履行职责,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环境。
首先,预防职务犯罪需要从提高法律意识入手。
作为工作岗位上的人,我们要明确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要时刻牢记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不从事违法活动,不为个人和群体谋取私利。
同时,我们还要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明辨是非,让法律的严明成为我们行为的准绳。
其次,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我们职业生涯的底线和标杆,是我们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我们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操守,坚持公正廉明、公平正义的原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以权压人,做到公而忘私、公私分明。
其三,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加强内部管理。
内部管理是组织机构有效运行的基础,也是防范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
组织机构要建立健全的内控体系,加强对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明确分工和责任,建立健全的岗位职责制度,确保每个人都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工作,减少了权力滥用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警惕性和风险意识,使每个人都具备预防职务犯罪的能力。
最后,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加强监督和问责。
监督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工作中的违法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处理,确保公平公正的原则得到贯彻。
同时,对于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形成对违法者的强力震慑,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预防职务犯罪是我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障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措施。
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加强监督问责,共同营造一个廉洁、公正、有序的工作环境。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f02f0f1a964bcf84b9d57b60.png)
预防银行职务犯罪,刻不容缓2010年,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再次创出历史之最,16家银行去年共实现净利润约6774亿元,同比增长33.5%。
然而各家银行在取得骄人业绩的同时,职务犯罪要案频发,不仅使银行信用、利益受到极大的威胁,而且破坏了社会主义金融管理秩序,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从泰州银监局转发的《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2010年1-10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情况的通报》来看,2010年10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职务犯罪案件数量同比有所下降,但是涉案金额和大案数量明显增加。
这也是近年来银行职务犯罪的一个趋势。
涉案人员大多数为管理人员和党员,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
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处于转型期,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为中国经济发展承担者保驾护航的作用。
所以在当前,提高法制观念,加强自我保护, 预防银行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银行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1、在“金钱”的诱惑, 个别银行从业人员丧失了自己的职业道德。
从某种意义上讲, 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对银行业职务犯罪活动的产生和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赃款的一个主要用途就是挥霍和享乐,具体表现在吃喝玩乐、购车享受、参与赌博等等。
以厦门远华案中被判死刑的某银行行长叶某某为例, 这位曾经群众眼中的好干部, 受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从一开始的收受不法商人的好处费,发展到后来大肆索贿受贿, 疯狂敛财,最终走向了不归路。
个别信贷员同企业穿一条裤子,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跟企业一起对付银行, 恶意套取银行资金, 并从中谋得个人利益。
2、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与监督机制。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鸿说过“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
银行业职务犯罪年龄结构中30岁到60岁的人员占比很大,他们大多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有些人甚至自恃大权在握, 以致专横跋启, 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滥用职权。
佟某原是某行昌平区支行一家分理处主任,他越权以分理处的名义给借款人做担保,致使银行损失118万元。
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工商讲课稿
![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工商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b9d61b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9.png)
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工商讲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讲人,我将就“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这一主题,为大家分享一些相关的观点和经验。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作为一名现代社会的中坚力量,我们作为学生党员,马上要面临着步入社会,背负着重任的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警惕职务犯罪对我们幸福生活的危害。
职务犯罪,是指具有一定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为目的,经过一定的策划、实施和隐匿等环节,通过行贿受贿、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等手段非法获取私利的行为。
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和经济发展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发生对于整个社会以及个人来说都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那么,职务犯罪为何如此具有吸引力呢?答案是利益的驱动。
职务犯罪往往利用了权力、资金、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私利。
对于一些急功近利的人来说,往往会被职务犯罪的高额回报所吸引,将个人的责任和职务利用于不正当的私利追求中。
然而,而职务犯罪所带来的幸福并非持久且纯粹的。
无论是职位的升迁,还是财富的积累,都是通过非法违法的手段获得的。
这种过程中缺乏了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心灵负面冲击。
贪图一时的私利,最终可能会丧失亲情、友情、爱情等重要的人际关系,产生内心的折磨与焦虑。
换位思考,作为一个杰出的公民,我们追求的幸福生活应该是健康、和谐且有意义的。
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在正确的道路上,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而职务犯罪只是虚假的幸福美景,背后隐藏着沉重而无法承受的代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职务犯罪,珍惜幸福生活呢?首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诚实守信、勤奋努力、踏实工作,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贪污受贿并不能带来持久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而远离职务犯罪,坚守廉洁奉公的原则,才能让我们坚信自己的行为和奉献对社会和他人有真正意义。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培养。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18f6c4ff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98.png)
预防职务犯罪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的讲话的主题是“预防职务犯罪”。
作为一名公司的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遵守公司规定,还要注重职务犯罪的预防。
职务犯罪并不仅仅是对公司造成损失,也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员工的利益,是一个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我们明确什么是职务犯罪。
简单地说,职务犯罪是指行使公共或者其他特定职务的人员,在职务行使过程中,以危害公共利益或者组织利益的方式,实施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行为。
然后,我们来分析职务犯罪的成因。
一方面,职务犯罪是企业治理结构的不合理、缺乏有效监管的结果;另一方面,职务犯罪是个人利益观念不健全、道德观念淡薄的结果。
那么,怎样预防职务犯罪呢?首先,企业要健全治理结构,加强对公司管理的监管和控制。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划分职责,确保审批、报销、采购等环节的公开、透明,防止管理漏洞和利益输送。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及时发现、纠正和惩罚职务犯罪行为。
其次,企业要提高员工的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
企业应该制定员工行为准则,明确员工职责和奖惩制度,强化员工职业道德,提高对职务犯罪行为的警惕性。
企业应该加强员工法制培训,普及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提高员工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企业要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向公司举报职务犯罪行为。
企业要保证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对能够有效防范职务犯罪的举报人,给予合理的奖励和保护。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职务犯罪是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切身利益。
作为企业员工,我们要时刻警惕职务犯罪,坚持依法经营,注重道德修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卓越的贡献。
谢谢!。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 精品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f36657bb8f67c1cfbd6b874.png)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来自今天我要演讲的主题是预防职务犯罪,共赢明日辉煌。
如果说把中国经济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银行业就是这棵大树粗壮的树干。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和枢纽地位日益明显。
然而在人民检察院公布的职务犯罪高发行业中,银行业赫然居于首位。
由此可见,银行业职务犯罪是金融职务犯罪的核心部分。
近年来, 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金融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 银行业职务犯罪的势头也得到一定的遏制, 但是重大案件还是时有发生。
个别银行工作人员在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下,抱着“我拿青春赌明天”、“富贵险中求”的心态,不惜以身试法,铤而走险,造成资金大量流失,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银行业职务犯罪日益成为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我想,职务犯罪行为的产生,首先是思想的腐败,是道德底线的扭曲造成的。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加速,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价值体系正经历着一个与日俱新而又痛苦嬗变的过程。
个别银行从业人员在拜金主义的价值观、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和不切实际的消费观等各种消极腐败思想的影响下,利用职权之便以身试法, 满足私欲,从而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
如某行出纳员黄某贪污22万元,犯案时年仅25岁,此人平日里个人生活放纵,花钱大手大脚,向往“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
正是由于其思想上的腐化导致他最终走上歧途。
缺乏监督制约的权力, 必然导致权力腐败, 这已为古今中外的实践所证明。
缺乏对权力有效的监督制约是职务犯罪屡禁不止的制度根源。
事实上很多大案要案都是在上级监督不到位、同级监督不了、下级监督无效的情况下,当事人在职务犯罪的“自由王国”恣意妄为的恶果。
某支行行长伙同前任支行行长一起盗窃银行资金约4.83亿美元。
正是由于监督机制存在极大漏洞才让他们有机可趁。
当前,依法惩治银行职务犯罪力度尚嫌不够。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3164ae1c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e.png)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今天要向大家谈论的话题是“预防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那些滥用职权、违反职业道德、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作为一名职场人士,我们必须认识到职务犯罪对个人、组织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同时也要认识到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性。
预防职务犯罪不仅是领导和企业的责任,更是每个人应该承担的义务。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是职场人士必须遵循的准则,它涉及到我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
只有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我们才能避免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行为。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每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让大家都明白遵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价值。
其次,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
内部控制是组织运作的基石,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规定和流程,我们可以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组织的运作,避免职权被滥用、资源被侵占。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组织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职务犯罪行为的发生。
第三,我们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和选拔。
人员素质是组织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素质。
同时,在人员选拔上,我们应该注重对候选人的个人品质和职业背景的调查,避免职务犯罪分子进入组织。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
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除了组织内部的措施,我们还应该鼓励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
通过增加信息公开、建立举报机制等方式,我们可以扩大监督的范围,提高职务犯罪行为的查处率,从而更好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重大的工作,它事关我们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利益。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中来。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才能为组织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范文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f5362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2.png)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范文尊敬的领导、尊敬的老师们、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作一场关于预防职务犯罪的演讲。
职务犯罪是我们社会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不仅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对我们自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并采取措施,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首先,职务犯罪的预防需要加强法治建设。
政府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大对职务犯罪的打击力度。
同时,也需要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教育,让人们明白职务犯罪的危害和后果,从而提高自身抵制诱惑的能力。
其次,教育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念,倡导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道德。
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道德意识,让他们明白道德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同时,家庭也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给孩子做出榜样,教会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原则。
此外,职务犯罪的预防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和审计制度。
对于公职人员来说,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政府应该建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对公职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并且认真调查举报投诉。
同时,加大对财务和经济方面的审计力度,及时查找违法违纪行为,确保职务犯罪的及时发现和打击。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每个人都要自律自省。
我们每个人都有内心的善良和正直,但面对诱惑时,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坚守原则、远离犯罪。
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警惕职务犯罪的发生。
当我们发现身边有职务犯罪的迹象时,要勇敢地站出来揭发,维护社会正义和公平。
在预防职务犯罪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廉洁的社会。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预防职务犯罪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445f2cd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33.png)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谈一谈职务犯罪的预防。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职务犯罪。
职务犯罪是指公职人员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以职务之便,非法犯罪的行为。
因此,职务犯罪的性质十分严重,不仅是违反国家法律,更违反了公职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伦理。
那么,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呢?增强法律意识,强化自我约束作为一名公职人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利,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监督和制约,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每次工作中,都要做到依法办事、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同时,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也要积极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如何维护好自己的权益,避免因个人利益得失而偏离正道。
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制度职务犯罪往往需要有犯罪环境的铺垫,因此,建立一套良好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
企业和机关可以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保障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此外,在日常工作中,还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完善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理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者实行从严惩罚和公开曝光,以威慑和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加强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作为公职人员,工作的环境和氛围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企业和机关应加强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减少职务犯罪的发生。
要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与评价机制,避免员工为了晋升或保住工作而出现不当行为。
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培养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要强调诚信、责任、勤勉、廉洁等职业素养,让所有公职人员明白,自己肩负着事业和社会的重任,不仅要做好工作,还要做一个廉洁自律的公职人员。
面对职务犯罪,预防是最好的保障。
每一位公职人员要自觉养成廉洁自律的习惯,牢记职责和义务,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建立健全的工作机制和制度,在工作中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和道德情操,共同创造一个清正廉洁的工作环境。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f77d00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0.png)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有关银行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些想法和经验。
职务犯罪是我们在职场上经常面临的问题,它涉及银行的经济利益、企业的声誉和员工的职业道德。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职务犯罪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维护银行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预防职务犯罪”这一主题。
职务犯罪是指在职位上利用职务之便,为非法个人或集体谋取私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从而违反法律规定,造成重大损失或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员工工作动机和思想意识的失范,贪污腐败、挪用公款、受贿行为等。
因此,我们应该对职务犯罪的情况充分认识,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其次,需要了解“预防职务犯罪”对象。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的对象主要包括:行长和其他高层管理人员、监察机构、内勤人员和对外联系人等。
他们在银行运营和管理中处于不同的位置,因此都面临着不同的内部、外部职务犯罪风险。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角色和风险面对不同的预防措施,确保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第三,需要了解“预防职务犯罪”场合。
预防职务犯罪是银行日常管理的一部分,它贯穿于银行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风险评估、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
我们应该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紧密结合到银行的运营管理中,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管和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监控机制,加强员工行为意识培养和道德教育,确保银行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形象不受损害。
最后,需要突出“预防职务犯罪”重点,表达看法和理解。
预防职务犯罪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达致“预防职务犯罪”的目标。
我们应该积极推行银行的反腐政策,加强对员工行为的监控和控制,加强对员工的行为意识培养和道德教育,加强内部监控机制以及加强对对外联系人的监管等方面,确保银行正常运转。
以上是我对银行预防职务犯罪的一些看法和经验,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关于预防职务犯罪主题演讲稿2篇》
![《关于预防职务犯罪主题演讲稿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d02ecdff00bed5b9f31de7.png)
《关于预防职务犯罪主题演讲稿2篇》篇一: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参加市里组织的预防职务犯罪演讲比赛。
我演讲的题目是《让生命和使命同行》。
在当前的经济大潮中,我们是头顶国徽、肩扛红盾的“经济卫士”,代表国家对市场秩序行使着监管执法的权力。
我们的职责是神圣的,我们的岗位是光荣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预防职务犯罪,是我们每一个政府执法人员必须时时牢记的事情。
预防职务犯罪是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公平、公正、文明执法的重要手段,是从源头上遏制执法腐败的治本之策。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最为严重的腐败形式。
职务犯罪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形象。
我们作为工商执法人员,都在代表国家对市场秩序行使着监管执法的权力。
职务意味着责任,意味着管理,我们的管理对象人多、面宽,我们的职务行为关乎经济秩序的好坏,关乎政府的形象。
贪污受贿、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将严重腐蚀国家肌体和人们的灵魂,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降低国家和政府的声誉。
在当前经济社会中,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和权力举足轻重。
在办理行政许可的时候、在收取市场管理费、个体户管理费的时候,在行政处罚的时候,执法人员都可能会面对金钱、物质美色等种种诱惑。
如果经不起这些诱惑,就会利用职权谋取私利或获取享乐,从而出现打假放假、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等现象。
不但给人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使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滑向犯罪的深渊,范文top100身陷囹圄,使一个美满幸福的家支离破碎。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面对诱惑,我们必须坚守使命,警钟长鸣。
朋友们,我们是政府执法人员,我们肩负着国家的嘱托、人民的期望;我们有稳定的收入、美满的家庭。
我们各自拥有一片天地:青春溢彩,如日中天,夕阳灿烂。
但是懈怠、贪欲可能使这一切毁于一旦,“天堂”和“地狱”也许就在一念之间。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588543a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f.png)
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场合发表演讲,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预防职务犯罪的相关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务犯罪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职务犯罪不仅仅给组织和个人带来了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更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因此,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了解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危害是预防的基础。
职务犯罪多发生在掌握权力、资源较多的岗位,犯罪行为具有隐蔽性和伪装性。
职务犯罪不仅破坏了组织的内部运作规则,还导致员工减少工作积极性和对组织的信任度下降。
因此,预防职务犯罪需要在整个组织的各个方面进行工作。
其次,加强组织的内部监管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
组织应该建立健全的制度、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对职务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管,以减少职务犯罪的机会。
组织应对职务人员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使其清楚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并加强对职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管理素质,从根本上遏制职务犯罪的发生。
另外,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要加强对候选人的审查和背景调查。
通过对候选人的综合评估,消除潜在的操纵者和有不良诚信记录的人员,降低职务犯罪的风险。
同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形成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在授权和审批权限上要有层级制约,防止职务犯罪的爆发。
同时,建立和完善举报制度也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环节。
组织应当鼓励并保护内部举报者,加强对举报信息的查证和核实,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确保职务犯罪行为的迅速揭露和处理。
通过建立公开透明的举报机制,让每个员工都能够自由举报违法违纪行为,从而有效地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
最后,加强对职务犯罪的监督和打击是防范职务犯罪的重要手段。
法律是保障职务犯罪预防的有力武器,组织应当配合司法机关的工作,积极配合调查,将职务犯罪分子绳之于法。
同时,各个部门和岗位之间应加强协作与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职务犯罪,取得更好的预防效果。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预防职务犯罪,共赢明日辉煌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预防职务犯罪,共赢明日辉煌](https://img.taocdn.com/s3/m/1e366a1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0.png)
银行预防职务犯罪演讲稿:预防职务犯罪,共赢明日辉煌背景介绍近年来,银行业职务犯罪案件频发,不仅损失巨大,还严重影响了银行的信誉和形象。
银行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职务犯罪的发生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预防职务犯罪已经成为银行业的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银行如何预防职务犯罪,共赢明日辉煌。
职务犯罪的危害职务犯罪包括行贿受贿、盗窃、挪用、侵吞、诈骗等多种形式。
银行业的职务犯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贷违规操作:员工通过虚构客户资料、提供虚假担保等方式提高信贷额度,或者通过泄露客户信息、隐瞒资产等方式减少不良贷款准备金,导致信贷风险加大。
2.银行卡诈骗:员工利用职务之便提供假卡、刷卡操作、信息泄露等方式协助犯罪分子盗刷客户银行卡,导致客户财产损失。
3.资金违规运作:员工通过虚构交易、擅自转账等方式从银行账户中非法获取资金,或者以银行名义进行非法投资、高风险投资,导致银行资金亏损。
职务犯罪不仅对银行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打击银行的信誉和形象。
当银行失去客户的信任时,将失去其稳定的客源和市场份额。
因此,预防职务犯罪不仅是银行业的当务之急,也是银行业长治久安的必经之路。
预防职务犯罪的措施银行业要想预防职务犯罪,首先必须打造现代企业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
此外,还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业务规范化建设,实现从制度、人员、业务、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全面保障。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基础。
银行应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形成层层审核、互相监督的管理机制,建立纪律处分和监督问责的制度,防止管理失控和职务犯罪的发生。
此外,银行还应该加强对内部人员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制度的严肃性和实施性。
加强人才培养银行业要想防范职务犯罪,必须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银行应该加强对内部员工和高管的职业素养、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培养,加强对职务犯罪案例的宣传教育,引导员工严格遵守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及范围宽可以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涉及的内部部门和岗位多,二是涉案银行多。
从大量的案例来看,违法犯罪已经渗透到信贷、计划、会计、出纳、储蓄、国际业务等各个部门,涉及到从吸收存款到票据结算、发放贷款、出具信用证等各个环节,既有一般职工,又有分支行级干部。
从司法实践看,绝大多数金融机构程度不同地存在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问题。据初步统计,全省检察机关近几年来共立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涉嫌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其中,农业占立案总数的30.6%;农村信用社占立案总数的25.5%;建设银行占立案总数的15.3%;中国银行占立案总数的7.3%;工商银行占立案总数的5.1%。从我院查办情况,1998年以来,共查办发生在银行系统的贪污、挪用、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6件,有农行、建行、中行,当然也有咱们工行的,大家也都知道。
(五)犯罪手段技术含量高
从犯罪的手段来看,越来越“智能化”。
分析一下过去发生的的案件,作案手段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虚设帐户,伪造票证,侵吞公款。一些犯罪分子利用掌管现金、票据的便利,采取虚报冒领、虚设帐户、凭空划帐或涂改、伪造帐册票据,加大支出额的手段,大肆侵吞银行公款。如单县工商银行某储蓄所职员丁某,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弄虚作假、伪造单据等手段,贪污公款34万余元。又如,中国银行济宁市任城区支行某储蓄所主任刘某,利用职务之便,于2005年9月至10月,三次提取银行储蓄金40万元不入帐,非法予以侵吞。再如,荷泽市农村信用联社某分社会计张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伪造帐目和存单的手段,贪污公款21万元。
质押贷款,透支库款,个人营利。有的金融财会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盗用票据,偷盖公章,制造假存单在他处质押贷款供个人使用;有的透支企业和储户活期存款或透支库款用于个人经商、炒股。如,中国银行蓬莱市支行某分理处主任张某,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填空白存单、伪造储户存单的手段,在本行及其他银行质押贷款人民币162.8万元,用于个人炒股和借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中国银行青州支行业务发展部业务员李卫东为挣取高息,于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利用职务之便,变造汲光民、于卫忠、张凤霞名字在中国银行开户的定期一本通存折,以此作质押,违规从本行办理小额质押贷款业务共计13笔,贷款金额418万元,以个人名义借给青州市六和有限公司阚景芬使用,用于经营活动。农业银行寒亭办事处综合柜员牟丽娟利用职务之便,采取先私自支取、白条抵库,后重制银行凭证走平帐目的手段,先后小额挪用公款用于个人消费,至案发时已累计15万元。
今天,我主要想和同志们探讨一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与大家分析一下当前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
二是银行系统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三是讲一下如何防范职务犯罪的发生。
一、当前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基本特点
近年来,银行系统内部人员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极大地损害了金融系统的信誉。下面,我介绍一下银行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
工商银行预防职务犯罪讲课稿
(2010年5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潍坊市人民检察院、中国工商银行潍坊分行关于联合举办法制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借这次机会同大家探讨一下预防职务犯罪的有关问题。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也不一定到位,观点也不一定正确,所以,讲的不妥甚至不对的地方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冒名贷款,中途截留,肆意挪用、贪污。部分从事储蓄、信贷的工作人员,采取盗用他人名义,虚构假名贷款,自批自贷或吸收存款不入帐,回收贷款不报帐,拆借资金不进帐等手段,用国家的信贷资金搞“体外循环”,肆意挪用,从中渔利。一般用于炒股、炒房地产、经商办企业等营利活动和赌博等非法活动。如,建设银行某市分行储蓄代办员王某,利用职务之便,以高息从外地吸收存款3100余万元,采取向银行不报帐或少报帐的手段,将其中的2725万元挪给某集团公司进行营利活动,此款至案发尚未归还。中国银行诸城支行公司业务部副主任郑燕洁在中国银行诸城支行信贷科工作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于1997年12月至2002年9月,伙同他人采取收入不入帐手段,贪污公款8万元。其中,犯罪嫌疑人郑燕洁分得4万元。中国银行临朐支行办事员徐风江在中国银行临朐支行民主路办事处任综合柜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擅自挪用储户存款310万元,借给山东某家俱发展有限公司使用,进行经营活动。中国银行烟台市分行芝罘区支行某办事处主任张某,采取吸收存款不入帐等手段,贪污公款360余万元,案发前畏罪携款潜逃。昌邑市邮政局龙池支局综合柜员陈同锐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收取储户存款不入帐的手段,挪用公款210万元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性活动,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
(二)基层主要负责人犯罪比例较大
从查办案件看,这些案件主要发生在乡镇储蓄所、城区分理处、营业所等基层营业网点,这些地方的人员约占60%多。其中分理处主任、储蓄所主任、营业部主任、客服部经理等基层网点“一把手”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多。
(三)发案环节较为集中
银行业职务犯罪主要发生在以下环节。一是存储环节。主要是有的截留偷支储户存款,或将存款单位的公款私存,套取利息。还有的采取账外吸收客户存款不入账等方法,贪污、挪用巨额公款进行炒股、炒房;还有的借新业务拓展、管理不到位等可乘之空隙,违规大额透支、非法载留、拆借资金将公款挪用等。二是信贷环节。主要是在办理贷款业务中,掌握贷款审批权和经办权的银行信贷人员向客户索要或收受贿赂,违规放贷,有的收回贷款不入库予以挪用。三是钱物保管环节。主要是金库保管人员、营业员监守自盗,利用结款入库或管库之便,直接侵吞、挪用银行库款,有的私自贷出谋取“利息”。四是资产清收环节。主要是利用管理不良资产的便利收受贿赂。
某城市信用合作社主任高某,在担任城市信用合作社主任期间,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批准贷款,从中向贷款单位索要人民币607万元。此外,还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自批自贷”和向贷款单位借款的手段,挪用公款9700余万元,供自己进行营利性活动,给信用社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当然,上层银行领导涉案数目更是大的惊人)
(四)作案次数多,间隔时间短,造成损失大
从犯罪的金额来看,案值越来越大。犯罪金额由过去的几百元、几千元发展到现在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如前几年查办的中国建设银行山东信托投资公司某证券中心交易员宋某,在不到8个月的时间内,利用担任交易员的职务之便,擅自将本证追回488万元,给国家造成无法挽回的巨额经济损失。新泰农行的周江波从2001年3月至2004年10月,3年多的时间,挪用、受贿作案达113次,平均每个月接近3次,挪用公款2300多万元、受贿20多万元,被判处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