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

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ppt课件

25
静脉血栓检查
5 血浆D-二聚体测定 对于静脉血栓患者诊断及鉴别 诊断意义不大; 可用于术前静脉血栓患者高危 病人筛查。
26
综合以上血栓部位的触痛条,有明 显条索状,压痛,肿胀,相应的易感因 素,影像及理化检查可以明诊断。有时 急性发病的髂、股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症状和体征均较突出,不难做出诊断。 其他部位有隐性静脉血栓形成则诊断较 为困难,常在继发肺栓塞之后才怀疑到 静脉血栓形成的存在。患者局部皮肤温 度升高,大腿内侧沿静脉走行方向的压 痛,血压计袖带缚于大腿,加压至60~ 150mmHg时出现患肢疼痛有助于诊断。
27
静脉血栓治疗及预防
物理疗法: 热敷、超声波和紫外线等方法, 对于发生在下肢的可以用足底静脉 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梯度压力 弹力袜。
28
静脉血栓治疗及预防
药物疗法:
1、普通肝素 2、低分子肝素 3、Xa因子抑制剂 —间接Xa因子抑制剂 —直接Xa因子抑制剂 4、维生素K拮抗剂 5、葡聚糖 6、抗血小板抑制剂
31
静脉血栓治疗及预防
药物疗法: 3、Xa因子抑制剂: 可以分为直接Xa因子抑 制剂如磺达肝癸钠和间接Xa因子抑 制剂如利伐沙班。
32
静脉血栓治疗及预防
药物疗法: 4、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 该药物价格低廉,可以 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长期预防。 用时需要密切观察凝血功能,容易 有出血并发症。
1.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术前鼓励下肢锻炼; 2.对于血管疾病患者术前常规检查下肢血管彩超; 3.临近四肢及盆腔静脉周围的操作应轻巧,避免内 膜损伤; 4.抬高患肢,术后充分引流,减少局部压迫; 5.避免术后小腿下垫枕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 6.鼓励术后早期踝关节屈伸活动、下肢肌肉等长收 缩,深呼吸,咳嗽动作; 7.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穿医用弹力袜; 8.对年老或心脏病患者术后更应重视,术后复查下 肢血管彩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ppt(完整版)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ppt(完整版)
DVT 形成的原因
常见症状及后果
术前、术后训练方式
早期活动的重要性
自我监护
预防措施 — 健康宣教 饮食和日常生活指导
平衡膳食 多饮水 减肥 戒烟戒酒 控制血糖 保持大便通畅
预防措施 — 健康宣教 功能锻炼
吹气球训练
下肢屈伸运动
踝泵训练 股四头肌训练
上肢活动 早日下地活动
预防措施 — 健康宣教 体位宣教
血管壁损伤
下肢手术后、创伤、烧伤、静脉曲张、血栓形成后
高凝状态
创伤、大手术 、妊娠、感染、肿瘤、服用避孕药、吸烟、凝血功能异常
认识 VTE
DVT 的症状 患肢肿胀
呈非凹陷性水肿,皮色发红 皮温较健侧高
患肢疼痛及压痛 直立时 剧烈疼痛 下肢动脉不能扪及
认识 VTE
我们要怎样?
1 、在思想上确立病人在预防血栓中的位置和作用。 2 、制定详细可行的教育计划 。 3 、给患者提供必要的保证和支持。 4 、积极监督、合理调整计划 。 5 、重视院外抗凝宣教及随访。
1 、将病人作为预防血栓的三角之一
1 、认识病人在预防血栓中的作用。 2 、重视针对病人的预防血栓的教育。 3 、把指导病人、监督病人当成一种常规工作。 4 、与病人保持足够的联系。
术后中后期教育及指导 - 一褒一贬
1 、 充分肯定患者所做出的努力,哪怕是十分不 满足要求。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2 、近可能的去监督和指导患者的锻炼。
3 、逐步过度到负重,下地等活动,让患者看到成果, 并提出下一步要求。
患者出院前教育及指导 - 一低一高
1 、 注意控制活动度,适度保守,避免锻炼损伤 2 、告知用药时间,可能出现的情况,需要及时复诊情况。 3 、风险高的病人反复告知、强调复诊或者随诊

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护理课件

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护理课件

某些药物如激素、利尿剂等也可能引 起血液高凝。
长期卧床、久坐等导致下肢肌肉泵作 用减弱,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形成的 风险。
血管损伤
手术操作可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暴露出胶原纤维,引发凝血反应。
长期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动脉粥 样硬化等可损伤血管内皮,增加
血栓形成的风险。
反复插管、留置导管等医疗操作 也可能引起血管损伤。
优化手术操作
减少不必要的血管损伤,缩短手术 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
强化术后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根据形成时间的不同,围手术期血栓可分为早期血栓和晚期血栓。早期血栓通常在手术后24小时内形 成,与手术创伤和止血方式等因素有关;晚期血栓通常在手术后数天至数周内形成,与患者自身因素 和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
围手术期血栓的危害
01
围手术期血栓可能导致 血液循环障碍,影响患 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
02
03
预防
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 发症。
处理
根据不同并发症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等。
06
CATALOGUE
围手术期血栓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 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
手术类型及过程
手术名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等。
血栓形成情况
发生时间、部位、诊断依据等。
围手术期血栓的护理管理
术前评估与准备
评估患者风险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如 年龄、性别、遗传因素、慢性疾病等。
制定预防计划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预防计划,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 运动指导等。

围手术期的VTE预防ppt课件

围手术期的VTE预防ppt课件

VTE家族史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因子V Leiden 阳性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凝血酶原20210A阳性 其他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栓症
ppt课件.
11
Michael K. Gould, et al. Chest 2012; 141; e227S-e277S.
根据Caprini评分对 手术患者进行VTE风险分层
脊柱手术(恶性肿瘤导致)
减肥手术;妇科肿瘤手术 全肺切除术;开颅手术 创伤性脑损伤;脊柱损伤
其他大创伤
*普外科手术包括胃肠道手术、泌尿外科手术、血管手术、乳腺和甲状腺手术
ppt课件.
12
Michael K. Gould, et al. Chest 2012; 141; e227S-e277S.
ACCP9筛查手术患者的 大出血及并发症危险因素
40-60(骨科大手术)
9-32
15-40
14-22
15-40
22-56(包括卒中)
15-40
50(复合创伤)
40-80(大创伤)
ppt课件.
6
1. 英国下议院健康委员会2004-2005年度会议第二次报告. 住院患者的VTE预防
2. Geerts W.H., et al. Chest 2004; 126; 338S-400S.
– 硬膜外麻醉施行手术的患者,因理论上有增加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可能性,术前 是否注射应酌情考虑。
– 使用频率:每日注射一次 – 剂量:
• 对于中度血栓栓塞形成危险的手术,而且患者没有显示有严重的血栓栓塞危险,每日 注射2850IU(0.3ml)就可有效起到预防作用。大约在术前2 小时进行第一次注射。
非常低危
普外科手术* Caprini 0

2024年骨科VTE预防宣教PPT课件

2024年骨科VTE预防宣教PPT课件
DVT患者可能会出现慢性静 脉功能不全,如下肢静脉曲张
、色素沉着、溃疡等。
致死性肺栓塞
VTE最严重的后果是发生致死 性肺栓塞,患者可能在短时间
内死亡。
预防重要性及意义
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
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降 低VTE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保障
患者的生命安全。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VTE的发生可以避免患者出 现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提 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2
说明骨科手术可能增加VTE风险的原因,如手术创伤、卧床制动
等。
个性化预防方案指导
03
根据患者病情、手术类型及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VTE预防方
案。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强调家属在患者VTE预防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提高家属的参与度 和配合度。
沟通技巧传授
教授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包括倾听、表达关心、鼓励患 者等。
指导家属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突 发情况,如患者突然出现下肢肿
胀、疼痛等症状。
持续改进策略制定
定期评估预防效果
通过定期检查、评估患者的VTE预防效果,及时调整预防策略。
收集患者及家属意见
积极收集患者及家属对VTE预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宣教 内容和服务质量。
经验总结与分享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经验总结与分享,提高团队整体的VTE预防 意识和能力。
机械性预防措施展示
梯度压力袜
通过提供外部压力,促进 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降低 VTE发生风险。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通过周期性充气加压,改 善下肢静脉血液淤滞,预 防血栓形成。
足底静脉泵
通过模拟人体行走时的足 底压力变化,促进下肢静 脉血液回流。

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PPT课件课件

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PPT课件课件

300
200
100
0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
年龄,岁
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Anderson FA Jr, et al. Arch Intern Med. 1991,151(5):933-8.
有VTE病史的患者VTE发生率更高
该回顾性队列研究同时总结了麻醉时间与VTE发生风险的关系
麻醉方式:普通外科手术全身麻醉
1.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6, 36(5围):手46术9-期47血4.栓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 中华外科杂志, 2016, 54(5): 321-327.
高龄是VT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VTE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600
男性患者
500
女性患者
400
发生率/ 100,000人
任何引起静脉损伤、静脉血流停滞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原因都是VTE 的危险因素
高龄、VTE病史、恶性肿瘤 及其治疗史(使用激素、放 化疗)、妊娠或产后、肥胖、 脓毒血症、炎症性肠病、肾 病综合征、遗传性或获得性 易栓症、中心静脉置管、瘫 痪、制动、促红细胞生成药 物、口服避孕药等
手术时间 手术类型 麻醉方式
•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纳入1928例外科手术患者,其中未采用VTE预防措施 的患者有968名
PE:1.4%
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PPT课件
VTE的发生率还与患者、手术等因素相关
VTE 发生率与手术复杂程度及时间长短相关
• 脾切除术、肝脏手术和胰腺手术较高 • 乳腺手术和阑尾/胆囊切除术相对较低
VTE 是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PPT医学课件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PPT医学课件
22
DVT的预防措施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23
基本预防
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鼓励病人主动活动足和 趾,多做踝关节的伸屈 活动;
②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 作;
24
基本预防
③术后抬高床脚或抬高下 肢:一般抬高床脚20~ 25cm,使下肢高于心脏 水平;
④术后尽可能早下床活动;
⑤手术操作轻巧,避免静 脉内膜损伤;避免在下 肢建立静脉通道,避免 在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
27
物理预防
医用弹力长袜; 梯度压力袜套(GCS)
28
物理预防
间歇式充气气压治疗系 统(IPC)
静脉足泵(VFP) 电刺激:可采用电脑中
频电疗仪刺激肌肉收缩。
29
30
药物预防
(1)普通肝素 肝素曾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后DVT和生理性高凝状态的 防治,因为它与AT—III结合使用后者构象发生改变增加对 凝血酶抑制作用,静脉使用比皮下注射效果好,但使用过 程中需严密监测,使APII大于1.5倍左右,以防止出血,此 外肝素还会诱导血小板减少、肝素性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目前普通肝素在临床上已逐渐被低分子肝素取代。
ICU
1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 脉内的异常凝结,由各种原因引起, 好发于下肢,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 疾病。
2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
血液瘀滞
静脉损伤
血液成分改 变
3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4Leabharlann 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原因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脉血 流速度减慢,并且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全麻痹, 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因长期卧床, 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此为DVT发生的 主要原因。

骨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21)解读PPT课件

骨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21)解读PPT课件
健康宣教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VTE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生活方式干预
鼓励患者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术后尽早进行床上或床下活动,促进血液循环。
物理预防措施
01
02
03
梯度压力袜
推荐患者使用梯度压力袜 ,以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形 成的风险。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对于无法自主活动的患者 ,可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 置进行下肢静脉回流辅助 。
肥胖患者预防策略
风险评估
针对肥胖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血栓风 险评估。
药物预防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用合适的抗凝药物进行预 防,同时注意药物剂量调整。
机械预防
对于肥胖患者,机械预防措施如间歇充气加压装 置等可能更为适用。
合并其他疾病患者预防策略
合并心血管疾病患

在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同时,加强 血栓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 、控制血压和血脂等。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以及VTE的预防措 施。提高患者对VTE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强其自我防护意识。
术中护理配合
术中观察
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VTE风险因素。
护理配合
与手术医生紧密合作,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根据手术需要 ,协助医生调整患者体位、使用止血带等,以减少VTE的发
危害严重
VTE可导致肺动脉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严重者 可危及生命。
医疗负担重
VTE给患者和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包括治疗费用、康复费用 等。
指南制定目的与意义
规范预防措施
通过指南的制定和实施,规 范骨科围手术期VTE的预防 措施,降低发病率。

骨科大手术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策略PPT课件

骨科大手术围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策略PPT课件

恶性肿瘤妊娠和围产期雌激素治疗创伤或下肢、髋部、腹部或骨盆手术炎性肠道疾病肾病综合征脓毒血症易栓症
创伤或手术静脉穿刺术化学刺激心脏瓣膜疾病或瓣膜置换术动脉粥样硬化留置导管
房颤左心室功能障碍活动受限或瘫痪静脉机能不全或静脉曲张肿瘤、肥胖或妊娠造成的静脉闭塞
高凝状态:
血管壁损伤:
循环淤滞:
维柯氏三角(Virchow’s triad)


髋部骨折
VTE的危险因素
1、静脉内膜损伤;(创伤、手术、化学性损伤、感染性损伤等)2、静脉血流瘀滞;(既往VTE病史、术中应用止血带、瘫痪、制动等)3、高凝状态。(高龄、肥胖、全身麻醉、中心静脉插管、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人工血管或血管腔内移植物等)
VTE的产生和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
1、预计3天后方能行手术治疗的,皮下常规剂量低分 子肝素(手术前12小时前停止),同时联合使用间 歇充气泵;2、预计1~2天行手术治疗的,仅使用间歇充气泵;3、术后12小时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维持7~14天 ,同时联合使用间歇充气泵。
展 望
未来骨科大手术DVT预防的研究方向 找出预测将发展成为有临床表现的重要的术后DVT的遗传、临床和生化特征,根据个体危险因素对病人进行分层次预防目前确定高危病例的能力有限我国骨科大手术DVT预防任重道远需要推出中国特色的骨科大手术DVT预防指南
骨科大手术围术期
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策略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性阻塞,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骨科大手术后VTE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ppt课件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ppt课件
35


物预
基 础 预
理 预 防


踝泵运动
防栓措施--物理预防

基 础
物 理 预
物 预 防
预防

梯度压力弹力袜(GCS)
充气加压泵: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足底静脉泵(VFP)等
36
物理预防--1.踝泵运动流程
保持膝关节 伸直非常重要
一组动作完成。稍休息后 再次进行下一组动作。反复 地屈伸踝关节,最好每个小 时练习5分钟,一天练5-8次。
本排除DVT可能。 D—二聚体可反映血栓大小的变化,因此可作为溶栓治疗和肝素抗
凝的用药指导及疗效观察:治疗期间持续较高,说明治疗无效;含 量再升高,预示血栓再发生
21
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
22
静脉造影
23
临床可能性:低度≤0;中度1-2分;高度≥3。若双侧下肢均有症状,以症状严重的 一侧为准。
血管壁损伤
高凝状态
11
血栓的常见原因
DVT多见于大手术或严重创伤后、长期卧床、肢体制动、肿瘤 患者等。
12
血栓的常见原因
Virchow 三联症:血流缓慢、血管壁损伤、高凝状态
13
怎样去观察和诊断DVT?
14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中央型:血栓局限于髂总 静脉,表现为患肢肿胀、 疼痛和局部沿静脉行程的 压痛,可有静脉曲张。
活动
分值
10-30岁
0
低体重 <18.5
0
自由活动
0
31-40
1
平均体重 18.5-22.9
1
自行使用助行工具
1
41-50
2
超重 23.0-24.9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PPT课件

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PPT课件

药物预防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使用说明、注意事项和副作用 肝肾功能损害者
LMWH和磺达肝癸钠不适于严重肾损害者 椎管内操作的前后短时间内 避免用抗凝药物 区域阻滞麻醉/镇痛(腰丛) 注意用药 停药及拔管时间
区域阻滞麻醉/镇痛的注意事项
阿司匹林 术前5天停用
华 法 林
避免硬膜外麻醉 或末次给药48hr后拔管
治疗窗窄
需监测APTT并调整剂量 需监测血小板计数 可能会造成(HIT) 长期应用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低分子肝素(LMWH)
根据体重调整剂量 皮下注射使用方便 严重出血并发症少 较安全 一般无需常规监测
Xa因子抑制剂
治疗窗宽 固定剂量 无需常规监测 可用于HIT
间接抑制剂 磺达肝癸钠 皮下注射
结果 120例患者(43.2%)发生DVT
国内
邱贵兴等报道 THA及TKA术后DVT发生率
LMWH预防组 11.8% (8/68)
未预防组
30.8%(16/52)
两组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余楠生等报道 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 20.6%(83/402) 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 58.2% (109/187)
院外抗凝
急性肺栓塞诊治流程
骨科大手术患者VTE的危险分度
危险度
判断指标
低度危险 中度危险
手术时间<45min < 40岁
手术时间<45min 40~60岁 手术时间<45min 手术时间>45min < 40岁
无危险因素
无危险因素 有危险因素 无危险因素
高度危险 手术时间<45min >60岁 手术时间>45min 40~60岁
术式 THR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 (1)精选全文

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ppt (1)精选全文

Thrombus血栓
Valves静脉瓣
Leg without T.E.D. Stocking 不使用T.E.D. 压力带
Increase of venous blood flow 增加静脉血液流动
Leg with T.E.D. Stocking 使用压力带
锻 女 纸 判 踏 秃 媒 惫 颅 怪 兄 相 惯 鱼 利 飘 浑
03
预防措施
三大防栓措施
基础预防
防栓措施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首 柬 刚 驳 爸 她 慨 净 非 澡 鄙 掺 纬 装 奢 皇 港
防栓措施
1.基础预防 (1)保护下肢静脉 (2)早期功能锻炼 (3)有效抬高患肢: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度---30度。 (4)正确补液 (5)卧床期间多饮水1500ml/L,进食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戒烟酒。 2.物理预防 (1)踝泵运动 (2)梯度压力袜 (3)各类型充气压力泵 3.药物预防 利伐沙班片 低分子肝素钙钠注射液
缩),深呼吸及咳嗽动作 .有效抬高患肢:患肢高于心脏水平20度---30度。 .正确补液:术中和术后适度补液,避免脱水,血液黏度增加。 .饮食护理,卧床期间多饮水1500ml/L,进食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戒烟酒。
砸 桌 痛 邱 锻 苑 浊 中 图 怨 转 潭 舀 橙 萌 誊 边
防栓措施--物理预防
形成原因
血栓形成三要素--Virchow 三联症
团结 奉献 求实 进取
血流缓慢
Rudolf Ludwig Karl Virchow
血管壁损伤
高凝状态
樊 超 炕 颊 徽 筑 串 馏 底 惭 符 饭 切 儒 簧 训 缕
血栓的常见原因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围术期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11
3. 对下肢DVT形成可能性的评价,初步评估
可采用
Wells评分表(表1)
临床表现及病史
评分
既往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瘫痪或近期下肢石膏制动 卧床超过3天,或12周内接受过大手术 沿深静脉走行有局部压痛 下肢肿胀 两侧胫骨结节下10cm处周径之差大于3cm 患侧小腿指陷性水肿 进展期癌症
可作出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其他诊断
极周后或术前一日复查;如
B超提示有DVT, 明确其位置,评估其状态。
处置:术前必须进行抗凝治疗,维持至术前12小时,低分子肝素,
12500IU,BID,根据病人凝血及血栓变化情况决定抗凝持续时间。
如抗凝后有出血倾向,应记录出血的时间、部位、程度;查凝血指标和
1 1 1 1 1 1 1 1 -2
12
根据wells评分,DVT的可能性:wells评分<2分为不可能; wells评分≥2分为可能。因此,术前麻醉科医生如怀疑病人 有DVT的形成,诊断流程为:
(1) 根据病史及危险因素分析评估,进行DVT形 成危险分级和wells评分; (2) wells评分<2分的病人,检测D-Dimer,如 正常,可排除DVT;如异常,进行加压超声探查 及各项相关检查; (3) wells评分≥2分的病人,直接进行加压超声 探查及各项相关检查;
多见于骨科、妇产科、血管外科和胸外科 手术病人,以骨科手术最为常见。
3
我国每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膝关节 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等骨科大手术 的数百万病例中,有近50%患者形成DVT, 其中20%出现有症状的肺栓塞 (pulmonary embolism,PE)。
4
美国1988年调查结果提示大约17%的孕产 妇死亡是由于静脉血栓栓塞所致;另外, 大面积烧伤等也是诱发DVT的高危因素。 因此,对手术患者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 (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及早诊 断,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不仅可以降 低发生PE的风险,降低患者死亡率,还可 有效地减少医疗费用。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预防指南PPT课件

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预防指南PPT课件
(2)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注意其使用剂量。 磺达肝癸钠不适于严重肾损害的患者。
(3)椎管内血肿虽然少见,但后果甚为严重。因此, 在行椎管内操作(如手术、穿刺等)后的短时间内, 应注意小心使用或避免使用抗凝药物。
编辑版ppt
18
(4)对于区域阻滞麻醉/镇痛(腰丛等),应注意用药、 停药以及拔管时间。
编辑版ppt
15
3.Xa因子抑制剂
包括a. 间接Xa因子抑制剂,如磺达肝癸钠,是高度选 择性Xa因子间接抑制剂,较依诺肝素更显著降低骨科 大手术后VTE发生率,安全性与依诺肝素相似。
b. 直接Xa因子抑制剂,如利伐沙班,是口服抗凝剂, 直接抑制活化凝血因子Xa。与低分子量肝素相比,利 伐沙班可显著减少静脉血栓的发生,且不增加出血发 生率。与华法林相比,它具有无需调整剂量、无需血液 常规监测的方便性。
编辑版ppt
4
(二)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 VTE) 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 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2]包括两种 临床类型,即DVT 和 PTE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可发生于全身 各部位的静脉,以下肢深静脉多见(包括近端:国静脉及其近侧和 远端:小腿肌肉静脉丛),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近端(腘静 脉或以上部位)DVT是肺栓塞血栓栓子的主要来源。
1. 普通肝素
普通肝素可以降低VTE的发生率,但应高度重视 以下问题:(1)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以调整剂量;(2)监测血小板计数,肝 素可能造成血小板减少症(HIT);(3)长期应用肝 素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
2.低分子肝素(LMWH)
低分子肝素的特点包括:(1)较少与血浆蛋白结 合,生物利用度接近90%,结果预测性更好;(2)严 重出血并发症较少,较安全;(3)无须常规监测。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

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分析1. 引言1.1 疾病背景介绍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的健康。

剖宫产手术本身会导致产妇术后卧床不动、血流淤积、血液黏稠度增高,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血管内膜破损或病变后,由于血液凝结、炎症反应等因素使得深静脉内形成血栓的疾病。

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肢局部水肿、疼痛、发热、皮肤紫红等情况。

若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可导致产妇死亡。

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通过深入了解相关病因、危险因素以及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提高手术后产妇的安全性和康复率。

完毕。

1.2 问题意义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常见但危害性较大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深静脉血栓形成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和不适,还可能引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剖宫产手术中,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血液高凝状态、手术创伤等因素易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此预防和护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问题意义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可以预防的并发症,但由于其发病过程隐匿且难以察觉,容易被忽视。

如果未能及时预防和干预,患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健康风险。

加强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工作,不仅有助于降低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更能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和护理策略,注重患者宣教和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制定,以及多学科合作提升护理质量,将有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策略,以减少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质量。

通过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策略,可以降低患者罹患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术中护理课件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及术中护理课件

下肢水肿
总结词
常见的症状,可能导致皮肤溃烂
详细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下肢水肿。长期水肿可能导致皮肤溃烂、感染等并发症。
下肢溃疡
总结词
慢性并发症,难以愈合
详细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导致的下肢血液循环障碍,可能会引起下肢溃疡。溃疡部位难以愈合,需要长期治疗 和管理。
PART 05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 是指在围手术期发生的深静脉内 血液凝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 受阻的现象。
分类
根据血栓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 为近端血栓和远端血栓;根据血 栓阻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完全 阻塞和不完全阻塞。
形成原因
01
02
03
血流缓慢
手术过程中长时间卧床、 制动,导致下肢肌肉松弛 ,血流减慢,为血栓形成 提供了条件。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危害、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提高患 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完善术前检查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了解患者的凝血功能和下肢血管情 况。
术中护理要点
保持正确体位
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下肢 的压迫,减轻下肢静脉回流阻力。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输液,以免增加下肢静脉 负担。
改善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酒 精摄入,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
物理预防措施
使用弹力袜
指导患者使用医用弹力袜,以增 加下肢静脉回流,减轻静脉压力

间歇性充气加压
使用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模拟肌 肉收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机械预防
使用下肢关节被动运动仪等机械装 置,促进下肢血液循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PC-R因子低-活化蛋 白C抵抗
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 血症
血栓调节蛋白
高半胱氨酸血症
抗心肌碱脂抗体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过 量
血浆蛋白C和S缺乏 纤溶酶原缺乏 XII因子缺乏 异常纤溶酶原血症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2
麻醉相关因素
①椎管内麻醉导致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血流减 慢;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31
药物预防
(2)低分子肝素 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其抑制血小板的功能降 低,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减少,出血不良反映减少, 生物利用度高达90%以上,与血浆蛋白、血管内皮细 胞和血细胞结合少,半衰期约为普通肝素的4倍,对 大部分患者可使用同一剂量,每天1-2次,无需实验室 监测。 应用低分子肝素对大手术血栓的预防:术前2-12小时 皮下一次,术后每日一次。
瘫痪
其中下肢挤压
伤、膝关节手
术、髋关节手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0
高危因素
中心静脉导管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慢性呼吸疾病 妊娠/产后 肾病综合征
粘滞性过高 血小板异常 恶性肿瘤及化疗 心力衰竭 狼疮抗凝剂 心肌梗死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1
高危因素
抗凝血酶缺乏
8
高危人群
①高龄(年龄在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②下肢制动者; ③卧床休息者(卧床休息10天,DVT的发生率为60%); ④手术时间超过1小时者; ⑤接受盆腔及腹腔手术者; ⑥大剂量使用止血药及输注血液制品者; ⑦肥胖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9
高危因素
既往DVT
长骨骨折
严重感染
大面积烧伤
19
DVT的并发症
肺栓塞(PE) 静脉瓣损伤 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溃疡 更大程度的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0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1
DVT的并发症
后期 血栓吸收肌化 遗留静脉功能不全 浅静脉曲张 DVT形成后综合症 色素沉着 肿胀、溃疡 血栓脱落 肺栓塞(PE)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7
物理预防
医用弹力长袜;
梯度压力袜套(GCS)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8
物理预防
间歇式充气气压治疗系 统(IPC)
静脉足泵(VFP)
电刺激:可采用电脑中 频电疗仪刺激肌肉收缩。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9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30
药物预防
(1)普通肝素 肝素曾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后DVT和生理性高凝状 态的防治,因为它与AT—III结合使用后者构象发生改 变增加对凝血酶抑制作用,静脉使用比皮下注射效果 好,但使用过程中需严密监测,使APII大于1.5倍左右, 以防止出血,此外肝素还会诱导血小板减少、肝素性 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目前普通肝素在临床上已逐渐被 低分子肝素取代。
②全麻因应激反应强而激活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激 活物增加。另外全麻可导致下肢血流减少50%。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3
手术持续时间
据Borow报道手术持续时间1~2小时者发病率为20%, 2~3小时者发病率为46.7%,3小时以上者发病率为 62.5%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4
分型
1.DVT根据急性期血栓形成的解剖 部位分为: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6
分型
3.根据临床演变分为: (1)闭塞型 (2)部分再通型 (3)再通型 (4)再发型 4.在超声检查中将声像图分为完全性阻塞、不完全性阻
塞及再通性血栓。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后加重,抬高患肢 可好转。偶有发热、心 率加快。
体征:血栓远端肢体或
全肢体肿胀是主要特点,
皮肤多正常或轻度淤血,
重症可呈青紫色,皮温
降低。如影响动脉,可
出现远端动脉围手搏术期深动静脉减血栓弱的预防
18
DVT临床表现
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 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称为DVT后综合症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的表现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 栓的预防
ICU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 脉内的异常凝结,由各种原因引起, 好发于下肢,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 疾病。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
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素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3
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静脉血流滞缓 静脉壁损伤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2
DVT的预防措施
基本预防
物理预防
药物预防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3
基本预防
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鼓励病人主动活动足和 趾,多做踝关节的伸屈 活动;
②多做深呼吸及咳嗽动 作;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4
基本预防
③术后抬高床脚或抬高
下肢:一般抬高床脚 20~25cm,使下肢高 于心脏水平;
④术后尽可能早下床活 动;
⑤手术操作轻巧,避免
静脉内膜损伤;避免在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5
基本预防
⑥术中和术后补液 多 饮水 避免脱水
⑦改善生活方式 戒烟 戒酒 控制血糖血脂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6
基本预防
⑧加强临床观察,注意 观察下肢有皮肤色泽改 变、水肿、浅静脉怒张、 肌肉有无深压痛,测量 双下肢不同平面的周径, 如果两侧周径差>0.05 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 高危人群肺栓塞的临床 表现。
(1)中央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 成;
(2)周围型,周围型指股静脉、 腘静脉、胫后静脉及小腿肌肉静 脉丛血栓;
(3)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 栓形成,混合型指中央、周围合 并型。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15
分型
2.根据血栓形成时间分为: (1)急性期:2周以内;
(2)亚急性期:2周至6个月以内;
(3)慢性期:6个月以后
血液高凝状态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4
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成的原因
手术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导致周围静脉扩张,静 脉血流速度减慢,并且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肉完 全麻痹,失去收缩功能,术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他原 因长期卧床,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 此为DVT发生的主要原因。
其次,各种大型手术引起高凝状态血小板粘聚能力增 强,术后血清前纤维蛋白溶酶活化剂和纤维蛋白溶酶
的抑制剂水平升高,使纤维蛋白溶解减少也是引起 DVT发生的基本因素之一。
另外,止血剂的应用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静脉输注
各种抗生素和高渗溶液导致的静脉壁损伤,手术操作
或原发创伤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等原因。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5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6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7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