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举措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举措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肩负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完善的历史重任,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离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共存,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前提。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淤这一新的论述重新界定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一次理论上的重大创新,给我国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将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对我国的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作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断调整贯穿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过程。
两者关系的不断调整才使得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其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位置。
解决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才能理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其它关系,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使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更为顺畅。
第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得我国顺利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建国后,我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是当时国内外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现代化工业基础的建立都离不开这一体制。
但是,这一体制有着明显的弊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决定经济的整个运行过程,一切经济活动都由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下达指标来进行,企业和经营者没有经济自主权,现代意义上的市场基本不存在,整个国民经济都纳入了政府各级部门的计划管理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特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其经历了多次转型与调整,不断突破各种困难与问题,逐步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政府有为的新型经济体制。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已经成为国家的一个重要议题,为此,本文将就该主题详细阐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中国特有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市场经济为基本分配方式,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制度。
在这种经济体制下,重点优化资源配置,并以市场化为导向改革国有企业面貌,推广创新浪潮,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构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服务和公共品,并通过管理服务和监管调整,稳定市场秩序,并做好调节收入分配等领域的工作,保障社会发展的公平与公正。
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美地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理念融合了起来,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领。
二、将市场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注重市场发展。
如今,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但同时也面临着好几个挑战。
首先,应加大市场监管的力度,确保市场的规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其次,应在完善市场环境的同时注重发展市场经营的各种主体,积极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提高市场整体水平。
另外,应注重部门间的协同配合,构建多部门联防体系,确保市场环境和经济秩序始终规范有序。
三、发挥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引导作用是重要的。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和宏观调控措施,确保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应加强行政管理,不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政府应营造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实用版】目录1.背景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和特点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5.实现改革目标的措施和建议正文一、背景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这个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核心内容之一。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和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性调节手段,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经济体制。
它具有以下特点: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配置。
2.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保障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注重调整收入分配,保障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它有利于:1.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2.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增长。
3.调整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
4.提高国家竞争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根据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目标包括:1.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
3.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4.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需求。
五、实现改革目标的措施和建议为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企业自主经营和市场化运作。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渐代替了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如何在市场化中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
一、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对比分析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分配由市场价格决定,市场的自由竞争性为市场提供了相对公平的机会。
而在计划经济中,资源的分配由国家计划局,由国家控制着经济活动、实现公平性。
就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比较而言,市场经济相对计划经济更加高效。
市场经济强调效率,计划经济强调公平。
市场是从效率的角度来往外部世界做选择和重新调配资源的,相对于计划经济中的国家集中调配,市场不需要依靠政府来实现调配资源,这在效率上可以为社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计划经济虽然重视公平,但由于缺乏市场机制,也就无法做到资源的精确分配。
具体来说,它不能对人们的实际需求给予精确的回应,也无法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
因此,计划经济模式在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等日新月异的现代经济环境下显得对策不力,更重要的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市场的竞争动力不足。
虽然市场经济有很多好处,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对市场波动不够敏感,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加剧,寻租行为频发。
此外,市场发生的各种机会越来越靠近城市中心,农村经济仍然处于困境之中。
因此,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必须考虑的事情。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系建立强有力协同作用的市场,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
在市场经济体系中,我们要解决出现竞争不充分、服务质量低劣等问题,以实现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贯穿整个国家经济体系,每个行业都必须面对市场,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都需要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更新自己的方法,适应市场转型的需求。
然后,我们需要找到最具突破性的市场、最具国际化的市场和最具本土特色的市场,从中找到我们最需要发展的领域。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9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同步练习(含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基础题1.企业家柳传志回忆说:“过去报纸一登全是革命,全是斗争,全是社论。
我第一次看到《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如何养猪的报道,(感觉)气候真的要变了!”柳传志看到的《人民日报》可能是在( )A.1976年 B.1978年C.1984年 D.1992年2. 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
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
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
小岗村的做法( )A.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C.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D.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3.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
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4.万科、联想、海尔这几个在中国风云驰骋的企业都诞生在1984年。
这一年,中国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浪潮。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公私合营的全面展开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5.下图是被誉为“中国餐饮个体第一家”的悦宾饭店开张图片。
1980年,北京市工商局为创办人李桂仙颁发了中国第一份个体餐饮营业执照。
美国合众社记者尤步乐在报道中写道:“在共产党中国的心脏,美味的食品和私人工商业正在狭窄的小胡同里恢复元气。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从农村全面转向城市B.扩大企业自主权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格局形成D.非公有制经济在繁荣社会经济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同6.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安徽凤阳县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②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逐步废除③中共中央首次突破把“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理念④全国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7.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 为贯彻落实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1)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国际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进行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都有关键作用。
实现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首先从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决策和政策着手,根据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和特点,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调整完善经济体制,以更有效的方式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
其次,要加强政府能力建设,促进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强有力的调节作用。
政府要制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法律法规,改进宏观调控政策,积极引导市场资源配置,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
此外,还要深化供给侧改革,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实体经济更加活跃,加快创新驱动的发展,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实现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要加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劳动安全管理,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民群众的福祉,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实现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在于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决策和政策,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深化供给侧改革,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加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改善社会保障制度等。
只有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福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总之,实现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首先需要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决策和政策;其次要加强政府能力建设,深化供给侧改革,引导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此外,还要加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改善社会保障。
只有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福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完整版)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 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 革开放的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组织路线:
(5)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
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6)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经济体制改革
今 日 凤 阳 县 小 岗 村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 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 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 户经营,自负盈亏。
凤阳花鼓词
• 说凤阳,道说凤凤阳阳,,道凤凤阳地阳多,不打粮, • 凤阳本是好改地革方鼓。点先磙敲子一响住,就逃荒。 • 自从出了朱三皇年帝跨,了三只大见凤步阳,女出嫁, • 十年倒有九如年今荒飞。 出金不见凤新凰娘。进凤阳。
经济体制改革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抑制了-------,稳定了-------,增加了------。
在----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的直接控制, 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实现了社会公平
结论:
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经济体制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名词解释
经济制度: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规定着该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原则,规定 着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该社会的基本制度。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是由大革命失败
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到土地革命兴起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思考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思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思考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完善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需要深刻理解这一目标的内涵和要求,正确认识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和矛盾,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以下就是我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这意味着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各项基本制度,如产权制度、市场准入制度、金融监管制度等。
还需要建立健全一体化、透明化、法治化的市场经济体制,增强市场的公平竞争和规范运行。
只有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才能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提升,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夯实基础。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全面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
要实现这一目标,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更要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医疗、文化、环保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分享更多的发展成果。
三、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要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国际经济合作,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贸易和投资的自主开展能力,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力。
还要深化改革,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增强市场的活力和韧性。
个人观点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自身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寻求适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发展道路。
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市场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最终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和巩固。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摸着石头过河‛
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从农村向 城市逐步推进的
“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 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 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 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 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 贫困‛。
“小岗村事件‛
1983年底实行生产责任制
97.8%
99.5%
生产队
50
70 农户数
其中包干到户
94.5%
97.1%
生产队
50
70 农户数
转型是由体制外向体制内推进的
温州民营经济快速 崛起并迅猛发展
国有企业
中国的转型是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的
深圳市中心
汕头特区 厦门特区
珠海大桥
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由点到面,由局部到 整体逐步推进的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殊性
“我们要建立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 主义国家调控下对资 源配置起基础性作 用 。‛ ——江泽民
收 入 分 配 制 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十五大正式明确 提出:‚公有制为主 体、多种所有制共同 发展,是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 本经济制度‛。
十五大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主要原因: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 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 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 的前提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1993年11月14日,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 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定》。 《决定》提出了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基本框架的具体步骤和 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摘要:改革开放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并在改革开放的历程里不断发展并完善。
本文将以改革开放后处于不同时期重棉一厂为典型案例,通过其发生的重大事件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过程。
进而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与改进的方式。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完善;改进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典型案例改革开放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并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程里不断发展并完善,本文将以改革开放后处于不同时期重棉一厂为典型案例,通过分析重棉一厂发生的重大事件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过程。
1.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重棉一厂破产(1)重棉一厂发展历程重棉一厂位于重庆市嘉陵江畔的沙坪坝土湾。
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彼时河南豫丰协记纱厂奉国民政府之命令,要求整体工厂全部迁往陪都重庆成立了重庆豫丰和记纱厂。
新中国成立后,豫丰和记纱厂被公司合营,1954年改名为工业部610厂,1964年改名为重庆第一棉纺织厂。
(2)重棉一厂破产改革开放后,重庆市很多国企不能顺应时代发展,在1988年,重庆第一批国企大厂被迫宣布破产的名单中,重棉一厂也在列。
这个有着银行、邮局、供销社、医院、电影院、学校的关系到民生的纺织巨人就此倒下,成千上万的纺织工人就此失业,重棉厂周边的上下游企业也一同消失在历史长河里。
(3)重棉一厂破产原因分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重棉一厂一直按照政府计划进行生产销售,长期吃大锅饭的重棉一厂不用考虑生产成本和销售困难。
除了不能更新技术与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外,重棉一厂大量的附属机构使企业不堪重负,加之改革开放后,重棉一厂不能开拓销售渠道,产品也无市场竞争力,销售收入连年递减,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2.十九世纪九十年代重庆华诚第一棉纺织厂诞生(1)重棉一厂的涅槃重生九十年代,我国由于棉纺织工业宏观失控,整个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国内棉纺织行业大量倒闭裁员的大环境下,我国将国有棉纺织企业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
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第六讲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该走怎样的道路,该建立怎样的经济体制,这是当时摆在我们面前需要作出决策的一个重大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在经济体制上,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在当时是有主客观原因的。
建国后,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首先,计划经济是被看成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的。
计划经济是指以国家指令性计划来配置资源的经济形式。
“计划经济”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过程中,针对这种生产方式的不合理性,以及古典资本主义(早期市场经济“自发”运行所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而产生的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自觉”组织的思想。
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论述了未来理想社会的生产状况是由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要量进行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要量的不同,“以盈济虚”地进行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
18世纪,法国的巴贝夫对未来社会实行计划经济的思想则表述的更加清楚。
他指出:“我们未来的制度将使一切都按计划来进行”,因而社会中“不再有盲目经营的危险,不再有任意生产或生产过剩的危险”,并且论述了社会对劳动投入的有计划调节。
马克思: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的需要量相适应的产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量的社会总劳动量。
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方式,这是不言而喻的。
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1. 前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济制度安排。
本文将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源与发展2.1 改革开放初期的试验与探索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进程,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强调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2.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转折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内外资本和技术开始涌入中国。
2.3 市场化改革进程加速推进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逐渐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
1988年,中国开始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允许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1992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2.4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大决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这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迈出了重要一步,进一步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3.1 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并存并荣。
国家保持对重要领域和关键行业的控制,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价格形成机制逐渐完善,供求关系逐渐成为调节生产、分配和消费的基础。
3.3 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等手段引导和调整经济运行。
同时,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
3.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重要保障。
构建健全的法律体系,保护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并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为贯彻落实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1)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多年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正在转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展开,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人民生活和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在国际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以邓小平同志1992年年初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四大明确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期的伟大历史任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一、引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当前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是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机制,应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引导资源的流动和配置。
这需要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市场监管,优化市场环境,打破垄断,促进公平竞争,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益最大化。
三、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另一个目标是保障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公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和不公平问题凸显,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四、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防范市场风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三个目标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防范市场风险。
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必然伴随着风险和不确定性,国家需要加强监管和调控,防范市场风险,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确保金融体系稳健运行。
五、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另一个目标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我国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后一个目标是加强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大趋势,我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同时,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扩大开放,实现互利共赢,推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为标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高效、公正、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
一、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
我们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国有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
我们要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打破行业壁垒,促进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防止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规范产权保护,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加强信息公开,提升市场透明度。
三、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也是保障市场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我们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和稳定性,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加强对外贸易和外汇市场的监管,维护国际经济秩序和国家利益。
四、加强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环境保护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推动资源配置向市场化、法治化方向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倡导绿色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对资源环境损害的惩罚和补偿机制,引导企业和个人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五、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六、促进公平公正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原则,我们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加强反腐败斗争,建立廉洁政府,维护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 发展工业必须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客观上要求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2)当时苏联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我国参照苏联的 模式,在“一五”计划期间,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
2.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
经济体制改革
行政机构的改变
为了加强和 完善农业生 产责任制, 1980年,四 川首先在广 汉县进行了 人民公社政 社分开、恢 复乡政府的 改革试点。 图为取消人 民公社后全 国最早建立 的四川广汉 县向阳乡人 民政府。
经济体制改革
本质
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
经营方 大集体 式改变
农 分配方 平均 村 式改变 主义
经济体制改革
分配制度: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 配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二)内容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 目的 实质 目标
坚持 社会 主义 制度
解放 发展 生产 力
社会主义 制度的自 我完善和 发展
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打开窗户,飞进了苍蝇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 示,我们都始终不渝 地遵循。
❖
——华国锋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三、专家会诊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
四、开方抓药
思想路线:
(1)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 准问题的讨论 (2)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经济体制: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
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反映着社会经济在组织 生产、交换、分配过程中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
一大病初愈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国家的秩序是不是一 下就能够恢复正常?我们的国民经济,有没有迅 速发展起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后遗症
❖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 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1957年,我国 的钢产量达到535吨,比1952年 增长296%,为建国前的5.8倍。原煤产量达到 1.3亿吨,比1952 年增长96%,为建国前最高 年产量的2.1倍,一大批原本没有的工业部门开 始建立起来,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以上说明了什么?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集中了-------财力,保证了-----的完成,使我国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实现了国家的经济 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
折 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 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七届二中 全会
十一届三 中全会
1927年 1935年 1949年
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
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 内进行。
探究二
1957年,“一五” 计划超额完成。国家对经济 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493亿元。我国的工、农 业总产值分别1952年增长141%和25%。随着 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 著提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内涵
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 中性的。
二、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 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 自己的制度特征。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是由大革命失败
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到土地革命兴起
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的转折点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 党的历史上生死 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攸关的转折点 核心的正确领导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 工作重心由乡村 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 转移到城市 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 义国家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 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 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要巩固这一政治成果,要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必须 发展工业,尽快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2)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客观上要求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19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 是建国以来党的
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伟大转折
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安徽、四川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推向全国;
抉择 ——18个红手印的生死文书: ……如村干部 坐牢杀头,其他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
计划经济体制
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
伟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经阶级 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
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大
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
转
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 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分户经营 按劳分配
成效
管理方 人民 式改变 公社
乡、镇、村 居委会
经济体制改革
意义: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解放和发
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城市改革。
生产关系
适应
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经济体制改革
体验
厂 长
首都钢铁厂副厂长,主要负责向上级行政机构的申 报申报有关产品开发的项目
第六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上)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限定地域 规定种类 规定期限 限制数量
图片反映了什么经济手段?
计划
探究
1949—1952年,新中国国民经济恢复的 任务基本完成后,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工业, 尽快建立起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完 成这一任务?
抑制了-------,稳定了-------,增加了------。
在----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的直接控制, 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实现了社会公平
结论:
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 经济体制必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名词解释
经济制度: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它规定着该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的基本原则,规定 着该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该社会的基本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材料一:
在1956年,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 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 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 ,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材料二:
我们经常听到的“娃哈哈”的名字,这个企业是个校办工厂,原来只 有10平方米的厂房,资金14万,但现在销售额达2.5亿元人民币,利 润达4000万元。它靠的就是市场,它掌握了消费者的心理和市场的变 化,考虑到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后,每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父母的心 理是希望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对孩子舍得花钱、舍得投入,为了满足 消费者的心理,于是就想到了儿童营养液,就开发了“娃哈哈”这种 新产品。
政治路线:
(3)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 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 革开放的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
组织路线:
(5)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
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6)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上下求索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二、小试牛刀
①目标确 立:十四 大明确提 出:我国 经济体制 改革目标 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 制。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三、趁热打铁
②十四届三中全 会通过《关于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若干问 题的决议》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四、基本完善
③十五大 提出:以 公有制为 主体,多 种所有制 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 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 基本经济 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
今 日 凤 阳 县 小 岗 村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 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 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成分 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民生产的东西:“大包 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 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 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87年全国有1.8亿农户实行,占全国农户 总数的98%)
凤阳花鼓词
• 说凤阳,道说凤凤阳阳,,道凤凤阳地阳多,不打粮, • 凤阳本是好改地革方鼓。点先磙敲子一响住,就逃荒。 • 自从出了朱三皇年帝跨,了三只大见凤步阳,女出嫁, • 十年倒有九如年今荒飞。 出金不见凤新凰娘。进凤阳。
经济体制改革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采购 员
制糖厂小小采购员,主要负责原材料的采购,购 多少一切听上头安排
司
机
长沙重晶石矿小小运输员,每天三班倒,月底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