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唯物辩证法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哲学唯物辩证法知
识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唯物辩证法(部分应记的)
一、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高度概括):
二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三个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
唯物辩证法对世界的认识,世界是联系的整体、世界是发展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因此,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基于它对世界的理解,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它们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内部矛盾);唯物辩证法是对前面的肯定,形而上学是对前面的否定。
三、基础知识
㈠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定义: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表现(结论):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⑵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⑶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特征:
⑴客观性:
①定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②表现: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③[方法论:①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创造条件,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通过实践加以实现。]
④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⑵多样性:
①定义:由于事物之间的联系条件不同,形成的联系结果也不同,既联系的多样性。
②表现: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等;
③[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的看问题,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客观联系。]
㈡发展的观点
1.发展的趋势:⑴发展的定义:事物的向前、向上、向好的方面、向进步的方向运动的趋势。[方法论:坚定前途是光明的。]
⑵表现:整个世界是发展的:自然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人的认识是发展。
[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3.发展的道路: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的特征: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
②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
[方法论: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方法论: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⑶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结论:任何事物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总的方法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4.发展的状态:
⑴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量变只在一定范围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表现:通常人们在生活中看到的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度:是事物保持其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相互结合的规定性,即相互统一。[方法论:要坚持适度原则。]
适度:就是在认识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过程时,如实的把握事物的数量界限。
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表现: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等,都是质变过程中呈现的状态。
⑵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首先要弄清目的是什么:①如果目的是要质变: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因为,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②如果目的是要量变:就要坚持适度原则。]
结论:任何事物都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
5.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真正动力,特别是内部矛盾即内因。(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是决定作用;外因起加速、延缓作用。)
结论:任何事物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6.发展的根本途径:
辩证的否定,实质就是扬弃。
㈢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1矛盾的定义:
对立统一就是矛盾;[方法论:一分为二看问题。]
基本属性: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方法论:着重讨论对立时用此原理。]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和趋势。它包括两个方面: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前提);[方法论:着重讨论相互依存时用此原理。]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着重讨论相互贯通时用此原理。]
2.矛盾的特性(种类):
⑴矛盾的普遍性:
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一分为二看问题(两点论、两分法)]
⑵矛盾的特殊性:
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表现:
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怎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分析问题(认识事物):条件:简单事物,分析一个矛盾。(即使存在许多矛盾,也要着重分析一个矛盾。)
原理: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都是不平衡的。其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性质。而矛盾的次要方面,则处于被支配地位。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事物的性质。也不要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B.解决问题(做事情):条件:复杂事物(存在许多矛盾)。
原理: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