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结构关系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述艺术研究已有很多,但鲜有触及该作品的叙述结构关系。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叙述结构关系的分析,包括顺序、间隔、反差和比例,试图从叙述学的形式要素方面来对小说的叙述艺术进行研究,指出菲茨杰拉德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代性和超前性。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叙述结构关系;顺序;间隔;IL差;比例

对于菲茨杰拉德的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小说叙述艺术,尤其是“人物视角叙述”等已被研究得很多,本文试图从叙述学的形式要素方面来分析其叙述艺术,且再将这所谓的“形式要素”范围缩小,便成为叙述结构关系分析。叙述的结构关系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顺序、间隔、反差和比例。下面试图从这四个方面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下文全部以《了》代替)进行细致分析。

一、顺序

顺序是指事件与事件之间位置的前后次序。《了》的叙述顺序主要是时问顺序和空间顺序。首先是时间顺序。事件之间的时间拉长、延伸甚至错置在《了》中表现得比较突出。整部小说贯穿尼克对有关东部两年生活的回忆,而其东部之行历经春夏秋冬,恰恰是一个四季周期的循环。同时,在文本中,作者有效地调整了时间的速度,拉长某一季节(如夏季)、某一天(如茉莱尔事故发生当天),甚至某一时刻。但有时候也把时间无限地缩短,比如盖茨比的一生便是在尼克与盖茨比或者尼克与乔丹的谈话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而叙述者尼克所给予的只是一些生活片段而已,几个夜晚、几次宴会、几次午餐、几次拜访、几次冲突,便将盖茨比、黛西、汤姆以及乔丹、茉莱尔这些主要人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揭示出来。

小说的前两章仅仅是提到当前的盖茨比(1922年);第三章,人们议论盖茨比,多是流言蜚语,涉及到盖茨比在一战期间的经历(1918年),同时,叙述者尼克第一次见到并结交盖茨比,交代了盖茨比1917年的一些经历;第四章,乔丹讲述五年前盖茨比和黛西的爱情故事(1917年);第五章,1922的盖茨比;第六章,盖茨比向尼克讲述自己与黛西的恋爱细节,更重要的是交代了盖茨比的奋斗史,大致是1910年到1917年之间的经历;第七章,1922年的盖茨比;第八章,讲述盖茨比战前和战争中的一些事情;第九章,盖茨比的父亲出场,讲述盖茨比小时候的事情以及其年轻时的奋斗经历等等。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问顺序,应该是第九章、第六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八章等。当然,在每章中,现时与过去是相互穿插进行的,盖茨比简略而又传奇的一生便完整地展现出来,一个典型的“迷惘的一代”的悲剧英雄形象整却又含蓄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然后,我们看看空间顺序。“空间性这一概念强调了空间在被使用中留下的历史痕迹和意识形态影响,指出了空间性的形成是人为地和历史性的,使得空间成为一个可以涵盖过去、现在和未来,包括物质性和精神性的概念。”-1 空问性在菲茨杰拉德小说中体现得较为明显,从底层阶级到上流社会、从乡下到大都会以及从中西部与东部之问来回迁移的隐形空问流转便是例证。在文本中形成了东部与中西部、东卵(East Egg)与西卵(West Egg)、纽约与死灰谷(V alley of ashes)鲜明的空问框架。在这三组对比强烈的空间转换中,叙述具有了层次感。叙述者包括盖茨比、汤姆、黛西和乔丹都来自于具有传统的道德典范象征意义的中西部,但是他们都混迹于“非物质的物质至上主义”盛行的东部繁华地带,这是基本的空间机制,包含大空间(时代、社会背景)和小空间(具体活动场所、环境),但是最终尼克还是回到了中西部,形成一个中西部——东部——中西部之问的空间循环,叙述者尼克、乔丹以及凯瑟琳都居无定所,徘徊于朋友或者亲人的寓所与旅馆之间,四处浪,这种空问的不确定性最终导致人物精神的无所依托感。

二、间隔

间隔,是指属于同一个故事的各个事件之间相衔接的距离。“一部小说总是由一个占主导地

位的基本故事链所构成,任何一个故事链又都是由无数个小的事件所组成。因而事件与事件之间的衔接距离就成为小说家在结构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一部成功的小说文本是对这种距离调度控制得恰到好处的结果,“波兰文艺理论家奥索夫斯基曾说‘康拉德的小说可以引起许多有关故事的结构本身影响读者的感受的思考。’其具体做法就是:‘在一个故事中留下间隙,后面再回过头来叙述,因此而与一个编年史的次序不端的放到一起,使读者本来不理解的事件逐渐明晰起来。”菲茨杰拉德深受康拉德的影响,甚至其不少作品的叙事结构都模仿了康拉德。《了》的人物视角叙述手法的运用便是从康拉德那里借鉴而来,在借鉴其叙述人称机制的同时,也采用了康拉德的问隔叙述法。在《了》中,关于盖茨比的一切被叙述者分成九章切成多个片段,分时段展示,中间有停顿也有其他事件的插入,于是盖茨比的故事被切割成少年时代、奋斗史、1917年与黛西的恋爱故事、从军生涯以及发迹史等多个年龄段,每段故事之间都有停顿或者间隔。对黛西撞死汤姆情妇的事故,作者也很好地运用了间隔叙述。事故发生后,尼克、汤姆和乔丹路过事故现场,随后尼克回到寓所遇见盖茨比,盖茨比简略地讲述了事故过程。之后,作者将这一事故放在一边,类似于中国古代章回小说里的“花开两朵,各表一家”,运用插叙讲述了一些关于黛西与盖茨比的往事,也叙述了尼克的工作并交代了尼克与黛西的关系终结,之后,尼克才跳出来,将事故发生后的凯瑟琳、威尔逊的表现以及盖茨比被杀害经过娓娓道来。这样的处理方式切断故事的连续性,在高潮戛然而止,留下悬念使小说更耐读耐品。

三、反差与比例

“反差是指两个毗邻衔接的事件或场景在情感色彩、意味指向等方面的融洽度和一致性。反差度越小情节发展显得越平稳,情感的对比也相应缓和;反之则情节就跌宕起伏,情感的流向也会因一种矛盾和逆流的产生而得到强化。”这一点在《了》中体现得也很明显。第一,盖茨比本身境遇形成的反差。他出身卑微,从一个穷光蛋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大富翁,这是一种反差;第二,盖茨比对黛西的牺牲和黛西对盖茨比的冷漠,在盖茨比顶替黛西的罪名后,黛西和汤姆密谋将威尔逊的枪口引向盖茨比的胸口,导致后者的惨死;第三,盖茨比生前门庭若市,死后葬礼上门可罗雀;第四,汤姆的实用主义、婚外情与盖茨比的理想主义、爱情始终不渝形成反差,但是前者以喜剧结局,后者以悲情谢幕,也是一种反差。形式结果的功能作用还存在于故事中两个不同事件在文本的叙述时空上的比重,这种比重构成了所谓的“叙述比例”(也即文字上的多寡);“它意味着叙述者对某一事件的态度:是强调、突出,还是回避、淡漠。因而,通过这种比例方面的分配,同样一个故事会给人以不同的面貌,因而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种结构关系上的陌生化组合会带来意义的变异,也能对读者的阅读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了》中,作者便充分利用了这种结构比例功能,盖茨比给人的基本印象是一个文质彬彬、有教养、风度翩翩的成功男人,而且感情专一、誓死不渝,富有、大度而平易近人,他被作者塑造成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英雄。但事实是,盖茨比所带来的更过是负面的东西,他通过贩卖私酒、做投机生意而成为暴发户,并且善于撒谎、虚荣而又愚蠢,生活上也极尽浮华和奢侈,挥金如土而又无所事事,为了一场虚无的美国梦被操纵者汤姆和黛西所掌控,最终惨死游泳池。这里面的奥秘就在于文本中的限制性叙述,将那些关于盖茨比的负面通过流言蜚语展现,而其他人又大多怀着嫉妒或者憎恨的心理,比如汤姆,结果造成了其可信度的降低;反而是盖茨比对叙述者尼克所说的话更值得信赖,因为尼克人们已经先人为主,他给读者留下一个正人君子、道德评判者的中立形象,他所展示的一切应该都是真实的。关于盖茨比的描写,零碎而简略,往往浅述辄止,显得神秘、模糊但又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相反是汤姆浓墨重彩,他首先以一个肆意挥霍的上层人出场,而且言谈举止傲慢自负,不仅是一个花花公子更是一个种族主义者;其次他有婚外恋,生活放荡,行为卑劣;最后,陷害盖茨比致死。于是这种叙述比例的偏重便造成了汤姆的负面形象和盖茨比的正面形象的树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