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系统化的设计期末作业25页PPT
合集下载
(2024年)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ppt课件
![(2024年)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efe956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4.png)
制定评价计划
明确评价的目的、对象、方法和工具 。
收集数据
根据评价计划,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 息。
2024/3/26
28
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
2024/3/26
•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 出结论。
29
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
及时反馈
在评价结束后,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结果 。
具体反馈
确定学习者的起点水平
分析社会和教学环境
了解学习者的前置知识、技能和态度 ,以便确定教学起点。
考虑社会文化背景、教学设施、时间 等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确保教学设计 符合实际教学环境。
分析学习者的特征
研究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认知风格 、学习动机等因素,以制定符合学习 者特征的教学策略。
2024/3/26
8
输入 标题
优点
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操作技能。
定义
缺点
适用于需要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和操作方法的课程,以 及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应用场景
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练习过程 可能较为枯燥和单调。
2024/3/26
16
04
教学内容设计
2024/3/26
17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统掌握的知识内容。
讨论法
定义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 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 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缺点
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讨论过程可能 偏离主题或难以控制。
2024/3/26
优点
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增强 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明确评价的目的、对象、方法和工具 。
收集数据
根据评价计划,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 息。
2024/3/26
28
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
2024/3/26
• 分析数据: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得 出结论。
29
教学评价的实施与反馈
及时反馈
在评价结束后,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结果 。
具体反馈
确定学习者的起点水平
分析社会和教学环境
了解学习者的前置知识、技能和态度 ,以便确定教学起点。
考虑社会文化背景、教学设施、时间 等因素对教学的影响,确保教学设计 符合实际教学环境。
分析学习者的特征
研究学习者的年龄、性别、认知风格 、学习动机等因素,以制定符合学习 者特征的教学策略。
2024/3/26
8
输入 标题
优点
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操作技能。
定义
缺点
适用于需要学生掌握一定技能和操作方法的课程,以 及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
应用场景
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练习过程 可能较为枯燥和单调。
2024/3/26
16
04
教学内容设计
2024/3/26
17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统掌握的知识内容。
讨论法
定义
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 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 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缺点
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表达能力,讨论过程可能 偏离主题或难以控制。
2024/3/26
优点
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增强 学生的参与感和合作意识。
教学系统化设计期末作业
![教学系统化设计期末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36df790a6c85ec3a87c2c5f3.png)
目的:大学生在 游泳池中没有辅助 器材的情况下, 尽可能成功救助 溺水者上岸。
表7.5 表6.3中确定的心智运动技能的绩效目标考试题
从属技能的绩效目标 对应的考试题
2.2当入水者与溺者距离10米以外时(CN) 能够采用头先入水或打桩式脚先入水这两种方法(B) 入水(CR)
学习者在游泳池中选择头先入水和打桩式脚先入水两种方 法中的任一种入水。考核标准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 格四级,具体方法由老师视不同情况而定。
监督特征:N/A 物理特征:N/A 社会特征:N/A 对本教学而言,学习点和实施点是同一个, 学习者在游泳池跟随教学者亲身体验学习水上直接救护
表6.3 心智运动技能和对应的绩效目标
步骤
步骤1:选择入水点 步骤2:入水 2.1 跨步式脚先入水 2.2头先入水 2.3打桩式脚先入水 步骤3: 游近溺者 步骤4:解脱 步骤5:拖运 步骤6:出水 步骤7:上岸
后继活动
迁移:将此次在静水游泳池中学到的水上直接救护技能迁移到流动水域比如河流、湖泊、海洋等。 学生分组和媒体选择:三人一组自由组合;现场讲解。
绩效目标#
1.1.1.当救者发现溺水者时,能够迅速找到离溺者最近且便于营救的地方
内容呈现
内容:选择入水点 举例:找到与溺者最近的溺水点且便于营救 学生分组及媒体选择:三人一组自由组合;现场演示。
学生参与
练习项目及活动: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练习 反馈:动作是否标准 学生分组及媒体选择:三人一组自由组合;现场演示。
绩效目标#2.2.1当入水者与溺者距离10米以外时能够采用此方法入水
内容呈现
内容:头先入水 举例:动作同一般跳水技术 学生分组及媒体选择:三人一组自由组合;现场演示。
学生参与
教学设计PPT课件
![教学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8332f3180eb6294dc886c06.png)
教学目标
第12页/共29页
(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的对象是学习者,因此 教学目标阐述的是学习者学习的结果。不是指教 师应该做什么,或者通过该课教给学生什么。
默认行为主语是“学生”。
第13页/共29页
(2)教学目标的例子
标号说明:
①行为主体;②实际行为;③行为结果;④行为条 件;⑤行为标准
• 重视评估标准,应明确、具体。让学生始终了解自己和标准还相差多远。 • 给学生创造自我评估的机会。 • 反馈应及时、频繁、准确和充满关爱。
第26页/共29页
(六)课堂教学过程的流程图表示法
符号
表示的意义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
媒体的应用
学生的活动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表 几第种27符页/共号29的页 意义
第14页/共29页
5、教学目标编写要求
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1 应力求具体、明确、可以观察和测
量。 要用行为动词和动宾短语表达 教学目标。
2
要说明达到目标的条件。
3
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4
第15页/共29页
8、案例观摩与思考
教学目标分析案例
第16页/共29页
(三)教学策略
1
教学过程的确定 。
含量比较高,是一件专业化的工作。 • 教学设计的要素包括:设计的依据,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
教学评价等。
第5页/共29页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教学 需要 分析
教学 内容 分析
学习 者 分析
教
教
教
教 形成性评价
学
学
学
学
目
策
媒
设
教学系统设计PPT
![教学系统设计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f6f31b79563c1ec5da715b.png)
(一)迪克—凯利模式
(二)肯普模式
(三)尼文模式
(四)史密斯—雷根模式
关于《动能和动能定理》的教学系统设 计以及案例分析。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实施 素质教育,它强调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 起主导作用,引导、启发、辅助学生学习。本学期,是我校物 理学科开始使用新课程教材第二年,新课改倡导学生积极主动 地学习,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 与物理理论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 思考,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得知识,逐步培养他们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充分体现了物理的学科特点,也符 合新课改的要求。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定义
教学系统设计(也称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从教育技术领域 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它的最大特征是通过技术的手段是教学更 加卓有成效,其宗旨是解决教学问题。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中, 教学系统设计被定义为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 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 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二、分析学情,明确两点,处理
教材
1.学情分析
我所教班级的学生的普遍情况是基础扎实,思维活跃, 求知欲强,但是系统性、逻辑性相对较差,分析和发现问题的 能力还有待提高。
2.明确两点
基于以上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两点为: 教学重点 (1)动能表 达式的推导。 (2)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 动能定理的理解与深化性应用
1.1教学系统设计PPT
![1.1教学系统设计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b327956bec0975f465e2f7.png)
[ITIE] wangyoumei163@
B、课程的主要内容
[ITIE] wangyoumei163@
C、课程的学习目标
熟练地运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技术 和方法,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 计与开发。能够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 成果评估的一系列操作,并结合相关技 能最终完成一个教学设计产品。
Walter Dick, Lou Carey and James O. Carey,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5th Edition 中文版(汪琼 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http://162.105.142.5/instruction-design
学习资源(cont.)
维存网站
/
[ITIE] wangyoumei163@
学习资源(cont.)
/~donclark/inde x.html
[ITIE] wangyoumei163@
[ITIE] wangyoumei163@
分析:教学设计(cont.)
应用系统方法 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 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 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 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教学系统 三个设计层次 教学过程 教学产品
CASE
网络教学与 嵌入式教育技术
[ITIE] wangyoumei163@
object
掌握课程的学习方式方法,初步了解教 学系统设计的概念与内容。 浏览并熟悉各学习资源网,注册相关系 统。 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ITIE] wangyoumei163@
F、考核说明
一个产品教学设计方案及小组作品(30) 一个课堂教学设计方案(5) 一个研究性学习方案(5) 一篇翻译(10) 一次小组讲课(10) 一次考试(40)
B、课程的主要内容
[ITIE] wangyoumei163@
C、课程的学习目标
熟练地运用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技术 和方法,进行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 计与开发。能够独立完成从需求分析到 成果评估的一系列操作,并结合相关技 能最终完成一个教学设计产品。
Walter Dick, Lou Carey and James O. Carey, 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5th Edition 中文版(汪琼 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http://162.105.142.5/instruction-design
学习资源(cont.)
维存网站
/
[ITIE] wangyoumei163@
学习资源(cont.)
/~donclark/inde x.html
[ITIE] wangyoumei163@
[ITIE] wangyoumei163@
分析:教学设计(cont.)
应用系统方法 分析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 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和步骤 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 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
教学系统 三个设计层次 教学过程 教学产品
CASE
网络教学与 嵌入式教育技术
[ITIE] wangyoumei163@
object
掌握课程的学习方式方法,初步了解教 学系统设计的概念与内容。 浏览并熟悉各学习资源网,注册相关系 统。 设计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ITIE] wangyoumei163@
F、考核说明
一个产品教学设计方案及小组作品(30) 一个课堂教学设计方案(5) 一个研究性学习方案(5) 一篇翻译(10) 一次小组讲课(10) 一次考试(40)
教育系统设计ppt课件
![教育系统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e05e8aed4d8d15abe234e30.png)
10
3、加涅提出学习的类型、教学事件和层级分析。1965年,加 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类。他还提出每一类学习结果的完成 需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事件,这对教育系统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1992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是教学设计的经典名著,该 书把学习的分类理论与教和学当做基础思想来设计教学过程,使学 习与教学两大问题系统化地统一起来,并逐渐形成运用科学心理学 和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原理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理论方法——教学 设计。
5
教育系统设计理论的实质是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把学习原 理和教学原理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教学过程模型和实施程序与方法的理 论与技术。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课程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需要分析, 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参照系来决定“做什么”。课程设计完成后对课堂 教学或产品进行设计时,则关心“如何做”,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等的 发展,加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开展,并以精心设计与学生内在条件 相适应的学习外部条件为核心,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最终实现教 育的价值。
16
Rossett在1999年指出,知识管理是对在一个机构中存在的外 显清晰的知识以及其内在的可通过推断得出的知识,进行鉴别、以 文档形式保存和传播,并以此来提高该机构的工作成绩。教育系统 设计人员有可能不仅要负责提高员工们的工作成绩,而且还要帮助 他们更好地获得该机构的知识。这个领域扩展了教育系统设计人员 的工作范畴。
第五章教育系统设计概述教育系统设计的发展教学设计简介课程开发简介教育系统设计是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设计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模型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开发教学媒体及传递手段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3、加涅提出学习的类型、教学事件和层级分析。1965年,加 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 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类。他还提出每一类学习结果的完成 需要借助于相应的教学事件,这对教育系统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重大 影响。1992年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是教学设计的经典名著,该 书把学习的分类理论与教和学当做基础思想来设计教学过程,使学 习与教学两大问题系统化地统一起来,并逐渐形成运用科学心理学 和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原理来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理论方法——教学 设计。
5
教育系统设计理论的实质是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把学习原 理和教学原理转化为可以操作的教学过程模型和实施程序与方法的理 论与技术。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课程开发过程中特别重视需要分析, 以社会需要为目标参照系来决定“做什么”。课程设计完成后对课堂 教学或产品进行设计时,则关心“如何做”,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等的 发展,加强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开展,并以精心设计与学生内在条件 相适应的学习外部条件为核心,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最终实现教 育的价值。
16
Rossett在1999年指出,知识管理是对在一个机构中存在的外 显清晰的知识以及其内在的可通过推断得出的知识,进行鉴别、以 文档形式保存和传播,并以此来提高该机构的工作成绩。教育系统 设计人员有可能不仅要负责提高员工们的工作成绩,而且还要帮助 他们更好地获得该机构的知识。这个领域扩展了教育系统设计人员 的工作范畴。
第五章教育系统设计概述教育系统设计的发展教学设计简介课程开发简介教育系统设计是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以系统理论和传播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方法分析教育教学问题在需要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目标设计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模型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案开发教学媒体及传递手段试行解决的方案评价试行的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
小学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PPT
![小学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c41f5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80.png)
坚持写教学反思日记,总结教学经验,不断优化 教学方法。
3
同行交流
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与同行分享教学心得 ,取长补短。
06
下学期教学工作展 望与计划
明确下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掌握下学期教学内容及进度
熟悉教材,了解重点难点,为制定教学计划打下基础。
分析学生学情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具有针对 性。
学生自律意识提升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了课堂违纪现象。
班级氛围和谐
倡导友善、互助的班级氛围,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德育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
德育课程丰富
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和活动。
学生品德提升
通过德育课程和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 职业道德。
学生表现
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积 极,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考试成绩稳定。
教学亮点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和团 队合作精神,取得了显著 的效果。
总结经验与教训
经验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互动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强与 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他们。
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 运用知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 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作业 提交和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软件与工具
运用专业的教学软件和工具,辅助 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课堂管理
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和规范,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同行交流
积极参加校内外教研活动,与同行分享教学心得 ,取长补短。
06
下学期教学工作展 望与计划
明确下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掌握下学期教学内容及进度
熟悉教材,了解重点难点,为制定教学计划打下基础。
分析学生学情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具有针对 性。
学生自律意识提升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了课堂违纪现象。
班级氛围和谐
倡导友善、互助的班级氛围,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德育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
德育课程丰富
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和活动。
学生品德提升
通过德育课程和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 职业道德。
学生表现
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积 极,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考试成绩稳定。
教学亮点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和团 队合作精神,取得了显著 的效果。
总结经验与教训
经验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互动环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加强与 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有助于更好地指导他们。
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 运用知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多媒体教学
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 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
学习兴趣。
网络教学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作业 提交和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软件与工具
运用专业的教学软件和工具,辅助 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强化课堂管理
制定明确的课堂纪律和规范,加强课堂管理,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