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2 爱在家人间 课时训练
初中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节《爱在家人间》学习任务清单汇总
![初中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节《爱在家人间》学习任务清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559bd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a.png)
初中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第二节《爱在家人间》学习任务清单汇总【学习目标】1:懂得什么是亲情,知道亲子之间发生冲突的原因,明白亲子冲突需要通过双方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2: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处理亲子冲突的方法,提高运用正确的方式与父母沟通的能力,提高调试“逆反”心理的能力。
3: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体味亲情;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学习重难点】重点:感悟亲情之爱。
难点:理解父母,学会沟通化解亲子冲突。
【教学过程】课前:小小演说家(3分钟)导课:吟诵古诗《游子吟》(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描述了慈母什么样的情感?你的家人如何表达这种情感?(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表达了孩子什么样的情感?你如何表达对家人的这种情感?一、学要求:通读课本第76-83页,时间5分钟,完成下列任务。
(理解)任务:如何体味亲情(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
(2)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
(3)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也会因之改变。
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二、研(1)师徒对研爸妈教训你是不爱你了吗?为什么?为什么家庭结构会发生变化?怎样正确对待家庭结构的变化?(2)小组对研教材79页:“探究分享”你与家人发生过亲子冲突吗?你认为造成与父母的冲突原因有哪些?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可能产生什么影响?该如何处理好与父母的冲突呢?三、展——学生展示父母:这一代独生子女太幸福了,不愁吃、不愁穿哪里像我们当年,什么都没有。
孩子:生活有时太茫然,我们的痛苦你们无法理解。
父母: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说苦闷,甚至要自杀,若像我们当年的生活,不知死了几十次了。
孩子:难道物质的贫乏就一定比精神的痛苦更令人沮丧?父母:现在的孩子早熟,早恋的孩子都不是好孩子。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2 爱在家人间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2 爱在家人间 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e0d08ab27284b73f24250ff.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制六年级下学期7.2爱在家人间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许多家庭纷纷加入“二孩大军”当中,不少同学有了弟弟或妹妹。
面对家庭成员的变化,我们应该()①质疑父母对自己的感情②欣然接受,对父母言听计从③理解和尊重父母,协助父母照顾弟弟妹妹④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用心感悟家中的亲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当羽翼渐渐丰满之时,我们更应该牢记,亲情是我们永远的依恋。
下列同学的做法有助于增进亲情之爱的是()①教会爷爷使用智能手机②体谅妈妈,帮做家务③父母冲突不过问不干涉④父母之错,据理力争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
”这是对父母辅导子女学习时的一种状况的调侃。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因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父母与子女之间有时会产生冲突②亲子冲突处理不好,就会伤害双方感情,影响家庭和睦③子女要理解父母的“唠叨”和期望,及时与父母沟通④父母应该尊重子女,不应该批评子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在实际生活中,“爱的冲突”之所以会发生,其原因是()①子女与父母缺乏必要的沟通②父母从来不体谅孩子③亲子之间由于不同年龄和阅历引起的心理差异④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增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我要走进你的世界,你不让;我想让你走进我的世界,你又不来。
”面对母亲的心酸与无奈,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①端正自己的态度,理解父母的苦心②尊重父母,有分歧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③与父母交流时,要多向父母提要求④不任性,不做让父母伤心的事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6.当父母发来“微信验证”,你会不会将他们加为好友?加为好友后你会不会对他们屏蔽朋友圈?有媒体就这些问题随机采访了60名市民(子女40人、父母20人),其中有17名子女将父母加为“微信好友”,但他们中的14人将父母拉入黑名单,仅有一人的父母可以看到他的朋友圈。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2 在家人间 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2 在家人间 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ef2bd62915f804d2b16c17e.png)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2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 理解是情感交流的纽带。
下列话语中,能够体现对父母理解的正确选项是()①只要是父母说的,我都言听计从②“爸爸您辛苦了,喝杯水吧”③放学后我应尽快回家,不然妈妈会担心④父母只看重我的学习成绩,只要分数高,其他事情都无关紧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 一声叮咛、一句唠叨、一顿责备、一次鼓励、一丝安慰……对于父母这些行为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发泄不满的表现B.无微不至关怀的表现C.不信任孩子能力的表现D.认为我们还没长大的表现3. “我妈一件事能叮嘱七八遍,真是要命!”“我妈每天都要唠叨两句话:早上是好好念书,晚上是快去写作业。
”“我爸一天到晚对我进行说教,烦死人了!”下面对父母的“唠叨”认识正确的是()①父母的“唠叨”是出于对我们的爱②我们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叮嘱和关怀③父母的“唠叨”是对我们的不信任④我们应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A.③④B.①③C.①④D.②③4. 有人说:“世上有种结,叫心结,难以解开。
世上有扇门,叫心门,难以敞开。
世上有条沟,叫代沟,难以逾越。
”面对代沟的出现,我们应该()A.坚持让父母听从我们的意见,因为父母的观点太陈旧B.只要是父母的话,我们就无条件的接受C.时时处处坚持自己的意见,绝不让步D.理解父母,努力与父母沟通达成共识5. 早上洗漱后,妈妈叮嘱我要吃饱;出门前,叮嘱我要加件衣服;骑车前,叮嘱我要注意安全;我有些不耐烦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真唠叨。
以下对妈妈的“唠叨”的认识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属于母子之间爱的碰撞②这种亲子冲突,是难以回避的③对妈妈的“唠叨”一概左耳进,右耳出④我们要在妈妈的“唠叨”中体会妈妈的心情、期望和用意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 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一下,妈妈制止了:“不许看。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教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册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2框 爱在家人间教案 新人教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86f7432bb7360b4c2e3f6432.png)
爱在家人间
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亲情对自己的意义;理解亲人之间爱的碰撞;掌握应对爱的碰撞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用体验法感受亲情的存在;讲述生活中爱的碰撞的具体事例,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爱心和扶育,体味亲情;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
二、达成目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感受亲情,理解爱的碰撞,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方法,在沟通中传递爱。
教学难点:
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学生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学生似乎感受不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进入初中的学生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学生希望父母像成人一样尊重我他们,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学生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学生开始审视父母给予他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随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这是学生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学生自己努力。
三、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要调查了解学生,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学生课前准备家人味道的短文和家人发生冲突的事例。
2
3
3
4。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7.2《爱在家人间》说课稿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7.2《爱在家人间》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b03299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7d.png)
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7.2《爱在家人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爱在家人间》是人教版(五四)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以及如何表达和回报这种爱。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港湾,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爱是家庭最珍贵的财富。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他们对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关系的理解较为片面,认为家庭就是一个生活的地方,家庭成员之间只要在一起生活就是一种爱。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感受家庭中的爱。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知道如何表达和回报这种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家庭是一个充满爱的温馨港湾,珍惜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爱,知道如何表达和回报这种爱。
2.难点: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感受家庭中的爱,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和活动,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家庭中的爱。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分享彼此的家庭故事和感受。
3.情感引导法:教师以情感人,以情促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家庭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爱在家人间。
2.案例分析: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是如何表达和回报的。
3.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是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里的。
4.成果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5.情感引导:教师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和感受家庭中的爱,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3e6973b69b89680202d82544.png)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1 家的意味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 小伟自出生之日起就被亲生父母遗弃,是好心的张阿姨领养了他。
小伟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是()A.随父或随母再婚组建新的家庭B.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而组成的家庭C.因血缘关系组成的家庭D.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2.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有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真实普通的歌词却感动了全国上下。
作为子女报答父母应()①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②听取父母的意见和教导③倾听父母的心声④满足父母的一切要求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这告诉我们( )A.要善待他人,悦纳自己B.应语言文明,态度亲和C.要传承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D.应弘扬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4. 春晚上,歌曲《回家的路》勾起不少人回家的心绪。
“回家吧,幸福;幸福,能抱一抱父母,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灯火就在,不远阑珊处”。
下列对家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家是心灵的港湾②家是束缚我们的牢笼③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④家中的父母为我们提供无私的爱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 风雪伴随我的脚步/月光温暖回家的路/忘记那所有的劳累和辛苦/让感情寻找归宿/亲人团聚欢乐满屋/新年盛开爱的花簇/亲一亲孩子和父母/疼老爱幼送祝福……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B.家就是我们的住所、房子C.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D.家是心灵的港湾6. “回家吧,幸福/幸福,能抱一抱父母/说一说,羞涩开口的倾诉/灯火就在不远的阑珊处/回家吧,孤独/孤独,还等待着安抚……”这首《回家的路》勾起了多少远在他乡的中国人回家的心绪。
这是因为,家是()①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②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③消除烦恼的最好地方④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7.某校七年级(2)班的班主任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家是什么”的主题讨论会,下列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B.家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C.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D.家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8. 图中的寓意是()①孝敬长辈要从小事做起②要模仿长辈的所有行为③对父母长辈要言听计从④要传承孝亲敬长的家风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9. 一顿热饭,一个拥抱,一声叮咛,都是家的味道;那些温馨、浪漫,抑或是拌嘴、磕绊,都是家的味道。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f470e01bdaef5ef7bb0d3c0e.png)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1 家的意味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 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它与家庭有关。
一般来说,家庭是由_______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 )①婚姻关系②血缘关系③收养关系④师生关系A.①②③ C. ①③④B. ②③④ D. ①②④2. 家庭是绿洲,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我们碰到困难,往往向家人求援。
这说明家是我们的( )A.娱乐天地B.情感栖息地C.发展大本营D.物质生活的后盾3. “百善孝为先”。
在中国古代,“孝悌”是“为仁之本”,治理国家要“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现阶段我们青少年孝敬父母需要做到( )①尊敬②倾听③感恩④顺从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下列语句不适合作为“好家规”的是( )A.百善孝为先B.居安思危,戒奢以俭C.不学礼,无以立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5.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惫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每当唱起这首歌,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快乐时光。
下列对家的正确认识有( )①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共同体④家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6. 当你成功时,看到的是亲人赞许的目光;当你遇到困惑时,得到的是亲人耐心的开导;当你伤心落泪时,听到的是亲人安慰的话语……这体现了家庭的主要特点是有( )A.欢乐B.痛苦C.亲人亲情D.关心帮助7. 聊城大学学生王亚男将自己的形象化身为漫画主角,利用火柴棒、牙刷、耳机、车票、香水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以简笔画的形式述说着《春运回家图》,引来无数春运回家族的共鸣。
这是因为( )①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③家中有父母和亲人的牵挂④春运回家太难了A. ①②④B. ①③④C.①②③D. ②③④8.《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 )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③经济上的供养义务④长大以后的事A.①②B.②③C.③④D. ①③9. 热播的电视剧《家有儿女》中,刘星随母亲(再婚)到夏东海家与夏家原来的儿女夏雪、夏雨共同组成新家。
五四制初中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全一册 第七课 亲情之爱 课后练习
![五四制初中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全一册 第七课 亲情之爱 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eefe138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a.png)
一、单选题1.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9月10日会见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这( )①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②体现党和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③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④有利于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③④2. 在我们就读的初中学校里,由于年龄、学识、阅历、性格、情感与思维方式等差异,每位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表达方式不同,由此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面对风格不同的老师,我们要()①尊重风格不同的老师②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③只接纳、尊重对自己比较关注的老师④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教师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希望。
这是因为()①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承者之一②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③教师是一个古老的职业④教师是我们学习的指导者和成长的引路人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 上初中后,李勤对几位新老师的教学风格进行分类如下:李老师热情奔放,能感染学生,属于慷慨激昂型;唐老师上课幽默风趣,标新立异,能吸引学生,属于活泼愉快型;许老师上课深入浅出,会启迪学生,属于沉稳柔和型。
李勤这样做的好处有()①可以结合老师的教学实践,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②可以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从而提高学习成绩③有利于在老师教学特点的熏陶下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④能感受到每个老师的独特魅力,从而促进自己的学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恩师陈秋影的信中说:“尊师敬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如毛主席对徐特立老人所说的那样,您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将来还是我的老师。
”下列做法属于尊重老师的有①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课外作业②进入老师办公室要敲门报告③老师生病时主动去探望④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和指导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6. “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说:“一个人一旦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同时就选择了高尚。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 7.2 爱在家人间 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七年级上册 7.2 爱在家人间 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ac98bb9d0d233d4b14e698b.png)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7.2《爱在家人间》同步练习一、体味亲情1.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领教”过妈妈的喷明,“快起来,快点别迟到!”“记得多喝水,多穿点衣服!”妈妈的唠叨陪伴着我们一路成长。
妈妈的唠叨是()A. 关心与爱护,细心与照顾B. 体贴与关爱,奋斗与成就C. 汗水与耕标,园丁与桃李D. 批评与表扬,劝勉与自强2.在学习论坛上,大家围绕“爱在家人间”的话题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以下观点中,你认同的是()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②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之后,家中的亲情就不存在了③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④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说明亲情已经消失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3.2019年2月5日,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春节,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年夜饭是365个日子里最让人看重的一桌饭。
从年夜饭中透出的不仅仅是食物的香气,更是幸福团圆的味道,凝聚着浓浓的亲情之爱,下列对亲情认识正确的是()A. 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B.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都是不同的C. 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亲情将不复存在D. 只有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才能拥有最美好的亲情4.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写道:“邯郸弊里建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这首诗反映了()A. 不同家庭的亲情表现是大相径庭的B. 和睦相处是家庭幸福美满的重要条件C. 家庭结构会随着家庭成员的变化而变化D. 每个人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5.滂沱大雨中,父亲将伞举在儿子头上,呵护他不受风吹雨打,自己却全身湿透。
从这张照片中,我们感受到()①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奈之举②我们必须感恩父母③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亲情的自然流露④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二、爱的碰撞6.为了小芳的全面发展,妈妈为她制订了完美的学习计划:每天放学回家,写作业、练习书法等;周末上奥数班、舞蹈班、英语提高班、钢琴学习班等。
7.2 爱在家人间(精品课件)-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五四制上海专用)
![7.2 爱在家人间(精品课件)-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同步精品课堂(部编版五四制上海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926134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5.png)
亲子冲突的原因
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 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 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
03 WRITTEN
CONTENT
沟通传递爱
小组讨论: 沟通小达人
7.2 爱在家人间
目录
CONTEN TS
01 体味亲情 02 爱的碰撞 03 沟通传递爱 04 课堂小结 05 课堂小测
01 WRITTEN
CONTENT
体味亲情
这里填写 二级小标题
打开亲情回忆录,回忆与 家人相处的点滴生活,哪 些饱含亲情的物品或事件 感动看你,温暖着你?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 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 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亲情的 表现方式不同,家庭中的成员 也可能会变,但是只要我们用 心感悟,家中的亲情仍在!
4.李老师经常和学生在网上交流,同学们从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解决心理 困惑的方法,李老师也通过同学们的信息反馈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 水平。这说明( ) ①老师应该全盘接受学生所有的建议 ②他们师生之间达到了教学相长的境界 ③他们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④学生在老师面前处于被动地位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怎样应对亲子矛盾?
①爱是需要呵护的。 ②学会沟通技巧。
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关注事实,沟通之中得到理解。
01
把握时机,沟通起来更容易。 02
05
考虑环境,沟通效果更乐观。
留意态度,有效沟通不可少。
03
04
选择方式,巧妙沟通是关键。
“爱”在家人间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160a789e87101f69e3195b6.png)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1 家的意味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
”这告诉我们( )A.要善待他人,悦纳自己B.应语言文明,态度亲和C.要传承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美德D.应弘扬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2. 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是我们生活的乐园,也是我们避风的港湾。
家还是一件旧风雨衣,只有在狂风暴雨之中才能更体现它真正的价值。
下列对家理解正确的是( )①家是一个由房屋、家具等构成的物理空间②家为我们提供了物质保障、安全保障③家是我们情感的寄托④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 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形式。
下列不属于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的是( )A.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B.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C.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D.因工作和学习需要而组建的集体大家庭4. 我们不仅要孝敬父母还要孝敬双亲长辈。
从法律角度讲是因为( )①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孝”是人立身处世最基本的道德规范③尊敬、赡养父母长辈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④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5.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弟子规》中这句话启示我们孝敬父母要做到()①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②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③时时刻刻不离开父母④对待父母态度要平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 小萌转发了微信朋友圈被火爆传播的北大才女王帆《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演讲视频,“不要等到来不及了,不要等到没有机会了。
就像所有的父母都不愿意缺席孩子的成长,我们也不应该缺席他们的衰老”。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让我们懂得了( )①父母抚养子女就是为了获得回报②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③不仅要在物质上赡养父母,更要从精神上关心父母④孝敬父母,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之爱重于泰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报。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5e217779f111f18583d05ae3.png)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1 家的意味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 对于家庭的理解,你认为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而成的亲属生活组织B.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多样的功能C.家庭仅仅是我们的住所D.家庭是我们温暖的避风港2. 百善孝为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和长辈我们必须( )①敬重和爱戴父母②宽恕父母的不道德行为③理解和关心父母④听从父母的一切安排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3. 某国内战期间,一个中年男子与家人离散,几十个亲人丧生。
后来,他打听到五岁的小女儿还活着,几经周折,冒死找到自己的亲生骨肉,悲喜交集的他紧紧地搂着女儿,泪流满面地说:“我又有家了。
”在他的心目中家就是( )A.地域B.亲情C.人群集合体D.住所4.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孝亲敬长是为人的基本要求与道德规范②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敬重和爱戴父母③孝敬父母的最高要求是保证父母的基本物质生活④孝敬父母应该在精神上给予父母更多的慰藉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 吴蔚说:“爸爸、妈妈很辛苦,他们从小教我学说话,学走路,教我看图识字,把我由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变成一个有思想的人。
最重要的是他们教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吴蔚的话主要说明了家庭具有( )A.教育功能B.赡养功能C.消费功能D.生育功能6.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问候老年人”,“常回家看看”成为法律。
这告诉我们( )①孝敬父母是已成年子女应尽的义务②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③不“回家看看”是违法行为④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 家庭是绿洲,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我们碰到困难,往往向家人求援。
这说明家是我们的( )A.娱乐天地B.情感栖息地C.发展大本营D.物质生活的后盾8. 家,是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它与家庭有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7.3让家更美好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7.3让家更美好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030d2e9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e5.png)
⼈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册7.3让家更美好课时训练部编五四学制六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第3课时《让家更美好》同步练习⼀、单项选择题1.爱奇艺桔⾖盒⼦⽤家⼈分享圈建⽴亲情沟通桥梁,⽤⾼清视频建⽴零距离亲情。
不能回家的孩⼦,可以通过⾼清、⽆延时的视频和⽗母聊聊天,让⾝在远⽅的⽗母可以随时随地接收⼦⼥的视频、照⽚,与⼦⼥温暖互动,打破操作和地域的障碍。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盾和冲突B.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C.随着现代沟通⼿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式发⽣了较⼤的变化D.处于不同地域的家⼈只能通过视频进⾏沟通2.漫画中⼉⼦的渴望启发我们( )A.学习科学⽂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B.学习要做到劳逸结合C.⽗母对孩⼦的关爱⽅式是错误的D.要学会拒绝⽗母的爱和期望3.家庭价值观可以说是个⼈对于家庭事务所抱有的种观点、态度或信念,也是⼀个评价家庭意义与⽬的及理想家庭的标准,并影响着个⼈经营家庭⽣活与家庭相关事务的决定。
如果在⼀个家庭中,祖辈、⽗辈、⼦辈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活⽅式,这( )①影响家庭和睦②可以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③可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盾和冲突④可能带来家庭成员间的⽭盾和冲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4.对下⾯漫画《wif)》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不断迁移和流动B.祖辈与⽗辈、⼦辈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C.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式发⽣改变D.学习型家庭⽇趋成熟5.家和万事兴,对这句格⾔理解正确的是( )①现家和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家庭成员之间的差异影响家庭和睦③⾯对家庭的变化要以良好的⼼态对待④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6.中学⽣⼩天原先与⽗母、弟弟⼀起⽣活,上了初⼆,⽗母把⽼家的爷爷奶奶接出来⼀起住了。
那么,⼩天的家庭结构发⽣的变化是( )A.核⼼家庭到主⼲家庭B.主⼲家庭到核⼼家庭C.核⼼家庭到联合家庭D.联合家庭到核⼼家庭7.春节期间,有⼀件事“⽕”了——抢红包。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1 家的意味 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e1fedb2aef8941ea76e0561.png)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1 家的意味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 我们受了委屈,常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同家分享;我们碰到困难,往往向家人求援。
这说明家是我们的()A.经济来源B.心灵港湾C.娱乐天地D.天然学校2. 良好家风引导人们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孝亲敬长。
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属于我们孝亲敬长的正确做法的有()①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踏实做人②体谅父母和家庭的困难,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③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④经常保持与双亲长辈的联系,多倾听他们的心声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 婚姻关系是家庭含义的重要体现,也是家庭组成的前提。
下面能充分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阿欢的降生使家庭喜添新成员B.小张与阿玲喜结连理C.老李收阿刚为义子D.未婚的小李搬进哥嫂家一起居住4. “家庭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给人以一个沙漠中的绿洲,一个海洋中的小岛。
”这句话和右边的图告诉我们()①家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③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④家是代代相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 小李和小孙达到法定年龄,他们自由恋爱,领取结婚证成家了。
他们组成的新家庭是由( )。
A.男女关系结合成的B.血缘关系结合成的C.收养关系结合成的D.婚姻关系结合成的6. 《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下列做法符合其中“孝”的有()①尊敬、爱戴兄长②用行动表达对双亲长辈的感谢之恩③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④与双亲长辈有不同意见,不急于反驳,理性地与他们沟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 “等你考上大学,妈妈就享福了;等你毕业工作了,妈妈就享福了;等你结完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奶奶,等我长大了,就让你享福啊!”央视公益广告《别让等待成为遗憾》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A.关心体贴父母,调适逆反心理B.尊重理解父母,一切事情由父母安排C.与父母平等沟通,有话好好说D.孝敬父母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8. “把幸福带回家”是因为()①家就是房子,房子就是家②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③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的哺育和支持④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9. 以“整齐门内,提撒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历来受人们重视,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最具特色的部分。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2 爱在家人间 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2 爱在家人间 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15cf78de87101f69e3195a6.png)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2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 父爱无言,虽然很多时候他们忙于工作而不能很好地陪伴我们,但面对这份默默的爱,我们应该( )A.也把爱藏在心里,不让他们知道B.更亲近母亲,以免给父亲增添麻烦C.承担家庭全部责任,为父亲减压D.感恩他的爱,从小事做起,回报爱2. 最近,妈妈变得越来越唠叨了,我看什么书,听什么歌,和什么人交朋友,她都要说上一大通.面对妈妈的唠叨,我应该( )A.她说她的,我做我的B.找个机会谈一谈,或者用行为“告知”妈妈自己已经长大了C.认为妈妈唠叨真烦人D.和妈妈理论,最后吵起来3. 人人在家中都可以享受到亲情与温暖,我们在家中( )①获得快乐时,可以与家人分享②碰到困难时,可以向家人求助③生病时,能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呵护④品行不端时,能受到家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 七年级学生小芸这几天很烦恼,小阳问起原因时,她说:“最近爸爸妈妈总偷看我手机里的信息,偷听我接电话.简直烦透了!”要想解决与父母的这一矛盾,小芸应采取的方法是( )①向父母讲道理,告诉他们这是侵犯自己隐私权的行为②不予理会,但再也不让爸妈看自己的手机③主动向父母汇报与同学交往的情况,让他们放心④直接到法院状告父母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5. 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在心理方面也会成长.下面体现了我们在心理方面的成长的是( )①对父母事事依赖、顺从②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独立行事③渴望父母像对待大人那样对待我们,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④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 在某校举行的一次“特殊考试”中,学生家长们自由选择了一门科目参加考试,监考“老师”由学生担任.对此,同学们都拍手叫好.“以前没考好,爸爸总会责备我.这次他亲自上阵,可以好好感受一下我们的‘痛苦’了.希望以后多举行这样的活动.”该校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是( )A.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B.互相换位体验,加强互动沟通C.跨越“代沟”,根除家庭冲突D.强化对学生功课的督促和检查7. 自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落地,要二孩遭遇“老大”难题,成为网友热议话题.从子女的角度怎样才能解决漫画中所示的保证书的问题( )A.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B.父母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帮助子女端正认识C.子女要换位思考,理解尊重父母,架起沟通的桥梁D.生二孩是父母的权利,父母应该依法维权8. 八年级学生王玲认为,我们在家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现在虽不能给父母物质上的回报,但可以给父母更多真诚的问候和甜美的微笑。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3 让家更美好 课时训练 (4)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3 让家更美好 课时训练 (4)](https://img.taocdn.com/s3/m/560269dc6bec0975f465e28f.png)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3 让家更美好课时训练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是( )A.反映了母亲用爱心来支持子女获得功名B.反映了父母对子女成才的希望C.反映了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之情D.反映了父母对子女无私、博大、永恒的爱,不求回报的付出2. 你的同学打电话给你,你妈妈经常偷听你的电话,你会( )A.与妈妈大闹一场,争取民主和自由B.恨妈妈偷听你的私隐C.对妈妈很反感D.坦诚地与妈妈谈心,让她对自己放心的同时尊重自己的隐私权3.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意思是说,只有家庭关系和睦,才会有社会关系的和谐、顺畅。
要实现和谐家庭()①家庭成员间要和睦相处、有效交流和沟通②家庭成员间要相互理解、信任③家庭成员要为各自的利益而争④家庭成员间要相互体谅和包容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4.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为创建和谐家庭,我们每个家庭成员应该( )①和睦相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③尊敬老人④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发展中的变化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创设一个和谐家庭( )A.是父母的责任,与我们无关B.需要父母子女的相互沟通理解、共同努力C.不单是我个人的事,我努力也没用D.我无可奈何,因为父母很固执6. 面对矛盾和分歧,图片中儿子的正确做法是( )①大吵大闹,不依不饶②换位思考,理解父母③主动沟通,化解矛盾④据理力争,要求道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 一位高考状元的父母在谈及成功教子的经验时说:“父母要求孩子帮助做事应该用请求或商量的语气,不可强迫命令。
孩子做完事后,父母也要对孩子说‘谢谢’。
父母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也要承认错误,若错怪或冤枉了孩子,事后应该向孩子道歉……”由此可见该家庭有一个________的家庭氛围。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2 爱在家人间 课时训练
![人教版道德和法治(五四学制)六年级全一册 7.2 爱在家人间 课时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c742d366910ef12d2bf9e75c.png)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2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 如果父母误会了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A.离家出走以宣泄自己的委屈B.故意做一些错上加错的行为以示反抗C.冷淡处理,不理会他们D.多沟通,不冲动2. 刚上初中的小明经过细心观察发现:有的父母一天来几次学校为孩子送这送那,有的即使家住校门口也不到学校来一次,还有的父母大白天两人一起来接孩子或给孩子送东西……而孩子们见到父母的表现也不一样:有的一见面就给父母一个拥抱,有的冷若冰霜面无表情,有的高声尖叫……材料表明( )A.父母对子女的爱无微不至B.亲人之间的爱无处不在C.父母太宠爱孩子D.家庭中的亲情之爱表现形式不同3. 亲子冲突是亲子之间互动的一种方式,体现了青少年个体的发展,但其消极作用也不容忽视,主要是( )①有助于父母更新教育观念,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②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③妨碍亲情交流,造成心理阴影④增强子女的独立性,学会独自决断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 感动中国人物——陈玉蓉,一个患有重度脂肪肝的母亲,为了能提供健康的肝源移植给肝硬化的儿子,抱着“割肝救子”的坚定信念,一连7个多月,每天坚持走10公里,竟然成功为肝脏减肥。
“暴走妈妈”陈玉蓉成功割肝救子的动人事迹告诉我们( )A.父母可以满足子女的一切要求B.父母教会子女如何做人C.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D.父母教给子女基本的生活技能5. 俗话说:“舌头和牙齿没有不打架的时候。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与父母存在矛盾和冲突时,可以通过良好的沟通传递亲子之间的爱。
这是因为( )①相互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②爱在沟通中加深③我们可以尝试用父母能接受的方法表达我们的爱④与父母发生冲突时,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的做法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 成长也会有烦恼。
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不时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五四学制)道德与法治7.2 爱在家人间课时训练一、选择题1. 第五届“青春伴夕阳·全国高校陪伴实践大赛”增设了“我心中的新24孝”主题评选,“耐心听父母唠叨”“不顶嘴、勤做事”“跟父母在一起时不玩手机,多陪父母聊天”等内容入选。
这些内容入选的合理性在于( )①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多做家务,减轻父母的负担②孝敬父母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要求③孝敬父母需要付出时间、感情、精力等,甚至要委屈自己④孝敬父母就不能和父母顶嘴,一切顺从父母的安排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 《孝经·开宗明义》中讲:“夫孝,德之本也。
”下列行为有助于传承孝文化的是( ) A.常与父母谈心,顺从父母心意B.与父母发生矛盾,要换位思考C.诚信对待父母,从不隐瞒事实D.尽可能陪伴父母,要少交朋友3. 下图漫画中的少年( )①要认真思考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②要寻求化解亲子矛盾的方法与途径③要坚持自己的观点,不然离家出走④应正视并积极化解亲子矛盾,努力实现家庭的和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 一位同学给心理老师写信说:“进入初中后,我发现父母对我要求很苛刻,为一点小事我们之间就会爆发‘热战’,是不是父母不爱我了?昔日疼爱我的父母哪里去了?”如果你是心理老师,你会告诉这位同学( )A.要用心感悟家中的亲情B.长大后就不需要父母的爱了C.家庭是成长的摇篮,不是爱的港湾D.长大后很难感受到亲情的存在5. 进入初中之后,我们和家人之间爱的碰撞越来越多,这主要是因为( )①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并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③作为两代人,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④我们期望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和呵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6. “我该如何去表达我心里浓浓的牵挂/就算给家打个电话/还是放心不下/我该如何去报答/离开家已几个冬夏/爸爸妈妈已经老了/多多保重身体呀/想家,想家/无论我在海角天涯。
”我们想家,是因为( )A.只有家里有我们熟悉的事物B.我们内心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C.在家里不会遇到任何困难D在家里生活有物质保障7.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份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产生这份情感的原因可能是( )①他们给了我们生命②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③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④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8. 在电影《网络妈妈》中饰演网瘾少女贺嘉的张明捷说,在拍这部电影之前,自己也是一条“网虫”,拍《网络妈妈》使她认识到沉迷网络是不对的,孩子应该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这说明( )A.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应让父母向我们道歉认错B.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应加强与父母的沟通,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C.只有参加拍电影等社会实践活动才能健康地成长D.主动向父母承认自己的过错是胆小怕事的表现9. 下列行为属于“爱的碰撞”表现的是( )①明知爸爸不喜欢,小石故意在一只耳朵上穿个耳洞②妈妈偷看小芹的日记后,她找机会与妈妈沟通交流③面对爸爸的严厉批评,小谭愤然离家出走④面对妈妈的说教,小玲不耐烦地说:“恶心!”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 对如图漫画中孩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A.她的行为是正确的,我们与父母有了矛盾,就不要和父母说话B.她的行为是正确的,我们要减少与父母的交往,避免家庭矛盾C.她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绝对服从父母D.她的行为是错误的,我们要亲近父母,努力化解矛盾11. 妈妈:小丽,是谁来的电话?作业做完了吗?还在上网?……小丽:妈妈,你讲完了吗?对此你认为()①父母子女之间发生“爱的冲突”是难以避免的②青少年要学会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③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和期待④子女对父母的话要绝对服从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12. 我们在家中享受亲情和温暖。
比如( )①获得快乐时,与家人分享②碰到困难时,向家人求援③生病时,得到无微不至的呵护④品行有缺点时,受到正确的引导和教育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13. 图中的背景,给做子女的启示是( )A.用心领会父母的教诲与期待B.尽力在物质生活上帮助父母C.诚心体会父母的忧虑和烦恼D.真心给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14. “牵妈妈的手”戳中了多少游子的愧疚心理,牵动着多少子女的感恩之情,也秀出了佳节团聚的幸福味道。
百善孝为先,那个叫作“家”的人生开始的地方,始终是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温暖港湾;那双“妈妈的手”,永远是给我们力量的精神支撑。
人生中,唯有爱与孝敬不能等待。
“牵妈妈的手”引发网友的强烈共鸣。
材料启示我们应( )①体会父母为抚养我们付出的辛劳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③亲近父母,理解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④当与父母发生“爱的冲突”时,要“得理不让人”,彰显自己的个性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 欣赏下面的漫画《雨中情》。
假如请你为该漫画配上合适的解说词,以下观点,你不可能用的是()①亲人之间的爱是细致入微的照顾和牵挂②每个人的家中,亲情的表现形式都是一样的③亲情就是溺爱④爱在家人间弥漫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填空题16.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__________也会随之改变。
但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尽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会__________。
17. 亲子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_____。
化解方法亲子冲突既需要父母__________,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18. 生活中出现亲子冲突,作为子女,我们可以试着去_____父母的做法,_____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_____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19.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有的_________,有的磕磕绊绊,有的__________,有的自然随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_____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____亲情的存在。
20.爱是需要呵护的,_____________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爱在____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_________来解决。
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________和不影响_________的做法。
2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____我们,不要过多____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____和____,我们又会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三、材料分析题22. 某中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就初中生与父母沟通情况对388名学生进行了调查,部分数据统计见下表:(1)上表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运用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家庭和睦幸福,请你就改善与父母沟通问题,提供一些沟通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23. 一份杂志上刊登了一位母亲的来信。
信中写道:女儿是在我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关爱下长大的,可她上初中后,与我的交流逐渐少了,问她学校的事,总是一句话“不知道”就打发了我。
平日里,我让她向东,她偏向西;我认为美的,她嗤之以鼻;我认为丑的,她却津津乐道。
那个善解人意的女儿似乎飘然远去。
我的心隐隐作痛……某校七年级(5)班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主持下,召开了如下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回答下列问题。
(1)【释疑解难】通过这位母亲的来信,我们可以看出她与女儿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学会思考】你认为子女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原因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智慧建言】我们该如何化解与父母间的冲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CBBAA 6-10BDBCD 11-15 ADDBB二、填空题16. 家庭结构,发生变化17. 和睦,做出榜样18. 接纳,理解,了解19. 温馨和睦,内敛深沉,忽略,否认20. 互动沟通,沟通,互动沟通,父母感情,亲子关系21. 尊重,干涉,信任,放手三、材料分析题22. (1)反映了初中学生与父母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亲子之间不和谐或存在矛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