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欣赏_巴洛克、清教徒及古典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七世纪的欧洲社会与文学潮流
1 法国是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 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 这一时期法wk.baidu.com社会的主要特征。 这种服从王权的 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2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 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 国文学的主潮。 3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 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远离现实的巴洛 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古典:模仿古代
(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名称缘来:在文艺理论和 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 模仿古代, 师法古人,重视格律。 代表人物: A.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代表作:《熙德》 B.拉辛:《安德洛玛克》 C.拉封丹:《寓言集》 D.布瓦洛:《诗的艺术》(文学理论)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 《失乐园》取材于《圣经· 旧约· 创世记》和《新 约· 启示录》,其中上帝被描述成暴君形象,撒旦 被塑造成革命清教徒形象,体现了弥尔顿惊世骇 俗的反叛精神。 • 《复乐园》取材于《圣经· 新约· 路加福音》,通 过耶酥拒绝魔鬼诱惑的故事,表现信仰高于一切 的革命气节。 • 《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 士师记》,表现了参 孙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是17世纪资产阶 级革命者的化身。
•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为代表,英国和德国均受其 影响。 • 高乃依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高乃依的《熙 德》、拉辛的《安德洛马克》是古典主义悲剧的 典范。 • 《熙德》通过公民义务与个人爱情的冲突,表现 理性战胜情欲的主题。 • 《安德洛马克》塑造了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的遗 孀安德洛马克机智勇敢的性格,肯定了理性高于 一切的思想观念。
巴洛克文学艺术的特点:
• 华丽怪异,激情颓废,充满享乐主义和宗 教性的神秘色彩。 • 代表作: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的《人生 如梦》。
清教徒文学
• 英国17世纪文学主要是体现清教徒思想的 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 弥尔顿出生于清教徒家庭,青年时代曾闭 门攻读文学6年,渴望摘取诗歌桂冠。后来 有感于伽利略坚持真理的精神,积极投身 清教徒运动,发表了《论出版自由》、 《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为英国人民 申辩》等政论文。
安德洛玛刻的感情强烈的而无可非议,但她没有在感 情的支配下不能自抜。她的理智和感情是统一的。悲剧的 成功,使拉辛于1673年入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拉辛把三 一律运用自如,不感到丝毫约束。他善于把矛盾集中概括 地展现出来,把很多情节放在幕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处 理了矛盾冲突。 古典主义文学却一直被视为法国文学的瑰宝,从1680 年到1978年法国共演出莫里哀的戏剧29664场,高乃依 7019场,拉辛8669场。这些数字很能说明古典主义戏剧在 法国文学、文化中的地位。
高乃依
古典主义悲剧的发 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的代表是高乃依 (1606-1684),他在 悲剧中塑造的英雄形象 有炽烈的感情和坚强的 意志,体现了古典主义 的道德原则。在艺术方 面,戏剧场面宏伟壮观, 冲突集中,结构简炼、 严谨,他善于从尖锐、 细致的心理冲突中展示 人物性格。
• 高乃依最重作品是1636年公演的《熙德》。 悲剧的男女主人公罗狄克和施曼娜彼此相 爱,但因为父辈的仇恨而陷于难以解脱的 困境:施曼娜的父亲曾打了罗狄克的父亲 一耳光,他要儿子为他所受的奇耻大辱复 仇。这时,罗狄克陷入了激烈的内心冲突。
莫 里 哀 喜 剧 中 译 本
路易十四接见莫里哀
莫里哀墓
莫里哀一生写了喜剧37部。重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 子》 (1659)、《伪君子》、《唐璜》,(1665)、《太太学 堂》 (1662)、《愤世嫉俗》(1666) 、《吝啬鬼》 (1668)、《贵人迷》(1670)、《无病呻吟》(1673) 等。其中,《伪君子》是最重要的作品。 《伪君子》的主人公答尔丢夫是是个阴险狡诈的宗教 骗子,他披着虔诚圣洁的外衣,取得了商人奥尔恭和他的 母亲柏奈尔夫人的信任,进入了奥尔恭的家,奥尔恭和他 的母亲受了他的蛊惑,把他看成是圣人。其实答尔丢夫的 真实面早就被家中其他人看穿了。在答尔丢夫的挑拨下, 奥尔恭狠心地驱逐了自己的儿子,剥夺了他的继承权。答 尔丢夫还得寸进尺,竟然想勾引奥尔恭的妻子欧米尔。他 的罪行被揭穿以后,凶相毕露,不但要霸占奥尔恭的全部 财产,还要用他掌握的奥尔恭的政治秘密致他于死地。
《 熙 德 》 中 中 罗 狄 克
他终于杀死了施曼娜的父亲。在这之后他毅然到施曼娜跟 前去求她杀死他。这时候的施曼娜因罗狄克勇于保卫家族 的荣誉反而更爱他了。施曼娜也是极看重家族荣誉的人, 她强忍着对罗狄克的爱情要求国王处死他。恰好这时候摩 尔人攻入西班牙,在有关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罗狄 克奉国王的命令带兵击退了敌人,他成了民族英雄,人民 呼他为“熙德”(cid,即“大将军”)。但他回来后施曼 娜仍然要求国王处死他: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 要替父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 这一方鼓动我报仇,那一方牵住我的手臂。 ……或是背叛爱情, 或是忍辱偷生; 这两者都使我痛苦无穷。 …… 父亲,情人,荣誉,爱情 一方面是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柜的爱情! 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他理智占了上风,他自问说: 竟任凭西班牙在我身上, 加上个不能善保家声的不肖之子的名气吗? …… 既然今天是我父亲受了侮辱, 侮辱者尽管是施曼娜的父亲, 我们也不应该犹豫不决。
拉辛(1639-1699)是 法国古典主义第二阶段的代 表。他的悲剧写的多是宫廷 情杀丑闻,剧中人物往往受 到情欲支配,丧失理性,命 定走上自我毁灭之路,遭到 天神惩罚,题材虽源于希腊 罗马,但往往作了大的改动。 它们披着古代希腊罗马的外 衣,演出的却是自己时代的 故事,五幕韵文悲剧《安德 洛玛克》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拉辛的《安德洛玛刻》直接 取材于欧里庇得斯的《安德 洛玛刻》和《特洛伊妇女》, 但拉辛对原有的题材作了新 的处理。
《熙德》中的一个场景
在我们看来,《熙德》是非常符合古典主义精神 的:它的题材是关于宫廷贵族生活(“研究宫廷,认 识城市”),它的人物又都能以家族的荣誉为重,以 理智克制自己的感情,主人公们都是合乎理想的,集 各种美德于一身。语言也典雅,明畅,准确。特别是 最后由国王出面行使绝对王权,合理地解决了看似不 可解决的矛盾。但是黎舍留等却吹毛求疵,黎塞留授 意法兰西学院组织力量抨击《熙德》,发表《对〈熙 德〉的意见书》,称这出悲剧违反了古典主义法规, 高乃依在这种压力之下沉默了几年,他随后发表的3部 悲剧都严守三一律的原则。但他在心里对把三一律绝 对化却始终不以为然。
•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 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 形容词。 •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 于法国。 • 巴洛克风格指16——17世纪的音乐、绘画、 建筑和文学的风格,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 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 内容等。
巴洛克文学
在文学上,巴洛克文学表现了一种病态的 人生哲学以及悲观主义的情绪。它惯用的 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无 能为力和顶礼膜拜。 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西班牙,然后传到英、 法等国。 代表人物:马里诺(意大利) 贡戈拉(西班牙) 卡尔德隆(西班牙)
呀!对一个情人的心灵,这是多么惨酷啊! 我越知道他功劳大,我对他的爱情越是增加, 但是我的责任感永远高于一切, 无论我的爱情多么深,我也要请求判他死刑。
她要求国王答应让所有的武士同罗狄克决斗,谁胜了罗狄克 她就嫁给谁。国王同意了她的请求。这时,一个在追求施曼 娜的贵族青年堂· 桑士表示愿意和罗狄克决斗。在两人决斗的 时候,施曼娜坐立不安。一会儿,堂· 桑士把剑捧到她的脚下, 施曼娜以为是堂· 桑士向她报捷,对罗狄克的满腔爱情便迸发 而出,她就怒斥他杀死了罗狄克。这时刚好国王驾到,听到 了施曼娜的真情流露。堂· 桑士也讲述罗狄克如何击落了他手 中的剑却饶过了他的命,是罗狄克要他来向施曼娜报告决斗 经过的。施曼娜终于当众承认她是多么爱罗狄克,但她还是 怕别人议论。国王这时作出最后的判决,两人应当结婚,只 是婚期得延后一年,在这期间,罗克要统率军队推进到摩尔 人的国土里去。罗狄克欣然接受了。
莫里哀在答尔丢夫在舞台上出现以前,就对他作了 充分地间接描写。第一幕和第二幕各有五场和四场,而 喜剧最重要的人物答尔丢夫却迟迟没有出场,妙的是, 他虽然没有出场却又无一场不在。 歌德曾称赞《伪君子》的开场说: 只要想想第一场做了什么样的介绍工作,也就成 了;从一开头,就句句话富有意义……“答尔丢夫” 那样开场,世界上只有一次,像他那样的开场是 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了。 第一幕第一场一开场就是奥尔恭家关于答尔丢夫的 争吵,通过他们的争吵,观众自然很关心答尔丢夫到底 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以后,直到第三幕第一场,都是 为答尔丢夫的出场作铺垫。他虽然没有出场,但事实上 他却是中心。
第二节 莫里哀和他的 《伪君子》 莫里哀(1622— 1673)本名让—巴蒂斯 特· 波克兰, 从小就喜爱 戏剧,为了戏剧,他曾离 家出走。他初期的创作是 滑稽戏,大部分只是个提 纲,没有写成剧本,但它 们却成为莫里哀往编后一 些作品的基础。从1659 年起,由于受到国王路易 十四的赏识,他主持的光 辉剧团开始长期在巴黎演 出,进入了他创作的高潮 期,他本人还坚持创作演 出。
《伪君子》演出场景
《伪君子》演出场景
《伪君子》演出场景
直到第三幕第二场,观众期待已久的答尔丢夫才终于 上场了。他出场后的第一句话就表现了他的虚伪。
答尔丢夫 (看见桃丽娜)劳朗,把我的鬃毛紧身跟 鞭子 都好好藏起来,求上帝永远赐你光明。倘使有 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 接下去的第三幕第三、四、五、六场出现了非常紧张的场 面,那是矛盾的纽结。达米斯把自己刚才偷听到的(答尔 丢夫向欧米尔调情)一一告诉了奥尔恭。如果答尔丢夫只 是个一般的伪善者,伪善的程度还没有登峰造极,必然原 形毕露,身败名裂,那样,这个场面就必然是答尔丢夫的 命运的大逆转,成为喜剧的高潮。但莫里哀认为,如果那 样就解决了矛盾,还不够味,还不足以充分表现答尔丢夫 这条恶棍。答尔丢夫使奥尔恭认为是达米斯在有意陷害 他 ,居然转危为安,还得到奥尔恭的进一步的信任。这 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当然是因为奥尔恭中毒太深,也是因为
《 伪 君 子 》 法 文 本
《伪君子》最初是三幕,1664年在凡尔赛宫首演,莫 里哀没有料到它会引起一场风波。直到1669年,那时法国 的宗教政策已趋向缓和,才允许莫里哀的第三次修改本上 演。在第三次修改本中,《伪君子》的结局是英明的国王 早就洞察一切,他识破了答尔丢夫的诡计。 答尔丢夫的形象极其鲜明,他主要特点是虚伪,自始 至终,莫里哀最大限度地突出答尔丢夫的虚伪这一特点, 用喜剧手法极力夸张,对这一性格的揭露层层深入,没有 一点闲笔,没有别的线索平等交叉或插入。这种写法的好 处是特别能突出人物的主要特点,使之很容易为读者和观 众所把握,但也极可能流于单一甚至单调,莫里哀的手法 是利用剧情的跌宕起伏,一层一层地、痛快淋漓地剥去答 尔丢夫的伪善的外衣。这就完全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单调乏 味。
拉辛将故事改为阿基里斯的儿子庇吕斯与赫米约丽订 了婚而又爱上了安德洛玛刻,想娶她为妻,答应保护她的 儿子。希腊其它城邦对庇吕斯保护赫克托耳的儿子感到恐 惧,派阿尔戈斯王子奥瑞斯提斯作为使节去见庇吕斯,要 求庇吕斯杀掉赫克托耳的儿子。谁知奥瑞斯提斯早就爱上 赫米约丽,他故意成全庇吕斯和安德洛马刻结婚,这样他 就可以得到赫米约丽。赫米约丽嫉妒安德洛玛刻,要奥瑞 斯提斯先杀了庇吕斯才和他结婚,但奥瑞斯提斯杀死庇吕 斯后,赫米约丽却自杀了,奥瑞斯提斯困此发了疯,安德 洛玛刻得以保全。这样的改动完全改变了题材的原来的性 质,使悲剧成了一出反映宫廷中复杂的爱情纠葛的戏剧。 这实际上是当时法国宫廷生活的一种反映。悲剧谴责了贵 族的情欲横流、荒淫无恥、丧失理性,歌颂了悲剧主人公 安德洛玛刻。
• 第一,政治化,宣扬统一王权。 •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强 调个人责任和义务。 • 第三,批判贵族,资产阶级与教会的腐化 庸俗,移风易俗。 •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 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规 定剧本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 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24 小时)。
1 法国是十七世纪欧洲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的 最高典范,其王权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妥协,成为 这一时期法wk.baidu.com社会的主要特征。 这种服从王权的 政治格局促成了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繁荣。 2 英国是代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展潮流的国家, 因此代表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清教徒文学成为英 国文学的主潮。 3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政治经济的衰落,也阻碍 了其文学的发展,代表贵族趣味远离现实的巴洛 克文学在这些国家颇为流行。
古典:模仿古代
(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名称缘来:在文艺理论和 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为典范。 模仿古代, 师法古人,重视格律。 代表人物: A.高乃依: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 代表作:《熙德》 B.拉辛:《安德洛玛克》 C.拉封丹:《寓言集》 D.布瓦洛:《诗的艺术》(文学理论)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
• 《失乐园》取材于《圣经· 旧约· 创世记》和《新 约· 启示录》,其中上帝被描述成暴君形象,撒旦 被塑造成革命清教徒形象,体现了弥尔顿惊世骇 俗的反叛精神。 • 《复乐园》取材于《圣经· 新约· 路加福音》,通 过耶酥拒绝魔鬼诱惑的故事,表现信仰高于一切 的革命气节。 • 《力士参孙》取材于《旧约· 士师记》,表现了参 孙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是17世纪资产阶 级革命者的化身。
• 古典主义文学以法国为代表,英国和德国均受其 影响。 • 高乃依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高乃依的《熙 德》、拉辛的《安德洛马克》是古典主义悲剧的 典范。 • 《熙德》通过公民义务与个人爱情的冲突,表现 理性战胜情欲的主题。 • 《安德洛马克》塑造了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的遗 孀安德洛马克机智勇敢的性格,肯定了理性高于 一切的思想观念。
巴洛克文学艺术的特点:
• 华丽怪异,激情颓废,充满享乐主义和宗 教性的神秘色彩。 • 代表作:西班牙戏剧家卡尔德隆的《人生 如梦》。
清教徒文学
• 英国17世纪文学主要是体现清教徒思想的 资产阶级革命文学。 • 弥尔顿出生于清教徒家庭,青年时代曾闭 门攻读文学6年,渴望摘取诗歌桂冠。后来 有感于伽利略坚持真理的精神,积极投身 清教徒运动,发表了《论出版自由》、 《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为英国人民 申辩》等政论文。
安德洛玛刻的感情强烈的而无可非议,但她没有在感 情的支配下不能自抜。她的理智和感情是统一的。悲剧的 成功,使拉辛于1673年入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拉辛把三 一律运用自如,不感到丝毫约束。他善于把矛盾集中概括 地展现出来,把很多情节放在幕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就处 理了矛盾冲突。 古典主义文学却一直被视为法国文学的瑰宝,从1680 年到1978年法国共演出莫里哀的戏剧29664场,高乃依 7019场,拉辛8669场。这些数字很能说明古典主义戏剧在 法国文学、文化中的地位。
高乃依
古典主义悲剧的发 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早期的代表是高乃依 (1606-1684),他在 悲剧中塑造的英雄形象 有炽烈的感情和坚强的 意志,体现了古典主义 的道德原则。在艺术方 面,戏剧场面宏伟壮观, 冲突集中,结构简炼、 严谨,他善于从尖锐、 细致的心理冲突中展示 人物性格。
• 高乃依最重作品是1636年公演的《熙德》。 悲剧的男女主人公罗狄克和施曼娜彼此相 爱,但因为父辈的仇恨而陷于难以解脱的 困境:施曼娜的父亲曾打了罗狄克的父亲 一耳光,他要儿子为他所受的奇耻大辱复 仇。这时,罗狄克陷入了激烈的内心冲突。
莫 里 哀 喜 剧 中 译 本
路易十四接见莫里哀
莫里哀墓
莫里哀一生写了喜剧37部。重要作品有《可笑的女才 子》 (1659)、《伪君子》、《唐璜》,(1665)、《太太学 堂》 (1662)、《愤世嫉俗》(1666) 、《吝啬鬼》 (1668)、《贵人迷》(1670)、《无病呻吟》(1673) 等。其中,《伪君子》是最重要的作品。 《伪君子》的主人公答尔丢夫是是个阴险狡诈的宗教 骗子,他披着虔诚圣洁的外衣,取得了商人奥尔恭和他的 母亲柏奈尔夫人的信任,进入了奥尔恭的家,奥尔恭和他 的母亲受了他的蛊惑,把他看成是圣人。其实答尔丢夫的 真实面早就被家中其他人看穿了。在答尔丢夫的挑拨下, 奥尔恭狠心地驱逐了自己的儿子,剥夺了他的继承权。答 尔丢夫还得寸进尺,竟然想勾引奥尔恭的妻子欧米尔。他 的罪行被揭穿以后,凶相毕露,不但要霸占奥尔恭的全部 财产,还要用他掌握的奥尔恭的政治秘密致他于死地。
《 熙 德 》 中 中 罗 狄 克
他终于杀死了施曼娜的父亲。在这之后他毅然到施曼娜跟 前去求她杀死他。这时候的施曼娜因罗狄克勇于保卫家族 的荣誉反而更爱他了。施曼娜也是极看重家族荣誉的人, 她强忍着对罗狄克的爱情要求国王处死他。恰好这时候摩 尔人攻入西班牙,在有关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罗狄 克奉国王的命令带兵击退了敌人,他成了民族英雄,人民 呼他为“熙德”(cid,即“大将军”)。但他回来后施曼 娜仍然要求国王处死他: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 要替父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 这一方鼓动我报仇,那一方牵住我的手臂。 ……或是背叛爱情, 或是忍辱偷生; 这两者都使我痛苦无穷。 …… 父亲,情人,荣誉,爱情 一方面是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柜的爱情! 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他理智占了上风,他自问说: 竟任凭西班牙在我身上, 加上个不能善保家声的不肖之子的名气吗? …… 既然今天是我父亲受了侮辱, 侮辱者尽管是施曼娜的父亲, 我们也不应该犹豫不决。
拉辛(1639-1699)是 法国古典主义第二阶段的代 表。他的悲剧写的多是宫廷 情杀丑闻,剧中人物往往受 到情欲支配,丧失理性,命 定走上自我毁灭之路,遭到 天神惩罚,题材虽源于希腊 罗马,但往往作了大的改动。 它们披着古代希腊罗马的外 衣,演出的却是自己时代的 故事,五幕韵文悲剧《安德 洛玛克》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拉辛的《安德洛玛刻》直接 取材于欧里庇得斯的《安德 洛玛刻》和《特洛伊妇女》, 但拉辛对原有的题材作了新 的处理。
《熙德》中的一个场景
在我们看来,《熙德》是非常符合古典主义精神 的:它的题材是关于宫廷贵族生活(“研究宫廷,认 识城市”),它的人物又都能以家族的荣誉为重,以 理智克制自己的感情,主人公们都是合乎理想的,集 各种美德于一身。语言也典雅,明畅,准确。特别是 最后由国王出面行使绝对王权,合理地解决了看似不 可解决的矛盾。但是黎舍留等却吹毛求疵,黎塞留授 意法兰西学院组织力量抨击《熙德》,发表《对〈熙 德〉的意见书》,称这出悲剧违反了古典主义法规, 高乃依在这种压力之下沉默了几年,他随后发表的3部 悲剧都严守三一律的原则。但他在心里对把三一律绝 对化却始终不以为然。
• “巴洛克”的字义源自葡萄牙语,意指“变 了形的珍珠”,也被引用作为脱离规范的 形容词。 • 巴洛克文学发端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兴盛 于法国。 • 巴洛克风格指16——17世纪的音乐、绘画、 建筑和文学的风格,其特点表现为典雅华 美的形式,夸张雕琢的技巧,晦涩玄奥的 内容等。
巴洛克文学
在文学上,巴洛克文学表现了一种病态的 人生哲学以及悲观主义的情绪。它惯用的 主题是宗教的狂热、人类在上帝面前的无 能为力和顶礼膜拜。 最早出现在意大利、西班牙,然后传到英、 法等国。 代表人物:马里诺(意大利) 贡戈拉(西班牙) 卡尔德隆(西班牙)
呀!对一个情人的心灵,这是多么惨酷啊! 我越知道他功劳大,我对他的爱情越是增加, 但是我的责任感永远高于一切, 无论我的爱情多么深,我也要请求判他死刑。
她要求国王答应让所有的武士同罗狄克决斗,谁胜了罗狄克 她就嫁给谁。国王同意了她的请求。这时,一个在追求施曼 娜的贵族青年堂· 桑士表示愿意和罗狄克决斗。在两人决斗的 时候,施曼娜坐立不安。一会儿,堂· 桑士把剑捧到她的脚下, 施曼娜以为是堂· 桑士向她报捷,对罗狄克的满腔爱情便迸发 而出,她就怒斥他杀死了罗狄克。这时刚好国王驾到,听到 了施曼娜的真情流露。堂· 桑士也讲述罗狄克如何击落了他手 中的剑却饶过了他的命,是罗狄克要他来向施曼娜报告决斗 经过的。施曼娜终于当众承认她是多么爱罗狄克,但她还是 怕别人议论。国王这时作出最后的判决,两人应当结婚,只 是婚期得延后一年,在这期间,罗克要统率军队推进到摩尔 人的国土里去。罗狄克欣然接受了。
莫里哀在答尔丢夫在舞台上出现以前,就对他作了 充分地间接描写。第一幕和第二幕各有五场和四场,而 喜剧最重要的人物答尔丢夫却迟迟没有出场,妙的是, 他虽然没有出场却又无一场不在。 歌德曾称赞《伪君子》的开场说: 只要想想第一场做了什么样的介绍工作,也就成 了;从一开头,就句句话富有意义……“答尔丢夫” 那样开场,世界上只有一次,像他那样的开场是 现存最伟大的最好的开场了。 第一幕第一场一开场就是奥尔恭家关于答尔丢夫的 争吵,通过他们的争吵,观众自然很关心答尔丢夫到底 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以后,直到第三幕第一场,都是 为答尔丢夫的出场作铺垫。他虽然没有出场,但事实上 他却是中心。
第二节 莫里哀和他的 《伪君子》 莫里哀(1622— 1673)本名让—巴蒂斯 特· 波克兰, 从小就喜爱 戏剧,为了戏剧,他曾离 家出走。他初期的创作是 滑稽戏,大部分只是个提 纲,没有写成剧本,但它 们却成为莫里哀往编后一 些作品的基础。从1659 年起,由于受到国王路易 十四的赏识,他主持的光 辉剧团开始长期在巴黎演 出,进入了他创作的高潮 期,他本人还坚持创作演 出。
《伪君子》演出场景
《伪君子》演出场景
《伪君子》演出场景
直到第三幕第二场,观众期待已久的答尔丢夫才终于 上场了。他出场后的第一句话就表现了他的虚伪。
答尔丢夫 (看见桃丽娜)劳朗,把我的鬃毛紧身跟 鞭子 都好好藏起来,求上帝永远赐你光明。倘使有 人来找我,你就说我去给囚犯们分捐款去了。 接下去的第三幕第三、四、五、六场出现了非常紧张的场 面,那是矛盾的纽结。达米斯把自己刚才偷听到的(答尔 丢夫向欧米尔调情)一一告诉了奥尔恭。如果答尔丢夫只 是个一般的伪善者,伪善的程度还没有登峰造极,必然原 形毕露,身败名裂,那样,这个场面就必然是答尔丢夫的 命运的大逆转,成为喜剧的高潮。但莫里哀认为,如果那 样就解决了矛盾,还不够味,还不足以充分表现答尔丢夫 这条恶棍。答尔丢夫使奥尔恭认为是达米斯在有意陷害 他 ,居然转危为安,还得到奥尔恭的进一步的信任。这 个出人意料的转折当然是因为奥尔恭中毒太深,也是因为
《 伪 君 子 》 法 文 本
《伪君子》最初是三幕,1664年在凡尔赛宫首演,莫 里哀没有料到它会引起一场风波。直到1669年,那时法国 的宗教政策已趋向缓和,才允许莫里哀的第三次修改本上 演。在第三次修改本中,《伪君子》的结局是英明的国王 早就洞察一切,他识破了答尔丢夫的诡计。 答尔丢夫的形象极其鲜明,他主要特点是虚伪,自始 至终,莫里哀最大限度地突出答尔丢夫的虚伪这一特点, 用喜剧手法极力夸张,对这一性格的揭露层层深入,没有 一点闲笔,没有别的线索平等交叉或插入。这种写法的好 处是特别能突出人物的主要特点,使之很容易为读者和观 众所把握,但也极可能流于单一甚至单调,莫里哀的手法 是利用剧情的跌宕起伏,一层一层地、痛快淋漓地剥去答 尔丢夫的伪善的外衣。这就完全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单调乏 味。
拉辛将故事改为阿基里斯的儿子庇吕斯与赫米约丽订 了婚而又爱上了安德洛玛刻,想娶她为妻,答应保护她的 儿子。希腊其它城邦对庇吕斯保护赫克托耳的儿子感到恐 惧,派阿尔戈斯王子奥瑞斯提斯作为使节去见庇吕斯,要 求庇吕斯杀掉赫克托耳的儿子。谁知奥瑞斯提斯早就爱上 赫米约丽,他故意成全庇吕斯和安德洛马刻结婚,这样他 就可以得到赫米约丽。赫米约丽嫉妒安德洛玛刻,要奥瑞 斯提斯先杀了庇吕斯才和他结婚,但奥瑞斯提斯杀死庇吕 斯后,赫米约丽却自杀了,奥瑞斯提斯困此发了疯,安德 洛玛刻得以保全。这样的改动完全改变了题材的原来的性 质,使悲剧成了一出反映宫廷中复杂的爱情纠葛的戏剧。 这实际上是当时法国宫廷生活的一种反映。悲剧谴责了贵 族的情欲横流、荒淫无恥、丧失理性,歌颂了悲剧主人公 安德洛玛刻。
• 第一,政治化,宣扬统一王权。 • 第二,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强 调个人责任和义务。 • 第三,批判贵族,资产阶级与教会的腐化 庸俗,移风易俗。 • 第四,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 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 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创作原则,规 定剧本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 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能超过一昼夜(24 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