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早脐橙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赣南早脐橙苗木繁育技术规程》

(草案)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赣南早脐橙新品种是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随着近年来该早熟新品种逐渐被市场所接受,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在脐橙优势产区赣南-湘南-桂北和重庆山峡库区均有种植需求。为进一步保证该品种的苗木质量,根据申报单位近年围绕该新品种苗木繁育工作的技术摸索和经验总结,逐步形成了该新品种的苗木繁育技术体系。2016年10月由江西省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提出立项建议,并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立项(立项编号:赣质监标字[2017]19号)。

2. 主要工作过程

自该品种获得江西省植物新品种认定以来,申报单位围绕该品种的苗木繁育建造了相关育苗设施,经过连续几年的实践摸索,构建了从原种保护、采穗圃到育苗圃,以及检疫性病虫害检测技术等一整套繁育技术体系,现实了年出圃30万优质苗木的能力。在上述一系列工作积累的基础上,参照相关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相关规定,综合草拟了本技术规程草稿。

3. 起草单位与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钟八莲,姚锋先,陈健美,米兰芳。

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涵盖了育种与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商品化处理技术与装备研发、贮藏保鲜与资源综合利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技术等五个研究领域。现有固定人员9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57人,博士学位54人;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员2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刚性人

才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10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1人,江西省高校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研发基地设施面积达15300 平方米,脐橙示范园基地达3057 亩,仪器设备达2000余台(套),价值近6000万元。

2013年组建以来,中心共立项课题18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省部级106项,市厅级24项,横向课题19项,科研经费总计8000余万元。累计申请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63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获批62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使用新型专利42项,外观设计专利14项。发表论文221篇,其中SCI 45篇,核心和EI 79篇;出版专著7部;自主研发了脐橙精油、果酒、捕食螨、专用有机肥等7项系列产品;获得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选育了“赣南早”和“赣脐4号” 2个早熟新品种,均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国家植物新品种证书。牵头制订了《脐橙》、《赣南脐橙》等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17项;牵头组建了“江西省脐橙科技创新战略联盟”、“江西省脐橙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和“赣南脐橙产业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江西省“海智工作站”。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适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赣南早脐橙苗木产地及栽培区。

本标准主要内容包括赣南早脐橙苗木繁育的术语和定义、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包括无病毒原种的培育与保存、无病毒母本园的建立和无病毒苗木繁育。三、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说明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包括无病毒原种的培育与保存、无病毒母本园的建立和无病毒苗木繁育。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

本技术规程中针对苗木产地检疫、苗木分级及检验、黄龙病菌的检疫检测与鉴定依次参照GB 5040、GB 9659-1988和GB/T 29393-2012的相关要求。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推荐性地方标准。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的无重大分歧意见。

七、地方标准作为强制性地方标准或推荐性地方标准的建议

建议本标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发布并实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