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

合集下载

新兴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新兴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新兴治疗方法光动力疗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医学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结合了光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技术,通过激活特定光敏剂和可见光的照射,来治疗肿瘤和其他疾病。

本文将讨论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基于光敏剂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响应。

光敏剂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在光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在光动力疗法中,光敏剂首先被引入患者体内,然后通过可见光的照射,激活光敏剂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进而杀死癌细胞或者疾病源。

第二部分:光动力疗法的应用领域2.1 癌症治疗光动力疗法在癌症治疗中表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研究发现,通过选取合适的光敏剂和光源,光动力疗法能够有效杀死癌细胞,同时最小限度地损伤周围的健康组织。

这种疗法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癌症,包括肺癌、皮肤癌、前列腺癌等。

与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相比,光动力疗法具有较少的副作用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2.2 皮肤疾病治疗除了癌症治疗外,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疾病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光动力疗法可以有效地治疗痤疮、银屑病、红斑狼疮等疾病。

光动力疗法的优势在于不会产生耐药性,同时能够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创伤。

因此,该疗法被认为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式。

第三部分:光动力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尽管光动力疗法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选择合适的光敏剂和光源仍然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此外,光动力疗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标准操作程序和治疗规范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未来的研究应该着重于寻找新的光敏剂,改进光源技术以及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安全性。

总结: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带来了新的希望。

它在癌症治疗和皮肤疾病治疗等领域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信光动力疗法将在未来发展出更广泛的应用,并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前景

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前景

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前景引言:近年来,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在医学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

通过激活光敏剂,光动力疗法能够精确定位并摧毁肿瘤细胞,具有副作用小、无创伤、恢复快等优势。

本文将探讨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前景。

一、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突破1. 光敏剂的优化光敏剂是光动力治疗的核心,其选择和优化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近年来,研究者在开发新的光敏剂时,注重寻找更高的光敏剂效率和更好的组织穿透性,以提高疗效。

同时,结合纳米材料和功能化修饰等技术,使光敏剂具备更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从而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确破坏。

2. 纳米技术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光动力治疗带来了新的突破。

通过将光敏剂修饰在纳米材料上,可以实现精确的肿瘤细胞靶向治疗和增强光敏剂的寿命。

同时,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减少了对人体的副作用和毒性。

因此,纳米技术的应用为光动力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 光源技术的改进光源的选择和改进对于光动力治疗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传统的光源如激光等存在体积大、操作复杂、成本高等问题。

而近年来,光源技术的突破使得光动力治疗更加便捷和实用。

特别是LED光源的发展,不仅可以提供更稳定的光输出,还可以选择不同波长的光进行治疗,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二、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的应用前景1. 肿瘤治疗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

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光动力治疗能够精确定位肿瘤细胞,对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较小。

同时,其短暂的光敏感期和快速的恢复时间,使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生活。

因此,在肿瘤治疗中,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2. 微创治疗光敏剂光动力治疗技术是一种无创伤的治疗方法,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肿瘤,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带来的疼痛和创伤。

同时,光动力治疗结合纤维光导技术,能够精确地治疗病变区域,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前景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疾病中的应用前景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新治疗方法被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皮肤疾病。

这些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非侵入性治疗。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新型治疗方式,通过结合光能和敏感剂,可以对多种皮肤问题进行定向、精确的治疗。

I. 光动力疗法理论基础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基于细胞接受特定波长的光能后产生生物化学反应而实现治愈效果的开创性治疗方法。

该方法基于两个关键组件:特定波长的光能和敏感剂(photosensitizer)。

当敏感剂吸收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能时,它们将处于激发状态,并释放出活性氧离子或其他具有毒性作用的分子。

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杀死癌细胞或者抑制细菌增殖,从而实现治愈效果。

II. 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光动力疗法在其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光动力疗法中使用的敏感剂可以通过局部涂抹或注射等方式引导到癌细胞处,然后利用特定波长的光能进行激活。

该方法具有定位精确、无创伤以及较低的复发率等优点。

它可以有效地杀死皮肤癌细胞,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III. 光动力疗法在治疗其他皮肤问题中的应用前景除了皮肤癌外,光动力疗法还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一些常见皮肤问题。

1. 粉刺和暗疮治疗:光动力疗法已经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粉刺和暗疮问题。

通过选择合适的波长和敏感剂,在发生粉刺和暗疮的区域使用光能进行治疗,可以清除堵塞的毛孔和杀死有害的细菌。

这种疗法具有高效、无创性和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2. 血管扩张治疗:光动力疗法可用于治疗血管扩张的皮肤问题。

通过选择合适的波长,能够使血管收缩、闭塞,从而减少红斑和肿胀等现象。

这项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外观,还能改善生活质量。

3. 皮肤色素沉积治疗:光动力疗法还可以用于治疗色素沉积问题,如黄褐斑或雀斑等。

特定波长的光能可以激活敏感剂,并刺激黑色素细胞产生氧化酶。

氧化酶可以降解多余的色素颗粒,并减轻斑点问题。

光动力疗法发展史研究报告

光动力疗法发展史研究报告

光动力疗法进步史探究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治疗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医疗界和科研机构的关注与探究。

光动力疗法通过结合光能和特定的药物,利用光与物质的互相作用,实现对疾病治疗的目标。

本探究旨在全面探讨光动力疗法的进步历程,并阐述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将来的进步方向。

二、光动力疗法的起源光动力疗法的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时期,当时医学界开始关注光与化学反应的可能性。

1976年,丹麦生物物理学家Johan Moan首次发表光动力疗法的观点,他提出通过将光敏剂与患处结合,利用光源刺激药物,用于治疗癌症等疾病。

三、光动力疗法的进步历程1. 早期试验阶段光动力疗法在早期主要应用于试验室内,通过对动物和细胞进行试验,验证光敏剂的药效以及与光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一阶段的探究为光动力疗法的后续应用奠定了试验基础。

2. 临床应用逐渐推广1980时期,随着对光动力疗法更深层次的探究,该疗法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

在皮肤科领域,光动力疗法被成功应用于治疗非黑色素类皮肤癌、痤疮以及各种真菌感染等疾病。

此外,在口腔颌面外科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冲破。

3.技术进步与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息进步,光源设备和药物研发技术获得大幅提升,为光动力疗法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新型激光器、光纤以及新一代光敏剂的问世,使得光动力疗法能够更加精确地定位和治疗疾病。

四、光动力疗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癌症治疗领域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无创、非放射性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皮肤癌、膀胱癌等癌症的治疗。

通过选择性激活光敏剂,可以精准杀死肿瘤细胞,缩减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2.皮肤病治疗领域光动力疗法在治疗痤疮、玫瑰痤疮等皮肤病方面取得显著效果,特殊是对于顽固性痤疮和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

光动力疗法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缩减皮肤炎症,增进伤口愈合。

3.口腔医学领域光动力疗法在口腔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龋齿治疗、口腔溃疡的治疗以及牙周病的控制等。

肿瘤的光动力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的光动力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的光动力治疗研究进展近年来,肿瘤的光动力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在肿瘤治疗领域中受到了广泛的。

本文将介绍肿瘤光动力治疗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肿瘤光动力治疗是一种利用光敏剂和特定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肿瘤组织,引发光化学反应,产生毒性自由基,从而杀伤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

光敏剂是一种在特定波长光线照射下能够产生光化学反应的化合物,常用于肿瘤光动力治疗的光敏剂有血卟啉衍生物、荧光染料等。

当光敏剂被肿瘤组织吸收后,再接受特定波长的光线照射,会产生单线态氧等毒性自由基,从而杀伤肿瘤细胞。

光动力治疗还可通过热效应等方式对肿瘤组织造成损伤。

近年来,肿瘤光动力治疗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光动力治疗对多种肿瘤类型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皮肤癌、肺癌、膀胱癌等。

同时,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相比,光动力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毒副作用低等优点。

研究人员还探索了多色光动力治疗、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提高肿瘤光动力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尽管肿瘤光动力治疗具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光敏剂的敏感性不足,影响了治疗效果。

光动力治疗的疗效受到光线照射剂量和深度的限制,对一些深层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

光动力治疗的价格相对较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肿瘤光动力治疗作为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以解决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创新和突破,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激活肿瘤组织中的光敏剂,产生化学反应杀伤肿瘤细胞。

与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相比,光动力疗法具有创伤小、针对性强、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发展

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发展

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发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发展摘要: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疾病,也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

光动力治疗法在治疗癌症中已展现出一系列的优点。

本文介绍了PDT的原理及作用机制,并对PDT中的关键技术——激光器和光敏剂目前的应用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分析了目前的最新发展并对PDT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癌症 PDT 激光器光敏剂引言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近年来,全球癌症患者人数不断攀升,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从2002年的1090万上升到2008年的1270万,死亡人数从670万上升到760万。

我国200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有癌症患者300多万,且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癌症死亡率也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全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为150万,占全球的24%。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人数将达到1500万,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

因此癌症的控制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卫生战略重点,癌症的综合治疗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研究课题。

在癌症治疗的众多方法中,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以其有效、安全、副作用小、可协同性、可重复性和相对成本低等优点脱颖而出,并且在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为中晚期癌症患者,特别是无法采用传统疗法治疗的癌症患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增加了一种治疗手段。

与肿瘤传统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相比,PDT的优点是能选择性地消灭局部的原发和复发肿瘤,而不伤及正常组织;可与化疗和放疗同时进行,且均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缩小手术的范围和改善患者愈后的身体状况。

几十年来,PDT已成为肿瘤防治研究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

很多国家都开展了肿瘤PDT的研究,并使成千上万的不同癌症患者受惠于这一疗法,迄今为止已有数千例的治疗报道,治疗的范围包括:脑瘤、头颈部肿瘤、眼部肿瘤、咽癌、肺癌、胸壁肿瘤、食管癌、直肠癌、腹腔肉瘤、膀胱癌、乳腺癌和妇科肿瘤等。

光动力治疗光老化的进展

光动力治疗光老化的进展

光动力治疗光老化的进展摘要】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光化学疗法,与传统治疗比,其优势在于高选择性和低毒性。

目前光动力疗法在皮肤疾病领域用于尖锐湿疣、非黑素瘤型皮肤肿瘤及癌前病变、痤疮、银屑病等疾病治疗,疗效显著。

本文对其在光老化治疗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及科研提供参考。

【关键词】光老化;PDT;光动力治疗[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211-02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项运用光源及光敏剂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的技术,它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目前PDT在皮肤疾病方面应用广泛。

PDT最初用于治疗皮肤肿瘤及癌前病变,通过对光敏剂和光源的改进,PDT的适应症不断扩展,在皮肤科领域,除了治疗基底细胞癌、日光性角化,目前可以用于治疗尖锐湿疣、痤疮、银屑病和光老化等疾病。

本文对PDT治疗光老化进行综述。

1.光动力疗法简述PDT的早期探索始于20世纪初,奥斯卡•拉布在使用荧光色素吖啶橙进行实验时,发现这种荧光色素在光照下对草履虫存在毒性作用,但没有受到光照的草履虫却能够正常存活。

后来学者使用氨基酮戊酸作为光敏剂,通过光敏作用对基底细胞癌进行临床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又称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 ALA- PDT)。

[1]随后,激光器的诞生推动了PDT的发展,PDT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

光敏剂、光源和氧是光动力治疗的核心要素。

首先在病变部位使用光敏剂,随后运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变部位,使得用于病变部位的光敏剂受到光源的激发。

光敏剂因此跃迁为激发态,在跃迁结束恢复至基态的过程中,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分子氧也受到能量激发跃迁为具有强氧化性的单态氧或氧自由基,这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氧可以产生细胞毒效应,从而对疾病进行治疗。

PDT的治疗范围主要在光照病变部位,选择性高,对正常组织伤害小,患者接受程度高。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08级药学2班陈昌斌1 引言光动力疗法可定义为这样一种操作:对身体遭受损害(常常但并不总是由于癌变)的病人系统的或者局部的施用一种被称作光敏剂的无毒药物或者染料,接着在一段时间后用可见光(通常是长波的红外光)直接照射受损部位,在氧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细胞毒物质,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凋亡[1]。

在这里首先要区分三个基本概念:光疗(phototherapy),光化学疗法(photochemotherapy)以及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光疗是一种包含光诱导这种光化学现象的治疗方式,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光化学疗法是光疗的一种形式,除光之外还使用一种化学物质。

而在光动力疗法中,联合使用了O2,光以及光敏剂。

因此PDT既是光疗的一种形式,又是光化学疗法的一种形式[2]。

PDT是一种主要影响目标组织具有双重选择性的治疗方式。

其双重选择性是基于光敏剂在正常组织和目标组织中浓度的差异,以及通过空间限制和聚焦的方式使光对目标组织直接照射。

光敏剂在注射3-96小时后积聚在目标组织,具体时间取决于所用光敏剂。

在积聚期间,用光直接照射目标组织以活化光敏剂,活化的光敏剂将能量传递给基态氧(3O2, 3∑g-)从而形成各种形式的活性氧,损伤细胞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组织的破坏[2, 3]。

生物体系中光敏化的,氧依赖的反应称为光动力作用(photodynamic action)[4]。

光动力疗法这个概念源自于二十世纪早期工人们利用一些染料比如曙红与光结合治疗皮肤癌的实践[5]。

血卟啉第一次被使用也是在这个时期[6],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关于卟啉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聚集以及暴露在可见光下症状恢复的零星报道[3]。

现代对PDT兴趣的急剧增加源自于1960年Lipson和Baldes对血卟啉衍生物(HpD)的发现[4],Dougherty等人在基础科学和临床应用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大大推动了这一趋势[5-7]。

光动力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光动力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光动力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癌症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其中,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光动力疗法利用光能激活光敏剂,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本文将从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应用范围以及进展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光动力疗法的原理。

光动力疗法主要包括两个关键组成部分:光敏剂和光源。

光敏剂是一种能够吸收特定波长光的物质,而光源则提供相应波长的光能。

当光敏剂吸收光能后,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产生活性氧或自由基等物质,从而破坏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达到治疗的效果。

光动力疗法具有选择性靶向作用,能够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因此备受关注。

其次,光动力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目前,光动力疗法已经成功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包括皮肤癌、头颈部肿瘤、胃肠道肿瘤等。

在皮肤癌治疗中,光动力疗法可以通过光敏剂的局部涂抹或注射,再用激光或LED等光源照射,达到杀灭癌细胞的效果。

而在头颈部肿瘤治疗中,光动力疗法可以通过内窥镜等器械将光敏剂直接注入肿瘤组织,再进行光照射。

此外,光动力疗法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如放疗、化疗等,提高治疗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光动力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一方面,研究人员正在不断寻找更有效的光敏剂。

目前已经有一些新型的光敏剂被研发出来,具有更好的光敏特性和更低的毒副作用。

另一方面,光源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

传统的光源如激光在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成本高、体积大等问题。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探索新型的光源,如LED等,以提高治疗的便捷性和效果。

此外,光动力疗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效果受到光敏剂的选择和光源的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光敏剂和光源,以及如何优化治疗参数,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反应,如疼痛、红肿等。

光动力疗法在现代肿瘤治疗中的突破性进展

光动力疗法在现代肿瘤治疗中的突破性进展

光动力疗法在现代肿瘤治疗中的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光动力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肿瘤治疗方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通过结合光感受剂和可见光或激光照射,光动力疗法能够精确地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在现代肿瘤治疗中,光动力疗法已经成为一项备受关注的前沿技术,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首先,光动力疗法可以提供针对特定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光感受剂的选择和药物给药方式的不同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肿瘤类型和病情进行调整。

因此,光动力疗法可以有效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包括头颈部、皮肤、乳腺、子宫、前列腺等多种常见癌症。

这种个体化治疗的方法为肿瘤治疗的精确性和有效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其次,光动力疗法的治疗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小。

在治疗过程中,光感受剂会富集在肿瘤组织中,避免了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随后的光照射过程会激发光感受剂产生氧化反应,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

与传统的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相比,光动力疗法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副作用相对较少。

同时,光动力疗法可以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减少了对整个身体的损害。

这些优势使得光动力疗法成为一种备受欢迎和接受的治疗选择。

此外,光动力疗法在提高放疗和化疗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联合使用光动力疗法和放疗、化疗等传统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增强治疗效果。

光动力疗法可以通过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增加其他治疗方法对肿瘤细胞的敏感性。

此外,光动力疗法还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增强治疗效果。

这种联合治疗的方式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同时也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最后,光动力疗法的发展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途径。

光动力疗法可以通过光感受剂的荧光成像技术,辅助医生观察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血流情况。

这种无创的成像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准确地确定肿瘤的性质和范围,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定位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光动力疗法不仅可以进行肿瘤治疗,还可以用作肿瘤的生物标记物或者显影剂,为临床医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08级药学2班陈昌斌1 引言光动力疗法可定义为这样一种操作:对身体遭受损害(常常但并不总是由于癌变)的病人系统的或者局部的施用一种被称作光敏剂的无毒药物或者染料,接着在一段时间后用可见光(通常是长波的红外光)直接照射受损部位,在氧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细胞毒物质,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凋亡[1]。

在这里首先要区分三个基本概念:光疗(phototherapy),光化学疗法(photochemotherapy)以及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光疗是一种包含光诱导这种光化学现象的治疗方式,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光化学疗法是光疗的一种形式,除光之外还使用一种化学物质。

而在光动力疗法中,联合使用了O2,光以及光敏剂。

因此PDT既是光疗的一种形式,又是光化学疗法的一种形式[2]。

PDT是一种主要影响目标组织具有双重选择性的治疗方式。

其双重选择性是基于光敏剂在正常组织和目标组织中浓度的差异,以及通过空间限制和聚焦的方式使光对目标组织直接照射。

光敏剂在注射3-96小时后积聚在目标组织,具体时间取决于所用光敏剂。

在积聚期间,用光直接照射目标组织以活化光敏剂,活化的光敏剂将能量传递给基态氧(3O2, 3∑g-)从而形成各种形式的活性氧,损伤细胞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组织的破坏[2, 3]。

生物体系中光敏化的,氧依赖的反应称为光动力作用(photodynamic action)[4]。

光动力疗法这个概念源自于二十世纪早期工人们利用一些染料比如曙红与光结合治疗皮肤癌的实践[5]。

血卟啉第一次被使用也是在这个时期[6],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关于卟啉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聚集以及暴露在可见光下症状恢复的零星报道[3]。

现代对PDT兴趣的急剧增加源自于1960年Lipson和Baldes 对血卟啉衍生物(HpD)的发现[4],Dougherty等人在基础科学和临床应用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大大推动了这一趋势[5-7]。

光动力学治疗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光动力学治疗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光动力学治疗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光动力学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其通过激活光敏剂,引发产生一系列细胞凋亡的反应,其优点包括有创度低、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小、副作用较少等,因此备受青睐。

本文将从理论、技术和应用三个方面来介绍光动力学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随着物理光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光动力学治疗效果不断提升光动力学治疗的优势在于其对癌细胞的杀灭效果高,且在使用不同波长、能量、剂量等方案时能够针对不同种类癌细胞实现增效。

现代物理光学理论的发展,既增加了光动力学治疗的理论基础,也带来了新的治疗机制。

例如,二氧化碳激光加热可使光敏剂释放出大量氧分子,从而引发芬达反应进一步增强杀伤效果,奈米技术激光则可实现高效的iphotodinamic therapy(PDT)。

虽然光动力学治疗理论的发展使得治疗技术能够适应越来越多的肿瘤类型,但是光动力学治疗的效果与其治疗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不断更新的激光装备和新型光敏剂使得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例如,高功率膜半导体激光器可适用于高负荷的慢性淋巴细胞白癜病和细胞恶性突变等,而perfluorocarbon是一种新型的光敏剂,其在PDT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的独立性、局部疗效和治疗相关毒性。

二、光动力学治疗的技术发展方向尽管已有诸多技术研究和开发,但是当前光动力学治疗的技术仍然存在改进的空间。

未来可能的技术方向包括光学热激光、纳米技术和计算机模拟等。

1、光学热激光:光学热激光是一种在紫外光谱中具有较长波长的光子,与物体相互作用时,会被物体完全吸收和转化为热能。

该技术在PDT治疗中可大大提高光敏剂的转化效率和杀伤效果。

2、纳米技术:目前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癌症治疗领域。

与此同时,其也可以通过纳米杂化,将光敏剂精确引导到病因部位,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肿瘤治疗。

3、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模拟是一种建立在物理现象基础之上的高精度仿真技术。

有了足够的数学模型和实验数据加上计算机模拟程序,可以实现不同场景下光学敏剂的设计和优化,使得光动力学治疗的效果更为精确和可控,避免了随机因素产生的干扰。

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而其中一项备受关注的技术便是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治疗是指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和光敏剂,协同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如肿瘤治疗、皮肤病治疗、口腔医学等。

本文将介绍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技术的原理光动力治疗技术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光敏剂(Photosensitizer,PS)注入到体内,即可使光敏剂具有光敏性,对特定波长的激光光束产生强烈的吸收,在这种情况下,光能会被转化为化学能,从而引发光动力反应,最终达到治疗目的。

在具体的治疗中,光敏剂通常先被注射到患者体内,有时也会通过口服或者皮肤外敷的方式进行。

光敏剂待到达指定的组织后,再利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对光敏剂进行激活,从而引发光动力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光敏剂会受到光的刺激,激发出能量,释放一种称为活性氧的分子,从而破坏靶细胞。

光动力治疗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治疗方法,光动力治疗技术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光动力治疗技术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伤害,不会对人体内部产生辐射等不良作用。

其次,光动力治疗技术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地破坏肿瘤细胞,改善人体免疫功能。

此外,光动力治疗技术还具有治疗范围广、治疗时间短、治疗过程可监测等显著特点。

近年来,随着光动力治疗技术的不断推广,研究人员们也不断探索和改进治疗技术,不断寻找适合不同领域的新应用。

下面介绍一些光动力治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1. 光动力治疗在肿瘤领域的应用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热点,而光动力治疗技术则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通过选择不同的光敏剂,特定的治疗技术参数以及适当的细胞毒性,可以准确地破坏肿瘤细胞,并且不影响健康组织。

此外,最近发现,光动力治疗技术还可以诱使体内免疫系统产生肿瘤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抗肿瘤免疫治疗的作用。

2. 光动力治疗在口腔领域的应用光动力治疗技术在口腔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治疗口腔白斑、口腔龈炎等口腔疾病。

肿瘤光动力学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光动力学治疗研究进展

肿瘤光动力学治疗研究进展肿瘤光动力学治疗是一种通过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患处,使光敏剂在照射后产生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而达到杀死癌细胞的目的。

这种治疗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化疗、放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中包括治疗时间短、对正常组织损伤小、治疗后不易出现耐药性等。

目前,该治疗方法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在研究的历程中,人们不断探索更好的光敏剂、更好的光源和更好的治疗方式,以最大化治疗效果。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介绍光动力学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光敏剂选择和化学修饰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光敏剂的选择对光动力学治疗的疗效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已有的光敏剂大体分为三类:1. 含有环丙烯酮结构的物质;2. 含有卟啉结构的物质;3. 含有菲咯啉结构的物质。

近年来,人们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开始对光敏剂进行化学修饰,以达到增强光敏剂本身的光稳定性、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毒性等效果。

例如,纳米材料的应用是提高光动力学治疗效果的重要方向。

人们将荧光素和氧化石墨烯结合成一种新材料,可以有效地将光敏剂输送至癌细胞,提高了疗效。

除此之外,人们还探索出光免疫诊断新途径,即利用人体在光照下的生物反应,测定疾病的生化特征,为肿瘤诊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二、光源选择用于光动力学治疗的光源主要有激光和LED灯。

其中,激光一直被认为是理想的光源之一,但是其设备价格昂贵,使用受场地、环境限制。

虽然LED灯的价格相对便宜,应用范围广,但是其光源强度和所需光能量较高,需要更长时间的处理。

为了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缩短治疗时间和照射剂量,人们在不断地探索新光源。

目前,纳米技术与生物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针对病变的纳米光源已经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例如本篇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荧光素和氧化石墨烯结合的新型材料,就通过纳米技术将光敏剂输送到病变组织中,使照射更加定位,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三、治疗方式研究除了固定的光源、光敏剂外,治疗方式的不同也会对治疗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

光动力疗法历史回顾及发展现状

光动力疗法历史回顾及发展现状

(一)光动力疗法的发展简史从临床医学的角度纵观光动力疗法的发展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 现象探索阶段(二十世纪40年代以前)尽管早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通过口服含光敏剂的植物后照光来治疗白癜风,但有关光动力疗法的科学探索则始于二十世纪初。

在二十世纪的前40余年中,人们通过对某些染料(丫啶橙、伊红等)和粗品血卟啉(Hp)的研究,发现了光动力疗法中的一些重要现象、作用和基本规律,为现代光动力疗法奠定了基础。

此后,光动力疗法的发展更主要的则是技术方面的突破、应用方法的改进和作用对象的拓展。

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1841年,Scherer用浓硫酸处理干血粉得到不含铁的代色产物,后来被Hoppe-Seyler称为血卟啉(haematoporphyrin,Hp)。

1900年,Raab发现丫啶橙(Acridine orange)染色使草履虫发生光敏致死现象。

1904年,Tappeine首次提出光动力作用(Photodynamic effect)的概念。

1913年,Meyer-Betz在给自己注射200mg Hp后,发生了强烈的光过敏反应,这一症状持续了几个月。

这是人类首次观察到Hp导致人体皮肤的光敏现象。

1924年,Policard首次在肿瘤组织观察到Hp的荧光。

1942年,Auter和Figge给大鼠注射Hp后,观察到Hp能优先在肿瘤组织等新生组织中富集,当用紫外光照射时肿瘤区产生桔红色荧光,当用日光照射时可以损伤肿瘤组织。

这是人类首次发现Hp对肿瘤组织光敏杀伤作用。

2. 肿瘤诊断阶段(二十世纪50年代-60年代)在二十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将光动力反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称之为肿瘤荧光定位诊断(Tumor-Photolocatization),标志着光动力疗法开始进入了临床实用阶段。

同期还研制开发出血卟啉衍生物(HPD)。

这是人类在光敏剂研究方面取得的最关键进展,对于PDT的发展和普及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光动力治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光动力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口腔癌治疗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其所具有的可控性、选择性以及无放射性等特点,使其成为一种非常有前途的治疗技术。

接下来,我们将从相关理论、治疗机制、临床应用以及未来研究四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光动力治疗在口腔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一、相关理论光动力治疗是一种以特殊的光源和光敏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法。

在光动力治疗中,通过给予患者一个光感受剂,再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光感受剂,使得光感受剂呈现出不同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光动力治疗的关键技术在于所用的光源和光敏剂的选择,这对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同样重要。

二、治疗机制光动力治疗主要通过非热性氧化作用和细胞凋亡等机制来达到对口腔癌的治疗。

光感受剂与光敏剂结合后,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会产生一定量的激活氧化物质。

这些激活氧化物质可以直接作用于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或诱导其凋亡。

同时,激活氧化物质也会影响到癌组织周围的正常细胞,从而使正常组织对癌细胞的抗病作用增强。

此外,激活氧化物质还可以引起癌组织局部的炎症反应,从而促进局部抗病机能的增强。

总的来看,光动力治疗主要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和增强局部抗病机能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三、临床应用光动力治疗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涉及到口腔癌和口腔癌前病变的治疗。

在治疗上,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光感受剂的喷洒或局部注射,接着再用特定波长的激光或光源照射患处。

治疗的时间和照射的强度可以根据具体的治疗需要进行调节,以达到尽可能好的治疗效果。

在疗效上,光动力治疗的疗效已经得到了证明,其效果优于传统的手术治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案。

此外,在治疗安全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光动力治疗也表现出许多优于传统治疗方案的特点。

四、未来研究尽管光动力治疗已经在口腔癌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相应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对光感受剂和光源的选用还需更多科学的研究。

其次,在治疗方案的优化上,应针对不同的口腔癌类型和临床特点进行更加细致的探讨。

光动力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

光动力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的研究进展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它是利用光敏剂与光结合发生光动力学反应,产生活性氧,特别是单态氧,造成靶组织的细胞凋亡和坏死,从而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一种新技术。

目前,该技术在皮肤科治疗领域应用广泛,如:日光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carcinoma carcinomas,BCC)、皮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鲍恩病(Bowens disease,BD)和派杰氏病(Paget’s disease)等皮肤癌和癌前期病变,均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1]。

近年来,尤其在感染性皮肤病方面,如:痤疮,各类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性疾病,如: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扁平疣、手足疣等和皮肤利什曼等疾病[2],更是显出了效率高、复发低、美容佳等优点,并越来越受到广大医生的关注,现将光动力治疗感染性皮肤病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PDT的过程主要是在氧分子富集的环境中经照光激活光敏剂。

也就是说,PDT的作用机制为:光敏剂接受特定光源照射后,受到激发产生光动力反应,处于激发状态的光敏剂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氧,从而生成活性很强的单态氧,继而对蛋白质、核酸和脂类大分子产生细胞毒性作用,严重影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并导致其死亡,达到治疗作用。

1990年,Kennedy等[3]首次将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minolevulinie acid-photodynamie therapy,ALA-PDT)应用于皮肤科领域。

ALA是首个被FDA批准而用于局部PDT的光敏剂前体药物,其在体表转化成一种内源性光敏剂—原卟啉IX(Protoporphyrin IX,PpI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动力疗法进展与综述08级药学2班陈昌斌1 引言光动力疗法可定义为这样一种操作:对身体遭受损害(常常但并不总是由于癌变)的病人系统的或者局部的施用一种被称作光敏剂的无毒药物或者染料,接着在一段时间后用可见光(通常是长波的红外光)直接照射受损部位,在氧存在的条件下,产生细胞毒物质,从而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凋亡[1]。

在这里首先要区分三个基本概念:光疗(phototherapy),光化学疗法(photochemotherapy)以及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光疗是一种包含光诱导这种光化学现象的治疗方式,用于治疗各种疾病。

光化学疗法是光疗的一种形式,除光之外还使用一种化学物质。

而在光动力疗法中,联合使用了O2,光以及光敏剂。

因此PDT既是光疗的一种形式,又是光化学疗法的一种形式[2]。

PDT是一种主要影响目标组织具有双重选择性的治疗方式。

其双重选择性是基于光敏剂在正常组织和目标组织中浓度的差异,以及通过空间限制和聚焦的方式使光对目标组织直接照射。

光敏剂在注射3-96小时后积聚在目标组织,具体时间取决于所用光敏剂。

在积聚期间,用光直接照射目标组织以活化光敏剂,活化的光敏剂将能量传递给基态氧(3O2, 3∑g-)从而形成各种形式的活性氧,损伤细胞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组织的破坏[2, 3]。

生物体系中光敏化的,氧依赖的反应称为光动力作用(photodynamic action)[4]。

光动力疗法这个概念源自于二十世纪早期工人们利用一些染料比如曙红与光结合治疗皮肤癌的实践[5]。

血卟啉第一次被使用也是在这个时期[6],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出现关于卟啉在肿瘤细胞中选择性聚集以及暴露在可见光下症状恢复的零星报道[3]。

现代对PDT兴趣的急剧增加源自于1960年Lipson和Baldes 对血卟啉衍生物(HpD)的发现[4],Dougherty等人在基础科学和临床应用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大大推动了这一趋势[5-7]。

Photofrin® (PF)即血卟啉的部分纯化制品是第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包括美国)获得正式批准用来治疗各种癌症的光敏剂。

光动力疗法在临床癌症治疗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3年加拿大卫生部门首先批准将PF 应用于膀胱癌和食管癌的光动力治疗,到目前为止,光动力疗法在荷兰、法国、德国、日本和美国等国相继获得批准,还有11个欧洲国家正在寻求获得批准。

2003年5月中国SFDA 批准了这一治疗系统进入临床应用。

光动力疗法已被公认为临床上除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第4种治疗癌症的方法[1, 2, 10]。

随着利用HpD-PDT 治疗癌症经验的积累,人们认识到这个混合物有很多缺点,包括由于长时间的皮肤过敏迫使病人不得不在数周内避免日光照射,其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低于理想值,由于使用的光波长较短(630nm)使得光穿透肿瘤细胞的能力较差,而且事实上它是一个结构不确定的混合物[8, 9]。

近年来为了开发新的光敏剂人们做了很多工作,合成了数目众多的可用于PDT 的潜在光敏剂,人们逐渐将重点放在那些易由丰富的天然前体,比如血红素以及叶绿素类化合物制备的光敏剂上。

这样做主要是考虑经济和环境的因素。

如果光敏剂比如卟啉通过全合成来制备,其产率通常很低,导致大量化学药品的浪费以及最终产品的高价格。

如果光敏剂是一种天然化合物或者可通过简单的合成过程从天然前体制备,这些缺陷可被最小化[10]。

PDT 中应用的大多数光敏剂都具有环状四吡咯结构,包括卟啉,二氢卟吩和细菌卟吩的取代衍生物(Fig. 1)。

天然存在的叶绿素(Chl)和细菌叶绿素(BChl)类化合物分别是二氢卟吩和细菌卟吩的取代衍生物。

命名叶绿素以及相关的二氢卟吩时,一般使用Fischer 提出的俗名(trivial name)28101213151718Porphyrin Chlorin BacteriochlorinFig. 1 卟啉,二氢卟吩以及细菌卟吩母环的结构。

原子的编号方式与IUBAC-IUB 的半系统编号体系一致。

粗线指出了这类化合物典型的具有18π电子的[18]-二氮杂轮烯芳香结构。

命名法,这些命名简洁而且在文献中应用非常广泛[11]。

Fig. 1中显示的是IUBAC-IUB 半系统编号体系的编号方式。

叶绿素类母环为17, 18-二氢卟啉,而细菌叶绿素类则是7, 8, 17, 18-四氢卟啉,它们都具有典型的18π电子的[18]-二氮杂轮烯芳香结构[12, 13]。

2 光动力疗法的基本原理2. 1 光物理学Fig. 2中的图说明的是PDT 所包含的光物理学过程[2, 14]。

光敏剂的基态是单线态(S 0),有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在能量较低的分子轨道。

吸收适当波长的光之后(1),光敏剂被激发到寿命较短(纳秒级)的第一激发单线态(S 1),两个电子中的一个被激发到能量较高的分子轨道,但是保持其自旋方向不变。

光敏剂可以通过荧光(fluorescence)(2)或者内转换(internal conversion)(3)的形式发射出吸收的能量从而回到基态(S 0)。

也可以经历系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的过程藉此使激发态电子自旋方向反转以形成寿命相对较长(微秒级)的第一激发三线态(T 1)(4),其电子自旋方向相同。

这种跃迁是自旋禁阻(spin-forbidden)的,但是一个优良的光敏剂仍然可以具有较高的S 1-6S I reaction radical process)2O 2-(superoxide)II reactionFig. 2 Jablonski 简图,PDT 包含的光物理学过程:(1) 吸收;(2) 荧光;(3) 内转换;(4) 系间窜越;(5) 磷光;(6) T1态光敏剂将能量转移给三线态氧(3O2)生成单线态氧(1O2)。

三线态产率。

处于T1态的光敏剂寿命很长,可以参与化学反应,比如(6),因而光动力作用主要由T1态光敏剂介导。

T1态光敏剂也可以通过发射磷光的形式回到基态(5)。

2. 2 光化学处于激发三线态的光敏剂可以经历两种反应途径(Fig. 2)[15],I型光反应历程是T1态的光敏剂直接和底物比如细胞膜或一个分子反应,转移一个质子或电子分别形成自由基阴离子或自由基阳离子,由此光敏剂通常回到基态,这些自由基可进一步与氧反应生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

II型光反应历程(6)是T1态光敏剂与3O2之间电子自旋互换的过程。

这个过程产生了具有细胞毒作用的第一激发单线态氧(1O2, 1Δg),同时光敏剂回到基态。

1O2被认为是PDT中产生光毒性的主要介质。

I型反应和II型反应都可以导致细胞内生物分子的氧化,二者可以同时发生,其比例取决于所用光敏剂的类型,底物和氧的浓度。

I型反应途径往往包含由于三线态光敏剂的电子转移到分子氧导致的过氧阴离子形成的原初反应[16]。

过氧化物在生物体系中的活性并不显著,并且其自身并不引发很大的氧化损伤,但它可以通过歧化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氧。

过氧化氢在生物体系中很重要,因为它可以很容易的穿过细胞膜,而且不能被细胞排出。

过氧化物对于高活性羟基自由基(HO·)的产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像H2O2一样,HO·也可以很容易的透过细胞膜,而且不能被细胞排出,这种高活性的自由基主要通过链式反应导致脂肪酸和其它脂类的氧化损伤。

过氧化物还可以和羟基自由基反应形成单线态氧,或者与一氧化氮(NO-)(也是一个自由基)反应产生另一种高活性的氧化分子:过氧亚硝酸根(OONO-)。

这些活性氧,与经由II型反应途径产生的单线态氧一起,是可以直接与很多生物分子反应的氧化剂。

由于单线态氧和羟基自由基的反应活性高而半衰期短,只有邻近它们产生区域(光敏剂定位区域)的分子和结构受到PDT的直接影响。

这也意味着未与细胞结合的光敏剂不具有光毒性。

在生物体系中单线态氧的半衰期小于40ns,因而单线态氧的作用半径大约是20nm。

光损伤的位点取决于所用的光敏剂,因为不同的光敏剂积聚在细胞的不同部位,细胞膜是光动力损伤的重要靶点[1, 2, 10]。

2. 3 光敏剂在肿瘤组织中选择性积聚的机理自从观测到血卟啉衍生物(HPD)定位于肿瘤中的能力以来,很多研究人员研究了光敏剂倾向优先定位于肿瘤以及其它特殊器官和解剖位点的机理。

此外,关于光敏剂什么样的结构可使其对正常组织或器官中肿瘤部位的选择性达到最佳,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7]。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光敏剂其药代动力学可发生显著的变化。

例如,一种光敏剂在开始使用后相对较早的时间点比如3小时,可以达到最好的肿瘤—正常组织比,而换成另一个光敏剂,肿瘤—正常组织比达到最佳的时间则变为注射后7天。

相对于其肿瘤定位性质,这些四吡咯类化合物一个很特殊的性质是它们牢固结合血浆蛋白以及发生自聚集的倾向。

这意味着大多数光敏剂注射入血管后表现为大分子的形式,原因是它们或多或少的与大蛋白分子牢固结合,或者形成与大蛋白分子类似大小的分子间聚集体。

很多研究人员报道了当光敏剂在体外与血浆混合后它在各种不同类型血浆蛋白之间的分布情况。

这些蛋白通常分为四个部分:白蛋白和其它巨大蛋白,HDL,LDL以及VLDL。

然而,大多数亲脂性光敏剂不溶于水介质,必须通过混合溶剂交付,而混合溶剂可能改变光敏剂在血浆蛋白中的分布,这个事实使得光敏剂分布研究变得复杂化。

尽管关于优先结合LDL的光敏剂是更好的肿瘤定位器的观点还存在争议,但这却是不争的事实[18, 19]。

有必要区分选择性定位和选择性滞留这两个概念。

代谢较快的光敏剂其肿瘤定位性质主要是由于在肿瘤中的选择性积聚,而代谢较慢的光敏剂主要通过选择性滞留达到定位的目的。

在选择性积聚模式中,一般认为肿瘤新生血管对大分子的通透性增加,这是导致光敏剂优先溢出的主要因素。

这些快速作用的光敏剂常常结合白蛋白,而白蛋白具有理想的大小和Stokes半径,使其容易通过肿瘤微脉管内皮上的孔隙。

光敏剂在肿瘤中的滞留一直是很多研究的主题,如前所述,一种流行的理论认为,光敏剂与LDL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18]。

该理论提出,癌细胞过度表达LDL(apoB/E)受体。

LDL受体表达的上调是迅速生长的恶性细胞获取脂质生物合成必需胆固醇的一种方式,而脂质是细胞膜快速更新所必需的物质。

为了说明光敏剂在肿瘤组织中的选择性滞留也提出了其它的理论。

其中一个理论认为肿瘤缺乏完备的淋巴排泄系统,从高渗透性的肿瘤新生血管中溢出的大分子滞留在血管外空间。

另一个理论涉及到能不同程度渗入固态瘤的巨噬细胞。

肿瘤相关的巨噬细胞积聚某些光敏剂的量可达肿瘤细胞积聚量的13倍之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