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新-第1章ppt课件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
![《社会学概论》课件PPT第1章-社会运行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6a0102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9.png)
社会学学科发展
创立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30年代—19世纪末)
力图为科学创立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实证政治学》、《实证哲学教程》、《实证精神 论》、 《实证主义概论》、《实证政治体系》
主要观点
社会学是继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之后的最重要最 复杂的一门科学,其对象就是社会现象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涂尔干的“社会事实”和实证方法论 滕尼斯的“社区”和“社会”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 帕累托的普通社会学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索罗金的整合社会学 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
社会学学科发展
形成时期的社会学理论特点
逐渐抛弃了包罗万象的理论体系 致力于创立社会学学科的新视野和新方法 用一定的方法论指导开展经验研究 使社会学真正具备独的学科特征
经济社会学、消费社会学、工业(产业)社会学、企业 社会学、交通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权力社会学、宗教 社会学、法律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人才社会学、科学 社会学、建筑社会学、信息社会学、网络社会学、传媒 社会学、军事社会学、医学社会学、职业社会学、福利 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文学社会学、艺术社会学、小说 社会学、影视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家庭 社会学、闲暇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管理社会学、发展 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等等。这类的分支学科最多
社会问题——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社会失调, 社会失范,规范真空,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制度冲突, 文化冲突,人口问题,贫困问题,城市问题,家庭问题 等等。
社会控制——其“涵盖”和发展的重要概念有:强制性 (硬)控制、非强制性(软)控制,自我控制,舆论控 制,控制手段、控制工具,越轨,犯罪,等等。
人口社会学课件
![人口社会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4583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54.png)
人口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人口规划
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人口发展形势,制定相应的人口规划, 包括人口总量规划、人口素质规划、人口结构规划等。
实施人口规划
通过制定实施计划、加强监督检查、完善政策措施等方式, 确保人口规划的顺利实施,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06 人口社会学的未来发展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趋势与方向
人口规模的增长可以增强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力,但也可能带来社 会不稳定因素。
人口结构与政治格局
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政治格局的变化,例如移民对政治格局的影 响。
人口素质与政治参与
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民主意识,推动政治进 步。
人口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人口规模与文化传承
01
人口规模的增长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但也可能带来文
VS
机遇
随着数据的获取和技术的进步,人口社会 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大数据 的获取和分析为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和精准度,新技术如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将 为研究带来新的突破和进展。
人口社会学的未来发展前景
拓展研究领域和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人口社会学将进一步拓展研究领 域和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化、人口结构变化、家庭变 迁等议题。
化同质化。
人口结构与文化多样性
02
人口结构的变化可以带来文化多样性的增加,促进文化交流和
融合。
人口素质与文化创新03 Nhomakorabea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推动文化繁荣。
04 人口问题与挑战
人口数量过多的问题与挑战
资源压力
人口过多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包 括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
环境破坏
人口增长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人口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
![人口学第一章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196654ec3a87c24028c4e0.png)
.
2
一、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一般关系
(一)人口是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概括了人作为经济要素,
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主要含义。人首先是生产者,人
的生存和发展不能离开一定的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
而且,人必须首先作为生产者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才谈
得上从事其他社会活动。另一方面,人又必须进行消
费才能从事生产,人如果不能通过消费来满足其衣、
食、住、行等生活需要,就不可能恢复或者在生产劳
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能力,甚至不能维持自己的生
命,这样,也就不能继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所以生
产和消费不过是人作为社会生产行为主题的“一个行
为的两个要素”。在这里生产是双重的生产,即:包
括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消费是双重消费,
即: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所以作为经济要素的
.
6
(三)人口数量是与卫生事业
▪ 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卫生事业发展,使 人口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增加,促进人口数量快 速增长,人口过快增长对卫生事业的需求增加,也 就是会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人口数量过 多,基本需求的消费基金过大。影响对卫生事业的 投资水平,限制卫生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卫生事业 的改善
人,具有生产和消费的两重性。
.
3
(二)人口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是辩证的关系
▪ 人口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互相渗透 和互相制约的。经济是人口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经 济条件,人口就不能存在和发展,人口是经济行为的主体,没 有一定数量、质量、密度和结构的人口,社会经济生活也不可 能存在和发展。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通过生产、分配、交换 和消费等各环节,渗透到人口发展的各个主要方面,另一方面, 人口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资源,人口作为经济要素 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体,作为经济关系的承担者,它渗 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https://img.taocdn.com/s3/m/42c42002eff9aef8941e06f2.png)
人口社会学第一篇绪论第一章人口学概念一、人口:具有一定数量、质量,生活在一定社会、地域中的人的群体。
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二、人口学的发展历史:第一阶段:17C中叶之前,早期人口思想形成阶段二:17C中叶到18C末,狭义人口学产生三:18C末到19C中叶,广义人口学产生标志:1798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四:19C中叶到20C上半叶,人口学概念形成五:20C上半叶至今,人口学成熟期三、人口学的研究对象:(1)人口本身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2)人口与制约它的发展变化的各方面外在因素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四、人口学的研究内容:人口过程、人口结构、人口变迁第二章人口思想与基本理论一、早期人口思想二、系统的人口理论(一)马尔萨斯人口理论1、1798《人口原理》产生的历史背景1)两个公理:(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2)两个阶数: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
3)三个命题:(1)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然增加(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制,使现实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4)两种抑制:(1)“积极抑制”:贫穷、饥荒、战争;(2)“预防抑制”:禁欲、不婚、晚婚2、对马尔萨斯理论的评价(1)人口问题的理论化,指出了人口增长和资源之间潜在的不稳定性。
(2)否定人口规律的社会性、历史性。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1、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两种生产”的原理3、人口的阶级观(三)马寅初《新人口论》: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第二篇人口过程第三章人口再生产含义及变量间的关系一、含义:新一代人口出生、成长和老一代人衰老、死亡不断重复的世代更替,从而使人类自身生产能够不断延续、发展的过程。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 年内平均总人口数)x 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死亡率为某地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人口学课件整理
![人口学课件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ec4f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2.png)
第一章人口概述一.人口的概念(一)人口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二)人口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三)人口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1.自然属性:即人口的生物属性,是人口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又是人类自身受自然环境制约的重要条件。
2.社会属性:指人口作为社会生活的主体所具有的社会特性。
☆人口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人口的定义:生活在一定社会制度下,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组成的不断运动的社会群体。
二.人口变动: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自然条件以及人口自身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生的变化1.自然变动:指由出生和死亡而引起的人口数量变动。
2.机械变动:指人口空间位置的挪移。
3.社会变动:指人口在社会有机体中的组成状况的变化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不少的问题,那末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呢?人口增长过快浮现的问题人口发展战略: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按照对人口发展客观要求的认识水平,据当时、当地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环境等状况,在一个时期里对人口数量、质量、结构等做出的全面的、明确的规定。
三.人口科学的学科体系所谓人口科学的学科体系就是人口学与其它分支学科的总和。
它主要由三部份组成;(一)人口理论(二)人口统计学(三)人口学分支学科人口理论是关于解释和说明人口现象、人口过程和人口规律的学说体系,它为全部人口科学体系提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是人口科学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具指导意义。
人口统计学是阐明搜集、整理、分析与人口现象有关的数量资料的方法论科学。
人口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人口与经济、社会、自然界诸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某一侧面的科学。
它主要包括人口经济学,人口社会学,人口地理学,人口生态学,人口医学,优生学第二章人口思想理论第一节古代的人口思想第二节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马尔萨斯及其《人口论》产生的背景二.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主要内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可以概括为“两个公理”、“两个级数”和“两个抑制”(一).两个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https://img.taocdn.com/s3/m/6313d556be23482fb4da4cd2.png)
当代 迁移路线
部分专业人士、技术人 员、投资者等“新移民”主要是经济原因 从港台和大陆迁居海外 中国人迁往美洲、东南亚、澳大利亚
华人、华侨的贡 献
“华工”为东南亚、美洲、澳大利亚等地的社会经济做出重大 贡献;“新移民”也为迁入地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
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问题主要是育 龄人群比重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预 示着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是负增长。其 人口增长模式一般为“低—低—低”模
式,一般主要存在于发达国家,如德国。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判读
类型 形状 人口增长特 点 少年儿童比 重大,出生 率、自然增 长率都比较 高 各年龄组人 口的比重大 致均衡,出 生率、死亡 率差不多 未来人口 增长趋势 判断 人口增长模 式
(1)职业 (2)收入多少
划 分 标 准
(3)收入来源
(4)文化程度
①住什么样的房子 ②该房子位于何处 ③有几处房子 ④闲暇时间干什么 ⑤有哪些体育爱好 ⑥去什么地方旅行 ⑦朋友分布远近 ⑧消费情况 ⑨穿着 ⑩使用什么车辆 ⑪看哪些书报杂志 ⑫参加何种团体俱乐部
(5)生活方式
(6)宗教信仰
(7)政治态度
年轻型 (增长型)
下宽上窄, 呈金字塔形
迅速增长
0—14岁占 40%以上, 65岁及以上 占4%以下
传统型 (高低高)
成年型 (稳定型)
像清真寺的 顶部塔形
稳定在零左 右的增长
0—14岁占 30~40%, 65岁及以上 占4%~7%
现代型 (低低低)
老年型 (衰退型)
底部收缩, 上部变宽, 金字塔已变 形
人口社会学 第一讲
![人口社会学 第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688b364ce45c3b3567ec8bee.png)
老年人问题(3)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缺乏亲情关怀,与传
统文化冲突,养老成本高,集中生活不习惯,养老 机构服务人员素质低等,机构养老在始终没有成为
普遍接受的养老形式。
目前养老机构的数量也远远无法满足需要。以
北京为例,2007年底全市共有养老服务床位38080张,
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8%。全市全年养老服务 床位使用数为24131张,平均床位使用率仅63.4%。
老年人问题(4)
在国外,机构养老比例最高的国家荷兰也不过 是8.8%,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5%-7%。据不完全
统计,美国老人95%在家养老,日本为96.9%。
中国的现状和国外的经验表明,靠兴建养老机构 是不能解决绝大多数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机构养老 也不可能发展成为养老的主体。
2.各种社会因素对人口系统的影响 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和各种社会构 成变化,不仅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受到 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在当代社会,社会因素的影响作用越来 越大。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教育、社 会政策等。
(2)广义人口学:
又称人口研究(Population Study),是指除了 狭义人口学的内容以外,还包括对人口变量和其它 非人口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 与人口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领域(包括家庭、婚 姻、老龄、青少年、各种社会组织等)都可以包括 在内。 用人口学的角度(perspective),使用人口学的 指标(Indexes)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复杂的社会现 象,都可以归为“广义人口学”。
现在以研究家庭为例来说明人口学是如何与其它学 科相关联的 人口学:研究人口事件如何影响家庭的规模和组成。 历史学:注意古代的家庭,特别是古代的婚龄及各 种家庭的组成和规模等。 人口社会学:由于家庭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研 究诸如家庭各成员的地位、作用以及决定性作用等 等。 心理学:“为什么人们需要孩子?”则是家所关心的 一 个问题。例如在一些社会中,子女多会使母亲和家 庭获得声誉。 经济学:把家庭看作一个经济单位,他们研究的内 容包括与人口学家工作有关的如子女的经济费用等 一些项目。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PPT课件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859a9a4b35eefdc9d33316.png)
4、人口与社会 4.1家庭的规模与结构 4.2男女平等
三、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意义
1、人口问题必须用专门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去 认识和分析。
2、人口问题不是简单的人口学和经济问题,而 是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阿瑟的故事。
3、人口社会学兼具批判的任务,学以致用是人 口社会学研究的真谛。
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 不敌众,自当单身匹马 出来应战,直至战死为 止,决不向以力压服、 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 者们投降。因为我对我 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 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 严,不能不维护 。
• 《人口理论教程》:人口是指在特定的时空
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一定数量 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人 口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2、人口的两种属性 *自然属性:生命历程具有生物规定性。
▪ *社会属性:
第一,人口的 结构、过程、 变迁都是在一 定的社会生产 方式下进行的;
人口社会学
2012.09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一节 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人口的概念和社会学的想象力 1、人口的定义
《政治经济学辞典》:人口是生活在特 定社会制度、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 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它是一切社会 生活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社会生产力 构成的要素和生产关系的体现者。
——马寅初
参考期刊: 《人口研究》 《中国人口科学》 《人口与经济》 《人口学刊》 《市场与人口分析》 《西北人口》 《南方人口》
第三节 人口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研究方法
一、人口社会学的理论建构 微观 中观 宏观 二、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科学的定义: 2、科学方法 3、实证主义、反实证主义 4、其他方法:统计学的方法、心理学的方法、
人口社会学
![人口社会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d894200722192e4536f6d2.png)
参考书目
1、田雪原 《人口学》,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索书号C92/4) 2、李竞能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复旦 大学出版社,(索书号C92/5) 3、费孝通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5(索书号C924/21) 4、胡伟略著《人口社会学》,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2002 (索取号C92-05/2) 5、
(四)方法论上的挑战
1、后现代理论和技术 实用理性 2、解构主义和后现代意识 重构后现代生活 3、实践的逻辑和人口学的二元结构
实践理论的重要性
(二)人口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1、结构分析与历史分析 2、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 3、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4、理论分析和模型分析
(三)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过程
第一,提出人口社会学的问题。 第二,收集资料。 1.历史人口资料的收集和再利用。 2.使用人口普查资料,人口普查资料是人口 社会学资料收集的最基本的途径。 3.相关人口问题的调查 . 人口抽样调查:简单随机抽样法、系统抽样 法、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 双重调查---登记系统(Dual survey-records system):利用两种独立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系 统对某一特定地区的人口及生命各率进行调
观点四
人口社会学从统计学发展而来 (英)威廉· 配第,1617-1676,《政治算 术》,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分析社会经济问 题,包括人口问题 (英)格兰特,1662,《关于死亡表的自 然和政治的考察》, (法)顾亚德,1855,《人类统计或比较 人口统计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几个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比较
在研究方法特别是资料取得和分析方法方面, 彼此相关的几个学科各有各的特点。
(1)人类学:主要采用对基层社区(村庄、 部落、家族、企业、学校等)开展深入调查 (“田野工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偏重对当 地社会文化的理解,注重个案调查和定性分析, 在资料分析时偏重对象和场景的描述,较少使 用复杂的统计方法。
3、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过程
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目的――收集资料――提出 研究假设――解决问题
4、与其它技术的综合(如GIS技术、GPS、RS 技术等)
五、人口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一个分支 的发展历程
1.社会学早期代表人物的思想中对于人口现象和人口 问题都有自己的观点。
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82-1903)受“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影响,生存能力强的物种(包括 人群),生育能力低。社会的发展将导致人口压力的 消失。
人口系统
动态系统
静态系统
自然变动 社会变动 机械变动 自然结构 社会结构
婚姻 、职业等
死亡
迁移
年龄结构
二、人口社会学在人口学和社会学中的地位 1.学科分类: “社会学”这个一级学科下有4
个“二级学科”: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 民俗学。 2.人口学可大致区分为“广义人口学”和“狭 义人口学”。 “狭义人口学”(Demography):直接涵义是 “人口统计学”,强调统计与定量分析。一般 认为狭义人口学有四个传统研究领域: (1)生育(Fertility) (2)死亡(Mortality) (3)迁移(Migration) (4)城市化(Urbanization) 这4个领域涉及的是人口增加(生育)、减少 (死亡)、地点变化(迁移)和居住聚居程度 (城市化)。
人口社会学
主讲:孙中锋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
E-Mail: sunzhf-a@ sunzhf2003@
TEL: 0551-5580339, 13965143240
[课程简介]
《人口社会学》(Population Sociology)是 社会学和人口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将 有关社会学理论和人口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社 会,探讨人口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注重应用。本门课程紧贴现实,在教学上注重 启发学生,拓展学生思路,开阔学生视野。通 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了解人口社会学 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掌握有关人口学的 理论知识;理解相关的人口社会理论和思想; 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对与人口有关的社会问题作 深入分析和探讨。
第一章 绪 论
一. 人口的概念及人口系统
1. 人口: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社会制度、特 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概念的理解:
(1)人口的五个“一定”,即一定的时间、 一定的地域、一定的数量、一定的质量、一定 的社会生产方式;
(2)人口是一个总体的概念,单个人不能称 为人口
1.实证性的社会科学分支
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都比较强调其“科学” 性,参考自然科学研究,强调“科学理 性”的精神,注重实证研究。从确定事 实出发,从对现实的社会现象进行调查 研究入手,从对个案的调查和解剖麻雀 入手,搜集尽可能准确的数据资料,以 类型归纳和比较研究为手段,然后通过 层层的科学分析逐步地总结归纳出客观 事实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其变化的内外因 素,在分析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成为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
迪尔凯姆(或译为涂尔干,Emile Durkheim)把人口 增长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分析了人口增长 带来的各种社会结果,在《劳动分工论》中指出人口 增长是社会分工发展的根源,人口增长导致生存竞争, 从而提高了社会的集约话程度和专门化程度,导致了 社会组织复杂性的提高。人口密度的提高和争夺稀有 资源的竞争是工业化和社会分工的前提,劳动分工提 高了生产率,增加了社会财富,为人口继续增长提供 了可能。
2. 人口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人口的 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为什么说人口的本质属 性是社会属性?
(1)人一出生就会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 中;
(2)人类的增殖和繁衍需要通过一定的 社会形式来实现,即婚姻和家庭;
(3)人的成长也离不开社会的影响。
3. 人口系统:静态系统、动态系统
四、人口社会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
方法:方法论、具体的研究方法、研究技术
有的学者认为对人口现象的研究有两种方 法:实证主义(positivist)的方法和解释 主义(interpretive)的方法。
实证主义主要是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开展研 究
解释性的方法认为,研究对象是有独立意 识的人(动物也有意识),研究者无法独 立于人类社会之外(研究者也无法独立于 自然世界之外)(佟新,P18)。
在学科定位上,“广义人口学”在一定程 度上就是“人口社会学”,即主要采用社 会学的比较宽泛的视角、比较复杂的理论 框架来分析研究与人口现象有关的各种社 会问题,在研究对象范围方面并不限于 “狭义人口学”或“人口统计学”的4个领 域,即使是对于这4个领域的研究,也远远 超出“人口统计”的范围。
总之,人口社会学既是人口学的分支,又 是社会学的分支。人口社会学是用社会学 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人口问题,同 时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解读社会现象和社会 问题。
2. 30-40年代,部分社会学家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人口 研究,
(2)社会学:从传统上既注意社会结构和组 织的功能,也注意文化差异和变迁对社会结构 的影响,通常把个案调查和群体抽样户访问卷 调查结合起来,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起 来,使用一定程度的统计方法,但是并不特别 注重大型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证明。
(3)人口学:以人口统计数据和对人口普查 资料的分析为基础,计量、分析和预测人口增 长、死亡和迁移,逐步发展出各种人口数据的 计算技术和数学模型,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 展出现了新抽样方法和分析手段。人口学是最 注重定量分析的,研究的结果主要以数字的形 式出现(人口计算和预测),但对深层次的理 论发展相对重视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