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边缘构件设计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剪力墙边缘构件设计 1.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原则:
《高规》7.2.14条规定: 一、二、三级剪力墙底层墙肢底截面的 轴压比大于表 7.2.14 的规定值时,以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 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的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一、 二、三级剪力墙的其他部位以及四级剪力墙和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均 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注:墙肢“底层轴压比”
①对于墙肢在底部加强区范围内截面尺寸,砼强度保持不变时,可理 解为“计算嵌固端所在层的轴压比”; ②对于墙肢在底部加强区范围内截面尺寸、砼强度有变化时,可理解为 “底部加强区同一墙肢各层轴压比的最大值”; ③对于多肢墙,按各肢墙轴压比分别取用。
2.约束边缘构件:
1)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阴影区纵向配筋率、配箍特征值λv按下 表:
多肢墙
Z字型墙
2.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在规定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短肢剪力墙承受的底部地震 倾覆力矩等于 30%~50% 的结构底部总地震倾覆力矩 , 此 类剪力墙结构称之为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这种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比普通剪力墙结构适当 降低,同时限制不得用于9度区或B级高度建筑)
注:1、翼墙长度小于翼墙厚度3倍时,视为无翼墙剪力墙;端柱截 面边长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确定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 长度Lc时,应遵守有效翼墙、端柱的定义;确定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 域时,有效翼墙、端柱的定义不再适用。(注意互为翼墙、相互影响 的概念) 2 、表中墙肢轴压比 λ 一般可按底部加强区同一墙肢各层轴压 比的最大值取用;(严格意义上讲可按不同楼层不同轴压比进行取 用) 3 、表中箍筋或拉筋沿竖向的最大间距要求,对阴影区域和非 阴影区域均适用; 4、箍筋或拉筋沿水平方向的肢距不宜大于300mm,且不应大 于竖向钢筋间距的2倍。
注:剪力墙抗震延性设计的两个主要构造措施 ①限制墙肢的轴压比; ②当底部墙肢轴压比超过一定限值后在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 件。约束边缘构件内的纵筋可减小墙肢的相对受压区高度,箍筋可有 效约束混凝土,提高混凝土极限应变值,使墙肢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有 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从抗弯角度,钢筋集中配置在端头还可提高墙 肢截面的内力臂长度。
剪力墙边缘构件设计
目录
一、钢筋砼竖向构件的分类标准、剪力墙的 基本特点 二、剪力墙结构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三、剪力墙边缘构件设计 四、SATWE软件“剪力墙纵筋输出结果” 及“剪力墙组合配筋”功能介绍 五、剪力墙施工图绘制及注意事项
一、钢筋砼竖向构件的分类标准、剪力墙的基本特点
钢筋砼竖向构件分类: 普通柱:矩形截面,截面高宽比h/b≤4,抗震设计时宜控制 h/b≤3; 异形柱:L形、T形和十字形截面,截面各肢的肢高与肢厚比 h/b≤4; 剪力墙:矩形、L形、T形和十字形截面,截面各肢的肢高与肢厚 比h/b>4。 剪力墙属于截面呈片状(截面高度hw远大于截面厚度bw)的偏 心受压或偏心受拉构件,其特点是平面内刚度及承载力大,而平面 外刚度及承载力都很小。结构设计时主要利用其平面内刚度承受墙 身平面内的水平力。
3.有效翼墙、端柱:
剪力墙的翼墙长度小于翼墙厚度的3倍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2倍墙
厚时,属于无效翼墙、无效端柱。(相对于一字形截面墙,有效翼 墙、端柱可提高剪力墙墙肢的稳定性,并分担墙肢的轴压力,从而减 小墙肢的受压区高度即塑性变形区域) 有效翼墙、端柱见:
4.底部加强部位:
剪力墙塑性铰出现的区域,即抗震延性设计的重点部位。 《抗规》6.1.10条、《混规》11.1.5条及《高规》7.1.4条、10.2.2条均 对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给出了具体规定,大致如下: 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取框支层加框支层 以上两层的高度和落地剪力墙总高度的 1/10二者的较大者。其它结构的剪力 墙,房Baidu Nhomakorabea高度大于 24m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肢总高度 的 1/10 二者的较大者;房屋高度不大于 24m 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 层。 3)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 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注:①《抗规》6.1.10条文说明中提到,当带有大底盘裙房时,底部加强 部位的高度也可以延伸至裙房以上一层; ②《高规》10.6.3条要求,大底盘塔楼结构中与裙房相连的剪力墙, 从嵌固端至裙房屋面上一层的高度范围内,宜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SATWE软件对短肢剪力墙的判别:(通过判断识别, 实现对短肢墙轴压比、内力调整控制)
1)墙的各肢截面厚度均≤300,且各肢截面高度与厚 度之比的最大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判断为短肢剪力 墙; 2)对于墙肢数量≥3(即交汇在同一点的墙肢方向超过 3个)的多肢剪力墙以及Z字形墙的腹板墙肢,无论各肢的 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值是否小于8,均不判断为短肢 剪力墙。(此条与规范不一致,需手工调整该墙内力,可 采取放大地震力简单复核该墙肢)
二、剪力墙结构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短肢剪力墙: 短肢剪力墙是指墙肢截面厚度≤300,且各肢截面高度与厚度之比的最大 值大于4但不大于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承担较大轴力和剪力,受力特点 接近异形柱,抗震性能较差,需加强。) 注:①“截面厚度≤300”是指墙的各肢; ②当墙肢一侧或两侧与跨高比≤2.5,且截面高度≥400的强连梁相 连时,可按整体墙考虑其肢厚比。
2)约束边缘构件的具体配筋要求:
① 阴影区纵向钢筋间距宜取150mm左右;非阴影区纵向钢筋直径 同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间距一般取 150mm (即非阴影区长度:取 150mm的整数倍,且不小于Lc计算值)。 ② 阴影区尽可能采用箍筋,且箍筋的长边不宜大于短边的3倍。当 采用沿周边大套箍形式,大套箍长边尺寸大于短边尺寸3倍时,可在套 箍中部设置1道拉筋,该拉筋同时勾住套箍和纵筋;或将大套箍分解成 两个小套箍,相互搭接1倍纵筋间距,并勾住纵向钢筋。(套箍无支长 度过大时,起不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详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