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4 f
CUMT-SMCE
11/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2 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一、 紊流换热关联式 根据光滑圆管紊流传热通用公式,可知:
迪图斯-贝尔特公式:
Nu f 0.023Re 0f.8 Prfn
.4 0.8 0.4 0.2 h f (u 0.8 , 0.6 , c 0 , , , d ) p
【解】:确定定性温度tf=(20+60)/2=40℃,查物性参数:
=1.128kg/m3,cp 1.005KJ/kg K, 2.76 10-2 W/m K f 19.1106 kg/m s, w 22.8 106 kg/m s, Pr 0.699
dtw dt f dx dx
在常热流边界条件下,充分发展段管壁温度、流体温度均呈线性变化,且两者变化速率
相等;进口段受边界层影响,h不断变小,故流体与壁面温差逐渐变大。 在计算平均温差时,取进口和出口两端温差Δt’和Δt’’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全管长流体与壁 面的平均温差:
t (t t ) / 2
3-加热液体或冷却气体
温度的变化,还会引起密度不同,必然产生自然对流,从而影响流动及换热,
对大管径、低流速或大温差时应预关注。
CUMT-SMCE
9/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2 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一、 紊流换热关联式 通式(迪图斯-贝尔特公式):
层的发展受到限制。 (注意与外掠等温平板强制对流的区别)
CUMT-SMCE
2/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一、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概念:流体从进入管口开始,经过一段距离后,管内断面流速分布和流动状态才能定型,这
段距离称为进口段。此后即为流动充分发展段,其流动状态由Re数确定。
第六章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6.2 外掠圆管对流换热 6.3 自然对流换热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内部强制对流在工程上有大量应用: 暖气管道、各类热水及蒸汽管道、换热器等
内部强制对流与外部强制对流:
管槽内部强制对流受流道壁面的约束,边界
Nu f 0.023Re 0f.8 Prfn
加热流体 n=0.4 冷却流体 n=0.3
式中:定性温度取为全管长平均温度; 特征流速为管内平均流速;特征尺寸为管内径; 非圆截面管,特征长度取为当量直径 de=4Ac/P (Ac为截面积,P为湿周)。
适用范围: 1. l/d >>10 的光滑圆管紊流流动充分发展段; 2. 流体与壁面具有中等以下的温差:气体≤50℃ 水≤20~30℃ 油≤10℃; 3. Ref>104,Prf=0.7~160; 4. 对于恒壁温、恒热流边界条件均适用; 5. 不适用于Pr 数很小的液态金属。 得到Nu 或h 后,即可根据牛顿冷却公式计算管内湍流强制对流换热量或热流密度。
d 1 / 3 f 0.14 Pr ( ) ( ) l w
1/ 3 f
d 1 / 3 f 0.14 Nu f 1.86( Pe f ) ( ) l w
式中:定性温度取为进出口流体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特征流速为管内平均流速;特征长度为管内径; 管内层流换热Nu(充分发展段):
Nu f 4.36 Nu f 3.66
f (r )
t r r R h const tw t f
常物性流体在热充分发展段性质: 表面对流传热系数 hx 保持不变。 流动进口段与热进口段长度取决于Pr数。Pr>1,流动进口段短; Pr<1,热进口段短。
CUMT-SMCE
4/27
2)平均温度(断面方向和管长方向): dt f 2q (2)管长方向平均温度 分别整理上式: dx c p um R tf 变化? dt f 2hx (tw t f ) x dx c p um R 常热流边界(q=const):
q h(tw t f )
雷诺数:Re=1.18×103<2300,故为层流。选用层流换热关联式:
Nu f 1.86 Re
1/ 3 f
d 1 / 3 f 0.14 Pr ( ) ( ) l w
1/ 3 f
将参数带入层流换热关联式,整理可得:h=10.12 l-1/3 。 根据能量平衡方程有:
h dl (tw t f ) um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一、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若存在热交换,管内流体平均温度 tf 将不断变化,壁面温度 tw 也将发生变化。 变化规律取决于边界条件的类型(如常见的:恒热流和恒壁温)。 与流动进口段一样,管内对流换热也存在热进口段和热充分发展段。热充分发展段性质:
dt f dx 2hx (tw t ftw t f ) x (tw t f ) x
x
=
2hx dx c pum R
上式沿管长0到x积分:
ln(tw t f ) x =
0 0
x
2hx dx 2hx c pum R c pum R
f
R
r 2 u 2 1 um r 0
(1)断面方向平均温度:须已知断面速度及温度分布
2 tf 2 t u r dr c p u df R u m 0
f f
c
p
t u df
R
(2)管长方向平均温度: dx 管段流体获得热量
0.14
格尼林斯基关联式: 1 气体:
Tf d Nu f 0.0214 (Re0f.8 100) Prf0.4 [1 ( ) 2 / 3 ]( ) 0.45 l Tw
适用条件:
2 液体:
Nu f 0.012(Re
适用条件:
0.87 f
d 2 / 3 Prf 0.11 280) Pr [1 ( ) ]( ) l Prw
流体与壁面间温差沿管长呈指数曲线变化,那么全管长流体与壁面平均温差Δtm: 对数平均温差Δtm:
t f tw tm
CUMT-SMCE
8/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三、物性场不均匀性
当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温差较大时,管截面上流体温度变化较大;尤其是黏性随 温度的变化,导致管截面上流体速度的与等温流动不同,进而影响流体与管壁 之间的热量传递。 1-等温流 2-冷却液体或加热气体
d2
4
cp (t f '' t f ')
CUMT-SMCE
15/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h 的影响因素: 1. 密度和速度均为0.8次方,影响最大。 2. 影响较大的因素其次是导热系数,比热容;这也反映了同等条件下,水的对流换热
系数要比空气大。
3. 在流速和温度不变前提下,小管径能提高换热系数,如圆管改成椭圆管。 4. 增加速度可提高换热系数,如流速由1m/s提高到1.5m/s,换热系数增加40%;然而, 增加流速同时会引起流动阻力上升,须综合考虑。
主要特点: 1. 流动亦分为层流和紊流,管内临界雷诺数Rec=2300。 Re<2300,层流;2300<Re<10000, 过渡区;Re>10000,旺盛湍流区 2. 流动充分发展段:径向速度分量v为零,轴向速度 u 不再随 x 变化。
u 0;v 0 x
CUMT-SMCE
3/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tw t f , x tw t f ,0
2hx exp c u R p m
(tw t f ) (tw t t t f ) tm (t t ) t ln ln w f t (tw t f )
(q const ) (tw const )
CUMT-SMCE
14/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例2 :空气以2m/s速度在内径为10mm的管内流动,入口处的空气温度为20℃, 管壁温度为120℃,试确定将空气加热至60℃时所需要的管长。
CUMT-SMCE
10/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2 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一、 紊流换热关联式 紊流换热修正关联式: 希得-塔特关联式:
f 0.8 1/3 Nu f 0.027 Re f Pr f w
CUMT-SMCE
12/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例1:一台管壳式蒸汽换热器,管内水的流速为um=0.85m/s,全管长水的平均温 度tf=90℃,管壁面温度tw=115℃,管长为1.5m,管内径d=17mm,试计算其表面 换热系数。
结题思路: 1)首先根据给定条件选择合适的关联式: (a)管内流动; (b)壁面温度高于流体温度; (c)流体温度范围或流体与壁面温差是否满足迪图斯-贝尔特公式,不满足则用其他经验 公式。 2)根据关联式,确定定性温度、定型尺寸和物性参数,同时计算Re数判断流态; 3)将参数带入关联式,计算Nu数,进而求出对流换热系数。
d hx (tw t f )x 2 Rdx cpum R2dt f d q2 Rdx
CUMT-SMCE
6/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二、管内流体平均流速与平均温度
2 d hx (tw t f ) x 2 Rdx c p um R dt f d q 2 Rdx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一、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入口段长度 l: 层流: l/d ≈ 0.05RePr (常壁温); l/d ≈ 0.07RePr (常热流) 湍流 : l/d ≈ 10~45
入口段热边界层厚度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大。
CUMT-SMCE
13/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2 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二、层流换热关联式 管内流动入口段为层流。常见于微型动力设备、电器及仪表等空气冷却或加热过程。 西得-塔特常壁温层流换热关联式:
Nu f 1.86 Re
1/ 3 f
层流底层 紊流层
层流 Rex<2300
湍流
CUMT-SMCE
5/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二、管内流体平均流速与平均温度 1)平均流速:
2 V um u df/f rudr 2 R f 0 0
2)平均温度(确定物性及换热温差):
t tw 0 x x t t f w
t tw r r R r t t f w r R t r r R const tw t f
t tw r r t f tw
t f 进口端:t tw t 出口端:t tw f
CUMT-SMCE
7/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二、管内流体平均流速与平均温度 2)平均温度(断面方向和管长方向): 常壁温边界(tw=const):
CUMT-SMCE
11/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2 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一、 紊流换热关联式 根据光滑圆管紊流传热通用公式,可知:
迪图斯-贝尔特公式:
Nu f 0.023Re 0f.8 Prfn
.4 0.8 0.4 0.2 h f (u 0.8 , 0.6 , c 0 , , , d ) p
【解】:确定定性温度tf=(20+60)/2=40℃,查物性参数:
=1.128kg/m3,cp 1.005KJ/kg K, 2.76 10-2 W/m K f 19.1106 kg/m s, w 22.8 106 kg/m s, Pr 0.699
dtw dt f dx dx
在常热流边界条件下,充分发展段管壁温度、流体温度均呈线性变化,且两者变化速率
相等;进口段受边界层影响,h不断变小,故流体与壁面温差逐渐变大。 在计算平均温差时,取进口和出口两端温差Δt’和Δt’’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全管长流体与壁 面的平均温差:
t (t t ) / 2
3-加热液体或冷却气体
温度的变化,还会引起密度不同,必然产生自然对流,从而影响流动及换热,
对大管径、低流速或大温差时应预关注。
CUMT-SMCE
9/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2 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一、 紊流换热关联式 通式(迪图斯-贝尔特公式):
层的发展受到限制。 (注意与外掠等温平板强制对流的区别)
CUMT-SMCE
2/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一、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概念:流体从进入管口开始,经过一段距离后,管内断面流速分布和流动状态才能定型,这
段距离称为进口段。此后即为流动充分发展段,其流动状态由Re数确定。
第六章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6.2 外掠圆管对流换热 6.3 自然对流换热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内部强制对流在工程上有大量应用: 暖气管道、各类热水及蒸汽管道、换热器等
内部强制对流与外部强制对流:
管槽内部强制对流受流道壁面的约束,边界
Nu f 0.023Re 0f.8 Prfn
加热流体 n=0.4 冷却流体 n=0.3
式中:定性温度取为全管长平均温度; 特征流速为管内平均流速;特征尺寸为管内径; 非圆截面管,特征长度取为当量直径 de=4Ac/P (Ac为截面积,P为湿周)。
适用范围: 1. l/d >>10 的光滑圆管紊流流动充分发展段; 2. 流体与壁面具有中等以下的温差:气体≤50℃ 水≤20~30℃ 油≤10℃; 3. Ref>104,Prf=0.7~160; 4. 对于恒壁温、恒热流边界条件均适用; 5. 不适用于Pr 数很小的液态金属。 得到Nu 或h 后,即可根据牛顿冷却公式计算管内湍流强制对流换热量或热流密度。
d 1 / 3 f 0.14 Pr ( ) ( ) l w
1/ 3 f
d 1 / 3 f 0.14 Nu f 1.86( Pe f ) ( ) l w
式中:定性温度取为进出口流体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特征流速为管内平均流速;特征长度为管内径; 管内层流换热Nu(充分发展段):
Nu f 4.36 Nu f 3.66
f (r )
t r r R h const tw t f
常物性流体在热充分发展段性质: 表面对流传热系数 hx 保持不变。 流动进口段与热进口段长度取决于Pr数。Pr>1,流动进口段短; Pr<1,热进口段短。
CUMT-SMCE
4/27
2)平均温度(断面方向和管长方向): dt f 2q (2)管长方向平均温度 分别整理上式: dx c p um R tf 变化? dt f 2hx (tw t f ) x dx c p um R 常热流边界(q=const):
q h(tw t f )
雷诺数:Re=1.18×103<2300,故为层流。选用层流换热关联式:
Nu f 1.86 Re
1/ 3 f
d 1 / 3 f 0.14 Pr ( ) ( ) l w
1/ 3 f
将参数带入层流换热关联式,整理可得:h=10.12 l-1/3 。 根据能量平衡方程有:
h dl (tw t f ) um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一、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若存在热交换,管内流体平均温度 tf 将不断变化,壁面温度 tw 也将发生变化。 变化规律取决于边界条件的类型(如常见的:恒热流和恒壁温)。 与流动进口段一样,管内对流换热也存在热进口段和热充分发展段。热充分发展段性质:
dt f dx 2hx (tw t ftw t f ) x (tw t f ) x
x
=
2hx dx c pum R
上式沿管长0到x积分:
ln(tw t f ) x =
0 0
x
2hx dx 2hx c pum R c pum R
f
R
r 2 u 2 1 um r 0
(1)断面方向平均温度:须已知断面速度及温度分布
2 tf 2 t u r dr c p u df R u m 0
f f
c
p
t u df
R
(2)管长方向平均温度: dx 管段流体获得热量
0.14
格尼林斯基关联式: 1 气体:
Tf d Nu f 0.0214 (Re0f.8 100) Prf0.4 [1 ( ) 2 / 3 ]( ) 0.45 l Tw
适用条件:
2 液体:
Nu f 0.012(Re
适用条件:
0.87 f
d 2 / 3 Prf 0.11 280) Pr [1 ( ) ]( ) l Prw
流体与壁面间温差沿管长呈指数曲线变化,那么全管长流体与壁面平均温差Δtm: 对数平均温差Δtm:
t f tw tm
CUMT-SMCE
8/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三、物性场不均匀性
当流体与管壁之间的温差较大时,管截面上流体温度变化较大;尤其是黏性随 温度的变化,导致管截面上流体速度的与等温流动不同,进而影响流体与管壁 之间的热量传递。 1-等温流 2-冷却液体或加热气体
d2
4
cp (t f '' t f ')
CUMT-SMCE
15/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h 的影响因素: 1. 密度和速度均为0.8次方,影响最大。 2. 影响较大的因素其次是导热系数,比热容;这也反映了同等条件下,水的对流换热
系数要比空气大。
3. 在流速和温度不变前提下,小管径能提高换热系数,如圆管改成椭圆管。 4. 增加速度可提高换热系数,如流速由1m/s提高到1.5m/s,换热系数增加40%;然而, 增加流速同时会引起流动阻力上升,须综合考虑。
主要特点: 1. 流动亦分为层流和紊流,管内临界雷诺数Rec=2300。 Re<2300,层流;2300<Re<10000, 过渡区;Re>10000,旺盛湍流区 2. 流动充分发展段:径向速度分量v为零,轴向速度 u 不再随 x 变化。
u 0;v 0 x
CUMT-SMCE
3/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tw t f , x tw t f ,0
2hx exp c u R p m
(tw t f ) (tw t t t f ) tm (t t ) t ln ln w f t (tw t f )
(q const ) (tw const )
CUMT-SMCE
14/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例2 :空气以2m/s速度在内径为10mm的管内流动,入口处的空气温度为20℃, 管壁温度为120℃,试确定将空气加热至60℃时所需要的管长。
CUMT-SMCE
10/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2 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一、 紊流换热关联式 紊流换热修正关联式: 希得-塔特关联式:
f 0.8 1/3 Nu f 0.027 Re f Pr f w
CUMT-SMCE
12/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例1:一台管壳式蒸汽换热器,管内水的流速为um=0.85m/s,全管长水的平均温 度tf=90℃,管壁面温度tw=115℃,管长为1.5m,管内径d=17mm,试计算其表面 换热系数。
结题思路: 1)首先根据给定条件选择合适的关联式: (a)管内流动; (b)壁面温度高于流体温度; (c)流体温度范围或流体与壁面温差是否满足迪图斯-贝尔特公式,不满足则用其他经验 公式。 2)根据关联式,确定定性温度、定型尺寸和物性参数,同时计算Re数判断流态; 3)将参数带入关联式,计算Nu数,进而求出对流换热系数。
d hx (tw t f )x 2 Rdx cpum R2dt f d q2 Rdx
CUMT-SMCE
6/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二、管内流体平均流速与平均温度
2 d hx (tw t f ) x 2 Rdx c p um R dt f d q 2 Rdx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一、进口段与充分发展段 入口段长度 l: 层流: l/d ≈ 0.05RePr (常壁温); l/d ≈ 0.07RePr (常热流) 湍流 : l/d ≈ 10~45
入口段热边界层厚度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大。
CUMT-SMCE
13/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2 管内对流换热的实验关联式 二、层流换热关联式 管内流动入口段为层流。常见于微型动力设备、电器及仪表等空气冷却或加热过程。 西得-塔特常壁温层流换热关联式:
Nu f 1.86 Re
1/ 3 f
层流底层 紊流层
层流 Rex<2300
湍流
CUMT-SMCE
5/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二、管内流体平均流速与平均温度 1)平均流速:
2 V um u df/f rudr 2 R f 0 0
2)平均温度(确定物性及换热温差):
t tw 0 x x t t f w
t tw r r R r t t f w r R t r r R const tw t f
t tw r r t f tw
t f 进口端:t tw t 出口端:t tw f
CUMT-SMCE
7/27
传热学 Heat Transfer
6 单相流体对流传热
6.1 管内受迫对流换热
1.1 一般分析 二、管内流体平均流速与平均温度 2)平均温度(断面方向和管长方向): 常壁温边界(tw=con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