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媒介即讯息”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媒介即讯息”之己见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读书笔记
[摘要]: 1964年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出版了《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其中最富有影响力的章节是《媒介即讯息》,它曾经被誉为传播界的“哥白尼革命”,扭转了以往媒介研究偏重于媒介内容的局面,将注意力引向媒介本身。这一论断在引起学界强烈兴趣的同时,也受到了西方主流传播学界和文化学派的批判。本文将对“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进行解读及探讨,并讨论在互联网时代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这一观点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媒介讯息技术社会
“媒介即讯息”这一观点提出之后,曾经一度广受追捧,也一度饱受争议和批评,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今天,它又一次被人们所注意。这一观点同时也引发了我深入的思考,现结合所思所学谈谈自己对该理论的看法以及该理论在新时代的意义。
得出“媒介即讯息”观点的前提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前提,在于他认为媒介研究方法不应该只是考虑“内容”,而且“还考虑媒介及其赖以运转的文化母体”,并认为“过去人们对媒介的心理和社会后果意识不到”。因此,在《媒介即讯息》一文中,麦克卢汉开宗明义:“我们这样的文化,长期习惯于将一切事物分裂和切割,以此作为控制事务的手段。如果有人提醒我们说,在事务运转的实际过程中,媒介即是讯息,我们难免感到有些吃惊。”①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的‘内容’使我们对媒介的性质熟视无睹,媒介的‘内容’好比是一片滋味鲜美的肉,破门而入的窃贼用它来涣散和转移看门狗的注意力,这是因为任何媒介都有力量将其假设强加在没有警觉的人的身上……媒介的魔力在人们接触媒介的瞬间就会产生,正如旋律的魔力在旋律的头几节就会施放出来一样”。②
“媒介即讯息”究竟是什么意思
“媒介即讯息”是什么意思呢?文章开篇之后说到:“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也就是说,任何媒介或技术的“讯息”,其实就是“由它引入的人间事务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③不仅从莎士比亚等人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灵感,麦克卢汉还从他人的医学理论著作、经济学家的学说、电影、绘画和戏剧艺术,甚至从军事历史中获得大量的旁证,以阐述“媒介即讯息”这一思想的普适性。
这一观点乍一听上去给人以一头雾水的感觉:媒介是传播过程赖以实现,使传播者与传播对象发生关系的中介,讯息是通过媒介传递的内容,媒介怎么就会是讯息呢?其实,麦克卢汉是从功能和影响这两个角度,对“内容”这一概念做了解释。麦克卢汉将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作为了媒介的内容。关于从媒介技术的功能的角度理解“内容”,麦克卢汉提出任何媒介的内容总是另外一种媒介:“言语是文字的内容,正如文字是印刷的内容一样,而印刷则是电报的内容。如果有人问‘言语的内容是什么?’那么就有必要回答说‘它是思想的实际过程,这本身是非语言的。’”④他还将媒介的效力归因于一种媒介总是被赋予另一种内容被作为其“内容”。应当承认,媒介作为承载、传递社会信息的工具,一旦进入信息流程,便会以其自身的特征与活力,对社会产生有力的影响。由于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因此传播方式不可避免地对人类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例如, 当印刷传媒在社会传播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时, 人们自然而然会重视书面语言符号的使用技巧, 重视文章的逻辑、修辞等。一旦电视成为占主导地位的传播媒介, 人们对书面语言符号使用技巧等的重视程度就有所减弱, 而开始转而强调声像效果、形象等。近年来, 随着电脑排版的应用与电子出版的兴起, 人们开始对印刷物的版面设计、格式等产生了新的期望, 日益重视这方面的视觉效果。近年来出版的电脑排版的书籍, 往往插图丰富多彩、排版精致、格式考究, 与以往的书籍在外观方面已不可同日而语。
据此看来,“媒介即讯息”的含义就是,对于整个人类史而言,真正起作用的不是那些转瞬即逝的信息,而是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媒介本身。这些媒介改变着我们传播和接收讯息的方法,造就了我们生活方式的本身。甚至在麦克卢汉看来,不仅媒介本身即是讯息,而且应该是任何一种划时代的技术都因其引入的“尺度变化、速度变化和模式变化”而带有不可
磨灭的“讯息”,“媒介的塑造力正是媒介自身”。
对“媒介即讯息”的理性思考
“媒介即讯息”的论断中包含了偏重技术本身,忽略了媒介内容和传播者的倾向。这导致它受到了广泛的批评。英国学者威廉斯指出,麦克卢汉绕开了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对社会和传播之间的关系视而不见,所以“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是为主导型的各种社会关系寻找意识形态上的理由。”⑤尼克·史蒂文森在肯定了麦克卢汉对媒介技术塑造人的感知的研究有其不可忽视的批判力之后,说:“麦克卢汉转移了人们对权利与力量之间的关系在社会——历史世界中的影响的注意力,他在理论上忽视大众传播对象征意义的产生和对各主导性社会关系的维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这种情况排斥了与体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组织相关的各种批判性问题”。⑥总而言之,该理论忽视了控制和使用媒介的机构和人的主体意识,掩饰和忽视了媒介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家、民族利益的冲突和社会有关力量的干预。媒介技术只是生产力的一个部分,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总是和其所处环境的政治经济因素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上述的这些批判和该理论产生时的大众传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德弗勒为大众传播下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联系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来影响他们。”⑦也就是说,“大众传播”的要素中,除了媒介这一要素之外,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要素——传播者(机构或人的主体意识)。在广播、报纸和电视占主流地位的大众传播时代,讯息传播其实是由社会精英所主导的点对面的传播。传播者的主体意识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因此,当少数人控制着传播工具的时候,控制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显然忽视了这一点,他认为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等运用了电力传播技术的媒介对人的心理和社会造成了非集中化的效果,而持批评态度的威廉斯等人则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有可能被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利用,造成集中化的反民主的后果。威廉斯指出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忽视控制和使用媒介的机构和人,避而不谈社会意图问题,是极其缺乏历史感和社会意识的。
我认为,上述矛盾观点的一个原因是麦克卢汉没有区分报纸、广播、电视这样的组织化传播媒介与电话、电报等个人讯息传播工具之间的区别。报纸、广播、电视因其能够大规模传递讯息、影响舆论,历来受到各个利益集团的重视,对其进行政治、经济分析在现在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