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单基因遗传病

合集下载

单基因遗传病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的分类
0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病:如亨廷顿舞蹈 病、马凡氏综合症

0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病:如苯丙酮尿症、
镰状细胞贫血等
03
X连锁显性遗传病: 如抗维生素D佝偻 病、遗传性慢性肉
芽肿病等
04
X连锁隐性遗传病: 如血友病、杜氏 肌营养不良症等
05
Y连锁遗传病:如 外耳道多毛症、 睾பைடு நூலகம்女性化综合
02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 单个基因突变引起 的疾病,基因重组 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从而引起单基因遗 传病。
03
基因重组的方式包 括同源重组和非同 源重组,同源重组 是指基因片段之间 的交换,非同源重 组是指基因片段之 间的插入、删除或 替换。
04
基因重组在生物进 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以增加生物的多 样性,提高生物的 适应能力。
单基因遗传病课 件
演讲人
单基因遗传病的 概念
单基因遗传病的 病因
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单基因遗传病的定义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通常具有家族聚集性
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和X连锁隐性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种类繁多,临床 表现多样
征等
单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遗传方式:单基因遗传病是由 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发病率:单基因遗传病发病率 相对较低,但种类繁多
遗传规律:单基因遗传病具有明 确的遗传规律,如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 锁显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等
临床表现:单基因遗传病临床表 现多样,包括生长发育异常、代 谢异常、神经肌肉疾病等

单基因遗传病优质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优质课件

A、O A、O A、B、AB、O A、B、AB B、O B、O A、B、AB A、B A、B、AB
O
AB、B AB、B

O A、AB A、AB
O AB、O
O AB、A、B
(四)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
❖ 不规则显性: 因为某些原因旳影响,使杂合子显性致病基因旳 作用没能体现,或者体现旳程度有差别旳现象称 为不规则显性。
1
群体中,一种基因座上旳等位基因
2
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时,称为复等位
3
基因。
❖ 纯合子(Homozygote): 同一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因 相同旳个体称为纯合子。
❖ 杂合子(Heterozygote): 同一种基因座上两个等位基 因不同旳个体称为杂合子。
❖ 基因型(Genotype): 指个体特定基因座上旳一对等位基因,分别 来自父母。如: AA Aa aa
AD病家系一般婚配方式:
杂合子患者(Aa)与正常人(aa)婚配, 每个子女都有1/2旳可能性为患者。
❖ AD病患者之间婚配: Aa ×Aa→AA、 Aa Aa 、aa 两种表型:患者、正常人 表型百分比,3∶1
❖ 常见AD病: 多发性结肠息肉 牙本质发育不全 短指症 并指(趾)症 Huntington舞蹈病等。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旳类型:
根据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旳表型是否一致,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分为下列类型:
(一)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 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假如杂合致病基因为显性基因(A),正常 基因为隐性基因(a)。
❖ 人群中致病基因旳频率很低(0.01~0.001)。 所以,在AD病中,显性纯合子(AA)患者罕见, 绝大多数患者是杂合子(Aa)。

单基因遗传病-精品医学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精品医学课件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约呈2:1; ➢每代均有患者,呈垂直分布; ➢患者父母中必有一方为受累者; ➢女性患者子女均有1/2机会得病,男性
患者其女儿全部有病,儿子全部正常。
四、X-伴性隐性遗传(X-linked recessive inheritance, XR)
例: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单基因遗传病
Single-gene disorders Monogenic disorder
由单个基因突变所引起的遗传病称为单基 因遗传病 (monogenic disorders) 。 这些突变的基因就是致病基因 (diseases causing gene) 。
经典的单基因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定律,故 又称为孟德尔遗传(Mendelian inheritance) 。
(二)常见婚配类型和子代再发风险
(1)XRX x XY
女性患者 正常男性
正常亲代 XY
XY
患者亲代 XRX
XR
XRX XR Y
X XX XY
子代基因:XRX
XRY
XX
XY
表现型:患者(女) 患者(男) 正常(女) 正常(男)
概率: 1/4
1/4
1/4 1/4
概率比: 1 : 1 : 1 : 1
(2)XdY
x
XX
男性患者 正常女性
正常亲代 XX
患者亲代
XdY
Xd
Y
X XdX XY
X XdX XY
子代基因: XdX
XY
表现型: 正常女性(携) 正常男性
概率: 1/2
1/2
概率比:
1
:
1
(3)XdX

单基因遗传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家庭负担:患者和家属需要面对的经济 、心理和时间等方面的压力
社会支持:社会对患者和家庭提供的帮 助和支持
单基因遗传病的社会影响
科学研究:科学家的努力和研 究成果对单基因遗传病的理解 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结语
结语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 疾病,了解其遗传方式和常见病例对预 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单基因遗传病 的科普知识PPT
课件
目录 介绍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方式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症状和治 疗 如何降低单基因遗传病的风险 单基因遗传病的社会影响 结语
介绍单基因遗 传病
介绍单基因遗传病
概述: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 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疾病
特征:通常循孟德尔遗传规 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如何降低单基 因遗传病的风

如何降低单基因遗传病的 风险
基因咨询:咨询专业基因医生,了解家 族遗传史、风险评估等 遗传咨询:通过遗传咨询了解遗传病风 险,制定合理生育计划
如何降低单基因遗传病的 风险
羊水穿刺和基因筛查:孕期进 行相应检查,早期发现问题并 作出决策
单基因遗传病 的社会影响
单基因遗传病的社会影响
治疗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症状 和治疗
囊性纤维化 - 症状:呼吸道感染、胰腺
功能障碍等 - 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
疗等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症状 和治疗
白化病 - 症状:皮肤、毛发和眼睛色素缺失
等 - 治疗:防晒、护肤、心理辅导等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症状 和治疗
镰状细胞贫血 - 症状:贫血、疼痛性危机
等 - 治疗:输血、疼痛管理等
家族遗传史的调查和遗传咨询可以帮助 降低遗传病的风险
结语
科学研究和社会支持对单基因 遗传病的治疗和患者生活有着 重要影响

11单基因遗传病1

11单基因遗传病1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南 通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HbS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南 通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由于珠蛋白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所致,分为α型和β型;缺 失型和非缺失型。
融合基因是 由于减数分 裂中同源染 色体不等交 换所致。
含重复片段的染色体
Hb Miyada; Hb P(Congo) Anti-Lepore
缺失染色体 Hb Lepore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第一节 血红蛋白病
(二)血红蛋白病
南 通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1. HbS—镰形红细胞贫血症, β6(谷→缬),纯合子病情严重, 杂合子低氧分压下,红细胞镰变。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第十一章 单基因遗传病
本章主要内容: 分子病;先天性代谢病。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南 通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分子病(molecular disease)和先天性代谢 缺陷(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 分子病—血红蛋白病、血浆蛋白病、受体病、膜转运蛋 白病等。 先天性代谢缺陷—又称为遗传性酶病,主要指代谢过程 中酶缺陷所导致的疾病。 单基因遗传病绝大多数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少部分 为X连锁隐性遗传,极少部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南 通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医学遗传学 Medical Genetics
第三节 胶原蛋白病

《人类单基因遗传上》课件

《人类单基因遗传上》课件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基因突变在常染 色体上,显性遗传
Y染色体连锁遗传:基因突变在Y染色 体上,仅男性发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基因突变在常染色 体上,隐性遗传
线粒体遗传:基因突变在细胞质中的 线粒体DNA上,母系遗传
遗传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 是由单个基因 突变引起的遗
传病
遗传方式包括 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常染色 体隐性遗传、X 连锁显性遗传、 X连锁隐性遗传
人类单基因遗传病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2 单基因遗传病的概述 3 单基因遗传病的病因 4 单基因遗传病的诊断
5 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和预防
6 单基因遗传病的案例分析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单基因遗传病的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速度
个性化治疗方 案:根据患者 基因信息制定 个性化治疗方

药物研发:针 对特定基因突 变的药物研发
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等基因 编辑技术的应 用,为治疗遗 传病提供新的
可能
提高公众对单基因遗传病的认识和关注
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渠道,普及单基因遗传病的知识,提高公众的 认识和关注。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预防措施
遗传咨询:了解家族病史, 评估遗传风险
基因检测:检测特定基因 突变,早期惯,如饮食、运 动等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 检查,及时发现疾病征兆
药物治疗:针对特定基因 突变,使用相应的药物进 行治疗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 和辅导,帮助患者应对疾 病带来的压力和困扰

单基因遗传病的科普知识PPT

单基因遗传病的科普知识PPT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一基因的突变引起 的遗传疾病。 这些突变可能导致基因功能异常,进而 引发疾病。
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
这些疾病往往在家族中遗传。
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白化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黑色素合成 异常,导致皮肤和眼睛缺乏色素。 遗传性视网膜病变:由于基因突变导致 视网膜功能异常,引起视力受损。
单基因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对于其他无法治愈的单基因遗传病,我 们可以通过药物和康复治疗来缓解症状 。
结论
结论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一基因突变引起的 遗传疾病,需要我们了解其基本知识和 治疗方法。 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是管理单基因遗 传病的重要手段,同时遗传咨询和家族 规划也起到关键作用。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血友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凝血因子缺 乏,易出血。
单基因遗单基因遗传病的症状各异,可能涉及到 身体不同系统,如神经、心血管等。 诊断通常通过基因分析或家族史以及临 床表现来确定。
单基因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单基因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遗传咨询和家族规划可以帮助遗传病的 预防。 针对某些单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基因 治疗手段进行治疗。
单基因遗传病的科普知 识PPT
目录 引言 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 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的症状和诊断 单基因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 结论
引言
引言
单基因遗传病是一类由单一基因突变引 起的遗传疾病。 面对单基因遗传病,我们需要了解其基 本知识,预防和治疗方法。
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
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ppt课件.
14
一些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举例:
常见的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疾病频率(‰)
遗传性结肠癌
5
遗传性乳腺癌
5
耳硬化症
3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2
Von willebrand病
1.0
成人多囊肾
1.0
多发性外生骨疣
0.5
Hautington病
0.5
神经纤维瘤
0.4
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0.2
先天性球形红细胞症
9
第一节 单基因病的遗传方式
一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举例--短指症
ppt课件.
10
临床症状:患 者指骨(或趾 骨)短小或缺 如,致使手指 或足趾变短。
ppt课件.
11
ppt课件.
12
ppt课件.
13
常染色体完全显性遗传的特征
1、由于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它的遗传与性别 无关,男女均有相同的概率获得致病基因,故男女患
2 致病基因只有在纯合状态下才会致病
3 患者的双亲表型往往正常,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 者,出生患儿的几率是1/4,患儿的正常同胞中有 2/3的可能性为携带者。
4 近亲婚配时,子女中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要比非近 亲婚配者高得多,这是由于他们来自共同的祖先, 往往具有某种共同的基因。
5 系谱中患者的分布散在的,通常看不到连续遗传现 象,有时系谱中甚至只有先症者一个患者。
ppt课件.
17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举例-苯丙酮尿症
临床症状
智能低下、行为异常、排鼠味尿和癫痫发作
ppt课件.
18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家系图

《医学遗传学》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 ppt

《医学遗传学》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 ppt

O
B,O
A,AB
B,O
A,AB
A,A,AB
O
A,B
AB,O
A,B,AB
O
O
A,B,AB
(4)不规则显性(irregular dominance):
在特定的AD遗传病,部分杂合子个体由于致病基 因因未知原因不表现出相应的性状而表现为正常人, 在系谱中出现隔代遗传。
➢多指(polydactyly postaxial) ,基因座:11q31-q34
单基因遗传病研究方法——系谱分析法:
➢系谱 (pedigree,又称家系图):是指从先证者入手,追 溯调查其家系所有成员的亲属关系,以某种遗传病或性状 为依据,按一定格式绘制成的图解。 ➢先证者(proband):指家系中被发现的第一个患病(或具有 所研究的性状)的成员。
AD
AR
系谱
XD Ⅰ 1
①Hb Bart’s胎儿水肿综合征 (hydrops fetalis syndrome)
(- -/- -)
▪发病机理:Hb Bart γ4
▪ 临床症状: 胎儿严重水肿,导致自发性流
产或出生后不久死于严重水肿。
▪ 遗传方式:AD
②Hb H病 (- -/α-) Hb H(β4)达4 ~ 30%
▪中度溶血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有耳垂
Rr






有耳垂 状
?
Rr




耳 rr
垂 的



等位基因(allele):位于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上的基因。
RR、Rr rr
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R 隐性基因r

单基因遗传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单基因遗传病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3. 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血友病:主要影响血液凝结功能,患者 容易出现过度出血和淤血的症状。
4. 如何预防 单基因遗传病
4. 如何预防单基因遗传病
如果你或家族中有人患有某种 单基因遗传病,可以考虑进行 基因检测,了解自己是否携带 相关基因突变。
对于已知的单基因遗传病,可 以进行基因咨询和遗传咨询, 了解生育风险,并做出合理决 策。
5. 遗传咨询的重要性
通过遗传咨询,个体和家族可以更好地 应对遗传病风险,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
6. 结语
6. 结语
单基因遗传病是一类由基因突 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 了解单基因遗传病的分类、预 防和遗传咨询的重要性,可以 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遗传病风 险。
6. 结语
我们应该重视遗传病的科普,提高公众 的遗传健康意识,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
4. 如何预防单基因遗传病
选择适当的生育计划和方法,例如人工 受孕、试管婴儿等技术,减少遗传病传 递的风险。
5. 遗传咨询 的重要性
5. 遗传咨询的重要性
遗传咨询是一种通过遗传学知识帮 助个体和家族了解遗传性疾病风险 的服务。 遗传咨询可以提供基因检测、问题 解答、情绪支持和生育建议等方面 的帮助。
2. 单基因遗传病的分类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患者的两 个健康父母都是基因携带者,但并不表 现出病症。 X连锁遗传病主要发生在X染色体上,一 般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更多。
3. 常见的单 基因遗传病
3. 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先天性耳聋:患者出生时就存在听 力障碍,可能是由于听觉神经或内 耳发育异常引起。 囊性纤维化: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和 消化系统,引起肺部感染和消化不 良等症状。
1. 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科普文章

单基因遗传病科普文章

单基因遗传病科普文章什么是单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这些疾病可以由单个基因的突变引起,通常在出生时或儿童早期发病。

单基因遗传病根据其遗传方式可以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显性遗传和X连锁隐性遗传等类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是指一对等位基因中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就会表现出症状的遗传病。

这种遗传方式的特点是疾病的发病率较高,并且症状通常比较明显。

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包括短指症、多指症、并指症等。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指一对等位基因都为致病基因时才会表现出症状的遗传病。

这种遗传方式的特点是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但症状通常比较严重。

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包括白化病、先天性聋哑、智力低下等。

X连锁显性遗传病X连锁显性遗传病是指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只要有一个致病基因就会表现出症状的遗传病。

这种遗传方式的特点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条。

常见的X连锁显性遗传病包括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等。

X连锁隐性遗传病X连锁隐性遗传病是指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且需要一对等位基因都为致病基因才会表现出症状的遗传病。

这种遗传方式的特点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因为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而女性有两条。

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包括色盲、血友病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单基因遗传病?对于单基因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首先,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对单基因遗传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优生优育的意识。

其次,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及早发现和干预单基因遗传病,减少其发病率和危害。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需要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单基因遗传病教学课件ppt

单基因遗传病教学课件ppt

03
诊断与治疗
诊断方法
1 2
临床表型
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神经 、肌肉、骨骼、皮肤等系统的表现。
家族史
了解患者的家族健康史,包括遗传疾病、遗传 倾向等。
3
遗传学检测
进行遗传学检测,包括基因检测、染色体检测 等,以确定致病基因及其变异类型。
治疗手段与预防措施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单基因遗传病,采用针对性的药物治 疗。
对于已经生育过遗传病患儿的家庭,应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再生育,并进行产前诊断,以避 免不良后果。
高龄孕妇生育建议
对于高龄孕妇,应进行遗传病风险评估,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不良后果 。
产前诊断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产前诊断
产前诊断是一种在胎儿出生前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的技术,以确定是否存在遗传缺 陷或异常,从而为医生提供是否终止妊娠的依据。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
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是一种在胚胎植入母体前对其进行全面检查的技术,以确定是 否存在遗传缺陷或异常,从而为患者提供是否进行胚胎移植的依据。
05
展望
未来研究方向
01
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因组编辑技术将更加精细和准确,有望在未
来实现更加广泛的应用。
02
疾病机制的深入探索
单基因遗传病教学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பைடு நூலகம்
目 录
• 概述 • 常见单基因遗传病 • 诊断与治疗 • 遗传咨询与生育建议 • 展望
01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疾病,也称 为孟德尔遗传病。
特点
单基因遗传病通常具有遗传性、终生性和家族性,有些疾病 在特定年龄段出现症状,有些则表现为隐性遗传,即不出现 症状但具有遗传性。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医学遗传学单基因病
45
X连锁隐性遗传病
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 (DMD) MIM 310200
46
DMD肌营养不良
47
X连锁隐性遗传病
甲型血友病(MIM 306700)
Xq28 凝血因子Ⅷ
48
X连锁隐性遗传病
49
红绿色盲 鱼鳞病
常见X连锁隐性遗传病
疾病名称
疾病名称 睾丸女性化综合征 先天性高尿酸血症(Lesch-Nyhan综合征)
五、Y连锁遗传病
决定某种性状或疾病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则这种性状或疾病的传递过程叫Y-连锁遗传(Ylinked inheritance) 。由于Y染色体只存在于 男性个体,其遗传方式为全男性遗传(holandric inheritance)。
51
五、Y连锁遗传病
•睾丸决定因子(TDF): Yp11.2 点突变或缺失,
成年多囊肾病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特发性肥大性主动脉瓣狭窄 Noonan综合征 结节性脑硬化(Bourneville病) 家族性痛风
疾病名称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 血管性假血友病(van Willebrand病) Marfan综合征
Huntington舞蹈病 血色素沉着症 遗传性巨血小板病,兼发肾炎和耳聋 神经纤维瘤Ⅰ型(Van Recklinghausen病) 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症(肠息肉Ⅰ型)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抗维生素D佝偻病(MIM 307800)
41
常见X连锁显性遗传病
疾病名称 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 口面指综合征Ⅰ型
疾病名称 高氨血症Ⅰ型
局部皮肤发育不全症 色素失调症
42
四、X连锁隐性遗传病
如果带有X-连锁致病基因的女性杂合子不 发病,只有致病基因的纯合子女性和半合子男 性 发 病 , 则 这 类 疾 病 为 X 连 锁 隐 性 (X-linked recessive,XR)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第十一章单基因遗传病突变的基因通过改变多肽链的质和量,使得蛋白质发生缺陷,由此引发疾病。

如果疾病的发生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即为单基因遗传病。

根据缺陷蛋白质对机体所产生的影响不同,通常把这类疾病分为分子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两类分子病是指基因突变使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或合成的量异常直接引起机体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包括血红蛋白病、血浆蛋白病、受体病、膜转运蛋白病、结构蛋白缺陷病、免疫球蛋白缺陷病等。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中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血红蛋白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称血红蛋白疾病(hemoglobinopathy)习惯上分为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及发育变化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红细胞携带、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载体。

它是一种结合蛋白,蛋白质部分称为珠蛋白(globin),辅基为血红素,结构为两对单体组成的球形四聚体,其中一对由两条类α珠蛋白链(α链或δ链)各结合一个血红素组成;另一对由两条类β珠蛋白链(ε、β、或δ链)各结合一个血红素组成。

α链长141个氨基酸,β链则由146个氨基酸组成。

在人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类α链和类β链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人类常见的几种血红蛋白。

不同珠蛋白肽链组成不同类型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组成血红蛋白的肽链发育阶段Hb GowerⅠδ2ε 2 胚胎Hb GowerⅡα2ε 2 胚胎Hb Portland δ2Gγ2,δ2Aγ 2 胚胎Hb F α2Gγ2,α2Aγ 2 胎儿Hb A α2β2 成人Hb A2 α2δ2 成人肽链上氨基酸按一定方式卷曲成α螺旋,N-C端分成8个螺旋段,各段经H键或离子键相互靠拢,形成三维空间,其中非极性氨基酸位于内部,极性氨基酸在外部,血红素位于肽链折叠的口袋中,这位置可结合O2、CO2等。

珠蛋白基因及其表达特点人的6种珠蛋白链各由相应的珠蛋白基因编码,包括类α珠蛋白基因和类β珠蛋白基因两类,它们各含数个相同或相似的基因,紧密排列在DNA的特定区段,构成了基因簇。

第11章-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第11章-单基因遗传病PPT课件
•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症, 由于基因突变使高
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所致,使红细胞内三价铁不 能被还原成二价铁,影响血红蛋白正常的带02能力, 出现紫绀和代偿性红细胞增多。
• 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18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
19
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AD)
•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突变基因杂合子及纯合子均表现出临床表
现,但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
• 纯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比杂合患者要严重 • 突变导致LDL不能被细胞摄取, 导致胆固醇
代谢异常
.
33
五、膜转运蛋白病
• 囊性纤维性变(cysticfibrosis,CF)是一种
发现
• 红细胞在缺氧状态下变成镰刀状, 极易
被破坏而引起溶血性贫血
• 分子基础是Hbβ链N端的谷氨酸被缬氨
酸所取代
.
16
.
17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血红蛋白M病)
• 02转运异常为特征; • 主要是由于α或β基因突变,造 成α链或β链中与铁
原子相结合的组氨酸被酪氨酸替代, 使铁原子呈 稳定的高铁状态, 影响 了正常的带氧功能,导致组 织供氧不足,出现发绀和继发性的红细胞增多;
此症共有6种类型,分别决定于不同的位点。其中2型是由于细胞膜上低 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而导致。
低密度脂蛋白(LDL) (LDL)受体
溶酶体 水解
脂酰辅酶A (+) 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释放的胆固醇 β -羟基β-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胆固醇酯
(–) 胆固醇合成
储存
LDL受体缺陷使负反馈受阻
.

医学遗传学11单基因病

医学遗传学11单基因病
20
PKU患者精神发育迟缓,皮肤、毛发和 虹膜色素减退,头发呈赤褐色
21
诊断 临床表现 新生儿筛查 尿三氯化铁试验 血氨基酸分析 酶学分析 DNA分析
22
治疗 目前临床上常在婴儿出生后立即进行PKU的筛
查,一经肯定,立即给患儿停乳,喂给低苯丙氨酸 水解蛋白,禁荤食、乳类、豆类和豆制品,可以 达到临床痊愈。
16
三、氨基酸代谢障碍
(一)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 遗传学
一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疾病基因已 定位于12q24.1。 国外发病率约1/4 500~1/100 000,我国发病率约为 1/16 500。
17
发病机制 PKU患者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使患者
肝脏内PAH缺乏,苯丙氨酸不能转变为酪氨酸,后 者转化为苯丙酮酸和苯乳酸并在体内累积,并导 致血液和尿液中苯丙氨酸及其衍生物排出增多。
18
苯丙氨酸羟化酶 缺乏
苯丙氨酸与酪氨酸代谢 1 苯丙酮尿症 2 尿黑酸尿症 3 白化病
19
临床表现 临床上表现为精神发育迟缓,皮肤、毛发和虹
膜色素减退,头发呈赤褐色,癫痫,湿疹,特殊 的鼠样臭味尿。患儿在出生后若不及早得到低苯 丙氨酸饮食治疗,便出现不可逆的大脑损害和严 重的智力发育障碍。
蚕豆、伯氨喹啉等富含氧化物,服用后可加重该病。
15
临床表现
常见于10岁以下小儿,1-5岁为发病高峰。进食蚕豆后, 蚕豆中的物质可使患儿体内的葡萄糖六磷酸脱氢酶被分解, 导致大量红细胞破裂溶血,使患儿出现溶血性贫血。发病 轻重则与吃蚕豆多少无关,一般在进食蚕豆后1-2天内发病, 早期病人常出现全身不适、胃口不佳、发热、头昏等酷似 肝炎的症状。重症病人会由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而释放出 胆红素,导致黄疸、浓茶样的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并 有恶心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若不及时抢救治疗,发病 后1-2天内就会死亡。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基因病的分子诊断

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基因病的分子诊断
携带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突变的人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高 风险人群;
携带p53基因突变的人经常是李-佛美尼综合症的患者; APC基因是与大肠直肠癌发生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 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则和乳癌相关;
42
Rb
正常细胞中具有活性的RB蛋白(pRB)在细胞中保持着低磷酸化或无磷 酸化的状态,它与细胞周期调节因子E2F结合,抑制E2F的活性从而抑 制G1期到S期的进行,也就抑制了转录活性。 RB蛋白的失活途径有以下几种:
RAS家族是信号传递通路G-protein的成份,藉由跨膜蛋白与Gprotein的结合将信号传至核内;
蛋白质-酪胺酸激酶(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ABL是细胞内信号传 递蛋白与信号传递至核内有关;
核内转录因子;
MYC是DNA结合蛋白,而JUN是转录因子;
细胞周期有关的蛋白;
3. 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增高,溶血危象时显着增高。本病的溶血虽以血管外溶血为主, 但也存在着血管内溶血;
4. 血浆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可能增高; 5. 红细胞半衰期测定显示红细胞生存时间明显缩短至5~15 天[正常为(28±5)天]; 6. 血红蛋白电泳显示HbS占80%以上,HbF增多至2%~15%,HbA2正常,而HbA缺如;
32
癌症的特点
几乎癌组织都是克隆性增殖; 患者的所有癌细胞都起源于单一
的癌细胞; 大多数癌症不能用单基因遗传方
式解释; 某些类型的癌症,亲属发生同类
肿瘤的风险会增加,但不表现孟 德尔遗传; 许多癌症与环境的物理化学因子 或生物因子有关;
造成癌症的因素
遗传因素 一些特殊的基因突变会造成特定的癌症
斑点杂交结果
βΑ/β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单基因遗传病一、教学大纲要求1.掌握分子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概念;2.掌握主要的分子病的分子机制;3.掌握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特征;4.熟悉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分子机制;5.了解主要的分子病和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的临床症状;二、习题(一)A型选择题1.α珠蛋白位于号染色体上。

A.6B.11C.14D.16E.222.β珠蛋白位于号染色体上A.6B.11C.14D.16E.223.不能表达珠蛋白的基因是A.αB.βC.δD.γE.ψβ4.镰状细胞贫血的突变方式是A.GAG→GGGB.GAG→GCGC.GAG→GTGD.GAG→GA TE.GAG→TAG5.血红蛋白Bart’s胎儿水肿征的基因型为A.––/––B.––/α–C.––/αα或–α/–αD.–α/ααE.αα/αα6.HbH病的基因型为A.––/––B.––/α–C.––/αα或–α/–αD.–α/ααE.αα/αα7.标准型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是A.––/––B.––/α–C.––/αα或–α/–αD.–α/ααE.αα/αα8.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是A.––/––B.––/α–C.––/αα或–α/–αD.–α/ααE.αα/αα9.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的β珠蛋白基因突变的方式是A.移码突变B.错义突变C.无义突变D.终止密码突变E.同义突变10.Hb Leporeδβ基因的形成的机制是A.碱基替换B.移码突变C.重排D.缺失E.错配引起不等交换11.属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疾病为A.镰状细胞贫血B.Hb Lepore C.血友病A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E.β地中海贫血12.属于受体病的分子病为A.镰状细胞贫血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E.β地中海贫血13.属于凝血障碍的分子病为A.镰状细胞贫血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E.β地中海贫血14.由于基因融合引起的分子病为A.镰状细胞贫血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E.β地中海贫血15.血友病A缺乏的凝血因子是A.ⅧB.ⅨC.ⅪD.VWF E.Ⅹ16.血友病B缺乏的凝血因子是A.ⅧB.ⅨC.ⅪD.VWF E.Ⅹ17.血友病C缺乏的凝血因子是A.ⅧB.ⅨC.ⅪD.VWF E.Ⅹ18.血管性假血友病缺乏的凝血因子是A.ⅧB.ⅨC.ⅪD.VWF E.Ⅹ19.属于转运蛋白缺陷的分子病是A.镰状细胞贫血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E.囊性纤维性变20.属于结构蛋白缺陷的分子病是A.镰状细胞贫血B.Hb Lepore C.血友病A 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E.β地中海贫血21.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而引起的疾病是A.白化病B.半乳糖血症C.粘多糖沉积病D.苯丙酮尿症E.着色性干皮病22.由于DNA修复系统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是A.白化病B.半乳糖血症C.粘多糖沉积病D.苯丙酮尿症E.着色性干皮病23.由于溶酶体酶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是A.白化病B.半乳糖血症C.粘多糖沉积病D.苯丙酮尿症E.着色性干皮病24.由于酪氨酸酶的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是A.白化病B.半乳糖血症C.粘多糖沉积病D.苯丙酮尿症E.着色性干皮病25.由于半乳糖-1-磷酸尿苷酸转移酶缺陷而引起的疾病是A.白化病B.半乳糖血症C.粘多糖沉积病D.苯丙酮尿症E.着色性干皮病26.与苯丙酮尿症不符的临床特征是A.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氨酸B.患者尿液有大量的苯丙酮酸C.患者尿液和汗液有特殊臭味D.患者智力低下E.患者的毛发和肤色较浅27.白化病发病机制是缺乏A.苯丙氨酸羟化酶B.酪氨酸酶C.溶酶体酶D.黑尿酸氧化酶E.半乳糖激酶28.黑尿酸尿症患者缺乏A.苯丙氨酸羟化酶B.酪氨酸酶C.溶酶体酶D.黑尿酸氧化酶E.半乳糖激酶29.苯丙酮尿症患者缺乏A.苯丙氨酸羟化酶B.酪氨酸酶C.溶酶体酶D.黑尿酸氧化酶E.半乳糖激酶30.苯丙酮尿症患者尿样中含量高的物质是A.酪氨酸B.5-羟色胺C.黑尿酸D.苯丙酮酸E.γ氨基丁酸31.白化病属于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32.苯丙酮尿症属于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33.血友病B属于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34.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属于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35.由于反馈抑制丧失引起疾病的分子病是A.自毁容貌综合症B.卟啉病C.肝豆状核变性D.胱氨酸血症E.家族性黑朦性白痴36.静止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之间婚配,生出轻型α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可能性是A.0 B.1/8 C.1/4 D.1/2 E.137.正常人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结婚,其子女患轻型β地中海贫血的可能性为A.0 B.1/8 C.1/4 D.1/2 E.138.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遗传方式是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39.血友病C的遗传方式是A.AR B.AD C.XR D.XD E.Y连锁遗传病40.具有缓慢渗血症状的遗传病为A.苯丙酮尿症B.白化病C.自毁容貌综合症D.血友病E.血红蛋白病(二)X型选择题1.成年血红蛋白的分子组成有A.α2γ2B.α2ε2C.α2δ2D.δ2ε2E.α2β2 2.属于胚胎血红蛋白的分子组成有A.δ2γ2B.α2ε2C.α2δ2D.δ2ε2E.α2β2 3.属于胎儿血红蛋白的分子组成有A.α2ε2B.α2γ2C.α2δ2D.δ2ε2E.α2β2 4.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有A.红绿色盲B.血友病A C.苯丙酮尿症C.白化病D.血友病C5.血红蛋白病产生的突变方式包括A.移码突变B.密码子插入C.密码子缺失D.基因重排E.碱基替换6.α地中海贫血产生的突变类型有A.基因重排B.缺失C.碱基替换D.移码突变E.密码子插入或缺失7.β地中海贫血产生的突变类型有A.移码突变B.密码子插入C.密码子缺失D.基因重排E.碱基替换8.属于分子病的疾病是A.血友病B.受体病C.结构蛋白缺陷病D.糖原贮积症E.血红蛋白病9.引起红细胞膜破坏的分子病有A.高铁血红蛋白血症B.血友病A C.镰状细胞贫血D.α地中海贫血E.β地中海贫血10.与氨基酸代谢异常有关的先天性代谢病有A.胱氨酸尿症B.白化病C.黑尿症D.自毁容貌综合症E.苯丙酮尿症11.与溶酶体酶缺陷有关的先天性代谢病有A.糖原贮积症B.家族性黑朦性痴呆C.半乳糖血症D.肝豆状核变性E.自毁容貌综合症12.可引起智力低下的遗传病A.白化病B.苯丙酮尿症C.镰状细胞贫血D.α地中海贫血E.肝豆状核变性13.具有白化症状的遗传病有A.半乳糖血症B.苯丙酮尿症C.白化病D.α地中海贫血E.肝豆状核变性14.溶酶体酶缺陷引起疾病的特征有A.病情呈进行性B.表现为智力低下C.局部器官受累D.全身性受累E.遗传异质性15.膜转运载体蛋白病有A.半乳糖血症B.血友病A C.肝豆状核变性D.α胱氨酸尿症E.苯丙酮尿症(三)名词解释1.inborn errors of metabolism2.molecular disease3.hemoglobinopathy4.hemophilia5.receptor disease6.fusion gene(四)问答题1.何谓血红蛋白病?可分为几类?2.血红蛋白病发病的分子机理有哪些?3.先天代谢病引起疾病的途径有哪些?举例说明。

三、参考答案(一)A型选择题1.D2.B3.E4.C5.A6.B7.C8.D9.B10.E 11.E 12.D 13.C 14.B 15.A16.B 17.C 18.D 19.E 20.B 21.D 22.E 23.C 24.A25.B26.A27.B 28.D 29.A30.D 31.A32.A33.C 34.B 35.A36.C 37.E 38.C 39.C40.D(二)X型选择题1.CE2.ABD3.B4.AB5.ABCDE6.BCDE7.ABCD8.ABCE9.CDE10.BCE11.AB 12.BE 13.BC 14.ACE 15.CD(三)名词解释略。

(四)问答题1.①血红蛋白分子合成异常引起的疾病称血红蛋白疾病;②血红蛋白疾病分为血红蛋白病和地中海贫血两类。

2.血红蛋白疾病的分子基础是珠蛋白基因的突变或缺陷所致。

其中①血红蛋白病为血红蛋白分子的珠蛋白肽链结构异常,而影响到血红蛋白的溶解度、稳定性等生物学功能;②地中海贫血的特征是珠蛋白肽链合成速度的降低,导致α链和非α链合成的不平衡,在临床上表现为溶血性贫血。

3.先天代谢病引起疾病的途径有:①产物缺乏,如白化病为黑色素生产障碍;②底物堆积,如半乳糖血症,为有害底物半乳糖-1-磷酸和半乳糖在血液中的堆积所致的疾病;③激发次要代谢途径的开放,中间代谢产物的堆积,如苯丙酮尿症患者体内苯丙酮酸的堆积对神经产生毒性作用;④酶缺陷导致反馈抑制减弱。

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左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