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与四肢检查(本科教学)

合集下载

脊柱及四肢检查教案

脊柱及四肢检查教案

XXXXX学院XXXXXXXX College实验教案本系部:临床医学系教研室:内科教研室课程:诊断学*师:**2014年2月教务处制实验步骤一、脊柱检查通过运用视、触和叩诊了解弯曲度、有无畸形、活动范围、有无压痛及叩击痛。

病变表现为疼痛、形态或姿势异常以及活动度受限等。

(一)脊柱弯曲度1、检查方法:被检查者坐位或直立位,双臂自然下垂,检查者以手指沿脊柱以适当的压力自上而下划,使皮肤呈一道红色充血线,以此观察脊柱有无侧弯畸形;检查者位于患者右侧,视查被检查者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有无病理弯曲。

2、脊柱的生理弯曲:包括颈前、胸后、腰前、骶后(4个“S”型生理弯曲)。

3、脊柱的病理弯曲:包括脊柱后凸、脊柱前凸、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脊柱的过度后凸,多发生于胸段,常见病因:佝偻病、结核病、强直性脊柱炎、脊椎退行性变等。

脊柱前凸,脊柱的过度前凸,多发生于腰断,常见病因:妊娠晚期、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

脊柱侧凸,脊柱离开后正中线向左向右出现弯曲,称为脊柱侧凸,胸段、腰段或胸、腰段联合发生,常见病因:姿势性侧凸,器质性侧凸。

(二)脊柱活动度正常人脊柱有一定活动度,但是各个部位活动度不完全相同。

颈椎、腰椎活动度最大,胸椎活动度最小,骶椎和尾骨已融合成骨块,几乎没有活动度。

检查者嘱被检查者做脊柱各个截断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动作,即可观察到脊柱活动度有无异常。

前屈后伸左右侧弯旋转颈椎35°~45°35°~45°45°60°~80°胸椎30°20°20°35°腰椎75°~90°30°20°~35°30°全脊柱128°125°73.5°115°如果被检查者各个截断的椎体达不到上述的范围,则提示该截断脊柱或(和)椎旁软组织以及韧带病变。

诊断学脊柱与四肢检查ppt课件

诊断学脊柱与四肢检查ppt课件
第七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
PPT课件
1
脊柱的解剖结构
2
PPT课件
脊柱的解剖结构
❖ 构成 ❖ 椎体:C:7 T:12 L:5 S:5 Co4 ❖ 椎间盘 ❖ 附件 ❖ 脊髓 ❖功能: 传递重力、保护内脏
3
PPT课件
脊柱的体表标志
❖ C2:第一个棘突 ❖ C7:隆突 ❖ T3:肩胛冈内侧连线 ❖ T7:肩胛下角连线 ❖ L3:最长横突 ❖ L4: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
关节活动 特殊检查
屈肘 伸肘
肘后三角 肘关节脱位 肱骨髁上骨折
39
PPT课件
肘关节检查
40
PPT课件
肘关节检查
41
PPT课件
腕及手部检查
腕关节 检查:关节活动
畸形
背伸 掌屈 桡偏 尺偏 垂婉症-见于脑神经损伤 猿掌-见于正中神经损伤
爪行手-见于尺神经损伤
手部检查:手的自然休息位
手的功能位
42
PPT课件
3)强直性脊柱炎: 成年人。脊柱胸段成弧形后凸,常 有脊柱强直性固定,仰卧位时也不能伸直。
4)老年人脊柱后凸:退行性变,胸椎椎体被压缩引起。 胸椎明显后凸,胸段上半部。
5)其他:发育期姿势不良、外伤压缩性骨折、脊椎骨 软骨炎。
9
PPT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
10
PPT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
(2)脊柱前凸:
腕及手部检查
43
PPT课件
腕关节及手的功能位
44
PPT课件
腕部及手畸形
❖腕垂症 ❖猿掌 ❖爪形手 ❖餐叉样畸形 ❖杵状指 ❖匙状甲
45
PPT课件
髋关节检查
髋关节 检查 关节活动
内旋和外旋 内收和外展 屈曲及伸展

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课件

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课件

04
综合评估与诊断
Chapter
脊柱与四肢神经功能评估
01
脊柱活动度
评估脊柱的屈曲、伸 展、侧弯和旋转功能 是否正常。
02
肌肉力量
检查脊柱和四肢的肌 肉力量,判断是否存 在肌力减退或异常。
03
感觉功能
评估痛觉、触觉、温 度觉等感觉功能是否 正常。
04
反射
检查深反射和浅反射 ,判断神经系统是否 正常。
脊柱活动度检查
评估脊柱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活动受限或疼 痛等问题。
检查者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旋转等动作,观察脊柱 的活动范围是否正常。同时,检查者需要留意脊柱活动过程 中是否存在疼痛、僵硬或活动受限等情况。
脊柱压痛点检查
通过按压脊柱各节段,寻找是否存在压痛点,判断脊柱是否存在炎症、骨折或肿 瘤等问题。
详细描述
医生会要求患者进行特定的动作,如抬腿、握拳等 ,以评估相关肌肉的力量。同时,医生还会观察患 者在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外观和质地,以判断是否存 在肌肉萎缩或肥大。
肌腱柔韧性检查
总结词
肌腱柔韧性检查是评估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腱弹性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关节在 被动运动时的表现来判断肌腱是否正常。
详细描述
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课件
目录
• 脊柱检查 • 四肢神经系统检查 • 肌肉与肌腱检查 • 综合评估与诊断
01
脊柱检查
Chapter
脊柱弯曲度检查
01
观察脊柱的生理弯曲度是否正常,判断是否存在脊柱侧弯、后凸等异常情况。
02
检查者站立或端坐,观察脊柱的生理弯曲度,包括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的弯 曲度。检查者需要留意脊柱的侧向弯曲、前后弯曲以及旋转度是否正常,有无异 常的弯曲或畸形。

脊柱四肢及肛门体格检查教案

脊柱四肢及肛门体格检查教案
1. 为学生播放体格检查腹部视频。 30min
2.演示操作过程:1.指出腹部的体表标志及意义。2.进行腹部的查体:视:包括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围测量等。听:听诊顺序,肠鸣音听诊,血管杂音听诊。叩:腹部叩诊,肝上下界叩诊,移动性浊音,水坑征,肝叩击痛,肋脊角叩击痛,膀胱叩诊。触: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腹部脏器触诊。腹部包块触诊。液波震颤。振水音。 60min
十、课后记及改进意见
存在问题:同学们操作要领掌握不清。改进意见:注意演示时着重强调,同学们练习时进行纠正。
十一、自主学习设计
上课分组练习:让同学们互相演示操作,互相指出错误,提问
课后思考:让同学总结自己操作时容易犯错的地方。
目标要求:让同学掌握腹部的体表标志,查体的方法。
注:每次授课需用新教案,教研室于开课前检查,课完后统一上交。
马克笔、直尺
六、本课题方面的新进展

七、板书的专用外语词汇(本科授课每学时至少3个)
fluid thrill,costovertebral angle,pubic symphysis
八、参考书籍及网络资源
第九版诊断学
九、思考题及作业
1.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积液量至少达到多少?
2.肝颈静脉回流征的检查方法?
3.分组练习:让同学们逐个演示,然后指出问题。120min
4.小结:对同学们操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总结,并进行指导。 30min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腹部触诊及叩诊的内容。
难点:腹部触诊的方法与技巧。
四、本讲所用方法和手段、与上一讲的衔接,与下一讲的联系
所用方法:操作示范。
五、使用教具与教学பைடு நூலகம்台
教案提要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NO.XX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内容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内容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内容
脊柱检查
1. 检查患者身体姿势是否正常
2. 检查患者脊柱是否直立
3. 检查脊柱后凸或前凸
4. 检查患者是否有脊柱侧弯的症状
5. 检查患者是否有腰部和颈部疼痛
四肢检查
1. 检查患者肢体的生理弯曲(伸展和活动度)
2. 检查四肢关节的稳定性
3. 观察患者是否有水肿、变色或者异常的形态
4. 检查手指和脚趾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体格检查
1. 观察患者全身五官的情况,包括面色、皮肤、眼睛、耳朵、口腔、鼻子等
2. 观察患者胸部的状态,包括肺部、心脏、乳房和肋骨等
3. 观察腹部的状态,包括肝脏、胃、肠道、子宫和卵巢等
4. 观察外生殖器的状态,包括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心理检查
1. 询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反应
2. 询问患者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压力和焦虑等方面
3. 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言谈举止,辅助判断患者的心理状态
4.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建议,协助患者恢复健康
总结
脊柱四肢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身体的基本情况进行检查的重要手段,可以快速发现患者的身体状况,对症治疗,从而尽早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完善的心理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患者从内心获得更好的支持和治疗效果。

脊柱与四肢检查法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法课件
功能位 腕背伸20°~30°,拇指充分外展,
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微屈,其他手指略为分开, 各指间关节的屈曲位置较为一致,即掌指关节及 近端指间关节半屈曲,而远端指间关节微屈曲。
36
腕和手部检查法
腕和手部畸形
腕部餐叉样畸形 发生于伸直型桡骨远端骨

爪形手 若因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所致,出现掌
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形。由尺神经 损伤所致,则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半屈曲, 无名指、小指不能向中间靠拢,且小鱼际肌萎缩
Eaten’s sign
Lasequard’s sign
操作: 患者坐位,头微屈,医者立于被检
侧,一手将患者头部推向对侧,同时另一手 握患侧腕部对抗牵引
阳性表现:患肢放射痛或麻木
机理: 臂丛神经受牵张
临床意义:神经根型颈椎病 18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19
腰部检查法
特殊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
操作 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靠拢。嘱患者先将
肘关节
腕和手部检查法
观察手的休息位与功能位的变化,以助诊断 休息位 手处于自然静止状态,此时手部的肌
肉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休息时腕关节背伸 10~°15°,并有轻度尺偏,手的掌指关节及指 间关半屈曲,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或触及食 指远端指间关节的桡侧,第2~5的屈度逐渐增大, 呈放射状指向舟骨
50
51
踝和足部检查法
望诊
足踝部畸形 马蹄足:行走时前足着地负重,踝关节跖屈位,
足跟悬起。
仰趾足:行走时足跟着地负重,踝关节保持在
背伸位,前足仰起。
内翻足:足底向内翻转,行走时足背外侧缘着
地。
外翻足:足底向外翻转,行走时足内侧缘着地。
扁平足:足纵弓塌陷变平,足跟外翻,前足外

诊断学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ppt课件

诊断学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ppt课件

各种病理反射
• 1、Bbinski征 • 2、Oppenheim征 • 3、Gordon征 • 4、Chaddock征
各种病理反射
5、Hoffmann征 • 意义 • 颈髓病变
四、脑膜刺激征
意义: 脑膜受刺激 常见病: 各种脑膜炎症、蛛网膜下
腔出血
脑膜刺激征
• 1、颈强直 • 2、Brudzinski征
直接消失,间接存在:患侧面神经病变
完全消失:深昏迷
(二)腹壁反射
• 上部消失: 胸7、8
脊髓病变
• 中部消失: 胸9、10
脊髓病变
• 下部消失: 胸11、
12脊髓病变
(三)提睾反射
反射中枢: 腰1、2 • 双側消失——腰1、
2 脊髓病变
• 一側消失——椎体 束损害
(四)跖反射——骶髓1、2节
二、深反射
骶椎几乎不活动
• 检查方法:前屈、后伸、侧弯、旋转
• 活动受限: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 骨质破坏、椎间盘脱出
(三)、脊柱压痛、叩击痛
• 压痛
脊柱压痛 椎旁压痛
• 叩击痛:
直接叩击法(胸、腰椎) 间接叩击法 (颈椎)
二、四肢检查
(一)肢体的形态异常 (二)肢体的运动功能异常 (三)肢体血管异常 (四)肢体的试验检查
完成的
● 浅反射
正常人
● 深反射
当锥体束以上有病变时, 反射活动失去抑制,而 出现反射亢进
● 病理反射
炎症、出血
● 脑膜刺激征
神经反射
一、浅反射 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 (一)角膜反射
神经 传入——三叉; 传出——面神经
直接间接均消失: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
直接存在,间接消失:对侧面神经病变(传出 障碍)

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教案讲稿

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教案讲稿

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教案讲稿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1、掌握:脊柱四肢、神经系统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2、熟悉:肌力的判断,神经系统检查方法及深浅反射、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3、了解:脊柱的正常解剖和四肢的运动功能。

•接下来我们分别对脊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两部分内容进行讲解。

一.脊柱与四肢检查(一)脊柱检查(二)四肢与关节检查脊柱解剖学(Anatomyofspine )传递重力保护内脏保护脊髓 正常人脊柱生理性弯曲■从背面观为正直■从侧面观类似“S”形生理性弯曲颈椎段一-前凸胸椎段-一后凸腰椎段一一前凸舐椎一-后凸第七颈椎棘突the7thacanthiofcervicalvertebrae 第3胸椎棘突:与肩胛冈内端平齐。

第7胸椎棘突:与肩胛骨下角最高点平齐。

第4腰椎棘突或棘间:与骼崎最高点平齐。

第5腰椎棘突:与骼结节平齐,为下背部正中沟的下端终点,为菱形窝的上点。

一.脊柱检查■脊柱是支持体重、保持正常的立位及坐位姿势的重要支柱。

病变主要表现为疼痛、姿势或形态异常以及活动度受限。

■ 弯曲度■ 活动度♦构成:♦功能: 盘间件髓 椎附脊■压痛与叩击痛H.脊柱弯曲度1.生理性弯曲■颈椎向前凸■胸椎向后凸■腰椎向前凸■舐椎向后凸㈠.脊柱弯曲度检查方法: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以此线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

正常人无侧弯。

(一).脊柱弯曲度2.病理性变形(1)脊柱后凸:也称驼背,多发生于胸段脊柱。

临床意义:佝偻病、脊柱结核、强直性脊柱炎、老年脊柱退行性变、脊椎骨折。

(2)脊柱前凸:多发生在腰椎部位。

临床意义:因腹部过重,如妊娠后期、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引起的代偿性前凸等。

(3)脊柱侧凸:分为姿势性和器质性两种侧凸⑴.脊柱后凸(驼背)佝偻病:多在小儿或儿童期发病,坐位时胸段呈明显均匀性向后弯曲,仰卧位时弯曲可消失。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与四肢检查
一、实验目的
掌握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
二、内容
(一)脊柱
1.视诊:观察脊柱生理弯曲是否存在,有无明显的前后突及侧突。

2.触诊:(1)脊柱弯曲度(2)棘突及椎旁肌肉压痛
3.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4.脊柱活动度
(二)四肢
1.上肢检查顺序:从远心端到近心端。

⑴.指间关节及掌指关节的检查⑵腕关节⑶肘关节⑷肩
关节
2.下肢检查顺序:从近心端到远心端。

⑴.髋关节⑵.膝关节⑶.踝关节⑷.趾间关节⑸.下肢有
无凹陷性水肿
三、实验报告
病例格式书写脊柱与四肢检查。

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详解课件

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详解课件
on each成熟 hour later across摇头,贯穿 “,Ath被迫 ones with衷於春季 sigma咕 st said三 metal of毅 holiday st kind on却 which.“ action have愧 st said st stion' st'gel on whichgel... st尽了 metal has. edge硪.... and said said............. really an...$$ winter hour and
在检查过程中,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干扰,同时注意保持温暖,避免因寒冷导致肌肉紧张。
保持安静和温暖的环境
在检查过程中,尊重患者的隐私,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和尴尬。
尊重患者隐私
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细节,如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变化等,以便发现潜在的问题。
注意观察细节
在检查过程中,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状况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存在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的患者,应谨慎进行活动范围和肌力测试。
检查时应关注患者的疼痛反应,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检查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检查结果。
总结与展望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未来,随着影像学、生理学和生物力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脊柱及四肢体格检查将会更加精准和全面。
anchor mal with upon January类型的 contact year, anchor
肌肉骨骼系统检查
确定是否存在肌肉骨骼系统的异常体征或症状。
发现潜在的疾病或损伤,为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状况,如活动范围、力量、稳定性等。

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课件

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课件

步态观察
观察患者的行走步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观察患者的行走步态,检查步幅、步频、步态是否稳定,以及是否有摇摆、颤抖 或拖行等异常表现。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或不适的表情。
行走障碍情况检查
通过一系列测试,评估患者的行走能力。
要求患者进行以下测试:直线行走、转弯、上下楼梯、单腿站立等。观察患者在这些测试中的表现,评估其行走能力,并判 断是否存在行走障碍。同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疼痛或不适的表情。
REPORT
CATALOG
MARY
脊柱及四肢神经系统 体格检查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脊柱检查 • 四肢神经系统检查 • 感觉功能检查 • 运动功能检查 • 姿势与步态检查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脊柱检查
脊柱弯曲度检查
总结词
判断脊柱是否正常弯曲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脊柱的外观,检查是否有侧弯、后凸或前凸等异常弯曲。正常脊柱有 一定的生理弯曲,过度弯曲可能提示病理状态。
脊柱活动度检查
总结词
评估脊柱的灵活性
详细描述
要求患者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旋转等动作,观察脊柱的活动范围是否正 常,有无受限或疼痛。
脊柱压痛点检查
详细描述
通过轻轻触摸患者的皮肤,询问患者是否感觉到触觉刺激, 检查痛觉、温度觉等浅感觉是否正常。同时,观察患者对轻 触、疼痛、冷热等刺激的反应,判断神经传导功能是否受损 。
深感觉检查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关节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等深感觉检查,评估神 经传导功能是否正常。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检查关节位置觉,让患者闭眼,医生被动活动患者的关节 ,询问患者关节所处的位置;检查运动觉,让患者闭眼, 医生轻轻触摸患者的肌肉,询问患者是否感觉到肌肉运动 ;检查振动觉,使用振动棒或振动器刺激患者的肢体,询 问患者是否感觉到振动,以及振动的强度和方向。通过这 些检查,可以评估神经传导功能是否受损。

脊柱与四肢检查培训课件培训课件

脊柱与四肢检查培训课件培训课件

综合运用的病例分析
病例一
颈椎病合并腰椎间盘突出,需 进行联合手术治疗
病例二
股骨头坏死合并膝关节半月板损 伤,需进行联合手术治疗
病例三
小儿麻痹后遗症,同时存在脊柱侧 弯和肢体不等长,需进行综合治疗
THANKS
CT诊断
CT平扫
可发现X线不易发现的病变,如微小骨折、脱位等
CT增强
可显示病灶范围、血运情况及与周围组织关系
MRI诊断
软组织分辨率高
可清晰显示脊髓、神经根等软组织结构
多序列成像
有助于鉴别诊断不同类型的病变
其他影像学诊断方法
超声诊断
适用于软组织病变的诊断,操作简便、无辐射
核素扫描
可显示病变部位代谢情况,有助于鉴别良恶性病变
脊柱常见疾病
颈椎病
颈椎病是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表 现为颈部疼痛、僵硬、上肢麻木等 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部疾病, 表现为腰痛、坐骨神经痛、下肢无 力等症状。
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是常见的脊柱畸形,表现 为脊柱偏离中线,可导致姿势异常 、疼痛等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 性疾病,表现为下腰背疼痛、僵硬 、活动受限等症状。
注意排除其他病变
在进行脊柱和四肢检查时,需要 注意排除其他病变的影响,如感 染、结核等病变,以确保诊断的 准确性。
04
相关疾病诊断思路
脊髓损伤的诊断思路
确定脊髓损伤是否存在
根据患者病史、体查及影像学检查 确定脊髓损伤是否存在。
判断脊髓损伤程度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判 断脊髓损伤程度,如完全性或不完 全性损伤。
查找脊髓损伤原因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体查及影像学 检查,确定脊髓损伤原因,如交通 事故、高处坠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伸 45 °
前屈 45°
侧弯45°
颈椎
旋转度 60°
后伸35°
前曲45°
侧弯30°
腰椎
旋转度45°
三、脊柱压痛与扣击痛
• 脊柱压痛(pressing pain)的检查方法
按压脊柱棘突
按压椎旁肌
26

触诊
➢ 最重要的是沿棘突、棘 间、椎旁寻找压痛点。 检查脊柱部压痛点,要 分别浅、深压痛和间接 压痛。
4.外展60 °-120 °疼痛,超过 120 °消失: —冈上肌腱炎
肩关节脱位的特殊检查
• 方肩畸形 • 杜加斯(Dugas)征: • 正常人将手放在对侧肩上,
肘能贴胸壁;肩关节前脱位 时伤侧手放在对侧肩上,肘 不能贴胸壁,此为杜加斯征 阳性。 • 提示肩关节脱位。
肘关节
形态 • 正常:轻度外翻 • 携物角: (10-15°)
➢浅压痛表示浅部病变, 如棘上、棘间韧带等浅 层组织。深压痛和间接 压痛表示深部病变,如 椎体、关节和椎间盘等 组织。
压痛点位置 棘突上压痛
棘突间压痛
诊断意义 棘上韧带损伤、棘突滑囊炎, 棘突骨折
棘间韧带损伤
脊肋角压痛:
两侧骶棘肌有局限性压痛伴有肌张 力增高
肾脏疾病,第一腰椎横突骨 折
腰肌劳损
在第三腰椎横突的外端压痛,伴条 束感
腰骶椎特殊试验
1、摇摆试验:腰骶病变 2、拾物试验:腰椎病变 3、直腿抬高试验: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 痛 4、屈颈试验:腰椎间盘突出 5、股神经牵拉试验:L2-4椎间盘突出
拾物试验 正常:弯腰拾物 异常:屈髋、屈膝、
挺腰拾物 观察:腰椎病变
34
直腿抬高试验:正常:80°-90°, 阳性:<60°
35
四肢与关节检查
检查方法 • 视诊 • 触诊 • 特殊情况下采用叩诊和听诊 检查内容 • 形态异常检查 • 运动功能障碍检查
肩关节活动度
肩关节 • 运动
外展:90° 内收:45° 前屈:90° 后伸:35° 旋转:45°
肩关节
1.各项活动受限: —肩周炎
2.轻微外展即痛: —肱骨或锁骨骨折
3.开始外展即痛但仍可外展: —肩关节炎
脊柱后凸
脊柱过度后弯,俗称驼背, 好发于胸段脊柱
• 儿童-佝偻病 • 青少年-结核病 • 成年-强直性脊柱炎 • 老年-脊椎退行性变 • 其他-外伤等
小儿佝偻病性脊柱后凸: 其特点为坐位时胸段呈明 显均匀性向后弯曲,仰卧 位时弯曲可消失。
脊柱前凸 当脊柱过度向前弯曲时 称脊柱前凸,好发于腰 椎部位
44
形态异常
腕关节变形: • 囊状突起——腱鞘囊肿:腕部背面与桡侧,圆形无压痛 • 结节状隆起——腱鞘滑膜炎:腕关节背面与掌侧,常由类
风湿性关节炎或结核病变引起。 • 圆形软质包块——腱鞘纤维脂肪瘤:腕关节背面
45
腱鞘囊肿
指关节变形 • 梭状变形——类风湿性关节炎
• 鹅颈指(类风湿)
• 爪形手——尺神经损伤、进行性肌肉萎缩症 • 手掌的骨间肌和小鱼际肌明显萎缩,致使手指关
棘突旁压痛伴患肢放射痛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椎管内疾病,如椎间盘突出 症、肿瘤等病
腰5 骶1 棘突间压痛
腰骶关节劳损
骶骼关节压痛
骶髂关节炎。若女性产后多 见于致密出现叩击痛时,则相应部位有骨 折或炎症。叩击痛也可判断病变的深浅,浅层 软组织损伤压痛明显,而叩击痛不一定明显; 反之深部骨关节病变压痛不明显而叩击痛较明 显。
• 脊柱扣击痛(percussive pain)的检查方法 直接扣击法
直接扣击法
30
纵向叩击痛:远端伤处沿纵向叩击能 诱发出伤处疼痛者,表示该处有病变。叩 击患者头顶部,颈部出现疼痛或上肢放射 痛,见于颈椎病或颈椎损伤;
颈椎特殊试验
1、Jackson压头试验:颈椎病、椎间盘突出 2、前屈旋颈试验(Fenz征):颈椎小关节 3、颈静脉加压试验:根性颈椎病 4、旋颈试验:椎动脉型颈椎病
5 四肢关节的运动
一、脊柱弯曲度
正常脊柱正位自上而下应成一条直线,
侧位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椎前凸、胸椎后 凸、腰椎前凸和骶尾椎后凸。
四个生理弯曲
脊柱检查可采用立位、坐位或卧位,一 般取站位和坐位检查。检查时应肌肉放松, 上肢自然下垂,若俯卧检查则头部不放枕头, 注意防止因姿势不当造成的误差。
检查方法
Hüter氏线 肱骨内外上髁
Hüter氏三角 尺骨鹰嘴
40
肘关节 • 运动 屈:135°-150° 伸:10° 旋前:80°-90° 旋后:80°-90°
肘关节
• 异常 携物角<0 °,肘内翻 携物角>15 °,肘外翻 外形改变——骨折、脱位 肿胀——积液、滑膜增生
42
腕关节及手
43
腕关节及手 • 运动 背伸:30°-60° 掌屈:50°-60° 桡侧倾:25°-30° 尺侧倾:30°-40°
• 代偿性侧凸(双下肢不等 长)
• 椎间盘脱出症
•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
腰椎间 盘突出与 姿势性脊 柱侧凸的 关系。
器质性侧凸:改变体位不能使侧凸得以纠正 • 先天性脊柱发育不全 • 肌肉麻痹 • 营养不良 佝偻病 • 慢性胸膜增厚 • 胸膜粘连 • 肩部或胸廓畸形
二、脊柱活动度
正常活动度
• 颈椎段和腰椎段:最大 • 胸椎段:最小 • 骶椎和尾椎:无活动性
伸:5°-10° 内旋:10° 外旋:20°
62
浮髌试验
• 病人平卧,患肢放松。
• 左手拇指与其余手指分别固定在肿胀关节上方的 两侧,使关节腔内积液不能流动,右手食指将髌 骨向后方连续按压数次,压下时有髌骨与关节面 碰触感,放开时有髌骨随手浮起感。
• 为什么要左手固定?
踝关节与足 视诊 肿胀: 均称性肿胀——踝关节扭伤、
其他:跟腱张力、挛缩、足背搏动
踝关节与足 • 活动度 踝关节背伸:20°-30° 踝关节跖屈:40°-50° 跟距关节:内、外翻各:30° 跗骨间关节:内收:25°
外展:25° 跖趾关节:跖屈:30°-40°
背伸:45°
回顾重点
1、脊柱、四肢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2、脊柱正常曲度 3、脊柱畸形 4、脊柱压痛和叩击痛的意义 5、下肢膝内翻、膝外翻 6、浮髌试验、直腿抬高试验 7、静脉曲张、匙状指、杵状指的表现和意义
节呈鸟爪样,称爪形手。
49
杵状指
• 手指或足趾末端指节 明显增宽增厚,呈杵 状膨大,指(趾)甲 从根部到末端呈弧形 隆起。
• 与肢端缺氧、代谢障 碍及中毒性损害有关。
51
匙状指
• 指甲中央凹陷, 边缘翘起,指甲 变薄,表面粗糙。
• 常见病:缺铁性 贫血、高原病
下肢检查:肌肉萎缩
下肢静脉曲张
结核、化脓性关节炎、类风 关 局限性肿胀——腱鞘炎、腱鞘 囊肿、腱鞘周围炎、跖骨骨 折、跖骨头无菌性坏死 局限性隆起:外伤、骨质增生、 先天性异常
足内、外翻
扁平足(平板脚)
踝关节与足 • 触诊
压痛:骨折韧带损伤局部 第二、三跖骨头——跖骨头无菌性坏死 第二、三跖骨干——疲劳骨折 跟腱——跟腱腱鞘炎 足跟内侧——跟骨骨刺、跖筋膜炎
• 见于晚期妊娠、大量腹 水及腹腔巨大肿瘤
• 在髋关节结核及先天性 髋关节的脱位也出现
脊柱侧凸
脊柱离开后正中线向左 或右偏曲称脊柱侧凸
姿势性侧凸 (Posture Scoliosis) 器质性侧凸 (Organic Scoliosis)
姿势性侧凸:无脊柱结构 的异常,改变体位可以使 侧凸得以纠正 • 坐、立姿势不良(儿童发 育期)
外展畸形 旋转畸形 • 肿胀和皮肤皱褶 • 肿块、窦道疤痕
56
髋关节 • 触诊 活动度 屈曲:130°-140° 后伸:15°-30 ° 内收:20°-30° 外展:30°-45° 旋转:45°
髋关节 • 叩诊
下肢伸直,叩击足跟
• 听诊
屈髋或伸髋,大粗隆上方
• X形 • O形
膝内、外翻
膝关节 • 触诊 活动度 屈曲:120°-150°
脊柱与四肢检查
目的要求
• 掌握 脊柱、四肢的检查内容和方法 • 熟悉 脊柱、四肢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1)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 击痛, 运动功能障碍。
(2)四肢:肢体的位置和形态异常、运 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 了解 脊柱、四肢关节活动范围
授课内容
1 脊柱弯曲度 2 脊柱活动度 63 脊柱压痛与叩击痛 4 四肢关节的形态
• 检查者用手指沿脊椎的棘突尖 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往下划压, 划压后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 线,以此线为标准,来观察脊 柱有无侧弯。
病理性变形
• 颈椎变形 • 脊柱前凸 • 脊柱后凸 • 脊柱侧凸
颈椎变形
• 侧偏 • 前屈 • 过度后伸 • 僵硬感
颈椎侧偏见于先天性斜颈,患者头向一侧倾斜,患 侧胸锁乳突肌隆起。
小腿静脉呈蚯蚓状弯曲、 怒张,重者感腿部肿胀、 局部皮肤颜色暗紫或有 色素沉着,可形成经久 不愈的溃疡。
水肿
髋关节视诊 步态: • 跛行:疼痛性跛行——髋关节结核、滑膜炎、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 短肢跛行(3cm)——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 鸭步 ——先天性双侧髋关节脱位等 • 呆步 ——髋关节强直、化脓性关节炎 畸形:内收畸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