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
教学大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
2
二、地位与作用
环境监测实验是培养从事环保、污染分析和监测等工作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学习其它如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等环境分支学科的基础。
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监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实验能力与标准
学生通过做实验,用理论来解释分析实验结果,又以实验结果来证明理论,互相印证,以达到巩固理论知识,学会使用仪器设备,掌握实验测试技能之目的。
实验课以学生自己动手为主,教师辅助指导。
通过实验课的训练,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水体、大气、土壤等环境要素监测的意义、原理、采样技术、分析方法、结果处理与数据分析,以及专业实验报告书写等。
(2)培养学生能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深对环境监测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认识。
(3)培养严格、细致、实事求是、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态度,培养善于动脑,勤于动手、讲究科学方法的踏实工作作风。
(4)培养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实验安全等良好实验习惯及爱护公共财物的高尚品德。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应用。
通过环境监测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科学品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实验项目
3
4
5
五、实验考核和成绩评定
6。
初三化学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初三化学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一、制订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根据2019级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所规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特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环境监测实验课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实验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环境污染物分析有关方法的原理和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加深对基础分析方法和原理的理解,巩固所学理论知识,使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操作相结合。
从而为后续课程和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独立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环境监测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扎实的环境监测实验基本技能,并使学生能用所学的实验技能分析环境中常见的污染成分,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工程的相关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能力标准:掌握751型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真空抽滤泵、大气采样器、噪声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水、大气中常见指标和污染物的测定方法和原理;了解不同环境中常见化学样品的取样、储存和预处理方法,以及简单的数据处理和质量评价方法。
四、教学形式教学形式:在实验前学生要预习实验;指导教师向学生提问;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注意事项及初次使用仪器的方法;实验过程中教师作针对性的具体指导,并对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式的讨论,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实验步骤、记录数据、计算结果、上交实验报告,最终给予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实验成绩评定。
五、实验项目、内容、学时分配及实验类型(一)必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废水悬浮固体和浊度的测定称重法测定废水中悬浮物的方法烘干至恒重的判断方法水样浊度的测定原理及方法(分光光度法)4 综合性2 色度的测定1、目视比色法测定色度的方法4 验证性3 水中铬的测定水样预处理方法工作曲线的制作水样中铬的测定4 验证性4 污水和废水中油含量的测定标准油使用液的配制工作曲线的制作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中油含量4 验证性5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1、大气采样器的使用2、测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或氮氧化合物或TSP 4 验证性6 环境噪声监测环境噪声监测仪器设备的使用噪声数据处理4 验证性(二)选开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学时实验类型 1 头发中含汞量的测定头发样品的预处理头发中汞含量测定4 验证性2废水中酚类测定含酚废水的的预处理方法;掌握含酚废水的测定方法4—氨基安替比林法。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监测成为了一门重要的学科。
为了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成为了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本文将探讨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一、目标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对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亲自操作仪器设备,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了解实际环境监测的过程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提出新的实验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二、内容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样品采集与处理。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采集环境样品,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保存,以保证样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环境参数测量与分析。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环境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如pH值、溶解氧、悬浮物等。
3. 环境污染物测量与分析。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仪器设备进行环境污染物的测量和分析,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4. 数据处理与报告撰写。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撰写实验报告,以展示实验结果和分析。
三、方法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验指导。
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详细的实验指导,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以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 实验讨论。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实验结果的原因和可能的解释,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实验报告。
学生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和分析等,以展示他们的实验成果和分析能力。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课程》实验教学指导书课程编号:撰写人:葛飞罗卫玲审核人:湘潭大学化工学院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日前言一、实验总体目标《环境监测》课程是一门测定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从而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的环境工程类基础课。
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它是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环境监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并力求反映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
在培养实践技能方面着重水、气、土壤等方面基本监测能力的训练与培养,该课程开设6个教学实验。
二、适用专业年级环境工程三、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基础等。
要求有通风橱及废气排除装置六、实验总体要求本课程每个实验都要求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
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环境监测实验技术,提高学生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参加科研实践打下基础。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本课程实验重点:环境监测基本操作。
本课程实验难点:水样的加热回流,气体样品的采集,土壤样品的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教学方法建议: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和仪器、设备的用法。
实验一 废水中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蒸馏预处理水样的方法。
2.掌握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酚的原理与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酚类化合物于pH10.0±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吲哚酚安替比林染料,其水溶液在510 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三、实验材料、药品和仪器苯酚标准贮备液(需标定),苯酚标准中间液(使用时当天配制),溴酸钾-溴化钾标准参考溶液(C (1/6KBrO 3)=0.1 mol/L ),碘酸钾标准溶液(C (1/6KIO 3)=0.0125 mol/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需标定),淀粉溶液,氨-氯化铵缓冲溶液(pH 约为10),2%(m/V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 8%(m/V )铁氰化钾溶液,无酚水,硫酸铜溶液,磷酸溶液,甲基橙指示剂溶液,分光光度计,50 mL 具塞比色管,500 mL 全玻璃蒸馏器。
(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360实验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Environment Monitoring课程总学时: 环境科学专业45学时,学分1.5;环境工程专业36学时,学分 1.0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环境监测原理、技术及常见环境污染物的测定,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技能,包括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经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常见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
要求:1. 掌握水、气、土壤及生物体中常见污染物和噪声的监测。
2. 进一步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
3.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冷原子吸收测汞仪、离子色谱和气相色谱等仪器的原理和操作。
四、考核办法和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考核办法:实际操作抽查(20%),平时实验技能(20%),考勤(20%),实验报告(40%,每个实验3-4%)。
五、实验指导书曲东主编,《环境监测》.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六、实验项目、内容与要求实验一水样物理指标的测定#实验类型:基本操作实验学时:3每组人数:2实验目的:1.了解悬浮固体物的含义,掌握水中悬浮固体物测定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2. 了解浊度的含义,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浊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
3. 了解真色、表色、色度的含义,掌握稀释倍数法测定水的色度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教学要求:1.掌握悬浮固体物(SS),浊度、色度等物理指标的含义。
2.掌握上述3个物理指标的测定原理及实际操作。
3.学会电子天平、恒温干燥箱、分光光度计使用,学习抽滤的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学生自已动手操作,教师现场指导。
实验内容提要:1. 水样中悬浮物的测定:水样中悬浮固体物简称悬浮物(suspended substance)又称总不可过滤残渣,常用SS表示,水样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2021修订版)
环境监测尝试教学大纲一、底子信息课程代码:260360尝试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尝试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Environment Monitoring课程总学时: 环境科学专业45学时,学分1.5;环境工程专业36学时,学分 1.0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二、尝试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监测尝试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环境监测道理、技术及常见环境污染物的测定,学习环境监测的底子技能,包罗样品处置、阐发测试、数据处置等。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阐发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尝试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颠末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常见环境污染物监测阐发。
要求:1. 掌握水、气、土壤及生物体中常见污染物和噪声的监测。
2. 进一步加强学生底子尝试技能的训练。
3. 进一步熟悉和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冷原子吸收测汞仪、离子色谱和气相色谱等仪器的道理和操作。
四、查核方法和成就评定尺度课程查核方法:实际操作抽查〔20%〕,平时尝试技能〔20%〕,考勤〔20%〕,尝试陈述〔40%,每个尝试3-4%〕。
五、尝试指导书六、尝试工程、内容与要求尝试一水样物理指标的测定#尝试类型:底子操作尝试学时:3每组人数:2尝试目的:1.了解悬浮固体物的含义,掌握水中悬浮固体物测定的道理和底子操作。
2. 了解浊度的含义,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浊度的底子道理和操作。
3. 了解真色、表色、色度的含义,掌握稀释倍数法测定水的色度的道理和底子操作。
教学要求:1.掌握悬浮固体物〔SS〕,浊度、色度等物理指标的含义。
2.掌握上述3个物理指标的测定道理及实际操作。
3.学会电子天平、恒温枯燥箱、分光光度计使用,学习抽滤的底子操作。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操作要点和本卷须知,学生自已动手操作,教师现场指导。
尝试内容撮要: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
环境监测实验大纲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1、课程属性:必修2、实验属性:非独立设课3、学时学分:总学时74、总学分4、实验学时204、实验应开学期:春季5、先修课程:《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等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监测实验》课是与《环境监测》专业课相配合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程,有助于学生学习、巩固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治理以及工业生态的的典型污染物和毒物控制的基本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是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测试和评价能力的主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运用各相关课程的知识,联系工程实际,了解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环境生物监测、工业生态的典型污染物和毒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行为和效应。
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环境化学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水污染治理技术、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的基本过程和设计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对现有各种污染治理技术进行有机整合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生,可加深学生对环境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环境化监测领域的研究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污染物的起源、分布、形态、迁移、转化、影响和趋势有一个感性认识;而且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环境监测实验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验作风;特别是能够使学生尽可能多的学习和掌握现代化的分析测试仪器,掌握研究环境化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训练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从事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考核方式及办法考核方法:考查,以进程性考试为主。
评分办法:预习报告20%,实验操作占40%,实验报告40%四、实验项目一览表《环境化学》实验项目一览表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要求适用专业学时1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4 解氧2 水中硫化物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33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34 总磷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35 水中硫酸盐的测定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36 五日生化需氧量的验证性必做应用化学 4 测定五、实验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环境监测》(第三版) 奚旦立高教社2004年2、《环境监测实验》孙成科学出版社2003年六、实验内容实验一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实验目的]1 加深对水中溶解氧的认识。
环境监测实验大纲
《环境监测实验》实验教学大纲大纲制定(修订)时间:2017.6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编号:080232046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选修适用专业:环境工程课程总学时:32实验(上机)计划学时:32开课单位: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一、大纲编写依据1.环境工程专业2017版教学计划。
2.本大纲根据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课程基本要求,结合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具体情况制订。
3.近年来《环境监测》实验教学经验。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1.通过对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环境监测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主要分析监测技术,得到正确的监测结果,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等提供科学的依据。
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基本监测技术。
2.在学生具备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基础上,本课程培养学生在环境监测方面的实验技能。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1.明确各监测项目的测定原理,掌握基本监测仪器设备使用方法。
2.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技术及典型环境污染物的测定,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以及实验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掌握水、气中污染物、噪声和固体废弃物以及生物样本的监测方法。
4. 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并进行结果分析,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
5. 掌握监测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
四、实验基本要求1.在验证性实验中,按照实验原理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便于学生学习污染物监测的知识和操作技术,理解理论教学内容和实验的原创思想。
2.安排的综合性实验,将水质监测的布点、现场监测及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实学实用。
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提问、讲解实验原理,演示仪器的使用,强调实验中的关键步骤,注意事项;教师应注意检查辅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避免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学生熟练掌握实验技术及监测仪器的使用。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学时:45 学分:2.5 课程性质:必修实验个数:14 面向专业:环境科学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一、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为环境科学专业必修专业课之一,授课对象是针对环境科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主要讲授大气、水体、土壤、噪声、植物体等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技术方法,监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加深对理论教学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独立操作、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从事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目的与要求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具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及仪器分析等课程的基本知识,以《环境监测》理论教学为基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深对课程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
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对环境监测中遇到的问题应有独立分析与解决的能力,针对实验中涉及的项目应能熟练操作,掌握质量控制的方法、实验的关键环节、干扰消除方法,能正确地进行数据处理,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学习后继课程和未来的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项目及内容提要四、实验内容的安排实验一实验基础及环境水样的采集1.目的要求(1)掌握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程序和注意事项。
(2)学习简易采样瓶的制作。
2.实验内容拟订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布点、样品采集、样品保存、样品预处理、采用方法、质量保证等有关内容。
要求学生选定不同环境要素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要求制定出监测方案。
简易采样瓶的制作,水样的采集和布点,水样的现场测定及保存3.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实验台、大玻璃瓶、乳胶管。
实验二水样物理性质的测定1.目的要求(1)学习水样物理性质常规指标的监测方法。
(2)掌握、pH计、电导率仪等仪器的操作。
2.实验内容水温、总残渣、电导率、pH值、色度测定。
3.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分析天平、pH计、电导率仪。
实验三水样COD的测定1.目的要求(1)掌握COD测定的原理和意义。
石大《环境监测》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课程编码: Z101212总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必修开课单位:农学院大纲制定者:大纲审定者:审定日期: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学习水、大气、固体废弃物、土壤、生物、噪声、放射性、室内等环境要素的污染监测,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以及监测方案设计等,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监测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科学原理、监测技术的关键、适用范围等,培养在监测数据收集、整理和评价等方面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环境监测课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既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环境工程、环境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课程的基础课程,且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环境监测课程是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本科专业基础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环境监测技术、环境污染与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1. 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环境监测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环境监测的分类、作用、目的、任务、特点等基础知识,自动监测方法与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掌握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的技术和方法,水和废水、大气和废气、固体废物、土壤、生物、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和方法;重点掌握环境污染物(主要是水质、大气)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2.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有环境科学课程的基础知识,熟悉使用 EXCEL,以污染物为主线,学习水和废水、大气和废气、固体废物、土壤、生物、噪声、环境放射性污染监测及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连续自动监测技术与简易监测方法。
领会环境监测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基础地位,为环境保护和评价提供扎实的理论与实践技术。
三、课程知识单元与知识点0.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0.2 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技术0.3 环境标准0.4 环境监测分析的发展趋势11.1 概述1.2 监测实验室技术要求1.3 监测数据统计处理1.4 实验室质量控制1.5 环境标准物质22.1 水体污染监测概述2.2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2.3 水样的采集保存2.4 水样的预处理2.5 水样物理指标的测定2.6 水样化学指标的测定2.7 底质监测2.8 活性污泥性质测定33.1 大气及大气污染3.2 大气监测试样的采集3.3 大气气态污染物的测定3.4 大气颗粒物的测定3.5 工业烟道气的监测44.1 固体废物概述4.2 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4.3 有害特性的监测方法4.4 生活垃圾和卫生保健机构废弃物的监测4.5 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55.1 土壤基本知识5.2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方案5.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加工管理5.4 土壤样品的预处理5.5 土壤污染物的测定66.1 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6.2 空气污染生物监测6.3 生物污染监测6.4 生态监测77.1 噪声的概述7.2 噪声的物理量度和生理量度7.3 噪声的污染监测88.1 概述8.2 放射性监测方法8.3 电磁辐射污染监测。
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
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教学内容1、大气中总悬浮微粒(TSP)的测定2、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3、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大气污染监测的布点方法、采样方法、采样仪器的使用方法、污染物的测定方法、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如何利用监测数据评价环境现状。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大气污染监测的技术,为以后从事环境监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了解大气污染物的布点采样方法和原理;2、掌握中流量TSP采样器基本技术及采样方法。
3、掌握大气采样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4、学习和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方法;5、掌握用吸收液采集大气样品的操作技术;5、掌握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SO2浓度的分析原理及操作技术;6、掌握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原理;7、掌握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分析原理;8、掌握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三、实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式序号 重点(难点)内容简述 指导方式1 重点:中流量TSP采样器的操作;玻璃纤维滤膜的恒温恒湿称重;难点:教师讲授实验原理、仪器操作要点,指导学生完成布点、采样、测定、数据处理工作。
学生预习、讨论、实验总结相结合。
玻璃纤维滤膜的恒温恒湿称重; 2重点:大气采样器的操作及工作原理;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操作技术; 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使用;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技术。
难点: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操作技术; 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使用; 3 重点: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操作技术 多孔玻板吸收管的使用;难点: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操作技术四、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力和科学作风等方面的要求概述与哪些教学内容有联系实验操作(技能) 1、掌握大气污染监测方案制订的方法; 2、掌握中流量TSP 采样器的操作方法;3、掌握大气采样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4、掌握用吸收液采集大气样品的操作技术;5、掌握大气中TSP、NO X 、SO 2的测定方法;1、大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布点、采样、测定等);2、大气中TSP 的监测方法;3、大气中SO 2测定的原理及操作方法;4、大气中NO X 测定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大纲一、差不多信息课程代码:260360实验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Environment Monitoring课程总学时: 环境科学专业45学时,学分1.5;环境工程专业36学时,学分 1.0 适用对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二、实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科学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进一步把握环境监测原理、技术及常见环境污染物的测定,学习环境监测的差不多技能,包括样品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常见环境污染物监测分析。
要求:1. 把握水、气、土壤及生物体中常见污染物和噪声的监测。
2. 进一步加强学生差不多实验技能的训练。
3. 进一步熟悉和把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取分光光度计、冷原子吸取测汞仪、离子色谱和气相色谱等仪器的原理和操作。
四、考核方法和成绩评定标准课程考核方法:实际操作抽查(20%),平常实验技能(20%),考勤(20%),实验报告(40%,每个实验3-4%)。
五、实验指导书曲东主编,《环境监测》.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8六、实验项目、内容与要求实验一水样物理指标的测定#实验类型:差不多操作实验学时:3每组人数:2实验目的:1.了解悬浮固体物的含义,把握水中悬浮固体物测定的原理和差不多操作。
2. 了解浊度的含义,把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浊度的差不多原理和操作。
3. 了解真色、表色、色度的含义,把握稀释倍数法测定水的色度的原理和差不多操作。
教学要求:1.把握悬浮固体物(SS),浊度、色度等物理指标的含义。
2.把握上述3个物理指标的测定原理及实际操作。
3.学会电子天平、恒温干燥箱、分光光度计使用,学习抽滤的差不多操作。
教学方法:教师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学生自已动手操作,教师现场指导。
实验内容提要:1. 水样中悬浮物的测定:水样中悬浮固体物简称悬浮物(suspended substance)又称总不可过滤残渣,常用SS表示,水样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孔径为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
测定方法是将一定体积的水样通过已知重量(事先烘干至恒重)的滤料,然后将滤料及固体残留物于103~105℃烘干至恒重,滤料及固体残留物的总重量减去滤料的重量再除以水样的体积,即得水样中悬浮物含量,以mg/L表示。
2.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的浊度:在适当的温度下,硫酸肼与六次甲基四胺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白色高分子聚合物,以此作为浊度标准液,在一定条件下(680nm波长)与水样浊度比较,先测定系列标准溶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吸光度与浊度的关系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得水样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浊度值。
或以浊度值为y,吸光度值为x,用最小二乘法运算回来方程(y=ax+b),将水样的吸光度代入回来方程运算水样的浊度。
3. 稀释倍数法测定水样色度:将样品用光学纯水稀释。
用目视法与光学纯水相比,刚好看不出颜色(即与光学纯水看不出区别)时的稀释倍数,为该样品的颜色强度,单位为倍。
并用文字描述样品颜色的性质:颜色的深浅(如无色,浅色或深色),色调(如红、橙、黄、绿、蓝、紫等),样品的透亮状况(如透亮、混浊、不透亮等)。
实验二水的电导率的测定#实验类型:差不多操作实验学时:2每组人数:2实验目的:1. 了解电导率的含义2. 把握电导率的测定方法教学要求:1. 把握电导、电导率的概念及其与水中所含污染物的类型、含量的关系。
2. 学会FELLOW DDS-12型电导率仪的使用,包括电导电极的选择。
学会用电导率仪检验蒸馏水、去离子水等纯水的质量。
测定地表水、自来水、蒸馏水、工业废水的电导率,并进行分析评判。
教学方法:实验教师讲解要点-操作演示-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实验内容提要:电导率是表示溶液导电能力的物理量。
水的电导率与其所含的无机酸、碱、盐的量有一定关系。
当它们的浓度较低时。
电导率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因此该指标常用于估量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水溶液的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性质和溶液的温度、粘度有关。
不同类型的水有不同的电导率:超纯的电导率小于0.1µS/cm,新奇蒸馏水的电导率为0.5~2µS/cm,放置一段时刻后,因吸取空气中的CO 2,其电导率可增加2~4µS/cm,因此可用测电导率的方法检查蒸馏水、去子水的质量;天然水的电导率一样在50~500µS/cm 之间,矿化水可达500~1000µS/cm;含酸、碱、盐的工业废水电导率可超过10000µS/cm;海水的电导率可达30000µS/cm 。
电导率仪接通电源,预热,调剂零点,依照水样电导率的范畴选择电极,调剂电极常数和温度补偿,电容补偿,选择测量量程,测定水样电导率。
测定实验室纯水、自来水、珠江水、生活污水、电镀废水的电导率。
实验三 水样氟化物含量的测定(氟离子选择电极-标准曲线法)# 实验类型:差不多操作实验学时:2每组人数:4实验目的:把握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化物的差不多原理和操作。
教学要求:1. 了解水中氟化物的环境效应。
2. 了解氟离子选择电极的结构。
3. 把握利用pH-离子计,离子选择电极、参比电极测定离子浓度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教师讲解要点-操作演示-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实验内容提要:当氟电极与含氟的试液接触时,电极的电极电位(E )随溶液中氟离子活度变化而改变,并遵从Nernst 方程。
当采纳离子强度调剂剂后,溶液的总离子强度为定值,可将溶液的活度用活度系数与浓度的乘积表示,且活度系数为恒定。
现在的电极电位服从以下关系式 :式中:E -电极电位F -法拉第常数R -气体常数T -测定温度(K )CF--待测溶液氟离子浓度(mol/L )在电位分析法中,用氟电极作为指示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SCE )为参比电极组成电池,用电位计测定电池的电动势(Emf ),则电动势与氟离子浓度(CF-)*C lg FRT 303.2F -=常数-E的关系可由下式表示:Emf (mV)= ER- EF- = K + S lg CF-即电池的电动势(Emf )与溶液中lg CF-呈线性关系,可通过测定电动势判定溶液中的CF-。
水样中的氟化物通过蒸馏法处理,吸取液中的氟离子可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
配制标准系列溶液,分别测定电动势,运算回来方程(标准曲线),测定自来水、地表水(珠江水)中的电动势。
代入回来方程运算氟离子浓度。
实验四水样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实验类型:差不多操作实验学时:3每组人数:2实验目的:1.把握高锰酸盐指数的含义。
2.把握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
教学要求:把握高锰酸盐指数的含义与意义,把握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方法原理及有关注意事项。
熟悉恒温水浴锅的使用,进一步熟练滴定操作。
教学方法:实验教师讲解要点-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实验内容提要: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过量的高锰酸钾和硫酸,在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使水中有机物氧化(保持红色),加入过量草酸钠,使未反应的高锰酸钾与草酸钠作用(变成无色),最后用高锰酸钾反滴定余外的草酸钠(红色显现时为终点,自身指示剂),依照用去的高锰酸钾量运算出耗氧量。
(以O2,mg/L计)实验五水样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快速法)实验类型:差不多操作实验学时:3每组人数:4实验目的:1. 把握化学需氧量的含义。
2. 把握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
教学要求:把握化学需氧量的含义与意义,把握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方法原理及有关注意事项。
进一步熟悉加热回流操作和滴定操作。
V V V C L mg O COD 10008)()/,(102⨯⨯-= 了解快速法与国家标准方法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实验教师讲解要点-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实验内容提要:取20.00mL 混合平均的水样(或适当稀释后的水样),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5.00mL 重铬酸钾溶液及40mL 硫酸银-硫酸溶液5-6粒玻璃珠。
装上回流冷凝管,接通冷凝水,接通电源加热,自溶液沸腾起计时,准确回流10分钟。
稍冷却后,自冷凝管上端加入150mL 蒸馏水,取下锥形瓶,冷却至室温。
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颜色由黄色经蓝绿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为终点,记录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溶液体积V 1(mL )。
同时以20.00蒸馏水代替水样,按步骤(1)~(3)操作,做空白试验。
记录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溶液体积V 0(mL )。
以下式运算稀释后水样(未经稀释则为原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 (O 2,mg /L ):假如测定的是稀释后的水样,则原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应在上述运算结果基础上再乘以稀释倍数。
测定水样:校园生活污水。
实验六 水样五日生化需氧量(BOD 5)的测定#实验类型:差不多操作实验学时:4每组人数:4实验目的:1.了解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含义。
2.把握BOD 5的测定原理和测定步骤。
3.把握溶解氧的测定方法。
4.学习恒温培养箱的使用。
教学要求:把握稀释培养法测定BOD 5的原理、操作过程及其运算,把握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教师讲解要点及注意事项-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指导。
实验内容提要:生化需氧量(BOD )是指水中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经生物化学氧化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以O2的mg / L 表示。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是指水样在20±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天,微生物氧化水样中有机物和部分无机物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将平均水样注满两培养瓶,塞好后应不透气,其中一瓶赶忙测定溶解氧含量,另一瓶放在20±1℃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天后,测定剩余溶解氧含量,由两者的差值可运算出每升水样消耗掉氧的量,即BOD5值。
由于许多水样中含有的需氧物质较多,培养过程中水样中的溶解氧不够消耗,因此测量前,应用溶解氧接近饱和的稀释水将水样进行适当稀释。
稀释后应保证在培养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大于2mg/L,剩余的溶解氧大于1mg/L。
有些废水通过高温处理,其中微生物含量专门少,在测定BOD5时要进行接种,引入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
有些废水有含有难被一样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毒物质时,应对微生物进行驯化后再进行接种。
实验七水样中氨态氮的测定*实验类型:差不多操作实验学时:3每组人数:2实验目的:1.了解氨氮的含义。
2.把握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的差不多原理和操作方法教学要求:了解水中氨氮的来源及其环境效应,把握纳氏试剂比色法测定氨氮的差不多原理和操作方法,熟悉氨氮的蒸馏操作,分光光度计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