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花鸟画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的花鸟画在世界美术园地,以其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多样性和表达思想的深刻性而一枝独秀。中国花鸟画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史前石器时代。自那时起,当人类尝试着用与劳动工具、宗教祭仪混沌不分的史前准艺术形式记录自己所见所感之时,便同时也在当时的“艺术”中开始表现自然界的花花鸟鸟。史前石器时代镌刻于石、骨、玉以及彩绘于陶器上的鱼鸟、虫兽纹饰图案,以及捏塑出来的泥制玩具,即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花鸟艺术。隋唐以前的花鸟画,虽然我们所见不多,但在夏商周三代、秦汉、魏晋乃至隋唐时期的玉石器、铜器、陶瓷、木制品、丝织品等物件上,遗存着大量的花鸟装饰,这些遗存至今的花鸟“准艺术”,表现出中国古代能工巧匠高度的聪明才智,是我们在研究花鸟画时不能忽略的历史文化遗存。隋唐五代以后,花鸟画逐渐定型为中国传统绘画绘学体系的一个分支.它与人物画、山水画共同构成了传统绘学体系的总体形态。中国的花鸟画在世界美术园地以其表现形式的独特性、多样性和表达思想的深刻性而一枝独秀。笼统且大略而言,在传统绘学体系的总体形态中,人物画较为注重表现“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观念,山水画则多表现逍遥、怡心、畅神的道家意识,而花鸟画则多有吉祥喜庆气息及其所谓的“人间气”。所以,可以说,如果缺少了对花鸟画学的研究,中国传统的绘画美学思想将不成其完整体系。花鸟画在隋唐以后开始繁荣发展,进入五代,以“徐黄异体”为标识,花鸟画臻于成熟。至北宋画院花鸟画,在赵佶倡导、鼓励下,呈现出形象逼真、意境生动的特色,此期连勾带染、点垛兼施的水墨花鸟画也初露锋芒。于是,此后工笔与写意两大花鸟画形式,便成为支撑中国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手法。这也就是说,两宋以后,花鸟画一方面在皇家扶持下,发展迅速;另一方面,深受魏晋士人放逸、洒脱风度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介入绘画活动,从而使花鸟画成为放笔墨以抒胸臆的手段,成为追问宇宙本原与人生究竟的载体,并使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成为人们精神境界、品格学养的象征。在如上意义上,可以说:花鸟画在隋唐五代开始走向成熟之后,发展迅速,蔚为壮观,至元明之时,这些艺术化了的花鸟,涉猎题材极其广泛,不但较之自然界的花鸟更美观、更典型,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画家们的心路历程,具有很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而自此之后,中国的花鸟画,无论是工抑或是写,皆明晰地沿着三条路径发展。(1)史前蒙昧时期渗透着原始人万物有灵意识的花鸟纹饰,进入文明时代以后,在民间艺术中,在石玉雕刻、陶瓷彩绘、木板年画、剪纸艺术等形式中得以持久不衰地发展演变,并以其祈祝祥瑞的形式,深刻地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的审美意识乃至人生观,且由此而构成中国花鸟画发展壮大的肥沃的土壤;(2)史前渗透万物有灵意识的花鸟纹饰,在国家意识形态形成的早期,逐渐成为“翼教卫道”及其“成教化、助人伦”的辅助性手段,被镌刻于礼器、描绘于庙堂,而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的发展,花鸟画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开始向借鉴诗骚之比、赋、兴表现手法方向发展,成为以抒情言志方式歌颂太平世事的手段。于是,以所谓“游于艺”的方式而进行的花鸟画的创作活动与赏鉴活动,在保持它抒发情感的前提下,便与“志于道”有了关联;(3)隋唐以后,深受魏晋士人放逸、洒脱风度影响的中国古代文人介入绘画活动,从而使花鸟画成为追问宇宙本原与人生究竟的载体,体现出“小中见大”、“一叶知秋”,即宗白华先生所谓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般的审美特征。且由此而使中国传统的花鸟画,由于中国古代文人的介入,而成为人的精神境界、品格学养的象征,成为托物言志、抒发情感的有效手段。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史前石器时代的“花鸟艺术”,与原始人的万物有灵意识相关,但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原始人的万物有灵意识,在史前期稍晚,即呈现出两种价值指向:其一是指向原始宗教,其二是怡情娱乐。后来,这两种价值指向在文明期乃至国家意识形态形成初期,即呈现融合交汇特征。郑午昌先生曾说:“汉之前,山水画不发达,人物画重‘成教化、助人伦’,惟花鸟画,首开鉴赏之风,凸现审美功能。”这是极有见地的
见解。所以,从艺术本体角度看,花鸟画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是绝对不能忽略的。重要的是,早在先秦之时,中国古人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之时,就已经体创了有关“物候”的学说与有关“仿生”的学说,认识到当自然界的生物,其外部征候发生变化时,那一定与自然环境乃至宇宙天地运动规律(变化)有着密切的连带关系;认识到人与自然界的生物和谐相处,按自然规律生存发展,才是保持人类祥和发展的必要保障。所以,当我们看到商代晚期妇好墓出土的玉鹳,看到这个玉鹳优美弯曲的脖颈犹如环视水面而正伺机欲啄食鱼虾的动人造型,我们耳畔犹如响起多音部穿梭跌宕交响的天籁之音之时;或者,当我们看到战国铜盘附饰上的家鸭栩栩如生的造型,品味着那家鸭造型具有勃勃生机与动人心魄的神态,心中似乎听到了打击乐与丝竹管弦合奏之时,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在中国古代,花鸟画早在隋唐五代之时,即已显示初步形成独立绘学学科并呈现出形成流派的端倪了——因为此时它可以独立地建构一个虚拟的但却符合自然宇宙的真实的可视的精神境界了。总之,大自然中的花鸟不仅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关系密切,而且能以其优美的外形和活泼生动的神态给人以美感。花鸟画在隋唐五代成熟之后,经过两宋画院花鸟画的形态学建构,发展迅速,蔚为壮观,这些艺术化了的花鸟,历史悠久,涉猎题材极其广泛,技法样式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不但较之自然界的花鸟更美观、更典型,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情感,记录了不同时代的画家们的心路历程,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笔宝贵遗产。
第五节隋唐五代时期的花鸟画
南北朝时期,中华各民族在血和火的洗礼中,大迁徙、大融合,为此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继续采取北朝以来的均田制,农业经济迅速发展,隋炀帝贯通大运河以后,极大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为唐帝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618年,唐王朝立国。此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反映其政治、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视觉艺术,呈现出灿烂辉煌的景观,在这种情况下,花鸟画开始走向成熟。公元907年,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进入动荡不安、灾难深重的五代十国时期,50年间,战乱纷乃,但战场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南部中国却相对安定,经济文化仍然繁荣发展,在偏安生活中,南部中国人承接盛唐遗荫,极尽享受奢华奢侈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五代花鸟画因祸得福,成为中国花鸟画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
一、唐代早期花鸟画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其成就在人物画,此期花鸟画,目前实物遗留甚稀。在唐代早期,花鸟画虽有独立成科的倾向,但仍然主要见之于人物画的点缀。在周畸《簪花仕女图》的第一段画面中,妇女们的头上戴有很大的花儿,画面中还有一只欢蹦乱跳、活泼可爱的小狗,在第二段画面中,画有一个衣着华丽的妇人在庭院中闲逛,手中拿着一枝红花,她的前面,悠闲地走着一只微煽翅膀的仙鹤,她的后面,跟着一个手持纨扇的宫女,其纨扇上绘有一折枝牡丹花,由此可见唐代花鸟画之一斑。在唐代的墓室壁画中,也可见到水平尚佳的花鸟作品,在《章怀太子墓室壁画》中,绘有《观鸟捕蝉图》,图中绘有一只戴胜鸟,造型准确,神态生动,似受人惊吓,正向别处飞去。《永泰公主墓室石刻线画》中的人物周边盛开的花、飞翔的鸟也刻画得极为生动传神。(按:章怀太子李贤公元684年卒,永泰公主仙蕙公元701年卒,此二墓刻绘风格属唐初无疑。)不过,上述唐代的花鸟画,并不能代表有唐一代花鸟画的最高水平。史载边鸾长于花鸟折枝草木,蜂蝶雀蝉亦俱妙。贞元中,新罗国进孔雀,善舞,上召边鸾写之,得婆娑态,若应节奏。论者以为,盖其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实为唐以前所未之有也。二、唐诗中描写的花鸟画一般说来,唐末五代是花鸟画走向成熟的时期,但如上所述,五代之前,花鸟画已普遍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