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的爆炸及预防知识(新编版)
压力容器的爆炸及预防知识

压力容器的爆炸及预防知识压力容器是一种裹挟气体、液体或其他化学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储存和运输的设备。
由于这些设备中所容纳的化学物质往往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一旦容器内部发生故障,将会导致严重的爆炸事故。
因此,了解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检查周期和事故预防措施等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压力容器爆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压力容器爆炸的原因压力容器的爆炸一般是由以下因素导致的:1. 设计缺陷如果制造及设计压力容器的技术不足,容器就会出现构造缺陷或者制造不合格问题,导致容器内部的气压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这样就会导致容器结构损坏并爆炸。
2. 使用不当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为人为的疏忽或者不当的使用方式造成压力容器的爆炸。
比如说,当气温过高时,容器内部的气体压力一般是会升高的。
此时,如果用户使用的仍然是原先的压力控制器,那么高压环境下,容器爆炸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3. 材料老化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较为有限,如果使用时间过长,其中的材料就会出现变形和退火等物理化学变化。
这样就会导致容器的强度下降,增加爆炸的风险。
4. 不合规维护在维护周期中,如果用户不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维护,那么就会对设备产生损伤。
比如说,当容器内部的输送管道老化锈蚀、管道焊接处出现裂纹时,可能导致内部压力过大,最终爆炸。
压力容器爆炸的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压力容器爆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设计合理为了避免爆炸的可能性,应该在设计阶段对容器进行合理设计和优化布局,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容器的损伤面积,并增加容器的结构强度。
此外,还应该加强对于设计制造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保证制造安全。
2. 严格检测在容器出厂之前,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质量验证,以确保容器的安全性能。
同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也要保持对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并及时透露单位负责人、维保人知情并解决问题。
3. 使用正确要想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故障和爆炸,用户首先要保证对于使用和维护人员的培训周密,保证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预防措施
1.压力容器及其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检修等质量必需符合有关技术法规、标准的要求。
2.压力容器的平安装置和附件须齐全、灵敏、平安、牢靠。
装载易燃介质的运输车须装牢靠的静电接地装置。
乙炔气瓶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平安附件应定期检验,如发觉失效应准时更换。
3.加强使用管理,避开操作失误,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失检、失修、平安装置失灵等。
氧气瓶的瓶体与瓶阀不得沾有油脂、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或所装介质相互接触后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同室储存。
易起聚合反应的气体钢瓶,须规定储存期限。
4.加强对压力容器的使用保养。
容器在运行使用中应处于完好状态。
定期检验和平安检查能及早发觉并处理容器存在的缺陷。
5.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做好以下预备工作:按规定着装,带齐操作工具;仔细检查本岗位的压力容器、平安装置、机泵及工艺流程中的进出口管线、阀门、电器设备等各种设备及仪表附件的完善状况;检查岗位的清洁卫生状况;试动各阀门是否敏捷,检查系统阀门开关状况。
操作人员在确认压力容器及设备投入正常运行后,才能开工启动系统。
6.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必需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操作中要严格遵守平安操作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 1 -。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预防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及预防引言压力容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能源、制药等行业的设备,用于储存和输送高压气体、液体或混合物。
然而,由于设计、制造、使用和维护不当,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人员和环境造成重大伤害和损失。
本文将深入探讨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原因、后果以及预防措施。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原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往往是由于以下一些原因导致:1.设计缺陷:压力容器的设计必须满足相应的标准和规范,但有时设计人员可能会忽略一些重要的设计要求,如壁厚、材料强度等,从而导致容器爆炸的风险增加。
2.制造缺陷:制造压力容器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材料缺陷、焊接缺陷等制造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导致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泄漏或失效,从而引发事故。
3.过压操作:过压操作是一种常见的引发压力容器爆炸的因素。
操作人员在使用压力容器时,需要严格控制压力,但有时可能会由于疏忽或操作失误导致过压,使容器超过其承受能力。
4.腐蚀和磨损:压力容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发生腐蚀和磨损,这会降低容器的强度和耐用性,增加爆炸事故的风险。
5.外部热源:外部热源如火灾、高温环境等可能会使压力容器的压力快速升高,超过容器的设计极限,导致容器破裂或爆炸。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后果压力容器爆炸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爆炸事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包括头部损伤、烧伤、断肢等。
有时候爆炸会伴随火灾,增加人员逃生的难度和风险。
2.环境破坏:爆炸事故可能会导致化学品泄漏,造成环境污染。
释放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液体可能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影响。
3.财产损失:爆炸事故会破坏压力容器本身以及周围的设备和建筑物,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1.严格遵守设计和制造标准: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容器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对于已使用一段时间的容器,需要定期进行检修、检验和维护,确保其持续安全运行。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的预防措施

防止压力容器爆破的预防措施为确保火力发电系统生产用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防止因设计不当、制造缺陷、管理不善或操作失误造成的压力容器爆破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使压力容器在每个检验周期内安全、稳定运行,制定本措施。
1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除氧器、高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连续排污扩容器、定期排污扩容器、疏水扩容器等压力容器,用于生产的氢气储气罐、压缩空气储气罐、燃油加热器等压力容器,进口和非生产用压力容器可参照执行。
2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令第302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1999]154号)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质技监局[2003]207号)进出口锅炉压力容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国检监字[1985]597号)电力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规定(国电总字[2000]465号)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标火[2003]21号)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 612-1996)钢制压力容器(GB 150-1998)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 151-1999)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 R7001-2004)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 647-2004)在役电站锅炉汽包的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440-2004)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DL/T 586-1995)3术语和定义压力容器--指盛装气体或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压力容器爆炸及预防

压力容器爆炸及预防
必须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环境保护的规定。
对合同规定的施工活动界限之外的植物、树木,必须尽力维护原状。
承包人不得随意排放有害物质(如燃料、油料、化学品、酸等,以及超过允许剂量的有害气体和尘埃、泥浆、弃渣等)污染土地、水库、河流。
为了切实维护群众生活不受影响,确保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生活环境,特制定以下措施:(1)组织员工学习国家有关环境、卫生的法令法规,提高员工环境意识。
(2)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各种传染性疾病在施工区流行。
(3)加强饮水、食品卫生管理,特别要对饮用水进行净化、消毒处理,保证饮食的清洁卫生。
(4)施工场内设厕所,定人、定时进行清扫,对岸上及施工船只上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集中收集、集中处理,粪便、污水不能随便排放。
(5)采取各种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在其利用或占用土地上发生土壤冲蚀,以及对河床或河岸的冲刷,并防止由于工程施工而造成开挖料或其他冲蚀物质在任何河流或支流中的淤积。
(6)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必须及时清理垃圾,并将其运至指定的地点进行掩埋或焚烧处理。
(7)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符合标准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
(8)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特别是。
压力容器爆炸危害及预防

压力容器爆炸危害及预防引言压力容器是在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设备,用于存贮或承受高压气体、液体或蒸汽等介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压力容器爆炸事件时有发生,给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从爆炸危害和预防措施两方面来介绍压力容器爆炸的问题,以期引起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
1. 压力容器爆炸危害压力容器爆炸会产生巨大的能量释放,引发以下几个严重危害:1.1 人员伤亡压力容器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飞溅物会对周围人员造成伤害。
破裂的压力容器壁可能会飞出碎片,造成被困、被压、被砸伤等情况。
同时,爆炸产生的高温和高压气体会造成烧伤和呼吸道伤害。
1.2 环境污染压力容器爆炸时,容器内的气体、液体或蒸汽等介质会被释放到环境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
特别是在化工厂等环境敏感的区域,爆炸事故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水源造成长期的污染。
1.3 财产损失压力容器爆炸会导致相应的设备和工厂损坏,造成巨额财产损失。
除直接的物质损失外,由于停产和修复所带来的生产中断和维修成本也会对企业造成不可忽视的经济压力。
2. 压力容器爆炸预防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压力容器爆炸事故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潜在的风险。
2.1 严格的设计和制造压力容器的设计和制造需要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设计时应合理设置安全阀和压力表等装置,以确保在超压情况下保持压力容器的安全工作状态。
2.2 定期检测和维护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是预防爆炸事故的关键。
检测包括外观检查、材料检测、超声波检测等,以发现并修复可能存在的隐患。
2.3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压力容器的使用、维护和修复等方面的规范和流程。
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压力容器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2.4 安全意识和操作规范职工在使用压力容器时,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并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必要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避免超负荷操作和错误的使用方法。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及预防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及预防什么是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在化工、石化、能源、医药和食品行业中广泛应用。
压力容器通常用于存储、处理、运输或转移气体、液体和固体。
压力容器可能由金属、塑料或玻璃制成,其主要作用是在容器中维持压力,使其容纳的物质达到所需的状态。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如果不恰当地使用、维护或操作压力容器,它们可能爆炸。
压力容器爆炸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生态灾难和社会影响。
下面列出了压力容器爆炸的一些危害:人身伤害压力容器爆炸可能会导致多种类型的伤害,例如:•热伤害:容器内的物质可以快速升温并释放大量热量,造成烧伤和灼伤。
•爆炸冲击波:爆炸会产生与一枚炸弹类似的爆炸冲击波,使周围的人受到伤害。
•机械伤害:爆炸会产生飞溅和碎片,可能会打伤人员。
•化学伤害:容器内的化学品可能会毒害人体,导致中毒或化学灼伤。
财产损失压力容器爆炸可能会造成广泛的财产损失,例如:•设备损坏:爆炸可能会摧毁设备和工具,导致生产线暂停或停滞。
•工厂破坏:爆炸可能会摧毁建筑结构和基础设施,导致整个工厂瘫痪。
•环境损失:爆炸可能会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气,对环境和自然生态造成影响。
社会影响压力容器爆炸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长期影响,例如:•经济影响:工厂爆炸对当地经济产生影响,可能导致企业倒闭和失业率上升。
•公共安全:爆炸对公众安全造成影响,可能引起人们的恐慌和不安。
•社会关注:爆炸事件经常得到媒体的广泛报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响,对企业和政府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预防压力容器爆炸的措施为了预防压力容器爆炸,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以下方面:使用规范的设备和材料良好的设备和材料是防止压力容器爆炸的关键。
企业必须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设备和材料,并且要遵循生产压力容器的相关规定,例如ASHRAE、ASME、API、NBIC等相关标准。
建立完善的维护计划定期维护压力容器是防止爆炸的必要措施。
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维护计划,包括:定期检查容器的壁厚、支撑和结构;检查阀门、管道和附件;检查安全阀和压力表;定期升级和更换设备和部件。
压力容器的爆炸及预防知识

压力容器的爆炸及预防知识压力容器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它们承受着高压、高温、重荷等苛刻的工作条件,为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然而,如果压力容器在使用或维护中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危险的爆炸事故。
因此,了解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和预防爆炸的知识至关重要。
一、压力容器爆炸的原因(一)设计、制造及质量问题1.设计不良。
容器设计不符合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要求,或者设计时考虑不充分;2.材料质量问题。
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未经过规格合格的质检,或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标准;3.制造工艺问题。
制造过程中不符合规范要求,如焊接、热处理等工艺未按规定操作,导致容器出现裂缝、脆性断裂等问题。
(二)使用和维护不当1.超压作业。
在压力容器内超过允许的压力工作,导致容器发生破坏;2.操作不当。
在容器内放入不允许的物质,或者容器内物质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超出容器允许的范围,导致容器失控;3.未按规定维护。
未及时维护、检测,未保养,导致容器内部的腐蚀、磨损等损坏严重,甚至无法使用。
二、预防压力容器爆炸的方法(一)质量控制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等方面需符合国内外相关规范和标准。
对于新制造的压力容器,需要经过检验和试验,检测设备的可靠性、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规定。
对于已经使用的压力容器,应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排除因使用和环境导致的制造质量问题。
制定可靠的维护计划以引导维护人员实施有关的维护措施。
同时,还需注意进行材料检测,并要保证容器配件的正常操作和起降。
(二)合理使用1.严格按照规定使用。
在使用压力容器时,需要按照规定操作,严禁超压或在容器内使用不允许的物质,及时增换密封,保证润滑等措施的有效性。
2.注意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控制。
对于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需要严格控制在容器允许的范围之内,以保证其操作效果和安全性。
3.加强维护保养。
定期对压力容器进行检测和维护,并记录维护历史,判断容器内部是否存在磨损、腐蚀等损坏情况。
压力容器的爆炸及相关预防知识

压力容器的爆炸及相关预防知识一、压力容器的爆炸压力容器是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的一种装置,具有存储高压气体、液体以及蒸汽的功能。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由于操作不当、制造工艺不足等原因导致压力容器承受过大的压力,就会发生爆炸现象,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
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员的伤害:压力容器爆炸威力巨大,可以对周围的人员造成严重伤害,包括灼伤、烧伤、颅脑损伤等。
2.对设备的损坏:压力容器爆炸会对周边的机器设备造成极大的破坏,可能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转,进而影响生产效率。
3.对环境的污染:压力容器爆炸会导致气体、液体等物质泄漏,引发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二、压力容器爆炸的预防为了避免压力容器爆炸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预防。
1.加强安全管理:企业应该建立压力容器使用考核制度,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2.加强质量管理:压力容器的制造和维护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严格把关容器的材质、工艺等方面,以确保安全性。
3.加强期检:压力容器每隔一定时间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测,确保容器本身及附件等设备的完好性、稳定性和密封性。
4.加强维护:压力容器使用时需要做好各种润滑、冷却、清洁等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容器的故障、漏气等问题。
5.加强监测:压力容器装有应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设备,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可以对容器的应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定期检测、维护和监测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压力容器的爆炸。
企业在使用压力容器时必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时刻关注容器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确保生产的安全。
压力容器火灾爆炸危害预防

压力容器火灾爆炸危险的预防
火源控制措施
(1)电气:使用国家标准认可的设备,遵守电气规章,建立正确的
维护制度。
(2)明火:严格管制吸烟、切割焊接..等,在明显位置不得设置烟
花标志。
(3)静电、磨擦:确实利用接地,增加湿度或静电消除器..等以消
除其为害。
(4)自然发火:油布等废弃物的实时清洗,另物料之堆积应保持干、通风。
(5)化学变化:应正确操作与管理,防止化学变化失控。
储存安全措施
(1)该场所应配备适当的消防设施和防雷装置,应有适当采光照明
及通风设备。
(2)该场所应张贴危害标示,原则上,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
(3)该场所应不可燃或耐火,并应保持适当距离。
【精品】压力容器爆炸及预防

压力容器爆炸及预防小编希望压力容器爆炸及预防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压力容器分为非直接火压力容器和直接火压力容器。
在非直接火压力容器中又把气瓶、槽车等移动式容器单独列出,以区别于其他固定式容器。
凡以水为介质产生蒸汽的直接火压力容器称为蒸汽锅炉。
下面就固定式非直接火压力容器、蒸汽锅炉、气瓶槽车的爆炸预防分别叙述。
1压力容器1.1压力容器分类按压力大小分级可分为4个压力等级:低压(0.1MPa≤P〈1.6MPa)、中压(1.6MPa≤P 〈100MPa)、高压(10MPa≤P〈100MPa)、超高压(P≥100MPa)。
按工艺用途分类可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和贮运容器4类。
按介质可分为易燃介质、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等几种。
易燃介质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
介质的毒性程度按最高容许浓度确定:①极度危害(I)〈0.1mg/m②高度危害(II)0.1~1.0mg/m③中度危害(III)1.0~10mg/m④轻度危害(IV)≥10mg/m按危险程度分类,根据其工作压力的高低、介质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压力和容积的乘积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见表1。
1.2压力容器事故及分类锅炉、压力容器既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又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恶性事故的特殊设备。
压力容器事故的特点是发生频度高,后果严重。
压力容器事故分为一般事故:损坏程度不严重,勿需停止运行进行修理;重大事故:锅炉、压力容器由于受压部件严重损坏(如变形、渗漏),附件损坏或炉膛爆炸等被迫停止运行,必须进行修理;爆炸事故:锅炉、压力容器在使用中或试压时发生破裂、压力瞬时降至等于外界大气压力的事故。
表1压力容器分类(根据压力、Pw•V、介质和用途的综合分类)见表注:①表中R—反应、H—传(换)热、S—分离、T—贮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的爆炸及预防知识(新编版)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511压力容器的爆炸及预防知识(新编版)压力容器分为非直接火压力容器和直接火压力容器。
在非直接火压力容器中又把气瓶、槽车等移动式容器单独列出,以区别于其他固定式容器。
凡以水为介质产生蒸汽的直接火压力容器称为蒸汽锅炉。
下面就固定式非直接火压力容器、蒸汽锅炉、气瓶槽车的爆炸预防分别叙述。
1压力容器1.1压力容器分类按压力大小分级可分为4个压力等级:低压(0.1MPa≤P〈1.6MPa)、中压(1.6MPa≤P〈100MPa)、高压(10MPa≤P〈100MPa)、超高压(P≥100MPa)。
按工艺用途分类可分为反应容器、换热容器、分离容器和贮运容器4类。
按介质可分为易燃介质、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轻度危害等几种。
易燃介质指与空气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或爆炸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气体。
介质的毒性程度按最高容许浓度确定:①极度危害(I)〈0.1mg/m②高度危害(II)0.1~1.0mg/m③中度危害(III)1.0~10mg/m④轻度危害(IV)≥10mg/m按危险程度分类,根据其工作压力的高低、介质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压力和容积的乘积以及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见表1。
1.2压力容器事故及分类锅炉、压力容器既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又是一种比较容易发生恶性事故的特殊设备。
压力容器事故的特点是发生频度高,后果严重。
压力容器事故分为一般事故:损坏程度不严重,勿需停止运行进行修理;重大事故:锅炉、压力容器由于受压部件严重损坏(如变形、渗漏),附件损坏或炉膛爆炸等被迫停止运行,必须进行修理;爆炸事故:锅炉、压力容器在使用中或试压时发生破裂、压力瞬时降至等于外界大气压力的事故。
1.3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压力容器安全附件包括安全阀、爆破片、紧急放空阀之类的安全泄压装置以及液位计、压力表、单向阀、限流阀、温度计、紧急切断装置等保证设备正常、安全运行的一类装置。
安全泄放装置是一种保证压力容器安全运行、防止超压的保护装置。
当容器内压力一旦超过规定,它能自动、迅速地把容器内的介质排出,使设备内的压力始终保持在最高许可压力范围内。
安全阀的结构比较简单,它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阀座、阀瓣和加载机构。
当设备内压力超过规定的最高工作压力并达到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时,内压作用于阀瓣上的力大于加载机构施加在它上面的力,于是安全阀开启,设备内的介质即通过阀座与阀瓣之间的空隙排出。
爆破片又称防爆膜、防爆片、爆破膜等,是一种断裂式安全泄放装置。
如果发生超压膜片自行破裂,介质迅速外泄,压力很快下降,使容器受到保护。
爆破片一般适用于下列场合:存在爆燃或异常反应可能使压力骤增的场合;盛装着剧毒介质,不允许有任何泄漏的场合;工作介质不洁净,运行中会产生大量沉淀或粉状粘附物,会妨碍安全阀运作的场合。
爆破帽又称防爆帽,也是一种断裂型的安全泄放装置。
爆破帽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比较容易,且爆破压力误差较小,比较容易控制。
1.4压力容器的使用及安全管理①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正确、合理地使用压力容器,也是保证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因为即使容器的设计、制造都符合要求,也会因操作不当造成事故。
压力容器是工艺装置的一部分,它的操作方法要根据工艺要求确定。
此外从压力容器的特点出发,在操作上应做到以下几点:平稳操作。
主要指要缓慢地加载和卸载,并保持运行期间载荷的相对稳定。
防止超载。
压力容器的超载主要指超压。
经常检查。
压力容器的破坏大多有先期征兆,只要勤于检查、仔细观察,是能够及时发现异常现象的。
容器运行期间应定时、定点进行检查并如实做好记录。
检查的内容包括工艺条件、设备状况和安全附件等。
紧急刹车。
运行过程中,如遇到严重威胁压力容器的安全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同时报告有关领导。
②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与检验做好维护保养,使压力容器处于完好状态,不但延长容器的使用寿命,而且有助于安全生产和节约能源。
运行期间的维护主要是经常检查腐蚀和“跑、冒、滴、漏”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妥善措施。
定期检验。
必须根据国家法规和有关标准,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验,检验中若发现缺陷,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在检验和修理压力容器时,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③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要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有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压力容器的管理主要包括技术档案和技术管理制度两大部分。
设备技术档案是正确使用压力容器的主要依据,它可以使我们全面掌握设备情况。
技术档案应包括容器的原始技术资料和使用、检验记录。
技术管理制度是安全使用压力容器的保证。
应设专职或兼职技术人员负责容器的技术管理工作,负责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管理规范和安全技术规定,负责新增压力容器的验收、试运行及压力容器的日常管理等,还应负责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要求。
2锅炉锅炉是以水、蒸汽为介质的直接火压力容器。
锅炉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必须贯彻执行国务院、劳动部等部门颁发的规程、规范、规定、条例和标准。
锅炉启动过程中,最先易产生各种事故。
据统计,锅炉事故约有半数是在启动过程中发生的,因而对锅炉启动必须认真组织。
此外,还应做好停炉和正常运行的安全管理。
锅炉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大致可分为3类:(1)爆炸事故。
锅炉的主要承压部件—锅筒、集箱、炉胆、管板等发生的破裂爆炸事故。
这种事故常导致设备、厂房损坏和人身伤亡,造成重大损失。
(2)重大事故。
锅炉无法维持正常运行而被迫停炉的事故。
这类事故常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亡,并使锅炉被迫停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3)一般事故。
a.锅炉爆炸事故它包括超压爆炸、缺陷导致的爆炸和严重缺水导致的爆炸等几种情况。
b.水位异常水位异常事故主要指缺水和满水事故。
缺水事故是最常见的事故,处理不当和不及时,会烧坏锅炉甚至发生爆炸。
针对造成水位异常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c.汽水共腾与水击汽水共腾是指蒸发表面汽水共同升起,产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的现象。
防止产生汽水共腾的具体方法是:降低负荷;全部开启连续排污阀;降低锅水含盐量;适当增加下部排污量;增加给水,不断更新锅水等。
d.烟道尾部二次燃烧燃料燃烧不完全时,部分可燃物随烟气进入烟道尾部,积存于烟道内,发生着火燃烧。
防止方法是改善锅炉燃烧状况,提高燃烧效率;定期清除烟道内积灰或油垢;保持防爆门良好等。
3气瓶与槽车气瓶与槽车也是压力容器。
但它们是移动式压力容器,有其特殊要求。
除遵守《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同时还应分别遵循《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液化石油气汽车槽车安全管理规定》和《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等。
3.1过量充装的危险及预防通过气瓶爆炸事故的分析,导致气瓶物理爆炸的主要原因是过量充装;造成气瓶化学性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物料倒罐和向存有禁忌物的容器充装物料。
从全国气瓶事故的统计结果看,气瓶事故中多数是由于充装环节失误造成的。
故充装是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为防止气瓶超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充装工作应由专人负责,充装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考核,认真操作,不得擅自离岗;抽空余液,核实重量;称量器具要定期校验;按瓶立卡,认真记录;重复过磅;自动计量,超量报警等。
3.2气瓶的使用、运输和储存(1)在使用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规定不得擅自更改气瓶的钢印和颜色标记;气瓶使用前应进行安全状况检查,对盛装气体进行认真确认;气瓶的放置地点,不得靠近热源,距明火10m以外。
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钢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源;气瓶立放时应采取防倾倒措施;夏季应防止曝晒;严禁敲击、碰撞;严禁在气瓶上进行电焊引弧;严禁用温度超过40℃的热源对气瓶加热;瓶内气体不得用尽,必须留有余压;在可能造成回流的使用场合,使用设备上必须配置防止倒灌的装置,如单向阀、止回阀、缓冲罐等。
液化石油气瓶用户,不得将气瓶内的液化石油气向其他气瓶倒装,不得自行处理气瓶内的残液;气瓶投入使用后,不得对瓶体进行控补、焊接修理。
(2)运输和装卸气瓶时,应做到:运输工具上应有明显的安全标志;必须配戴好瓶帽(有防护罩的除外),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吊装时,严禁使用电磁起重机和链绳;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和产生毒物的气瓶,不得同车运输;气瓶装在车上,应妥善固定,且不得超高;夏季运输应有遮阳设施,避免曝晒,城市的繁华市区应避免白天运输;严禁烟火。
运输可燃气体气瓶时,运输工具上应有灭火器材;运输气瓶的车、船不得在繁华市区、重要机关附近停靠;车、船停靠时,司机与押运人员不得同时离开;装有石油液化气的气瓶,不应长途运输。
(3)储存气瓶时,应遵守下列要求:应置于专用仓库储存,气瓶仓库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仓库内不得有地沟、暗道,严禁明火和其它热源;仓库内应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盛装易起聚合反应或分解反应气体的气瓶,必须规定储存期限,并应避开放射性射线源;空瓶与实瓶两者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毒性气体气瓶和瓶内气体相互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毒物的气瓶,应分室存放,并在附近设置防毒用具或灭火器材。
气瓶放置应整齐,配戴好瓶帽。
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向一方,垛高不宜超过5层。
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