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_彭长华

合集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监管与治理

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监管与治理

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监管与治理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网络舆论监管与治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网络舆论的自由与规范之间的平衡,既需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又需要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监管与治理的挑战和对策。

一、网络舆论监管的挑战1.信息泛滥: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极快,大量信息涌入网络,使得网络舆论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这给网络舆论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及时准确地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成为了监管部门面临的难题。

2.虚假信息:网络上存在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这些信息往往会引发社会恐慌、矛盾冲突等问题。

虚假信息的传播不仅会误导公众,还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如何有效地识别和打击虚假信息,成为了网络舆论监管的重要任务。

3.个人隐私泄露: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泄露问题日益突出。

网络舆论监管需要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利,防止个人信息被滥用和泄露。

但是,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同时,又能有效地监管网络舆论,确实是一个难题。

二、网络舆论治理的对策1.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网络舆论监管需要依法进行,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是保障网络舆论监管有效进行的基础。

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网络舆论的边界和底线,规范网络舆论的传播和表达方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和应用:网络舆论监管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对网络舆论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信息、恶意攻击等问题,提高网络舆论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3.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网络舆论治理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

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引导网民理性表达意见,监督网络舆论的传播和表达方式,共同维护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

4.加强国际合作:网络舆论监管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各国可以分享经验、交流技术,共同制定网络舆论监管的国际标准和规范,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

舆情监管与管理的现状与前景

舆情监管与管理的现状与前景

舆情监管与管理的现状与前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媒体的普及,人们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程度逐渐加深,舆情管理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就舆情监管与管理的现状与前景进行探讨。

一、舆情监管的现状1.政府部门的舆情监管机制更为成熟。

政府部门出于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关注,对于网上事件和信息的追踪和控制越发严密,甚至形成了一些专门的舆情监管机构。

这些机构会通过互联网和各大媒体的信息发布平台,对舆情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及时采取措施化解潜在的社会矛盾和事件。

2.企业在舆情监管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许多大规模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舆情中心,对企业相关事件和产品的丑闻进行监察和管理。

通过对媒体的互动和对网民评论的回复,企业可以尽可能地消除网民的疑虑和不满,保持企业的公信力和品牌形象。

3.一些第三方的舆情监管机构也应运而生,他们通过专业的人员和技术手段,提供舆情分析,预测和情绪分析等服务,帮助政府和企业在舆情管理上做出最优决策二、舆情监管的问题1.隐私保护和人权问题。

因为舆情监控要对用户的账号、信息以及互动进行全面监测与搜查,这使得用户的隐私和人权受到了极大的侵害。

一些行业人士已经呼吁要加强隐私保护和关注法律方面的问题。

2.监管机构的尺度问题。

舆情监管机构的尺度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监管机构会滥用自身权利和资源,做出不公正和受争议的决策,给互联网和企业带来极大的冲击和破坏。

3.监管机构的能力问题。

这也是舆情监管面临的挑战。

因为网上信息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内容更新也比较频繁,如果监管机构不能及时掌握和分析数据,就很难有效地进行调节和处理,对网民和企业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三、舆情管理的未来1.大数据技术将成为未来舆情管理的核心。

随着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舆情管理必将逐渐依赖于各种先进的算法和机器学习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实现舆情的精准筛选、情绪预测和数据挖掘等功能,更好地管理和掌握舆情信息。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摘要】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快速的普及应用,信息传播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当下流行的网络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舆论平台,针对国内外的重大时事,网民的思想观点都能够快速形成网络舆论,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引起了相关部门机构的关注,存在于网络舆情监控系统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本文详细分析了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存在的问题,从减少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引导进而控制网络舆情的趋势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网络舆情;监控系统;问题;策略在互联网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是信息传播的渠道和意见表达的主体。

随着中国网民的不断增加,人们参与时事的舆论热情不断高涨,特别是关系到社会大众切利益问题和社会道德风尚相关的问题,都会成为舆论的热点,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发展,网络舆情会强有力地汇聚起来,对现实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由于众多其他媒体的参与,强大的舆论影响力就不得不被政府所重视。

因此,政府在正确引导和监管网络舆情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舆情监控是指网络监控系统对互联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整理,筛选出热点话题和敏感的话题趋势数据,通过图表等方式将分析后的结果直观展示出来,从而确定舆情在网站中的变化情况。

1国内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不足1.1网络舆情监控流程体系不完善目前,在网络舆情监控流程体系中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由于已有的理论知识限制和技术手段的缺陷,在舆情监测的过程中,监测源的获取、复杂舆情倾向判断、高质量舆情自动监测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并且缺乏创新性的的解决方案来更好的实施网络舆情监测。

例如如果存在技术上的漏洞,将会导致网络用户恶意利用这一缺点,运用数量战术对网络舆情监控结果产生偏差。

这种偏差将成功的掩盖民众自然形成的正常舆情,导致网络舆情监控的结果失去可靠性和可利用性,因此,对于政府和各大机构来说,不断降低的真实度会一步步吞噬网络监控系统的公信力。

1.2舆情深度加工与利用的不足汉语语法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基于中文信息处理和文本挖掘的热点发现算法需要进一步提高完善。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所指的网络舆论监督,更多的是在网络这个媒介的影响之下,通过人民群众的言论自由方式来形成一个巨大的舆论影响作用,从而对社会当中的不良行为,政府的失德行为等等进行一定的监督和控制,这是一种存在于道德层面的监督方式。

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全面铺开,也逐渐进行了相关的立法建设,通过法律法规,网络舆论监督逐渐带有了一些法律的强制意味。

然而,目前我们不能总是停留于现状、满足于现状,而是需要积极地去思考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内在价值,与其目前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提升对策。

使得网络舆论监督能够真正的祛除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改变政府工作的态度,真正的构建以人为本的、为人民服务的阳光政府,也能够构建风清气正的和谐现代社会主义社会。

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笔者展开了此次研究,着重围绕网络舆论监督进行了对策的探讨和问题的分析。

综合采取了文献查阅和实际调查走访相结合的研究办法,希望能够探讨出目前网络舆论监督工作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

一、网络舆论监督工作的价值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

(一)拓宽了反腐败渠道在传统模式下,如果我们想要对政府机关单位的种种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话,那么往往需要借助纪检监察的力量,也可以通过明察暗访的方式,发挥主流媒体在这方面的监督职能。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且也不能够起到全面监督的作用,甚至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是非常巨大的,是不符合现阶段我国发展需要的。

而网络舆论监督恰恰将这方面的不足之处予以弥补,通过网络,通过这条纤细的网线,目前的监督工作当中已经打破了现存的时间限制、空间限制和地域限制,所有的人民群众都已经承担起了监督工作的重要主体,他们都是国家政府履行各项职能、开展执法行为的重要监督人。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现状与挑战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现状与挑战网络舆情的迅速传播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舆情的过度炒作、恶意攻击等负面现象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因此,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一部分: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现状1. 网络舆情的快速传播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在网络上,一条消息可以迅速通过转发、评论等方式扩散开来,引发广泛关注。

这使得网络舆情的治理变得更加复杂和紧迫。

2. 舆情形成的多元化网络上的舆情不再局限于特定领域或特定群体,而是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

这种多元化使舆情的治理难度加大,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资源进行。

3. 网络舆情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目前,网络舆情治理缺乏明确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各地区和各相关部门在管理方法和措施上存在差异。

这给舆情治理带来了困难,也容易造成效果不理想的情况。

第二部分: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挑战1. 舆情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在网络舆情中,虚假信息泛滥成灾。

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等手段使得用户难以辨别信息的真实性。

这对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加大打击力度,保证舆情信息的真实性。

2. 舆情应对速度需加快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极快,舆论形成之后,往往很难再改变方向。

因此,对于负面舆情的应对需要更加迅速和有效。

相关部门应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加强舆情监测,以及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解释。

3. 舆情监管难度加大网络的开放性使得舆情监管难度增加。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上的言论和信息发布相对自由,监管难度大,容易造成过度审查或随意删除的问题。

因此,相关部门应在舆情监管中保持平衡,既保障言论自由,又能有效监管。

第三部分: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对策1. 建立规范的信息发布机制政府和互联网企业应加强合作,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机制,加强对信息发布者的身份验证和信息真实性的审查。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构建网络舆论监督机制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构建网络舆论监督机制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构建网络舆论监督机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在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带来了挑战,因此,构建网络舆论监督机制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网络舆情的现状、治理的重要性以及构建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网络舆情的现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人们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言论,并对各种事件和话题进行讨论,从而形成了庞大的网络舆论。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对社会产生的影响逐渐加大。

然而,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也存在诸多问题,如虚假信息的传播、恶意攻击的出现以及舆论炒作等,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造成了威胁。

二、网络舆情治理的重要性构建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对于实现网络舆情的合理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网络舆情治理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舆情中的虚假信息和谣言,减少不良信息的传播。

其次,网络舆情治理可以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监督,提高网络舆论的质量和深度。

此外,网络舆情治理还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防止网络舆情对公共秩序的冲击。

三、构建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思路为了构建有效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思考和努力。

首先,政府需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同时,政府还需要建立网络舆论监督的组织和机构,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研究。

其次,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可以参与网络舆情的监督和引导,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和开展舆论监督活动,引导公众形成正确的网络舆论。

此外,媒体也承担着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责任,媒体应该加强自律,严格按照事实报道,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

总之,构建网络舆论监督机制是解决网络舆情问题的重要举措。

只有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合理管理和监督,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

希望政府、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和媒体等各方共同努力,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舆论环境。

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网络舆情与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加强网络舆情安全管理、遏制网络不安定因素的传播和蔓延、建立健康的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是网络舆情工作的重点,因此积极探索网络舆情监测和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的办法,对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测、预警并建立和形成完善的应对机制有着积极意义。

标签:网络舆情;监管;对策建议2016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半数中国人已接入互联网”。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社会生活形态发生了深刻、全新的改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该行动计划的实施,在日益推动着全社会、多行业的异军突起和迅猛发展。

与此同时,由于互联网与大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就使网络舆情影响着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当发现网络舆情有不良倾向时,如何进行监管、控制和引导并采取有效措施,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使网络舆情真正发挥“正能量”的作用。

一、目前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一)互联网络发展存在的问题1.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的状况及水平我国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6年1月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年相对数为47.6%,绝对数达到1 636万,相对中国域名总数来看,约占52.8%,比例之大,令人鼓舞。

就目前来看,中国“.CN”域名已超过德国国家顶级域名“.DE”,在短短的时间里,中国就成为全世界注册保有量之首的国家和地区顶级域名(ccTLD)。

在我们中国,就目前网民绝对数来看,数字已经十分惊人,达到了6.88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从相对数来看,也十分可观,已经达到了50.3%这一数字。

中国居民上网人数是什么情况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过半。

其中,截至2015年底,中国一共新增网民3 951万人,增长的相对数为6.1%,与2014年同期相比较,提升了近1.1个百分点,网民规模不论从绝对数还是从相对数来看,增速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探讨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监督对策

探讨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监督对策

1 . 1 网络舆论监督具备广泛性 网络舆论监督不受地域 、 时空 的限制 。民众可在 第一时间 ( 相 同时 间) 了解掌握大小信息 。还能够及时对该事件进行关 注和评论。在一定 意义上增加 了评论 的无 限性 。 故其在监督范 围的广泛性方面显著强 于传 统的舆论监督 。 1 . 2 网络舆论监督体现 高效率 互联 网交织万千 网民 , 本 身是一个公共 的论 坛 。 近年来 , 随着新媒 体 的发展 , 互联 网更是 日 趋壮 大。 越来越 多的人通 过这一平台。他们在 起” 学 习交 流 , 分享。人数增多 的同时 , 舆论压 力 自然而言也就增 加。 在某种层 面是 , 强大的粉丝 团便是促使 网络舆论快速传 播的关 键因 素。 也 因为其快速性 , 任何人可 以利用新媒 体在第 一时间接收 、 捕 捉到 所关注所有 的的新 闻热焦 ,并可选择的匿名发表 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
我国网络舆 情 近年来 , 已经有许 多舆论 事件在互联网上发生 、 发展 , 并且造成了 巨大 的社会影 响。究其本质 ,网络舆论都有着相似 的发 生机制 :1 ,经


由传统媒 体报道 、网友 爆料 。2 ,网友讨论 , 信息跟帖 。3 ,网络舆论压 力形成 。4 , 媒 体争相报道 , 挖掘 。5 ,有关部 门应 对 ( 应对不 当 , 再掀
2 、必 要 性 2 : 人 民行 使 监 督 权 力 的 需要
与民众能够通过网络反应真实需求相对应。 网络也成为人 民行使监 督权力的一大途径 。民众能够通过 网络探求隐藏迷雾背后的事实。更可 以通过网络打击不正当行为 , 传播社会正能量。近年来 , 在 网络上 出现 了越来越多 的 “ 你听我说 ” 、“ 网上信访 ” 、 “ 我要反 映” 等 的民意放 映通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问题与对策探讨舆论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由于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自身的局限性,公民在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可以从政府、互联网和公众三个层面进行探讨。

标签:网络舆论监督;数字鸿沟;绿色监督环境网络舆论监督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公众参与舆论监督的主要方式。

但是由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1 网络舆论监督的内涵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广泛的内涵,大多数人认为,凡是通过网络监督的行为,都属于网络舆论监督。

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一国公民以互联网为媒介,对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提出看法,进行交流的舆论监督新兴模式。

2 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和现状继报纸、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网络媒体被称为“第四媒体”。

是当下群众进行舆论监督的主要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客户端的应用,网络舆论监督在公民参与政治、发表意见、促进民主进程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2.1 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历程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发端于1999年的“黄丝带运动”。

2007年被称为‘网络舆论公元元年’,这一年也是我国网络舆论十分活跃的年度,其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即“华南虎事件”。

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得到了媒体的争相报道。

2008年是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也被称为“网络舆论监督元年”。

2016年2月28日,李克强同志做客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广大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这次行动又一次表现出政府对民意的高度重视。

2.2 网络舆论监督发展的现状纵观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发展的历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2.1 网络舆论监督的低门槛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3G网络的成熟以及4G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用户也越来越多,公众参与网络舆论监督也越来越方便、快捷,网络的普及使普通群众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开辟了公众与政府对话交流的新途径,大大降低了他们表达和传播个人意见的门槛。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提升网络舆论监管能力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提升网络舆论监管能力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提升网络舆论监管能力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网络上的言论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一条不负责任的言论、一次虚假的报道都可能引发公众情绪的波动,对社会稳定与民族团结构成威胁。

因此,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升网络舆论监管能力,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监管法规和政策体系。

网络舆情治理需要有合理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指导。

针对网络传播领域的特点,我们需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民应遵守的底线和规范。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与监管,制定各类细则、指南和标准,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

只有明确了规则,才能更好地引导和监管网络舆论,避免一些负面影响的产生。

二、加强网络舆情数据的收集、分析与研判。

网络上的信息爆炸性增长,舆情事件也愈发庞杂复杂。

因此,我们应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网络舆情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网络信息进行梳理、筛选和分析,找出正负面言论、舆论热点和舆情趋势,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同时,还要加强网络舆情研判的能力培养,确保判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与疏导。

网络舆情治理不能仅仅停留在信息的监管,更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舆情的引导和疏导。

政府应加强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发挥网络媒体的正面引导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和践行正确的网络言论,推动网络舆论向正能量方向发展。

同时,也要注重发展网络舆情的调和机制,通过妥善处理舆情矛盾,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四、加强网络舆论监管技术手段的研发与应用。

在网络舆情综合治理过程中,技术手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部门应加大网络舆论监管技术的研发,通过先进的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起覆盖全网的监管体系,实现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实时监控、追踪和识别,精准预测舆情发展态势,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和舆情危机,保障社会稳定。

通过以上几点的努力,相信我们能提升网络舆论监管能力,有效维护网络空间的公共秩序。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研究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平台,网络舆情也因此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成为了摆在各行业面前的一个重大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本文将对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进行研究。

一、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现状1. 信息爆炸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观点,传播信息。

信息的多样性和数量的庞大导致了网络舆情事件的频繁发生。

2. 虚假信息泛滥互联网的匿名性和开放性,使得虚假信息可以轻易地在网络上扩散,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正常运转,特别是在政治、商业等领域。

3. 舆情事件多元化在大数据时代,舆情事件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除了文字和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也可以成为舆情事件的传播主体。

1. 数据监测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需要借助于各种数据监测工具,通过对各种舆情信息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避免信息失控。

2. 情感分析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舆情管理者进行情感分析,分析出在网络舆情事件中人们的情感倾向,从而更好地进行舆情引导和危机公关处理。

3. 风险预警借助大数据技术,舆情管理者可以对可能发生的舆情事件进行预警分析,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舆情事件的扩散和危害。

1. 知识传播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舆情引导者更加精确地了解人们的需求和兴趣,从而更好地进行信息传播和引导,避免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促进网络上正能量的传播。

2. 舆情研判舆情引导需要建立完善的舆情研判系统,了解舆情事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进行信息的调整和引导,避免不良舆情事件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 舆情引导策略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舆情引导者更准确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心理,设计出更加有效的舆情引导策略,引导公众正确看待舆情事件,避免情绪失控。

1. 数据安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而数据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保护大数据安全将是一个挑战。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

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第一篇: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出路摘要:当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传统媒体无法发挥的作用,在监督中解决了许多问题,但由于互联网在我国发展起步晚,普及率低,所以网络监督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以“华南虎照”事件为例,探讨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以期实现网络监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使网络舆论监督能得到良性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华南虎照”事件出路十七大报告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利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网络舆论监督作为新时代的一种监督形式,一方面能促进社会公平、有序、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兴产物,人们对其了解得还不充分,监督机制还不完善,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作用还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不足一时还难以克服,所以对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有利于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但网络舆论监督已成为人们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并在国家的发展机制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何谓“华南虎照”事件2007年10月12日,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据称为陕西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在当年10月拍摄到的华南虎照片,由此推翻了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的观点。

媒体的报道引发了民间和网络的热议,围绕着照片的真假,媒体、专家、公众质疑的声音从网络上汹涌而起,**愈演愈烈。

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影像鉴定中心邀请数码、动物学、植物学等各路专家,就40张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在北京举行鉴定会,认为照片中的华南虎影像是不真实的,但在质疑声中周正龙本人坚持,老虎是真的,陕西省有关部门也对虎照进行了鉴定,认为照片中的老虎是真的。

网友也在网络上就此进行积极讨论,部分网友质疑“老虎颜色为什么这么艳红、眼神与嘴巴为什么这么像布老虎公仔、老虎的耳朵跑哪儿去了、老虎身边的植物没有一棵是倒的、居然有穿头而过的小藤条”。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分析

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分析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当前舆论监督功能在网络上得以快速的发展,已形成势不可挡的趋势,最近几年来,网络舆论监督发挥了非常大的功能性,一系列网络舆论监督事件已引起政府和民众的广泛关注。

文章分析了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和现状,并对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优势问题发展前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开始利用互联网来了解国家和政府的各项事务,并对各项活动进行交流和评价,网络舆论监督使人们充分的享受到了政治民主,使人们通过互联网这个新平台积极的参于到国家的各项活动当中,所以我们对于网络舆论监督要有一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并加以正确的规范和引导,建立起与网络舆论监督相一致的各项制度,从而使网络舆论监督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成为建设政治文明的新平台。

1 网络舆论监督的优势1.1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互联网由于可以连接到任何一个角落,同时具有充分的言论自由,由于可以采用匿名的方式进行讨论,所以在这个自由的场所内,人们可以充分的发展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由自主的加入到舆论监督的讨论中来同,从而使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内容具有真实性。

1.2 网络舆论监督力量强大目前由于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互联网中,随着网民数量的增加,再加之互联网的自由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等特点,使互联网成为当前舆论监督的主要渠道,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具有非常广泛的网民基础,同时在网络上具有非常好的互动空间,所以人们在互联网上开通了舆论监督的新平台,通过不断的交流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并具有充分的民主性。

1.3 网络舆论监督具有低成本的特点在传统的监督中,需要许多中间环节,从而会导致舆论监督的费用加大,而网络舆论监督则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网民只需通过互联网即可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事件的发生过程,这不仅能在最短时间内阐明事实的真相,节省了时间,同时也无需利用任何纸张和传递,不仅节省了成本,同时也使舆论监督开始向无纸化的方向发展,与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是完全符合的。

【免费下载】网络舆论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和完善对策

【免费下载】网络舆论对政府的监督作用和完善对策

摘要:网络舆论监督的形成是依赖互联网的各种功能实现的,是高科技和人民民主相结合的一种成果。

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更方便、更充分地交流、发表意见和建议,对政府事务和社会生活中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现象进行揭露、批评和指正,是现代人民民主发展进程的必然途径。

对现阶段网络舆论监督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应当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并且不断地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制度和途径,进而促进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舆论;网络暴力;监督目录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内容(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二)网络媒体在行政监督中的特点二、当前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网络舆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权威性(二)网络暴力问题突出(三)网络监督主体虽然广泛但代表性尚不充分三、健全网络监督舆论的对策与建议(一)重视网络舆论监督与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二)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注重制度建设(三)大兴网络文明之风,大力开展网民素质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四、结语“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一切被授予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孟德斯鸠)对权力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二是以法律制约权力;三是以监督制约权力。

舆论监督作为权力监督的重要部分,常常被人们称为“第四权”。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舆论监督成为协调社会结构和化解冲突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社会功能的重要载体,是监督公共权力有效运行和实施的有力工具。

通过网络舆论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的关系,对于提高公民意识,实现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从网络舆论监督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入手,对如何健全网络舆论监督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内容(一)网络舆论监督的含义网络舆论监督是指人发群众(网民)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评价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监督国家相关的各项活动,揭露国家公职人员的腐败行为。

浅谈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及对策

浅谈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及对策

浅谈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及对策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电脑与网络技术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舆情方面也面临着新的情况与问题,成为了一柄双刃剑,在表达民情民意等方面起到了方便快捷通道的作用,但是如果别有用心的组织与个人也会试图借助于这样的平台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能够带来严重的负面社会影响。

因此,强化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意义重大。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网络舆情管理面临的形式以及对策方面开展简要分析。

一、当前网络舆情监测管理工作面临的形势1.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催生了更加复杂的舆情状况。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国内网民数量呈现出直线上升的态势,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网民已经超过了5亿,网民年龄、职业、分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互联网的普及覆盖到了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加上微博、论坛等网络平台的发酵,网络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称为第一媒体。

在这样的背景下,接近于全员参与的网民群体形成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网络舆情也向着更为复杂的方向发展。

2.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对网络舆情产生了明显影响。

中国的快速崛起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国家以及周边地区个别用心险恶的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主义势力在正面对我国实施攻击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是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

他们利用网络平台抹黑中国,以及攻击我国政府网站,获取机密信息,散步不实言论以及鼓动骚乱等等,危害了国家安全以及对国内社会稳定产生了严重影响。

3.网络自身特点导致网络舆情监测管理难度加大。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手段,具有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多种特点,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网民发表言论可以隐匿身份,少了身份论证以及道德方面的顾虑,各种不实言论、偏激内容时有出现。

网络具有的聚合联动功能很容易让网民从网上的交流转变为网下的聚集,一旦不实言论经过煽动与发酵,容易成为较大负面影响事件,启东事件就是鲜活的案例。

互联网同时具备开放性和超时空性的特点,网络舆情后续取证难度较大,管理存在较大难度。

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网络舆论监督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本论文通过分析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根据这些原因想出及时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舆论的威力在不断加强,成为网络舆论监督的一个主要力量。

但是现在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发达,网络舆论监督的力度还是不够,存在着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根据这些存在的问题找出适当的解决办法。

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力度,最大限度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1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1.1网络舆论监督依据的事实不够客观真实网络舆论监督是以网络信息为条件,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电子数据库等多种网络技术形式对社会上的一些事情进行评论。

与传统的舆论监督不同的是,传统舆论一般都是通过记者进行深入地调查,从而得到相关的事实依据,但是网络舆论监督大多是根据网民自己的兴趣来发表感想的。

网络的快速性就造成了网民没有对网络事实进行深入的调查,从而缺少有效的依据。

现在很多的网名不知缘由,故意扭曲事实,使舆论监督起不到该有的作用,这是网络舆论监督中的一个重大的问题。

1.2网络舆论监督情绪化问题突出网络舆论监督情绪化主要就是因为很多网民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一味地转帖、跟帖,别人的评论怎么样,自己的评论就怎么样,人云亦云。

还有的网友不希望与自己相悖的言论出现,一旦发现有这样的言论就会大加批判。

若是遇到与自己想法一致的言论,就会大加赞扬,纷纷跟帖,扰乱了民心,影响了网络气氛的和谐,造成网络舆论功能的正常发挥。

1.3网络舆论监督方式存在侵权倾向网络舆论监督方式存在侵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侵犯当事人的隐私权,网络当事人的隐私权主要就是在网上享有的人格支配权,而且不会被他人所侵犯、搜集和复制。

可是现在网络上明星的隐私被曝光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这些行为都是侵犯当事人主权的错位行径,失去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本意。

二是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侵犯名誉权主要就是在网络论坛上发表不当的言论,因为侵权言论散播的范围十分广泛,造成的危害不可估量。

大数据助力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及化解路径研究

大数据助力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及化解路径研究

大数据助力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及化解路径研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舆情已成为社会管理和政府治理的重要方面。

由于网络舆情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网络舆情治理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

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困境也日益凸显,亟待化解。

为了更好地解决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困境,大数据技术被引入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数据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应用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针对大数据助力网络舆情治理的困境及化解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一、困境分析1.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和真实性难以保证网络舆情的数据来源非常多元化,包括社交媒体、新闻媒体、论坛博客等。

这些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无法得到保证,容易出现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一些有意识的网络攻击者也会利用技术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操纵和干扰,导致数据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2.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难度较大网络舆情数据量大、种类繁多,包括文本、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

如何有效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现有的数据处理技术在处理这些多元数据时面临较大的困难,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3.舆情预警和应对机制的不足由于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政府和企业对于网络舆情的预警和应对机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危机,往往难以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导致舆情的进一步扩大和恶化。

4.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约束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引入大数据技术需要考虑到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的约束。

如何在大数据分析中避免侵犯个人隐私、引发公众不满等问题,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化解路径探讨1.建立数据真实性验证机制针对网络舆情数据真实性难以保证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数据真实性验证机制,对数据来源和内容进行认证和审核。

加强对网络攻击的防范和打击,提高网络舆情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2.提升数据处理技术水平针对网络舆情数据处理的复杂性和难度,需要不断提升数据处理技术水平,加强对多元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能力。

浅谈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

目录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 (1)(一)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广泛 (1)(二)政府对网络舆论监督给于充分重视 (2)(三)隐患仍然存在,亟待解决完善 (3)二、网络舆论监督中的问题 (3)(一)情绪化倾向 (3)(二)虚假监督 (4)(三)失真性 (6)三、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对策和建议 (6)(一)加强政府引导和管理 (7)(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 (8)(三)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 (8)(四)完善网络舆论的监督机制 (10)(五)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11)参考文献 (12)浅谈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问题及对策【内容摘要】互联网其实就是一个公共的论坛,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开放的场所,不同思想和观点的人们可以在这里直抒己见,相互交流。

网络媒体使网民拥有了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是由于网络本身的虚拟性等原因,使得网络言论的目的性不强、主题分散、导向不明。

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大大降低了监督的效率。

而网络舆论监督要想真正成为一种交换评论与批评的理性工具,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思想宝库就必须对其进行综合的规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近年来,网络媒体的各种交际平台,诸如BBS、社区论坛、多种在线聊天工具、博客、微博客等让普通民众对各种热点新闻、突发事件迅速地获取信息,相应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了现实中意见的自由市场。

网民通过网络对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行关注、跟踪、评价,最后形成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舆论,这就是网络舆论。

2012年的“表哥”事件、“房姐”事件,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李刚事件,2009 年的“躲猫猫事件”“天价烟局长周久耕落马”“上海钓鱼执法”事件等,上述事件无一不是经过网络的传播后快速放大,引起网络舆论危机,造成政府执政官员信任危机,政府陷入空前被动局面。

在这种背景下,完善的网络舆论监督对有效处理网络舆论危机就显的尤为重要。

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现状(一)网络舆论监督的主体广泛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的网民总数已经达到5.64亿,同时互联网普及率比2010年进一步提升,已经达到38.3%。

网络舆情监管对策研究报告

网络舆情监管对策研究报告

网络舆情监管对策研究报告
网络舆情监管是当前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任务之一,有效的舆情监管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公共安全以及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网络舆情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

一、网络舆情监管现状分析
1. 社交媒体的高度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网络舆情形势日益复杂。

2. 不法分子利用虚假信息和散布谣言等手段,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群众恐慌。

3. 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完备,监管手段滞后于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

二、网络舆情监管对策建议
1.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管力度。

2. 加大对网络舆情的舆论引导力度,引导公众理性对待舆情事件,减少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3. 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信息的发布、监测和处置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网络舆情事件。

4. 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网络舆情监管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三、推进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前景和挑战
1. 技术的发展将为网络舆情监管提供更多可能,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运用。

2. 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破坏网络舆情监管的难度将逐渐增加,
监管工作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3. 全社会共同参与网络舆情监管是推进工作的重要保障,需要形成社会共识和多方合作的格局。

结论:
网络舆情监管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在技术的支持下,有效地引导舆情,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环境,实现网络舆情监管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彭长华内容提要: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反腐之网络舆论监督机制”已成为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借助自2012年12月到2015年2月之间代表性的反腐数据,分析了当前我国的反腐政治生态,同时通过对网络舆论监督现状的利弊分析论证了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监督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据此,针对网络舆论监督机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反腐时代 网络舆论监督机制 政治生态 反腐倡廉建设中图分类号:D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30(2016)05-0013-06作者简介:彭长华,江南大学副研究员(江苏无锡 214122)。

随着反腐的进一步走向深入,学术界围绕大数据反腐及腐败预防机制的研究愈来愈多,本文首先从相关网站上收集了自2012年12月到2015年2月之间的部分官员落马数据,对大数据时代影响下的反腐政治生态及网络舆论监督的利与弊,就大数据时代应如何有效地推进网络舆论监督健康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大数据时代反腐的网络舆论监督应势而生据权威部门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可达7.1亿人,可以认为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

也许正是因为看到了大数据时代来临,2013年4月19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8家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同时开辟了网络监督专区,直接链接中纪委、监察部、中组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等中央核心部门,鼓励广大网民依法如实举报违法、违纪、违规等行为,从而开创了中国网络舆论监督新纪元。

同年9月2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

消息一经发布,迅速占领了各大网站的头条,有专业人士用“极其罕见”一词来形容这一消息。

与其他中央官方网站不同的是,中纪委网站的主页面没有领导活动、政策解读、高端会议等内容,而是突出了党纪法规、互动交流、举报指南、我要举报、举报查询等指导性极强的分栏,打通了普通百姓与中国最高反腐机构联接的最后一里地。

于是,各地方纪检监察部门纷纷效仿,今天,网络舆论监督(或者说网络反腐)已经成为新常态。

网络舆论监督应势而生!①现如今,两个应势而生的领域———大数据时代与网络舆论监督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当今形势下大数据视域下的反腐成效分析及对策。

讨论生态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利与弊,进一步提出相应·31·*①本文系江南大学江苏党风廉政创新研究基地项目“基于数据分析理论的我国新时期反腐体系构建研究”(15JSLZ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牛先锋:《网络反腐的功能及其完善对策》,《理论视野》2009年第5期;郭兴全、韩伟:《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现状、趋势与对策》,《党的建设》2014年第2期;杜志洲:《我国网络反腐特点与趋势的实证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的政策建议以降低腐败的几率成为了大数据反腐时代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首要问题。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以反馈的形式研究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框架(见图1)。

图1 反馈形式下的大数据时代之网络舆论监督的研究框架二、大数据时代下的反腐政治生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均有“老虎”“苍蝇”落马。

随着巡视重点的转移,与十八大之前相比,中央巡视的工作在不断细化,党内互相监督的力度在不断增强,发现的“老虎”明显增加,拍打苍蝇也呈现渐增趋势,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反腐案例在不断增加,反腐的效果显著。

为了分析当今大数据时代影响下的反腐政治生态,笔者统计了自2012年12月到2015年2月的232名正厅级及以上的落马官员,从落马人数和职务大小两个层次进行了分类统计。

笔者从相关网站查询并统计了自2012年12月到2015年2月的正厅级及以上的落马官员,并按照落马时间绘制出折线图(如图2),其中统计时间段是3个月。

图2 2012年12月~2015年2月的正厅级以上落马人数统计从折线图中可以看出,自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反腐成效显著,大致以成倍的速度增长,这些官员的落马同时也标志着共产党从严治党的新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有领导干部(91.5%)、普通干部(87.8%)、企业人员(84.8%)、城乡居民(75.8%)对十八大以来的反腐倡廉工作抱有充分的信心。

①根据以上时间界限,笔者将232个落马官员按照职级分布不同进行排列,计有正国级1人、副国级3人、正部级8人、副部级56人、正厅级164人。

官员的职级越大,腐败的人数越少。

·41·新疆社会科学 2016年第5期①王新民、李志勇:《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http://www.ccdi.gov.cn/yw/201501/t20150114_50094.html。

但是,反过来思考,官员职级越大,官员的人数越少。

从官员腐败的概率来看,官员职级越高,腐败的概率越大。

因此,依据各部门分管理论,腐败成树状分支递增。

进而,在互联网这样的大数据影响下,各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专门的网络监督网站、已腐败官员与下级官员及各级官员的监督均是网络舆论监督的一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同腐败分子做坚决斗争,取得了斐然成绩。

从遏制“四风”的蔓延、“八项规定精神”政策的出台与倡导到“老虎苍蝇”一起打;从全面提升巡视强度、力度到培育过硬纪检监察队伍;从传统的单一的巡视到网络监督专区的开通使得舆论监督等多形式参与反腐;从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到有序地稳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均有丰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提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不反腐就会亡党亡国,真反腐则兴党兴国。

对于腐败,我们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发现多少就查处多少,既没有指标又不封顶,有腐必惩,凡贪务肃,除恶必尽,做到绝不放松。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反腐,永远在路上。

既表明了当代共产党人对腐败的憎恨,更表明了对正义的拥护和捍卫。

如此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反腐政治生态,为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论监督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空间。

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分析大数据时代影响下网络舆论监督现状的利弊及其政策建议。

三、大数据反腐时代之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一)大数据反腐时代之网络舆论监督的独特优势十八大过后,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这给我国飞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无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网络作为现代传媒的重要手段,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从BBS、博客、微博到各级纪检监察网站,甚至个人的维权网络平台,都可以成为反腐倡廉和提升反腐败力度的的新阵地。

从涉及不雅视频的重庆北碚区委书记雷政富到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刘铁男;从“微笑局长”到“表哥”“房叔”“房姐”等等,网络舆论监督的传播效果、影响范围、警示作用都在不断扩大。

一起起网络监督案件在官场引起强烈的震动,较多的问题官员经不起网络监督,或问罪,或去职,同时这种监督也加快了有关部门的反应速度,这些都见证了网络监督的独特优势与强大威力。

可以说,虽然网络舆论监督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网络舆论监督我们就会失去一个反腐的利器。

作为执政党,如何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既有坚强的决心,更有必胜的信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突出强调了正风反腐的现状不容乐观,而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就在于能够正风反腐、调节社会、促进和谐。

当今社会,充分利用大数据网络平台,做到还权于民,一方面可以建立健全拒腐防变机制,另一方面也可利用民意开发好新的动力资源。

依靠群众正风反腐,在新的动力资源上充分利用网络舆论监督这一机制,为党的工作透明度和反腐决心提供更加宽阔的工作空间。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行政法专家马怀德一直致力于呼吁建设权威网络举报平台。

马怀德说,网络舆论监督无疑是在打造一个快捷、灵活、有效的反腐利器。

网络舆论监督可以给人民群众提供一个参与党风廉政建设、抵制腐败、监督政府与社会,监督党员干部的重要平台。

2010年,药家鑫交通肇事案;2011年,云南昭通李昌奎强奸杀人案;2012年,“表哥”杨达才落马;2013年,李某某轮奸案等案件无一例外地凸显着网络舆论监督强大的攻势和力量,·51·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监督机制的现状及对策分析可以说,“只有阳光才能赢得公信!”大数据时代网络舆论监督以其独特的优势,推动着正风反腐的进程。

可以说,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水平不仅展示了一个国家法制化的程度,也是还权于民、实现民主治国的重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恶性事件和人物,敢于揭露和追踪。

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庞大的参与人群所发出的声音、所产生的力量,令人震撼。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副主任任贤良介绍,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6.56亿人,互联网已经覆盖到全国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和超过62.7%的乡镇,大部分行政村开通了宽带。

在云南李昌奎案件中,可谓充满了戏剧性。

如此重大恶性事件,其情节恶劣、手段残忍、后果如此严重,却被二审改判为死缓,一字之差的判决,让全国网民愤怒了!数以亿计的网民在网络上抨击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历经了“否定之否定”的反复之后,最终在舆论的狂潮中以再审改判死刑收场。

民意不可违,民意必须得到尊重!大数据时代使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更大!2.网络舆论监督给予广大网民真正的话语权。

因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就网络舆论监督给予广大网民真正的话语权,广大网民随时随地参与舆论监督,切实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可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也可对自己的意见无所顾忌和担忧。

平台的开放性,使广大网民能够直抒胸臆、畅所欲言。

为党和政府了解民生民情、打造和谐社会,提供了舆情通道。

3.网络舆论监督传播的快捷性。

与普通的监督途径相比,网络舆论监督具有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广大网民的青睐。

便利的微信朋友圈,随时随地即可将自己感兴趣的事件发布到网络上,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起界内人士的关注,根据事件的大小、敏感的程度,扩张的范围会随之变化,大大提升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

而传统媒介则要严格审查、层层把关,在时间上大打折扣,监督的效率会大幅降低。

4.网络舆论监督具有高效的引导性。

自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以高效的反腐成效查处了一个又一个腐败官员。

这些成效的由来,当然与中央的反腐决心和不断完善的巡视制度密不可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巡视电话和巡视网站的网络开放性与平民性。

与传统的查巡相比,网络舆论监督能够更加高效地引导专案员对当地官员在业绩与廉政上进行了解与考察,保障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开展。

5.网络舆论监督的交互动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