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飞机制造技术以及未来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汇总

现代飞机制造技术以及未来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汇总
现代飞机制造技术以及未来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汇总

现代飞机制造技术以及未来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飞机制造技术概论

1、飞机制造技术概论

飞机制造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装配、铸造、锻造、成形、机械加工、特种加工、焊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检测等方面,它是随着一个国家的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也推动着飞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飞机是一种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它是一种依靠自身的动力产生升力来支持其自身在空中飞行的特殊机器。它或用于空有人员、物资,或用用于空中作战。在结构上飞机有以下几个重要部分:主要用于装载人员、物资和燃料的机身;主要用于产生升力及装载燃料的机翼;控制飞行方向和保证飞行稳定性的襟翼、副翼、尾翼及其操纵系统;用于起飞和着陆的起落架及其辅助系统;用于导航通信等的仪表、特设系统等。飞机结构不但尺寸大、外形复杂,而且其机体结构主要是由大量形状复杂、连接面多、工艺刚性小以及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的钣金件或非金属薄壁零件组成的薄壳结构,这就决定了它的制造过程与一般机械制造有不同的特殊要求:

①飞机外形严格的气动要求和结构的互换协调。

②严格控制飞机的结构重量。

在航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研制一种新型飞机,从设计方案的提出、试制生产到投入使用,一般都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简单的归纳起来,飞机研制工作的一般过程大致为:

概念性设计——初步设计——方案审查——详细设计——设计审查——原型机试制——设计定型、颁发TC——原型机试飞——批生产准备。

2、飞机制造技术特点

由于飞机结构复杂,零件及连接件数量又多,且大多数零件在自身重量下刚度较小,而组合成的外形又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等特点,在飞机制造中,除了那些形状规则、刚性好的机械加工零件外,大多数零件,特别是那些形状复杂、尺寸大、附性小的钣金零件,都必须用体现零件尺寸和形状的专用工艺装备来制造,以确保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度。

一般机械产品零件的刚度比较大,连接产生的变形小,故装配准确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准确度;而飞机装配是由大量刚性较小的钣金零件或薄壁机械加工件在空间组合、连接的结果,故飞机装配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型架(夹具)的准确度。此外,在飞机装配中还有定位和连接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如铆接应力和变形、焊接应力和变形),装配件从装配型架上取下还要产生变形等,为保证飞机装配工作

的顺利进行,希望进入装配个阶段的零件、组合件和部件具有生产互换性,在装配过程中,零件、组合件和部件具有生产互换性,可以不对工件进行试装和修配,能减少大量的手工修配工作量,节省大量工时,缩短装配周期,有利于组织均衡的、有节奏的生产。在飞机成批生产中,许多钣金零件,机械加工件、装配个阶段的装配单元、部件都采用生产互换的方法。因此在飞机制造中一般采取互换和协调的方法以保证飞机装配的准确度。

3、飞机制造的主要部分

飞机工艺装备是飞机制造中必备的一种设备或工具,用来保证飞机产品的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产品成本,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飞机工艺装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直接用于零件的成形和飞机装配过程中的生产工艺装备;另一类为作为生产工艺装备的制造依据和统一标准的标准工艺装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不断涌现,设计、制造飞机工艺装备主要内容已从传统的机械加工向机电结合、数字测量方向发展。飞机制造技术也已转向采用新的综合技术工作法,建立以飞机产品数字建模技术为主导,并广泛采用新技术和综合化的完整工艺制造体系的新方向发展。

飞机零件的制造包括飞机零件的机械加工(如整体壁板的加工、梁类零件的加工、缘条长桁类零件的加工、框类零件的加工、接头类零件的加工和钛合金零件的加工等)和飞机钣金工艺(如蒙皮零件成形、整体壁板成形、落压零件成形、型材零件成形和钛合金钣金零件成形等)两大类。

飞机制造过程的主要环节是飞机的装配,飞机装配过程就是将大量的飞机零件按图纸、技术条件进行组合、连接的过程。

二、飞机制造中的互换和协调

1、结构分析

由传统的飞机制造模式可知,由于飞机产品的特殊性,飞机制造技术及其过程与一般的机械制造有着明显的不同,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在采用传统的飞机制造模式来制造薄壁结构的飞机时,由于飞机结构的特点,大部分的结构零件,特别是与外形有关的零件,多为尺寸大、刚性小、形状和配合关系复杂、容易变形的钣金件和型材零件。这些零件不能用一般的机械加工的方法来制造,而是利用大量标准和专用的工艺装备来制造,在将这些零件装配成组合件和部件时,其装配的准确度和互换性的保证方法,也不能像一般的机械产品那样靠零件的制造准确度本身来保证,而必须要以上述工艺装备来保证。工艺装备不仅是制造产品的手段,而且是保证产品装配协调和互换的依据。因此,要保证飞机的制造准确度以及生产中的协调性和互换性,首先必须保证各种生产工艺装备的制造准确度和协调准确度。

2、互换

飞机制造中的互换性(即完全互换性)是指相互配合的飞机结构单元(部件、组件或零件)在分别制

造后进行装配或安装时,除设计规定的调整外,不需选配和补充加工(如切割、锉铣、钻铰、敲修等)即能满足所有几何尺寸,形位参数和物理功能上的要求。飞机制造中的互换性分为几何形状互换性和物理功能互换性两个方面的内容。它是由飞机结构和生产上的特点所决定的。互换性只是对同一飞机结构单元于言的。飞机制造中的互换要求包括气动力外形的互换要求、部件对接接头的互换要求、强度互换要求、重量(包括重心)互换要求等方面。

在飞机制造中,当飞机的零件、组合件、段件和部件具有生产和使用互换性时,不但可以减少装配和对接时的修配工作量,节省大量工时,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组织有节奏的批量生产,而且可避免出现由于强迫装配而产生的装配变形,以及飞机结构内产生的装配残余应力的集中。同时,当飞机某个零件、组合件、段件或部件在使用中被损坏后,能用备件迅速更换,不会由于局部的损坏而影响飞机的正常使用,从而可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保证飞机的使用性能。

3、协调

飞机制造中的协调性是指两个或多个相互配合和对接的飞机结构单元之间、飞机结构单元与它们的工艺装备之间、成套的工艺装备之间配合尺寸和形状的一致性程度。一致性程度越高,则其协调性越好,协调准确度越高。协调性仅指几何参数而言。

①保证协调准确度的基本方法

按独立制造原则进行协调:对于相互配合的零件,当按独立制造原则对其进行协调时,协调准确度实际上要低于各零件本身的制造准确度。

按相互联系原则进行协调:如果其他条件相同,那么当采用独立制造和相互联系制造两种不同的原则时,即使零件制造的准确度相同,得到的协调准确度也不同;按相互联系原则能得到更高的协调准确度,而且在尺寸传递过程中,公共环节数量越多,协调准确度也就越高。

按相互修配(或补偿)原则进行协调:当采用相互修配原则进行协调时,协调准确度仅取决于将零件A的尺寸传递给零件B这一环节的准确度。

②协调方案的确定以及协调图表

飞机的机体主要由大量外形复杂的钣金零件组成,在我国现阶段,对于钣金零件所采取的协调方法(即尺寸传递体系)大体上分为模拟量传递、数字量传递和模拟量与数字量混合传递3种方式。在确定协调方案时必须先了解飞机机种上需要重点进行协调的部位,以根据不同的机型和结构特点做出正确决策。

三、飞机图纸的绘制

飞机图纸的绘制见装配图和零件图。

垫板外舱侧盖蒙皮加强梗、装配图见图。

四、飞机零件的制造

1、房外舱蒙皮制造

飞机蒙皮是构成飞机气动外形的关键零件,一般采用闸压滚弯、拉伸成形的方法制造,蒙皮制造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飞机制造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蒙皮制造技术对于我国航空制造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①蒙皮制造的特点:

⑴外形复杂,协调准确度高。

⑵不允许划伤和鼓动。一般构成气动外形,表面光滑流线。

⑶结构尺寸大,相对厚度小,刚性差。

⑷采用切面样板制造或样板为制造依据,并按模胎、切线样板、检验夹具、拉形模控制外形

⑸需要大型专用设备

⑹要求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较高。

2、合理选材:机机体钣金零件常用材料种类有铝及铝合金、镁合金、钛及钛合金、碳素钢、合金钢及不锈钢等,而此次设计蒙皮所采用的材料均为LY12,LY12在退火和新淬火状态下塑性尚可,可热处理强化。焊接性能不好,未热处理焊缝的强度为基体的60% ~ 75%,焊缝塑性低。抗蚀性不高,有晶间腐蚀倾向,阳极氧化处理、涂漆或包铝可大大提高抗蚀能力。要合理地、有区别地选择结构各部分的材料,既要满足静强度要求,又要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高强度铝合金LC4比铝铜合金LY12的静强度高约20%左右,但是LC4的疲劳性能却较差,对于毛刺、细小裂纹很敏感,故发动机机舱蒙皮不用LC4而用LY12,但应注意:

①控制应力水平:在较低的应力作用下,结构不易产生疲劳裂纹

②避免构件形状和截面的急剧变化,应尽可能逐渐过渡或用较大的圆弧光滑连接。

3、工艺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①热处理

LY12经退火处理(LY12-M)抗拉强度小于245Mpa,伸长率为12%。LY12经过淬火和自然时效(LY12-CZ),当型材厚度小于5.0mm时,抗拉强度为392Mpa,屈服强度为294Mpa,伸长率为10%;当型材厚度在5.1~10.0mm 之间时,抗拉强度为412Mpa,屈服强度为294Mpa;当型材厚度在10.1~20.0mm之间时,抗拉强度为422Mpa,屈服强度为364 Mpa;当型材厚度在20.0~40.0mm之间时,抗拉强度为441Mpa,屈服强度为313Mpa;当型材厚度大于40.0mm时,抗拉强度为392Mpa,屈服强度为294Mpa;以上状态下伸长率均为10%。

②技术条件

JT00-7 普通铆接技术条件

JT00-64 飞机零件、组件、部件重量控制4、发房外舱蒙皮工艺规程如下:

(1)垫板、加强梗钣金件的制造

飞机钣金零件的协调

飞机钣金零件的协调包括零件之间相互协调、零件与装配工艺装备之间的协调。

①作用

飞机钣金零件的协调可以减少装配和对接时的修配工作量,节省大量工时,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组织有节奏的批量生产,而且可避免出现由于强迫装配而产生的装配变形,以及飞机结构内产生的装配残余应力的集中,保证飞机的使用性能。

②依据

协调依据内容包括:数据尺寸、样板、标准工艺装备、移形工艺装备和标准实样。

协调图表编制依据与其他指令性工艺文件的关系:产品图纸生产大纲——工艺总方案——标准工装协调图表——部件装配协调图表——钣金零件协调图表——钣金零件制造生产文件。

③编制原则

⑴、在具备一定物质、技术条件下,尽量采用数字量传递法,CAD/CAM工作法适用于各型飞机

的研制、试制和批生产。

⑵、采用模拟量传递法时,也要根据飞机特点、生产批量以及钣金零件的复杂程度,选择不同

的协调方法:

a、大、中型飞机采用模线样板——表面标准样件工作法;小型飞机(歼击机)可用模线样板

——标准样件工作法。

b、研制、试制阶段,以模线样板工作法为主,并辅以少量的立体协调依据;批生产阶段,可根据产品的产量和各厂的经验,采用表面标准样件工作法或标准样件工作法。

c、座舱、进气道、整流罩、发动机短舱、翼根等双曲度钣金零件,应采用表面标准样件工作法;而对单曲度钣金零件,则采用模线样板工作法。

d、“按两个制造依据协调法”,是指钣金工艺零件的某一工艺装备,同时按样板和反模型(或其他立体依据)制造;按样板精加工一部分工作面,按反模型(或其他立体依据)精加工另一部分工作面。样板和反模型分别作为该工艺装备的制造依据。该法积累误差大,应少用,如必须采用时,应确定合理的定位基准,以减少定位误差。

⑶、综合应用法,是模拟量向数字量传递法过渡的一种方法,对于尚不完全具备CAD/CAM物质条件时采用。

④步骤

⑴、确定全机协调部位;

⑵、选择各部位的协调方法;

⑶、编制协调图表;

⑷、确定各种工艺装备及技术条件。

(2)、模线样板及工装的设计(简要)与使用

模线是由模线设计员根据设计所发出的图纸而绘制的图样;模线通常分为理论模线和结构模线两大类,理论模线按飞机理论图绘制,结构模线根据设计所发出的结构图绘制。样板是按照模线或数据而加工成的专用量具。

钣金工艺垫板工艺规程:

现代飞机制造技术以及未来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飞机制造技术以及未来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飞机制造技术概论 1、飞机制造技术概论 飞机制造技术所涉及的领域包括装配、铸造、锻造、成形、机械加工、特种加工、焊接、热处理和表面处理、工艺检测等方面,它是随着一个国家的科学与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社会的需求和市场的竞争也推动着飞机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飞机是一种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它是一种依靠自身的动力产生升力来支持其自身在空中飞行的特殊机器。它或用于空有人员、物资,或用用于空中作战。在结构上飞机有以下几个重要部分:主要用于装载人员、物资和燃料的机身;主要用于产生升力及装载燃料的机翼;控制飞行方向和保证飞行稳定性的襟翼、副翼、尾翼及其操纵系统;用于起飞和着陆的起落架及其辅助系统;用于导航通信等的仪表、特设系统等。飞机结构不但尺寸大、外形复杂,而且其机体结构主要是由大量形状复杂、连接面多、工艺刚性小以及在加工和装配过程中都会产生变形的钣金件或非金属薄壁零件组成的薄壳结构,这就决定了它的制造过程与一般机械制造有不同的特殊要求: ①飞机外形严格的气动要求和结构的互换协调。 ②严格控制飞机的结构重量。 在航空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研制一种新型飞机,从设计方案的提出、试制生产到投入使用,一般都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简单的归纳起来,飞机研制工作的一般过程大致为: 概念性设计——初步设计——方案审查——详细设计——设计审查——原型机试制——设计定型、颁发TC——原型机试飞——批生产准备。 2、飞机制造技术特点 由于飞机结构复杂,零件及连接件数量又多,且大多数零件在自身重量下刚度较小,而组合成的外形又有严格的技术要求等特点,在飞机制造中,除了那些形状规则、刚性好的机械加工零件外,大多数零件,特别是那些形状复杂、尺寸大、附性小的钣金零件,都必须用体现零件尺寸和形状的专用工艺装备来制造,以确保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度。 一般机械产品零件的刚度比较大,连接产生的变形小,故装配准确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准确度;而飞机装配是由大量刚性较小的钣金零件或薄壁机械加工件在空间组合、连接的结果,故飞机装配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型架(夹具)的准确度。此外,在飞机装配中还有定位和连接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如铆接应力和变形、焊接应力和变形),装配件从装配型架上取下还要产生变形等,为保证飞机装配工作的顺利进行,希望进入装配个阶段的零件、组合件和部件具有生产互换性,在装配过程中,零件、组合件

关于先进制造技术介绍

关于先进制造技术介绍 A10机械1 池长超100401130 摘要: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及特点, 并从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制造工艺技术、制造业综合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制术容造模式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先进制造技术有关内容。 关键词:先进制造精密工程系统集成生产模式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和特点 先进制造技术至今还没有一个一致公认的严格定义。从广义上说,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取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以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 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售后服务等生产制造的全过程, 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 以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可以说,先进制造技术= 传统制造技术的发展干信息技术+ 现代管理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具有下列特点: (1) 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 世纪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阶段, 是由传统的制造技术发展而来, 保持了过去制造技术中的有效要素; 但随着高新技术的渗人和制造环境的变化, 已经产生了质的变化, 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完整的技术群, 是一类具有明确范畴的新的技术领域, 是面向21 世纪的技术。 (2)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工业应用的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以追求技术的高新度为目的. 而是注重产生最好的实践效果, 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和综合实力增长为目标, 因而它非常适合于在工业企业中推广使用并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3)先进制造技术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传感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以及管理等技术的引人, 并与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 使制造技术成为能驾驭生产过程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系统工程。 (4)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随着全球市场的形成,使得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先进制造技术正是为适应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提出的。因而一个国家的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应具有世界水平, 应能支持该国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竟争力。 二.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 先进制造技术是驾驭整个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所涉及领域较宽,包括内容较多。根据其功能和研究对象的不同. 可将先进制造技术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l.现代设计技术 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 应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知识制定方案并使方案付诸实施的技术。它的重要性在于使机械产品设计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促使产品功能不断发展, 质量不断提高。 (1) 现代设计方法 现代设计方法包括产品动态分析、产品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以及具有面向制造、面向装配、面向检测等功能的并行设计等方法; (2) 设计自动化技术 利用计算机实现包括产品造型、工艺分析、工程计算、模拟仿真等功能的设计自动化C A D / C AM 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题目: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学院:机械工程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122 学号: 1208030366 学生姓名:杨瑞 指导教师:贺福强 2015 年 12 月 26 日

目录 一、概述 二、人工智能技术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三、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研究内容与核心技术难题 四、人工智能技术的评价与认识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概述 先进制造技术(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ique,缩写AMT,具体地说,就是指集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一体所产生的技术、设备和系统的总称。主要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集成制造系统等。 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而先进制造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技术群: (1)主体技术群:是制造技术的核心,它包括两个基本部分:有关产品设计技术和工艺技术。 (2)支撑技术群:a.信息技术:接口和通信、数据库技术、集成框架、软件工程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决策支持系统。b.标准和框架:数据标准、产品定义标准、工艺标准、检验标准、接口框架。c.机床和工具技术。d.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单机加工单元和过程的控制、执行机构、传感器和传感器组合、生产作业计划。e.其它; (3)制造技术基础设施.要素包括了车间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各种先进生产技术和方案方面的培训和教育等。 先进制造技术是在传统制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也是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益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先进制造技术不是一般单指加工过程的工艺方法,而是横跨多个学科、包含了从产品设计、加工制造、到产品销售、用户服务等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所有相关技术,涉及到设计、工艺、加工自动化、管理以及特种加工等多个领域,并逐步融合与集成。 先进制造技术是当今国际间科技竞争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飞机制造技术知识点

飞机制造特点与协调互换技术 1、飞机结构的特点:外形复杂,构造复杂;零件数目多;尺寸大,刚度小。 2、飞机制造的主要工艺方法:钣金成形、结构件机械加工、复合材料成形、部件装配与总装配 3、飞机制造的过程:毛坯制造与原料采购、零件制造、装配、试验 4、飞机制造工艺的特点:单件小批量生产、零件制造方法多样、装配工作量大、生产准备工作 量大、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保证协调与互换 5、互换性 互换性是产品相互配合部分的结构属性,是指同名零件、部(组)件,在分别制造后进行装配时,除了按照设计规定的调整以外,在几何尺寸、形位参数和物理、机械性能各方面不需要选配和补充加工就能相互取代的一致性。 6、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两个或多个相互配合或对接的飞机结构单元之间、飞机结构单元及其工艺装备之间、成套的工艺装备之间,其几何尺寸和形位参数都能兼容而具有的一致性程度。协调性可以通过互换性方法取得,也可以通过非互换性方法(如修配)获得,即相互协调的零部件之间不一定具有互换性。 7、制造准确度 实际工件与设计图纸上所确定的理想几何尺寸和形状的近似程度。 8、协调准确度 两个相互配合的零件、组合件或段部件之间配合的实际尺寸和形状相近似程度。 9、协调路线:从飞机零部件的理论外形尺寸到相应零部件的尺寸传递体系。 10、三种协调路线:按独立制造原则进行协调、按相互联系制造原则进行协调、按相互修配原 则进行协调 11、模线 模线是使用1:1 比例,描述飞机曲面外形与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的一系列平面图线。模线分为理论模线和构造模线。 12、样板:样板是用于表示飞机零、组、部件真实形状的刚性图纸和量具。 13、样机:飞机的实物模型14、数字样机:在计算机中,使用数学模型描述的飞机模型,用以取代物理样机。 15、数字化协调方法 通过数字化工装设计、数字化制造和数字化测量系统来实现。利用数控加工、成形,制造出零件外形。在工装制造时,通过数字测量系统实时监控、测量工装或者产品上相关控制点的位置,建立产品零部件的基准坐标系,在此基础上,比较关键特征点的测量数据与数字样机中的数据,分析测量数据与理论数据的偏差,作为检验与调整的依据。

航空行业制造装备发展分析

航空行业制造装备发展分析 非常荣幸参加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主办的“跟踪重点需求,自主创新发展”高层论坛。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航空工业制造装备的发展分析”。我来自于中航技国际工贸公司,中航技国际工贸公司从上个世纪70 年代开始,一直是中国航空工业制造装备的采购商,是我国航空工业进口制造装备的主渠道。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既不是航空工业的规划管理机构,也不是航空装备的制造企业,我们是一个长期从事航空制造装备进口的外贸公司。由于长期从事国外航空制造装备的采购工作,特别是近10 年来,航空行业采取了制造装备集中规划,集中采购的政策,使我们有机会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蓬勃发展,了解了一些航空工业制造装备的需求和发展历程。 我很高兴借这次演讲的机会,向大家介绍航空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找出国内外航空工业的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将我们对航空工业装备发展的粗浅认识与大家分享交流。 谈航空工业装备的发展,有必要先看看航空工业的发展。 一、航空工业的发展趋势 航空工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中国航空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产业规模,上下游产品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我们的航空产品主要包括:各类军用飞机、民用飞机、运输机、直升机、教练机;各类航空发动机;各种航空机载系统等。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航空航天产业”,说明党和国家对发展航空工业的重视。可以说,中国航空工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有相当可观的发展预期,投资规模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相关材料、工艺和结构的发展,是对设备制造业需求产生的基础。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国内外航空工业的发展趋势。 1.军用飞机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军用飞机正在由三代机向第四代先进战机发展。第四代战机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能以马赫数1.5—1.6 持续飞行;具有更好的隐身能力和更高的机动性能。其零件数量减少4O%—60 % ,可靠性提高1倍,耐久性提高2倍。这一代战机以美国F - 22 为代表,同时美国也正在研制联合攻击机F—35。 2.直升机的发展趋势 直升机由于具有垂直起降、无需专用跑道、长时间空中悬停等特点,在军用

飞行器制造技术要点

一、概论 1、飞行器加工工艺就是通过改变原材料、毛坯或半成品的形状、尺寸、性质或表面状态,使之成为符合 设计要求的飞行器产品的零部件的方法。 2、飞行器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 (1)必须保证飞行器具有精确地气动外形 (2)在确保导弹一次使用成功的前提下,要满足规定的强度和刚度要求,必须尽量简化导弹结构、减轻质量并降低制造成本。 (3)必须使飞行器能够适应所规定的严酷自然环境和力学环境。 (4)必须使飞行器具备良好的可维修性 (5)必须强化飞行器系统及各分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3、采取的措施 (1)飞行器的结构材料主要采用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的金属材料和非金属复合材料,部分采用钛合金和铝锂合金。 (2)在结构设计中,尽量采用先进工艺技术以满足飞行器结构、材料及加工精度等方面要求。 (3)由于飞行器正在朝小尺寸、大威力、超声速、超远程方向发展,因此应大力推广和应用整体结构、蜂窝夹层结构、强力旋压舱段(包括内外旋压)和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结构。 (4)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一体化技术,采用高精度的通用机床设备和测试(包括无损探伤)设备,以保证新一代武器系统制造精度和缩短研制周期。 4、特点 (1)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比较多比较快,工艺预研必须走在飞行器研制的前面,以便为新型飞行器的诞生创造条件。 (2)所涉及的不少专业技术属于高科技范畴。 (3)加工工艺的实践性强,其验证工作贯穿于飞行器研制全过程,特别是地面试验必须充分并尽量模拟真实情况。 (4)所加工产品零部件的质量控制十分严格。 5、先进连接技术 焊接分:钎焊、熔焊、压焊 (1)钎焊,是使被连接的构件之间填充熔点低于被焊接材料的材料并使之熔化,而在连接界面上润湿和漫流,从而填充被焊接头的间隙,然后冷却结晶形成不可拆卸的冶金结和的连接方法。 根据焊料液相线温度高低分为:硬钎焊和软钎焊 特点:1)温度远低于母材料的融化温度,对母材性能没有明显影响。2)可在焊接熔化温度下对焊件实体整体均匀加热,对全焊缝同时焊接,焊件的温度梯度小,应力变形小,易保持焊件精度。3)可实现多种异种金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连接。4)对热源的要求低、工艺简单、易于自动化,焊件相对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熔焊,是将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冷却结晶成一体,利用液相的相溶而实现原子间的结合的连接方法。 加热热源不同可分为:电弧焊、等离子弧焊、电子束焊、激光焊、气焊(利用化学热)。 特点:1)加热温度高2)焊接件有冶金过程3)焊接温度梯度大,因而焊件的变形也较大4)焊缝金属组织存在着相变,母材与填充金属在焊缝及其附近发生扩散迁移 (3)压焊,是在连接的表面采用加压、摩擦、扩散等特理作用下,两个连接表面在固态下达到紧密接触,金属原子获得能量,活动能力增强而互相接近并扩散形成固态连接。 压焊分:摩擦焊、超声波焊、爆炸焊、扩散焊、电阻电焊。 特点:1)加热的温度低于被焊材料的熔点,必须利用压力才能是连接的材料紧密接触2)在压力下界面两侧存在着原子的扩散,扩散的是否充分,取决于加热的压力,温度和时间3)可在保持基体金属原有的性能条件下,获得同种或异种金属焊接的牢固接头4)不受零件大小、断面尺寸和表面形状的

飞机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设计_本科毕业论文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飞机起落架结构及其故障分析专业:航空机电工程 完成日期: 2013 年 3 月 5 日

飞机起落架结构及其故障分析 摘要:起落架作为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降滑跑时用于支持飞机重量、吸收撞击能量的飞机部件。为适应飞机起飞、着陆滑跑和地面滑行的需要, 起落架的最下端装有带充气轮胎的机轮。为了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机 轮上装有刹车或自动刹车装置。同时起落架又具有空气动力学原理和 功能,因此人们便设计出了可收放的起落架,当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就 将起落架收到机翼或机身之内,以获得良好的气动性能,飞机着陆时 再将起落架放下来。本文重点介绍了飞机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系统。对起落 架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对起落架的组成、起落架的布置形式、起落架的收 放形式、起落架的收放系统、以及起落架的前轮转弯机构进行了系统的论 述。并且给出了可以借鉴的起落架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图片。 关键词:起落架工作系统凸轮机构前轮转弯收放形式 目录 1. 引言 (1)

2. 起落架简述 (1) 2.1 减震器 (1) 2.2 收放系统 (1) 2.3 机轮和刹车系统 (2) 2.4 前三点式起落架 (2) 2.5 后三点式起落架 (3) 2.6 自行车式起落架 (5) 2.7 多支柱式起落架 (5) 2.8 构架式起落架 (6) 2.9 支柱式起落架 (6) 2.10 摇臂式起落架 (7) 3 起落架系统 (7) 3.1 概述 (7) 3.2 主起落架及其舱门 (7) 3.2.1 结构 (8) 3.2.2 保险接头 (8) 3.2.3 维护 (8) 3.2.4 主起落架减震支柱 (8) 3.2.5 主起落架阻力杆 (9) 3.2.6 主起落架耳轴连杆 (10) 3.3 前起落架和舱门 (10) 3.4 起落架的收放系统 (10) 3.4.1起落架收放工作原理 (10) 3.4.2 起落架收放过程中的的液压系统 (11) 3.4.3 主起落架收起时的液压系统工作过程 (12) 3.4.4 主起落架放下时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3) 3.4.5 在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急放起 (14) 3.4.6 起落架收放的工作电路 (15) 3.5 前轮转弯系统 (17) 3.5.1 功用 (17) 3.5.2 组成 (17) 3.5.3 工作原理 (17) 3.6 机轮和刹车系统 (17) 4 歼8飞机主起落架机轮半轴裂纹故障分析 (17) 4.1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故障概况 (17) 4.2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失效分析 (18) 4.3 机轮半轴裂纹检测及断口分析 (20) 4.3.1 外场机轮半轴断裂检查 (20) 4.3.2 大修厂机轮半轴裂纹检查 (21) 4.4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结果 (22) 4.4.1 机轮半轴疲劳试验破坏部位 (22) 4.4.2 试验结果与使用情况差异分析 (23) 4.5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失效分析结论 (24) 4.6 主起落架机轮半轴结构设计改进 (24)

国外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趋势

综观飞机制造业近百年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史,飞机制造技术的发展由民用运输和军事用途强烈需求所牵引,并受到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形成了今天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局面。 冷战时代的军备竞赛,刺激了军事工业,尤其是飞机制造业的发展。为了研制高性能新型战机、大型军用运输机、特种军用飞机和武装直升机,各国政府和军方不断推出新的研究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开发先进制造技术及其专用设备,基本建立了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基础。 随着世界经济较长时期的衰退,各国航空公司利润急剧下降,直接影响到飞机制造商。因此,他们为了生存,降低飞机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就成为了新一代民机研制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冷战结束后,各国大量削减国防经费,军方难以承受高性能武器装备的高昂采购费用,如F-22战斗机每架1.6亿美元。如此高昂的采购费,限制了该飞机的生产数量,因此美国军方提出研制买得起的飞机——JSF联合攻击机(每架约3亿美元)作为相应的补充。军机的研制生产也提出了高性能和全寿命周期低成本的双重目标。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精益生产等许多新理念的诞生,使得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处于不断变革之中,传统技术不断精化,新材料、新结构加工、成形技术不断创新,集成的整体结构和数字化制造技术构筑了新一代飞机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框架。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外飞机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这一趋势,本文介绍几种主要制造技术(本站节选其中的《先进数控加工技术》)。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飞机制造业应用数控技术始于60年代。近50年的数控技术发展中,发达国家飞机制造业中数控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本实现机加数控化、广泛采用CAD/CAPP/CAM系统和DNC技术,达到数控加工高效率,建立了柔性生产线和发展了高速切削加工技术。 1 基本实现了机加数控化 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占机床总数的30%~40%,而航空制造业更高,达到50%~80%。波音、麦道等飞机制造公司都配置了数量可观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先进数控设备,特别是大型、多坐标数控铣和加工中心,同时与之相关的配套设备齐全,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先进制造技术 英文名称: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课程代码:0110993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2 总学时数:32 先修课程: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CAD/CAM 课程概要: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课程主要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体系结构及发展趋势,以及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管理技术以及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全面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内容和最新技术。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先进制造技术是学生掌握和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技术前沿,是机械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方法,先进制造工艺,更新制造技术理念。本门课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等多学科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掌握目前制造业中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 2.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场合; 4.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对推动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论(4学时) 1 制造与制造技术 2 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 3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和分类 4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由来、概念、特点、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般掌握:十大先进制造技术简介及其基本发展理念 了解:与课程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章先进设计技术(6学时) 1 先进设计技术概述 2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3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4 模块化设计 5 逆向工程 6 其他先进设计方法 重点掌握:先进设计技术概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模块化设计。 一般掌握: 未来精密加工、微型设备制造和精品仪器设备的发展蓝图 了解:逆向工程,其他先进设计方法 第三章先进制造工艺(6学时) 1 先进制造工艺的发展及其内容 2 超精密加工 3 微细/纳米加工技术 4 高速加工技术 5 现代特种加工技术 6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7 绿色制造技术 重点掌握:现代制造业中最新工艺及其发展 一般掌握:世界快速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市场发展规律和企业自身有效技术改造的方法,培养宏观驾驭能力 第四章制造自动化技术(4学时) 1 制造自动化技术概述 2 现代数控加工技术 3 工业机器人技术 4 柔性制造技术

基于JAVA的飞机大战游戏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Java的飞机大战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飞机大战是电脑游戏发展史中早期最为经典的游戏之一,经常能在掌上游戏机、手机以及电脑上见到这个游戏。不过,以往常见的飞机大战游戏是二维平面上的,并且大多以黑白的形式出现,当然在电脑上可以看到多种颜色的飞机大战。 Java自面世后就非常流行,发展迅速,对C++语言形成了有力冲击。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广泛应用于个人PC、数据中心、游戏控制台、科学超级计算机、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同时拥有全球最大的开发者专业社群。在全球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环境下,Java更具备了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 本游戏是一个基于java的飞机大战游戏,利用Eclipse平台实现经典的飞机大战游戏。游戏主要涉及了游戏状态控制功能、游戏难度的调整、游戏界面绘画功能、玩家游戏控制功能,最终展示了游戏开发的基本开发过程和设计思路。 关键词:飞机大战;游戏;java;Eclipse平台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irplane wargame based on Java Abstract Lightning i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games in the early one of the most classic game, often on a handheld game consoles, mobile phone and computer to see this game. However, the previous common lightning game is two-dimensional plane, and mostly in black and white, in the course of the computer can see lightning in color. Since Java is very popular after the launc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 + + language to form a strong impact. Java technology has excellent versatility, efficiency, platform portability and security, widely used in personal PC, data center, game consoles, scientific supercomputers, cell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also ha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er of professional community . In the world of cloud computing and mobile Internet industry environment, Java and more have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and broad prospects. This game is a game based on the realization of Java lightning, lightning classic game based on Eclipse platform. The game is mainly involved in the game state control function, the difficulty of the game, the game interface to adjust the drawing function, game player control function, finally shows the bas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ame development and design ideas. Keywords: lightning; game; Java; Eclipse platform

先进制造技术论文

先进制造论文 先进制造技术 院系:周口科技机械工程 姓名:曹军科 班级:数控4班 时间:2010年12月25日

先进制造技术 材料加工工程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工业更新换代的重要科学基础和共性技术。其中包括高效、精密的加工工艺、装备和检测技术,低能耗、低成本产品的流程制造,集成、柔性、智能化制造系统,是工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合成与加工新技术研究包含纳米结构材料和金属加工、聚合物加工、陶瓷加工、复合材料加工、快速凝固、超纯材料、近终型加工等各类合成和加工的基础研究。根据材料的服役效能来调整成分、组织、结构、进而对材料的制备工艺进行设计,将使材料在强韧性、抗摩擦、抗冲击、抗腐蚀等方面的性能大大提高,对材料科学的全面发展起关键的促进作用。 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与材料的成分和结构、材料的性质是决定材料使用性能的最基本的三大要素。一般而言,材料需要经历制备、成型加工、零件或结构的后处理等工序才能进入实际应用。 下面将分别介绍新材料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工作原理、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 新材料成形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是近二、三十年来材料科学技术领域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先进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加上了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进程,促成了诸如微电子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形成,促进了现代航天航空,交通运输,能源环保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先进工业国家对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十分重视。美国制定了“为了工业材料发展计划”,其核心是开放先进的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提高材料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满足未来工业发展对材料的需求。德国开展的“21世纪新材料研究计划”将材料制备与成型加工技术列为六个重点内容之一。在欧盟的“第六框架”计划中,先进制备技术时新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先后实施了“超级金属”、“超钢铁”计划,重点是发展先进的制备加工技术,精确控制组织,大幅度提高材料的性能,达到减少材料用量、节省资源和能源的目的。同时开展本科学领域色前沿和基础研究,并综合利用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科技发展成果,提供预备新材料的新原理新方法,也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 一大批先进技术和工艺不断发展和完善,并逐步获得实际应用,如快速凝固、定向凝固、连续铸轧、连续铸挤、精密铸造、半固态加工、粉末注射成型、陶瓷胶态成型、热等静压、无模成型、微波烧结、离子束制备、激光快速成型、激光焊接、表面改性等,促进了传统材料的升级换代,加速了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应用,解决了高技术领域发展对特种高性能材料的制备加工与组织性能精确控制的急需。 现在将主要的先进材料加工技术分别介绍如下: 1. 快速凝固 快速凝固技术的发展,把液态成型加工推进到远离平衡的状态,极大地推动

先进制造技术复习题参考答案

先进制造技术复习题 1.制造业的分类 制造业按行业分类: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化工制造、工厂产品制造等 从制造方法分:△ m>0的快速成型技术;△m<0的传统切削加工;△ m=O的铸造、锻造及模具成形加工 2.制造业在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1)人们的物质消费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制造技术和制造业的发展 (2)制造业是实现经济增长的保证 (3)发展制造业,提高制造技术是影响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因素 (4)制造业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物质保障,是支持服务业更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5)制造业是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6)制造业是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就业的重要途径 (7)制造业是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物质支撑 ( 8)制造业是实现军事现代化和保障国家基本安全的基本条件 3.如何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制造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发达的工业国家已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一起列为了当今时代四大科学支柱之一。要重新认识机械制造业,尚包含着另一种意义。它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业.即所谓的机械加工。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激光学、管理学等最新成就为一体的一个新兴技术与新兴工业的综台体。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当今高科技的综合利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在它的信息

处理与控制方面运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激光加工技术,在加工机理、 切削过程乃至所用的刀具也无不渗透着当代的高新技术,再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机 械加工”。 4.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内涵及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业不断地吸收机械、信息、材料及现代管理技术等 方面最新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幵发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及售后服务的制造全过程,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敏捷制造,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前沿制造技术的总称。从本质上可以说,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等的有机融合。当前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造自动化技术向纵深方向发展 2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3加工制造技术向着超精密超高速以及发展新一代制造装备的方向发展 4绿色制造将成为21世纪制造业的重要特征5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 5.了解CAD发展史的三次技术革命 在三维造型阶段,几何造型技术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由于线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法国的达索飞机制造公司的幵发者们,在二维绘图系统 CADA啲基础上,幵发出以表面模型为特点的自由曲面建模方法,推出了三维曲面 造型系统CATIA。它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第一次 CAD技术革命。 实体造型技术能够准确表达零件的大部分属性(至少还不能表达零件的材料信息),从CAD系统获得的设计数据可以用于 CAM CAE等系统,给设计、分析、制造带来了加大的便利。可以说,实体造型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是CAD发展史上的第 二次技术革命。 创建PTC公司(即参数技术公司)的技术精英们,幵始研制名为Pro/E的参数化软件,第

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学复习题简答及答案贾玉红何景武新整理

1. 飞机产品的特点及其制造工艺的特点。 飞机产品的特点: 1、零件数量大、品种多 2、外形复杂、精度要高 3、零件尺寸大、刚度小 4、材料品种多,新材料应用比例大 5、结构不断改进,产量变化范围大 制造工艺的特点: 1、需采用新的保证互换性的方法-模线样板工作法; 2、生产准备工作量大,需采用大量模具、夹具、型架等工艺装备,数字化制造技术; 3、批量变化范围大,手工劳动量大,现在用柔性制造技术; 4、零件加工方法多种多样,装配劳动量比重大; 5、生产协作能力强,推行并行工程。 2. 弯曲、拉伸、拉形、拉弯、落锤成形、液压成形、喷丸成形、旋压成形及胀形等典型成形工艺的成形原理、成形极限、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弯曲: 成型原理:弯曲是将平直板材或管材等型材的毛坯或半成品、用磨具或其他的工具弯成具有一定曲率和一定角度的零件的加工成型方法。材料外层纤维受拉,内层纤维受压,中性层不变。 成形极限:当万区间相对弯曲半径小到一定程度时,会是万区间外表面纤维的拉伸应变超过材料所允许的极限而出现裂纹或折断,此时的变形记先成为成形极限。相对弯曲半径r/t 达到材料即将破裂的极限是的min r 问题:主要问题是回弹。 解决办法:补偿法、加压法,加热校形法及拉弯法。 拉伸原理:拉伸是在凸模作用下将平板毛坯变成开口空心零件的过程。(凸缘切向收缩为筒壁,筒壁为传力区) 成形极限:当壁筒要拉断时的拉伸系数为极限拉伸系数。在筒壁将要拉断时的最小拉伸系数0/m d D

容易出现的问题:凸缘起皱和筒壁拉裂。 解决办法:用压边圈防止外皱。用带拉伸筋的凹模、反向拉伸法和正反向联合拉伸法防止内皱。 拉形原理:拉形时板料两端在拉形机夹钳夹紧的情况下,随着拉形模的上升,板材与拉形模接触产生不均匀的双向拉伸变形,是板料与拉形模逐渐贴合的成型方法。 成形极限:在拉形时,挡板料濒于出现不允许的缺陷时的拉形系数max 0/l l 。 容易出现的问题:拉裂、起皱。 解决办法:防止拉裂的主要方法是控制一次拉形变量;防止起皱可使夹头钳口取现金量符合模具两端对应曲面的剖面形状,在操作中正确配合夹头拉伸和台面上顶的动作。 拉弯原理:拉弯是将毛料在弯曲的同时加以轴向拉力,改变毛料剖面内的应力分布情况,使之趋于均匀一致,以达到减少回弹,提高零件成形准确度的目的。 成形极限:拉断 常见问题:回弹量较大 解决办法:先拉后弯,先弯后拉,先拉后弯再补拉。 落压成型原理:利用质量很大的锤头或上模从高处落下时所产生的巨大的冲击力是,使毛料沿着成型模成形。 成形极限: 易出现的问题:材料起皱或破裂 解决方法:预成形;采用展开料成形;分区依次成形;采用储料过渡 液压成形原理:采用液态的水或油作为传力介质,用软凸模或凹模代替刚性的凸模或凹模,使坯料在传力介质的压力作用下与凹模或凸模贴合的过程 成形极限:相对弯曲半径R/t 以及成型压力P 易出现的问题:材料的起皱开裂和不贴模 解决方法:尽量采用新淬火料进行成形,同时尽可能采用展开料成形,以免除修边工作。

传统制造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

传统制造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 摘要:机械制造技术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国际间科技竞争的重点。本文对机械制造技术在世界历史上的发展作了简要陈述,对传统及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技术特点进行概括介绍,并简述了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制造简史传统及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Traditional an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iangsu:213002 zhang min) Abstract: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s not only the standard of the level of a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focus of competition between inter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it makes a brief statement about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historyand the traditional and advance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eatures .In the end, it introduces the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 brie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history traditional and advanced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 1.制造从人类的诞生就开始了。石器时代,使用减量法,把石块的多余部分敲打掉,制造了石斧、石刀。发展到原始社会,利用等量法制造土陶制品。原始社会后期和封建社会初期,冶金技术(metallurgy technology)的发展,使用增量法制造大量的金属制品。 2.而到了工业化时期,以英国人瓦特的蒸汽机(steam engine)为标志,解决了动力问题,推动制造业从手工制造发展为机械制造。无疑现在的机械工业是每个国家工业体系的核心,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而在当时,制造方法的极大发展表现在各种加工、切削技术及零件的制造向更精、更细、更专业化、更大批量的方向发展。 3.到了8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消费者需求日趋主体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竞争日趋全球化和激烈化。这一时期内,基于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今制造技术面临的问题,论述了先进制造的前沿科学,并展望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问题;先进制造技术;前沿科学;应用前景 制造业是现代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支柱,其生产总值一般占一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20%~55%。在一个国家的企业生产力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60%左右。专家认为,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其竞争能力最终体现在所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随着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顾客需求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种竞争日趋激烈,因而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对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 1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制造科学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制造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为满足制造系统敏捷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重组的能力,必须借鉴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制造模式和制造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制造系统优化的组织结构和良好的运行状况是制造系统建模、仿真和优化的主要目标。制造系统新的体系结构不仅对制造企业的敏捷性和对需求的响应能力及可重组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制造企业底层生产设备的柔性和可动态重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制造观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制造系统,以满足制造系统新的要求。(2)为支持快速敏捷制造,几何知识的共享已成为制约现代制造技术中产品开发和制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集成、坐标测量(CMM)和机器人学等方面,在三维现实空间(3-Real Space)中,都存在大量的几何算法设计和分析等问题,特别是其中的几何表示、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测量和机器人路径规划及零件的寻位(如Localization)等方面,存在C-空间 (配置空间Configuration Space)的几何计算和几何推理问题;在物体操作(夹持、抓取和装配等)描述和机器人多指抓取规划、装配运动规划和操作规划方面则需要在旋量空间(Screw Space)进行几何推理。制造过程中物理和力学现象的几何化研究形成了制造科学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_知识要点

现代飞机装配技术知识要点 一、绪论 1、飞机装配定义:根据尺寸协调原则,将飞机零件或组件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进行组合、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装配件或整机的过程。 2、飞机装配发展历程:人工装配、半自动化装配、自动化装配。 3、飞机结构特点:零件多、尺寸大、刚度小、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其装配具有与一般机械产品不同的技术和特点。 4、现代飞机装配技术发展趋势: (1)柔性化:工装和设备适合多种机型或零部件。 (2)自动化:高效自动化装配,具体体现为零部件自动化定位调姿、自动化制孔等。(3)数字化:高精度数字量传递。 (4)集成化:工艺、工装、设备紧密集成为有机整体。 二、数字化制造 1、数字化制造和传统制造的最大区别: (1)改模拟量传递为数字量传递。 (2)把串行工作模式变为并行工作模式。 2、飞机数字化特点: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研制成本。 2、国外飞机数字化技术发展3个历程: 部件数字样机阶段1986——1992 全机数字样机阶段1990——1995 数字化生产方式阶段1996——2003 3、 4、飞机数字化制造的3个内容:CAD绘图技术、CAD建模技术、MBD技术。 5、数字样机的主要内容: (1)1级数字样机:飞机产品设计从用户的需求开始。飞机总体设计组经过对飞机的航程、所需燃油、载客量、总体性能及制造成本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数据就作为进行初步产品数字建模的依据。建立飞机总体定义包括飞机的描述文档、三面图、外形气动布局和飞机内部轮廓图(DIP)。 (2)2级数字样机:在生产设计数据集发放之前,为工程部门用来进一步进行产品开发,验证设计构型等。已经用它对飞机结构设计和不同设计组之间的界面进行了协调,零部件外形已经确定下来,但还未进行详细设计。在这阶段数字化预装配(DPA)的工作进展主要体现在为飞机的可维护性、可靠性、人机工程以及支持装备的兼容性等进行了尽可能的详细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