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获奖课件教学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再别康桥》ppt52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再别康桥》ppt52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PPT课件

悄然离去 (笙箫 夏虫)
(6_7) (现实)
依依不舍
欣喜 眷恋 主观情意
无奈 惆怅
34/52
5感情到达高潮
撑篙漫溯寻梦图
4对康桥永久眷恋
榆阴浮藻清潭图
3愈加欢喜和眷恋
青草水底招摇图
2欢喜和眷恋
河畔金柳倒影图
1难舍难分
挥手作别云彩图
6情绪低落 静思默想
黄昏夏虫缄默图
7悄悄作别
招手惜别云彩图
35/52
1/52
学习目标
• 一、体会《再别康桥》所深寓感情。 • 二、了解《再别康桥》利用意象、修辞
表示感情特点。 • 三、了解《再别康桥》“三美”。 • 四、有感情朗诵和背诵《再别康桥》。
2/52
了解康桥:
康桥cambridge,即剑桥,邻近康河,以剑桥
大学闻名于世.诗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生活过. 1922年转为正式硕士。过了六个月正式学生生活 后,8月中旬回国。23年发表了第一首回想康桥诗 --《康桥再见吧》。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 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当代散文名篇--《我所 知道康桥》。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在一个 明媚夏日午后,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 日校园,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欢声笑语和那洒 落其间青春年华.康河水开启了诗人性灵,唤醒了 他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 桥》.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
辛渐》)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以送别为主题古诗词与本诗有何不一样?
28/52
新奇构思:
诗人避开了普通别离诗告别对 象。普通别离诗告别对象是人,这 首诗告别却不是人,是“西天云彩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 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 咛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再别康桥》优秀获奖ppt课件

《再别康桥》优秀获奖ppt课件

2.句的整齐
每行字数不同,但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 列,显得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两 两错落有致,突显句的整齐。
具体分析
(三)绘画美
上节课总体找出了金柳、青荇、清泉三 个意象。
1.金柳。 (1)为何柳树在诗中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 被夕阳照射成金色的柳树,宛如最美丽的新 娘,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具体分析
(三)绘画美
1.金柳。 (2)如果不用金柳,二改用苍松翠柏,能不能 说成是“新娘”?为什么? 不能,因为夕阳下的金柳才有新娘的柔美。 (3)为什么不说是朝阳中的新娘? 夕阳中的新娘是带着忧愁的,和离别的气氛 吻合,朝阳中的新娘太朝气蓬勃,与情调不 符。
具体分析
(三)绘画美
2.青荇。 (1)“青荇在水底招摇”用了什么手法? 拟人,表达了青草的可爱,而招手摇摆像是 在欢迎诗人,显得生动形象。这是作者的想 象,他认为康桥的一草一木都对他有感情, 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母校的爱。
具体分析
(三)绘画美
5.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一语? 笙箫是一种乐器,把悄悄比作“别离的笙 箫”,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由前面 的悄悄压抑到在即将离别之时再也无法压 抑,心中喷涌而出的留恋之情,具有很好 的审美效果。“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有类 似的审美效果。
具体分析
(三)绘画美
6.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 桥”一句中,谁在沉默?什么表现手法? 康桥与夏虫都不知诗人要离去,不可 能为他的离去而沉默,是诗人自己主观 上的沉默,无声的侧面烘托离别的愁绪。
具体分析
(一)音乐美
2.韵律和谐 韵脚:来,彩;娘,漾;摇,草; 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每一小节 2 、 4 句押韵,节节换韵, 表现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

第6课 再别康桥(共31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第6课 再别康桥(共31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ppt)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 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B、战斗场面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C、雄心壮志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完成大业、赢取功名 ,这里洋溢着作 者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
4、 这些情景可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
雄壮
的军营生活、

壮烈 豪壮
的战斗场面、 的雄心壮志
5、可是,这样的“壮志豪情”在现实 中作者体会到了吗?
材料:辛弃疾出生时,家乡已被金兵占领,北方人民的 深重灾难在他童年生活中留下深深的印记。青年时代, 词人就积极投身军事斗争,他集结两千余人起义,投奔 抗金将领耿京部下,抗击敌人。在他率众投归南宋途中, 辛弃疾亲自带领五十轻骑长驱直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 国,立下卓著的功勋。回归南宋后,他历任湖北、江西、 浙东等地安抚使,但朝廷没有再让他到抗金的前线。他 一生反对和议、盼望早日恢复中原的主张,也未能为南 宋小朝廷所采纳,而且两次被弹劾革职。 从42岁至68岁的漫长岁月,词人主要在江西上 饶一带的农村中度过,把满腔的忧国忧民的热情,都寄 托在所写的词里。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 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 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抑扬顿挫 身临其境 声情并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做/一条水草!

《再别康桥》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获奖课件教学实用

《再别康桥》省级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获奖课件教学实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诵读感受诗歌三美。教师指导学 生讨论诗歌意象蕴含的情感。
3.能力培养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背景 介绍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 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 《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 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 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 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 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关于“别”的诗歌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莫愁前路无 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 歌中的情感。
品读 鉴赏
(六).体会诗歌的“三美”
2、本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 数基本为六字(间夹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有种建 筑的美。 3、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多画面 切换,色彩绚丽,意象组合密度大,但协调一致,动词的准确 运用又使画面具有动态效果。请同学们用七个三美”
音乐美
绘画美
建筑美
品读 鉴赏
(六).体会诗歌的“三美”
1、读全诗,注意诗歌的韵节拍、节奏和韵脚,感受诗歌的 音乐美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 天的云彩。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 /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全诗共七节,先后用了“ai”、“ang”、“ao”、“ong”、 “e”、“ao”、“ai”等韵脚。诗歌从整体上看用韵不一致, 但每节内部用韵基本相同,这样,通篇章节错落有致,诵读时, 自然会有一种旋律感。这也正是徐志摩乃至整个新月诗歌音乐 美的追求和实践的体现

再别康桥一等奖ppt课件

再别康桥一等奖ppt课件
《再别康桥》的诗 歌赏析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
诗歌中描绘了康桥的美丽景色,如“ 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 “软泥上的青荇”等,这些意象营造 出一种清新、优美的意境。
意境
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诗歌呈现出一 种淡淡的离愁和怀旧情感,表达了诗 人对康桥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诗歌的语言艺术
修辞手法
诗歌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反复等,使得语言 更加生动、形象。
停顿与重音
合理运用停顿和重音,可以突出重点,增强表达效果。适当的停顿能够引起听众的注意, 重音则可以强调关键信息或情感。
情感表达的把握
情感基调
准确把握《再别康桥》的情感基 调,是朗诵成功的关键。这首诗 表达的是离别之情和怀念之感, 朗诵时应充分体现出深沉、感伤
的情感。
情感层次
在朗诵过程中,要深入体会诗歌 中情感的起伏变化,表现出丰富 的情感层次。通过细腻的情感表 达,使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朗诵过程中,根据诗歌的情感变化 ,适时调整面部表情,能够更好地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03
场景布置与服装
场景布置和服装也是舞台演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基调,选择合适的场景布置和服装,能够营造出更加贴切的氛围,增强
观众的代入感。
05
《再别康桥》的教 学设计与实践
利用PPT课件、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 与度。同时,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教学
效果。
06
《再别康桥》的拓 展学习与思考
相关文学作品的学习与比较
总结词
通过学习《再别康桥》相关的文学作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徐志摩的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同时也可以拓宽文学 视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再别康桥》优秀获奖ppt课件

《再别康桥》优秀获奖ppt课件

诗歌特点
三美
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音乐美:指在韵律方面给人的美感。 建筑美:指外观整齐,给人建筑的美感。 绘画美: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给人 以美感。
具体分析
(一)音乐美
1.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 构上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 方法我们在《雨巷》中接触过,叫做 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复沓”。 这样就可以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 圆合,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
“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 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杰出 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 理想。年轻的徐志摩也就在这里成为 拜伦思想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 “爱、自由和美”的追求正像天上的 霓虹一般美丽,沉淀在潭水中,幻化 成彩虹似的梦。这清泉暗喻诗人的青 春,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也沉浸着 他康桥生活的美好回忆
具体分析
(三)绘画美
6.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 桥”一句中,谁在沉默?什么表现手法? 康桥与夏虫都不知诗人要离去,不可 能为他的离去而沉默,是诗人自己主观 上的沉默,无声的侧面烘托离别的愁绪。
课文总结
《再别康桥》一诗,我们读到的是离情,但给我 们启示的却是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习 这首诗后,让我们仿佛亲身进入到了美丽的剑桥大学, 走到了那美丽的拜伦潭旁.
具体分析
(一)音乐美
2.韵律和谐 韵脚:来,彩;娘,漾;摇,草; 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每一小节 2 、 4 句押韵,节节换韵, 表现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
具体分析
(一)音乐美
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 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 乐美。
具体分析
(二)建筑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探讨
第五节
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他想象自己撑着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 去寻他“彩虹似的梦”,“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 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合作探讨
第六节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整体感知
1.初步感受诗歌的感情基调 2.纠正读音 3.观看视频范读
品读鉴赏
徐志摩尊崇闻一多的三美主张,即诗歌要具有音乐美(押 韵、音节)、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有 色彩的词语) ,在《再别康桥》一诗中,绘画美、音乐 美、建筑美分别是怎么体现的?
品读鉴赏
1、音乐美
A.押韵:来,彩;娘,漾;摇,草;虹,梦;箫,桥; 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应的结构形式
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诗境复归于寂然,由扬转抑。别情缕缕,离绪重 重,现在哪有心思歌唱呢?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消 失了的梦境无法追回,他已不能放歌,只能悄悄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 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后两句采用移情的手法,仿佛“夏虫”“康桥” 也懂得此时诗人的心境,也为诗人而沉默。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合作探讨
第二节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柳”与“留”谐音,含有深深挽留、依依惜别之意。诗人吸收了这 个传统意象的内涵,又赋予了它新的含义,将“河畔的金柳”想象为 “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化为有生命的女子,而且流光溢 彩、婀娜多姿、温润可人,洋溢着青春的魅力,浸透着诗人对久别重 逢的康桥无限的喜爱和眷恋之情。
合作探讨 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小节诗进行品读赏析并谈谈感受。 (提示:可围绕意象、意境、语言等来谈。)
合作探讨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事透露 了难分难舍的离情。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母校,不愿打破她的宁静与和 谐,只想悄悄的与她依依惜别。这一节感情温柔细腻,节奏轻缓徐舒,为 全诗定下了轻柔缠绵的感情基调。
合作探讨
第三节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油油的”写了绿的浓度。绿色象征着青春,象征着生命的勃勃生机 。“招摇”二字把“青荇”拟人化了,仿佛“青荇”在向诗人招手致 意。目睹此景,诗人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后两句,希望自悠然的 依偎在母校的怀抱里,尽情的享受母校“似水柔情”般温暖而甜蜜的 抚慰。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眷恋,“甘心”二字写出了他对康桥永久 、热烈的爱恋。
背景介绍
1920年,徐志摩“摆脱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衔的引诱”,从美国动身, 横渡大西洋,来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入剑桥大学学习。1922年学成回 国。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 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 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为此,他在1922 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吧》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 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 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 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 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合作探讨
第四节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榆阴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荫蔽日,非常清凉,诗人留学期 间常去那里读书、乘凉、遐思。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 静美,表达了诗人对拜伦的仰慕与追怀。清潭这一意象的运用,为诗 人情感闸门的打开提供了一个契机,原先涓涓细流似的情感转化为激 流澎湃的情感。所以,他急不可待的去寻梦,去寻找他当年游学时的 踪迹。
合作探讨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悄悄的走了,康桥却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云彩”本来是不能带 走的,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同时,在依依不 舍之情中又增添了几分潇洒和飘逸。 这一节诗照应开头,节奏相同而情感又富于变化。两个“悄悄地”呼应 第一节“轻轻的”,仍旧落脚在“静”字上。但“悄悄的”比“轻轻的 ”动作更加轻柔,再一次强调诗人不忍打扰康桥宁静的氛围的心绪,把 诗人依依惜别的情感推向极致。
校园见证了我们成长的足迹,漫步校园之中,一草一木 都可能引起我们美好的回忆。从校园的景物中选取几个 意象,尝试写一首小诗,抒发对校园的挚爱之情。
品读鉴赏
2、建筑美
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 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品读鉴赏
3、绘画美
诗的语言多采用有色彩的词语:云彩、金柳、夕阳、波 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星辉斑斓
巧用动词,流动的画面美: 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反复品味诗歌的语言; 2.挖掘意象的内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3.理解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深深眷恋和依 依惜别之情。
作者介绍
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浙江海宁人,富 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等,新月派代表诗人,一手奠定 了中国新诗的基础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 一夜》、《猛虎集》等。
课堂小结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是一种感伤,是一种沉重。 《再别康桥》则淡化了离别诗对离别之情的宣泄,着重 于对康桥美丽自然景色的描绘,将自己的爱和眷恋与对 自然景色的歌咏熔于一炉,景中含情,融情于景,在亦 情亦景、情景交融的意境中,诗人离别之情表现得更深 ,更沉,更为浑厚潇洒、朴实自然。
布置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