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唯识宗 判教

合集下载

中国佛教文化复习大纲

中国佛教文化复习大纲

《中国佛教文化》教学大纲第一章印度佛学第一节原始佛教(释迦牟尼及死后百余年)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6),原名乔达摩·悉达多。

出生。

修苦行。

菩提树下成佛。

传法。

涅槃。

婆罗门教与沙门思潮。

原始佛教特点:以“无我”和“缘起”为理论基础;重人生的解脱;种族平等;“中道观”第二节部派佛教(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根本分裂:上座部(保守派)说“空”;与大众部(革新派)说“有”枝末分裂:十八部(或二十部)第三节大乘佛教(公元1世纪到十三世纪初)小乘与大乘区别:佛陀观、修行目标、方法、内容及理论学说大乘佛教三个阶段:1、龙树、提婆的中观学派(即空宗)(1-5世纪);2、无著、世亲瑜伽行派(即有宗)(5-6世纪);3、密教时期(7-12世纪)密教重性力说第二章佛教基本教义第一节四圣谛三宝:佛、法、僧四圣谛:苦、集、灭、道缘起说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业报轮回说三业:意业、口业、身业六道轮回: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涅槃: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实相涅槃(菩萨行)六度:布施、持戒、忍、精进、禅定、般若(智慧)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学:戒、定、慧第二节三法印三(四)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受皆苦(一切皆苦)、涅槃寂静第三章中国佛教第一节汉魏六朝佛教两汉之际传入中国。

汉代安世高的小乘禅学和支谶的大乘般若学三国时朱士行西行求法。

魏晋玄化的佛学:般若学“六家七宗”北方鸠摩罗什长安僧团,南方慧远东林僧团鸠摩罗什译经慧远的“三世报应论”与形尽神不灭说支遁道安僧肇《肇论》南北朝时北方佛教重禅观,重造像等实际活动;南方重佛理竺道生涅槃学与大顿悟说僧祐《出三藏记集》慧皎《高僧传》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五代后周周世宗四大译经师: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义净(不空)第二节隋唐佛教隋唐大乘八大宗派:1、天台宗(最早):隋代,创始人智顗。

唯识学 对身体的认识

唯识学 对身体的认识

唯识学对身体的认识什么是唯识学唯识学是佛教中的一个学派,也被称为唯识宗。

它强调了对于现象世界的理解,并探讨了人的心识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唯识学认为,人的心识是创造现象世界的根源,而身体则是心识在现象世界中的体现。

唯识学对身体的认识在唯识学中,身体被认为是心识在现象世界中的具体表现。

唯识学并不将身体视为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认为身体是由无数个微妙而细微的心识痕迹所组成的。

唯识学认为,我们所感受到的身体现象只是心识活动的一个投射,实际上并不存在真实的实体。

心识与身体的关系在唯识学的理解中,心识与身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心识通过身体来感受外界的现象,同时也通过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唯识学认为,心识是创造现象世界的根源,而身体则是心识的一个体现。

身体在唯识学中的作用根据唯识学的观点,身体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身体是我们与外界进行交互的媒介,通过身体,我们能够感受到外界的刺激,同时也能够通过身体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

唯识学认为,身体是心识在现象世界中的具体展现,它让我们能够体验到世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身体与修行的关系在佛教中,修行是指通过禅定、般若等方法来培养心识,超越痛苦和欲望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身体在修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呼吸方法,我们能够调整自己的心境,进一步培养心识,达到修行的目的。

唯识学对身体的启示唯识学的观点提醒我们,身体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它只是心识在现象世界中的投射和表现。

这个观点对于我们的身体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不再将身体看作是一个固定的实体,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灵活变化的现象。

这样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体的真实本质,减少对身体的执着和執着。

总结唯识学对身体的认识强调了身体与心识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

它认为身体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而是由无数个心识痕迹所组成的现象。

这样的认识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对身体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唯识论

唯识论
第七识恒审思量,执著自我,名之为意。
前六识了别别境、及粗显之境,名之为识。
以上数者,只是一种能变的法性,是离开名称言 说的境界。而唯识之教,是 [即用显体] ,说到其 体,名之为 [如如] ,说到其用,名之为 [能变] 。 能则势力生起,运转不居;变则生灭如幻,非实 有性。唯识立论,谓离识之外,无别有法。而所 谓识,亦不过一能变的功能而已。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三讲 唯识学上的几个基本概念
唯识(Vijnapti-matrata),即简去心外诸法,择取识心。 这是遮简迷情、外界有实我实法的存在,表显内界识心的真 性法相。换句话说,唯识宗立论,以我人心识之外的万有现 象,皆是由我人心识自体所变现而来,亦即由第八阿赖耶识 中之种子所变生,故除心识之外,万有现象皆非实在。因此 说 [唯识无境] ;或自万有现象自识所变一面来说,称为 [唯 识所变] 。
解析三种能变识
阿赖耶识 末那识 意识及前五识
一. 释难破执: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二. 标宗归识:彼依识所变。 三. 彰能变体:此能变唯三, 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于凌波:《唯识三十颂讲记》
第一颂
玄 奘由梵译汉 霍韬晦由梵译汉 吕 澂由藏译汉 韩镜清由藏译汉
由假说我法, 有种种相转, 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为三。 我法施设相, 虽有种种现; 彼实识转化。 此转化有三: 施设我及法, 各别种类起, 彼皆由识变。 此变又三类。 由假安立我和法,若诸种种等出现,彼者转为辨别识,此转为
(5)《阿毗达磨大乘经》说:
“菩萨成就四法,能随悟入一切唯识,都无有义。(中 略)四者,成就三种胜解随转妙智。何等为三?(一) 得心自在一切菩萨,得静虑者,得胜解力,诸义显 现。(二)得奢摩他,修法观者,才作意时,诸义显现。 (三)已得无分别智者,无分别智现在前时,一切诸义 皆不显现。”

《唐代法相唯识宗兴衰史研究》

《唐代法相唯识宗兴衰史研究》

容、意趣等方面的有效继承、补充与开创。

就其作用而言,《直指》乃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唯识著作,它表明真贵在唯识学的研究上同样有着很深的造诣。

作为在京师慈慧寺共同弘传唯识与华严教义的重要高僧,真贵在唯识学方面所作的研究与贡献不应当被世人所忽略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
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檮殑殑殑
殑。

《唐代法相唯识宗兴衰史研究》(杨剑霄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年1月)玄奘以来,唯识宗成为中国佛教史上最为重要的宗派之一。

本书从观念与现实两个层面,对唐代唯识宗的兴衰问题进行一个全新视角的梳理。

对唯识宗判教论、佛性说、真如与种子说的观念系统进行阐释,并对唯识宗自身谱系、与唐代政治和社会的互动等现实问题进行探析。

如何"呈现"佛教史与如何"书写"佛教史的差异为何?本书以唯识宗的兴衰为例,重新反思隋唐佛教史的整体研究路径。

围绕在时空中交织而不重合的两条主线展开论述,即社会生活中以人为载体的命运沉浮,以及观念层面的演进与波动。

二者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又让我们回归到统一的系统中理解佛教史的脉络。

·421·。

《宗镜录白话文选》(一)卷一

《宗镜录白话文选》(一)卷一

《宗镜录白话文选》(一)卷一《宗镜录白话文选》(一)卷一《宗镜录》《宗镜录》为阿弥陀佛化身的宋朝延寿禅师的重要著作,他根据《楞伽经》所说「佛语心为宗」,乃提出「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的教法,总结了宋以前中国佛学的得失,指出中国佛教的发展道路。

其主旨在肯定唐代宗密‘禅教一致’说的基础上,予以发扬光大,并推及所有佛教宗派。

《宗镜录》全书约八十余万字,分三章,第一卷前半为标宗章,自第一卷后半至第九十三卷为问答章,第九十四卷至第一百卷为引证章。

标宗章“立正宗明为归趣”,问答章“申问答用去疑情”,引证章“引真诠成其圆信”。

清朝雍正皇帝最热心提倡《宗镜录》,认为不懂此书的人,没有资格学佛。

南怀瑾先生更认为《宗镜录》才是中国真正的《佛学概论》,其《宗镜录略讲》本刊已连载完毕。

应读者要求,我们今天开始连载《宗镜录白话文选》,毕竟《宗镜录》是中国佛教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深入经藏意义非凡,愿广大同修,与此共进。

卷一译文全面观察佛教,祖师所标举的禅理,传授无言默契的正宗;诸佛演示教门,建立文字语言的旨意。

从而,前贤以此禀承,后学有所依归。

因此,本书首先安排「标宗章」。

因有疑惑,故而发问:为了断除疑惑,所以要作回答。

因发问而使疑情得以开启,又因回答而使妙解暗中萌生。

人称这一佛教「圆宗」,既难以信人,也难以悟解。

它代表佛教最深奥的义理,须具备最上等的机缘。

倘若不借助於文字语言,那么就无法荡涤人们的妄情执著。

循著手指方向,可见到月亮,这是一种随宜方便;逮住了兔子,可舍弃逮兔的工具,自然与天真之道相合。

其次建立「问答章」。

可惜如今已是末法时代,上等根机的人已极难见到。

众生普遍见识浅薄,心性浮躁,根机低微,智慧奇短。

通过「标宗章」,使他们明白宗旨,实有所归;通过「问答章」,使他们逐渐消除疑惑。

但是,要想强固人们的信念,还需借助於验证。

所以,仍要广征博引佛经和祖师的真实言论,紧密契合圆顿恒常的真理,并普遍采纳各类经论的要旨,圆满成就必定的正信无疑之心。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最新版)目录1.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2.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主要内容3.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结果和影响正文【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背景和起因】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指的是我国佛教史上关于唯识宗与中观宗两大学派长达五百年之久的辩论。

这场辩论始于公元四世纪,终于公元九世纪,堪称佛教思想史上的盛事。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源自印度瑜伽行派,主张“万法唯识”,强调一切法因心而生,唯有识才能显现万法。

这一观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尤以唐代玄奘法师翻译《成唯识论》为重要标志。

中观宗,源自印度中观派,主张“一切法空”,认为万法皆无自性,应观照诸法缘起性空的实相。

中观宗在我国的影响同样深远,以龙树菩萨、提婆菩萨为代表。

这两大宗派的辩论,源于对佛教核心教义的不同理解和诠释,进而引发了长达五百年的争论。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主要内容】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性与万法的关系:唯识宗主张一切法因心而生,认为心是万法的本源;中观宗则主张一切法空,强调心与万法无直接关系,万法皆因缘而生。

2.唯识与空的关系:唯识宗认为万法唯识,空也是识的一种表现;中观宗主张万法皆空,空的观念是破除执着的方便,并非绝对存在。

3.唯识观的层次:唯识宗将唯识观分为四重:业识、转识、现识、分别识;中观宗则批评唯识宗过于细分,认为应直接观照万法性空的实相。

【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的结果和影响】尽管唯识中观五百年辩论旷日持久,但最终并未分出胜负。

然而,这场辩论对于我国佛教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辩论使得佛教教义更加丰富和系统。

两大学派的争论促使他们对佛教教义进行深入研究和阐述,推动了佛教思想的发展。

其次,辩论也促进了佛教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辩论过程中,我国佛教学者逐渐将印度佛教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最后,辩论使得佛教在我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在长达五百年的辩论中,佛教教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信众日益增多,对我国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唯识宗名词解释

唯识宗名词解释

唯识宗名词解释唯识宗又称“法相宗”或“慈恩宗”。

中国佛教派别之一。

源出于印度大乘佛教的瑜伽宗,因强调万法唯识”,故名。

实际创宗人为唐代玄奘及其门人窥基。

窥基常住慈恩寺,世称“慈恩大师”,亦将该教派称“慈恩宗”。

唯识宗的基本教义是“心”为实有,“万法唯识”,“一切唯识所现”,认为“识”有八种,即耳识、眼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称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

主张宇宙一切事物都是意识所变现的影象。

客观事物好象是在意识之外(“似外境现”),其实都是在意识之中(“相在识中”),世界除意识以外,一切都不存在,这是一种露骨的主观唯心主义学说。

唯识宗还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

“我”指生命的主体,“法”指事物及其规律,二者包括了一切物质现象与精神现象,都是八识的显现,是虚伪的假象,“但由假立,非实有性”(《成唯识论》)。

唯识宗又把意识活动分为“能缘”与“所缘”两方面。

“能缘”指意识的能动作用,又称“见分”;“所缘”指意识的对象,又称“相分”。

离开“见分”与“相分”,就没有“我”和“法”。

故曰:“依斯二分,施设我、法。

彼二离此,无所依故。

”为了破除“我”、“法”二执,唯识宗又提出“三性”说。

所谓“依他起性”,是说一切意识活动都互相依赖而生,万事万物又都依赖于心识而生灭;所谓“遍计所执性”,是说万事万物普遍地分别计较,执着心外实有;所谓“圆成实性”,是说要去掉“遍计所执性”,了解万事万物都以心识而生灭,“我”、“法”本来就是空的。

他们认为通过修炼,使自己的认识达到“圆成实性”,就可以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进入极乐世界。

唯识宗企图取消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关系,把客观世界完全说成是主观世界的作用,认为就是主观方面,能起认识,了别作用的,也不是由于人的身体的物质结构(如眼、耳、心等等),而是纯精神。

他们把哲学的根本问题完全归结为主观的作用,而这主观的作用,又与人的生理、心理条件毫无联系,显然这是十分荒谬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唯识论百法详细解释

唯识论百法详细解释

唯识论百法是佛教唯识宗的一种理论体系,主要阐述了宇宙万法的本性和相互关系。

它将所有法分为百种,包括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等。

这些法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体现了佛教缘起性的思想。

心法是指能够产生认识作用的精神现象,共有八种,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阿赖耶识和阿摩罗识。

心所有法是指与心法密切相关的法,共有五十一种,包括受、想、行、识等。

色法是指具有质碍、可感知的物质现象,共有十一种,包括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男女相。

心不相应行法是指与心法不直接相关的法,共有二十四种,包括空间、时间、数、量、度等。

无为法是指不依赖因缘而存在的法,共有六种,包括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定自在无为、慧自在无为、愿自在无为。

这些法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体现了佛教缘起性的思想。

唯识论百法详细解释了宇宙万法的本性和相互关系,为我们认识世界和人生提供了深刻的理论依据。

唯识宗的名词解释

唯识宗的名词解释

唯识宗的名词解释唯识宗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学派,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对佛法的理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唯识宗主张“唯识论”,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构造,世界的存在是由于心识的运作而形成的。

本文将对唯识宗进行全面解释,并探讨其核心思想及对佛教学说和实践的影响。

一、起源与发展1. 唯识宗的起源唯识宗起源于印度,源于大乘佛教中的一种理论体系,距今已有约2000多年的历史。

此学派的思想主要由印度学者阿底峡尊者及其弟子所建立和发展起来。

他们通过对佛陀教诲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形成了独特的学理体系,引领了佛教的理论发展。

2. 传入中国唯识宗的学说于公元5世纪传入中国,并逐渐在中国佛教界扩展和发展,成为中国佛教理论的重要分支。

唯识宗与中国其他佛教学派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互相影响,使其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二、核心思想1. 唯识论唯识宗的核心思想是唯识论,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构造,世界的存在是由于心识的运作而形成的。

唯识论强调“依他因缘”,即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没有独立实体存在。

通过对心识的观察和研究,人们可以了解并认识到存在的真相。

2. 缘起观唯识宗提出的重要概念之一是“缘起观”。

缘起观认为一切现象的出现和存在都是由于一系列的因果关系而导致的,不是独立存在的。

唯识宗通过对缘起的深入理解,解释了人类的痛苦和无明的根源,并提出了通过正见和修行来解脱苦难的方法。

三、对佛教学说和实践的影响1. 佛教学说的发展唯识宗对佛教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对佛法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和阐释,使佛法更加系统和全面。

唯识宗的学说填补了佛法的空白,完善了佛陀传授的教义,并且通过与其他学派的对话和碰撞来推动佛法的发展。

2. 实践指导唯识宗提供了对佛教实践的重要指导。

唯识宗强调内观禅修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和深入思考自己的心识,人们可以认识到世间的虚妄和无常,并寻求解脱和智慧的途径。

唯识宗的实践方法对于修行者来说是非常具有指导意义的。

中国佛教法相宗思想概述

中国佛教法相宗思想概述

中国佛教法相宗思想一、法相宗概述唯识宗是中国唐代成立的一大佛教宗派,因主要宣讲印度佛教瑜伽行学派的万法唯识思想而得名。

由印度传来的唯识思想,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分析与概括而展开论证和说明的,因而唯识宗也称法相宗或法相唯识宗。

奠定了法相宗成立基础的是唐代高僧玄奘(?—664),他自贞观十九年(645)从印度重回长安后,穷余生之主要精力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论,其中仅印度瑜伽行学派的经典他就翻出了“一本十支”1,并将世亲之后瑜伽行学系十位佛教学者对于《唯识三十颂》所作的十种注释揉译成了《成唯识论》十卷。

由玄奘系统译出的这批唯识论著一时吸引了大批佛教俊才,著名弟子神#方(日方)、嘉尚、普光、窥基等竟相对这些唯识经籍加以注疏发挥,其中窥基在绍承光大玄奘唯识思想方面成绩最为突出,理所当然地成为玄奘之后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代表。

窥基之后,慧沼、智周二代继续阐扬唯识学说。

主要由于一些新兴的中国佛教宗派后来居上,逐渐以其更具中国特色的佛学理论之光分散了中唐以后中国佛教学者对于法相唯识学说的重视,在智周的弟子如理之后,法相唯识宗对于中国佛教的实际影响逐渐衰弱。

在隐匿他宗千余年之后,法相唯识思想在中国近代佛教文化复兴运动中得到了空前繁荣,在国内散失多年的《成唯识论述记》等中国法相唯识论著得以从海外返流,各种唯识典籍广为流通,欧阳竟无、韩清净、吕秋逸、梅光羲、李证刚、蒯若木、周叔迦、太虚等较有影响的佛学思想家多以研究唯识学为主,在他们的影响与带动下,一些弘扬唯识思想的基地在各地相继成立,研究唯识的学术专著大量问世,一些以解救民族危机、促进中国社会变革、改造中国国民道德为首任的仁人志士也多从法相唯识思想中汲取思想营养。

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对韩国和日本佛教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玄奘法师众多著名弟子中有不少新罗僧人,其中以圆测(612—696)的唯识学成就最大,以至后人根据他生前常住西明寺将他的唯识思想称作西明唯识学,以区别于窥基所传的慈恩唯识学。

唯识宗

唯识宗


种子识

阿赖耶识中蕴藏着变现世界的潜在功能,即所谓种子。 其性质有染有净,即有漏、无漏两类。有漏种子为世间 诸法之因,无漏种子为出世间诸法之因。从而说明未来 出世者种姓有声闻、独觉与菩萨三乘之别。
共相种子——不共相种子 有漏种子——无漏种子 有为法——有漏法;无为法——无漏法



十一、生,本无今有的叫做生; 十二、住,现在尚存叫做住; 十三、老,形态逐渐衰坏叫做老; 十四、无常,不能常住的意思,在人叫做生老病死,在物叫做 生住异灭,在世界叫做成住坏空; 十五、流转,一切因缘生的事物,都是因果相续,生灭无常; 十六、定异,在无常流转中,不同的因生不同的果,因不同, 果亦各异,叫做定异; 十七、相应,宇宙万有,各从其类,叫做相应,例如瓜的种子 仍可再生瓜,豆的种子仍可再生豆,余可类推; 十八、势速,一切因缘生之有为法,都是生灭无常,刹那不停, 叫做势速;
无为法




虚空无为:虚空遍一切处,既是虚空,自然无生 灭变化,名虚空无为; 择灭无为:用真智选择佛法,修成涅槃之果,证 无为之境界,名择灭无为; 非择灭无为:凡事无能生之因缘或有因而缺缘, 则毕竟不生,合于无为宗旨,名非择灭无为; 不动灭无为:不为苦乐所动的境界; 想受灭无为:灭断一切感性思维,直观证悟的境 界; 真如无为:达到最高真理的精神境界。

明了意识:谓意识依五根与五识同缘五尘,明了取境,好恶长短悉皆 现前,是名明了意识。 五俱意识,与前五识并生,明了所缘之境,故又称明了意识。复可 分为:(1)五同缘意识,系与前五识俱起,且缘同一对境之意识。(2) 不同缘意识,虽与前五识俱起,然缘其他之异境。


不俱意识,不与前五识俱起,而系单独发生作用之意识。亦分二种: (1)五后意识,虽不与前五识俱起并生,然亦不相离而续起。(2)独 头意识,有定中、独散、梦中等三种之别。1.定中意识,又称定中 独头意识。系与色界、无色界等一切定心俱起之意识,乃禅定中发 生之意识活动。2.独散意识,又称散位独头意识。系指脱离前五识 而单独现起,追忆过去、预卜未来,或加以种种想像、思虑等计度 分别之意识。3.梦中意识,又称梦中独头意识。乃于睡梦中朦胧现 起之意识作用。

佛家宗派唯识宗

佛家宗派唯识宗

佛家宗派唯识宗72、第六识:意识问:何以知有佛?佛从何来?答:何以知无佛?“无佛”从何来?问:我想问的是这个时候的知,是属于八识中的哪一识?答:哦!你是说思维心哪。

思维心是第六识。

73、第七识:我执(1)初生婴儿有没有我执?问:初生婴儿有没有我执?答:我执是第七识的功能,而第七识是从第八识生起的。

众生的我执是与生俱来的,初生婴儿当然有我执。

(2)第七识干什么?答:这个搬运工是很辛劳的。

忙于把第六识的妄想造作搬进第八识,形成种子——种因;还忙于把第八识里遇缘成熟的种子搬出来虚妄现行——受果。

(3)只信俱生我执能断,不知如何断?答:选一个适合您的法门,一门深入,锲而不舍。

直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那时再回头看咱们现在的贴子,可笑之极,都是戏论!74、第八识:心王(1)第八识在睡觉的时候在哪里?答:无论睡着或醒着,第八识都在心窝处。

即使入了灭受想定,前七识都不现行了,第八识还在心窝处。

第八识一旦离体,人就死了。

(2)人的第八识和蚂蚁的第八识有什么不同?答:一群蚂蚁的第八识大体相同(共业),也各个不同(别业)。

第八识藏有业力种子,故又称含藏识。

(3)第八识是一还是多?答:“人”,是一还是多?问:真身(一灵)是一人一个还是大家公用一个?答:大海的众多浪花是一个水还是几个水?(4)第八识现行等,都是不得已而强说问:“第八识靠什么进入、离开身体?”《八识规矩颂》”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答:因缘。

其实,进入、离开、起现、现行等,都是不得已而强说。

“进入、离开”就是说的“起现、现行”,并非“进入、离开”排斥了“起现、现行”。

“起现、现行”也囊括了“进入、离开”,并非“起现、现行”不包含“进入、离开”。

就象“清净本然”和“山河大地”一样,本不对立。

还记得“云何忽生”这个问答吧:问: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答: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

问者对立,答者一如。

也就是说,问者所说的“清净本然”排斥“山河大地”,答者的意思是:山河大地就是清净本然啊,怎么又冒出另一个山河大地来。

窥基法师的五重唯识观

窥基法师的五重唯识观
生 万法 。独胜 义 者 , 这 是说 , 在 五位 中 , 识 的力
量是 最 强大 的 。
由于这三重工作极其复杂 ,所 以观察 的立场 、
观点 、 方 法 即有 种 种 不 同 , 于是 就 产 生 了许 多
不 同的派别。“ 唯识宗” 此词 , 就可 以使我们简
一 总第 1 1 西 期 一 0 1 3 - 3 法 。这 个 “ 略地 了解 他 对 宇宙 人 生 的看 唯” 字,
蠢 1
要解决人生痛苦 , 就得先研究宇宙之所 以成立
及 人 生 之所 以存 在 , 然 后 再 进 一步 研 究 宇 宙 与 人 生 的关 系 ,方 可找 到 解 决 人 生 痛苦 的方 法 。
定能与“ 实事 ” 、 “ 实理” 符合 , 因此 , 我们要破 除 这个 自缠 自 缚 的见网。决定义者 , 就是说 , 识产 生一切 , 在百法之中, 识是第一位的 , 他可以产
窥基 法师 的五重唯识观
周 祝 英
( 山西省社会科 学 院, 山西 太原 0 3 0 0 0 6 )

要: 窥基 法 师是 唯识 宗的 实际创 始人 , 五 重唯 识观 是 窥基对 唯识 学说 的 重要 贡献 。唯识 宗
为 了确 立 宇宙 万 法都是 “ 唯识所变” 的 宗 旨, 提 出 了观 想 “ 唯识 ” 之 理 的遣 虚存 实识 、 舍 滥 留纯识 、 摄
末归本识 、 隐劣显胜识 、 遣相证性识等五个层次或五种观点。唯识五重观之第一观是 总观 , 其余则
是别观。
关键 词 : 窥基 ; 唯识宗; 三 自性 ; 唯 识 五 重观
中 图分 类 号 : B 9 4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0 — 6 1 7 6 ( 2 0 1 3 ) 0 3 — 0 0 2 5 — 0 5

究元决疑论

究元决疑论

究元决疑论论曰,譬有亲族、戚党、友好,或乃陌路逢值之人,陷大忧恼病苦,则我等必思如何将以慰解而后即安。

又若获大园林,清妙殊胜,则我等必思如何而将亲族、戚党、友好乃至逢值之人相共娱乐而后乃快今举法喻人者,亦复如是。

此世间者多忧、多恼、多病、多苦,而我所信唯法得解,则我面值于人而欲贡其诚款,唯有说法。

又此世间有种忧恼病苦最大最烈,不以乏少财宝事物而致,亦非其所得解。

此义云何?此世间是大秘密,是大怪异,我人遭处其间,恐怖犹疑不得安稳而住。

以是故,有圣智者究宣其义,而示理法,或少或多,或似或非,我人怀次若有所主,得暂安稳。

积渐此少多似非暴露省察,又滋疑怖;待更智人而示理法,如是常有嬗变。

少慧之氓,蒙昧趋生,不识不知。

有等聪慧之伦,善能疑议思量,于尔世理法轻蔑不取。

于尔所时,旧执既失,胜义未获;忧惶烦恼,不得自拔。

或生邪思邪见;或纵浪淫乐(远生《想影录》所谓苟为旦夕无聊之乐);或成狂易;或取自经(《想影录》所谓精神病之增多缘此,自杀者亦多)。

如此者非财宝事物之所得解,唯法得解。

此忧恼狂易,论者身所经历(辛亥之冬壬子之冬两度几取自杀);今我得解,如何面值其人而不为说法,使相悦以解,获大安稳?以是义故,我而面人,贡吾诚款,唯有说法。

然此法者是殊胜法,是超绝法,不如世间诸法易得诠说。

我常发愿造论曰“新发心论”,阅稔不曾得成。

而面人时,尤恐仓卒出口,所明不逮所晦,以故怀抱笃念,终不宣吐;迨与违远,则中心悢悢如负歉疚(吾于远生君实深抱此恨者也)。

积恨如山,亟思一偿,因杂取诸家之说,乃及旧篇,先集此论。

而其结构略同“新发心论”之所拟度,所谓《佛学如实论》与《佛学方便论》之二部。

前者将以究宣元真,今命之曰“究元第一”。

后者将以决行止之疑,今命曰“决疑第二”。

世之所急,常在决疑。

又智力劣故,不任究元,以是避讳玄谈,得少为足(如此者极多,民质君所译倭铿学亦其一)。

且不论其所得为似为非。

究理而先自画,如何得契宇宙之真?不异于立说之前,自暴其不足为据。

唯识宗的阿赖耶识研究

唯识宗的阿赖耶识研究

唯识宗的阿赖耶识研究唯识宗我国汉传佛教的八大宗派之一,也是八大宗派存在时间最短的派别仅三代(一说四代)而亡,唯识宗是唯识学传入中国的第三个阶段,在唯识学形成为宗派之前,我国的唯识学传承已经经历了地论学派和摄论学派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被统称为唯识古学,唯识宗开启了唯识学研究的新时代即唯识今学时代。

唯识宗以阿赖耶识为根本识,所唯之识也是以阿赖耶识为众识之根本。

本文选取阿赖耶识为研究对象,阿赖耶识的思想有所了解。

标签:唯识宗;阿赖耶识唯识学自传入我国共经历了两个时期三个阶段:两个时期为唯识古学时期和唯识今学时期;三个阶段为第一阶段为菩提流支译出《十地经论》形成地论学派这是萌芽时期,第二阶段为真谛译出《摄大乘论》形成摄论学派这是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为玄奘大师及窥基大师创立唯识宗,使中国唯识学的研究由一个松散的学术派别演变成了一个具有严密组织和讲求寺院师承关系的佛教宗派这一阶段是唯识学的弘扬阶段。

唯识学在这一阶段发展成熟,唯识学思想得到弘扬。

在这一时期虽然由于唯识学的理论过于深奥,导致唯识宗仅三代(一说四代)而亡但在经过唯识宗历代大师的努力下使唯识宗对于提高了佛教理论和思维程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唯识宗创立八识学说,但由于唯识学分为古学与今学,因此对于阿赖耶识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如:地论学派南派认为阿赖耶识是净的,地论学派的北派认为阿赖耶识是染的;摄论学派认为阿赖耶识是染的,除了阿赖耶识以外还有第九识即阿摩罗识,阿摩罗识为净识。

以上是唯识古学对于阿赖耶识的认识,即阿赖耶识是单一的。

但是唯识今学确认为阿赖耶识是染净一体的,笔者认为这与佛教的不二思想是一致的,即染不异净,净不异染。

但也同样带来一心开二门的问题。

因此本人选取唯识宗的阿赖耶识进行研究,已明确阿赖耶识存在的问题。

1 唯识宗的创立及八识学说在唯识宗创立之前,唯识学经过已经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地论学派和摄论学派阶段,地论学派是以《十地经论》为本派所依止经典,因而形成了地论学派,但是后期分裂为南派和北派,因北派思想与摄论学派较为接近,因此在后期为摄论学派吸收。

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

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

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唯识宗略说壹、唯识宗的传承与发展唯识宗,也就是法相宗。

本宗依据《解深密经·法相品》⽽⽴,认为⼀切诸法的体性、相状,都是唯识所变,就其所变的"法相"来命名,所以称法相宗。

其它尚有诸多别名,如: 1.唯识宗:唯,有⼆义:⼀、别于他法(遣⼼外有境);⼆、决定有此法(表有内在之⼼)。

识,有了别的意思(对种种境界⽣起了别作⽤)。

世间万事万物,皆"唯识"所造,若⽆⼼识的了别作⽤,则⽆万法的存在。

因其阐释"⼀切唯⼼所造,万法唯识所变"的道理,故名唯识宗。

2.中道宗:⼩乘偏"有",般若偏"空",此宗说"外境⾮有,内识⾮⽆",离有、⽆偏执,正显处"中"真理,故名中道宗。

3.应理圆实宗:⼀切法门皆应理,⽽能圆实故。

4.普为乘教宗:本宗所说教义,不论利、钝根机,普遍皆蒙其利,故名普为乘教宗。

5.慈恩宗:唐朝⽞奘⼤师游历印度,于戒贤论师处,传承唯识学法统。

归国后,住持长安慈恩寺,于此传法给才智超群的窥基。

因窥基⼤弘法相唯识学于慈恩寺,世称慈恩⼤师,故此宗⼜名慈恩宗。

6.瑜伽宗:此名乃沿袭印度旧称。

依弥勒的《瑜伽师地论》和《分别瑜伽论》⽴名。

瑜伽,是相应的意思,谓本宗所明教义,能与真理相应,故名瑜伽宗。

7.⼤乘有宗:唯识学说建⽴种种"法相",以解释宇宙⼈⽣的真理,⼒矫空宗末流(顽空、断灭空)的偏执,故名⼤乘有宗。

⼀、唯识学在印度的开展在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有两⼤重要学派:⼀、为建⽴空观思想的龙树⼀系,以"本体论"为中⼼,即所谓的中观学派;⼆、为建⽴有宗思想的世亲⼀系,以"现象论"为中⼼,即瑜伽学派。

印度佛教在公元第⼀、⼆世纪间,⼤乘思想兴起,⼤乘经典相继出现。

约于佛陀⼊灭后七百年间(公元第⼆、三世纪),南印度龙树论师出世,阐扬⼤乘佛法,依《般若经》造论,计有《中观论》、《⼗⼆门论》、《⼤智度论》等诸论着,因⽽有"千部论主"的美称。

唯识宗

唯识宗

• 45岁,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 ,爱国心 切的玄奘大师回到长安。往返共历十七年, 行程五万里。带回佛经52筐,657部。唐太 宗命梁国公房玄龄等文武百官盛大欢迎, 史载当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 • 麟德元年(664年),一代佛学大师圆寂。在 安葬玄奘那天,有一百多万人送葬,三万 多人露宿墓旁。
前六识
• 1.眼识: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就是眼识的功能。注意,眼睛只 能看见,而不会分别;如果你各种各样在区别这个是书、那个是笔, 这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2.耳识:耳朵具有听的功能,同样耳朵只是具有听见的功能,而不会 区分这个是长笛的声音、那个是小号的声音。一区分,就是意识在 作用了。 • 3.鼻识:鼻子具有嗅觉,但它也只是具有嗅觉功能,一区分香臭,就 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4.舌识:舌头具有味觉,同样它也只是具有味觉的功能,一区分甜和 咸,就已经是意识在作用了。 • 5.身识:身体具有触觉的功能。 • 6.意识:意识是第六识,具有认识抽象概念的功能。前五识中有一识 起作用,意识便同时俱起。
唯识宗
• 唐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因剖析一切事 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 又因主张“万法唯识”,故亦名“唯识 宗”。玄奘及窥基常住慈恩寺,故亦名 “慈恩宗”。其思想源于古印度大乘佛教 的瑜伽行派。所依经典有《解深密经》、 《瑜伽师地论》等(六经十一论),代表 著作有《成唯识论》。由于教义过于繁琐, 仅三传便逐渐衰微。
• 7.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 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 (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 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 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 • 八识中之第七识;华译思量,又译作意,它恒常在 审察,恒常在思量,在审察思量中,念念不忘第八 阿赖耶识为我, 有四个根本烦恼(我痴、我见、我 爱、我慢)跟着它,故我执的成见很深, 烦恼便是 这末那识的执着而生起的。 • 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 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 的根源。末那识所执着的我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 个阿赖耶识。

唯识宗

唯识宗

解析三种能变识
– 阿赖耶识 – 末那识 – 意识及前五识
识的转变与变现
• 识变,由识转变、变现。识变理论说明了主体 所认识的对象皆由主体所变现、提供。《成唯 识论》二: • “然依识变,对遣妄执真实我法说假似言。” • “变谓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 依斯二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 • 八识心王、及各各相应心所,皆能从自体转变 (变现) 出似有实无 (似实实假) 的相分和见分。 见分是能认识的作用,相分是似外境的影像, 依此二分施设 (假说) 我法,而此相、见二分, 是识体转变出来的,离开识体也就没有相、见 二分,这就是识变。
识变有因能变和果能变两层含义
• 因能变──阿赖耶识中含藏的种子,由潜隐的 种子起现行,变生万法之义,亦称生变。此就 因而立能变之义,故变为“转变”的意思,是 “种现相对”。 • 果能变──由阿赖耶识中含藏的种子现行的果, 即指八识由缘虑的作用能变现所缘境,亦称缘 变。此就果而立能变之义,故变为“变现”的 意思,是“体用相对”。 • 识变理论主要是依此果能变。
四分,即指心、心所的四部分作用
• 相分——宇宙万法,皆内识之所变现。相分,是第 八识的色法种子----所谓相分色所变现,而为见分所 缘的境相。在唯识学上,相分摄尽一切所谓客观的 现象。故说:“识所缘,唯识所现。” • 见分——心识的缘虑作用,亦即主观的认识主体。 见分与其所缘的相分,都是识体所变现,摄物归心, 故成其唯识。 • 自证分——对认识自觉加以证知的作用。见分有缘 虑、了别相分的作用,但不能自知其所见有无谬误, 故必须另有一证知其作用者。自证分即识之自体, 故又名自体分。 • 证自证分——对自证分再度证知的一种作用。为证 知自证分有无谬误,于是识体更起一种证自证分的 作用,证自证分不能证知见分(故与自证分不同)。 相分和见分称为“外二分”,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可 以互缘互证,称为“内二分”,不必再另立一个证 证自证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唯识宗基本教义第五节判教第五节判教判教问题在隋唐佛教宗派中有特殊的意义,唯识宗也不例外。

玄奘在印度曾经作《会宗论》,其内容可能与判教有关,可惜未曾流传下来,现存的文献中没有玄奘的相关说法。

作为创宗的大师之一,窥基的判教思想自然属于唯识宗教义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窥基有许多著作涉及到判教问题,其中以《法苑义林章》、《法华玄赞》和《说无垢称经疏》论述较为详细。

《法苑义林章·总辨诸教》以瑜伽行派教义为根据,对印度和中土主要判教说作了综合评述。

《法华玄赞》、《说无垢称经疏》则在论说《法华经》和《维摩经》经义时,提及判教说。

下文依据《法苑义林章》、《法华玄赞》,《说无垢称经疏》的相关论述,吸收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①],对窥基的判教思想做些分析叙述。

一、三时教在论述摄论学派的时候已经叙述了真谛已经引入了印度瑜伽行派的“三*轮”(三时)判教说。

作为对印度瑜伽行派学说较为忠实的引入者,玄奘、窥基所创立的法相唯识宗自然是以此为判教说的核心理念的。

窥基在《法苑义林章》卷一“时利差别门”在评述前人的“一时教”、“顿渐二教”、“五时”等判教主张后,举出“三时”说法,为依时序分判佛法的正义。

“三时”观念出自《解深密经》。

玄奘译《解深密经》卷二的原文如下:世尊初于一时,在婆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惟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相,转正*轮。

……而于彼时所转*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在昔第二时中,惟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轮。

……而于彼时所转*轮,亦是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

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轮。

……于今世尊所转*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

这经文把佛陀说法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段:第一时,佛陀首先在鹿野苑,特别向修小乘法者,讲解四谛的道理。

第二时,佛陀继而以隐密相向修大乘法者宣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等等道理。

第三时,佛陀以显了相为发趣一切乘者宣讲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等等道理。

《法苑义林章》在申述其“三时”说法前先引用了《解深密经》这一段经文作为依据之一,然后又举出《金光明经》的“转”、“照”、“持”三种*轮观念:“《金光明经》亦说三时,谓转、照、持。

”引文简略,而他在《说无垢称经疏》在陈述“三时”分类经典依据时,有文说:即是《金光明经》中说转、照、持三种*轮。

世尊初说三乘同行四谛有教,名“转*轮”。

以十二行相,独得“转”名。

第二时说大乘独行空理之教。

照破有故,名“照*轮”。

第三时说遣所执空,存二性有。

三乘之人,皆可修持,名“持*轮”。

《金光明经》原经文也很简略,并无其后的解释说明。

而唐法藏《五教章》卷一记述说,玄奘曾有“三*轮”的说法:“依大唐三藏玄奘法师,依《解深密经》、《金光明经》及《瑜伽论》,立三种教,即三*轮是也。

一名转*轮,谓于初时鹿野园中,转四谛*轮,即小乘法。

二名照*轮,谓于中时,于大乘内密意,说言诸法空等。

三名持*轮,谓于后时,于大乘中显了意,说三性及真如不空理等。

”有学者推测,窥基关于上述“三轮”的解释可能得之于玄奘,这是有可能的。

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中也有较长的文字论述“三轮说”,其文如后:如来设教,随机所宜;机有三品不同,教遂三时亦异。

诸异生类无明所盲,起造惑业,迷执有我,于生死海沦没无依。

故大悲尊初成佛已,仙人鹿苑转四谛轮,说《阿笈摩》,除我有执,令小根渐登圣位。

彼闻四谛,虽断我愚,而于诸法迷执实有。

世尊为除彼法有执,次于鹫岭说诸法空,所谓《摩诃般若经》等,令中根品舍小趣大。

彼闻世尊密义意趣,说无破有,便拨二谛,性相皆空为无上理。

由斯二圣互执有、空,迷谬竞兴,未契中道。

如来为除此空、有执,于第三时演了义教,《解深密》等会,说一切法唯有识等。

心外法无,破初有执;非无内识,遣执皆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

上文说,如来以“三时”设教,是由于众生根机有三品分别,佛陀针对如此根机,教以不同义理以教化众生。

关于“三时”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归纳如下:第一时,佛陀于成道之始,见众生妄执有我,以至多造惑业,生死轮回不断,于是在鹿野苑,演说《阿含经》,以四谛教义,对治有我之执见。

此一“时”针对的是下品根器众生。

第二时,众生得闻四谛之说后,虽不再内执我为实有,但仍然执诸法为实有。

佛陀于是在灵鹫山,演说《大般若经》等,以法空教义,对治其法有之执见。

此“时”针对的是中品根器的终生,其实抛弃小乘法,趣入大乘道。

第三时,众生得闻佛陀法空之说,郄不理解佛陀说空破有的密意,以至执取法空之义为无上正理,未能契悟中道。

佛陀有见及此,遂于第三时演说《解深密经》等,说示万法唯识的道理,指出心外之法皆为心识所变,非是实有,以破除初时之有执;又指出内识并非不存在,非是实无,以排遣后时的空执;而舍离有和空这两边,也便是处于中道。

上述窥基所说的“三时”,与前述《解深密经》所说的“三时”和玄奘所说的“三种*轮”,内容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重要区别[②]:其一,《解深密经》所说“三时”和玄奘所说“三种*轮”的教学对象(前者为“修小乘法者”、“修大乘法者”、“修一切乘者”,后者为“三乘人”和“大乘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而窥基则称“三时”之教学对象为“三品根机”,其阐述又清楚显示其所谓“三品根机”,并非三组根机上、中、下不同的众生,而是相同众生在接受佛陀教化过程中其知解自下至中、自中至上的三重转变。

又窥基的阐述把“三时”教学的前浅后深,说为是对应这知解自下至上的升进,这使“三时”分类在《解深密经》里原有的应机涵义,更形突出。

其二,《解深密经》所述的第二、第三两时,在教学内容方面并没有不同(同是讲说“一切法皆无自性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其不同在于教学方法上前者为“隐密”,后者为“显了”。

玄奘和窥基分别以讲说法空和讲说瑜伽行学派所袓述的观念(玄奘举出三性观念,窥基举出唯识中道观念),为第二、第三时段教学的特点所在;其所述的第二、第三两时的不同地方,主要是在教学内容。

又玄奘和窥基高举瑜伽行教学最重视的“唯识”,“三性”等观念,为佛陀说法最后一时所开示的究极教说,比起《解深密经》的分析,更清楚表现出推尊瑜伽行思想的意图。

其三,窥基“三时”说的宗派意识很明显。

窥基在其著作中一再批评中观学者误解龙树之意,以至生起空见,并且屡屡强调能契会中道,为瑜伽行的唯识教义的优点。

如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卷七阐述唯识教义时说:“无心外法,故除增益边;有虚妄心等,故离损减边……唯识义成,契会中道,无偏执故。

”此外,在论说“第三时”之时,窥基对玄奘论说第三“持*轮”时所标举的不偏取“有”和“空”的教旨,作出进一步铺陈,指出佛陀所以在第三时讲演唯识的道理,是鉴于有些众生不了解他所以在第二时提出法空之说,无非是要破斥法有之见,以至执着法空之教,视之为至高无上真理;又表示唯识教理有叫人“离有、无边,正处中道”的作用,显然以“三时”判教确立瑜伽行派的最高地位。

此外,窥基在《成唯识论述记》概括论说“三时”之后,还举出了一系列经论,来说明唯识等教义为佛陀在第三时所阐发的中道意旨。

其文如下:又今此《成唯识论》爰引六经,所谓《华严经》、《深密》、《如来出现功德庄严》、《阿毗达磨》、《楞伽》、《厚严》,十一部论:《瑜伽》、《显扬》、《庄严》、《集量》、《摄论》、《十地》、《分别瑜伽》、《观所缘缘》、《二十唯识》、《辨中边》、《集论》等为证,理明唯识、三性、十地因果行位了相大乘,故知第三时中道之教也。

这里所列举的六种经(《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大乘阿毗达磨经》、《楞伽经》、《厚严经》)和十一种论(《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观所缘缘论》、《唯识二十论》、《辩中边论》、《阿毗达磨集论》),都是瑜伽行学统最重视的典籍。

而窥基判定,这些经典要发明的,即是第三时教那最究极的中道主旨,其目的显然是要强调它们的重要性和正统性。

二、渐、顿二教窥基“三时”判教还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将其与“渐、顿”二教结合起来。

尽管“渐、顿二教”的判教说,从刘宋时期的慧观起,承袭论述者不断,但窥基对此说也有独特的解释,并且对于此前的各家学说作了分析批评。

窥基首先征引“古来大德”的“顿渐五时判”:“又古来大德立有顿渐二教:为诸菩萨大根大茎说《花严》、《楞伽》、《大云》、《法鼓》、《胜鬘》等经,一会之中,说二谛理尽,名之为顿。

大不由小起,故名为顿。

始从佛树终至双林,从浅至深渐次说法,因果、三归、五戒、十善等法;三乘有教《阿含》等经;《维摩》、《思益》、《大品》空经;《法华》一乘;《涅槃》等说常住佛性,皆是渐教,会通三乘。

大由小起,名为渐也。

”引文中的说法,根据净影慧远《大乘义章》的记载,引文中的说法应该是“晋武都山隐士刘虬”的主张。

对于这种“顿渐教判”,窥基接受了“大不由小起”为“顿教”,“大由小起”为“渐教”的基本定义,但不赞成将一部经论的全体义理一定判入“顿教”或“渐教”的说法。

他说:古德说有顿渐,理虽可然,定判诸经为顿渐者,义即难解。

只如《花严经》中《入法界品》,五百声闻在于会坐,列名叹德。

又舍利弗将六千弟子从自房出,文殊师利为说十法,即发无上正等觉心。

《楞伽经》中亦列声闻在于会坐。

《法鼓经》中说穷子喻与《法花经‧信解品》同。

《胜鬘经》说三种意生身一乘之义,《摄大乘》云:“引摄一类不定性故。

”非为顿教。

《花严》等经未必从首至末皆是为彼大根行说,?名为顿。

定说五时所说之经为渐教者,后当叙非。

被古来大德判为顿教的经典,也有引导渐教根机者之处;同样的,被判为渐教的经典,也含有渐教的成分。

《华严经》与《楞伽经》中的声闻弟子就是渐教根机。

《法华经》“穷子喻”述说渐次引导声闻弟子使修学一乘之事,《法鼓经》也引到这个譬喻。

《胜鬘经‧一乘章》说有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三种意生身,即是三乘,所谓的“三乘即是一乘”,意思是说“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窥基引《摄大乘论》说明这是引导不定性根机,属于渐教。

所以这些经典不是自始至终完全属于顿教的内容。

此外,被判入渐教五时的经典,也不是全无顿教的内容。

除上述那种较为共通的顿渐分判观点外,窥基也不同意菩提流支依据《楞伽经》所立的二时教:“菩提流支法师亦立二时教。

《楞伽经》说渐、顿者,莫问声闻、菩萨,皆渐次修行,从浅至深,名为渐也;顿者,如来能一时顿说一切法,名之为顿。

”这是以如来说法的方式而言,是顿时而非渐次。

佛陀一时顿说诸法,在如来的法音中,具足一切教义。

渐教是就众生的实践历程而论,不管是菩萨道还是声闻道,都是渐修,没有顿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