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https://img.taocdn.com/s3/m/458b0ef710a6f524cdbf8555.png)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写:写出化学方程式②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①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②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5.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一般来讲,阳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阴离子,阴离子的检验需选择合适的阳离子,并要求具有特别的明显现象。
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及其添加顺序,以避免干扰离子的干扰。
(1)Na+: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黄色。
(2)K+:焰色反应:火焰颜色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5)SO42-检验:①加稀盐酸,无变化②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a 2+ + SO42- == BaSO4↓(6)Cl -检验:①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Ag+ + Cl- == AgCl ↓(8)CO32-检验:①加入酸,生成无色无味气体②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CO32- + 2H+== H2O + CO2↑ Ca2++2OH- + CO2 == CaCO3↓+H2O【归纳总结】钾、钠、铵盐、硝酸盐都易溶;硫酸盐不溶铅和钡;盐酸盐不溶银亚汞;微溶物有四种;强碱都易溶,Ca(OH)2是微溶。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d6dcb8716fc700abb68fcd8.png)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 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A++B- Ki=[ A+][B-]/[AB]7、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KW= c[H+]·c[OH-]25℃时,[H+]=[OH-] =10-7 mol/L ; KW= [H+]·[OH-] = 1*10-14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 KW〈1*10-14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KW 〉1*10-144、溶液的酸碱性和pH:(1)pH=-lgc[H+](2)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电解质》](https://img.taocdn.com/s3/m/11b8921a19e8b8f67d1cb92a.png)
第五讲电解质知识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
②电解质必须是自身能直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化合物。
SO2、CO2不属于电解质,而H2SO3、H2CO3是电解质。
③条件:水溶液或融化状态对于电解质来说,只须满足一个条件即可,而对非电解质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④难溶性化合物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
例如:BaSO4、AgCl 难溶于水,导电性差,但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测不出(或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它们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所以他们是电解质。
⑤酸、碱、盐、金属氧化物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是电解质溶液);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知识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2.弱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弱酸、弱碱)①强电解质强酸:H2SO4、HNO3、HCl、HBr、HI等强碱: NaOH、KOH、Ba(OH)2、Ca(OH)2等大多数盐:BaSO4、AgCl等活泼金属氧化物:Na2O②弱电解质:弱酸:H2CO3、CH3COOH、H3PO4、HClO等弱碱:NH3·H2O等极少数盐: HgCl2、Pb(CH3COO)2等水知识点三.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电离:电解质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里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的过程。
强电解质用 = ,弱电解质用例:CaCl2 = Ca2+ + 2Cl_, HCl = H+ + Cl- , Na2SO4 = Na+ + SO4 2_NaHCO3 = Na+ + HCO3―,NaHSO4 = Na+ + H+ +SO42―HF H+ + F-(2)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多元弱碱一步到位。
H2CO3 H++HCO3-,HCO3- H++CO32-,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高中化学 最基础系列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高中化学 最基础系列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https://img.taocdn.com/s3/m/4855b99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1b.png)
考点7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提升对电解质概念及电解质电离理论的理解,涉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及实验证明。
【精确解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自身电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化合物.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导电的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碳酸钙、硫酸铜.也有少部分盐不是电解质;弱电解质(溶解的部分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一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有:弱酸、弱碱,如;醋酸、一水合氨(NH3•H2O),以及少数盐,如:醋酸铅、氯化汞.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3.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以盐酸和醋酸为例):(1)通过测定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来鉴别实验:等体积、浓度均为0。
5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表明,盐酸的导电能力比CH3COOH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得多.因为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是由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的大小决定的.规律1: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酸越弱,其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弱;(2)通过测定同浓度溶液的pH大小来鉴别实验:在常温下,用pH试纸的测定0.1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的pH,盐酸的pH为1,CH3COOH溶液的pH 约为3.这就表明盐酸是完全电离的强酸,CH3COOH是部分电离的弱酸;规律2: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酸性越弱,溶液的pH越大.若两种酸溶液的pH相同,酸越弱,溶液的浓度越大;(3)通过比较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的速率快慢来鉴别实验:分别用3.25g锌与体积都为200mL、浓度都为1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反应,观察到锌与盐酸反应剧烈,产生H2的速率快,锌很快反应完;锌与CH3COOH溶液反应慢,产生H2的速率缓慢,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才消耗完.这表明盐酸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规律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酸越弱,其c (H+)越小,反应速率越慢(4)通过测定同浓度的酸所对应的钠盐溶液的pH大小来鉴别实验:在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
【知识点】强弱电解质
![【知识点】强弱电解质](https://img.taocdn.com/s3/m/64008fc5ff00bed5b8f31dbf.png)
【知识点】强弱电解质一、强弱电解质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练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但氯化钠是电解质B.氯化钠溶液能导电,氯化钠溶液是电解质C.氧化钠的水溶液导电,所以氧化钠是电解质D.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钙不是电解质2、下列物质哪些属于强电解质,哪些属于弱电解质?(1)NaCl (2)盐酸(3)Ca(OH)2 (4)CO2 (5)H2O (6)小苏打 (7)BaSO4 (8)酒精 (9)石墨(10)NH3·H2O (11)HClO (12)Cu(OH)2强电解质: (1) (3) (6) (7) 弱电解质: (5) (10) (11) (12)二、电离方程式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用“=”,弱电解质在水中部分电离,用“⇌”多元弱酸在水中分步电离,且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磷酸溶液的电离方程式:H3PO4⇌ H+ + H2PO4- ①H2PO4-⇌ H+ + HPO42- ②HPO42-⇌ H+ + PO43- ③【练习】1、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的电离:H2SO4 CH3COOHNaOH NH3.H2ONaCl Al2(SO4)3NaHCO3 NaHSO4三、强弱电解质的导电性溶液导电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①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②离子所带的电荷首先强电解质不一定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如NaCl晶体,不导电;其次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不一定大,如BaSO4溶液,也几乎不导电;最后弱电解质导电能力也不一定弱,如5mol/LCH3COOH溶液比0.01mol/LHCl溶液导电能力强。
高三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离子反应
![高三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复习-离子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b1791171312b3169a451a4d8.png)
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主干知识梳理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
3、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是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式子。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定义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要点透析】(左栏)1、电解质非电解质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概念的说明:①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之处都是化和物,单质、混合物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不同之处在于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既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是电解质,如铜铁石墨,氯化钠水溶液等。
④酸碱盐和部分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
⑤非金属氧化物和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比较(见下表)说明: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水溶液或熔化状态”是电解质电离的外部条件,且两个条件具备其中一个即可。
如液态HCl不导电,而HCl 的水溶液能导电(即其发生了电离),所以HCl是电解质;而作为非电解质则必须是两个条件下均不能电离。
③“能导电”是因为电解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无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1.为什么说酸、碱、盐是电解质?从电离角度看,酸、碱、盐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电离而导电,所以说它们都是电解质。
2.SO2、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为什么它们不是电解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自身能否电离,而其水溶液是否导电只是这个本质决定的一种性质而已。
SO2、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能电离而导电,而SO2、SO3、NH3它们自身不电离,所以它们不是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cde537cc7931b765ce15de.png)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篇一: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基础知识 1、学习离子反应之前要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电离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常见的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一般包含: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等;非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co2、so2等)、某些非金属氢化物(如nh3)、绝大多数有机物。
2、电解质又分强、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电解质。
包括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部分碱性氧化物等。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的电解质。
包括弱酸(如hac、h2s)、弱碱(如nh3 h2o) 、al(oh)3、h2o 等。
因此强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大不相同。
3、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知道常见的离子反应的类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共存的条件。
4、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通过书写离子方程式,我们知道多个具体的反应写出的离子方程式是一样的。
这说明: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表示了反应的实质,代表了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分类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导电的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
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碳酸钙、硫酸铜。
也有少部分盐不是电解质。
弱电解质(溶解的部分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一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有:弱酸、弱碱,如;醋酸、一水合氨(nh3h2o),以及少数盐,如:醋酸铅、氯化汞。
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高中化学电解质知识点:判断方法由物质结构识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是问题的本质。
电解质包括离子型或强极性共价型化合物;非电解质包括弱极性或非极性共价化合物。
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新人教选修
![高中化学最基础考点系列考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新人教选修](https://img.taocdn.com/s3/m/03a7a973941ea76e58fa04ec.png)
考点7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提升对电解质概念及电解质电离理论的理解,涉及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及实验证明。
【精确解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非电解质: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溶于水溶液中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自身电离成阳离子与阴离子)的化合物.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而只有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后才能导电.离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某些共价化合物也能在水溶液中导电,但也存在固体电解质,其导电性来源于晶格中离子的迁移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中几乎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不完全发生电离的电解质.强弱电解质导电的性质与物质的溶解度无关.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和大多数盐,如:碳酸钙、硫酸铜.也有少部分盐不是电解质;弱电解质(溶解的部分在水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弱电解质是一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一般有:弱酸、弱碱,如;醋酸、一水合氨(NH3•H2O),以及少数盐,如:醋酸铅、氯化汞.另外,水是极弱电解质。
3.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以盐酸和醋酸为例):(1)通过测定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来鉴别实验:等体积、浓度均为0.5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表明,盐酸的导电能力比CH3COOH 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得多.因为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是由溶液里自由移动离子的浓度的大小决定的.规律1: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酸越弱,其溶液的导电能力越弱;(2)通过测定同浓度溶液的pH大小来鉴别实验:在常温下,用pH试纸的测定0.1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的pH,盐酸的pH为1,CH3COOH 溶液的pH约为3.这就表明盐酸是完全电离的强酸,CH3COOH是部分电离的弱酸;规律2: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酸性越弱,溶液的pH越大.若两种酸溶液的pH相同,酸越弱,溶液的浓度越大;(3)通过比较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与同一种物质反应的速率快慢来鉴别实验:分别用3.25g锌与体积都为200mL、浓度都为1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反应,观察到锌与盐酸反应剧烈,产生H2的速率快,锌很快反应完;锌与CH3COOH溶液反应慢,产生H2的速率缓慢,锌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才消耗完.这表明盐酸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规律3: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酸越弱,其c (H+)越小,反应速率越慢(4)通过测定同浓度的酸所对应的钠盐溶液的pH大小来鉴别实验:在常温下,用pH试纸测定0.1 mol•L-1的NaCl和CH3COONa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NaCl溶液的pH等于7,而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这就表明盐酸是强酸,CH3COOH是弱酸;规律4:等物质的量浓度下,一元酸的钠盐溶液,其“对应的酸”越弱,溶液的pH越大;(5)通过比较体积相同、pH相同的酸溶液同倍数稀释后,溶液的pH变化大小来鉴别实验:将等体积、pH都为2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相同的倍数(如100倍).然后分别用pH试纸测定稀释后溶液的pH,其结果是盐酸稀释后pH变化幅度大(pH=4),CH3COOH溶液稀释后,pH 变化幅度小(pH≈3.30).这表明CH3COOH溶液在稀释过程中,除H+浓度减小外,还存在CH3COOH⇌H++CH3COO-,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出更多的H+,由此说明盐酸是完全电离的强酸,CH3COOH 是部分电离的弱酸;规律5:在pH相同时,同体积的酸,酸越弱,抗稀释能力越强,即稀释相同倍数下,pH变化幅度越小;(6)通过比较同体积、同pH的溶液分别与同种物质发生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来鉴别实验:体积都为10mL、pH都为2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分别同0.01mol•L-1的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结果CH3COOH溶液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比盐酸大得多.这表明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随H+浓度的减少,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向右移动,直至所有的CH3COOH分子被耗尽.这说明CH3COOH 是部分电离的弱酸;规律6:在pH相同的条件下,同体积的酸,酸越弱,其中和能力越强;(7)通过向酸溶液中加入与之相应的钠盐,引起溶液pH变化的大小来鉴别实验:在100mL0.01mol•L-1的盐酸里加入少许NaCl固体,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变化,结果无明显变化.这表明盐酸里不存在电离平衡.另在100mL0.01mol•L-1 CH3COOH溶液里加入少许CH3COONa固体,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变化,结果pH明显变大.这表明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由于CH3COO-浓度的增大,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H+浓度减小,pH增大;规律7: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应的盐固体(电离出相同的酸根离子),引起pH变化越大,其相酸性越弱。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9f8291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18.png)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高考正在悄然袭来,高考生要抓好剩下的时间认真复习,江苏地区的考生也正在认真备考,想知道化学这门科目需要复习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第一片: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析疑:⑴二者均必须是化合物,混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非非此即彼),⑵二者的区别是其导电性,和溶解性无关,⑶是有的条件下的导电性(非自然的),⑷注意电解质的“和”与非电解质的“或”,⑸必须是物质的本身导电性,不是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物质的导电。
⑹酸、碱、盐的电解质,有机物一般是非电解质,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氨气是非电解质。
3.附:物质的导电性⑴导电原因是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⑵有导体、半导体的导电(电子的定向移动→属物理变化)和电解质的导电(离子的定向移动→属化学变化)两种情况。
⑶电解质的导电分两种情况,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⑷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和供价化合物的鉴别,⑸导电能力的大小,两方面决定,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及离子浓度的大小。
第二片: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可以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析疑:⑴二者的区分标准是电离程度,⑵电离的环境只能是水溶液(熔融状态下要么不电离,要么是全部电离),⑶体系中是否存在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定存在水的电离平衡的),⑷体系中是否存在电解质分子(分子一定有H2O)⑸与电解质的溶解性无关。
⑹强酸、强碱、绝大部分盐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极少数盐(醋酸铅等)是弱电解质。
第三片:电离1.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用来表示电解质电离的方程式。
3.电离平衡:一定温度下,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分子化速率和离子化速率相等,溶液中各组分保持不变。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50ac7d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4.png)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九大知识点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一一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一一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 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一一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人、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6、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
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 表示酸,Kb表示碱。
)二^ 表示方法:ABA++B- Ki=[ A+][B-]/[AB]7、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
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水的离子积:KW= c[H+]・c[OH -]25℃时,[H+]=[OH-] =10-7 mol/L ; KW= [H+]・[OH -] = 1*10-14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KW〈 1*10-14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KW〉1*10-144、溶液的酸碱性和pH:(1)pH=-lgc[H+](2)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甲基橙、石蕊、酚酞。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22de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9.png)
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电解质是高考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其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电化学等领域都有着基础性的作用。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详细了解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
一、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是指在溶液中能够离解出大量离子,并且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其离解程度越高,则导电性越强。
二、电解质的种类1.强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的离解程度极高,几乎完全离解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NaCl、HCl等。
2.弱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的离解程度较低,只有很少的分子离解成离子,并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CH3COOH、NH4Cl 等。
3.非电解质:指在水溶液中几乎不离解成离子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葡萄糖、乙醇等。
三、电解质的分类1.无机电解质:指由无机物质经水解或熔融而成的化合物。
2.有机电解质:指由有机物质经水解或熔融而成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3.氧化还原电解质:指在溶液中能够氧化或还原的化合物,如CuSO4、FeCl3等。
四、电解质的离解电解质在水中溶解时,其离子会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离子,同时放出热量。
根据水合能的大小,电解质分为三类:水合离子中结合能比化合物中结合能高的叫做准弱电解质;水合离子中结合能与化合物中结合能相差不大的叫做弱电解质;水合离子中结合能比化合物中结合能低的叫做强电解质。
五、电解质的电导率电解质的电导率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电流强度。
其公式为:k=I/(U/L),其中k为电导率,I为电流强度,U为电势差,L为导体长度。
电解质的电导率与其浓度成正比,且强电解质的电导率通常会高于弱电解质。
六、电解质的电解反应1.非氧化还原电解质的电解非氧化还原电解质如NaCl,在电解时可以分解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在电解过程中,阳极会发生氧化反应,而阴极会发生还原反应。
其反应方程式为:2NaCl → 2Na+ + 2Cl-阳极:2Cl- → Cl2 + 2e-阴极:2Na+ + 2e- → 2Na综上所述,高考化学电解质知识是理解化学反应及电化学的基础,需要我们掌握有关电解质的种类、分类、离解、电导率以及电解反应等方面的知识。
高中化学常考易错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高中化学常考易错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https://img.taocdn.com/s3/m/59815283e2bd960591c6771e.png)
高中化学常考易错知识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注意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3.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易错点1误认为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正确解析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Fe能导电,但它既不属于电解质,已不属于非电解质。
易错点2误认为电解质一定能导电。
正确解析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
易错点3误认为不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
正确解析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单质硫等一些非金属单质。
易错点4误认为溶于水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
正确解析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的离子导电,否则不属于电解质。
如CO2、NH3等物质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它们并不是电解质,因为它们是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电解质,才使溶液导电的。
易错点5误认为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
正确解析电解质溶液之所以导电,是由于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存在。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的电荷数,和电解质的强弱没有必然联系,如 1 mol·L-1的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就大于0.000 01 mol·L -1的盐酸,所以说盐酸的导电能力一定大于醋酸是错误的。
易错点6误认为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
正确解析电解质的强弱与其溶解性无关。
某些盐如BaSO4等虽难溶于水,但溶于水的部分却是完全电离的,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相反,能溶于水的未必都是强电解质,如CH3COOH、NH3·H2O等虽然能溶于水,但溶解时只有部分电离,故这些是弱电解质。
易错点7误认为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正确解析HCl属于强电解质,但它属于共价化合物。
4.依据元素周期表,突破强、弱电解质的记忆ⅠA族:除LiOH外其余都是强碱。
高一化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高一化学电解质和非电解质](https://img.taocdn.com/s3/m/4515d836453610661ed9f455.png)
ryi459ops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亚硫酸钡与盐酸反应: BaSO3 + 2H+ ==Ba2+ +SO2 ↑ + H2O B.碳酸钙与醋酸反应: CaCO3 + 2CH3COOH==Ca2+ + 2CH3COO- + H2O + CO2↑ C.澄清石灰水与盐酸反应: H+ + OH- == H2O D.铜片与稀HNO3反应: Cu + 4H+ + NO3- == Cu2+ + NO↑ + 2H2O
CO2、NH3、SO( ) A. 熔融的氯化物 B. 固态钾 C. 盐酸溶液 D.固态氯化钾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HCl和固态NaCl均不能导电,所以HCl和NaCl是 非电解质 B、NH3和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3和CO2是电解质 C、铜和石墨均能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D、蔗糖和酒精在溶于水和熔化时均不能导电,所以它 们是非电解质
OH- : H+ 、弱酸氢根离子(
HCO3-、HSO3-)
除K+ 、Na+ 、Ba2+ 、Ca2+外的金属离子
3、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强酸溶液里大量存在,且 溶液呈无色透明的是( ) A、MnO4- 、K+、Na+、SO42B、K+ 、Na+ 、HCO3-、ClC、Mg2+、NH4+、Cl-、NO3D、Ba2+ 、K+、S2-、SO424、某无色碱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 是( ) A、Na+ 、H+ 、SO42- 、ClB、K+ 、Ba2+ 、Cl- 、SO42C、Mg2+ 、Ca2+ 、NO3- 、HCO3D、Na+ 、 K+ 、SO42- 、Cl-
高三化学强弱电解质溶液的pH
![高三化学强弱电解质溶液的pH](https://img.taocdn.com/s3/m/4102665b65ce050877321362.png)
高三化学强弱电解质★☆巧思巧解: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电解质溶液其中: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即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②“水溶液或熔化状态”是电解质电离的外部条件;且两个条件具备其中一个即可。
如液态HCl不导电;而HCl的水溶液能导电(即其发生了电离);所以HCl是电解质;而作为非电解质则必须是两个条件下均不能电离。
③“能导电”是因为电解质电离(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大小;离子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无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2、电离平衡与水解平衡的比较3、影响水电离的因素水的电离是电离平衡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所以可以上承下延;从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来思考和理解具体的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因素。
(1)温度:由于水的电离过程吸热;故升温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即加热能促进水的电离;c(H+)、c(OH―)同时增大;K w增大;pH值变小;但c(H+)与c(OH―)仍相等;故体系仍显中性。
(2)酸、碱性: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酸电离出的H+或碱电离出OH―均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左移;即酸、碱的加入抑制水的电离。
若此时温度不变;则K w不变;c(H+)、c(OH―)此增彼减。
即:加酸;c(H+)增大;c(OH―)减小;pH变小。
加碱;c(OH―)增大;c(H+)减小;pH变大。
(3)能水解的盐: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由于水解的实质是盐电离出的弱酸根或弱碱阳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H+或OH―;所以水解必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水的电离平衡右移。
即盐类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4)其它因素:向水中加入活泼金属;由于与水电离出的H+直接作用;因而同样能促进水的电离。
4、关于溶液pH值的计算(1)总思路:根据pH的定义:pH=-lg{c(H+)};溶液pH计算的核心是确定溶液中c(H+) pH=-lg{c(H+)}的相对大小。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溶液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339ec071336c1eb91b375d25.png)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电解质溶液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电解质
凡是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时能电离进而能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时能电离出
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运动,并在两极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
所以说,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时导电是化学变化。
2.分类
(1)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几乎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2)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水溶液里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化学键种类离子键、强极性键极性键
电离过程完全电离部分电离
表示方法用等号“=”用可逆号“”
代表物强酸:HCl、H2SO4、HNO3、HI
强碱:NaOH、KOH、Ba(OH)2、Ca(OH)2
绝大多数盐:NaCl、BaSO4
弱酸:H2S、H2CO3、H3PO4、HF、CH3COOH
弱碱:NH3·H2O
个别盐:HgCl2、
Pb(CH3COO)2
4.非电解质
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都不能电离也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常见的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CO2、SO2、SO3、NO2、P2O5
某些非金属氢化物:CH4、NH3
大多数有机物:苯、甘油、葡萄糖
第 1 页共7 页。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
![高中学电解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536e8f71a37f111f1855bac.png)
电解质知识点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范畴都是化合物,所以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化合物为电解质,其本质是自身能电离出离子,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所得溶液也能导电,但这些物质自身不电离,而是生成了一些电解质,则这些物质不属于电解质。
如:SO 2、SO 3、CO 2、NO 2等。
3.常见电解质的范围: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
二.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强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够全部电离的电解质。
则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只是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则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定义 溶于水后几乎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化合物类型 离子化合物及具有强极性键的 共价化合物某些具有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 几乎100%完全电离 只有部分电离 电离过程 不可逆过程,无电离平衡 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水分子不计) 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 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 实例 绝大多数的盐(包括难溶性盐) 强酸:H 2SO 4、HCl 、HClO 4等强碱:Ba (OH )2 Ca (OH )2等 弱酸:H 2CO 3 、CH 3COOH 等。
弱碱:NH 3·H 2O 、Cu (OH )2 Fe (OH )3等。
电离方程式 KNO 3→K ++NO 3—H 2SO 4→2 H ++SO 42—NH 3·H 2O NH 4++OH _H 2S H ++HS _ HS _H ++S 2-1.强、弱电解质的范围:强电解质: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盐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2.强、弱电解质与溶解性的关系: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与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002cc9233687e21ae45a927.png)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
比较
3.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断的方法(以HAc为例):
(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相同条件下,HAc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弱于强酸(盐酸、硝酸)
(2)测0.01mol/LHAc溶液的pH>2
(3)测NaAc溶液的pH值:常温下,PH>7
(4)测pH= a的HAc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 +2
(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6)中和10mLpH=1的HAc溶液消耗pH=13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 (7)将pH=1的HAc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8)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后者快。
特别提醒:
1.SO2、NH3、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仍属于非电解质
2.电解质强弱的判断,关键是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电解质电离程度与溶解度无直接关系,溶解度大的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溶解度小的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硫酸钡)。
3.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
一般来说,相同浓度的强电解质的导电性明显强于弱电解质。
弱酸(碱)与弱碱(酸)反应生成了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
4.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难溶物BaCO3,它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属于强电解质,但溶液的导电性几乎为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基础知识点——电解质、非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
比较
3.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断的方法(以HAc为例):
(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相同条件下,HAc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弱于强酸(盐酸、硝酸)
(2)测0.01mol/LHAc溶液的pH>2
(3)测NaAc溶液的pH值:常温下,PH>7
(4)测pH= a的HAc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a +2
(5)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碱性(6)中和10mLpH=1的HAc溶液消耗pH=13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于10mL (7)将pH=1的HAc溶液与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8)比较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HAc溶液与盐酸,分别与同样的锌粒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后者快。
特别提醒:
1.SO2、NH3、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仍属于非电解质
2.电解质强弱的判断,关键是看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
电解质电离程度与溶解度无直接关系,溶解度大的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溶解度小的不一定是弱电解质(如硫酸钡)。
3.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的多少。
一般来说,相同浓度的强电解质的导电性明显强于弱电解质。
弱酸(碱)与弱碱(酸)反应生成了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增强。
4.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没有直接的关系。
如难溶物BaCO3,它溶于水的部分能完全电离,故属于强电解质,但溶液的导电性几乎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