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工程前沿之生物医学检测与疾病诊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门子公司于1939 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 台商品透射电镜,分辨 率优于 100埃;1954 年进一步研制成功 Elmiskop I型透射电镜
德国西门子公司总部
,分辨率优于10埃。
15
加速电压可达2000 kv的超高压透射电镜
随着20世纪90年代纳米科技的发展,有力推动了透射
电镜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透射电镜晶格分辨率最高达
詹森制造的是第一台复合式显微镜。其基本原理是
使用两个凸透镜,一个凸透镜把另外一个所成的像
进一步放大。
第一个复式显微镜——詹森显微镜
复式显微镜的发明,是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人类 从此开始认识微观世界。
从十六世纪晚期,第一个复式显微镜发明 并开始被人们使用,一直到十七世纪末,复式 显微镜都使用得没有单式显微镜广泛。因为当 时的透镜制造技术不高, 制造出的复式显微镜 的像差和色差都很大,这使人们大都不喜欢使 用复式显微镜。 不过还是有些人制造,使用了一些复式显微镜, 例如意大利人伽利略(Galileo)和英国人罗伯特. 胡克(Hooke)。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0.2nm 共焦显微镜分辨率:0.18μ m
共焦显微镜与传统荧光显微镜的区别
(1) 抑制图像的模糊,获得清晰的图像。
(2) 具有更高的轴向分辨率, 并可获取连续光学切片。
(3) 点对点扫描去除了杂散光的影响。
(十)原子力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发展历史
1981年,IBM公司苏黎士研究所的科学家成功开发扫 描隧道显微镜,为原子力显微镜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1986年,徳裔物理学家G.Binnig等人原子力显微镜 进行了改良,开始使用微悬臂梁作为探针。 1988年,国外开始对原子力显微镜进行改进,激光 检测原子力显微镜。 1989年,白春礼等人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原子力显 微镜,并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这类显微镜的特色在于:
新式底座:几乎所有
的显微镜的基座都连 在一个木盒子上。 独特镜臂结构。 当时最先进的聚光方
法。
卡夫(Cuff)显微镜
(五)Wenham显微镜 (十九世纪) 十九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显微
科学也同其它学科一起飞速发展起来。其 主要的原因是机械的使用使透镜的质量大 大提高和光学的发展使显微镜的结构更加 符合光学原理。
(二)生物化学发展里程碑
◆ 1780-1789 Lavoisier(法) 研究“生物体内的燃烧”,指 出此类“燃烧”耗氧并排出二 氧化碳。后人称他是生物化学 之父。
Lavoisier(拉瓦锡)
◆ 1830-1842 Liebig
(德)将食物分为糖、脂、 蛋白质类,提出“代谢” 一词,证明动物体温形成 是食物在体内“燃烧”的 缘故。最先写出两本生物
Liebig(李比希)
化学相关专著。
◆ 1890-1902 Fischer(德) 首次证明了蛋白质是多肽; 发现酶的专一性,提出并验 证了酶催化作用的“锁-匙” 学说;合成了糖及嘌呤。 1902年获诺贝尔奖。
Emil Fischer(埃米尔· 费舍尔)
◆ 1949 Pauling(美)指
出镰刀形红细胞性贫血是一
伽利略的显微镜
胡克的显微镜
软木塞
(四)卡夫显微镜(十八世纪) 英国显微镜设计师John Cuff在17世纪
中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显微镜。这种显微镜
很快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在以后的很多年里
这种显微镜被大量地制造和使用(甚至在当
时的一些解剖学著作里都可以看到对这种显
微镜的介绍),同时又被不断地改造和完善。 它们被统称为Cuff显微镜。
※ 数字成像技术开始了用计算机来处理传送显
微影象的时代,使人们记录wk.baidu.com微影象的方式又
前进了一步。
蔡司普通光学显微镜
倒置相差显微镜
※ 激发光源(紫外光或蓝
紫光)激发标本(经过荧光 染色或没有)产生荧光进行 观察。
※ 优点:成像对比强烈,
色彩鲜艳,分辨率高,可以 观察到一般不可见的物质 (如DNA等分子)的分布 情况等。
原子力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具有非常高的横向分辨率和纵向分辨率。横向分辨率 可达到0.15nm,纵向分辨率高达0.05nm。 原子力显微镜具有很宽的工作范围,可以在诸如真空、 空气、高温、常温、低温以及液体环境下扫描成像。 样品制备简单。原子力显微镜所观察的标本不需要包 埋、覆盖、染色等处理,可以直接观察。 原子力显微镜具有对样品的分子或原子进行加工的力 行为。
0.1nm,放大倍率150万倍。
17
核仁清晰、细胞器丰富透射电镜 (×6656)
SARS病毒透射电镜图
比较部分 光源
光学显微镜 可见光(日光、电灯光)
透射电镜 电子源(电子枪)
照明控制
样本 放大成象系统 介质 聚焦方法 分辨本领 有效放大倍数
玻璃聚光镜
1mm厚的载玻片 玻璃透镜 空气和玻璃 移动透镜 200nm 103×
重7吨、高 4.5 米; 分辨率 35 皮米(0.035nm);
该显微镜能让研究人员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观测
原子、确定元素类型和数量。 有了这部设备,很多需要观测原子结构量级的国际
多学科科学和工程研究项目得以深入开展,相关科学
研究也将开启新纪元。
(九)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1957年,Malwin Minsky在其专利中首次阐明 了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1970年,Sheppard和Wilson 推出第一台单光 束共聚集激光扫描显微镜,
物化学过程为研究目的,通过测定组织、体液的成 分,揭示疾病变化和药物治疗对机体生物化学过程 和组织、体液成分的影响,以提供疾病诊断、病情 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有用信息的
一门学科。
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检验学
生物化学
免疫学 实验诊断学
药理学
生命的本质是化学
著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亚瑟·肯伯格在哈佛大 学医学院建校100周年时说:“所有的有生命体 都有一个共同的语言,这个语言就是化学。” 自然界所有的生命物体都由三类物质组成: 水、无机离子和生物分子。 生物分子是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结构基础和 功能基础,是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生物医学工程前沿》
主讲教师 涂秋芬
第二章 生物医学检测与 疾病诊断
一:显微镜的发展 二:医学生物化学检测
三:医学成像检测
一:显微镜的发展
(一)光学显微镜的鼻祖---单式显微镜
早在公元前一世纪,人们就已发现通过球形透明物 体去观察微小物体时,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后来逐渐 对球形玻璃表面能使物体放大成像的规律有了认识。
荧光显微镜
※ 有明视野、暗视野 ※ 相差
※ 偏振、微分干涉
※ 荧光 ※ 显微摄影 是一种高档次的显微镜。 万能显微镜
CD 31
细胞光学显微镜图片
人类认识生物的脚步绝对不会停止在细胞水平,对 于亚细胞物质、微小病毒颗粒的认识需要更大放大倍 数的显微镜出现。
血小板
SARS病毒 示意图
(七)透射电子显微镜
1972 Berg(美)在基因工程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成果,获 1980年诺贝尔奖。1973 Cohen等(美)用核酸限制性内切酶 EcoR1,首次基因重组成功。
展方向是场发射型高分辨扫描电镜和环境扫描电镜。
场发射扫描电镜(左)和环境扫描电镜(右)
扫描电镜下的花粉图片
目前扫描电镜的最高分辨率可达1-2nm, 最好
的高分辨环境扫描电镜可在气压为4000Pa下仍保持
2nm 的高分辨率水平。
20
扫描电镜分析材料元素
能谱的测试范围有限,一般为Be(4)到U(92),在 这范围之外元素的信号不能通过探测窗口。
1: EDS 所能测到的是核外原子数必须大于2的, 所以H、 He 都是测不到的。 2:核外电子太少 采集器采集时只能采到很少。
史上最强显微镜 ---扫描透射电子全息显微镜(STEHM)
日本日立公司用了一年时
间在加维多利亚大学一个
研究中心地下实验室,组
装了这部超高分辨率、超 稳定的仪器。 2013-07-31
现存于荷兰尤特莱克特大学博物馆 (University Museum of Utrecht)中的一 架的放大倍数为 270 倍。分辨力为 1.4μ m 。 在当时,这个水平是很高的,直到19世纪初所 制的显微镜还未超过这一水平。
(三)最早的复式显微镜
大约在16世纪末,荷兰的眼镜商詹森 (Zaccharias Janssen)和他的儿子把几块镜片 放进了一个圆筒中,结果发现通过圆筒看到附近 的物体出奇的大,这就是现在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的前身。
1987年,White 和Amos在Nature杂志发表了
“Confocal microscopy come of age”,标志
着LSCM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构图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基本原理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分辨率
人眼分辨率: 0.2mm
光学显微镜分辨率:0.25μ m
种分子病,并于1951年提出
蛋白质存在二级结构。
( 1954年获诺贝尔奖)
李纳斯· 鲍林(Linus Pauling)
◆ 1953年 Watson(美)
弗朗西斯· 克里克(Francis H. Crick)
与 Crick(英)提出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模型,1962年共获诺贝
尔奖。
詹姆斯· 沃森(James D. Watson)
由Francis Wenham在 1882年制造。有着当时 最为精巧先进的齿轮传
动系统和齿轮调焦系统,
聚光系统,还有成像系
统 。
是十九世纪中性能最
好的显微镜,也是历史上
最精美的显微镜 。
(六)现代显微镜 (二十世纪以后)
※ 由于人们在物理,数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取
得了非常大的进展,显微镜的质量大大提高。
电子聚光镜
约10nm厚的薄膜 电子透镜 高度真空 改变线圈电流或电压 0.2~0.3nm 106×
(八)扫描电子显微镜
在透射电镜的基础上,
1935年德国学者诺尔首
次提出了扫描电镜的概念, 1952年剑桥大学Oatley
Oatley and McMullan
等制作了第一台扫描电镜。
18
1965年剑桥大学推出第一台商品扫描电镜。目前其发
◆诺贝尔化学奖 (1958年) 1955年将胰岛素的氨基酸 序列完整地定序出来,同时 证明蛋白质具有明确构造。 ◆诺贝尔化学奖 (1980年)
弗雷德里克· 桑格 (Frederick Sanger)
1975年, Sanger双脱氧链 终止法(chain termination method)技术测定DNA序列。
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
(1) 小尺寸样品的观察:
适用于观察原子级样品,DNA分子等,在纳米材料科 学、分子生物学、仿生学等研究领域有广泛研究。
原子力显微镜对表面形貌的观测
沉积于云母片上的抗体分子
原子力显微镜,使得学键首次肉眼可见( 5月30日 《Science》)
(2)纳米加工:
利用AFM可以对样品进行表面原子搬运,原子蚀刻,从而 制造纳米器件。
Hamilton O. Smith
Daniel Nathans
Werner Arber
1969-1972, Arber(瑞士),Smith(美)与Nathans(美)在核酸限 制酶的分离与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1978年共获诺贝尔奖。
Paul Berg
Herbert Boyer
Stanley Cohen
原子力显微镜工作原理
金属表面与针尖的电子云图
图 AFM的工作原理
将一个对微弱力极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 一端有一微小的针尖,针尖与样品表面轻轻接触, 由于针尖尖端原子与样品表面原子间存在极微弱的 排斥力,通过在扫描时控制这种力的恒定,带有针 尖的微悬臂将对应于针尖与样品表面原子间作用力 的等位面而在垂直于样品的表面方向起伏运动。利 用光学检测法或隧道电流检测法,可测得微悬臂对 应于扫描各点的位置变化,从而可以获得样品表面 形貌的信息。
单式显微镜的致命缺点:它的焦距与透 镜直径成正比,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如果放大倍数是100倍,透镜的焦距为 0.25毫米,透镜直径大约为0.33毫米。
(二)列文虎克显微镜——单式显微镜的顶峰
他一生亲自磨制了550个透镜,装配了247 架显微镜,为人类创造了一批宝贵的财富,至 今保留下来的有9架。
用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
用AFM针尖移动Si原子形 成的IBM文字
STM针尖移动原子形成的 图形文字
(3)测量肿瘤细胞、微生物等的粘附力
(4)测量分子间的作用力,例如抗原抗体结合力、受体
配体结合力
(5)DNA 互补链间的氢键
二:医学生物化学检验
(一)医学生物化学检验(临床检验)
医学生物化学检验是以健康和疾病发生时的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