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经济学的其他重要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在一般中学中,学校提倡的学生个性 特征依次是:意志顽强、忠实可靠、始终如 一、与学校认同、移情顺序、严守时间、推 迟满足、对外部动机反应敏感、机敏等等, 而企业中管理人员喜欢的雇员个性特征,恰 恰正是这些,甚至连顺序也很少变化。
另一方面,学校所讨厌的学生个性特征依次 是:创造性、进取性和独立性,这恰恰又是 企业负责人最不喜欢的雇员个性特征。 这一事实清楚表明,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 关系之间确实存在着一致性,社会生产关系 制约着学校教育,并使其为自己服务。

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关系的一致性,并 不仅仅表现在同一层次教育里面,还表现为 不同层次的教育和职业结构内的不同级别之 间的一致性。 在企业内部,不同层次的职位对雇员的 个性特征要求是不同的,与此相应,不同层 次和程度的教育机构将为职业等级中不同级 别的职位提供不同个性特征的雇员,从而形 成了教育与社会生产关系在多层次上的一致 性。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化理论(略) (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education)
基本观点: 教育具有社会化的功能: 就整个社会而言,就是传递文化, 就个人而言,就是养成社会所需要的性格特 征,即社会性格。


代表人物 :
鲍尔斯(Bowles)、金蒂斯(Gintis)

五、对该理论的评价 1 积极意义 第一,解释了困扰各国的失业问题,探讨了 解决途径。 第二,理论更接近和反映现实,丰富了劳动 力市场理论。

2 不足之处 第一,无视“教育可以提高认知技能”这一 事实。 第二,断言“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人不能进入 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观点绝对化。 第三,提出的解决对策软弱无力。


5 筛选假设理论的含义: 是指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 力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工作岗 位上的装置的理论。 由于筛选假设理论强调教育文凭的重要性, 所以也被称作“文凭理论”。


教育传递了一种信息。
真的假文凭 假的真文凭

二、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异同 1 相同点 第一,从方法论的角度看,都注重个体分析。 第二,从教育与收入的关系来看,都承认教 育与收入正相关,教育对个人具有明显的经 济价值。
第三章 教育经济学其他重要理论
教育筛选理论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社会化理论


http://news.szhk.com/2010/08/19/28275666 1363117.html http://baike.haosou.com/doc/62252126438525.html

第一节 教育筛选理论

四、政策主张 劳动力市场分割使一部分人的贫困永久化, 提高他们收入的途径有二: 一是直接途径,把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工人转 移到主要劳动力市场, 二是间接途径,减缓造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 压力。 直接途径会遭到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 所以,应该:大力反对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和唯文评论,改革职业执照和公共援助的规 章制度。

二、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模式 1 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 a主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提供的是大公司、 大企业、大机构的工作岗位;就业稳定、职 业有保障、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 的权利和晋升机会。一般来说,市场主体是 教育水平高、年龄较大的男性。

b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提供的是小公司、 小企业、小机构的工作岗位;工作不稳定、 流动性大、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规章制度 严厉、晋升机会少。一般来说,市场主体是 教育水平低、年龄较轻的白人,以及妇女和 少数民族者。 c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 流动性很少。

调查表明,管理人员赞许的个性特征如 “坚持不懈、忠实可靠、始终如一、与学校 保持一致、移情顺序、遵守时间、推迟满 足”,正是有利于获得报偿的个性特征,而 管理人员不满意的个特征如“创造性、独立 性”也正是不利于获得报偿的个性特征。 可见,个性特征与收入水平具有高度的一 致性。

“教育通过这些组织机构的关系改造着人 们的自我概念、愿望和社会阶级区分,以适 应社会劳动分工的需要。” 他们提出,在教育政策上统治阶级有两个 主要目标——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关系的 再生产。 教育机构满足这些目标的具体方式有四种:


第一,学校教育生产不同层次和类型劳动所 需要的专门技能和认知技能;

四、对筛选理论的评价 (一) 积极意义:丰富了教育经济学 1 有利于解释“文凭膨胀”现象。 2 部分回答了“为什么教育扩展没有实现收 入均等”的问题。

(二) 不足之处 1 认为“教育不能提高能力”的观点不合事 实。 2 认为“教育的筛选作用是文凭膨胀的主要 原因”没有揭示问题的本质。 3 不能回答或回避回答许多重要的研究问题。 例如:既然教育不能提高能力,为什么还要 采取教育这种花费巨大的方式作为筛选工具?

能力较低的人,只有支付多得多的成本费用, 才能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其结果必然得不 偿失,于是放弃获得较高教育的努力。 因此,能力低的人通常只获得较低的教育, 能力高的人则可获得高等教育文凭。 (反证法)

所以,教育水平的高低反映出能力的高低, 是雇主鉴定求职者能力、筛选求职者的装置。 教育的价值不在于提高个人的认知技能,而 在于帮助雇主鉴定、筛选合适的求职者。

基本的假定前提:不完全信息和不确 定投资 因为雇主并不了解求职者的能力(信 息不完全),所以雇用就产生了风险, 这是不确定性投资。 为了降低风险,需要通过一定途径有 效的识别、挑选出合适的求职者。
2
3 信号和标识 信号: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个人属性, 如性别、种族、家庭背景等 标识:后天形成的、可以改变的个人属性, 如教育程度、婚姻状况、个人经历等

2 不同点 第一,认为教育的功能不同。 第二,认为教育具有的提高收入的作用机制 不同。 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劳动生产率—工资 筛选假设理论:教育—筛选—工资 第三,筛选理论否认教育能改变人们收入不 均等的论断。

三、筛选假设理论的政策主张 1 应该坚持教育的筛选功能,代替推荐、面 试等方法,作为人才筛选的主要方式。 2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资助应该适度。 3 加强在职培训。 4 实施专业资格考试。


其三,资本主义生产制度中,劳动者的被分 裂,在学校中则表现为学生为了那些表面成 绩和评价而不断进行的破坏性竞争。

学校教育与社会生产关系的一致性有着深 刻的现实原因: 学校中提倡和奖励的学生个性特征,恰恰 是企业所欢迎与要求的;学校中反对和惩罚 的个性特征,正是企业所不喜欢和反对的。



二 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 为什么教育具有再生产资本主义社会生产 关系的功能? 主要是因为教育体系内的社会关系与生产 制度内的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原则。 “教育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管理人员与教 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 业之间的关系等等,复制着等级制的劳动分 工。”

其一,生产制度内由上而下的垂直权威关系 在教育制度内的反映,就是从管理者到教师、 直到学生的垂直权力系统; 其二,生产制度内劳动的异化在学校内则反 映为学生对自身所受教育失去控制、学生的 学习动力不是来自内部的需要而是来自对分 数成绩和其他外部报偿的追求,学习本身是 毫无乐趣和意义的;

(Screening hypothesis)

信息经济学 (信息的经济价值) 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完全、不充分
一 主要内容 1 创始人 斯宾塞(M.Spence)、索罗 (Thurow)后期有斯蒂格利茨(Stiglitz) 等 产生于70年代初,1973 斯宾塞 《筛选假 设——就业市场信号》成为理论产生的标志 基本含义:教育是一种筛选工具
第二,教育制度助长了经济上合法的不平等 现象。 例如美国教育所具有的客观的、英才教育 的倾向,减轻了人们对劳动的等级制分工和 不平等的个人地位形成过程的不满;


第三,学校教育产生、鼓励和表明了个人的 那些与等级制分工相适应的个性特征;
第四,教育制度通过它所培植的地位差别格 局增强了人们的分层意识,由此造成经济上 处于下层地位阶级的分裂或分化。 可见,教育的功能在于通过引导、改变人 们的意识进而再生产社会生产关系。


总之:筛选理论的进展一直不大。这一理论 更多的是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描述和概括,而 不是对其内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一、代表人物 创始人 皮奥里(Piore)、多林格(Doling) 其他代表人物:戈登(Gordon)卡诺伊 (Carnoy) 1971 皮奥里和多林格一起发表《内部劳动 力市场及人力政策》

教育是一个衡量求职者能力的重要标识
4 教育成本与能力成负相关 该理论认为,人的能力是固有且不同的,教 育不能提高人的能力,但是能反映人的能力 的高低,因为教育成本与能力呈负相关。 论证思路:在其他因素或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教育成本就可 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换言之,在教育成 本一定的情况下,能力较高的人可以获得较 高的教育水平,能力较低的人只能获得较低 的教育水平。


2 教育与工资收入的关系 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教育与工资收入 之间存在正相关,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教 育与收入的关系不大。

原因?为什么?
技术变革和劳动分工导致: 1计划和执行分离 2 生产过程变得简单化、规范化 主要劳动力市场中,职位(要求具有很高的 受教育程度)在整个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次要劳动力市场中的职位重要性不高,对教 育程度的要求不高。受教育程度高者往往高 才低就。



例如,在企业中, ①最低层次的职业岗位强调遵守规章制度; ② 中层职业岗位强调雇员的可靠性和在无人监督 下照常工作的态度; ③高层次职业岗位特别强调雇员内化企业的规范和 价值观。 与此相应,在教育体系中, ①最低层(初中和高中),往往对学生的行动加以 严格限制和管理; ② 中间阶段(师范和社区学院),则容许学生有 较独立的活动,监督较少; ③ 在最高层次的四年制精英大学中,所强调的则 是独立、创新和进取。


主要观点: 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它的“社会化”功 能,即教育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培养出 不同的个性特征,以便他们毕业后能承担不 同层次职业岗位的工作,换言之,教育制度 为不同阶级的人培养出不同层次岗位所需的 不同个性特征,从而再生产社会生产关系。
一 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及实现方式 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取决于工人意识的 再生产。同时,意识本身也是发展变化的, 所以,为了保证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就 需要再生产“意识”,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须借助于一系列机构(包括家庭和教育系 统)。


2 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
1 非经济手段对劳动力配置的作用更大 2 存在工作阶梯 3 锦标制度常常作为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 (内部晋升和外部雇佣) 4 不同岗位上的收入并不完全按照生产力的 高低确定
பைடு நூலகம்
三、主要观点 1 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关系 教育水平是决定他进入何种劳动力市场的重 要依据。 教育对个人的经济效益主要不在于提高认知 能力,而在于它是决定一个人进入何种劳动 力市场并在其中工作的重要因素。

可见,不同程度的学校所强调的学生个性 特征是与工作等级制中不同层次职业岗位的 需求相呼应的、基本一致的。
总之,学校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在于通过培 养适应于不同职业需要的个性特征,巩固社 会生产关系。

三 教育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鲍尔斯和金梯斯承认,较高的教育水平 能够产生较高的收入,但是,高水平的教育 并不是通过提高认知能力,而是通过改变个 人的与工作有关的个性特征等来获得高收入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