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案
《企业中的劳动者》
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企业中的劳动者》,课型为新授课。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框是高二政治《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的第二框题。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内容贴近中职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引导学生透视商品的交换和消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等经济现象,掌握相关经济常识,吸引学生自觉参与经济生活,从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是全书的基础。本节课第二框的内容,通过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从现在开始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起到从理论到实践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及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解中职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性和努力方向。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以辛勤劳动为荣、好逸恶劳为耻。
3、运用目标:
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努力使自己成为符合职场需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主力,能否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直接关系到“中国制造”的质量,前一框学习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落脚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作为劳动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行动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是本课的重点。
受传统文化中重文轻技观念的影响,学生包括家长对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有抵触情绪,但如果不能以劳动为荣,就难以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二、教法分析
新课改要求凸显学生在课堂中的的主体地位,本框内容贴近生活,教材逻辑清晰,易于学生自主探究,所以本课选择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设置情境,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辅助下,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对案例进行探究、讨论、分析,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法分析
古人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本节课我特别注意学法指导。如:通过设计案例,提出问题,分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互相协作学习;通过情境设计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引导阅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这些方法,不仅有利于本节课
的学习,而且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榜样导入,贴近生活
以青岛港一名普普通通的桥吊司机许振超创造的“振超效率”扬名航运界的案例,成功导入新课,用学生最熟悉的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二、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二)名人名言,寻根探源
展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董事长,著名钢铁大王卡内基的一段话,探究为什么说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得出结论: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劳动者素质的竞争。<板书:1、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 (三)数据说话,过渡自然
援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中大量相关数据,折射出当前的劳动力现状令人担忧,提出设问,引发学生深深思考,从而自觉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承担成为未来产业大军骨干的重任,自然导出职校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努力方向。<板书:2、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
(四)综合探究,找准方向
展示本市一家企业的招聘广告,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结合本专业2012级毕业生王高鹏潜心文化课,苦练技能功,最终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并被青岛大学录取成为一名本科生的典型事例,紧密结合高一所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学生在企业中可能遇到的挑战通过问题情境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归纳、提炼学生的发言导出努力方向,即: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从现在开始努力,争取在职业生涯中创造自己的辉煌,完成本节课重难点的探究,实现思想境界的升华!<板书:(1)确立职业理想(2)培养道德品质(3)提高职业技能(4)培养学习能力(5)身体心理很重要>
(五)自主归纳,练习巩固
给学生2分钟时间自主归纳,构建知识体系。然后完成练习册上的5个选择题,疑难问题,学生自主纠错——小组探究——教师答疑
(六)走进生活,体验践行
课后作业布置:新课程要求老师要善于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要注重把学科知识的传授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的课下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各种渠道收集与本专业相关的招聘广告,并根据招聘广告,按企业对劳动者的要求进行分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及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