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种子市场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种子市场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761bf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bc.png)
当前种子市场监管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农业发展领域,农作物种子的地位显著,只有保证农作物种子质量,才可以提升农业生产品质。
市场化发展进程中,要加大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以免劣质种子进入市场,损害农民的权益。
本文研究中,重点分析种子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处理对策建议。
关键词:种子市场;监管问题;监管对策前言针对农作物种子问题,我国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规定,保证制度规定的规范化。
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种子市场规范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非常大。
但是在农作物种子市场,存在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暴露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不足问题,因此要科学治理种子市场监管问题,加大监督与管理力度。
1种子市场监管所存在的问题分析1.1 种子市场违法违规问题多样在现代种子市场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比如未遵循规定建立种子经营档案,标签不合格、未审定品种推广等,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还会增加农民利益损失。
农村连锁经营、种子超市、委托代销等零售商出现后,更加助长了违法种子经营行业。
1.2 农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在监督和管理种子市场时,农民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农民为了低价购买,有时会购买到质量不合格种子,由于此种交易方式比较隐蔽,且手段形式非常多,所以加大了种子监管工作的难度。
当种子质量不佳时,则很难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1.3 农作物种子质量与进货渠道问题农作物种子质量、进货渠道问题,多体现在包装、标签、标注、标识不规范方面。
种子生产企业销售种子时,必须详细标注种子生产许可证、产地检疫编号、质量指标、品种审定编号、生产地点、生产日期、品种简介等信息,但是缺失生产日期、包装日期标注的问题常见。
采用拆包方式,多数商户在落后山区销售,种子货源混乱,将劣质种子当做优质种子售卖。
经营者过度关注种子的价格,不太关注质量问题,从而损伤农民的权益。
当监管经费保障不到位,则会影响执法人员的监管力度,增加调查取证难度,很难发挥出种子市场的监管职能。
玉米种子在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玉米种子在市场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e32b447cf84b9d528ea7a33.png)
玉米种子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摘要: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北方具有十分重要的发展地位,其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要是玉米能够达到稳产高产,必须先考虑到玉米种子的选择与进一步发展研究,故而要考虑到玉米种子本身质量和市场发展情况。
文章阐释了玉米杂交种子的供销现状,探讨其在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进一步贡献于我国三农发展。
关键词:玉米杂交种子;供销情况;质量保证;三农;科技发展引言:玉米俗名包谷,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是人与一些动物的日常粮食,其在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玉米种植的纯度与质量直接与玉米的生长和产量具备必然的关联性,故而,我们在玉米种子的选用,保存、供销,选择等重要环节中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农业的生产发展达到绿色、优质、高效以及玉米产量稳产高产的发展目标。
为了更好地达到玉米种子高纯度和高质量的发展目标,本文对玉米在市场供销现状和存在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必要的探析。
一、当前我国玉米种子在市场供销中的现状玉米种子作为商品的角色进入市场流通领域,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其在市场供销中受到供给与需求的影响。
另外,玉米种子的优劣有对玉米种子的供销产生一定的影响。
进些年来,随着种子体制改革的进行,国有种子部门已彻底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种子的供给工作基本由种子公司和个体代销户来完成。
玉米作为重要的主要粮食作物,种子的研发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将更加有利于贡献我国农业。
当前我国杂交玉米种子的研究有了相当的发展条件,玉米种子市场销售情况存在不同方面的问题,资金发展、质量问题、研发力度、供销差力及种子质量安全问题等时有发生。
本着这些发展现状,探讨出一序列较严重的问题。
二、我国玉米种子在市场销售中存在的问题(一)玉米种子销售主体混乱,市场发展复杂国有种子部门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后,玉米杂交种子的经营主渠道虽仍为种子公司和乡镇农科站,但个体种子经营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经营主体由高素质的单一体变为复杂的混合体。
玉米种子行业分析
![玉米种子行业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407ed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f0.png)
玉米种子行业分析一、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1.市场规模:全球玉米种子市场规模庞大,据统计,2024年全球玉米种子市场规模达到250亿美元。
中国在全球玉米种植中占有较大份额,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2.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质量和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玉米种子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基因改良和育种技术的发展,玉米种子的生产效益和抗逆性能得到提高,种植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高质量的种子,这将推动玉米种子行业不断发展。
二、行业竞争分析:1.竞争格局:目前,全球玉米种子行业竞争格局主要由几家大型跨国公司主导,如美国孟山都公司、澳洲邦迪公司、德国拜尔公司等。
这些公司通过技术垄断和品牌优势,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与此同时,国内一些大型农业企业也在积极发展玉米种子业务,竞争加剧。
2.竞争优势:在竞争中,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企业需要通过创新研发高产、抗病虫害的种子,并在市场中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三、发展趋势及机遇分析:1.科技进步: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玉米种子产业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种子基因改良、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将提高种子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农民对高产、抗逆、抗病虫害等玉米种子的需求。
2.农业供给侧结构:农业供给侧结构推动了农业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调整,为玉米种子行业带来新的机遇。
政府加大对农业科创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科技的投入,为玉米种子行业提供了更好的政策和环境支持。
3.农产品供应冷链体系建设: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玉米种子行业需要更好的供应链体系来保证种子的质量和供应。
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将使得玉米种子供应更加高效和可靠。
四、挑战与对策分析:1.技术创新挑战:玉米种子行业面临技术创新的挑战,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培养高水平的科研人员,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保持竞争力。
2.品质监管挑战:玉米种子质量是农户购买种子的重要考虑因素,行业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质量监管体系,确保种子质量符合标准,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浅谈当前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浅谈当前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b53ff15910ef12d2bf9e7b8.png)
浅谈当前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者:王春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7期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玉米生产大国。
玉米生产技术的提高不但要求种植技术的不断革新,同时还需要玉米育种方面的技术创新。
我国的玉米品种主要经历了农家品种和部分品种间杂交种、优良农家种和双交种、单交种等发展阶段,到21世纪以来,随着玉米品质的不断优化,我国开始进行玉米产量和玉米质量并重,不断推广特制玉米品种。
文章基于当前玉米制种发展的现状,开始了对当前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探究,以期为下一步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一、我国玉米育种产业发展现状21世纪以来,我国玉米产量得到不断增长,玉米增产已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体现,但伴随着近年来玉米产业消费总量的不断上升,玉米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国逐渐由玉米出口国变成了玉米进口国。
据报道2009年以后,我国每年都要从其他国家进口玉米,进口数量从2009年的100万吨上升到2015年的230万吨。
作为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最大的种子需求国,我国每年玉米所需的杂交种9亿kg。
基于现实需求,我国种子企业发展迅速,种子市场得到全面开放,虽然在种子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就,但是,由于产业发展起步晚,时间较短,产业技术力量比较薄弱,农民看中品种却不识品牌,对市场不够了解,呈现出多而散、小而乱的局面。
二、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1、育种针对性不明确,种植资源狭窄玉米育种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光照等多个条件的影响,对于不同的地域,玉米育种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河北省北纬36°-北纬42°,北部张承海拔较高,多为山地,平原面积较小;南部石家庄、邯郸平原面积广大,而当前在审定的玉米品种中,这些品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较窄,多个品种只是适应局部小气候,育种针对性有待增强。
目前新培育的新品种,多个品种间遗传背景相似,未能有效的利用各地方资源的优势,导致品种间抗逆性和抗病性能类似,一旦出现病虫等逆境危害,玉米产量和品质将会遭受严重破坏。
关于对目前玉米种业的思考、对策与建议
![关于对目前玉米种业的思考、对策与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52f4574168884868762d641.png)
下几个方面 : ( 1 ) 单粒播种子所 占比例上升 , 以秋乐公
司 为例 , 单粒 播种 子 的销 售 比例 已 由 2 0 1 2年 的 1 6 % 上 升到 2 0 1 3年 的 4 0 %; ( 2 ) 近期 玉米价格一 路走低 , 影 响 到农 民种 植 玉 米 的 积极 性 , 造 成 玉 米 播 种 面 积 的减
1 2 0 1 3年总体 销售情况
销售进度迟缓, 与2 0 1 2年 同期 相 比, 销 量 下 降 3 0 %属 正 常现象 , 个 别 大型 种子 企业 同 比下 降将 近
5 0 %, 玉米 种 的总 需 求 量 在减 少 , 下 降 的原 因 主要 有 以
有丰厚的利润 , 在部分地 区如新 民、 冀北等已经进人农
占1 5 %, 其他 品种 约 占 5 %; 从 销售进度来 看 , 与 同期 相 比销售延迟 , 从 了解 的信息情况来看 , 可能会集 中在
4月 1 0日左 右销 售 。
2 . 2 吉林
品种主要是先玉 3 3 5 及类 3 3 5品种 ; 套牌
种子较 多, 套牌 种子 以价格优势挤 占了先玉 3 3 5的大 部分份额 ; 从 目前 了解的情况来看 , 8 0 0 多个 品牌 的套 牌种子约 占了市 场份额的 7 0 %, 先玉 3 3 5的市场份额 不足 1 0 %; 目 前 的销售进度在 8 0 %左右。 2 . 3 黑龙江 黑龙江市场是垦丰的天下 , 德美 1 号、 德
2 各主要玉米产 区销售进 度及 主销品种分布
从 目前掌握的各主要玉米种植 区域 的销售进度来 看, 与2 0 1 2 年 同期相 比, 均有不 同程度的下降。
双辽市玉米品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双辽市玉米品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cb93aedf524ccbff12184e9.png)
玉米是双辽市的当家作物,其产量的高低对双辽市粮食总产的提高起决定性作用。
在双辽市现有的生产条件下,玉米要增产主要取决于不断更换新的品种,主要措施是新杂交种的引进和推广。
双辽市十年九春旱的自然条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很大困难。
尤其是2002年双辽市的气候特点比较特殊,春季低温少雨,进入夏季,又遇到持续的高温干旱,这就给我们的试验示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表现在出苗期较历年偏晚,大约晚10d左右,成熟期较历年延后,黏虫大量发生,参试的各品种相继出现各种病害。
尽管2012年双辽市的天气情况比较特殊,但是有的品种在该市不同的种植区域还是表现出较好的丰产长相,产量较高,同时特殊的天气情况也给我们提供了观察各品种在特殊年份抗逆性的良好机会。
近年来由于主推的几个玉米品种如丹703、掖单19退化严重,抗病能力下降,在双辽市的种植面积锐减。
一时间主推品种的空缺引发了一系列玉米用种的新问题。
认真分析玉米生产的品种现状,进行合理的布局安排,将对指导农业生产、促进双辽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1当前双辽市玉米品种存在的问题1.1黑穗病是玉米品种的主要病害双辽市近几年主推的品种大都是高产耐密的品双辽市玉米品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朱建红张洪生王金环(吉林省双辽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双辽136400)摘要:主要阐述双辽市玉米栽培上病害防治、品种选择及品种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最后提出了玉米品种合理布局方法和发展建议。
关键词:玉米;品种;问题;布局主产区,引导、帮助果农成立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扶持果品营销企业及中介组织,发挥他们“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
同时,还要做好和完善果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全程服务工作[8],做好果农思想工作,打消其后顾之忧。
3.8扶持龙头企业,整合各方力量扶持龙头企业是实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核心。
一是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支持等措施,加快龙头企业培育。
浅谈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ab224ceb524de518974b7d04.png)
34 强化 改革 力度 .
截 至 目前 ,中央 未 曾对差 额或 自收 自支事 业 单位 做 出过任 何改 制 、撤 编和 推 向市场 的决定 ,虽 然 国办 『0 64 2 0 ]0号文 件 中提 出 “ 种 子生 产 经 营机 构 从农 业 将 行 政 主 管 部 门剥 离 出 去 , 实现 人 、 、 的彻 底 分 开 ” 财 物 , “ 离 出来 的种 子生 产 经 营机 构 依 照 有 关 规 定 移交 同 剥 级 国有 资 产监 督 管理 机构 管理 ”却 未 明确 剥离 出来 的 , 种 子生 产 经营 机构 是保 留其事 业性 质 , 还是 转 为企 业 ; 其 行 政 归属 、 人员 安 置 、 济 补 偿 等也 是 笼 统 提 出 , 经 没 有 具体 方 案 , 法操 作 和落 实 。 无
・
种 子科 技 ・
・ 0 2(3 ・ 2 1 0 )
中图 分 类 号 : 2 . F3 4 6 文 献标 志码 : C
・ 百家 讲坛 ・
文 章 编 号 :10 — 6 0 2 1 )3 0 0 — 2 05 2 9 (0 2 0 — 0 8 0
浅 谈玉米种子市场存在 的问题 与对策
兼 顾公 平 ,尽 量 多承 担一 些 ,以为地 方 和公 司减 轻 负
担。
4 ・ ・ ・ ・ ・ ・ ・ 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夺 ・ ・ ・ ・ ・ ・ ・ ・ ・ ・ >夺 串 孛 串 ・ { ・ 争 牵 夺 争 夺 夺 争 夺 夺 争 串 孛 争 牵 夺 夺 夺 ・ 专 牵 争 串 夺 夺 夺 夺 串 夺 { ・ 争 夺 串 夺 夺 孛 夺 夺 夺 争
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b3958fbc8d376eeaeaa3117.png)
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品种多、乱、杂,种子质量差。
近年来由于种子市场的放开,经营者鱼龙混杂,造成种子市场混乱复杂,经销种子的多,种子的品种也多,一个县不下三、四十个品种,农民无法判断真伪、优劣,面对纷乱复杂的品种,往往采取跟大流的方法购买种子或只选购便宜的种子,造成品质无法保障。
2、晚熟。
一些农民简单的认为生育长的品种产量就高,而不能根据当地情况及自己地力水平合理的选购适宜的品种,造成品种熟期不当,不能正常成熟,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灌浆不饱满,容重低,影响产量和品质。
3、管理粗放。
由于壮劳力都出外打工,从事玉米生产的多为老人和妇女,一些新技术、新方法得不到科学运用,管理简单粗放。
4、病虫害加剧。
由于近年来气候原因导致田间传毒害虫数量剧增。
夏季由于高温、多湿,大小斑病、青枯病、玉米螟、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发生加剧。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应采取一定的对策才能保证玉米的高产也稳产。
1、因地制宜的科学选良。
根据种植目的和生产条件,选择通过审定的、政府发布推广的主导品种和当地官方试验示范中选拔出来的优良品种。
2、加大种子执法力度,提高种子质量。
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投入和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确保生产用种是适宜当地的优良品种,保证种子的纯度≥98%,发芽率≥85%,净度≥98%,含水量≤13%。
3、铁茬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合理密植。
夏玉米尽量采用铁茬播种技术,一般墒情好的地块,播深以4~5厘米为宜,黏土或土壤过湿时,以3~4厘米为宜根据,播种时使用种肥。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
改进前茬的收获质量,尽量少留茬、留矮茬,秸秆还田要粉碎。
4、科学管理。
根据地力水平和玉米需肥需水规律确定适宜的施肥量和浇水时期。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做到氮、磷、钾及各种微肥的平衡施肥;实行种肥、中期、花粒期追肥分次施用,避免后期脱肥。
磷、钾肥要提前到播种期施用。
也可用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
浅议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议种子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e26c2e5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f.png)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农业种植几乎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的命脉。
在农业种植中,种子作为农业生产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为了方便农民购买种子,辽宁省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优化种子交易渠道。
然而,目前市场上仍有一些劣质种子在运行,一些农户在种子保存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和农产品生产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喀左县种子管理工作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质量的日益关注,农民要想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承认农业执法的相关内容。
同时,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种子产业必须紧跟国家要求,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有关部门要打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借助现代技术手段,使种子相关市场更加多样化、更加安全。
一、我国种子市场的现状中国种子行业目前新品种多到数不胜数,真正的好品种却屈指可数。
特别是玉米种子和蔬菜种子市场。
套牌种子、仿冒种子、无证经营种子占据着相当比重,并且已经形成了生产、加工、包装到销售完整的套牌产业链条。
育种不如买种,买种不如仿制,仿制不如套牌。
育种专家历尽艰辛刚通过审定的品种,市场上很快就有套牌品种;育种基地刚收获扩繁的种子,套购者马上行动开始秘密收购,很快进入市场售卖;专卖店刚拥有一个主打品种,随后就有假的低价促销了。
二、种子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1、缺乏物资支持,市场经营不规范目前,上级部门拨给喀左县种子管理部门的资金与种子管理所需的设施和器材,仍然不足,种子管理人员有些环节难以完善,影响了整个种子管理工作。
种子市场经营不够规范,管理存在疏漏。
随着近几年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我国农业种子市场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
现在我国种子市场的发展仍旧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问题,很多种子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在进行种子经营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竞争手段不正当的现象,这种现象给我国种子市场管理和发展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
现在我国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着经营实力差距非常大的问题,这一问题导致在种子管理过程中,其的质量经常会出现的质量无法保证的现象,甚至严重的还会给农业生产人员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60e0bdbccbff121dc3683ad.png)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农业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支柱产业,而在农业生产中种子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一旦种子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冲击,甚至还会动摇社会稳定性。
因此,国家必须提高对种子市场的监管力度,并且通过科学技术的力量不断升级和改进种子的品质,从而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现阶段,在玉米种子市场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在市场经济改革的背景下,玉米种子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市场难于管理的局面,从而直接影响了玉米种子市场的平衡,进而造成了玉米种子质量下滑,以及对农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一、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1、种子市场经营主体复杂,市场监管难度较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种子市场经营方式获得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玉米种子个体经营户迅速增多。
在这种情况下,玉米种子的品种自然也会增加,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但是由于很多种子个体户不具备经营条件,所以玉米种子的质量是无法保证的,这就增加了农户选择的难度。
此外,玉米种子市场由于个体户居多,所以在销售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管理方式,这就导致种子销售变动性大,以及在销售中还存在个体户之间随意换种的现象,这些都会导致玉米种子市场时常发生不合理和违规的现象。
因此,玉米种子市场经营主体混乱、市场监管难度缺失,是现代玉米种子市场中的重要问题。
2、市场经营者法律意识薄弱,经营活动不规范种子市场经营者为了提高经济收益,会采取不正当的销售行为,甚至在进货渠道上投机取巧,从而造成了玉米种子来源不明,进而导致玉米种子的品质无法保证。
另外,市场经营者的法律意识不足,所以在经营的过程中,经营者时长徘徊在违法和违规的边缘,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玉米种子市场的稳定性。
此外,有些经营户为了提升销量,而选择到自己经营范围之外的地方去销售,这种不规范的经营活动,对玉米种子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
浅析种子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析种子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35cc2e1c5da50e2534d7f0f.png)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修订后的实施,市场机制不断健全,科技创新能力、供种保障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种子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但随着新《种子法》四年的实施,望奎县种子市场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近几年望奎县农作物种子市场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以利于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种子市场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国家粮食生产安全。
一、当前存在的问题1、品种多乱杂新法实施,放开了品种审定制度,国家、省两级审定、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绿色通道、科企联合体、企企联合体等审定渠道放开。
随着品种审定制度的改革,品种审定的逐步开放和引种制度的实施,一个区域每年审定加上引种备案的一个作物品种多的就有几百个,品种多乱杂问题日益突出。
造成选育的品种多、突破性品种少,大部分品种为低水平重复;审定的品种多,大面积种植的品种少;高产品种多,但综合性状好、品质高、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少,不适应我县病虫多发、异常天气频发的趋势;适合劳作的品种多、适宜机械化栽培的品种少,不适应当前简化栽培的趋势等现象,给农民科学选种用种造成极大的困难。
2、企业小乱杂随着新法的实施,望奎县企业准入放开了注册资本的限制,放宽了对土地、房产的要求,将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合为生产经营许可证,目前持证企业个数有大幅增加的趋势,持证企业数量逐年增加,种子产业集中度不断降低。
3、品种套牌侵权严重假种子坑农害农问题时有发生。
制种基地无证侵权生产、非法加工包装套牌侵权种子、走村窜户兜售套牌侵权种子等问题在部分地区高发。
玉米种子主要表现为制种基地管理混乱,私繁乱制现象突出。
大豆种子主要表现为以此品种种子冒充他品种种子,大田用种冒充原种。
水稻种子主要表现为常规种子冒充杂交种子。
4、种子标签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问题日益增多。
生产经营者不按照品种审定公告进行标签标注,回避品种缺陷,夸大产量性状,擅自扩大适宜推广区域,误导农民,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风险。
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aec5a7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8a.png)
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研究车月英(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种子公司,甘肃张掖734300)摘要:玉米制种产业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来说至关重要,从当下我国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其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下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以这些问题思维为导向,寻求促进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对策和方法,以期能够对我国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玉米制种产业;问题;对策方法1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1乱象频发,监督管理体系混乱当前玉米制种产业的管理难度比较大。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农户承包的土地呈现一个碎片化的情形,这就导致了制种企业的分布也不均衡,经常是有的比较小且人口比较少的乡镇中存在多个企业制种,有些比较大且人口比较多的乡镇却只有一个制种企业,这种分布的不均衡性对玉米制种产业的集约化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管理难度也比较大%此外,玉米制种产业的管理体系也比较混乱。
由于玉米制种产业中的种子检测工作上,由于检测设备较为简单,加上一些执法人员并不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执法经验,没有成熟的市场竞争体制,不能进行合理调控和控制,造成市场监督工作乏力。
相关部门也没有制定合理的预警机制,不能及时解决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此外,市场上还存在一些不良企业,他们故意哄抬种子价格、无证生产还从事一些套购、倒卖以及私留等行为,严重影响了玉米制种产业的市场环境%1.2制种企业研发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从我国目前的玉米制种企业的主体构成来看,整体上研发能力有所欠缺,无论是在新产品的研发、资源的投入、人才使用以及资金注入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
造成上述企业研发能力较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家在把控工作上出现了问题%比如说,目前,玉米制种行业的进入标准过彳,—些看起来似乎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当其申办许可证时,相关部门未对该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实质性审核即向这些企业颁发了种子生产许可证%此外,在玉米的种植过程中,作者简介:车月英(1975-),女,汉族,甘肃高台人,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玉米制种%没有形成稳定的种植基地,这就极大地限制了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市场因素的影响导致玉米种子的效益下滑,将会直接打击玉米制种产业的积极性,从而改换种植其他农作物。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8b8c96a0b1c59eef8c7b49b.png)
1 各 地 形不 成主 导 品种 。如果 要 问 当地 玉 米主栽 品 . 3 种 有 哪些 ? 即便 是种 子业 内人 士也 很 难 回答 这 个 问题 。 各 地形 不 成玉 米 主导 品种 的原 因有 三 :一 是育 种单 位 增多 , 每年 通 过审 定 的品种 不 断增 加 , 这 些 品种很 少 但 有 突破 性 ;二 是种 子企 业 推广新 品种 主要 靠让 利 于 中 间商 , 使大 多 数 品种在 生产 上往 往 是昙 花一 现 , 很难 较 长 时 间推 广 , 也就 形不 成 主导 品种 ; 三是 种植 者 求新 心 切 , 为新 品 种一 定 比老 品种产 量 高 , 认 因而 不能 使 玉米
生产 上 的主 推 品种 。 3 着 力做 好主 推 品种 的 宣传 推广
乱 、 ” 面。 杂 局 要树 立种 子 大市场 观 念 , 极 培育 种业 龙 积 头企 业 , 推动 国内种业 加 快企业 并 购 和产 业 整合 , 导 引 种 子企业 与 科研 单位 联合 ,培 育 和 打造 核 心竞 争 能力 突出、 自主研 发技 术领 先 的种业 龙 头企 业 。 以龙 头企 业 统 领玉米 种 子经 销 系统 ,形成 主 推 品种 占据 市 场 主导 地 位 的新 局 面 , 现 种子 产 业 聚 集 化 , 营 专 业 化 , 实 运 效 益最 大化 。 22 突 出整 治 重点 , 住 关键 环 节 。要 针 对 玉米 种 子 . 抓 市场 出现 的新 问题 加 强企 业管 理 , 严格 依 法 登记 , 面 全 落 实各项 制 度 , 点清 理 整顿企 业 委 托销 售 的权 限 , 重 严 禁 两 次 以上 委托 销售 。从 源头 上 整顿 村村 都 有 玉米 种 配套 技术 组 装 和高产 示 范 ,实现 优 良品种 的 良种 良法 配套 推 广和 扩大 示 范辐 射 ,从 而 不 断提 高优 良品种 的 市 场 占有 率 和覆 盖率 。 4 加 强 品种 管理 在 落 实好 品种 试验 、 论证 、 广 的 基 础 上 , 格 种 推 严
四川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四川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2921c40bd1f34693dbef3e75.png)
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玉米是四川的重要粮食、经济以及饲用作物,其种植面积在四川农作物种植面积中占据比较大。
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四川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笔者认为,四川相关部门应当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合理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区域农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
1、四川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面临的问题(1)育种目标相对单一在实际育种过程中,丰产与抗病是玉米育种考虑的主要因素。
四川全省范围内的大部分育种单位将育种目标确定为高杆、大穗,着重强调抗病与丰产,而忽略了抗旱、抗寒、抗涝等育种目标。
另外,省级审定时,也主要以抗病与丰产为依据对玉米品种进行审定,这就造成玉米育种目标单一的问题。
(2)生物科学技术应用不足生物科学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以及发酵工程。
在玉米育种中应用生物科学技术,对改善玉米种质、提高育种效率、推进玉米生产产业化有重要作用。
对现阶段的玉米育种情况进行分析,应用生物科学技术将成为玉米育种的必然趋势。
但是,大多育种单位仍采用传统的育种方法进行玉米育种,对生物科学技术应用不足。
(3)种子生产管理有待加强由于玉米种子生产质量与数量受播种季节、生产环境的影响,所以玉米种子生产有一定的季节性、区域性,这对玉米种子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四川地区从事玉米生产经营的企业、组织与个人较为分散,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与系统的管理机制,所以难以实现有效的玉米种子生产管理。
另一方面,四川省各地区玉米种植时间与玉米种子收获时间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很难对玉米种子生产实现全面管理。
(4)对优质种质推广落实不够当前,四川农业部门强调推广优质品种。
但在实际推广过程中,基层组织机构将推广重点置于具体品种的优势和劣势,而忽视了对具体品种栽培技术、配套田间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品种适应区域等的宣传与推广,也并未对农户进行有效栽培示范与指导,从而造成种子减产现象的发生。
(5)缺少对种子档案的建设种子档案是育种的重要依据,也是优质种质推广与种子生产的必要条件,其对农业的良性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6fed60576c66137ee061912.png)
河南农业年第6期N NNONGY 一、我国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一)育种单位庞杂,不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无论从世界范围还是从中国来看,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是举世公认的。
中国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在2400万公顷左右,每年需要大量的玉米杂交种。
近年来,很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私人实体和外国企业开始投资我国玉米种子行业,玉米育种机构也从原先各农业科学研究院所发展到现在种类繁多的育种单位。
客观地讲,这对于农业生产是有利的,育种者主观上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客观上为农业科研做出了贡献,最终有数目巨大的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
从不利的因素考虑,在当前时期,一定会对传统的农业科研从业人员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
尽管玉米种子市场需求巨大,但其数量基本上保持稳定,不会有太大的挖掘潜力。
在不断进行的市场竞争中,肯定会有一些企业、单位在竞争中失利,这对于传统育种单位可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如何在这场竞争中保持农业科研单位的地位和传统优势,是我们应关注的一个问题。
(二)普通玉米育种仍占主体地位由于专特用玉米现在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从我国目前玉米播种和消费的状况以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发达国家专特用玉米应用状况来看,作为饲用的普通玉米仍将一直是市场消费的主体。
(三)种质资源过窄,研究工作滞后玉米种质资源作为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历来受到育种工作者的极端重视,玉米育种及生产实践早已证明,每一次的品种更新换代都是新的玉米优异资源利用的结果。
如旅28、330、旅9宽、M 、、53、、65、等的相继利用,改变了我国玉米的品种结构,提高了玉米产量。
随着玉米育种及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玉米种质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种质资源已很难满足育种及生产上的需要,其中部分资源其作用逐步减弱,有的甚至淘汰,其结果造成了种质遗传基础的日益狭窄,已经成为玉米育种及生产再上新台阶的主要限制因素。
因此,对现有种质资源进行深入研究、评价、改良、创新、积极引进和拓宽玉米种质基础是育种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会泽县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会泽县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5fec100581b6bd97f19ea1b.png)
多个 。
部 分种 子 的包装 粗糙 , 签标 注 内容不 够齐 全 , 标 无 生 产经 营许 可证 、 疫证 编号 ( 检 或者 使用 已过 期 的证 件 编 号 ) 无生 产 日期 及 包装 日期 。 次 , 些滞 留在 农 户 、 其 有 手 中 的种子 会通 过不 同渠道 流 人市 场 ,如通 过亲 友之 间 相互介 绍 销售 ,还 有 的不 法 种贩将 滞 留在 制种户 手 中的不合 格 种子直 接 收购后 在 市场上 销 售 。这 些 种子 以低 廉 的价格 吸 引农 民 ,既 没有 发票 ,也 没有 经 营场 所, 出现 质量 问题 难 以处理 , 民的利 益难 以保 障 。 农 1 种 子 经营 档案没 有 建立或 记 载不规 范 . 3 《 子 法》 种 明确 规 定 , 子 经 营者 应 当建 立 种 子 经 种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b223f6325c52cc58bd6be6f.png)
21 0 0年 第 6期
农 艺 学
玉 米 种子 市 场存 在 的 问题 及对 策
李 文明 苏桂华 张红 艳 徐艳 荣
(吉林 长 融 种 业 , 吉林 公 主岭 16 0 ; 吉 林 省 农 科 院 玉 米 研 究 所 ; 辽 宁 省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总 站 ) 3 10
31 强 化 玉 米 种 子 选 择 与 鉴 别 .
311 选 种原 则 。 确 当地 自然 条件 是 否适 于 玉米 生长 , .. 明 如 土质 、 力、 温 、 地 积 降水 、 照 、 光 无霜 期 等 , 先 了 解 市场 , 预 根
据 当地 自然 条件 , 正确 选 择适 宜 品种 , 别要 明确 所 选品 种 特 的特 性 能够 适应 于 当地 环境 条件 , 明确 所选 品 种栽 培技 术 。
直接 影 响作 物 的产 量 和 品 质 。 年 来 , 米 生 产 中种 子 质 近 玉 量 事 故 时有发 生 , 影响 了农 业生 产 , 害 了农 民利 益 。 损 因此 , 经营 者 和 种植 者 正确 掌 握 玉 米种 子 的鉴别 方 法 . 确保 玉 对
米 高产 具 有重要 意义 。 1 玉 米 杂 交 种 子 市 场 现 状
经 营 行 为 如 个 体 经 营 户 间换 种 或 再次 批 发 的 现 象 时 有 发
生 , 重扰乱 了 种子 市场秩 序 。 严 22 经 营 者 法 律 意 识 淡 薄 . 营 活 动 不 规 范 . 经
混 入 异 品 种种 子 , 则可 根 据 籽 粒 类型 鉴 别 。 杂交 种 的形 状 、 大小 一般 都 与母本 种 子相 同 。一般 一 个制 种区 的 玉米 杂交
复 杂 的 混 合 体 。 体 经 营 者 素 质 不 一 , 些 不 合 理 、 规 的 个 一 违
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e87a28d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8.png)
如何将对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根据成功案例分析,要将对策应用到实 际生产中,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建立完善的农业管理体系和技术培训机 制,提高农民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 技术水平。
加强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保证玉米 制种的高产和优质。
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并注重品种选育和田间管理。
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智能化农业设备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
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2023-11-08
contents
目录
• 玉米制种产业现状及问题 • 玉米制种产业问题的原因分析 • 解决玉米制种产业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 案例分析与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玉米制种产业现状及问题
玉米制种产业现状
玉米制种产业分布
我国玉米制种生产主要分布在 全国的西北、西南、东北等地
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
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
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如节 水灌溉、精准施肥等,提高玉米种植的效益 和产量。
推广机械化设备
大力推广使用先进的播种、施肥、喷药等机 械化设备,提高玉米制种的效率和质量。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发新品种
加强校企合作
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共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高玉米种子的创新性和 竞争力。
作,实现了玉米制种的高产和优质。
成功案例分析
要点一
成功案例一
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的原因在于采用了智能化农 业设备,如智能灌溉系统和无人机监测等,提高了生 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此外,该公司还注重品种选育和 田间管理,进一步提高了玉米制种的产量和质量。
要点二
成功案例二
该农业合作社的成功在于其对品种选育和田间管理的 重视。通过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精细化的农业操作 ,如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实现了玉米制种 的高产和优质。
论种子市场玉米种杂乱的原因及对策
![论种子市场玉米种杂乱的原因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2cd4ad2d15abe23482f4d52.png)
1 玉 米 种 杂 、 的原 因 乱
11 品 种 多 。 子 杂 . 种 随着 体 制 改 革 不断 深 化 , 为 作 主体 的事 业型 及 国有种 子公 司经 营单位 逐渐 变成 了股 份 制公 司 、 营公 司等 , 在 种子 市 场 占有 一 席 之地 , 民 为
2 防 止 品 种 杂 、 的 对 策 乱
子户 、 销户 对种 子 的专业 知识 知之 甚少 。 代 根本 分辨不
清假 冒伪 劣 的种子 陈种 子包 衣变 成 了新种 子 . 果发 结
芽 率低 。 甚至经 营单 位为抢 占市场 . 推广 未经 审定 的种 子或 引进 的种子 不在 本地 试验 就推 广 .造成 出苗不 整 齐 、 熟不 一致 或贪 青不熟 现 象时有 发生 。因此 , 成 经营
种 经 子 营
叩 闺种业
论种 子市场 玉米种杂乱的原 因及对策
王朝 忠 崔跃 勇
( 东 省 莘 县农 业 局 ,2 2 0 ) 山 5 4 0
自《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种 子 法 》 施 以来 , 实 实现 了种
15 跨 区 窜货 .责 任 难 明 .
个 体 工 商户 为 了扩 大 销
警钟 。
1 . 从 业人 员技 术服 务 能力 参差 不 齐 目前 . 营种 3 经
种 子管 理 队伍要 依法 管理 . 严格 执 法 . 断提 高综 合服 不
务、 综合 执法 和种 子管 理 服务 能力 , 依法履 行 好种 子管
理 和服 务职 责 .为种 子事 业 的健康 发展 和农 业生 产安 全保 驾 护航
劣 、 大宣 传 和欺 诈 销售 等 违 法行 为 , 化 种 子市 场 , 夸 净 规 范 种 子经 营 秩序 , 大 国审 、 审 品种 的保 护力 度 。 加 省
玉米种子销售现状及营销对策
![玉米种子销售现状及营销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c888fe6a6c30c2258019e7f.png)
玉米种子销售现状及营销对策我國是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国对于玉米的需求量较大,当前情况下提高玉米产量是玉米种子产业发展中的重点,而做好种子销售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标签:玉米种子;销售;现状;对策近几年来玉米市场中出现的生产过剩,销售困难,种子经营压力大,经营困难,种子价格混乱等因素导致玉米销售困难,销售市场低迷,不利于玉米种业的发展。
合适的营销对策能够有效的缓解玉米种子销售中的问题,本文对玉米种子销售现状进行分析。
一、玉米种子销售现状分析1.玉米种子品种多、价格混乱相关调查表明,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与高科技的玉米种植技术的发明,玉米种子的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玉米种子的种类也逐渐多样化,市场上玉米种子的品质参差不齐,广大农民群众对于种子的辨识度不高,玉米种子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市场上的玉米种子数量增多,导致玉米种子过剩、玉米种子价格混乱的现象时常发生。
2.种子市场混乱在玉米种子产量与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玉米种子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种子市场的竞争压力在不断的增加,这一现状导致许多玉米销售商家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销售劣质种子,从而导致玉米玉米种子市场混乱,不利于玉米种子销售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劣质种子进入种子市场还会导致玉米的整体种植效率降低,阻碍着玉米种植业的发展。
3.农民收入低,购买能力弱玉米种子市场中优质品种的价格都比较高,而近几年来农产品价格不高导致农民的收入降低,从而降低了农民对于优质品种的购买能力,导致农民为了降低种植成本而购买劣质品种。
4.种子销售工作效率低销售工作的重点在于说,当前情况下许多种子商家为了降低销售成本而随意的雇用销售人员,而在这种情况下雇用的销售人员一般来说都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对于玉米种子了解程度不够的非科班出身的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对于玉米种子的基本特点不够了解,在销售过程中只是用夸张的语言来将种子的优点放大,对于种子的缺点却闭口不提,对农民的判断产生了一定的干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李文明苏桂华张红艳徐艳荣摘要阐述了公主岭市玉米杂交种子的供销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维持玉米种子市场的秩序。
关键词玉米;种子质量;存在问题;对策
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最关键的生产资料,其中种子的纯度和质量是衡量种子好坏的主要指标,两者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玉米生产中种子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影响了农业生产,损害了农民利益。
因此,经营者和种植者正确掌握玉米种子的鉴别方法,对确保玉米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1玉米杂交种子市场现状
公主岭市是产粮大市,全市共24个
乡(镇),玉米常年播种19万hm2,玉米杂交种子年销售万t左右。
随着种子体制改革的进行,国有种子部门已彻底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种子的供给工作基本种子公司和个体代销户来完成[1]。
全市现有1个种子公司、个体代销户110个,销售的玉米品种有97个。
2玉米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
经营主体较复杂,市场监管难度大
国有种子部门退出种子生产经营市场后,玉米杂交种的经营主渠道虽仍为种子公司和乡镇农科站,但个体种子经营户的数量迅速增加,经营主体高素质的单一体变为复杂的混合体。
个体经营者素质不一,一些不合理、违规的经营行为如个体经营户间换种或再次批发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秩序。
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经营活动不规范
玉米杂交种子是季节性强的特殊商品,经营时间相对较短,购买时间较为集中,在经营种子时,种子销售者不具备相
应的素质条件;在销售种子时无法出具销售凭证,使得其所售种子无可追溯性,无经营档案可查,有的经营者甚至在到自己经营场所所在地之外的乡(镇)去摆摊设点,销售种子。
假冒伪劣种子在市场上时有出现
有些陈种在第2年甚至第3年仍进行销售,于个体户仓储条件有限,种子保存不规范,很难保证种子的发芽率达到国家标准,对农户造成过多成本投入或直接经济损失。
一些个体户或不法商贩,为牟取私利,甚至冒用别人品牌,盗用他人成果,直接欺骗农户,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2]。
农户缺少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不少农户在购种时,为图方便和省钱,或盲目求新,不到正规的种子经营场所购种,不索要销售凭证。
有的经营者以促销为,发放一些纪念品,使很多农户为贪图小便宜而上当受骗。
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很难索取赔偿,使得农民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3对策
强化玉米种子选择与鉴别
选种原则。
明确当地自然条件是否适于玉米生长,如土质、地力、积温、降水、光照、无霜期等,预先了解市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正确选择适宜品种,特别要明确所选品种的特性能够适应于当地环境条件,明确所选品种栽培技术,最好选择有信誉的大型售种企业的良种,同时要注意种子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有效,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品种说明是否满足需求。
选购专用玉米品种一定要到诚实守信的正规商家或育种科研单位购买[3]。
此外,在玉米生产上,最好不要使用陈种,尤其不能使用贮存3年以上的陈种。
另外,种子的生育期对玉米产量也有很大影响,过早收获使植株不能合理利用当地的有效积温,达到高产的目的,过晚则玉米不能正常成熟,致使收获时水分过大,不易贮藏而发霉。
鉴别种子。
一般陈种经过较长时间的贮存和干燥,颜色变得深暗,胚部较硬;
易受虫蚀,将手伸进种子堆内拔出时,手上有粉末。
新收获的种子色泽鲜亮,隔年陈种色泽较暗,自交籽粒有浅色粒存在。
此外,如果自交系或杂交种中混入异品种种子,则可根据籽粒类型鉴别。
杂交种的形状、大小一般都与母本种子相同。
一般一个制种区的玉米杂交种形状大小比较均匀一致,购种时应注意[4]。
加强种子管理队伍素质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完善检验、行业管理、品种管理、综合管理等科室的制度,使之相互协调,规范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体系,完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试验示范力度,提高玉米种子试验、示范、推广的水平,为新品种审定工作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玉米种子的市场准入提供依据。
相关部门加强合作
加大玉米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加强与工商管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等部门或
单位的合作,在玉米种子销售的旺季,大力开展种子市场清查工作,严厉打击制假贩假、以次充好的行为[5]。
特别要加强对在乡村市场摆摊设点及走村串巷的游商小贩的清查力度,对证照不全和种子经营档案不全的经营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惩处,对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规范种子市场秩序
对于新引进的品种,特别是省外品种,于不同区域,其气候差异较大,所以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实行种子市场准入制度,对于不适宜在公主岭市进行种植的种子,一律不准进入市场,并禁止其销售。
此外,还需定期或不定期对经营者的种子经营档案进行检查、核对,从而保证其所销售的种子具有可追溯性,严格把好玉米种子市场准入关和种子源头关。
加强宣传教育
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在全市各乡镇的集市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广大
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对经营者和广大农民群众讲授识假辨假的相关知识,让制假贩假者无利可图。
同时,教育种子经营者自觉遵守市场秩序,自觉接受监督检查,自觉建立健全的种子经营档案,共同维护种子的市场秩序[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