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边坡稳定研究现状
国内外边坡稳定研究现状边坡稳定研究是地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边坡稳定问题不仅涉及到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中的地形地貌问题,还对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国内外在边坡稳定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涵盖了理论研究、实验室模型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等多个方面。
边坡稳定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土力学、岩土工程力学和地质学等相关学科。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边坡力学特性、地下水渗流和土体变形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边坡稳定理论。
其中,以势能理论和弹性力学为基础的边坡稳定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同时,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耦合分析、非线性分析和随机分析等也逐渐应用到边坡稳定问题中,提高了研究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实验室模型试验方面,研究者通过不同规模的物理模型和数字模拟等方法,对边坡的变形及失稳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不同材料特性和边坡几何参数的试验研究,揭示了边坡稳定性与岩土质量、坡度、支撑结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此外,一些新的试验方法如X射线断层扫描和数字图像技术等也为边坡稳定试验提供了新的手段。
在实际工程应用方面,边坡稳定研究为城市规划和土木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国内外的学者通过对不同地质条件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估与预测,为城市规划和工程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同时,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也为边坡工程的施工提供了有效的控制手段,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边坡稳定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边坡稳定问题的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水文学、岩土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跨学科合作的模式尚未得到充分发展。
另一方面,国内外对于地质工程中的缺陷与破坏机理研究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相关研究的深入还有待提高。
综上所述,边坡稳定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边坡稳定研究将进一步拓展领域,提高研究水平,为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自人类有史以来,人类的生存一直受到地质灾害的威胁,最早见于古书《左传》,它曾说过:“自上古以来,国之有患也,虽水旱不能避”,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国对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视。
而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条件逐渐提高,在工程建筑领域开始对岩土、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对岩土体稳定性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进步,岩土稳定性的研究和治理已经成为了岩土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文就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做出了初步探讨。
1.1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便将目光投向岩土体稳定性的研究,希望借助一定的手段来对其进行稳定性判别。
但由于当时人们对力学知识的欠缺,无法通过力学作用来进行岩土稳定性的判别。
后来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才逐渐建立起了岩土稳定性判别的概念。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的科研部门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岩土体的抗剪强度试验仪器和手段,使得这项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
进入80年代以来,有关单位积极开展了对滑坡的防治工作,使我国的防治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且也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另外,在对滑坡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许多新型防治技术也不断涌现,比如说支挡结构、锚固、加筋、排水以及加固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对滑坡的研究,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工程建设领域对该问题的重视。
1.2我国边坡研究治理发展趋势在工程设计方面,由于计算机的应用以及人们对其理论的不断深化认识,传统的岩土工程分析计算方法正在逐步被更加先进的、便捷的计算方法所替代,从而为滑坡灾害防治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另外,有关部门还在不断深入研究边坡稳定性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努力找出一种适合于各种边坡的、能够综合考虑边坡自身结构特征以及边坡周围环境条件的方法。
除此之外,针对滑坡的预测预报工作,也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能够保证精度的、可以用于实践的技术路线。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分析
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分析露天转地下开采是矿业开采中常见的一种方式,它具有开采周期长、资源利用充分等优势,但在转变开采方式的过程中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必须要重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将分析当前国内外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现状,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在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体上依然存在不足和待完善之处。
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多,涉及的开采类型也相对丰富。
1991年,Lama等学者对露天转地下矿山的边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考虑开采过程中地表沉降和地下水位变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而在国内,相关的研究相对较少,以露天铁矿转地下开采为例,2018年中国矿业大学的王某某等研究人员,对露天铁矿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整体上研究规模和深入度还不够。
当前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关注点还不够全面。
在现有的研究中,绝大多数还是以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为主,很少有针对性的现地调查和实测研究,导致针对性较弱,缺乏真实的开采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数据支持。
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如地质条件、开采工艺、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针对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还缺乏通用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和方法。
现有的评价标准和方法都是个案性的,缺乏通用性和规范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将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标准和方法进行系统统一,为边坡稳定性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未来建议针对以上所述的国内外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现地调查和实测研究。
开展现地调查和实测研究可以为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深入了解开采过程中边坡稳定性的规律。
2.多元化研究方法。
在研究边坡稳定性时,应该采用多种方法相互印证,比如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实测数据等相结合,以获得更为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的边坡研究治理一直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有关系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安全。
边坡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边坡的类型、性质、形式和稳定的关系,以及在不稳定的情况下的治理技术。
边坡研究治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边坡物理力学性质的分析和边坡治理技
术的研究,以及边坡工程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实施等方面。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
近年来,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边坡研究治理的研究在我国迅速发展。
在边坡治理技术方面,我国积极推进了物理模拟、物理模型模拟、数学模拟和计算模拟等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以边坡治理技术为核心的研究;在边坡工程项目设计和建设上,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了边坡治理项目的建设水平,建成了大边坡治理项目、特殊边坡治理项目等,为更好地控制边坡滑动提供了技术支撑。
【边坡研究治理发展趋势】
在今后的发展中,边坡研究治理将继续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会继续投入大量资金。
具体而言,将加强对边坡物理力学性质和治理技术的研究,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边坡治理工艺;为更好地控制边坡滑动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进一步提高边坡治理项目的建设水平;依托数据技术实现边坡治理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以及建立边坡治理工程监测体系,通过对边坡治理工程实施过程的经常性监测和评估,提高边坡治理工程的质量。
【结论】
边坡研究治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它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因此,及时研究有关边坡研究治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更好地掌握和利用边坡治理技术将有重要意义。
边坡稳定性分析策略的现状与展望
边坡稳定性分析策略的现状与展望将国内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目前的研究情况与开展情况做了充分的介绍,描述了定性、定量分析法的一般理论、特点及所适合的范围,并且就现在所拥有的边界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了探讨。
标签:边坡稳定;稳定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综述前言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中,边坡失稳事件与地震、火山并称为世界性三大地质灾害(源)。
因此,边坡稳定性分析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并成为了研究的焦点。
评定边坡稳定性有多种多样的数据理论与手段方法,但是优点和缺点都同时存在于这些方法中,因此评价分析边坡稳定性的重要之处在于合理地选择分析方法。
为此,本文为了给评价方法选择提供借鉴,总体地描述了边坡稳定分析理论与手段,并进行分类。
1 定性分析法定性分析法是主要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结论,如地质与水文条件等,分析了解边坡体的形成、演化史等,以此分析去得到可能失稳破坏方式与力学机理,是工程实践中大多所使用的方法。
2 定量分析法定量分析法是运用土力学、岩类力学及理论力学的理论数据,根据典型的数学物理式子与计算机技术来确定相关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滑坡体内的应力变化,从而分析边坡稳定性定量分析可分为确定性分析法赫不确定分析法。
2.1 确定性分析法(1)极限平衡法。
极限平衡法是把滑体当成刚体研究滑体顺着滑动面的保持平稳的形态,计算比较简单,该方法是工程实践中应用最早,也是目前最普遍使用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但是边坡体具有一定的繁琐性,计算时往往会出现计算结果和实际应该得到的结果不相同,这是由模型的建造与参数的选择所导致的。
常用的极限平衡法有以下几种:①瑞典条分法。
该方法假定滑动面为圆弧,将条形快的根本重心向滑面划去分解并求出法向力,以此来算出圆弧面的平稳安全系数。
这种方法并不需要条间的作用力,只能充当滑动体的力矩平稳的基础,产生的差异使得安全系数降低。
②Bishop条分法。
该方法在瑞典条分法的基础上做了改进。
假定条件力水平,即只考虑水平推力而不考虑事项剪切力。
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采矿业的快速发展,露天矿山的开采规模逐渐扩大,高陡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
本文旨在全面梳理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深入探讨其发展趋势,以期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在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方面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边坡失稳机理、稳定性分析方法、边坡加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的脱节、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困难等。
接着,文章展望了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值模拟、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有望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本文强调了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等建议,以期推动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
二、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露天矿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决定了边坡的安全状况。
其中,地质因素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基础,包括岩性、地质构造、节理裂隙等。
岩性的强度、硬度和抗风化能力直接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地质构造如断层、褶皱等会对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
节理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则直接关系到边坡的破坏模式和破坏程度。
除了地质因素外,工程因素也是影响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边坡设计、开挖方式、排水系统等。
边坡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边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开挖方式的选择会对边坡的应力分布和变形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排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况则直接影响边坡的水文地质条件,从而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环境因素也是影响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边坡研究治理是指研究边坡地貌特征与规律,并根据边坡地貌的特征,对边坡地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边坡研究治理面临着许多技术挑战,特别是现代边坡研究治理面临着更多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推动了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
近年来,边坡研究治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边坡研究治理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在自然灾害预防方面,边坡研究治理的技术逐渐得到完善,如采用测斜仪和高精度测斜仪等仪器设备,进行边坡斜率精确可靠的测定,从而确定边坡形态特征及可能发生灾害;同时,对边坡开发利用、治理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如植物恢复技术、植被护坡技术和人工加固技术等,这些技术在边坡研究治理方面都有很好的应用。
此外,当前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也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以此规范和规范边坡研究治理行为,减少因不当操作而造成的自然灾害。
例如,《城市边坡研究与治理条例》提出,城市边坡地的开发、改造、维护和治理必须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实施边坡开发、改造、维护和治理的技术措施,以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由此可见,我国边坡研究治理从专业技术上和法律法规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从技术上,我们采用了电子仪器技术、植物恢复技术、植被护坡技术和人工加固技术等,有效的检测边坡斜率并对边坡研究治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从法律法规上,相关法律法规也给予了边坡研究治理更大的约束,对边坡治理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切实保护社会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虽然我国边坡研究治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
首先,边坡研究治理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例如,在边坡检测方面,仪器设备虽然发展较快,但仍然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其次,边坡研究治理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既没有强制执行力,又缺乏有效的强制执行机制;此外,专业人才也相对匮乏,缺乏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以便参与边坡研究治理工作。
可以看出,今后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将要面临着许多挑战,建议从技术和法律法规两个方面着手,首先从技术上提出更严格的边坡研究治理标准,强化专业技术的开发,以提高边坡研究治理的精度;其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增加法律法规的依据性、强制执行力,以提高边坡研究治理行为的可靠性。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边坡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边坡的研究治理也变得日益重要。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也是加强和提高我国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之一。
一、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1、现有的技术手段不够科学目前,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的技术手段还不够科学,模型研究、技术验证等都需要发展更多,以便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边坡研究和治理的要求,确保边坡治理的安全可靠性。
2、资金投入不足目前,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的资金投入不足,面对同样的需求,高质量的研究投入大量资源,而低质量的研究却只投入很少的资源,使得边坡研究治理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3、相关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目前,相关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不够丰富,缺乏全面的边坡研究技术理论,以及治理技术设计的能力,使得边坡治理的实施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二、我国边坡研究治理发展趋势1、强化技术支持未来,我国边坡研究治理将以科学化、技术化为核心,力争提高边坡研究治理水平,加强现有技术手段的创新,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得边坡研究治理更加科学可靠。
2、加大资金投入为了更好地发展边坡研究治理,将加大对边坡研究治理的资金投入,加强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以提高边坡研究治理的效率。
3、提高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为了更好地发展边坡研究治理,将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加强现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完善边坡研究技术理论和技术设计,提高边坡治理的水平和效率。
综上所述,我国边坡研究治理发展的宏观态势正在向科学化、技术化的发展方向发展,这将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保证。
但是,我国边坡研究治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技术手段不够科学,资金投入不足,相关技术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技术结构单一等,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手段,增强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完善技术体系,提高边坡研究治理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边坡研究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因为边坡研究治理要求高度专业化,同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边坡具有特殊的地质地貌,给居民的生活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边坡的治理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质量和效率都是不可忽视的。
一、边坡调查研究现状在边坡调查研究方面,最新发展的研究手段是3D脉动技术,它可以实现快速、深入和精确的边坡调查研究,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形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对补救措施有助于降低边坡发生灾害的危险性,同时还可以准确指导边坡治理和维护。
此外,地质调查,地下水调查,三维理论测绘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边坡调查研究中,更加准确地描述边坡特征,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效果。
二、边坡治理现状在边坡治理方面,主要包括地质强化、泥石流治理、植被治理以及水文地质调查等。
地质强化技术主要是通过在边坡稳定层上增加稳定性,增强桩、支护、护坡、渗滤、重力稳定、复合桩和复合护坡等技术把边坡稳定。
泥石流治理技术是采取引导改道、护坡护网、拦河堤、调节洪水等技术,减少泥石流破坏。
植被治理技术是采取大植被种植、水土保持技术以及植被修复技术来完善植被系统,稳定边坡及缓解泥石流灾害。
水文地质调查技术是采取水文诱发边坡灾害机理研究、潜水地质调查、裂隙抽取、测井等技术,在研究边坡的构造性控制的水文地质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边坡研究治理发展趋势随着科技蓬勃发展,边坡研究治理领域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可以期待边坡研究治理从专业化、科学化、信息化朝着智能化和智慧化发展。
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边坡研究治理过程中对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自动识别边坡沉降变形,实行精准管理;智慧技术可以实现边坡研究治理全过程的计算模拟,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趋势,为边坡研究治理提供有效的保障。
综上所述,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各地应加强边坡研究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发展边坡研究治理技术,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国内外边坡稳定研究现状
国内外边坡稳定研究现状边坡稳定性是指边坡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破坏的能力。
边坡稳定性问题在土木工程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因为边坡的失稳和破坏不仅会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边坡稳定性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和改进,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边坡稳定性研究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
从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角度来看,传统的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平衡法以边坡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力学平衡条件为基础,通过分析边坡的受力平衡关系来判断其稳定性。
有限元法则以连续介质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建立边坡的数学模型,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出边坡的应力和变形状态,从而判断其稳定性。
此外,还有基于统计分析和最优化设计等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边坡稳定性研究中,以进一步提高分析精度和准确度。
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研究不只侧重于分析方法的改进,还包括地质参数获取、边坡破坏机理研究等方面。
地质参数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基础,而地质参数的获取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学者通过分析大量试验数据和实际工程资料,通过试验和现场调查等手段,获取了大量地质参数数据,为边坡稳定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此外,边坡破坏机理的研究也是国内边坡稳定性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对边坡破坏现象和载荷作用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边坡破坏模式和机理。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在边坡稳定性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是一些边坡稳定性研究较早和较为先进的国家和地区。
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方面,国外学者不仅采用了传统的平衡法和有限元法,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比如,应用了具有较好适应性和预测性能的支持向量机、遗传算法等机器学习和优化方法。
这些新方法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此外,国外学者在边坡稳定性研究中也注重考虑非线性和动力因素。
边坡稳定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竺
f ( s2『。 s j+_s) n 【 2d c
式中 S 一抗 剪强度 一 f一 一实j 剪应 力; C, 留 一 土体 实 际 的 抗 剪 强 度 参
数;
c, ’ 土体达 到极 限状 态时 的 抗剪 强度参数; 边 坡 中最 小的 稳定 系数 称 为边坡 稳 定安 全 系数, 它表 示了边 坡的 稳定程 度。 方法均 该 假 设土体 沿 着一 个潜在的 滑 动面发生 刚性 滑 动 或转 动, 动土体是理 想的刚 塑性 体 , 滑 不考 虑 土的应力一应变关 系, 并认 为沿着滑 动面各 点 上的 强度 发挥 程 度以 及抗 剪强度折 减安 全 系数 相同, 其安全 系数 的表述与滑坡 体所在区 域 的变形特点和滑坡体 外区域 的地 质情况 、 受 力条 件等 完全不发生关系。 这种方法的 难点在 于潜 在最 危险滑 动面 的搜索 及边坡 稳 定安 全 系数的确定 。 12 .条分法 基于极 限平 衡原 理 的不 同条分法 在于采 用不 同的计 算假定 , 肖 毕 酱法 , 假定了所有各土 条之间的切向条间力为0 也就是假 定条问力合 , 力方向为水平; 斯宾 赛法假 定相邻土条之 间的 法向条间力与切 向条 间力之 间有一固定的常数 关 系, 即各条 间力合力的方 向是互相平 行 的; 摩根 斯坦 普 牵 斯法 在对 任意 曲线 形状 的滑 负 裂面进 行分析的 基础 上, 立了满 足力和力矩 建 平衡 的微分方程式 , 然后 假定两相 邻土条法 向 条间力和切 向条间力之间存在一 个对 水平方 向 坐标 的函数 关系, 根据 整个滑 动土体的边 界条 件求出问题 的解答。 2数值 分析方法 . 计 算机 技 术的快 速发 展使 各种数 值计算 方法在边 坡 稳 定性评 价在 工程 中广 泛应 用成 为了可能。 数值分析方法 主要有有 限单元法 、 离散 单元法和 非连续变形 分析方 法等。 21 . 有限单元法 有限单元法 ( i i l n Meh d Fnt Ee e me t to , 简称 FE 是 以 连续介 质力学为 基础的 数值 M) 分析 方法 , 到 了广泛 的应用 。 得 目前 有限 元边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大量的人口、资源开发和经济活动都使得边坡受到了不断的损害。
如何有效治理边坡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就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论述,旨在为有效治理边坡提供依据。
一、边坡研究治理现状1、技术支撑近年来,我国边坡研究治理技术得到了持续发展。
技术支撑主要体现在灾害预测和预警、结构性加固技术、压实技术、监测技术以及绿化技术等方面。
其中,灾害预测和预警技术是最重要的,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提前发现边坡灾害,对防灾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政府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
政府加大了对边坡研究治理的投入,出台了《边坡研究治理技术指导意见》等针对性的政策。
此外,边坡研究治理的项目也可以申请获得一定的财政补贴,从而激发了更多的科研创新热情。
二、边坡研究治理发展趋势1、联合治理未来,边坡研究治理不仅要重视技术支撑,还要注重公众参与,增加社会参与度,实现联合治理。
在联合治理中,技术、管理、公众三者结合,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研究治理体系,在抗击边坡灾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也是边坡研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分析边坡的状况,并做出科学的防治措施。
例如,GIS技术可以将边坡研究治理的数字化流程连接起来,使其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提升边坡研究治理的效率。
3、智能技术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边坡研究治理体系达到自动化,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减少人员的投入,同时提高研究治理的效率。
同时,还可以提高边坡研究治理的准确度,提升研究治理的水平。
三、结论我国边坡研究治理近年来得到了持续发展,无论从技术支撑还是政策支持来看,都有较大进步。
未来,边坡研究治理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在联合治理、数据采集和智能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建立起一个完整、有效的边坡研究治理体系,以期为抗击边坡灾害做出贡献。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边坡是一个既古老又复杂的岩土工程课题,其所涉及的领域要比地基工程或地下硐室工程设计的领域广而深。
边坡问题种类繁多,按照其物质组成可以分为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按照其人工改造程度分为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
人类对边坡的认识的基础理论是建立在土力学和岩石力学之上的。
古典土力学是建立在刚塑性模型基础上的破坏理论,是解决土质边坡稳定性的核心;而现代土力学则侧重土体真是破坏过程的理论研究,并且在最终要对边坡破坏过程作数值模拟。
首先,作为岩体力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坡稳定性研究进展与人类工程活动的迫切需要和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紧密相关。
早期的研究是以简单均质弹性、弹塑性理论为基础的半经验半理论边坡分析方法,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工程情况有很大差异。
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导致所涉及的边坡问题也日益突出。
尤其是1963年意大利Vaiont水库滑坡等一系列工程事故发生以后,人们开始深入对岩石边坡稳定性的研究;认识到必须将地质分析和力学机制分析紧密结合起来,这就促成了刚体极限平衡法[1]。
1967年人们开始尝试有限元研究边坡稳定性问题,给定量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创造条件,并使其逐步过渡到数值方法。
1971年Cundall 提出了非连续介质的离散元,用于模拟边坡稳定的渐进破坏,1991年Toshihisa运用该方法分析了日本305国道的岩石边坡的破坏过程。
1986年FLAC[2]的出现,为边坡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不但可以处理大变形问题,而且可以模拟某一软弱面的滑动变形,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材料的动态行为,并可以考虑支护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岩土力学数值模拟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上1988年Brady运用它对矿山倾斜采场的加固方案进行模拟,1993年 Billaux 对6米高充填体进行模拟,1983年孙玉科对盐池河山崩变形机制作了平面有限元分析;1989年陈宗基对抚顺露天煤矿进行有限元分析;1995年王永嘉将FLAC引入国内,先后在水电、隧洞、边坡中广泛使用,FLAC的发展可谓是及其飞快的。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边坡是地形地貌的一种,是由排列有序或无序的地表层展开的偏斜或斜坡。
它的形成是由流水、冰川、冲刷作用等地貌形成过程的产物,具有多样的形态,它们也正是商贸发达、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重大问题的根源所在。
如今,边坡研究和治理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1、研究进展近年来,边坡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比如,在边坡动力学方面,我国科学家研究了瞬时和持续边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应用建模技术和虚拟仿真可以更好地研究边坡的动力学。
在边坡地质结构方面,研究人员采用影像判读技术,对不同类型的边坡地质结构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了边坡地质结构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系列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从而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治理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的加快,边坡治理工作也受到了重视。
近年来,国家对边坡的治理工作也给予了优先考虑,特别是政府部门的投入大大增加,边坡治理工程也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
其中,在边坡安全治理采用固结剂进行安全改造,山坡削除、斜坡堆积、环境改善以及抢险救灾方面对边坡灾害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效果。
二、边坡研究治理发展趋势1、认知水平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边坡灾害类型、发生规律以及治理技术的认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政府机构和专业机构对边坡治理的重视也有很大的表现。
在认知深化的同时,政策引导的调整也会越来越明确,加强边坡治理的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2、技术加强边坡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综合性的方向推进的,即采用综合的方法去解决多种问题,实施有效的一次性治理,这对边坡治理技术的发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技术上,以GIS技术、外业技术、遥感技术以及固结剂、滑移工程技术等技术也将会被广泛应用于边坡治理工程中,以提升边坡治理的能力和效果。
三、发展建议1、加强科技研究要加强对边坡灾害的技术研究,重点研究边坡地质结构与边坡稳定性、边坡治理技术以及抢险救灾等方面的问题,同时要及时研究边坡灾害新技术,提高我国边坡灾害防治的实力。
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1. 研究现状边坡防护技术是在土木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它涉及到对自然边坡或人工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和防护措施设计。
当前,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稳定性分析技术:通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估边坡的稳定性,为后续的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2) 防护材料和结构设计:研究各种防护材料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以及根据边坡的不同情况设计合适的防护结构,如挡土墙、护坡、喷锚网等。
3) 监测与预警技术:利用遥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对边坡稳定性的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边坡变形和滑坡等问题。
4) 生态修复技术:将生态保护与边坡防护相结合,采用植被覆盖、地被覆盖等生态修复手段,保护边坡同时实现生态效益。
这些研究方向的发展,不仅为边坡防护技术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也为边坡防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边坡防护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边坡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化技术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边坡防护技术将更加智能化,实现对边坡稳定性的更精准监测和预警,提高边坡防护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未来的边坡防护将更注重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融入,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实现边坡防护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3) 多学科交叉应用:未来的边坡防护技术将更多地借鉴地质学、物理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的综合应用,提高边坡防护技术的综合效益。
4) 国际合作与经验共享: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未来的边坡防护技术将更加倾向于国际合作和经验共享,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升国内边坡防护技术水平。
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十分值得关注,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推动边坡防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安全保驾护航。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我国是一个陡峭边坡多发的国家,边坡治理是担负重要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边坡治理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此外,边坡研究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
本文旨在对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边坡研究是指对边坡的形态、构造、地质、地貌、土壤和植被等的分析和研究,以及边坡治理技术。
在我国,边坡研究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经历了从研究形态到研究技术的发展过程。
考虑到边坡的地形、植被和地貌环境,当前边坡研究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类型。
首先,关于山体边坡研究,关注边坡构造、地质和地貌,以提高边坡安全性。
其次,关于滑坡研究,主要集中在滑坡的形态、构造、滑坡发生机理、预测、防治措施等研究。
此外,还有关于边坡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研究,研究边坡土壤的渗透性能、抗剪强度等。
此外,边坡植被的改良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研究边坡植被的恢复和恢复技术以增强边坡植被的抗风环境保护能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边坡研究治理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
目前,边坡治理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可以分为几套不同的技术体系。
这些技术体系涉及边坡工程设计、工程实施,以及边坡护坡工程和护坡施工。
除此之外,边坡护坡材料和护坡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金属边坡护坡材料的研发成功,为我国边坡护坡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边坡治理理论和技术仍在不断探索和发展。
现在,在边坡研究领域,有一些新兴的技术和理论,如三维地形测量、数字地貌建模分析、地质模型建模、土壤力学模拟等,可以更好地评价边坡治理的安全性。
此外,边坡护坡材料和护坡结构也在不断发展,新型护坡材料和护坡结构不断问世,具有更高的环保性、耐久性和可持续性。
综上所述,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已经显而易见,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边坡治理技术也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将继续深入研究边坡地貌、边坡护坡技术、边坡植被改良技术等,以更好地提高我国边坡治理状况,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探讨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研究
探讨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研究露天矿是指在地表开采矿石的矿山,通常是通过挖掘和移除覆盖在矿石上的表土和岩石来暴露矿石。
随着矿山的深入开采,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边坡稳定性不仅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安全,还直接影响着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
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现状1.1 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特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边坡高度大- 边坡坡度陡- 地质条件复杂- 环境影响显著- 粉尘和水的影响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在国内外,矿山边坡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边坡地质条件的调查和评价- 边坡稳定性分析和预测- 边坡治理和加固技术研究- 边坡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2.2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尽管已经开展了大量关于露天矿边坡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工作,但仍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 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实践- 预测和预警系统不够完善- 监测手段和技术相对滞后3.1 地质因素地质因素是影响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地质条件会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包括岩性、构造、地下水位等。
4.1 地质勘察和调查地质勘察和调查是评价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基础工作,通过对矿山地质条件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可以为后续的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提供依据。
4.2 数值模拟和分析数值模拟和分析是预测边坡稳定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可以对边坡的变形和破坏进行模拟和预测。
4.3 边坡治理和加固技术边坡治理和加固技术是保障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采用不同的治理和加固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边坡的变形和破坏。
4.4 监测和预警系统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及时发现边坡变形和破坏的重要手段,包括地质监测、水文监测、变形监测等技术手段。
5.1 合理规划和设计合理规划和设计是保障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基础,包括在设计阶段就考虑边坡稳定性的问题,并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设计。
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边坡防护技术是指通过不同的工程手段和材料,对边坡进行加固、防护和稳定的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边坡防护技术逐渐成为维护城市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对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研究现状1. 传统的边坡防护技术传统的边坡防护技术主要包括挡墙、挡土墙、护坡、植被覆盖等手段。
这些技术通过物理结构的建设和植被的种植,来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和防护能力,但在抗震、抗滑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 新型边坡防护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工程材料的创新,新型边坡防护技术不断涌现。
钢丝网加固技术、喷锚技术、土工格栅加固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提高边坡稳定性、增强抗震能力和减轻工程投资方面表现出了明显优势。
3. 数值模拟和监测技术近年来,随着数值模拟技术和监测技术的发展,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实时监测工作变得更加深入和精准。
有限元分析、数值模拟和遥感监测技术的应用,为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手段。
二、发展趋势1. 环保可持续未来边坡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设计理念上,将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推动边坡防护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
2. 多学科交叉边坡防护技术的发展将更多地涉及到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生态学、环境工程等多学科交叉。
通过不同学科的融合,可以更好地理解边坡稳定性的机理,创新边坡防护技术,提高工程的整体效益。
3. 智能化和数字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将成为边坡防护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感知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带来边坡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革命性变化,提升边坡防护的效率和精准度。
4. 国际合作与交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边坡防护技术的研究发展将更加强调国际合作与交流。
吸取国际先进经验、扩大国际技术合作,将有助于我国边坡防护技术的升级和创新,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边坡研究治理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是一个边坡研究治理的大国,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治理边坡的技术日益成熟,而边坡研究治理也日益成为关注焦点。
本文将从边坡研究治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着重介绍边坡研究治理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
一、边坡研究治理现状
1、边坡研究治理技术进步
近几十年来,我国边坡研究治理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已形成以拉特表面失稳模型、渗流模型为主体、综合失稳机理的概念模型、非线性力学模型等为基础的系统技术模型体系,并在边坡研究治理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2、建立完善治理体系
我国近年来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边坡研究治理体系。
以北京、浙江、湖北等省份为代表,参照《边坡治理技术规范》等,逐步完善了边坡研究治理的有关技术及规范体系,推进了相关技术设计及施工的质量控制,大大提高了边坡研究治理的效果。
二、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趋势
1、开发技术模型
基于我国当前边坡研究治理技术及规范体系的基础,未来需要进一步开发综合非线性力学模型、边坡复杂环境下模型评价方法等,以更好地支撑边坡研究治理工作。
2、持续改进治理方法
为了更好地满足保护地质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及服务社会发展的要求,未来必须在边坡治理技术上继续改进和完善,并开发更加经济、实用的治理方法,力争在技术上推进边坡研究治理的发展。
综上所述,边坡研究治理在我国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但仍有待开发更多的技术模型及改进治理方法,才能更有效地解决边坡研究治理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我国未来仍应继续加强边坡研究治理技术的研究,力争在此领域取得更多成果,为改善我国边坡环境及提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坡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及展望12一、概述3边坡失稳破坏是一种复杂的地质灾害过程,边坡内部结构的复杂性和组成4边坡岩石物质的不同,造成边坡破坏具有不同模式。
对于不同的破坏模式就存5在不同的滑动面,因此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来分析其稳定状态。
6目前用于边坡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包括工程类比法、图解法、极限平衡法、极限7分析法及可靠度分析方法,其它如模糊数学分析法、分形分维理论、灰色理论8分析法及神经网络分析法、信息优化处理法等,另外,还有地质力学模型等物理模型方法和现场监测分析方法等。
910二、定性分析方法11[1]主要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能的变12形破坏方式及失稳的力学机制的分析,给出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发展趋势的定13性说明和解释。
141.自然(成因)历史分析法该方法根据边坡发育地质环境、边坡发育历史中各种变形破坏迹象及其基1516本规律和稳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追溯边坡演变的全过程,对边坡稳定性的总17体状况、趋势和区域性特征做出评价和预测。
2.工程类比法1819该方法实质上是把已有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经验应用20到类似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中去的一种方法。
通过分析,来类比分析和判断研究对象的稳定性状况、发展趋势、加固处理设计等。
21223.图解法图解法实际上是数理分析方法的一种简化方法,如Taylor图解、赤平极射2324投影图法、实体比例投影图法、MarklandJJ投影图法等。
25三、定量分析方法261.刚体极限平衡分析法27极限平衡法是根据边坡上的滑体分块的力学平衡原理(即静力平衡原理)28分析边坡各种破坏模式下的受力状态以及边坡滑体上的抗滑力和下滑力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边坡的稳定性。
工程中常用的有Fellenius法、Bishop法、Janbu2930法、Morgenstern-Price法、Spencer法、传递系数法、Janbu 法、契形体法、31Sarma法等;此外还可采用Hovland法和Leshchinsky法等对滑坡进行三维极限平衡分析。
32332.数值分析法34数值分析方法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分析方法。
35(1)有限元法36该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得到最早(1967年)应用,是目前广泛使用的37一种数值分析方法。
但它不能很好地求解大变形和位移不连续等问题,对于无38限域、应力集中问题等的求解还不理想。
39(2)边界元(BEM)法40与有限元方法不同,它只对研究区的边界进行离散,而数据输入量较少。
41该方法对处理无限域和半无限域问题较理想。
在处理材料的非线性、不均匀性、模拟分步开挖等方面远不如有限元法,同样不能求解大变形问题。
4243(3)流形法此方法以拓扑流形和微分流形为基础,在分析域内建立可相互重叠、相交4445的数学覆盖和覆盖材料全域的物理覆盖,在每一物理覆盖上建立独立的位移函46数。
在几个覆盖的公共区域内将其所有覆盖上的独立位移函数加权求和既可形47成适应于该域的总体位移函数,以次建立岩土工程中连续与不连续介质、动力48与静力、大位移与小变形等问题的求解格式,是一种通用的数值分析方法。
49(4)快速Lagrangian分析(FLAC)为克服有限元等数值分析法不能求解岩土大变形问题的缺陷,人们根据显5051式有限差分原理,提出了FLAC数值分析方法。
该方法较有限元方法能更好地考52虑岩土体的不连续性和大变形特征,求解速度较快。
其缺点是同有限元方法一样,计算边界、单元网格的划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5354(5)离散元(DEM)法55离散元法是由Cundall PA(1971年)首先提出并应用于岩土体稳定性分析56的一种数值分析方法。
它是一种动态数值分析方法,用来模拟边坡岩体的非均57质、不连续和大变形等特点。
该方法首先将边坡岩体划分为若干刚性块体(目58前已可以考虑块体的弹性变形),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为基础,结合不同本构关系,考虑块体受力后的运动及由此导致的受力状态和块体运动随时间的变化。
5960它允许块体间发生平动、转动,甚至脱离母体下落,结合CAD技术可以在计算61机上形象地反应出边坡岩体中的应力场、位移及速度等力学参量的全程变化。
62该方法对块状结构、层状破裂或一般碎裂结构岩体比较适合。
63(6)块体理论(BT)与不连续变形分析(DDA)64块体理论是由Goodman R E等于1985年首先提出。
它利用拓扑学和群论的65原理,以赤平投影和解析计算为基础,来分析三维不连续岩体稳定性。
它根据66岩体中实际存在的不连续面倾角及其方位,利用块体间的相互作用条件找出具67有移动可能的块体及其位置,故也常被称为关键块(KB)理论。
它通常只考虑68不连续面的抗剪强度,不考虑其变形,不计力矩的作用,且通常假定其无限长,69这些都在一定的程度上与实际情况不符。
其在块体的划分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70性,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大变形问题。
DDA是石根华于1988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数71值方法。
此方法的计算网格(单元)与岩体物理网络相一致,可以反映岩体连续和不连续的具体部位。
DDA通过不连续面间的相互约束建立整个系统的力学平7273衡条件,但与一般的连续介质法不同,它引入了非连续接触和惯性力,采用运74动学方法来解决非连续的静力和动力问题,其特点是考虑了变形的不连续性和引入了时间因素,既可以计算静力问题,又可以计算动力问题。
它可以计算破7576坏前的小位移,也可以计算破坏后的大位移。
77(7)无界元(IDEM)法78Bettess P 1977年提出了无界元方法。
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形函数及位移79插值函数,能够反映在无穷远处的边界条件,近年来已比较广泛地应用于非线80性问题、动力问题和不连续问题等的求解。
有效地解决了有限元方法的边界效应及人为确定边界的缺点,显著地减小了解题规模,提高了求解精度和计算效8182率。
83五、边坡研究方法的展望目前除可靠度评价法和模糊分级评判法为常用的非确定性分析方法外,系8485统工程分析法、灰色系统理论法、突变理论法、损伤断裂力学理论、分叉与混86饨理论等也在边坡稳定性方向上得到了不同程度应用,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预87测提供了新途径。
当前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反映出岩土工程研究者正由传统正向88思维,即牛顿时代的思维模式向不确定方向,即系统思维、反馈思维、全方位89思维发展。
但数值方法的局限性和新理论仍处于初期阶段,实际边坡工程又极90复杂,因此实际分析中应以边坡的地质条件和地质模型为基础,将数值计算方91法和系统分析原理、非线性理论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动态历史观、机制分析92观、仿真模拟观、优化设计观等科学观念,建立完整、系统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理论和方法。
根据目前的研究趋势分析,以后研究的重点将是:9394(1)加强实验研究。
实验是边坡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也是计算方法的依据。
95不进行实验研究就难以分析边坡破坏机理,加强边坡稳定分析实验研究,才能96促进边坡分析的发展。
97(2)完善确定性分析方法,特别是复合法。
目前确定性分析方法占有绝对98的地位,只有不断完善才能适合不同的边坡条件。
(3)大力发展边坡稳定分析的随机方法、模糊方法及人工智能方法。
这些99100方法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新兴方法,在理论和应用上都有很多研究工作要做,101应大量开展这些方法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使其更适合边坡稳定性分析。
参考文献102103[1] 黄昌乾,丁恩保边坡工程常用稳定分析方法[J]水电站设计,1999,15 104(1):53-58105[2] 蔡美峰岩石力学与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79-392106[3] 冯文娟,李建林,杨学堂岩土体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J] 107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32(2):10-13108[4] 潭文辉,蔡美峰边坡工程研究中的新理论和新方法评论[J]有色金属109(矿山部分),2001,14(1):32-34110[5] 王勤成,邵敏有限单元法基本原理和数值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111社,2002[6] 潭晓慧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方法的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2001,24 112113(6):40114[7] 刘小丽,周德培.岩土边坡系统稳定性评价初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115报,2002,21(9):1378-1382116[8] 谢和平分形-岩石力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17[9] 崔政权,李宁边坡工程: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118119[10] 杨学堂,王飞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发展趋势[J]岩土工程技术,1202004,18(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