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省委、省政府人才工作精神,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单位实际,就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开发为重点,以现有人才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为主线,以优化政策环境、提供事业平台为保证,以激发活力提高创新力为目的,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机制,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全力构建人才聚集高地,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化工单位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主要目标。

坚持人才战略目标与单位发展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单位“4+5”产业体系相协调,人才能力建设与单位技术创新需求相匹配,通过引进一批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带动实施“169”人才工程(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选拔培养省部级以上优秀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能手、单位级杰出人才100名左右;地厅、单位级拔尖人才、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00名左右;单位各基层单位拔尖人才900名左右),努力打造四支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党群工作人才队伍、职业技能人才队伍)。

二、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
3、强化人才教育培训。

创新教育培训的理念、内容和方法。

教育培训方式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参观考察与进行调研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提高教育培训效果。

制定人才教育培训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进度、质量要求和保障措施,逐步形成统一协调、分工合作的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4、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依托外部大专院校、平职学院和单位各级培训基地,采取外出学习、委托培养、集中轮训等多种方式,加快培养领军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队伍。

充分利用能源化工研究院、两个博士后工作站、两个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优势,推进校企联合,在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培养科研型、创新型、项目型人才。

5、注重人才实践锻炼。

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有计划地对人才进行轮岗、交流锻炼。

采取参与重点工作、承办重大项目等多种形式为人才提供成长锻炼的平台。

建立优秀专家、拔尖人才和优秀技师帮带青年技术人员制度,重视培养青年技术人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以激发活力为目的,努力形成科学的人才使用激励机制
6、进一步完善人才选用任用机制。

建立科学规范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的专业人才选用制度。

制定并实施《中平能化单位杰出人才、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

加大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力度,形成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强化人才的分类管理,实行首席工程师制度,建立人才成长的双通道。

制定并实施《中平能化单位职称管理办法》,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

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养优秀年轻人才。

7、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

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

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积极探索各类人才评价方式,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

8、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建立和完善以考核评价为基础,按贡献、重实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技术岗位倾斜,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积极性,符合市场经济法则的人才分配激励机制。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管理等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按劳分配。

对首席专家、高级研究人员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实行基薪和创新成果效益分段累加提成等灵活的薪酬制度。

9、创新人才奖励机制。

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奖励机制。

落实、完善《中平能化单位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奖励办法》,对获得单位及以上科技进步与管理创新奖的技术成果进行奖励。

对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重大突破、在科技成果转化上具有重大创新,为单位安全生产做出特别重大贡献;在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显著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在社科理论研究上有重大突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等,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技术成果、管理成果、社科成果进行重奖。

鼓励各单位出台人才奖励措施。

10、积极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事业平台和政策保障。

高层次人才可以担任重点项目技术负责人或管理团队成员。

被聘为能源化工研究院首席专家的,享受正处级待遇,专项科研经费由其负责管理和使用,可在其研究领域内调动相关科研资源。

单位提供充裕的科研经费及一流的科研设备,积极为首席专家和高级研究人员提供出国考察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的机会。

单位为外聘首席专家和高级研究人员提供住房和安家费。

引进的国民教育全日制、紧缺急需专业博士学位毕业生,给予不低于10万元的年薪和10万元安家费。

引进的博士
后工作站研究人员,给予不低于8万元的年薪、不低于50万元的科研经费、提供住房及3万元安家费。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根据个人意愿,可为其配偶及子女就业就学等提供便利。

11、进一步关心人才的工作和生活。

畅通组织、人事培训部门与人才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优秀人才、重点人才联系跟踪服务机制,通过不同形式听取人才的意见和建议,督促用人单位落实人才政策,帮助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营造浓厚的尊才爱才氛围,形成鼓励人才多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激发人才干大事业的良好环境。

与企业愿景有机结合,开展个人愿景和个人职业生涯设计,帮助人才实现愿景和设计目标。

四、以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带动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12、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制度创新。

围绕建设创新型企业、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制定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明确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高层次人才成长的机制和环境。

13、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

注重发现和培养各行业、各专业领军人才、领军后备人才和创新人才团队、梯队。

针对四支人才队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突出重点,实行分类培养。

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掌握煤矿安全生产和化工关键技术、核心工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思想政治工作人才;以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

单位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各单位要加大投入,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14、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思路,采取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团队引进、项目开发引进等方式,在国际范围内加大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技术领军人才、紧缺急需人才以及高新技术、高级管理、高创意人才的引进力度,聚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

积极实施“中原崛起百千万海外人才引进工程行动计划”,关注行业技术最新发展动态,借助网络媒体发布人才需求信息,以及通过人才中介机构等主动纳贤引智。

依托单位能源化工研究院,通过股份期权、技术入股、成果奖励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吸引国内外学术技术带头人或技术骨干从事研发工作。

通过两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扩大在站博士后人员规模,培养带动单位人才创新能力。

认真做好人才引进的相关工作。

完善人才需求信息制度,编制高层次人才需求目录,开辟吸引人才的绿色通道,给予引进人才特殊保障,提高吸引高层次人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5、注重发挥人才作用。

建立高层次人才库,随时掌握了解高层次人才情况。

通过多种形式,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理论优势和技术特长,进行科技攻关,解决本专业领域关键性技术问题。

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培养优秀年轻人才,加强人才团队建设。

注意发挥高层次人才在决策咨询、工程论证等方面的作用,对涉及全局的重大决策和重大问题及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激发他们的贡献热情和创造潜能。

16、重视技能人才的管理和使用。

制定相应政策,把高级技师、技师等技术工人纳入人才队伍管理体系,在选拔、使用、考核、管理、待遇等方面与其他人才同等对待。

对操作技术水平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特别优秀的技能人才,可不受学历、资历、职称等限制,通过绩效考核,进行聘任或重用。

在关键岗位、关键工序,设立首席职位。

五、坚持党管人才,确保人才强企战略落到实处
17、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党管人才,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

各级党组织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任务,放在优先位置,切实加强领导。

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把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第一资源,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定期研究和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要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和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

18、进一步明确人才工作职责。

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督促检查与统筹管理。

人事、劳资、培训、技术、宣传、工会等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认真做好自己所担负的人才工作,形成整体合力。

19、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大力宣传上级和单位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同时,大力宣传在单位改革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优秀人才,积极开展向优秀人才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创业光荣、创新可贵、创造无价”的舆论导向。

20、各基层党委(直属党总支)、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或办法,保证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

主题词:人事工作人才意见
中平能化单位综合办公室2010年5月23日印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