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可行性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开设函授(专升本)物流管理专业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设置物流专业的必要性(一)行业背景分析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因此,从国家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国务院于2009年初将调整和振兴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各地区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强调了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济宁市发展物流业优势明显。济宁地处鲁、豫、苏、皖四省结合部,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济宁陆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齐全,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济宁市经济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煤电化工、机械制造、医药生产和纺织服装等产业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这些产业前向、后向的旁侧联系,增强了与物流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关联,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济宁市商贸物流首先异军突起,由香港客商投资的济宁豪德鲁南现代商贸物流城正在加速建设,预计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安排就业8万人,年交易总额可达320亿元以上。现代商贸物流城项目落成后,将为济宁市大吞吐、大集散、大流通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平台
和支撑。济宁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在《济宁市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年)》中,将物流业作为济宁市下一时期的重点发展行业,力争到2015年物流业增加值超过85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7%。总之,目前济宁市发展物流业在区位、交通、资源、公共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日渐突出,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物流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日显重要,物流产业作为济宁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已进入快车道,具有巨大的发展活力和前景。(二)人才需求分析物流业作为现代服务产业,其人才需求属于派生需求,即经济发展必然促使现代物流业同步发展,从而构成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但是,目前济宁市物流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济宁市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济宁市物流从业人员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1%,高中及中职学历的占45%,学历层次明显偏 1
低。济宁市约有200家左右的物流企业(不包括有物流活动的大型超市和生产企业),物流人才缺口有
1万人左右,物流从业人员紧缺现状令人堪忧。同时,物流企业员工老化已是普遍问题,在仓储业务中多数使用没有任何专业技术的农民工,使得仓库拥有庞大的员工队伍却缺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在运输
企业中,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在企业物流中,很多业主想通过现代物流的运作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由于缺乏物流人才而难以实现。从物流管理的岗位需求看可分为:物流市场营销、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企业物流管理。在以上物流管理岗位中,第三方物流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为物流市场营销和物流企业运营管理(含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和配送管理);而大量的工商企业则需要能够从事物流规划方案制订以及企业内部物流运营管理的高技能人才。二、设置物流专业的可行性(一)办学历史悠久,成效显著我院物流管理专业肇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设于济宁商业学校的储运管理专业,当时,该专业在华东地区属于稀缺专业,迄今已有三十余年的开办历史。在原储运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我院2005年申办物流管理专业,2006年开始招生,成为鲁西南地区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第一所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职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课程体系,组建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初步建成了物流实训室,进一步完善了理论和实训教学体系,建成了校外实训基地,形成了专业教学团队。近几年,我校物流管
理专业招生与就业状况良好。从招生状况看,学生投报踊跃,2006年至2012年累计招收全日制物流管理专业学生800余人,就业状况良好,就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二)牵头组建商贸物流职教集团,形成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经过几年的办学探索,形成了以多方位、全程式产学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并已初见成效。2009年12月,在济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我院为核心单位,组建济宁市商贸物流职教集团,我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精品课程,合作进行科研项目开发,共建实训基地,实现了产学的多方位合作。我院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把职业资格认证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 2
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相衔接,并融入各教学环节,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前取得了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颁发的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以赛促建,积极参与各项物流专业技能比赛。2011年和2012年,我院派出代表队参加了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项目比赛,取得了二等奖第四名和三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通过比赛,有力促进了教学改革,
特别是实训教学环节的改革。(三)建成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其中专业带头人陈国民现为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有近30年的管理类课程教学经验,先后为济宁市人事局、民政局、兖矿集团、太阳纸业、广东科龙集团、深圳大桥集团等国内数百家企事业单位提供培训、咨询、策划服务,熟悉企业情况。从职称结构看,物流管理专业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比例为66.7%;从学历结构看,硕士研究生5人,在读硕士学位1人;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人,40~50岁3人,30~40岁6人,30岁以下2人,平均年龄40岁。具有“双师”型教师9人,占82.5%,师资队伍总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四)校内实习、校外实训互为补充,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我院拥有两处校内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其中物流管理软件模拟实训室配有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中心运营管理、供应链管理、第三方物流、国际货运代理等主要物流管理模拟软件;仓储实训室配备基本的仓储设备,安装了常用的仓储管理软件,并采用条码技术等自动识别技术对仓储物品进行管理。校内实训室可以基本满足学生模拟物流作业的实训需要为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在加强校内实训
基地建设的同时,学院依托商贸物流职教集团,与新华物流济宁公司、中邮物流速递济宁分公司、济宁通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海尔物流济宁分公司以及济南思瑞佳顺物流公司等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物流管理校外实训基地,基本满足了物流管理专业定岗实习的需要。(五)初步形成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我院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与合作企业专家一起,对课 3
程体系和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以课内实训、阶段实训、专项实训、顶岗实习、毕业实习为基础的“三训两实”的实训教学体系。使得实训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达到了1:1,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了学生学习与就业的距离。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本专业学生在实务操作熟练,进入角色快,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职场竞争力。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本专业的《物流管理概论》课程已获得省级精品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由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专家共同编写的校本教材《物流管理综合实训任务书》已通过学院审核,在2012年秋季开学时印刷使用。(六)注重学研并进,科研成果突出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坚持学研并进,主持完成了10余项省部级以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