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哲学的终结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读后感
学号:121401402041
班级:12机制(1)
姓名:殷雄
目录
一.前言 (3)
二.关于第一章主旨 (5)
三.关于第一章的分析 (7)
四. 总结 (14)
一、前言
恩格斯在1886年撰写的《德国哲学的终结—费尔巴哈论》是在马克思逝世后,他对于两人在探究和建立科学唯物主义理论体系过程中进行的研究的总结。这篇短短的文章以浓缩的方式向广大读者展现了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对从黑格尔到费尔巴哈等德国以及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的客观批判,最后为现代唯物主义阐明了自己的基本精神。这篇文章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之作。恩格斯在1888年单行本的序言里面就叙述了文章创作的来源以及目的。全文脉络清晰,主题明确,生动易懂,恩格斯并没有显出自己哲学家的架子,文中并没有哲学用语堆砌的现象。此文实为系统了解现代唯物主义发展和基本精神的最佳读物。
恩格斯将这篇文章分为四个章节,我本人觉得这四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可以分别概括为:
一,总论,黑格尔哲学的发展与内部阵营的分裂到费尔巴哈哲学的产生,阐述辩证法的发展观;
二,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讨论,即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思维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以及唯物主义的发展进程和对于唯心主义者谬论的反驳;
三,理性分析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即他的唯心史观;
四,分析黑格尔的辩证法,以及马克思对于社会历史领域唯物主义的总结,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发现;论述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最后回归到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宗教。虽然只要是读过全文的人就会发现第二章和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内容所在。在第二章中,恩格斯第一次提出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并且归纳为两个方面的内容。联系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恩格斯提出只有引入实践才能彻底驳倒不可知论。恩格斯分析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唯物主义性质,揭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在第四章中,恩格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深厚的理论来源和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本质区别及其对后者的改造,从而实现了辩证法同唯物论的有机结合,在自然观上实现了根本变革。但是所谓开宗明义,文章第一章作为文章的开头,总领全文,梳清了全文的脉络,使后面的立论和叙述具有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我觉得恩格斯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清楚地交待了这篇文章的主旨,第一章对于此文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决定细读第一章,并在次基础上撰写第一章读后感。
虽然我是一个理科生,可能某些方面对哲学的理解并不深,但自从这一学期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了解,在这个时候读这本经典著作可谓有醍醐灌顶之感,收益良多。但是毕竟自己的哲学知识还是有限的,所以只能就自己读后的一些比较直观的感受写一些文字。希望有不当之处的话,请老师指正!
一、关于第一章主旨
正如我在前言里面总结的那样,第一章我认为是一个总论性质的,它比较浓缩地叙述了黑格尔哲学发展过程,以及内部存在的矛盾。最后导致其内部阵营的分裂,使其在思维和自然界的关系这对矛盾中彷徨。以及对于黑格尔哲学中十分具有建树性的辩证法的论述。最后引出了费尔巴哈哲学的诞生。
恩格斯没有打算在这里论述很具体的细化的问题,但是他用很大部分的篇幅讨论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内容和发展以及思维与自然界的关系的问题。从而分析出黑格尔哲学由于这个自身矛盾导致最后分裂为不同的派别的原因。为后面探讨思维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辩证法问题以及费尔巴哈哲学的产生和其与黑格尔哲学的关系的问题打下了基础,做了必要的铺垫。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第一章的主旨。下面进行分部分论述和分析。
二、关于第一章的分析
第一章一共分为十七个自然段,每一段逻辑明确,前后联系紧密。现在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他们进行逐段分析,并进行前后的联系。
第一段:恩格斯通过谈起哲学博士卡·尼·施达克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85年斯图加特,斐·恩克版)让读者回忆起他在后面将要提及的那个年代和人物。随后恩格斯由此谈到了这本书的产生时代,就是德国即将进行1848年革命的时候了。1848年革命是一次全欧洲范围的资产阶级性质革命,很多国家都在1848年-1849年间发生了革命。著名作家雨果的名著《悲惨世界》叙述的就是那个时期法国大革命的故事。恩格斯说到这次革命后说,“那以后我国所发生的一切,仅仅是1848年的继续,仅仅是革命遗嘱的执行罢了。”这句话清楚地阐明了1848年革命对于德国历史进程的巨大影响,以及它和恩格斯写作《费尔巴哈论》时的那个时代的深刻关系。
第二段:紧接着上一段,恩格斯就1848年革命前德国的思想基础和法国大革命前的思想基础做了简明的比较。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具有充分的极具革命性的思想基础的,“法国整个官方科学,同教会,常常也同国家进行公开的斗争;他们的著作在国外,在荷兰或英国印刷,而他们本人则随时都可能进巴士底狱”。恩格斯简明地指出了这一点。但是19世纪的德国却不如18世纪的法国。德国当时政治崩溃前的哲学革命很不彻底。所谓的青年导师都是由国家任命,这对于德国革命的进行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其实黑格尔在这个时候也在某种程度上曲解成了官方的哲学家。这从下面恩格斯举的例子中便可以看出。
第三段,恩格斯举例了黑格尔的一个著名论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论点可以被曲解成现有的社会制度就是合理的,因此对于政府是有利的,但是对于革命却未必有利。但是恩格斯指出黑格尔指出黑格尔本身的观点并非字面上理解的如此简单。在他看来,决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因此反动政府是曲解了黑格尔的论点。其实在黑格尔看来“现实性在其展开过程中表明为必然性”。因此,这样的分析显示出了黑格尔哲学与官方哲学的不同,他作为一位哲学家的光辉从这里即可看出。
第四段,恩格斯以黑格尔的此观点来分析当时的普鲁士国家存在的合理性。
第五段,在这一段中,恩格斯引出了黑格尔哲学中的精华,那就是辩证法。也就说一切事物都是不断的运动变化的。这种变化有可能是向上的,即发展;也可能是后退的。因此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摒弃形而上的观点,而用发展变化的观点看问题。
“这样,在发展进程中,以前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因此,革命是对于旧事物的替代,以充满生命力的新事物替代旧事物是现实发展的必然。因此,黑格尔的辨证法本身就转到了自己的反面—“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