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必备导航性能的区域导航及其效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必备导航性能的区域导航及其效益分析

Benefit Analysis of RNAV Based on RNP

魏光兴方学东

虽然中国民航引进的大型运输机大都配备有GPS/IRS导航设备,但国内航线大多还是

导航台与导航台之间的连线。先进的导航设备与落后的航路设计及运行方式之间存在矛盾

,这不仅使先进设备难以产生应有的运行效益,还会影响飞行安全。广泛推广区域导航有

助于改变这种局面。

随着全球航空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流量急剧增加,基于传统导航方式的航路结

构难以满足航班量增加的要求,航路和终端区空中交通拥堵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保持航

路顺畅,保证飞行安全,提高运行效益,解决飞机先进的机载导航设备与落后的航路设计

以及运行方式之间的矛盾,国际民航组织(ICAO)早在1991年就确立了新航行系统(FANS )和区域导航(RNAV)的概念。后来,根据RNAV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必备导航性能(RNP)概念。在此基础上,ICAO及其成员国设计了基于RNP的区域导航航路,进行了试飞和数据分析,取得了可贵的经验和可观的经济效益。RNAV的研究已成为世界航空界的

一大热点。

区域导航及其特点

区域导航不同于传统导航之处在于,它可以确定出飞机的绝对位置(地理坐标),不需

要飞机向/背导航台飞行或飞越导航台,因而航线可以由不设导航台的航路点之间的线段

连接而成,即允许在航路上定义航路点组成航线,实施逐点飞行;它还可以跳过某些航路

点直飞,甚至实施起点到终点的直飞,进而大大缩短了航程。由于可以建立临时的绕飞、

偏航飞行和等待航线等飞行计划,航线编排变得更加灵活,运行更加方便,效益也更加明

显。(见表1)

应该说,区域导航允许飞机在陆基导航设备的基准台覆盖范围内,或在自主导航设备

能力限度内,或两者配合下,按所希望的飞行路径运行。它的出现将引起传统的航路结构

和空域环境的巨大变化。

区域导航的效益

区域导航有四种潜在的应用航路。

固定航路:在该区域内分布的永久性的区域导航航路,包括某些航路上由于没有陆基

导航台做航迹导引,只能由具备区域导航能力的飞机做区域导航运行,包括某些高空航路

偶然航路:在该区域内公布的短期性区域导航航路。

随机航路:在指定的随机导航区域内由飞行计划自行确定的航路,属于非公布航路。

终端(航站)区航路:包括区域导航的标准进场航线、进近程序、标准离场航线和等待

程序等。

虽然大中型运输机上现都已装备了区域导航/飞管系统(FMS)设备,但区域导航方法

才开始引进,并没有充分发挥设备优势。随着惯性导航和卫星导航的发展,区域导航将全

面实施,并以其成本低、航线多、精度高等优点,带来更多效益:

1. 可以建立快捷的直接航线,缩短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节约燃油和运行成本,提

高航空公司的经济效益;

2. 除公布的航路外,还可根据需要采用随机航路,即在指定区域内由飞行计划自行

确定的航路,增大了选择航路的灵活性,避免了主干航路的拥挤;

3. 允许建立平行航路或平行飞行,提高了空域利用率和交通流量;

4. 结合提高导航精度和飞行自动化设备,使导航精度和可靠性大为提高,还可以缩

减飞机间的纵向间隔和侧向间隔,即缩小航路宽度,提高航路上的飞机布占率;

5. 利用全球导航设备可以在海洋及边远地区实施区域导航飞行,因此在这些地区可

以建立更多的航线并随时增加新航线;

6. 增加优化的可用高度层,减小保护空域尺寸,增加空中交通管制的灵活性;

7. 全面实行新航行系统以后,卫星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将作为单一区域导航手

段,这样可以逐步撤减现有的地面导航台,从而节省大量设施投资和维护费用。

必备导航性能概念的引入

必备导航性能(RNP)是指在一个指定的空域内运行的飞机,在水平方向上(经纬度

位置点)所必备的导航精度。RNP不是驾驶舱的新硬件,也不是新的助航设备,它是以性

能为基准,不取决于某一特定设备,在确定的空域内运行所必需的位置精确性的一个声明

。RNP由一个精度数值表示(表2所示)。例如"RNP1.0"是指在95%的概率下,在指定的飞行

航迹上飞机必备的导航精度在1海里以内。

基于RNP的RNAV航路是基于飞机导航性能要求的区域导航航路,该类航路的运行只限

制飞机的实际导航性能,而不是特定的导航设备,即不管是哪种机型,采用何种导航系统

,只要飞机设备满足空域要求,并且飞机的导航性能参数(ANP)值小于RNP值,即可运行

该RNP航路,也就是说,在95%的概率要求下,当飞机的导航误差小于航路给定的RNP值时

,飞机即可在此航路上运行。这里要特别注意,有的飞机能在RNP1的空域运行,却不能在

RNP20的空域运行。例如,被地面测距台(DME)完全覆盖的空域可定义为RNP1空域,如果

飞机的区域导航设备只有DME/DME,它能在DME台覆盖的RNP1空域运行,却不能在缺少DME 的海洋空域(RNP20)运行。

另外,在确定的RNP空域内运行的飞机,其导航位置精确性的包容限制参数应包括:

①导航性能精确性,即导航系统有望在95%的时间内保持该精确性;②除95%精确性的区域

(即主区)以外,还有RNP辅助区域(即副区),以满足空域的持续性和完整性的要求;

③组合区域(主副区之和)将确保飞机99.999%时间的包容限制,如图1所示。

效益分析

RNAV是满足RNP运行的主要手段,它允许在RNP规定的精度范围内的任何空域内运行

,而不必直接飞越陆基导航设施。基于RNP的区域导航在世界各地的试运行表明,它在飞

行的各个阶段,在安全性、容量、效率、环境等方面有许多优点(见表3)。

RNP的效率反映在航路、终端区、进近三个方面,并且允许航路有转弯的曲线航段,

这增加了空域设计的灵活性,提高了效率(如图2所示)。在航路阶段,进行与RNP匹配的

空域设计,降低了空域保护要求,建立从航路点到航路点的航线结构和平行航路,可进行

平行偏置飞行,提高了变更航路的能力,减少了航路拥挤,提高了空域利用率和交通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