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苓散临床新用
五苓散新效用
五苓散新效用五苓散为《伤寒论》方。
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
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之效。
为治疗外有表证,内有水湿的良方。
适用于头痛发热、小便不利、烦渴欲饮、水入即吐、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等症。
随着近年应用进展,本方对下列疾病也有较好疗效。
青光眼是因眼内压升高而导致视神经乳头的萎缩凹陷与视野的相应缩小,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和视力可以全部丧失。
五苓散可通阳化气,行水化浊,可有效改善眼部的渗透压,从而促使眼部血液循环加速,减缓和改善眼内压,使眼压降低。
据报道,有人用本方治疗慢性青光眼55例102只眼。
服.药l周后,可明显降低眼压。
中心视网膜病本病表现为中心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病人自觉在注视点中央有一团暗影呈灰色或暗红色,偶尔为紫色或绿色。
患病早期眼底出现黄斑水肿。
五苓散对改善和消除黄斑水肿,促进眼部循环,恢复视力有很好效果。
据报道,有人以本方为主,辅以维生素B、c治疗本病52例53只眼.结果痊愈4()只眼,显效7只眼.好转3只眼..无效3只眼。
肾炎水肿水肿是肾炎发病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症状,而五苓散有良好的通阳化气、行水消肿之效。
据报道,用加味五苓片治小儿肾炎22例,结果浮肿全消l9例,2例减轻,l例无效。
五苓散对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皆有效果。
脑积水本病为疑难重症之一。
有人采用五苓散通过其宣畅气机的作用,促进全身体液循环以改善脑部渗透压,达到减轻脑压、消除积水之效。
据报道,有人以本方治疗脑积水2例,例服用27剂,另1例服.用27剂后停药3个月又服l()余剂,2例均获治愈。
血管性水肿本病主要发生在皮下疏松组织.亦可伴黏膜水肿。
其常呈较大面积界线不清的浮肿斑块,消退迟缓。
并可引起呼吸道平滑肌痉挛,重时可致呼吸困难及窒息,亦可引起肠道黏膜水肿和肠道反应,引起腹痛,五苓散通阳化气,宣畅腠理,能有效改善机体内环境,使血管渗透压改变,水肿消除。
无论是因外感引起,或过敏引起.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血管性水肿,用本方加减治疗皆可取效。
五苓散-临床新用
五苓散-临床新用临床新用五苓散出自《伤寒论》。
是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物组成。
它是利水渗湿剂,有湿阳化气之功。
传统用于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等证。
经当代临床又扩大了新的用途。
①急性黄疸型肝炎发热,纳少,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尿短色黄,皮肤及巩膜黄染,舌苔黄厚腻,舌边尖红,脉细滑。
肝功能试验异常,B超检查多为蜜集微波。
用五苓散(汤)去桂枝,加菌陈30~50克,黄芩、佛手、焦兰仙各10克,反蓝根、丹参各15克。
②消渴自觉烦渴,虽大量饮水,而渴难消解,饮后即尿,小便微急,小便清白如水,汗出溱溱,心悸,心下痞,头昏且肢软无力,失眠多梦,饮食尚佳,舌淡。
边有齿痕,苔白腻而粗糙,脉濡数。
三大常规血糖,尿糖、甲状腺功能测定、头颅摄片均无异常。
用五苓散(汤)加甘草10克,生姜10克,大枣12枚、水煎服。
如果渴甚加沙参、海蛤粉;心烦懊恼加牡丹皮、栀子;腹胀加厚朴。
③痰饮寒热咳喘,痰多稀白,胸胁胀满,面目下肢浮肿,目眩,心悸,舌苔白滑,脉弦滑,重按无力。
用五苓散(汤)加半夏6克,陈皮、甘草各5克,大枣5枚,水煎服。
咳喘大减,咯痰不爽者,加杏仁10克。
④慢性充血性心衰心悸眩晕,胸脘痞满,形寒肢冷,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渴不欲饮、恶心吐涎,舌苔白滑,脉弦滑。
用五苓散(汤)去桂枝,加葶苈子6克,党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车前子各6克,水煎服。
心血瘀阻型,症见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代,可用五苓散(汤)加鸡血藤、郁金、红花、赤芍、丹参、附子、生姜、木通、车前草。
⑤冠心病体型肥胖,胸闷气短烦躁,体重超过正常值,舌苔白腻,脉滑。
胆固醇、β脂蛋白、三酸甘油酯升高,心电图示冠心病征象。
猪苓、茯苓、泽泻各30克,白术60克,桂枝18克,研为散剂,每次服3~6克,早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下。
戒除烟酒,少吃厚味,并配合锻炼身体。
⑥菌群失调所致慢性腹泻腹泻发复发作,时泻时止,每天次数不等,黄绿色或蛋花汤状水样便。
五苓散临床应用【二】
五苓散临床应用【二】治疗干眼症某女病人主诉眼睛干涩,排除了干燥综合征,诊断为干眼症,还有脂肪肝。
患者伴有头痛,口干;大便干结,面红。
根据面红(毛细血管扩张,瘀血指证)、大便干结、头痛,说明有瘀血,是一个桂枝茯苓丸证,所以就用五苓散与桂枝茯苓丸合用,用药以后,眼睛干涩明显好转。
(1眼干、口干、脂肪肝:五苓散;2面红(毛细血管扩张,瘀血指证)、大便干结、头痛:桂枝茯苓丸)干眼症有时候也可以单独使用五苓散。
现在干眼症非常多,好多人用人工泪液,其实不要人工的,自己有泪液的,吃了五苓散后就是使津液上乘,口中生津,眼内也生津液。
这是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经验。
干眼症患者,不能因为阴液不足、肝肾亏虚,就老是用枸杞之类的养阴药,越养阴越不行。
现在是六味地黄滥用。
第三诊的时候,患者眼干继续好转,腰痛不觉,体重下降7~8斤,月经断断续续。
这个医案同时也告诉大家五苓散有减肥作用,有的时候与桂枝茯苓丸合用有减肥作用。
五苓散可以用来治疗干燥综合征,好多口干舌燥患者都可以用。
它能让眼睛滋润,也能让口腔滋润。
我发现干燥综合征不是用养阴药可以解决的,而是用五苓散解决问题、用利水药解决问题。
很有意思,我常用小柴胡汤+五苓散治疗干燥综合征。
此类患者往往脸黄,有浮肿貌,大便稀不成形,下肢浮肿(水体),治疗可用五苓散加小柴胡汤,又称柴苓汤。
也有一种情况,浮肿不太明显,口腔、眼睛、皮肤干燥,这样的女性特别多,我用小柴胡汤+当归芍药散。
这两种方法治疗干燥综合征供大家参考。
8、治疗溢乳这是我治的一个病例。
30岁女性,月经周期紊乱、痛经、还有挤压性溢乳,尽管没有生育,但是奶头里有乳汁,她服用避孕药4年,结果悲惨的发现避孕药对肝脏造成了损害,发现左肝内出现了局灶性结节,不得已又做了肝左叶的局部切除术。
所以大家看,避孕药不能随便吃的,它可以造成脸上生斑、发胖,形成了一个五苓散证。
结果后来她又出了问题,垂体出现了囊肿,西医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
张仲景没有写高泌乳素血症怎样治疗,这个病人偏胖,皮肤白白的,我想这是因为体内出现了多余的水分,我先排出多余的水分再说,我用了五苓散:桂枝15g,茯苓20g,猪苓20g,泽泻30g,生白术20g,加一味怀牛膝30g,煎服。
五苓散合方临床应用
五苓散合方临床应用孙某,女,43岁。
阴虚体质,会阴部位肿胀而有下坠之感,伴头晕而胀疼,口干但不欲饮,心中烦,小便不利,大便稀溏。
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
水停下焦之证。
茯苓12克,猪苓10克,泽泻10克,桂枝6克,白术6克,牛膝10克。
服药四剂后,小便得利而大便成形,会阴部肿胀消除。
解说:从药物组成看,五苓散与苓桂术甘汤比较接近,但从组方意义及治疗重点分析,则与苓桂术甘汤有较大的差异。
五苓散中用桂枝、猪苓、茯苓、泽泻发汗利水,以利小便为主;白术补脾气制水气以运输水湿;桂枝辛温通阳,外能解肌,内能气化津液消阴以行水。
全方以利水通阳为主,治疗重点在于水蓄膀胱,而膀胱气化不利。
临床辨证以微热、消渴、小便不利,等证为着眼点。
五苓散的临床运用相当广泛,本方略加变通,或与其它方剂合用,可以历来治疗多种水湿蕴郁的病证。
本方加茵陈,名为“茵陈五苓散”,治疗湿邪内郁而小便不利的黄疸证;本方加寒水石,生石膏,滑石,名为“桂苓甘露饮”,治疗湿邪郁而化热的小便不利,烦热而口渴。
本方去桂枝,加人参,肉桂,名为“春泽煎”,治疗高年体弱,正气不足,中气虚衰,心功能不全而小便不利者;本方加苍术,附子,名为“苍附五苓散”,治疗素体阳虚,寒湿内生,证见腰眼发凉,两足发冷,腰腿酸重,小便不利等证。
本方合平胃散,名为“胃苓汤”,治疗平素喜食厚味肥甘,久而湿浊内停,而使胃脘胀满,小便不利。
本方加川楝,木通,小茴香,是陈修园治疗疝气的经验方,临床证明,凡疝气而见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者,用之甚佳。
叶天士曾说:“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五苓散通阳而利小便,可谓治湿之第一方,临床凡治湿邪为病,宜多从此方着眼。
原文复习《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伤寒论》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各家论述刘渡舟: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千古名方《五苓散》的最新用途与使用禁忌
千古名方《五苓散》的最新用途与使用禁忌五苓散的新用途与使用禁忌五苓散,中药方剂名。
方中茯苓、猪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为君;泽泻干咸,入肾与膀胱,利水渗湿为臣;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使以桂枝外解太阳表邪,内助膀胱气化。
配合成方,既能健脾祛湿,又能化气利水。
那么五苓散的最新用途与禁忌都有哪些?一、五苓散的作用五苓散是健运中焦,促进脾之吸收,肺之布散,化有形之水为无形之札补充体液中因吐泻而消失之札排除经过吐泻后所残留之废水,既非专于利水,亦非专于止渴,但其功用既能利水亦能止渴。
临床常见表证,应从表解,即从汗解,常因处理不当而延误,甚至发生变证。
由于表证有各种不同的原因,治法也就不同。
1、风寒署湿燥热六气以生万物,六气本不为病,而人如不御严寒,不避酷暑,则亦能为疴,是“以人找病”,这种表证虽是有恶寒,体痛等表证的表现,但无表邪,因六气本不病人而人自犯六气,这一类有表证无表邪者,通过调节人体功能和其营卫,则汗出热退即愈。
2、风寒暑湿燥热,失其正则变为六淫,则害万物,而人虽深居密室不出户屠,亦难避发病而且不分老幼,沿户传染甚至死亡,这种表证,虽与前者现证大致相同,所不同者是既有表证又有表邪(如细菌,病毒……),因此治法亦不同,非单独发汗所能愈。
第二种古名温病俗名热病,即现在之传染病,为既有表证,亦有表邪热病,必须清热。
热盛则仿阴,故须养阴,有表邪必须解毒,热盛则血浊,浊则邪不易分利,故当养阴以稀释血液。
若排毒而不解毒则徒伤正气解毒而不排毒,则邪留体内。
必须清热养阴,解毒排毒同时并举,方能无弊。
然而细菌、病毒以及原虫等病原体,是否应归纳在六淫范畴里,当今颇有争沦。
此有待探讨。
’二、五苓散的使用禁忌五苓散是妇孺皆知的名方,且五苓散是一种价格低廉而疗效肯定的配方,深受广大患者的喜爱,那么,服用五苓散的饮食禁忌有哪些?五苓散的功效是开结利水,化气回津。
健脾祛湿,化气利水。
因此五苓散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苔白脉浮者;水湿内停,水肿身重,霍乱吐利,泄泻;水饮停积,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五苓散儿科新用
五苓散儿科新用前言五苓散,是中医药中一种经典的方剂,起源于《伤寒杂病论》。
它以白术、茯苓、泽泻、桂枝、皂角子为主要成分,具有健脾、渗湿、利尿等功效。
而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五苓散也被应用于儿科领域,能够发挥出其新的临床价值。
五苓散的应用儿童脾胃虚弱易患腹泻儿童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出现腹泻等消化道问题。
而五苓散能够滋养脾胃,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治疗儿童的腹泻症状,是很好的选择。
例如,对于因脾胃虚弱而引发的小儿腹泻,可以予以口服五苓散调理。
小儿呕吐恶心时效果显著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体液代谢与消耗量比成人更大,加上婴幼儿的化学和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因此,小儿经常出现呕吐恶心的情况。
而五苓散中的茯苓、泽泻,既能缓解纳呆便溏,而且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咳化痰等功效,因此,使用五苓散可以有很好的舒缓作用。
小儿夜间尿床小儿夜间尿床是许多家长十分头痛的问题,而五苓散中的泽泻,有利尿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也认为尿失禁的发生与肾气虚有关。
因此,使用五苓散可以扶正肾气,从而调节肾脏功能,提高控制小便的能力,降低小儿夜间尿床的发生率。
解决婴儿黄疸近年来,不少儿童在出生后会出现黄疸的症状,给新生儿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中医认为,黄疸是脾虚胆汁壅积所致。
而五苓散则可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肝胆气机,加速胆汁排出,从而辅助治疗婴儿黄疸的症状。
五苓散的注意事项1.使用五苓散前,应根据临床情况,结合患者体质和用药反应,适量调整用量;2.五苓散虽属于中草药配方,但仍然需要警惕过敏反应和不良反应。
对于使用五苓散后出现的皮肤过敏等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3.儿童使用五苓散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对于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等问题,应听从医生的建议并认真遵照执行。
结语总体来说,五苓散作为中草药经典配方之一,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儿科领域,五苓散能够滋养脾胃,增强消化系统功能,治疗儿童的腹泻症状,并且对于小儿呕吐恶心时、小儿夜间尿床、解决婴儿黄疸等诸多问题,都有良好的疗效。
五苓散新用4则
甘某 , ,8岁 。2 0 男 6 0 7年 4月 2 日初 诊 。诉 近 1 3
年来 小便 频数 , 间尤甚 , 晚起 床 小便 5—6次 , 2 夜 每 近 月 小便 次数 明显增 多 , 次排尿 时 间较 以往延 长 , 阴 每 会 部 坠胀 不适 。4月 1 日小 腹 胀 满 坠 痛 , 便 点 滴 而 0 小 出 , 痛难 忍 , 胀 家人送 至我 院治疗 。B超 检查 提 示 前 列
本例 患者病程 较 长 , 之年 老体 弱 , 加 故在 温 阳利水 的基
础 上 , 黑故 子 、 芪温 阳益 气 ; 浙 贝母 、 芍 、 仁 加 黄 加 赤 桃
软 坚化瘀 ; 佐升麻 升 阳寓提 壶揭 盖 , 阳复水化瘀 通 反 则
便 畅 而病 愈 。
选 五苓散 化 气行 水 , 气化 复 常 , 湿得去 , 水疝 自消。 水 则
之” 当阳 气 大虚 , 水 内动 , 气 凌 心 时 , 。 寒 水 可见 心 下
五苓 散 新 用 4则
刘 志 明
关键词: 五苓散; 水疝; 隆闭; 阴汗; 带下病; 医案
d i1 . 9 9 ji n 1 0 — 1 . 0 1 1 . 9 o :0 3 6 / .s . 0 38 4 2 1 . 1 0 6 s 9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1 - 1 3 30 10 —9 4 2 1 ) 1 ・ 1 -2 2
1 水 疝
出院 。5天后病 情 又 复发 , 再次 住 院用 导 尿 管 排 尿 又 才 缓解 了病情 。医生建 议手 术治疗 , 本人 因年 老体 弱 , 不 愿手术 , 要求 中医 治疗 , 遂 据其 脉症 : 淡 、 薄 白、 舌 苔 脉 缓 , 属 肾虚膀 胱气 化不 利 , 滞不 通 。用 五苓散 加 证 瘀 味 以温 肾利 水 化 瘀 。处 方 : 苓 2 g 泽 泻 1 g 猪 苓 茯 0, 5, 1 g 白术 1 g 桂 枝 1 g 黄 芪 3 g 浙 贝 母 1g 赤 芍 0, 5, 0, 0, 5, 1 g 故子 1 g 升 麻 1 g 桃 仁 1 g 甘草 5 。服 1 5黑 5, 0, 0, g 0剂 后 排 尿次数 减少 , 量增 多 。二诊 , 尿 通 畅 , 服 1 尿 排 再 O 剂 。三诊 , 自觉 基本恢 复 到正 常状态 , 嘱再 服 1 , 0剂 以
五苓散的临床新用途
自诉双 眼睑突然肿 胀 i 。症 见眼 睑光亮 ,色 微红 ,有重坠 14 4 J 秋 季 泄 泻 天 . ,L 感,伴头晕乏力 ,舌胖 淡,苔 白,脉浮缓 。四诊合参 ,辩证 临床表 现 : 曾某 某 ,女 ,4 ,于 2 0 年 8 岁 0 8 月来 诊 。症 为:脾肾阳虚 、风邪上扰 。治法 :温 阳利 水、祛风散邪 。方 见:面色 萎黄 ,形体瘦弱 ,恶 心欲呕 ,大便 日解 3 4 ,色 —次 选 :五苓散加减治疗 。药物 :茯苓、猪苓 、白术各 1 克 ,泽 淡 ,清 稀有泡沫 ,臭气 不重 ,肠鸣腹胀 ,不思饮食 ,小便清 2 泻 2 克 ,桂 枝9 ,荆芥 、 防风各 i 克 ,姜 活 l 克 ,虫退9 4 克 2 O 长 ,舌质 淡 ,苔 白,脉 濡而缓 。综上所述 ,此乃 中医脾 阳不 克,大腹 皮1 克 。3 2 剂服后 ,眼睑肿 胀消退 ,纳食 如常 ,精 神 较 好 。 随 访 1 ,未 见 再 发 。 年 1 2 月经周期性水肿 . 临床 表现 :黄 某 ,女,3 岁 。 自述 i 1 年来 ,每 月经 期来 前 5 ,常 出现 面部发胀 ,面色 苍 白,伴眼睑 浮肿 ,继 而下 天 肢浮 肿,纳差 。舌质淡胖 ,苔 自,脉浮缓 。小便 常规检查正 常 ,生化各 项检 查正 常 。综合 辩证 分析 ,此 乃 肾失蒸 腾 , 湿 邪 内阻 。治宜 :补 。 气 、通络 祛湿 。方 选五 苓散 加减 肾益 治疗 。药物 :茯苓 、猪 苓 、白术各 I 克 ,泽 泻2 克,桂枝9 2 4 足之 小儿秋季泄泻 。治疗当 以温运脾 阳,化湿和 中。方选 五 苓 散加减 治疗 。茯 苓 、猪 苓各 1 克 ,苍 术6 O 克,泽泻 1 克 , 0 藿 香 、苏 叶各6 ,生姜3 ,大枣4 。3 。每 日1 ,分 克 克 枚 剂 剂 2 次服 。服后 无呕 恶 ,大便 日解 2 ,且性较 大的抗 生素 5 )预 防性应用 抗生素 要严加控 制 ,尽 量避免在皮肤 、 粘膜等局 部使 用抗生素 ,因其易 导致过敏 反应 。 总之 ,要做 到合理使用抗生素 需要 综合 考虑多方面的因 素,其临床思维和 临床操作都十分复杂 。但是,随着科技 的发 展和社会进步,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必将会进一步地朝着 高效、 安全、经济合理 的方 向发展,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苓散新用4则
五苓散新用4则第 1571 期作者 / 刘志明四川省邻水县中医医院中医内科编辑 / 许红⊙ 校对 / 钱秀华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
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
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
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
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泽泻、茯苓、猪苓、白术、桂枝组成。
本方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的功能。
原方主治外有表证,内有蓄水,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或泄泻,或水肿,或痰饮,或眩晕等病证。
笔者以此方加减治疗水疝,癃闭,阴汗,带下病等数十例,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
1 水疝邓某,男,4岁。
2004年3月18日初诊。
其母代诉:患儿左侧阴囊肿胀逐渐增大,小便频数2个月,有时哭闹不休。
检查:发育正常,左侧阴囊肿大,触之有囊性感,不红不热,无压痛,舌淡红,苔薄白。
透光试验阳性。
证属膀胱气化不利,水湿下注所致。
用五苓散加味,化气行水。
处方:猪苓10g,茯苓10g,泽泻10g,白术 10g,桂枝 6g,小茴香6g,车前子10g,木通6g,每日1剂,水煎服。
服5剂后阴囊肿胀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守原方再进10剂而愈。
随访3年未复发。
按:水疝是儿科常见病之一,西医称之为睾丸鞘膜积液。
本病多因膀胱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水湿下注则阴囊肿大。
遵“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训,选五苓散化气行水,气化复常,水湿得去,则水疝自消。
对水湿郁久化热者,可加黄柏、木通;寒湿偏甚者肉桂易桂枝,并加小茴香等药。
2 癃闭按:癃闭病是男性中老年人常见病,西医称之为前列腺增生。
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排尿障碍,小便不畅,点滴而出,病势较缓者为“隆”,欲急难通,点滴不出,病势较急者为“闭”,(本文由岐黄民间传承公众号整理校对编发)但往往是先隆而渐发展成闭者多见。
本病多因年老肾虚,膀胱气化不利,湿阻瘀滞而致。
五苓散的临床运用
五苓散的临床运用治疗肿瘤现在肿瘤患者比较多,我发现五苓散可以在肿瘤科使用。
第一,凡是肿瘤伴腹泻、浮肿或腹水、胸水者,可以用五苓散。
我的很多患者往往发现肿瘤以后就进行化疗,化疗带来的反应不仅是呕吐,还带来腹泻。
腹泻怎么办,可以用五苓散,严重的配合附子理中汤。
还有的肿瘤会导致腹水,像肝癌、肠癌,肺癌导致胸水。
这种怎么办,这种腹腔的水我们就用五苓散。
五苓散有的人用了以后有效,腹水能够减少,病人还比较舒适。
现代研究发现猪苓里含有多糖,可以抗癌,所以我说五苓散是抗癌药。
现在在很多人心目中,中药的抗癌药是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好像非得那些才叫抗癌药,其实猪苓、茯苓也是抗癌药。
第二,五苓散治疗肿瘤化疗后患者出现的肝损害、脱发疗效不错。
因为前面说过五苓散有保肝作用。
化疗后肝损害病人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出现腹泻、四肢发黑,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用五苓散解毒。
有的时候五苓散配上薏苡仁,薏苡仁本身也有利水、抗癌作用;还有的加上小柴胡汤,也是治疗肝损害经常用的。
第三,五苓散我还用在乳腺癌患者身上。
现在乳腺癌患者先手术,术后大多数都要用雌激素抑制剂,本来有月经的用雌激素抑制剂把月经摧毁,不让她来月经。
抑制住以后病人非常难受,很多人会“体重上升,浮肿,体毛多,出现肝损伤”,那么这种情况下用五苓散最好。
五苓散加牛膝、薏苡仁,我都是这样用的,还用得不错。
五苓散可以作为一个常规的肿瘤调理方,但是光五苓散不够,我经常配合小柴胡汤,称之为柴苓汤。
柴苓汤是我用来治疗肿瘤的一个常规的调理方,在病人整个体质状态还可以,没有出现恶病质时我用柴苓汤。
柴苓汤还不够,我还要加上当归芍药散。
这还不够,有很多人腹胀、嗳气,加上半夏厚朴汤。
有的人还出现肚子以上胀,两膝痛,我还要用上四逆散。
这样几张方子一合,就是一张大方。
肿瘤患者的体质调理就要用大方,小了还不行。
这张方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因为它是以调和为主,我称之为“太和汤”。
大大的和谐!肿瘤的治疗,不要以为一定就是一味的攻下,活血,清热解毒,用虫类药……我发现不是那么简单。
19.古方五苓散现代临床研究
19.古方五苓散现代临床研究古方五苓散现代临床研究五苓散是东汉时期的著名医家张仲景所创,方载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历代被视为经典名方之一,传承研究和使用了两千余年而其用不衰,且代有发展。
原方由常用中药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五味药组成,捣研为散,用米汤和服,用量约为现在的6克左右,并嘱病人多饮温水,使微有汗出,每日3次。
原治《伤寒杂病论》中所称的太阳病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之腑,水蓄下焦,形成太阳经腑同病者。
后世归纳总结的功用是: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下列三类病证,一是太阳膀胱蓄水证,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者;二是水湿内停证,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者;三是痰饮,见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晕,或短气而咳者。
归纳其病机为:膀胱气化受阻,水液内停,兼有外邪未解。
其辨证或证治要点是: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
方中重用泽泻为君药(即主药),以甘淡渗湿利水;以猪苓、茯苓为臣药(即辅助药),协助和加强利水渗湿之功;以白术、桂枝为佐药(即佐助药),一以健脾而运化水湿之邪,一以温阳化气而利水,外散风寒以解表。
两千多年来,其临床治验和论述不计其数,如有验案称:因夏月湿重,用冷水、凉药过多,致气化不利、水湿相结而致小便不利者;也有因脾失健运、气化不行、水湿阻滞,所致食欲不佳、下肢浮肿、腹胀较重者;尚有用此方治疗悬饮见胸满喘促不得卧者。
此方涉及内、儿、皮肤等多种病证,均有良效。
现代临床观察,有用五苓散加减治疗肾炎、尿潴留、肾功能不全、膀胱癌,以及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液、慢性肺心病心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眩晕、颅内压增高、特发性水肿。
还有用治妇科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与婴儿腹泻、小儿鞘膜积液、小儿神经性尿频及关节腔积液、淋病合并睾丸炎、中心性视网膜炎、青光眼等多种病,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五苓散证实验研究也很多,特别是利尿作用、对肾功能的影响,对尿路结石的防治、对乙醇代谢的影响,以及抑菌作用等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五苓散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由白术、茯苓、泽泻、桂枝、砂仁五味组成。
其功效主要在于清热利湿、健脾开胃、舒肝解郁等方面。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五苓散的神奇案例。
一、治疗水肿
有位患者因肾病引起的水肿问题一直未得到好转,后来服用了五苓散加倍量的剂量。
奇迹出现了,患者的水肿问题得到了明显缓解。
二、缓解胃痛
有位患者经常感到胃痛,经医生检查发现胃病并不是很严重。
后来医生给他开了五苓散的方剂,患者服用后不久感到胃痛明显缓解。
三、改善便秘
有位患者长期便秘,经常感到腹胀不适。
后来医生给他开了五苓散,患者服用后不久感到肠道通畅,腹胀感也消失了。
四、预防感冒
有位女士每年冬天都会感冒,后来她开始服用五苓散,奇迹出现了,她连续两年都没有感冒了。
五、缓解焦虑
有位患者因工作压力大,经常感到焦虑不安。
医生给他开了五苓散的方剂,患者服用后感到情绪明显稳定,焦虑感也减少了。
综上所述,五苓散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中药方剂,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或者缓解症状,而且副作用较小,非常安全。
但是在使用五苓散的时候还是要遵医嘱,选择适当的剂量。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五苓散,作为中医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和疗效。
它由茯苓、白术、泽泻、猪苓和姜黄组成,被用于治疗水湿停滞引起的各种病症,尤其是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相关疾病。
下面将探讨五苓散在临床上的应用。
1. 消化系统疾病五苓散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有着明显的疗效。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化湿的作用,能够缓解脾胃湿滞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
白术有健脾止泻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有良好的疗效。
泽泻则能够利水泄湿,对于湿热引起的泛发性瘙痒、尿频、尿急等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猪苓和姜黄的作用则是在于温中利湿、化瘀止痛,对于湿阻引起的胃脘痛或肠胃气滞痛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2. 泌尿系统疾病五苓散在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有着较好的应用。
茯苓和猪苓具有利尿渗湿的作用,能够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白术则能够健脾化湿,对于湿热引起的尿道感染和前列腺炎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泽泻则可以引湿通便,缓解肾虚引起的便溏等症状。
而姜黄则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肾结石等疾病有辅助治疗效果。
3. 其他相关病症五苓散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与水湿停滞有关的病症。
例如,五苓散可以用于治疗湿疮、湿疹、湿热病疮等皮肤病症,其利湿化瘀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湿热引发的症状。
此外,五苓散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也较为常见,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症。
总结起来,五苓散作为中医药临床常用方剂,通过茯苓、白术、泽泻、猪苓和姜黄等药材的配合,可以调理水湿停滞引起的多种疾病。
其疗效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尤其在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治疗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然而,在具体应用中,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调配和用药。
因此,在使用时,最好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疗效的最大化和患者的安全性。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五苓散是一种古老而经典的中药方剂,被广泛运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它由茯苓、泽泻、白术、党参和猪苓五味组成,具有调理脾肾、利湿除痹的功效。
本文将探讨五苓散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与效果。
一、五苓散的组成与药理作用五苓散由五味组成,具有多种活血化瘀、利尿消肿、健脾益气的药理作用。
其中,茯苓味甘淡、性平,可利水渗湿、健脾安神;泽泻味苦寒、性寒,可利尿通淋、消肿散瘀;白术味甘淡、性平,可健脾益气、除湿润燥;党参味甘淡、性平,可益气养阴、健脾提神;猪苓味甘平、性温,可利水渗湿、消肿化瘀。
这五味药物相互配伍,形成了五苓散,具有强大的调理作用。
二、五苓散的临床应用1. 尿频、尿急、尿少五苓散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对于尿频、尿急、尿少等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它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改善尿液的质量,从而减轻患者的尿频尿急症状,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
2. 肢体浮肿、水肿五苓散能够利水渗湿、消肿散瘀,对于肢体浮肿、水肿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减轻组织间的水肿压力,从而使浮肿、水肿得到有效缓解。
3. 湿疹、水痘湿疹和水痘等皮肤病往往与体内湿气、湿热有关。
五苓散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改善体内湿气的状况,减轻湿热引起的皮肤病症状。
它可以缓解患者的瘙痒、红肿等不适感,促进湿疹和水痘的康复。
4. 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五苓散可以健脾益气、开胃消食,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症状具有改善作用。
它可以增加脾胃功能的活力,促进消化吸收,提升患者的食欲和体力。
5. 阴虚盗汗五苓散中的党参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对于阴虚盗汗症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它可以调节体内阴阳平衡,减少盗汗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与体力状态。
三、五苓散的禁忌与注意事项虽然五苓散在临床应用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但仍需注意以下禁忌与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年幼儿童及过敏体质的患者慎用;肠胃功能不良、腹泻或有大便次数增多者慎用;对五苓散成分过敏的患者应禁用;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或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在使用五苓散前应咨询医生。
五苓散运用:
五苓散运用:五苓散方证1、五苓散方:桂枝10克,茯苓15克,猪苓15克,白术15克,泽泻25克。
沸腾30分钟(以上为一副的量。
一副仅煮一次。
一天服用1-3副)。
2、五苓散证。
主证:小便不利,口渴,脉浮。
或然证:轻微恶寒,身痛,水逆,心下痞,眩晕,腹泻,减肥,头痛。
五苓散【来源】(《伤寒论》)【命名】本方五味药组成,以“令”水行,故名五苓散。
【组成与方解】泽泻----利水渗湿君猪苓、茯苓-----增强利水之功臣白术-----补气健脾,运化水湿佐桂枝-----外解太阳之表,又内助膀胱气化佐《伤寒论》原用本方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膀胱腑、致膀胱气化不利、水蓄下焦、而成太阳经腑同病。
外有表邪、故见头痛、发热、脉浮;膀胱气化失常、故小便不利而为蓄水证;水蓄下焦、气不化津、水津不布、故烦渴欲饮;水气内停、饮入之水、不得输布、故水入即吐、而成“水逆证”。
总之、皆由膀胱蓄水过甚所致。
治之之法当急利其小便、兼以化气解表。
方中重用泽泻为主药、直达膀胱、渗湿利水;辅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蠲饮之功;佐以白术健脾以助运化水湿之力;更佐桂枝、一则外解太阳之表、一则温化膀胱之气。
五药合方、则水行气化、表解脾健、而蓄水停饮之证可除。
至于水肿、泄泻、霍乱、痰饮诸病、由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溢所致者、本方既可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化湿、故一并治之【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①外有表证、内停水湿。
症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②水湿内停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证;③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本方所治诸证,均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本方为温阳化气利水之剂,故病属湿热者忌用。
无表证者则不需取汗。
3.随证加减水肿表证明显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
黄疸,湿盛小便短少者,可加茵陈、名茵陈五苓散。
脾胃湿盛,脘腹胀满,泄泻者,可与平胃散合用,胃苓汤。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
五苓散临床应用:
1泌尿系统疾病
五苓散对慢性尿路感染、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术后膀胱麻痹导致的尿潴留、尿崩症有治疗效果。
五苓散可以改善尿毒症患者的乏力、烦渴、小便不利症状,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还能在改善肾功能基础上对电解质紊乱有一定调节作用。
2消化系统疾病
五苓散加味治疗术后胃瘫,有利于患者消化道功能的恢复;五苓散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功能;五苓散治疗小儿腹泻、婴幼儿秋季腹泻、慢性腹泻有效;五苓散加味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有效;本方还可改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
3水肿
本方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月经周期性水肿、特发性水肿,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4眼病
眼科疾病围手术期,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眼球破裂伤手术、视网膜激光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时给予五苓散加味治疗,对角膜水肿、视网膜水肿、脉络膜脱离等均有满意疗效。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五苓散可有效减轻或消除黄斑区水肿,缩短病程,减轻色素上皮损害,避免病程日久后出现视功能的损害。
5脑梗死
五苓散配合红花注射液,对大面积脑梗死(脑水肿期)有一定治疗作用。
6骨关节病
五苓散加味可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腔积液(滑膜炎)、椎动脉型颈椎病、膝关节慢性滑膜炎、脊髓损伤、血胸等骨伤科多种疾病及并发症。
五苓散新用
五苓散新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五苓散;流泪症;恶阻;小儿泄泻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组成,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太阳之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遂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功能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水肿等症。
笔者临证将其用于流泪症、恶阻、小儿泄泻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 流泪症案例1:患者,女,58岁,1995年7月20日初诊。
患者诉两眼内眦时流眼泪5年。
询及泪下无时,迎风更甚,泪水清冷,平素不喜生冷,食欲尚可,小便不多,小腹有冷感,大便可,挤压泪囊无脓性分泌物,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迟。
辨证当属气化不利,水溢于目。
治以化气利水为主。
方选五苓散加味:猪苓12 g,泽泻10 g,漂白术10 g,茯苓15 g,桂枝10 g,附子6 g,车前子10 g。
服7剂后,不再流泪。
嘱服杞菊地黄丸,以巩固疗效。
按: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直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夹脊,抵腰,络肾,属膀胱。
若膀胱气化不利,水液不得下行而循经上溢,可从泪管而出。
故本案应与膀胱气化不利相关。
方中五苓散化气行水;车前子善走气分,能通行膀胱气化而利水,又能明目;附子温经散寒,除下焦冷气,又助桂枝温通膀胱阳气。
如此温利结合,膀胱气化司职,水道通利,自无上溢之虞。
2 恶阻案例2:患者,女,26岁,2002年2月23日就诊。
患者怀孕2个月,近半月来,恶心呕吐,饮食少进。
诊见:面色淡白,形体稍瘦,精神疲乏,胃脘痞闷,时吐清涎,吐后欲饮,但饮水不多,小便不利,舌淡,苔白润,脉滑。
辨证:水饮内停,胎气上冲。
治宜化气行水、和胃止呕。
方用五苓散加味:猪苓12 g,泽泻10 g,焦白术10 g,茯苓10 g,桂枝6 g,紫苏子10 g,砂仁6 g,大枣7枚,灶心土(包煎)30 g。
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频服。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千古第一利水方)
五苓散的临床应用(千古第一利水方)【组方】猪苓十八铢9g去皮,泽泻一两六株15g,白术十八铢9g,茯苓十八铢9g,桂枝半两6g去皮,共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6g,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1、蓄水证。
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
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等。
3、痰饮。
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运用】1、本方为利水之剂,所治诸证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证治要点。
《伤寒论》中对小便证候的论述,多以小便利与不利言之。
但究其含义,小便不利,所涵甚广。
就其病性来说,有虚实寒热之分,从其症状而论,有小便次数的多寡、尿量的多少及排尿困难与否。
虽然症状各自不同,而产生的机理,又皆与膀胱气化不利有关。
临床表现皆以尿频、尿急、尿量短少为主,可见小便不利,非单指尿液减少。
凡是小便排出困难,不能如常通利,或有频数、或为尿少,皆可以小便不利名之。
2、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3、有无表证皆可用:五苓散之称,苓者,令也,行肺治节之令,行三焦,膀胱之气。
利膀胱则能利三焦,利三焦则能利肺气,可见五苓散能利小便,通水道,因此内有水气,小便不利者,均可用,故不必非有表证不可。
4、常用于肾炎、肝硬化所引起的水肿,以及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盛者。
5、现代一般用汤剂,热服,但不宜久煎,不宜煎得过浓,以免减弱渗利之性。
湿热者忌用,且本方不宜常服。
临证多用桂枝,辛温通阳,化气行水,而两解表里。
所谓表里者,乃经与腑也。
须待肾阳虚者,方用肉桂。
6、用药禁忌:若汗下之后,内亡津液,而便不利者,不可用五苓,恐重亡津液,而益亏其阴也;一切阳虚不化气,阴虚而泉竭,以致小便不利者,若再用五苓以劫其阴阳,祸如反掌,不可不慎。
【附方】1、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茵陈蒿末4g、五苓散2g,上二味和,先食饮方寸匕6g,日三服。
五苓散临床应用
五苓散临床应用发表于2015-07-11一、五苓散的经典方证是什么?答:五苓散是古代水逆病的专方,经典的通阳利水剂,适用以口渴、吐水、腹泻、汗出而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
此方首见《伤寒杂病论》,其组成为: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多饮暖水,汗出愈。
如法将息。
归纳其经典方证有: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71);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72);伤寒汗出而渴者(73);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74);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15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386);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金匮要略·第十三篇·四条》);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金匮要略·第十二篇.三十一条》)。
从上可见,口渴而小便不利,是五苓散证的关键指征。
二、如何理解五苓散证的口渴与小便不利?答:口渴是五苓散证的主要特征。
口渴而入水即吐,口渴而腹泻,口渴而汗出,口渴而头痛眩晕,口渴而烦躁,口渴而动悸,这都是五苓散证的指征。
这种口渴,是口渴而不喜欢饮水,或喜热饮,或喝水以后胃内不适或有振水声。
口渴,但无舌焦干燥。
其次是小便不利,多指小便量少,或次数少,甚至完全没有,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急性吐泻的疾病中。
在慢性病症中则为小便次数偏少,并多见浮肿倾向。
如下肢浮肿,面部浮肿或浮肿貌等。
除口渴而小便不利外,五苓散证常常有一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心悸或腹部的上冲感、肌肉跳动或痉挛、自汗等。
三、五苓散治疗口渴,白虎加人参汤也治疗口渴,其区别在那里?答:五苓散证可以认为是水液代谢失衡的标志。
其中的渴欲饮水非常重要。
有渴感,但不喜多饮,或水入即吐,这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欲饮水数升”的大烦渴是有区别的。
同时,此类患者多见齿痕舌。
四、哪种人使用五苓散比较有效?答:面色多黄白,或黄暗,一般无油光。
体型特征不定,虚胖者或肌肉松软而易浮肿,或实胖者肌肉充实而腹泻;瘦者易头晕头痛、心动悸,心下振水音。
五苓散临床新用解析
五苓散临床新用解析作者:本刊编辑部整理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09年第16期临床新用五苓散加寄生15g,牛膝12g,车前子20g,黄芪20g,用于治疗妇人特发性浮肿。
五苓散加平胃散治疗胃中蓄饮证。
五苓散加乌药15g,瞿麦12g,沉香12g,牛膝10g,石菖蒲10g,治疗妇人膀胱气化不利之小腹急满,小便不利之尿潴留,而非膀胱急性炎症。
五苓散去桂枝加茵陈30g,郁金15g,香附15g,柴胡10g,板蓝根30g,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湿重于热型。
采用加味五苓散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处方:猪苓10g,泽泻15g,白术10,茯苓10g,桂枝6g,葶苈子10g。
取五苓散治疗产后癃闭,效果满意。
处方:桂枝10g,茯苓、白术、猪苓各12g,泽泻15g。
凡膀胱气化失间而致的小便不利,甚则癃闭,皆可用五苓散治之。
五苓散汤加牛膝、车前子、大腹皮等治疗脑积水。
以五苓散汤剂为主,配合口服维生素c及维生素B。
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病。
医案举例例1 患者,男,40岁。
经常胃胀满,重者吐水,不苦不酸,饮水过多,吐水更甚。
经医多位,疗效不佳。
尤其天凉饮冷或劳作之余,饮水之后,胃中荡漾,目眩心悸。
钡餐示:胃内潴留液较多,胃张力低。
刻诊:面色萎黄,形体疲备,胃中胀满,口干不欲饮,舌淡体胖有齿痕,脉轻取浮滑,重按沉迟。
此“水逆”证也。
辨证:中阳不振,水蓄胃腑。
治法:温运中阳,健脾利水。
方药:五苓散加昧。
组成:茯苓40g,自术30g,猪苓30g,泽泻15g,桂枝12g,党参30g,生姜30g,半夏15g。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复诊:药服5剂,吐水止,胃脘胀满减轻,口干欲饮水。
继服5剂,中阳振奋,脾气健运,口渴尽饮而胃不胀满,遂愈。
例2患者,男,42岁。
头晕数年,间断发作,病则头脑昏沉,头重如裹,呕恶欲吐,甚则心悸。
测血压120/80mmHg,血脂不高,眼底无异常。
心电图:正常。
历经数医,治皆罔效。
外观形体过胖,内视舌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 张伯 叟. 中医内科学[ M] . 上海科学技 术 出版社 , 1 9 8 5 : 9 . [ 2 ] 许 济群. 方剂学[ M] . 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 9 8 5 : 6 3 .
五 苓 散 临床 新 用
王 成
关键词 : 五 苓散 ; 临床 新 用 中图分类号 : R 2 8 9 . 1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1 6— 0 0 5 7— 0 1
五苓散 , 出 自《 伤寒论 》 , 方 由猪苓 、 泽泻、 白术 、 茯苓 、 桂 枝 组成 , 研为 散 , 以 白饮 和服 , 日三 次 , 有 疏 风散寒 、 利 湿 消肿 之 功 。笔 者据其治疗原则 , 治疗 咳喘 、 水肿等症 , 收到明显效果。 1 慢性喘 息性支气 管炎 张某 , 女, 7 5岁 , 2 0 1 2年 1 1月 5日初诊 。患 者 咳嗽气 喘三 年, 伴畏寒 , 肢冷 , 头痛身痛 , 咳嗽痰 稀 , 喘促时作 , 动则 加剧 , 小 便短少 , 大便溏 薄等。二周 前 因受寒 致使 上症 又作 , 曾在某 院 2 0 1 ຫໍສະໝຸດ 年第 l 6 期 5 7
龙 胆 泻 肝 汤 在 治 疗 湿 疹 中的应 用
杨 解
关键词 : 龙胆 泻肝 汤; 湿疹 ; 应 用 中图分类号 : R 7 5 8 . 2 3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3 ) 1 6- 0 0 5 7— 0 1
2 药 物性 水 肿
龚某 , 女, 5 0岁 , 2 0 1 1年 3月 4日初诊 。患 者双下肢水 肿半 年, 伴小便 短 少 , 夜 尿增 多 , 每夜 三 、 四次 。迭 经 治疗 , 水肿 仍 见, 乃来 求诊。患者三 年前 因患 高血压 , 口服硝 苯地 地平 缓 释 片, 每次 2 0 mg , 每 日 2次 , 病情 稳定 。近半 年来 出现双 下 肿水 肿, 晨起 消失 , 至午后 又现 , 且 小便 减 少 , 夜 尿增 多 , 舌 淡红 , 苔 薄 白, 脉 细滑。实验室 、 功能检查各 项指标均 在正 常范 围, 考虑
1 2 g 、 薏仁 1 5 g ; 血瘀 型加桃 仁 8 g 、 赤芍 1 0 g 、 红花 1 0 g 。 以上各证 型可酌加地 肤子 l O g 、 防风 1 0 g 、 白癣皮 l O g 、 乌梢蛇 l O g 。在服
大邑县人 民医院门诊部( 6 1 1 3 3 0) 2 o 1 3年 4月 1 5日收 稿
药期 间宜忌辛 辣 、 油腻食物 , 禁饮酒 并多吃果蔬 , 以提 高治 疗效 果 。本方为苦寒之剂 , 易伤脾 胃, 故脾 胃虚寒者 不宜使用 , 也不 宜多 服久 服 , 中病 即止 ( 见表 2 ) 。 表 2 三组湿疹患者治疗情况
热 重 于 湿 型 湿 重 于 热 型
45
2 9 1 8 1 2
2 4
4
71
2 4 1 0
4 6 26
血瘀型
注: 总有 效 率 为 8 7 . 2 %。
具 体用 药 情况 ;热重 于 湿 型加 黄 柏 1 0 g 、 苦参 1 0 g 、 紫草 1 0 g 、 丹皮 1 0 g 、 连翘 l O g ; 湿重 于热 型加苍术 l o g 、 滑石 1 2 g 、 茯苓
由于生活水平 的提 高 , 物质极 大丰 富 , 人 们缺 乏合理 的膳 食观念 , 摄人 了过多 的油腻 、 辛辣食 物 , 再加上 一些不 良生活 习 惯, 如熬夜 、 吸烟 、 酗酒等 , 极易导致机体 脾 胃功 能失调 , 肝胆湿 热郁结 , 湿热之邪 侵淫 于肌肤 即引 发湿疹 , 成 为临 床门诊 常见 病之一 。我科对 2 0 1 2年 3月至 2 0 1 3年 3月门诊 1 4 3名湿疹 患 者按辩证 分为热重于湿型 、 湿重 于热型 以及 血瘀型 三组 进行 以 龙胆泻 肝汤为主的治疗方案 , 取得 了确切疗效 ( 见表 1 、 表2 ) 。 表1 三组湿疹患者临床特征情况
龙胆 泻肝 汤见 于《 医方集解 》 , 方药组成 为: 龙胆草 6 g 、 黄芩 1 0 g 、 栀子 l O g 、 泽泻 1 0 g 、 木通 1 0 g 、 车前子 1 0 g 、 当归 5 g 、 生 地 1 0 g 、 柴胡6 g 、 生甘草 6 g 。方 中龙胆 草上清肝胆 实热 、 下 清下焦 湿热 , 兼 具泻火 除湿 之功 是 为君 药 , 黄芩 、 栀子 苦 寒泻 火 为 臣 药, 泽泻 、 木通 、 车前子清热利湿 , 又恐 苦寒之 品伤阴动血 , 故用 生地 、 当归滋养阴血 , 以便标 本兼 顾 , 驱邪 而不伤 正 , 柴胡 作为 肝经 引经之药 , 甘草有调和诸药之效。 本方辩证分型治疗湿疹 , 疗 效确切 , 价格低廉 , 非 常适宜 于 临床 推 广 使 用 。
诊断 为“ 慢性喘息性 支气管 炎” , 予 中西 药物 治疗 十天 , 诸证 仍 见, 乃来求诊 。察患者舌淡苔 白滑 , 脉沉细迟 。此乃风寒 外束 , 水饮 内停 之症 , 当 以疏 风 散寒 , 宣肺 平 喘 为治 , 方 用 五苓 散 化
裁, 药取猪苓 l O g , 泽泻 2 0 g , 白术 1 0 g , 茯苓 l O g , 桂枝 1 5 g , 半 夏 l O g , 麻黄 、 细辛 、 陈皮 、 甘 草各 5 g , 大枣 5枚 , 水煎 服 , 每 日 1剂 。 患者 服药 3剂后 , 咳喘 减轻 , 畏寒 身痛 诸证 消失 , 食 欲增进 , 小 便增多 。药 即对症 , 效不更方 , 续进 3剂 , 诸 症悉 除。遂 取五苓 散原方作 散 , 每次 6 g , 每 日 2次 冲饮 。随 访至 今 , 患 者病 情 稳 定 。肺 主宣发 , 外合 皮毛 , 通 调水 道。风寒 外 袭 , 肺气 失宣 , 水 道通 凋失 常 , 水饮 内停 , 故 见 是症 。五苓 散 利湿 消肿 , 宣 肺 理 气 。加麻黄 、 细辛宣肺 散寒 , 通 调水 道 ; 加半 夏 、 陈皮、 甘草 , 健 脾利湿 , 理气化痰 。诸药合用 , 肺气宣 发 , 升 降如常 , 脾 阳健运 , 水道通调 , 故咳喘诸症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