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第一章
合集下载
色彩构成第1章
![色彩构成第1章](https://img.taocdn.com/s3/m/7cd8bd3f0b4c2e3f572763d5.png)
• 色相表示:
• 圆周上共有8个主要色相:黄 黄(Y)、橙(O)、红(R)、紫(P )、蓝紫(BP)、蓝(B)、 )、绿(G)、黄绿(YG)。
• 色彩表示法:
• 纯色量 +白+黑= 100%。
奥斯特华德色立体 参考教材: P121 图3-61
3. 孟塞尔色立体
• 美国色彩学家和画家孟赛尔 美国色彩学家和画家孟赛尔(H.Munsell)在1905年创立。 • 孟赛尔色谱是根据颜色的视知觉特点所制定的标色系统 孟赛尔色谱是根据颜色的视知觉特点所制定的标色系统,目 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该标色系统作为颜色的分类和标定办法。 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该标色系统作为颜色的分类和标定办法 • 孟赛尔色立体的特征:
• 6色相环、12色相环、24色相环等 色相环等; • 更加细致的色相环呈现微妙而柔和的色相过渡 更加细致的色相环呈现微妙而柔和的色相过渡。
12色相环
24色相环
2. 明度
•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 明度最亮是白,最暗是黑。 。 • 色彩越靠近白,明度越高; ;越靠近黑,明度越低。
A. 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 (不透明、半透明、透明) B. 光源的性质(即光源的色彩 即光源的色彩) • 同一个颜色在日光下显示的颜色最准确,在其他光源 同一个颜色在日光下显示的颜色最准确 (如灯光)下会产生色彩偏差 下会产生色彩偏差。
蓝色表面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绿色表面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橙色表面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2. 艺术设计
① 艺术设计是有目的的创意活动 艺术设计是有目的的创意活动,是指把一种规划 、设想,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其 核心内容包括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的方式与具 核心内容包括构思的形成 体应用。 ② 艺术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范畴 艺术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范畴:
构成——色彩构成-第一章、第二章 色彩知基础识-文档资料
![构成——色彩构成-第一章、第二章 色彩知基础识-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0c6de79cf84b9d529ea7a15.png)
色彩的实用功能可以根据使用的目的划分为九种类型, 1.防护功能 2.警视功能 3.伪装功能 4.标识功能 5.卫生功能 6.耐脏污功能 7.生理调节功能 8.心理调节功能 9.外观修饰功能。
(一)防护功能 不同的色彩对光的反射、透过、吸收率是不同的,正 确地运用色彩的这些特质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人 体的健康。
透明物体的颜色 是由它所透过的光决 定的,一个蓝色的玻 璃杯所以看上去是蓝 色,是因为它只透过 蓝光而吸收了其它色 光;如果一个物体能 够完全透射过可见光, 它就呈现无色透明状 态。
三、光源的颜色
光是色彩形成的基本因 素,也是造成色彩种种变化 的主要原因。我们把自身发 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 火和各种灯具等都是光源。 不同光源的光谱各不相同, 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光源色。 它们对物体颜色的效果会产 生相应的影响,特别是当光 源色是单色光或缺少某种色 光时,对色彩会有强烈的影 响。
用色彩区别职责功能方位等是现代社会中常用的管理手段之一如企业中应用的标准色公共场所导引系统的颜色服务行业里工作人员服装的颜色都有明显的职业标识作用这使得用户及顾客感到非常方便而且他们内部各个岗位之间所用的服装颜色也有所区别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其内部人员之间的识别
色 彩 构 成
?
• 为什么要学习色彩构成课程
(二)警视功能 某些特殊的职业或特定的环境要求公共设施及人员服 装的色彩能够引人注目,以达到唤起他人注意,有利 于相互联系或避让,便于救助等目的。 这类功能的配色主要应选择传播性能好的长波长色及 环境的强对比色,或者选择具有特定含义的色。 这类配色主要用于在野外、室外从事风险作业的人员 的劳动保护服装、设备仪器等,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出 于安全考虑而使用醒目的特殊颜色的,如,各种公共 场所的安全警示牌、道路安全标志等。
色彩构成第一章课件
![色彩构成第一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974a7b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0.png)
教学内容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第二章 色彩构成要素 第三章 色彩构成中色色彩对比 第四章 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调和 第五章 色彩构成的方法 第六章 色彩的心理效应 第七章 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
第一章 色彩构成的概述
第一节 关于色彩 第二节 色彩构成 第三节 色彩构成 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二、色彩构成的材料
图1-20 叶筋笔
图1-21 小红毛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3. 鸭嘴笔
鸭嘴笔(见图1-22)主要用于圆规画圆,在正稿中画直线。使用鸭 嘴笔可随意调节线的粗细。在使用调配好的水粉颜料画彩色的线条轮廓 时可用鸭嘴笔。
图1-22 鸭嘴笔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4.尺类
图1-3 春天 图1-5 秋天
图1-4 夏天 图1-6 冬天
第一节 色彩
色彩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 面(见图1-7~图1-10)。现代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正常人从外 界接受的信息90%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来自外界的一切 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的界限和区别都是通过色 彩差别和明暗关系得到反映的,而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色彩 的感觉。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 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通过 色彩装饰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图1-11 迪奥橱窗展示色彩运用
图1-12 环境艺术色彩运用
图1-13 室内设计色彩运用
图1-14 导视系统色彩运用
图1-15 公共空间色彩运用
图1-16 包装设计色彩运用
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 第二章 色彩构成要素 第三章 色彩构成中色色彩对比 第四章 色彩构成中的色彩调和 第五章 色彩构成的方法 第六章 色彩的心理效应 第七章 色彩构成与艺术设计
第一章 色彩构成的概述
第一节 关于色彩 第二节 色彩构成 第三节 色彩构成 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二、色彩构成的材料
图1-20 叶筋笔
图1-21 小红毛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3. 鸭嘴笔
鸭嘴笔(见图1-22)主要用于圆规画圆,在正稿中画直线。使用鸭 嘴笔可随意调节线的粗细。在使用调配好的水粉颜料画彩色的线条轮廓 时可用鸭嘴笔。
图1-22 鸭嘴笔
第三节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及材料
一、色彩构成的绘画工具 4.尺类
图1-3 春天 图1-5 秋天
图1-4 夏天 图1-6 冬天
第一节 色彩
色彩不仅存在于自然界中,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劳动及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 面(见图1-7~图1-10)。现代的科学研究资料表明,正常人从外 界接受的信息90%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来自外界的一切 视觉形象,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的界限和区别都是通过色 彩差别和明暗关系得到反映的,而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对色彩 的感觉。人们不仅发现、观察、创造、欣赏着绚丽缤纷的色彩世 界,还通过日久天长的时代变迁不断深化着对色彩的认识,通过 色彩装饰来美化人们的生活。
图1-11 迪奥橱窗展示色彩运用
图1-12 环境艺术色彩运用
图1-13 室内设计色彩运用
图1-14 导视系统色彩运用
图1-15 公共空间色彩运用
图1-16 包装设计色彩运用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
![《色彩构成》全套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0bb4707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64.png)
2)色彩混合后有颤动感、适合表现光 感。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3)变化混合色的比例后,可以达到使 用少量色彩得到多种配色的效果
空间混合
色彩的空间混合规律: 1、凡互为补色关系的色彩,按一定比例进行空间混合,可得到无彩色 系的灰和有彩色系的灰。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绿(空间混合)、可分别得 到程度不同的灰红、灰、绿灰。 2、非补色关系的色彩进行空间混合,产生两色的中间色。 如不同比例的红/青(空间混合)、可分别得到程度不同的红紫、紫、青 紫。 3、有彩色系的色与无彩色系的色经过空间混合,也将产生两色的中间 色。 如:红/灰(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红灰; 红/白(空间混合),可得到不同明度的浅红。 4、色彩并置产生空间混合是有条件的。 混合色应该是细点、细线或小面,同时要呈密集状。点子越小,线越细, 混合出的效果越明显。色彩并置产生空闭混合效果与视觉距离有关,必 须在一定的视觉距离之外,才能产生混合。
纯度推移
作业:选一种色相做纯度九调练习。要求画面整洁、平整。 每一副图要求7CM×7CM
四、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 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 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 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 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 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 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从色彩学研究上讲,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色彩都具有色相、明 度、纯度这三种性质。这三种性质是色彩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因此, 也叫色彩的三要素。
色彩构成-第一章
![色彩构成-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3fec16e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0.png)
在光的作用下,人们眼中所感知到的色彩,除了取决于投射光线 的光谱成分和物体的吸收、反射、透射的色光外,还与视觉的接受、 传递系统相关,光线、物体、视觉三者共同造就了一个色彩的世界, 缺一不可。自然界的物体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只有在光线的照射 下才能呈现色彩。因此,物体的色彩是由物体对光线的吸收、反射、 透射等作用决定的。同一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会呈现不同的色彩相 貌。
1.3 设计作品
在很多设计作品中,色彩起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标志设计中, 同样的图形不同的配色会产生不一 样的视觉感受;在包装设计中,可 以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而分辨出不 同的商品内容。另外,在海报设计 UI 设计和网页设计等领域,色彩 的运用也是十分重要的。
1 第2章 从认识色彩开始
CONTENTS
用间色与另一种间色或间色与互补的原色配出来的颜色叫复色,也叫第三次色。 其中也包括一种原色与黑色或灰色相调和所得到的带有色相的灰色。复色由于调配 的次数更多所以更灰,名称更不确定,一般叫某种倾向。复色色相倾向较微妙、不 明显,视觉刺激度较缓和,如果搭配不当,画面容易脏或灰,有沉闷、压抑之感, 属于不好搭配之色。但有时复色加深色搭配能很好的表达神秘感、纵深感和空间感。 如果我们再把这些间色或复色作不同量的互相混合调配,所产生出来的无数的微妙 颜色,就组合成了万紫千红般绚丽灿烂的色彩世界。 每种复色都包含着三原色,但每种复色所含的原色成分各不相同,因而,在复 色中呈现出千差万别的色相。
不同色相色彩的明度、纯度比较
明度有一种单独存在的独立性,在 色彩的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黑 白摄影只用单一的明度调子来表达 物像,色相、纯度若脱离了明度则 无法完整呈现。红、橙、黄、绿、 蓝、紫六种标准色比较,他们的明 度是有差异的。黄色明度最高,仅 次于白色,紫色的明度最低,和黑 色相近。
色彩构成课件
![色彩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8c57eea76e58fafbb00361.png)
第一章 色彩的构成与学习
第三节 色彩构成与学习目标
一、学习方法与策略
中国古代,把从事设计工作的人称之为“意匠”或“匠人”,将“意匠 ”两个字拆开解读,我们发现“意”字上面是“音”字,下面是“心”字, 即“心声”二字,这就表达出设计是由心而引发的劳动成果,我们可理解为 构思或创意;而“匠”字就不难理解了,“匠”字里面是一个“斤”字,是 指古代的敲凿工具,外面则是一个开放的木框,其含义是“表现”或“实现 ”的意识。
现存观念对学习的影响
最常见的情况是一个人往往把新的知识和概念,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概念是 人类思维的基本构成,如果把概念只保留在记忆中,就如同把它们塞进了贴有标 签的抽屉里。
学习与理解的差异性
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大部分人一生都要靠具体实例来了解和掌握新的 概念,当具体的经验发生在相关概念的背景中,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
第四章 色彩与生理
第三节 视觉生理现象
一、色彩与年龄 二、视错觉 前进与后退视错觉 膨胀与收缩视错觉
三、视觉残像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一节 色彩心理表征 一、象征性色彩
红色是一种具有临近感和扩张感的色彩,极富刺激性。代表着强烈与外露、力量 与热情,给人以活泼、生动和不安的感觉,象征着希望、幸福等。
老年(女)
洁白、神秘 沉默、死灰 阴沉、冷淡 热烈、幼稚 喜欢、华美 光明、明朗 希望、公平 平静、悠久 高贵、消极
第五章 色彩与心理
第二节 色彩与联想 三、联想的作用
联想是连接人脑中的记忆符号和想象力的桥梁。
01
02 四、联想与能力
色彩联想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一种特殊形 式,色彩联想的天地是广阔的,范围是广泛 的。掌握色彩联想能力,对色彩设计是十分 重要的,不但可以扩展色彩的表现视野,还 能有效地体现出设计思路。
色彩构成01-色彩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色彩构成01-色彩的基本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425ea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8.png)
可编辑课件PPT
6
• 明度的第一层内容: • 是指颜色本身的明度。在约翰内斯·伊顿所设计的十二色相环中,
我们会发现,黄颜色的明度最高,而紫颜色明度最低,其它各色 基本上是处于灰与深灰之间,属中间明度。
• 明度的第二层内容: • 同一色相的颜色也具有不同的明度,如红颜色中深红、大红等有
不同的明度值。
• 纯度(S): • 纯度表示色相中灰成分所占的比例,用从0%(灰色)到100%(完全
饱和)的百分比来度量。在标准色轮上,从中心向边缘饱和度是递 增的。
• 明度(B): • 是颜色的相对明暗程度,通常用从0%(黑)到100%(白)的百分比
来度量。亮度为0时即为黑色,最大亮度是色彩最鲜明的状态。
可编辑课件PPT
5.等明度面
孟塞尔色立体等明度面
可编辑课件PPT
19
可编辑课件PPT
20
计算机的表达
PHOTOSHOP表色体系
可编辑课件PPT
21
RGB色彩模式
自然界中绝大部分的可见光谱可以用红、绿和蓝三色光按不同比 例和强度的混合来表示。RGB就分别代表着三种颜色:R代表红 色,G代表绿色、B代表蓝色。RGB模型是加光混色的模型,用 于光照、视频和显示器。
可编辑课件PPT
15
色立体的表达
• 用三维空间关系来表示色彩体系的工具称为色立体。 • 由色立体显示的色彩结构,有助于对色彩进行完整的逻辑分析,
是色彩结构表达的模型。
可编辑课件PPT
16
4.等色相面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等色相面
可编辑课件PPT
17
孟塞尔色立体可等编色辑相课件面P(PT2个色相面)
18
2
色彩构成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_色彩构成概述公开课
![第一章_色彩构成概述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4d1a59e6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1b.png)
1.3 光源显色性
白炽灯
日光灯
自然光
1.3 光源显色性
什么是光源的显色性?由于同一个颜色样品在不同的光源下可能 使人眼产生不同的色彩感觉,而在日光下物体显现的颜色是最准确的。 因此,可以用日光标准(参照光源),将白炽灯、荧光灯、钠灯等人 工光源(待测光源)与其比较,显示同色能力的强弱叫做该人工光源 的显色性。我国国家标准“光源显色性评价方法GB5702-85”中规定用 普朗克辐射体(色温低于5000K)和组合日光(色温高于5000K)做参 照光源。为了检验物体在待测光源下所显现的颜色与在参照光源下所 显现的颜色相符的程度,采用“一般显色性指数”作为定量评价指针。 显色性指数最高为100。显色性指数的高低,就表示物体在待测光源下 “变色”和“失真”的程度。例如,在日光下观察一副画,然后拿到 高压汞灯下观察,就会发现,某些颜色已变了色。如粉色变成了紫色, 蓝色变成了蓝紫色。因此,在高压汞灯下,物体失去了“真实”颜色, 如果在黄色光的低压钠灯底下来观察,则蓝色会变成黑色,颜色失真 更厉害,显色指数更低。光源的显色性是由光源的光谱能量分布决定 的。日光、白炽灯具有连续光谱,连续光谱的光源均有较好的显色性。
色彩构成练习与面对自然色彩写生的不同之处在 于,它十分接近音乐制作过程中的纯粹抽象的思维方 式。
色彩构成概述
1第 章
视觉提供的信息量大:80%,视神经对颜色的反应最快
色彩伴随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因为有了色彩我们 才感受到世界的美好。色彩本身呢并没有灵魂,它 只是传达一种物理现象,但人们却能感受到色彩的 情感。
1.2 光源与色温
开氏温标用K(kelvin的缩写)单位来表示温度,越低的数 值表示越“红”,越高的数值表示越“蓝”。红和蓝并不是光 线本身颜色,只是表明光谱中的红或蓝成分较多。
色彩构成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PPT课件
![色彩构成第一章 色彩构成要素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1fa658eefdc8d376ee32ad.png)
什么是色相环?
色彩像音樂一樣,是一種感覺。音樂需要依賴 音階來保持秩序,而形成一個體系。同樣的, 色彩的三屬性就如同音樂中的音階一般,可以 利用它們來維持繁多色彩之間的秩序,形成一 個容易理解又方便使用的色彩體系。則所有的 色可排成一環形。這種色相的環狀配列,叫做 「色相環」,在進行配色時可以說是非常方便 的圖形,可以瞭解兩色彩間有多少間隔。
色彩是能表达情感的,每种色彩都有自己的表达语言,色彩 间的组合又有不同的意象与神情,借助色彩的表现魅力,倾述作 者的心声是色彩构成的重要学习内容。
3、探索抽象语言的表达与表现
色彩的不同组合有着不同的抽象表现效果,这 正是作者对色彩进行构思的要义所在。人们对 色调的分析、阐述的内容及意义都是相通的, 只是在思考的方式上有所不同。色彩创意的来 源,是以抽象的含义为构思的源泉,以隐喻性 的心理分析启示自己对色彩和形状进行加工、 选择。选择抽象的色彩和形状,并非任意择取, 而是为表达某种含义和意念而有目的的设定。
塗於正三角形之中,黃在頂端,赤和青各塗於右下及左下兩部位。
其次,在正三角形外畫一外接圓,再於圓中畫出一內接正六
邊形。由此,內接正六邊型與正三角形之間,便形成三個底邊鄰
接正三角形的等腰三角形,如下所示的三種第二次色便完成了。
黃+紅=橙
黃+青=綠
紅+青=紫
這三種第二次色,必須細心混合調配,不可偏於任一種第一次色。 如橙色偏赤或偏黃、紫色偏赤或偏青都不適合。
由上所述,就可以設計出正確的十二色環,在這 個色環之中,任何色相,都具有不紛亂、不混淆的明 確位置。這種色環的色相順序,和彩虹和自然光線分 光後產生的色帶順序,完全相同。
构成 一词包含构造、解构、重构、组合的多重 含义,具有第二次创造的含义。作为现代造型 设计的专业术语是指遵循一定的审美规律,从 理性的思维入手,表达感性的视觉形象。
色彩构成课件
![色彩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1128e2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d2.png)
② 间色(第二色)——三原色 中,其任何两种色调和出来 的色彩,就是间色。 红+黄=橙色 红+蓝=紫色 黄+蓝=绿色
③ 补色——色彩现象中的补偿
人眼的色彩识别结构在同时看到三原色时感到比较舒适。如果 只看到其中两种或两种色的混合色,则周围的环境或人眼中的盲 点就会自动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幻觉。
2、混合
空间混合——将几种以上的色彩并置
在一起,通过一定的距离观看,使其 在视网膜上达到难以辨别的视觉调和 效果。
混成色彩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降低的色彩混合。
中性混合主要有色盘旋转混合与空间视觉混合。 把红、橙、黄、绿、蓝、紫等色料等量地涂在圆盘上, 旋转之即呈浅灰色。把品红、黄、青涂上,或者把品红 与绿、黄与蓝紫、等互补上色,只要比例适当,都能呈 浅灰色。 把不同色彩的以点、线、网.小块面等形状交错杂陈地 画在纸上,离开一段距离就能看 到空间混合出来的新色。 并且混出的色活彩跃,明彩,有闪动感,与减光混合的 色彩很不相同。 空间里都有形的透视缩减,同样都有色的空间混合,这 是由眼睛的感觉方法所决定的。印象派就遵循这个规律, 创作了不少点彩油画。这些画面的色彩很响亮,阳光感 和空气感均 表现得很好。
1.2知识点
1.2.1色彩的产生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 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物体色彩的显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类物体的色彩是由其本身 辐射的光波形成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如太阳、火焰、 电灯等,发光体的颜色决定于所发色光的光谱成分。另一类本身 不辐射光能量,但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反射和透射光能量而呈现 颜色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非发光体。对色彩成因起主要作用 的是物体的透射、吸收和反射光的功能。
③ 补色——色彩现象中的补偿
人眼的色彩识别结构在同时看到三原色时感到比较舒适。如果 只看到其中两种或两种色的混合色,则周围的环境或人眼中的盲 点就会自动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幻觉。
2、混合
空间混合——将几种以上的色彩并置
在一起,通过一定的距离观看,使其 在视网膜上达到难以辨别的视觉调和 效果。
混成色彩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降低的色彩混合。
中性混合主要有色盘旋转混合与空间视觉混合。 把红、橙、黄、绿、蓝、紫等色料等量地涂在圆盘上, 旋转之即呈浅灰色。把品红、黄、青涂上,或者把品红 与绿、黄与蓝紫、等互补上色,只要比例适当,都能呈 浅灰色。 把不同色彩的以点、线、网.小块面等形状交错杂陈地 画在纸上,离开一段距离就能看 到空间混合出来的新色。 并且混出的色活彩跃,明彩,有闪动感,与减光混合的 色彩很不相同。 空间里都有形的透视缩减,同样都有色的空间混合,这 是由眼睛的感觉方法所决定的。印象派就遵循这个规律, 创作了不少点彩油画。这些画面的色彩很响亮,阳光感 和空气感均 表现得很好。
1.2知识点
1.2.1色彩的产生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 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物体色彩的显示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一类物体的色彩是由其本身 辐射的光波形成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发光体,如太阳、火焰、 电灯等,发光体的颜色决定于所发色光的光谱成分。另一类本身 不辐射光能量,但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反射和透射光能量而呈现 颜色的,我们把这类物体称为非发光体。对色彩成因起主要作用 的是物体的透射、吸收和反射光的功能。
色彩构成 第一章认识色彩
![色彩构成 第一章认识色彩](https://img.taocdn.com/s3/m/c911aedd80eb6294dd886c17.png)
俄国构成主义
马列维奇:构 成主义最主要的代 表人物。在立体主 义和未来主义的基
础上,成立了“至
上主义”小组,目 的是在物质和结构 基础上探索全新的 造型语言。这种语 言采用完全的几何 抽象,利用最少的 色彩,一般只用黑 和白,抽象得有时
只将动感的几何母
体置于单色背景上 。
一 个 英 国 人 在 莫 斯 科
蒙特里安
里特维特
荷兰风格派
《海堤与海构成十号》
《灰树》
蒙特里安
荷兰风格派
设计作品:功能性的建筑和家具。 设计元素:简洁的基本形式、三原色
里特维特
荷兰风格派
施罗德住宅设计
设计作品:功能性的建筑和家具。 设计元素:简洁的基本形式、三原色
里特维特
荷兰风格派
里特维特
施罗德住宅设
里特维特
荷兰风格派
蒙特里安 红蓝椅设计 它由机制木条和层压板构成,13根木条相互 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结构空间,各个构件间 用螺钉紧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坏构件 的完整性。椅的靠背为红色的,坐垫为蓝色 的,木条漆成黑色。木条的端部漆成黄色, 以表示木条只是连续延伸的构件中的一个片 断而已。
康定斯基《粉色的音调》 《即兴系列》
构成主义发展中,最早对其产生影响的是立体主义画派。
• 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派、抽象表现派、波普艺术、涂鸦艺术。
M&M包装设计 靳埭强
1、立体主义画派
• (1907年-1914年)现代艺术的分水岭。
• • • 目的是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在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 结成平面。 以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情调,代替传统的明 暗、光线、空气、气围表现的趣味。这些技巧显然不是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 认识,而主要视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
色彩构成第一章
![色彩构成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c5fa983f376baf1ffc4fad38.png)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感受色彩
色彩构成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我们感受和认识色彩的唯一方式是什么呢?
色彩构成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构成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一 色彩的形成 1 色与光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感受色彩
色彩构成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感受色彩
色彩构成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感受色彩
色彩构成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感受色彩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一 色彩的形成 1 色与光
色彩构成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一 色彩的形成 1 色与光
红:780~610nm
色彩构成
1
COLOR COMPOSITION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一 色彩的形成 1 色与光
第一章 色彩的基本原理 二 色彩的属性 1 无彩色系与有彩色系 2 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 明度 纯度
爸爸做的竹草船 古九谷的角皿 盖伊。福克斯的烟花 小鹿散步 安静的下午 温泉的水蒸气 秘鲁的更纱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课件
![色彩构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9e7ff3c650e52ea551898cc.png)
图1-5 采集与重构
第一章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图1-6色彩的调和
第一章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第四节 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 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备课时就可 以展现大量的教学资料。教学资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 样,如书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等,这些资料都可 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脑、投影仪、电子白 板等方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 形式学习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 率。 三、提高学生的色彩实际应用能力,以训练学 生色彩感性认识为主。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 础。
第一章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第一节
色彩构成的概念
1.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 应出发的,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 形式美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和抽象思维。
2.利用色彩空间、量与之的可变换 性对色彩进行基本元素为单位的多 层面多角度的组合、配置,并创造 出理想、新颖的设计色彩(图11)。
图1-1胜井三雄的设计作品
SECAIGOUCHESHEJI
目录
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色彩的本质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和色立体
色彩与生理色彩与心理Fra bibliotek色彩的混合
目录
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 色彩的调和
色彩的结构与重组
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章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第一章 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色彩构成的概念 色彩构成的意义 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 色彩构成的学习目的
1-2)
图1-2大自然中的色彩
图1-4大自然中的色彩 图1-3大自然中的色彩
第一章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图1-6色彩的调和
第一章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第四节 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培养学 生对色彩的感性认识。 二、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备课时就可 以展现大量的教学资料。教学资料的形式可以多种多 样,如书本、图片、声音、视频等等,这些资料都可 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电脑、投影仪、电子白 板等方式展现出来。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灵活多样的 形式学习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 率。 三、提高学生的色彩实际应用能力,以训练学 生色彩感性认识为主。为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基 础。
第一章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第一节
色彩构成的概念
1.色彩构成是从人对色彩的知觉效 应出发的,运用科学的原理与艺术 形式美的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 性和抽象思维。
2.利用色彩空间、量与之的可变换 性对色彩进行基本元素为单位的多 层面多角度的组合、配置,并创造 出理想、新颖的设计色彩(图11)。
图1-1胜井三雄的设计作品
SECAIGOUCHESHEJI
目录
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色彩的本质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和色立体
色彩与生理色彩与心理Fra bibliotek色彩的混合
目录
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与面积,形状,位置肌理的关系 色彩的调和
色彩的结构与重组
色彩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章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第一章 色彩构成的概念及意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色彩构成的概念 色彩构成的意义 色彩构成的学习方法 色彩构成的学习目的
1-2)
图1-2大自然中的色彩
图1-4大自然中的色彩 图1-3大自然中的色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2-1-24 色彩的纯度渐变
四、色彩的混合
1.色彩混合的概念 所谓色彩混合是指在某一色彩 中混入另一种色彩。经验表明,两 种不同的色彩混合,可获得第三种 颜色。在颜料混合中,加入的色彩 愈多颜色越暗,最终变为黑灰色。 反之,色光在混合时则呈现出混入 颜色愈多色彩愈亮的特征,色光的 三原色能混合产生白色光(图2-1-25)。 图2-1-25 色光混合及颜料混合 2.三原色理论 ▪ 三原色也称三基色,就是指这三种色中的任何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他 色可由这三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出来,色彩学上称这三个独立的色为三原色(图2-1-26、图2-127)。
图2-1-47 在色彩世界里,单纯的灰色 恐怕是最被动的色彩了,它是彻底的 中性色,依靠临近的色彩获得生命, 灰色一旦靠近鲜艳的的暖色,就会显 出冷静的品格;若靠近冷色,则变为 温和的暖灰色
2.色彩的心理效应 (1)色彩的冷暖感
图2-1-48 冷色系
暖色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中,会有这 样的体会,看到蓝、绿、紫一类的色彩 时常想到冰、雪、海洋、蓝天,从而产 生凉爽,甚至寒冷的心理感受,通常我 们将这类色界定为冷色。而看到红、橙、 黄一类色彩,就想到温暖的阳光、火、 夏天而产生温热的心理效应,故将这一 类色称为暖色(图2-1-48)。冷暖本来是 人的机体对外界温度高低的感受,但由 于人与自然界客观事物的长期接触和生 活经验的积累,使我们在看到某些色彩 时,就会在视觉与心理上产生一种潜意 识的联想,产生冷或暖的条件反射,这 就是所谓的“色彩的冷暖”(图2-149)。
图2-1-45 光谱中波长最短的可见光是紫 色波。通常,我们会觉得有很多紫色, 因为红色加少许蓝色或者蓝色加少许红 色都会明显地呈紫味。所以很难确定标 准的紫色。明快的紫色往往具有优雅的 特征,而低明度的紫色则往往因丧失其 色相而呈现出一种幽暗的神秘感
图2-1-43 绿色在光谱中属于中明度 色彩,具有中庸、优雅、宽容、大 度的特征。黄绿色单纯、年轻;蓝 绿色清秀、豁达。含灰的绿色,也 是一种宁静、平和的色彩,就像暮
图2-1-16 可见光谱表
2.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
(1)光源色 宇宙间凡是自行发光的物体都叫光源,对地球而言太阳是最大的光源。由各种光源发出 的光,由于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会形成不同的色光,叫光源色。 (2)物体色 物体色本身不会发光,其呈现的色彩是光源色经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人视觉中的 光色感觉。凡是本身不会发光的色彩通称为物体色(图2-1-17)。
图2-1-29 色料减色法
图2-1-28 色光加色法 图2-1-30 加色法与减色法比较
6.空间混合 空间混合指色光同时刺激人眼或快速先后刺激人眼,从而产生透射光在视网膜上 的混合(图2-1-31、图2-1-32)。空间混合实质上是加色法混合,不同的是,加色法 混合是不同色光在刺激眼睛前的混合,它具有客观性,而空间混合是不同色光在视觉 过程中的混合,具有主观性。
一、色彩的产生
色彩的产生及演变是有规律和科学根据的。 人们生活在彩色的世界中,生活中的一切无不与色彩相关,对色 彩的客观存在人人都有直接的感受,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已成为一种 普遍的现象。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黑暗中,人们看不到周围的形状 和色彩,那是因为没有光线。如果在光线很好的情况下,有人却看不 清色彩,这或是因为视觉器官不正常(例如色盲),或是眼睛过度疲 劳的缘故。在同一种光线条件下,我们会看到同一种景物具有各种不 同的颜色,这是因为物体的表面具有不同的吸收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能 力。反射光不同,眼睛就会看到不同的色彩,因此,色彩的发生,是 光对人的视觉和大脑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视知觉。 色彩始于光,也源于光。光包括自然光与人工光,在光线微弱的 环境中,色彩会显得微弱,如在黄昏和黎明时,就不容易辨别不同的 色彩;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色彩则会显得格外强烈,如在热带气候中, 色彩就呈现得比原色更加鲜艳。
图2-1-12 亚洲色彩论坛——无锡策划
图2-1-13 亚洲色彩论坛——无锡策划
【思】
既然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呢?为了更好地利用色彩,我们如何对色彩进行科学的观察、分析呢? 色彩的三个属性是什么?我们如何利用色彩的三属性特征和心理特征来 表现色彩?这些都需要我们思考和掌握。
图2-1-5 自然界中的光色
图2-1-6 自然界中的光色
设计作品中的色彩 色彩是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人对色彩是相当敏感的,当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时,最先吸引注 意力的便是色彩,之后最容易让人念念不忘的也是色彩。色彩设计在国外已经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并 且有专门的色彩标准来帮助设计师、企业更好地选择和统一颜色(图2-1-7至图2-1-11)。
图2-1-39 橙色稍微混入白色或黑色,会成为一种稳重、含蓄、明快的 暖色,但混入较多的黑色后,就会呈现出一种烧焦的色彩感觉
图2-1-40 橙色中加入较多的白色,会呈现一种甜腻的味道感
图2-1-41 橙色与蓝色搭配,会成为一种响亮、欢快、刺激的色彩
图2-1-42 黄色在光谱中是亮度最高 的色,在高明度下能够保持很强的 纯度。黄色灿烂、辉煌,有着太阳 般的光辉,因此象征着照亮黑暗的 智慧之光;黄色有着金色的光芒, 因此又象征着财富和权利,它是骄 傲的色彩。黑色和紫色的衬托可以 使黄色达到力量无限扩大的强度。 白色是吞没黄色的颜色。在黄色中 如稍微掺入黑色或白色,黄色即失
图2-1-46 黑、白、灰作为无彩色在人的 心理上与有彩色具有同样的价值。黑色 与白色是对色彩的最后抽象,代表色彩 世界的阴极和阳极。太极图就是以黑白 两色的循环形式来表现宇宙的永恒运动。 黑白所具有的抽象表现力以及神秘感, 往往能超越任何色彩的深度。黑白两色 是极端对立的色,然而有时候又令我们 感到它们之间有着令人难以言状的共性。 白色与黑色都可以表达恐惧和悲哀,都 具有不可超越的虚幻和无限的精神,黑 白又总是以对方的存在显示自身的力量
图2-1-26 色光三原色:红、绿、蓝
图2-1-27 色料三原色:品红、黄、青
3.色光加色法 两种或两种以 上的色光混合会产 生色彩明度增高的 现象,这种色光混 合产生的综合色觉 现象称为加色法或 加色混合 (图2-1-28)。
4.色料减色法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会产 生颜色明度下降的现象,这种色料混 合产生的综合色觉现象称为减色法或 减色混合(图2-1-29)。 5.加色法与减色法比较
图2-1-7 包装设计中的色彩
图2-1-8 包装设计中的色彩
图2-1-9 环境设计中的色彩
图2-1-10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
图2-1-11 广告设计中的色彩
一个城市的时尚程度,不仅有赖于该城市自身色彩的塑造,还有赖于它对全球 流行色彩的认可与接受程度。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流行色协会就曾与无锡市合 作,对无锡市进行色彩打造,就像在中国开辟了一个大型的色彩应用基地(图2-112、图2-1-13),目的就是希望将色彩真正普及到大众,让色彩成为人们交流情感 的符号。
【述】
色彩构成是人们从色彩的知觉效应出发,运用科学的原理和形式美 法则,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抽象思维,对色彩进行的多层面多角度的 组合、配置,创造理想色彩的过程。我们研究色彩构成,一方面要了解 色彩的由来、色彩的范畴、基本的光色原理以及相关的色彩物理及化学 原理。另一方面要掌握科学的色彩体系和色彩的心理特征知识,在设计 中用好色彩。
图2-1-44 蓝色是光谱中色域最宽的色 彩,往往使人联想到辽阔的天空和海 洋。蓝色中无论是深蓝色还是淡蓝色, 都会使人联想到无限的宇宙和流动的 大气,因此,蓝色也是永恒的象征。 蓝色在光谱中是最冷的色,使人们联 想到冰川上的蓝色投影。蓝色在纯净 的情况下并不代表感情的冷漠,它只 代表一种平静与理智,而真正令人感 到冷酷悲哀的是那些被弄混浊的蓝色
图2-1-36 在黄绿色的底子上,红色就成为一 个冒失的闯入者,激烈而不寻常
图2-1-33 红色是强有力的色彩,是热烈、冲动的色彩
图2-1-35 在蓝色的底子上,红色就像炽热燃烧的火焰
图2-1-37 在橙色的的底子上,红色暗淡而无生命,好像焦了似的
图2-1-38 橙色的波长仅次于红色,因此它也具有长波长的特征:使人脉搏加速, 并有温度升高的感受。橙色是十分活泼的光辉色彩,是暖色系中最温暖的色彩, 它使人联想到黄金、金色的秋天,丰硕的果实,因此是一种高贵的、充实的、快 乐的色彩
三、色彩的三属性
1.明度 (1)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对光源色来说可以 称光度;对物体色来说,除了称明度之外,还可称 亮度、深浅程度等(图2-1-20)。 (2)明度的两种类别 ①同一色相的明度变化。
图2-1-20 明度序列图
图2-1-21 高明度、中明度、低明度
②各种颜色的明暗变化,每一纯色都有与其相应的明度(图2-1-22)。
图2-1-1 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
图2-1-2 自然界中植物的色彩
图2-1-3 自然界中动物的色彩
图2-1-4 自然界中动物的色彩
自然界的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种色光混合组成的, 这些光都来自太阳。太阳不断以光的形式放射出能量,不仅为地球带来了光 明、色彩,也带来了温暖和万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图2-1-5、图2-1-6)。
图2-1-14 光波的变化与光谱现象
(2)三原色光:据色彩学研究证明,太阳光的七 色是由红、绿、蓝三种不同的光波按不同比例混 合而成,我们把这红、绿、蓝三色光称为三原色 光(图2-1-15)。 ①光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振幅和波长两个因素 决定。波长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别,波长相 图2-1-15 三原色光 同,而振幅不同,则决定色相明暗的差别。 ②电磁波包括宇宙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等。 ③在整个电磁波范围内,并不是所有的光都有色彩,更确切地说,并不是所有的光的色彩 都可以被我们肉眼分辨。只有波长在 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知觉。这段波 长的电磁波叫可见光谱,或叫做光。其余波长的电磁波,都是肉眼所看不见的,通称不可见 光。如:长于780nm的电磁波叫红外线,短于380nm的电磁波叫紫外线(图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