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十种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歌常见手法

1、对比法

对比或者对照法,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就是把不同事物或事物的不同方面进行对比(对照)而表情达意的手法或方法。在诗歌中,或通过事物的过去同现在的情况作纵向对比,或通过同一时间内不同事物作横向对比,从而表达诗人的爱、憎、褒、贬的思想情感。比如,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采用了今昔对比法,由此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变化之感。又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起首二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采用了色彩的对比。其中,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这样,通过霜天透明的明亮与渔火鲜艳的明亮是光质的对照,营造了一种凄凉的环境,从而表现出诗人孤寂飘零之感。

2、虚实结合法

虚实结合法是文学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虚”指虚幻的、抽象的事物情理;“实”是指实在的、具体的人、事、景、物。在诗歌中,“虚”是虚笔、虚写——间接的、抽象的、侧面的表现笔墨;“实”指实笔、实写——直接对人、事、景、物的作正面、具体描绘的笔墨。由于虚与实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既矛盾有统一,所以,作为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就缺少不了虚实结合艺术手法。可以说,虚实结合法不但有助作者表情达意,而且有助于提高诗歌审美境界的提高,从而引发读者思维,启发读者思考,提高读者的审美想象能力。如,王昌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一二两句实写眼前之景,三四两句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朋友夜泊潇湘的情状,表现了作者的惆怅和依恋之情。又如,李贺《将发》:“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秋白遥遥空,日满门前路。”前两句写收拾停当,即将登程,这是实写;后两句写出征后将会遇到的景色,这是虚笔。

3、正意反说

正意反说法又叫反语法,它是指不直接说所要表现的本意,而是用与所要表现本意的相反、相对的词语或者句子来表达本意的一种表现手法。也就是通俗地说的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这种方法在诗文中有助诗人表情达意,提高诗歌的审美表达效果。如,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思乡之切,却正意反说,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担心听到坏消息,从而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切。陆游《秋思》“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纵然是天大的事也一醉罢休,但真能“醉亦休”吗?诗人不过是正意反说,表面放达,实则抒发报国无门、难以释怀的愁苦。

4.反衬法

反衬法是衬托法的一种形式,也就是用与所要表达的事物相反、相异的事物之间的,或者从反面进行的一种衬托的方法。在诗歌中,那种“以乐景表哀情”就是这种方法之一。如,沈佺期《独不见》:“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帽梁。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其中“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一联就用了反衬法。诗人用海燕双栖反衬少妇的孤独愁苦。贾至《春思二首(其一)》“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其中,“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一联,诗人就用春日美好之乐景反衬诗人内心之愁苦。

5、用典法

用典法就是在诗歌中,引用古代的故事,或者已经过去的事情,或者有来历出处的语言(词语)来说明当前事情,借此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是有助于丰富诗歌的文化内涵,提高表情达意效果,并触发读者的多层联想。如,裴迪《送崔九》:“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其中,“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就借《桃花源记》中武陵人的典故劝勉崔九既要隐居,就必须坚定不移,不要三心二意,不甘久隐。又如,杜甫的《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其中,“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达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最后看看王维的《山

居秋暝》。全诗是:“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其中,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是出自《楚辞〃招隐士》。原文是“王孙游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本来是淮南小山为淮南王刘安招纳隐士之辞,而王维在诗歌中反用其意,表明自己有归隐之意。

6、直抒胸臆法

抒情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表达方式之一。它是作者或者作品中人物喜怒哀乐的抒发与表达。抒情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又称为直抒胸臆,它是指不借助于描写形象,也不通过叙事等直接抒发情感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直抒胸臆能直接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艺术感染力。如,杜甫《兵车行》(原文略)其中,“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直抒胸臆,表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作者对战争的怨恨之情。杨炯《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其中尾联“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思想,抒发了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深厚感情。

7、借景抒情法

借景抒情法是抒情的一种方式,也称为间接抒情。“景”是广义的,包括人、事、景、物等。借景抒情法就是指借助于描写形象,或者通过叙事等间接抒发情感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在诗歌中,主要包括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这种抒情手法具有委婉含蓄,意境深远,能给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所以,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随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如,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歌以寓情于景的手法,描写边塞景象,寓情于景,表现出边疆将士的伤感别离之情。

8、动静结合法

动与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相对状态或情景。“动”即指事物处于活动、变动状态,或是变化的情景;“静”即指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或者幽静的情景。在诗歌中,以动衬静、以声衬静,有助于形象的塑造,有助于创造含蓄深远意境。从而提高诗歌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刘攽《雨后池上》:“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先写水面平静的静态美,再写风吹动垂杨水落荷叶之声,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表现了雨后池塘的美丽,这样,在动静结合中,体现出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审美效果。王维《田园乐(其六)》“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同样以声衬静,动静结合,有着“蝉噪林逾静”的审美效果,从表现田园幽静安适的特点。

9、谈古论今法

谈古论今法,又叫借古讽今法,就是借用古人古事来关照今人今事,或者以此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实现讽刺、批评的一种手法。如,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表面写南朝只是,实际上借此讽刺唐朝统治者大兴佛教、不顾百姓民生的社会现实。戎昱《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诗人借汉朝之事讽刺当朝执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

10、托物言志法

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就是诗人把所要抒发的情感,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寄托在对事物的咏唱上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增强作品的形象感,并能给读者以丰富的启示。如,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诗人就是对“石灰石”的吟咏来表现自己磊落的襟怀和个人崇高的人格——粉身碎骨也不畏惧,只要把自己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又如,王安石《孤桐》:“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诗人对“孤桐”的描写,就是为了托物言志,表达了自己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的人生追求,以及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的精神。又如,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作者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